班级:五年级下面是勤劳的小编演员为家人们找到的10篇小学生心理咨询记录的相关文章,仅供借鉴,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小b,男,13岁,六年级。表现比较浮躁,上课易开小差,爱和别人打架,听不懂教师的讲课时,就不愿意听,作业也不怎样完成,错误率高。
对作业做不做,考试成绩高低都抱无所谓态度,对教师的批评也无动于衷,自暴自弃,语数英三门功课门门不及格。不管教师怎样耐心教育,他都麻木不仁的样貌,教育效果不佳。
该生成长环境特殊,其母跟他相处的时间不多,一别就是几年,也从可是问,这使小b的心灵受到极大的伤害,严重缺乏应有的母爱。他与父亲相互之间也缺乏沟通。夫妻离异,父亲常常拿孩子当出气筒,致使该生误以为父亲也不喜欢他,养成了一种逆反心理。父亲经常骂他“笨蛋”“死尸”“讨饭胚子”等,此类侮辱性言语,在该生脑海中留下深深的印象,也深深地打击了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产生了破罐子破摔的想法。
第一阶段
透过家访或把孩子父亲请到“家长学校”来学习相结合的办法,提高家长自身素质,帮忙他掌握正确的教子方法——主要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践之以行”的科学方法。并向孩子父亲坚定地表示,不管怎样,我都会与他一齐努力,共同探讨,齐心协力做好孩子思想的转变工作,让他也树立起信心。
第二阶段
学校是对学生成长影响最直接的环境。宽松、和谐、礼貌,充满爱的学校氛围有利于学生发挥潜能,构成健全的人格。缺乏自信的孩子,越责备越没信心,严重的会自暴自弃。我们教师要转换思维方式,从寻找孩子的缺点变为寻找孩子的优点,从否定评价变为肯定评价,从责备变为激励。在平时引导教育小b的时候,我就常用激励性的语言来让他感受我对他的关爱。如:“你这次干得不错。”“好,有提高了,我很高兴。”“小b,好样的,再努力一把会更好。”“好棒,我们该庆祝一下。”“唔,知错就改,挺好。”“啊,别泄气,失败是成功之母。”“有什么困难了?来,我们一齐想办法……”
第三阶段
首先对其本人透过面谈交流的直接辅导方式,主要是进行自尊心、羞耻心教育,培养该生的自信心;透过行为指导,锻炼该生的意志力。其次对影响该生的因素采取必须的措施,主要是加强与其他教师、与同学的沟通,取得他们的配合。我首先告诉小b,不管做什么事都离不开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但学习知识和做每一件事一样肯定很辛苦,要有毅力才行。慢慢来,学一点总比不学好,他表示同意我的观点。之后,我告诉他,一个人仅有“自重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我又和他一齐研究制定了学习计划,我负责帮他找一个好学生帮忙他,包括上课提醒他听讲,课后帮他辅导、检查作业等等,他表示必须配合,同时表示必须克服困难,让大夜文肯嗫础。
追踪
1、师生反映:该生学习自觉性有了一些提高,作业基本能按时完成,上课也能坚持听讲,课后乐于与同学们一齐玩,学习习惯好转明显。
2、小b父亲反映:该生在家比以前懂事了,有时也能帮父亲做点家务,父亲不在家时,能坚持先写作业后看电视。
3、小b自我:此刻我不怕来上学了,上课也不再觉得无聊了,我觉得教师讲的课还是很有意思的。并且我也不再是倒数几名了。
1、从结果来看,矫治基本上是成功的,当然对其教育与帮忙还将持续下去。
2、家庭、学校、环境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的确是十分大的,提高家长的文化素质和我们教师自身的各方面素质尤为重要。
3、对于离异家庭子女要给予更多的关心、更多的帮忙,转变一个学生首先应理解他,尊重他,然后再引导他,而心理引导应摆在第一位
学生姓名:xx
班级:六年级
性别:男
年龄:12
自入学以来,自控潜力很差,上课有时爱走神,趁教师不注意时偷偷在书本上画画,在课堂上有时找同桌说悄悄话,影响周围同学听课。作业拖拖拉拉,往往拖到最终才交。从来不记家庭作业,经常打电话问同学家庭作业。作业字迹潦草,错别字个性多。常常丢三落四,不是忘带书,就是忘带作业。
x的父母均是大学生,收入较高,和同班同学比家庭条件优越。入学时刚刚六岁,比同班同学小半岁多。胖乎乎的他虽然比别的同学小,却有较强的组织潜力,并且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爱好广泛,喜欢画画,弹琴,爱读课外书,课外知识相比较较丰富。上课发言用心,回答问题往往有独到的见解。他入学前很自信,入学后由于写作业速度慢,自我约束潜力差,被各科教师批评的次数较多,所以渐渐地变得不那么自信了。四年级上学期开学有一段时间,特消沉,不记作业,不完成作业,多次骗教师和家长,有厌学倾向。父母对孩子期望值很高,平时要求比较严格。应对孩子的厌学情绪,家长十分苦恼,打电话求助。
(一)父母的配合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经过和家长多次长时间的沟通,我们在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达成了一致的意见。xx的父母同在一个单位工作,单位离家很近,父母上班时间能够错开。我推荐不要让孩子一个人在家写作业,因为这个孩子本身时间观念差,期望父母有一方在家陪陪孩子。写作业前规定好时间,采用表扬激励的形式,如果作业完成得又快又好的就及时表扬,奖励他干自我喜欢干的事,不断鼓励孩子天天刷新记录,哪怕有一点点提高都要及时表扬。尽量从正面教育孩子,每一天观察孩子的表现,对孩子好的行为及时加以肯定,帮忙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二)教师的教育
家长向我反映状况后,我立即找xx同学谈心,和他交谈的过程中,我了解到更多的状况。原先我在班里刚调座位,而他个性喜欢原先的同桌,因为原先的同桌品学兼优,作文写得很棒,他十分敬佩原先的同桌,他们相处得很好。他和此刻的同桌关系不融洽,经常发生争吵,很不愉快。他期望和原先的同桌坐,并表示愿意服从原先同桌的管理。我说:“如果你们还有可能坐同桌,你保证能改掉哪些缺点?”xx眼睛一亮,笑眯眯地说:“我保证改掉上课画画的王病,我还要改掉上课说话的王病,我还要改掉写作业慢的王病,我还要改掉不记作业的毛病……”我说:“咱们拉勾,让全班同学们做证。”“行!”吴智敏响亮地说。自从调换了座位以后,xx像换了个人似的,写作业速度渐渐快了,上课不再交头接耳,天天坚持在本子上记作业。xx点点滴滴的提高我都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我从不吝惜表扬,经常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他。同学们也感到xx明显变了,他变得关心群众了。他看到班里盆花少,就主动把家里的花端到班里。他发现班里花盆里的土干了,就不声不响地去提水浇水。他发现纯净水没了就主动拎着水桶去换。
五年级上学期一开学我就找xx谈话,告诉他我们班培优计划名单中第一个就是他,xx也感到很意外,有点不知所措地看着我。我笑着说:“上学期你的表现证明你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孩子,我很欣赏你,凭你的潜力和毅力再加把劲,每门功课考九十分以上还是不成问题的,你认为呢?还有,你可不能够独立完成作业,最好别叫家长陪?”xx同学信心十足地说:“好吧,我必须尽力。”之后,吴智敏每一天能独立完成作业,再也不需要家长陪着写作业。
每个单元的考试成绩基本上都在九十分以上,成绩稳步上升,由中等生变为优等生,由一个以前让教师有点头疼的孩子变成了一个让教师喜欢的孩子。五年级下学期和六年级上学期的这段时间里,吴智敏学习成绩稳中有升,已进入全班前十名。这期间我和家长一向持续联系,经常沟通教育方法,我和家长惊喜地发现吴智敏身上的优点越来越多。当一个孩子的优点越来越多时,缺点就处于弱势地位了。当优点得到长时间不断强化时,这些优点就变成了孩子的优秀品质。当一个人的优秀品质越来越多时,这个人自然就出类拔萃了。这个案例是我经过两年半长期强化教育的成功案例。这学期xx担任班干部,学习用心主动,成绩优秀,令许多同学羡慕不已。此刻的xx已经是个全面发展,十分自信,十分阳光的小男子汉了。
(三)案例给我的启发
这个成功的案例给了我很多启发,我在其他学生身上也尝试着采用鼓励为主不断强化优点方法。我尽可能地放大学生的优点,努力调动每个学生的用心性。因为我深深地明白: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每个学生都期望自我学习好,每个学生都渴望被教师肯定,每个学生都盼望听到教师的表扬。所以每位教师都就应独具慧眼,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每个学生的优点不断放大,不断发扬光大。这样每个学生的身心才会健康成长,每个学生的人格才能日趋完善。
张帅,男,7岁,一年级学生。性格上,胆小、自卑、不爱说话。在交往方面的主要问题有:不合群,孤独,害怕参加活动;自卑感强,回避与教师同学相处。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即使被教师喊到也因紧张而说不完整,语言表达潜力差。家庭作业经常不能完成。他的家离学校比较远,每一天由爸爸接送。他的父亲话语不多,说话结巴,整天忙于农事,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与他交流沟通。
透过开学两个星期的观察与了解,我发现他与人交往时最主要的表现是:自卑心理、孤独心理、压抑心理。作为教师,仅有给予他相应的心理疏导和帮忙,促使他改掉自卑,忘却孤独,增强自信,自由地与家长、教师、伙伴交往,促进心理素质不断优化,心理逐步健康,成绩也能得到提高。
(一)情感沟通
我以真诚的态度与他谈心,进行情感沟通给予他充分的信任,抓住他的闪光点,给予及时的表扬,帮忙他的树立远大的梦想,并为之付出努力,并用古今中外成功者的事例鼓励他,树立较强的自信心。每次课堂提问,都用鼓励的目光给予激励,激发他大胆说话。
(二)家校合作。
透过家访,开家长会,家长学校讲座等到方式,劝说他的父母和孩子多交流,及时了解他的学习生活状况。我把他这段来的学习状况、性格、交往的发展状况以及他的智力发展分析给家长听,推荐他们综合思考孩子的实际状况,适当地降低要求,提出一些他能够到达的目标,并帮忙他实现这一目标。要注意观察他实现目标后的表现,及时调整,循序渐进。推荐家长对刘思颖多鼓励少批评,多关心少打骂,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和睦、充满爱的家庭环境。这样促进了家长与孩子间的沟通,有利于减轻孩子与家长交往时的紧张感,消除家长和孩子的隔阂,增进家人间的亲情与温暖。同时也能帮他树立自信心,增强自尊心,这是促使思颖自信地与人交往的起点。
(三)同学关心
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我改正他的学习习惯方面,还注意发挥群众和伙伴的作用,透过同学的关心与督促,及时提醒他认真完成作业。
首先为他营造一个平等友爱的学习环境。我安排一个外向、活泼、乐于助人的中队委做他的同桌。这样当他有困难时,同桌能热情地帮忙他,帮忙他恢复对自我的信心。同时,也能让思颖在与同桌交往的过程中懂得热情,帮忙人是赢得同学喜爱的首要条件。在潜移默化中,帮忙思颖走好人际交往的第一步。
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心理辅导后,婷婷的交往自信心明显提高了,家庭作业能按时完成了,上课时也能用心举手发言了,在校内,能和教师进行交流,下课有时还会主动问教师问题。以前,他孤独,不说话,此刻有了一群知心朋友,平时也能主动去帮忙同学。因为有了良好的交际关系,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家长反映他不再孤僻、难管了,能主动和父母谈学习上的事。
1、学生的不良习惯,都是日积月累逐渐构成的,而教师在工作中要化被动为主动,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及时发现,及时辅导,以促进其尽快转变。
2.在辅导过程中要向学生倾注更多的爱,努力构建起师生之间信任的关系。加强教师与家长的联系,共同督促构成良好的氛围,这样的教育和辅导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学生姓名:xx
班级:二年级
性别:女
年龄:8
性格耿直,脾气倔强,有些以自我为中心。虽说是一个女孩子,可她的个性却一点不像女孩子,顽皮,好动,喜欢接教师的话,并且总在当面或背地给同学或教师起绰号。她不像有些同学基础扎实,但也不像一些同学对学习不感兴趣。她想学却不勤奋,有目标但缺乏毅力。
每个人都有自我的优点和缺点,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可塑性很大,只要对他们进行细致地了解和具体地分析,抓住他们的优势和长处,就能够此为突破口,实施有效的教育方法。
从她的情景看,性格在某种程度上讲是天生的,或是由于家庭,社会等因素造成的,在短时间内是难以改变的。以自我为中心,是一种狭隘的,不健康的心理表现,是部分青少年身上存在的普遍现象,而不是个例。其主要原因是没有树立正确的梦想,价值取向发生偏差。不守纪,单纯地从她身上看,有两种情景:不是完全的无理取闹,可能是在认真听课的前提下发生的;起绰号也说明他乐于观察,思考,能较为准确地抓住人的特征,是个聪明的学生。对待学生不能简单,武断地下"好与坏"的结论,某些做法也可能是现代青年学生不加分析确定而追求的另类呢。从她的情景分析,她的所作所为只是爱出风头,卖弄小聪明,迫切想表现自我的一种方式。
在辅导学生过程中,我想最重要的是肯定对方的优点,在优势中寻找弱势,在缺点中寻找闪光点,以激励为主,批评教育为辅,从抓住特点,抓好重点,狠抓难点入手,帮忙其克服缺点。我主要采取以下三种方法同时进行热情谈心。经过这种方法了解她的思想变化情景,多鼓励,打击,多表扬,少批评,多关心,少冷淡。其目的是调整心理,平和心态,使她能正确地认识和看待自我及周围的人,事。
首先,我找了几个平时和她接触比较多,比较好的几位同学进一步了解她在学校,在同学中间的情景,并鼓励同学要进取,热情,诚恳地接近她,帮忙她。
其次,与本人谈,经过应对面地坐下谈,了解她的全面情景和心理承受本事。我告诉她教师对她的期望是很高的,在教师心目中她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谈心过程中,我一向肯定她的优点,鼓励她充分发挥自我的聪明才智,同时诚恳地指出她的不足,要求她必须改掉给同学,教师取绰号的坏王病,上课专心,塌实学习,给予明确的努力方向,期望在潜移默化之中实施教育,引导。
再次就是找家长谈。了解其在家表现及家长对她的要求和期望,告知教师的帮教措施,并期望每隔一段时间,就和家长沟通,有的放矢地通报其在校表现,同时告知在家情景,在教师,家长和同学之间构成一个封闭的帮教链。
主动帮忙
学生的心理压力和自我感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成绩的好坏,为此我利用业余时间为她补课,教给她更好的学习方法,激发她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从而养成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同时,由于她头脑灵活,经常耍小聪明,学习中最大的弱点,就是不塌实,情绪波动较大,于是我对她注意观察,作好预防工作。凭借她的聪明和努力,相信在学习成绩上必须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诚恳激励
学生的成长提高,我认为不在于批评多少,而关键在于激励多少。针对她的特点,一是在她的聪明劲上做文章。我为她制定了相应的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鼓励她赶上去,超过去。二是在她爱表现上想办法。我较多地给她布置工作任务,让她担任班干部,为她供给展示自我的空间,并适时地予以表扬,让她品尝为团体做贡献时,得到教师,同学认可,赞许的欢乐。
我认为在教育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进取的心态,始终让学生心里记下"我行,我能"等进取的意念,鼓励自我,这样才能想尽办法,不断前进,直至成功。同时,要经常使用激励的语言赞美学生。因为在我看来,赞美具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推动力量,对别人的赞美就像荒漠中的甘泉一样让人心灵滋润,受到赞赏的人能激发出一股自信与冲劲而引发出潜力。
经过几个星期的帮忙,xx的成绩真的有了提高。这是前不久的一件事情。在一节语文课上,我请大家写一封信给自我最喜欢的教师,xx写给了我。她说,"张教师我很喜欢你,我会记住你的话认真学习的,不给同学取绰号了。"
经过这件事情我能深深认识到,只要抓住学生的特点,充分发挥她们的优点和长处,并经过各种渠道,方法,共同努力地做工作,那么她就必须会有较大的转变。
心理辅导员:赵威
对象刘某年级五年级性别男年龄10辅导时间
表现乖巧,能说会道,对人热情,肯帮助人,尤其喜欢帮老师干活。但容易激动,脾气暴躁,贪吃贪玩,不吃半点亏。学习怕困难。
个人因素:性格放纵,不受约束,性情变化无常为其行为不良的主因。其聪明机灵,善于察言观色又使之显得狡猾善辩,不承认,不反省自己的错误行为。
家庭因素:家长的教育方法不当,缺少家庭温暖,缺少正确细心的引导和良好的表率作用。
学校因素:对案主未能跟踪教育,老师之间未能达成共识,采取一致的教育方法。案主对大多学科已失去兴趣。
1,建立良好的帮教关系。作为班主任,我经常利用上课及课余时间,多与案主接触沟通。上课时,尽量多提问他,多给他表现和发言的机会,并对他进行适时的鼓励和表扬,这样做,一来让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注,二来帮他树立自信心。下课后,还经常与他聊天,利用他喜欢帮老师做事的特点,找一些事给他干。在密切的接触过程中,我遵循一条原则:在帮教关系中,无论是认识还是情感,我都是以忠诚,真挚的态度对待他,树立个人的完整性和可信赖性。使自己成为受教育者喜欢的人,成为对受教育者有吸引力的人,消除案主的敌意和戒心,理解老师的善意,这是帮教问题学生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方法。
2,系统脱敏训练。通过导入式或自我想象的方式让案主去想象犯错误后的后果,这样多次的反复后,自觉地对自己的言行加以控制,降低犯错率。
3,提供学习榜样。提供可模仿的老师,同学的榜样示范来增强行为的认知。如把案主跟优秀学生编在一起坐,编在一个学习活动小组。
4,激励法。按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学说的观点,学生的任何行为都可通过一定的强化物来塑造。在辅导中,我用奖小红花等方法,只要案主能按教师的规定去做,就能获得教师的一次特殊奖励。如在老师那儿借书,实现他的一个愿望,奖给学习用具,纪念品,或带他去参加某一项活动,社会实践等。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曾将案主带回家中,从此以后,我发现案主特别喜欢来我家,于是,我就把来我家作为一种奖励,与他约法三章,只要他做得好,我就把他带回家中,既可以辅导他功课,又可以加强沟通,一举两得!
1、辅导对象:陈某
2、性别:男
3、年龄:15岁
4、年级:八年级
5、个案表现:陈某在校成绩较差,爱捣乱课堂纪律,行为不能自控。
1、学习成绩较差。从四川转入我校后,数学成绩保持合格,语文不合格现象经常发生。
2、违反课堂纪律。课堂上有教师在时,陈某时有分心现象。教师不在时,违反课堂纪律。受批评后,屡教不改,带头影响全班自修。
3、作业完成欠佳。课堂作业马马虎虎,应付老师。家庭作业则不做或经常少做。
4、教育无效,反应剧烈。教师对其多次教育,虽能虚心接受,却屡教不改,无心学习,我行我素。家长教育后,也是不以为然。
1、家庭背景:
父母都在本地打工,父亲性格粗暴,对孩子已经打骂成习惯了,母亲性格懦弱,也不懂如何教育孩子,造成孩子有话不肯跟父母说的局面。
2、学校背景:
(1)学校大环境
镇中心小学,学习风气浓。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普遍重视,要求较高,学生间能相互尊重、团结友爱。
(2)班主任、同伴看陈某
班主任认为陈某转入本校后,常有作业不做现象,并屡教不改。同时,认为陈某喜爱表现自己。教师在教室上课时,表现出非常的配合。不在时,和同学争吵,甚至打架。经批评后,泪流满面。但却屡教不改。
1、整体策略
根据陈某的实际情况,采取综合性辅导对策。从陈某本人来说,首先从稳定情绪入手,调整认知,指导行为。最主要是从家庭和学校两个方面入手,其中争取学校班级的支持作为辅导的关键。
主要过程:建立关系——调整认知——助其行为转变——积极体验
2、辅导实施干预的策略
(1)与该生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引导陈某倾诉自己的烦恼,从中了解到陈某大量情绪的认知困扰和心理矛盾。发现陈某对老师和同学过激的话语很在意,很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注。
说话间,我发觉陈某常常话语间歇,并伴有焦虑不安的情绪,由于时间关系,约定几天后再谈。以后连续两天运用机会找他谈天,问他喜欢什么活动,喜欢看什么样的电视等,与他建立友善的关系。
(2)了解该生的有关情况,助其调整认知。
与他建立友善的关系后,我和陈某进行了第二次面谈,帮助陈某调整认知。
第一,父母工作忙与不爱他并不矛盾,应该体谅父母的苦衷,正是父母的辛苦工作才换来了他舒适的生活。
第二,同学不愿意和你交朋友,令人烦恼。出现此状的原因是什么?最根本是自己经常跟同学打架闹意见造成的,也应该找找自身的原因。
第三、老师批评教育你说明老师是很在乎你的。希望你能进步,同时,说明你确实存有不足,更加应该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
(3)抓住时机,助其转变行为。
当陈某进来时,告诉我,他已想通了,也在努力地改变。但跟同学闹意见的坏习惯改不掉。主要表现在:老是跟同学争吵,该怎么办?我和他定了一个“契约”。要求他根据契约要求做,并且提出改变途径。
第一,利用空闲时间,多找老师和爸爸妈妈沟通,倾述自己的内心,寻求他们的理解与帮助。
第二,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提高成绩。少违反课堂纪律,改变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印象。
经过近一学年的心理教育与辅导,陈某的表现概述如下:
(1)他对自己以往的不良行为已有认识,并正努力改正坏习惯,上课基本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不再捣乱,能听老师讲课了,与同学能和睦相处,不再打架闹事了。
(2)他愿意为班集体和同学做好事了,劳动中不怕脏不怕累,期末还被评为了“劳动积极分子”。
(3)学习方面也主动多了,上课时也能举手发言,复习比过去自觉,成绩有了很大进步。
(4)父母也反映他开朗多了。
本个案总的来说辅导干预的效果是明显的。这主要还得感谢陈某的家人和其他老师的协助支持。本个案的研究结果也引起了我们深深的思考:
1、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重大。良好的教育氛围有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缺少亲情的家庭,导致了孩子出现个性偏差的现象。对这些孩子,我们更应考虑孩子满足需要的欠缺。应做好适当的“填补”作用,对孩子的爱要如“春风”,做到“润物细无声”。
2、学校教师和同伴群体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影响巨大。特别是对学习和行为表现不良的同学,不给他们机会,不肯定他们,排斥、孤立他们是极为有害的。我们应该特别注意寻找这些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加以正面引导,使每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
学生姓名:xx
班级:三年级(1)
性别:男
年龄:9
成绩较差,尤其是这学期以来,成绩逐步下降。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一向昏昏沉沉、无精打采,老是趴在课桌上。不肯写作业,有时干扰同学上课。父母分居。根本没有心思管他,似乎对他放弃了。爷爷对他要求过于严苛。
产生这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家长方面,父母分居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爷爷的高标准、严要求,给孩子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并且容易让孩子产生挫折感。对于有的孩子来说,尽管自我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可还是不能到达家长和教师的要求。但在教师和家长的眼里,只看到成绩不梦想、没有到达他们的期望这一结果,却没有看到孩子为此所付出的努力。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荡然无存。2、学生方面,农村学生纯朴、善良固然是其优点,但同时也存在少人管教,懒散的缺点。放学后自由的时间较充足,活动的空间大,自有他们的自由天堂,所以学习上的事常常因为现而忘了。有的孩子对于挫折的归因总是倾向于外界或者他人,从来没有意识到自我所应当承担的职责。久而久之,很容易养成推卸职责、怨天尤人的不良习惯。
而针对上头学生的案例,教师要研究学生的实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景来展开教育教学活动。
1、个别谈心:教师经常与其个别谈心,以全面了解其心理状况、问题行为产生的心理原因。
2、注意多表扬。赞扬能够对儿童产生奇迹,过多批评则塑造自卑、怯懦的“绵羊”;惩罚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和报复心理。在教育过程中注意对他的提高即便是点滴提高也予以及时、热情的表扬。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让他体验到成功的欢乐,使他对学习、对生活、对自身逐渐积累信心。
3、与家长沟通与协调。经过家访,电话联系,家长到校面谈等多种方式,对家长的教育态度表示理解,同时指出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但得不到效果,反而会令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要求家庭多给孩子温暖,共同做好转化工作。指导家庭对策。(如定期检查孩子的作业;指导学习,帮忙孩子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多抽时间与孩子交流,对孩子的提高给予及时的鼓励。)
教育孩子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职责,我们不仅仅只停留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更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发展,发现问题及时教育、疏导,使他们成长为具有健康人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人。经过辅导后,孩子的作业完成率提高了,成绩也有所提高。
学生姓名:xx
班级:六年级
性别:女
年龄:13岁
性格上,胆小、自卑、不爱动。在交往方面的主要问题有:不合群,孤独,害怕参加活动;自卑感强,回避与教师同学相处。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即使被教师喊到也因紧张而说不完整,语言表达本事差。家庭作业经常不能完成。她的家离学校比较远,每一天乘接送车上。下学。她的父亲在外打工,母亲上班,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与她交流沟通。
经过几个月的观察与了解,我发现她与人交往时最主要的表现是:自卑心理、孤独心理、压抑心理。作为教师,仅有给予她相应的心理疏导和帮忙,促使她改掉自卑,忘却孤独,增强自信,自由地与家长、教师、伙伴交往,促进心理素质不断优化,心理逐步健康,成绩也能得到提高。
(一)情感沟通
我以真诚的态度与她谈心,进行情感沟通给予她充分的信任,抓住她的闪光点,给予及时的表扬,帮忙她的树立远大的梦想,并为之付出努力,并用古今中外成功者的事例鼓励她,树立较强的自信心。
(二)家校合作。
经过家访,开家长会,家长学校讲座等到方式,劝说她的父母和孩子多交流,及时了解她的学习生活情景。我把她这几年来的学习情景、性格、交往的发展状况以及他的智力发展分析给家长听,提议他们综合研究李某的实际情景,适当地降低要求,提出一些她能够到达的目标,并帮忙他实现这一目标。要注意观察她实现目标后的表现,及时调整,循序渐进。同时,我还和xx的家教教师经常联系,提议他根据孩子的现状确立辅导目标,及时检查她的作业。提议家长对李某多鼓励少批评,多关心少打骂,为xx营造一个温馨、各睦、充满爱的家庭环境。这样促进了家长与孩子间的沟通,有利于减轻孩子与家长交往时的紧张感,消除家长和孩子的隔阂,增进家人间的亲情与温暖。同时也能帮她树立自信心,增强自尊心,这是促使xx自信地与人交往的起点。
(三)同学关心
团体的力量是无穷的,我改正她的学习习惯方面,还注意发挥团体和伙伴的作用,经过同学的关心与督促,及时提醒她认真完成作业。
首先为她营造一个平等友爱的学习环境。我安排一个外向、活泼、乐于助人的中队委做她的同桌。这样当她有困难时,同桌能热情地帮忙她,帮忙她恢复对自我的信心。同时,也能让xx在与同桌交往的过程中懂得热情,帮忙人是赢得同学喜爱的首要条件。在潜移默化中,帮忙xx走好人际交往的第一步。
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心理辅导后,xx的交往自信心明显提高了,家庭作业能按时完成了,上课时也能进取举手发言了,在校内,能和教师进行交流,下课有时还会主动问教师问题。以前,她孤独,不说话,此刻有了一群知心朋友,平时也能主动去帮忙同学。因为有了良好的交际关系,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家长反映他不再孤僻、难管了,能主动和父母谈学习上的事。
1.学生的不良习惯,都是日积月累逐渐构成的,而教师在工作中要化被动为主动,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及时发现,及时辅导,以促进其尽快转变。
2.在辅导过程中要向学生倾注更多的爱,努力构建起师生之间信任的关系。加强教师与家长的联系,共同督促构成良好的氛围,这样的教育和辅导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学生姓名:xx
班级:六年级(1)
性别:男
年龄:12
其父亲在外地工作,很少回家。而母亲对他的教育简单粗暴,母子间的交流很少,学习上对他的关心和督促更少。他不适应学校规章制度的约束,纪律较差,在学校里和教师、同学都很少沟通,不愿意交流。上课听讲极不专心,有时还会发出怪叫声,故意破坏纪律以引起他人的注意。
本学期开学后的某一天,xx没有及时回家,一向到晚上7点多,他母亲也没等到他,就给我打了个电话,于是我们一齐去寻找他。经过与他母亲的交谈才明白,他今日上学前因无理取闹被他母亲打了一顿,以前也发生过类似的情景。于是我们到各处去寻找他的踪影:学校里、同学家、网吧间……一向到9点半都没找着。感到问题的严重性,我立刻把此事向学校领导汇报。校长冒雨赶过来,和我们一齐分析、寻找,并报了警。10点半时,最终在街上的一个角落里找到了这位不愿意回家的学生。
xx不良的家庭教育使他慢慢养成了自卑、散漫的个性。进入学校后,又因为学习成绩、行为习惯较差,经常受到批评、指责,产生了逆反心理,变得性格孤僻,行为偏激,自暴自弃而甘居落后。
1、加强与家长的联系
经常性与其家长交谈,了解孩子最近在校内校外的表现情景,并期望家长改变教育的方法,多加引导,逐渐使他走上正轨。
2、讲究辅导的方式
平时我对他多加关注,发现他的闪光点:热爱劳动,与同学能友好相处等后及时表扬。以平等、商讨式的方式与其交流,培养他在校有事常与教师、同学交流的好习惯。课堂上,多加鼓励和启发,引导他慢慢愿意回答教师的问题,树立信心后他也不再恶意破坏纪律了。
3、帮忙制定近期目标
我帮忙他制定每个阶段的近期目标,如有提高,立刻鼓励,推动他养成爱学习、守纪律的好习惯,并不断改正其不良的行为习惯。
经过一个阶段的耐心帮忙,该生此刻在学习上树立了自信心,能按时完成每一天的学习任务,作业的质量也有所提高。他感受到了教师、同学、家长平时对他的关爱,表示要做个礼貌、守纪的好学生。
班级:五年级(1)
性别:女
年龄:11岁
她长着一对会说话的大眼睛,头发黄黄的,稍稍有些蜷曲,成绩上游,中等智商,十分腼腆,性格内向,在人面前不拘言笑,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发言,教师提问时总是低头回答,声音听不清,脸蛋涨得绯红。下课除了上厕所外总是静静地坐在自我的座位上发呆,教师叫她去和同学玩,她会冲你勉强笑一下,仍坐着不动。平时总是把自我关在房里,不和同学玩。遇到节假日,父母叫她一齐玩、作客,她都不去,连外婆家也不去。
自卑畏怯的心理大家都不一样程度的有,有的同学在小学四年里顺利地走过来了,也具备了必须的实力和优势,应对激烈的竞争,却觉得自我这也不行,那儿也不如别人,自卑的心理使得自我缺乏竞争勇气,缺乏自信心,走进五年级的学习,异常是参加毕业会考,心理可能就忐忑不安。一旦中途受到了挫折,更加缺乏心理上的承受本事,总觉得自我确实不行,在激烈的竞争中,这种心理障碍是走向成功的大敌。
1.个人因素
经过观察,我发现她长期受自卑、羞怯、焦虑和恐惧等负面影响,过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不能正确评价自我的本事,一向怀疑自我的优点。即使在成功面前也难以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陷入失败的恶性循环之中。这样就严重影响他的身心健康发展。
2.家庭因素
此刻的家庭多是独生子女家庭,造成家长对孩子有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待,导致许多的小学生肩负重担,过重的压力在学生未能到达父母期望时,便使学生构成自卑心理,否定自我,怀疑自我,不安、烦恼、孤独、离群等情感障碍随之而来。母亲对孩子的学习辅导力不从心,父亲每晚工作到深夜才回家,偶尔才过问一下孩子的学习情景,对孩子的期望也很高,但表达的方式十分粗暴。
3.教师因素
在学校里,如果教师对一些同学了解不够,关注不多,就容易造成对这些同学的评价偏低,一旦如此,几个月或者几个学期以后,这些同学便逐渐产生失落感,在教师那儿他们得不到适时的表扬和赞叹,久而久之便否定了自我的一些行为和想法,慢慢不相信自我的本事与水平,也就越来越不自信,此时自卑感却慢慢占了上风。另外,教师对少数心目中的优等生日益产生的偏爱,对多数属于中间状态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沉重的压力,普遍滋长严重的自卑心理。再加上教师片面地认识学生,对优等生日趋偏爱,更进一步加深小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学生的自卑心理日趋严重。
多年的经验告诉我,王某同学出现这种情景,极可能是因为她的心理有必须问题。如何帮忙他克服自卑心理,走出这个阴影呢?
这半学期以来,我在班级里进行了“班级是我家,管理靠大家”的活动管理实践,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惊喜地发现王某同学的情景明显好转,她在班级各项活动的影响下,逐步消除了自卑心理,真正树立起了"我能行"的良好心态。此刻她不但喜欢与同学一道做游戏了,并且进取参加班级管理、年级管理。看到她身上的变化,这可谓是感受良多:
1、激励教育,唤起信心。
“师爱是教育的基础”,为了去除王某的畏惧心理,我在课余经常有意无意的找王某闲谈,中午她在校午睡时,帮她盖好被子,让她帮我拿作业、发作业本,上课时从不公开点名批评她,发现她有所提高及时表扬,经常对同学说:“看,我们的王某今日坐得真端正!”“我们的王某同学回答问题真响亮”“我们的……”在有意无意的语气中,全班同学看成一个整体,王某是我们整体中的一员。渐渐的,王某开始喜欢和我接近了,有一次,她还天真的问我:“教师,你是教师吗?”“我不像教师吗?”我反问。“不太像,你上课老爱笑,教师上课是不笑的!”我欣然地拉着她的手说:“好孩子,这是因为你不明白,其实上课爱笑的教师多得很!”
2.树立信心,激起动力。
记得有一次班级举行小组间的演讲比赛,作为胆小的王某被所在小组选上了,我明白这是小组成员给她的机会,我就发动她的好朋友动员,并让他们一齐上。开始她不愿意,最终加上家长和教师的鼓励,她上了。并且表现得还不错。我和其他教师都在自我所任课上以她为典型进行了表扬。她第一次在同学们面前有了开心的笑容。从此她变了好多。对好多课似乎也有了必须兴趣。后经过不断鼓励,巩固,她提高了。有一天她问我:"我能行吗?"我说:"你这么棒,当然行。演讲都说得那么好,还有什么不能上去的呢!"她激动地不住点头。从此,她真的十分努力,成绩有了飞跃。
3.重视家庭,提高本事。
王某心理上的自卑,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家庭的教育环境与方式。所以,我把她的父母请来,详细地分析了王某在校的表现及原因,与他们交流,反馈情景,共同商量解决孩子不良心理状况的办法,提议家长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我们要为自卑的同学供给表现自我的机会。比如在家里:有客人来到家里,家长能够让她为客人递茶、剥糖果等,也能够让她与客人玩一会儿,给大家表演一个节目。同时,适当地让孩子做家务,提高孩子的自理本事,从家务劳动中锻炼与家人交往的本事。对孩子的提高给予肯定、表扬。
4.进行评价,促进自信。
开展形式多样的评比活动,用激励的方式使其扬长避短,我们让她自主设立了自我的成长档案,每月评一次,让她经过自评、小组评,把自我所取得的提高记录下来,在评价中王某从他人的肯定中得到了满足,获得了自信;在自我批评中,学会反省,逐步完善自我。为了调动她的自我教育意识,每个月都给她以正确的评价,把王某突出的个人事迹在班团体中、家长会上团体表扬。这样充分调动了她的进取性,使他在评价中自我激励,迸发个人力量,不断自律、自信、自强。
5.参与管理,自信自强。
经过自主管理课题的深入,我们将更多自主的空间给了学生,在班级中,我们提倡"班干轮换制"、"组长负责制",在年级中我们推出了各项管理岗位,让学生充分自主,不断自律、自信、自强。在经过一番激励之后,王某也进取投入到各项自主管理中来,从班级的小组长开始,她对自我、对同学、对事情的看法有了明显的变化,她不再沉沦在自卑之中,更多展现出来的是一种自信、自强。在管理中,王某发现了一些管理上的问题,经过与教师交流、与同学协作,她所在的小组不但各项评价合格,并且在班级中也名列前茅,看到自我取得的成绩,王某脸上露出了笑容,从此她行为更自律,态度更进取,学习更自信。
经过辅导,经过我们慢慢地去关心她帮忙她,她此刻有了很大的变化。王某学习成绩不断提高,学校模拟考试总分班级第六名,下课能主动与同学交往、做游戏,上课能举手发言且声音较大声。家长也反映在家学习主动,乐于把班级的事讲给父母听,主动帮家长做些家务。
会自卑,往往是因为缺少了自信,或对于自我的某个地方不满意而感到自卑。不管自我有再多的不好之处,都不应当对自我失去信心,信心是自我的,一旦失去了,就很难再找回了,可是只要对自我一向充满信心,就不会怕自卑。对于那些有自卑的人,我们要多关心她们,让她们感到家的温暖!
应对王某的成功,让我更加认识到激励的作用、团体的力量。因而,针对类似王某这样的学生要循循善诱,不可操之过急,教师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不良表现上,要更多地关注孩子的优点和特长,使之一步步放开自我心绪,慢慢地转变看待周围事物的不正确思想,将自我融入到团体中去,一点点感受大家给他的善意,经过多元评价、活动参与,使其自信自强。从而将自我的注意力转移到父母,教师,同伴上来,最终消除与所有人的隔阂,乐于理解教育者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