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常在家乡的竹园里玩耍,跑啊,跳啊,锻炼身体。一天一天过去了,我对竹园里的竹子的生长产生了兴趣。
春天,鹅黄的新笋从土壤里钻出来,像一只只刚出壳的小鸡一样漂亮,过上三个星期就变成了一棵棵墨绿的小笋,接着变成嫩绿的新竹。那三四棵老竹围着新竹,像保护自己的儿女一样。小麻雀在茂盛的竹叶里飞来飞去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说:“这个地方真美呀。”过了几天,竹子一下子长到了三米多高,它让春风拂去层层笋衣,换上一套嫩绿的新装,叶子在风中翩翩起舞,发出沙沙的响声。
到了盛夏,竹园显得更加美丽。可爱了,阳光透过茂密的竹叶,照在地面上,从远处看,像一片片碎银洒落在大地上,竹子在碎银的衬托下显得更加青翠了。那是竹子成林的时候。他舒展着长臂,好像在向人们招手,又仿佛在说:“这天气真是太热了,到这里来休息一会吧!”有时候,他用叶子来遮住太阳,解除你的酷热。
到了秋高气爽、凉风习习的秋天,一些淡黄色的小竹笋从地里探出它的小脑袋贪婪的允吸着这清新的空气,这就是马鞭笋。他又给人们添了一碗清甜可口的小菜。马鞭笋浑身上下都是宝,它的肉可以炒菜,它的汁可以喝,连它的旧叶都可以给人们当柴火用,换叶时像一个个美丽的姑娘在表演“天女散花”。
冬天,别的树树叶都枯了黄了,可它还是那么清秀挺拔,深绿色的叶子笑容满面地迎接严寒。
我爱竹园,爱竹子,不过我更爱它顽强的生命力和四季常青的品性。
在美丽的田野里,展现着一片翠绿)●(幽美的竹园,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余寒时,新笋就悄悄地在地里萌发了;当春雨一下,它就破土而出,活像一座座黑里透绿的小塔。这就是我家的竹园。
小时候,我常在这片竹园里玩耍。早晨,我就在那里跑啊,跳啊,锻炼身体。一天一天过去了,我对竹子的生长产生了兴趣。春天,鹅黄的新笋从土壤里钻出来,像一只一只刚出壳的小鸡一样漂亮,过三四星期逐渐变成了一支支黑绿的新笋,接着变成嫩绿的新竹。
那三四支老竹围着新竹,像保护自己儿女一样。小麻雀在茂盛的竹叶里飞来飞去,“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说“这个地方真美啊!”竹子长到三米多高,它就让春风拂去层层笋衣,逐渐换上一身嫩绿,十分清鲜。
到了盛夏,竹园显得更美丽可爱,阳光透过茂密的竹叶缝隙,照在地上,从远处看,像一片片碎银铺在地上,那就是竹子成林的时候。它舒展着长臂。
好像在向人们招手,又仿佛在说:“你们太热了,到这里来歇息吧!”有时候走过路边,它用叶子来遮住太阳,解除你的酷热。到了天高气爽的秋天,从地里钻出淡黄的马鞭笋,给人们又添了一碗小菜。它还要把自己的旧叶换掉,给人们做柴火。有时候它叫秋风把自己的叶子带走,像一个个美丽的姑娘站在那里演“天女散花”,无数“花片”在飞舞。
冬天,别的树叶落枝枯,可它还是那样清秀挺拔,深绿的叶子笑容满脸地欢迎严霜白雪。雪后,绿色的叶子上嵌上白色的花边,一摇一摇在向我们招呼。
我爱竹园,更爱挺拔的竹子,爱它顽强的生命力,更爱它四季常绿的叶子。
走在乡野的小路上,金黄的麦田边有一处绿的很显眼的地方,那就是我们家乡孩子们的乐土——竹园。
当春风还没带走残冬的余寒,黄黄的春笋却钻出了被春雨滋润过的春泥,绽开了灿烂的微笑,仔细一看,上面还挂着几滴露珠呢!大约三四个星期后,鹅黄的春笋逐渐变成了嫩绿的新竹,连小麻雀都竹园里飞舞。
到了盛夏,嫩绿的新竹转眼间已经变成了翠绿又挺拔的成林竹,此时的竹林,是最茂盛的,而又最年轻的时期。孩子们也能快乐的玩耍。太阳光透过竹叶照在脸上,竟凉爽又好玩。
踏入金色的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当然,竹园里也有果实。看!那群人正在挖什么东西啊?原来是马鞭麻,它吃起来又脆又香,是秋天人们的饭桌上不可缺少的美味佳肴。
走进雪白的冬天,当别的树木已经凋落了最后一片叶子时,竹园却还是一个独特的风景,深绿色的竹叶正在漫天飘舞的白雪中昂首挺胸。冬天的冬笋也是一道美味,说实话,它和马鞭麻的味道不相上下呢!
我爱我的家乡的竹园,更爱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在泉州德化,家乡的一草一木都让我无法忘怀,特别是家乡的那个“世外竹园”。竹园的四周全都是竹子,四季常绿,显示着盎然后的生机。
终于回家过年了,一到家我就直冲久违的竹园。虽然是冬天,但竹园一点也不逊色,一片绿中带点微黄的世界,就像一幅水彩画。我深深的吸了一口气,静静地看着它们,觉得全身都溶化在这静谧之中了。“说不定还能挖到冬笋呢!”不远处传来爸爸的声音,只见他手里还拿着一把锄头,原来爸爸也迫不及待地赶来竹园了。话音刚落,我们便寻宝般的开始搜寻冬笋,因为冬笋埋在土里,不容易被发现,所以要特别仔细地找。虽然最终我们只挖到几根冬笋,但大家却找到了久违的快乐。爸爸说:“主要不是挖笋,而是在竹园穿梭的乐趣,只有在竹园,才能真正感受到家乡的气息,感觉到家乡的亲切。”家乡的竹园不但冬天乐趣多,夏天更迷人。
夏天的竹园,东方还泛着鱼肚白时,竹叶上就有了露珠。那时月亮还没下山,微风一吹,露珠在竹叶上轻轻地摇曳,使我不禁想起“露似珍珠月似弓”的诗句来。晚上,大人们把用竹子做成的竹床搬到竹林里,大伙一起聊天,而我们小孩有的吃东西,有的嬉戏追逐,还能享受习习晚风,多么惬意呀!当然,竹园的春天、秋天也绝对不甘示弱。这就是我家乡的“世外竹园”,不仅美丽,还带着浓郁的家乡气息,弥漫在远在他乡的游子心田。
我家的竹园虽没有萧红家园子的丰富多彩,也没有冯骥才家园子的惊险爽快但它自己的独特风味。
我家的竹园面积不大就三四平方米那么大,你别可觉得它小,它可给我带来许多美好的记忆。比如有这么一次:我跟我朋友一起去挖“人参”,挖了半天就挖出了两个,我们一人一个,我回到家东藏西藏,不知藏那好,最后我决定把它种到我家的竹园里,因为我觉得种在竹园里既安全又不易被发现。不知不觉中我已经把那种“人参”的事已忘掉。可突然有一天我来看竹叶时,我发现我以前种的“人参”已长成了一个小树苗了,到后来我才知道原来那不是“人参”而是一个“小树根”。
下面一个有趣的是:夏天,竹林里又长出了许多竹笋芽。当时我还不知道那是竹笋芽,我还以为又是啥宝贝,我还专门拔了一个竹笋给我的小伙伴们看。我的小伙伴们也不知那是竹笋,都说这是“长生不老”的果子,一听到“长生不老”的果子,我就想:“吃了会不会‘长生不老’呢?”不管那么多了先吃了再说吧!于是我用水把竹笋洗干净,咬了一口,这是什么味呀!那么难以入咽。我真想把它吐出来,但又想到能“长生不老”,我就坚持把竹笋吃完了,吃完了以后我还向妈妈炫耀说:“我长生不老了”。妈妈问:“怎么就长生不老了。”我把事情的整个过程给她说了一遍。妈妈听了笑着说:“傻孩子那不是什么产生不老的果子而是竹笋芽呀!炒着吃才能吃,而且还营养丰富。”我听了以后恍然大悟。
这就是我家的小竹园,它虽不丰富多彩也不惊险刺激,但它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并带给我许多美好的时光……
我喜欢我家门前的这片小竹园。
在家乡一望无际的田野上,有一片翠绿的竹林,我常在那玩耍。
春天,春光明媚。鹅黄色的新笋芽从地底下偷偷地探出头来,像一只只刚出壳的小鸡那样的鲜嫩,笋芽上还带着泥土的芳香。过了两三个星期,一个个小笋迫不及待地往上钻,渐渐地变成了一棵棵黑里透绿的笋芽儿。瞧!从老竹中间冒出的的那三、四根小笋芽儿多么像被父母庇护着的儿女啊!当竹子长到三、四米高时,春风便把竹子层层的笋衣拂去,小竹子们摇身一变,换上了一身嫩绿的衣裳,十分清鲜。
夏天,娇阳似火。但竹园里却显得热闹非凡。大家不约而同地来到竹园乘凉。他们悠然自得地坐在靠背椅上,拉着家常话,讨论着今年秋天的收成,一个个脸上洋溢着笑容。从他们脸上,你可能已经猜出今年是个好年成。在这片竹园的庇护之下,连太阳也奈何不了他们,只能投下星星点点,像一片片碎银铺撒在地下,惬意极了!一阵风吹过,竹子们争先恐后地摇摆着自己婀娜的身姿,连那片片小碎银也不甘示弱,调皮地在人们的身上追逐嬉戏。
秋天,秋高气爽。农田里人声鼎沸,到处是一片欢歌笑语。小小竹园也耐不住寂寞,片片微黄的竹叶在空中尽情地飞舞着,在为人们的喜悦心情助兴。
冬天,雪花飘飘。树木一片枯黄,可竹子们却不畏严寒,傲然挺立,显示出英雄本色,依然那么得精神抖擞,笑迎严霜。是啊,冬天来了,春天的脚步还会遥远吗?
啊,我爱家乡的`竹园!
我的外婆住在一个美丽又可爱的小山村里。周围都是竹园,像是一座高大的绿色城墙。
我最喜爱的是苍翠的竹园。
每当春天还没来临的时候,小笋在地下默默地生长,这时人们称它为团笋,也叫冬笋。因为团笋味道鲜美,各大城市都用大卡车到我们这儿争相购买,春节前后餐桌上不能少了鲜美的笋,男女老少都喜欢它。到了清明节,鹅黄的新笋像刚出壳的小鸡钻出地面,仿佛林立的小宝塔。它的顶须黑中带绿,这时的笋外面明显有一层毛茸茸的细毛,所以人们叫它毛笋。毛笋有顽强的生命力,不管上面压着多重的石块,几十斤,笋都能折翻它们。人们根据笋的好坏进行选择,把精壮的留下,培育成竹。
晚春时节,笋长成了嫩竹,脱去外衣——笋壳。人们把笋壳拾来做纸或拉成丝做沙发的内垫。脱壳的竹子颜色嫩绿,竹节处有一圈白毛。嫩竹先长成竹丝,然后再长出嫩叶,比老竹显得更加翠绿,这种嫩竹是做纸的好原料。
到了炎热的夏天,一阵大风,竹林翻卷着绿色波涛,哗哗地响,气势澎湃。我和小伙伴们经常在竹林里嬉戏玩耍。有的小伙伴用竹枝编成帽子戴在头上,有时我们抓住竹竿荡秋千,十分有趣。
到了秋高气爽的九月间,地下长出了一支支细长的鞭笋。我们就上山掘鞭笋,为家里菜肴增添一碗美味的笋汤。
冬天,百花凋谢,可是竹子还是那样清秀挺拔,竹叶上还托着或多或少的雪花,洁白如玉,十分雅观。
竹的精神是可贵的,它为人类默默地贡献着,如竹床,竹椅,篮子,工艺竹编等。竹制品还能出口换回外汇,为四化建设服务。
我爱家乡,我爱外婆的竹园。
在美丽的田野里,展现着一片翠绿幽美的竹园,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余寒时,新笋就悄悄在地里萌发了。春雨一下,它就破土而出,活像一座座黑里透绿的小塔。这就是我家的竹园。
我小时候,常在这片竹园里玩耍,早晨我就在那里跑啊跳啊,锻炼身体。一天一天过去了,我对竹子产生了兴趣。
春天,鹅黄的新笋从土壤里钻出来,像一只一只刚出壳的小鸡一样漂亮,过三四个星期逐渐变成了一支支墨绿的新笋,接着变成嫩绿的新竹,那三四支老竹围着新竹,像保护自己儿女一样。小麻雀在茂盛的竹叶里飞来飞去,“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说:“这个地方真美啊!”竹子长到三米多高,它就让春风拂去层层笋衣,逐渐换下一身嫩绿,十分清鲜。
到了盛夏,竹园显得更美丽可爱,阳光透过茂密的竹叶缝隙,照在地上,从远处看,像一片片碎银铺在地上,那就是竹子成林的时候。它舒展着长臂,好像在向人们招手,又仿佛在说:“你们太热了,到这里来歇息吧!”你走在竹林边的路上,它会用叶子来遮住阳光,解除你的酷热。
到了秋高气爽的秋天,从地里钻出淡黄的马鞭笋,给人们又添了一碗小菜。它还要把自己的旧叶换掉,给人们做柴火。有时候它叫秋风把自己的叶子带走,像一个个美丽的姑娘在表演“天女散花”。
冬天,别的树叶落枝枯,可它还是那样清秀挺拔,深绿的叶子舒展着欢迎严霜白雪。
我爱竹园,爱挺拔的竹子,更爱竹子顽强的生命力和四季常绿的叶子。
z
“生在青山叶儿长,落到人间它为王。穿过多少绸和缎,见过多少花姑娘。”这是活动课时,老师考我们的一个谜语。我第一个猜出来了:用竹子做的晒衣杆。
我从小就能亲近竹子,因为奶奶家屋后就是一片竹园。小时候,这片竹园就是我的乐园。我常常和小伙伴们在竹园里游戏,爬竹杆,在竹网里穿梭追跑,在几棵竹子上系上绳索,在上面荡秋千。
春天,一场春雨过后,从竹园稀松的泥土中,冒出了尖尖的嫩嫩的小头,还穿了厚厚的衣服,这是竹笋。一天不见,它就长高一截,等它长到一人高,它就不怕冷了,竹衣会自动脱落,就像火箭升空后的保温泡沫材料脱落一样。奶奶会把这些笋衣捡起来,摊在稻床上晒干,做鞋底。
夏天的竹园可是一片浓荫,凉风好像也喜欢竹子,总是呼呼地跑到竹叶下面。中午时分,家里人干活热了,就到竹园里乘凉,竹园是我家天然的“空调间”,我们全家人都把凉床放到竹林底下,或坐着,或躺着,风从绿竹丛中吹过,带来阵阵清凉。一身上的汗珠瞬间就像林中的小兔子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
秋冬季节,一些竹叶开始思念大地母亲,纷纷扬扬地扑向大地。有一句诗说“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花如此,竹叶不亦这样吗?竹叶在奉献了春之美、夏之荫之后,一部分陈年的枯叶毫不犹豫地从竹枝上飘零,化作泥土,为来年的春笋补给营养,所以竹很少“麻烦”人类施肥,它们自己给自己补充养料,这真是竹的神奇之处。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传说宋代大诗人苏东坡非常喜欢竹子,宁肯不吃肉也要在居所旁边栽上几棵竹子,因为有了竹子的陪伴,心灵就能清新脱俗。奶奶家的小竹园,让我从小感受到乡村生活的清静和优雅。
我的家乡被命名为竹园村,真是名副其实,因为村子周边自古以来就竹林遍布。其中最大的一片竹林,就生长在我们竹园小学的校园后门外。这片竹子经过不知多少年的繁殖,也不知在哪年连成了片,形成了现在的园。
青青翠竹,不惧风霜,四季常青,掩映出一片独特的风景。斑斑竹林,蓊蓊葱葱,风韵怡人。特别是活动在竹林之中的各种鸟儿,更为竹林增添了几分动态美。傍晚时分,是最为热闹的时候,隐蔽在丛林里的那些鸟儿们,有的摇着身子,有的抖着翅膀,有的翕动着小嘴叽叽喳喳,呼朋引伴。
竹子非草非木,在植物界属于一种奇特的物种。它不仅属性奇特,个性也不同于其他品类。它外形挺秀多姿,集刚柔于一身。它就以那种自然生就的美,以及不同凡响的品格,成为同学们在植物界的最爱。就连我们学校的校训还是由竹子的品格凝结而成的呢:“正直、虚心、坚韧、向上”。
学校后面的竹园,是我和同学们课外活动的乐园。我们在园里看书、做游戏,进行劳动技能训练及自然科学实验。因为拥有竹子这一宝贵的自然资源,我们学校成立了名为“竹园之家”的科学兴趣小组,刚刚退休的李新元老师,被返聘为这个小组的辅导员。
这里的竹子不仅数量多,而且品种齐全。紫竹、方竹、凤尾竹、罗汉竹,还有那当地稀见的麒麟竹、金镶玉竹、黄皮刚竹。其中花杆毛竹分布最广,因为它是竹编的最佳原材料,外皮光滑、清亮,带有俏色,用它编成的竹器最为美观、亮眼。李新元老师业余从事竹编手艺,可以说是竹编手艺的传承人,不仅在我们学校,而且在我们周边村庄也远近闻名。在同学们眼里,李老师堪称竹编大师。编织,讲究心灵手巧,他编织的动作具有极高的艺术性:手里的篾条,随着手指的律动上下翻飞,花样迭出。一棵棵竹竿在他手中被剖开、刮净,再经过穿插、勒箍,编织成一顶顶斗笠,一张张竹席,一只只精致的竹篮、竹筐。在李老师这位“名师”的精心指导下,“竹园之家”科学兴趣小组的组员中,堪称“高徒”的竹编能手不断涌现。
近两年来,为把这片竹林进一步打造成我校的“后花园”,李新元老师率领“竹园之家”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深入考察,针对园内的环境、布局以及配套设施等各个方面作了全方位的整治。
首先,我们在竹林周边开挖了一条排水沟,旱时引水,涝时排水,以保障竹子旱涝无虞,同时在四周栽上一圈荆棘丛,以防家畜及行人随意践踏。随后在竹林的四面边界分别用水泥和砖块砌了一个大蓄水池,用以引流污水。在林子间隙,又运来细沙修铺几条弯弯曲曲的林间小道,小道的尽头和交叉点再安放上石几、石凳。最后,同学们恭请李新元老师亲笔书写“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等等赞扬竹子品格及环境保护方面的标语,精心制作成宣传牌竖立在几处显要位置。如此一来,一座以竹林为主体的小小公园便初具规模。
小公园的名称,经同学们公议,被定为“竹园之家”——大家的绿色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