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家风家训演讲稿(精选30篇)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每个幸福的家庭里肯定都有自己的家风和家规。我们家的家风和家规虽然很简单普通,但是这其中会让我受益匪浅。爸爸妈妈告诉我,从小就要做一个不能浪费的人;做人要善良、诚实;做事不能昧良心、伤天害理。
我很小的时候,妈妈就给我讲,农民伯伯种粮食很辛苦,我们不能随便浪费每一粒粮食。“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我一直都默默记在心里,我要做一个不浪费粮食、不浪费物资、不浪费任何一个有用有价值的东西的人。“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墨子说的这句名言,是妈妈告诉我的。虽然我小的时候不明白,但是当我慢慢长大后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做人要讲诚信,有诚信即能交到朋友,朋友遍布天下,自己才能做事成功。一个人连诚信都不讲,满嘴是假话怎么能不成任何事情让人信任呢?
我现在是一个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了,已经懂得了很多道理,我也能辨别出很多事情的好坏和是非了。去年我在网上看到一条新闻是:在四川达州的一个生活区中一位老奶奶自己摔倒骨折,叫喊三个小学生帮助她,把她扶起来,她却诬陷小学生,说是他们把她推倒的,让学生的家长赔钱。学生的家长在得知真实情况后,知道了孩子是被冤枉的事实,他们选择了报案,最后经过公安局的调查和判案后对敲诈的当事人进行了拘留和罚款。看完这则新闻后,我想起来我们家的家风:人不能做昧良心、伤天害理的事。如果一个社会到处都是昧良心伤天害理的事,那我们的国家就要灭亡了。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做无私奉献、有爱心的好心人。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美好更加强大。
我们的国家是由千千万万个幸福家庭组成的,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中的家规家风来管理的。只有我们每个人认真遵守好自己的家风和家规我们的深灰才能更加稳定、和谐、繁荣、强大。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大家好!
“沙沙,沙沙”,钢笔在纸上正不停的摩擦。是谁在写字呢?大半夜的在干啥?我模模糊糊看见妈妈在那正看书学习。我很惊讶!妈妈爱学习的作风一直没降哇!
我的妈妈从小就爱学习,后因家庭困难而退学,现在她经常看电视,希望从电视上多认识一些字。比如说有时电视上播出《中国汉字拼写大赛》,妈妈总是聚精会神的观看。有时竟拉着我一块看,她希望我也从中获得一些知识。
在我的家,学习之风蔚然成风。
爸爸也是个爱学习的人,有时在书中遇到不认识的字,爸爸会拿来字典查看。爸爸同时也不想让我们知道,似乎他怕我们嘲笑他没学问,当然这也只是属于我的猜想。
我们全家就数姐姐识字最多,她十分爱学习,经常把字典拿来翻看,遇到了难一点的字,她不会放过,一定会把拉路虎打败。平时在家她会看一些古典名著,她看过一遍会把自己认为好的句子摘抄下来,
作为写作的参考。对于姐姐的种种表现我真是佩服不已。
我在家当然也毫不逊色,每逢节假日只要有时间我就会请教姐姐。这样一个个拦路虎都被我打跑啦。有时我还会让姐姐提问我,回答错了我就会得到惩罚。我记得有次姐姐提问我,我一题也没有回答出来,姐姐的脸色就像晴转阴的天空一样。当时姐姐就把我狠狠训斥了一通,我虽然很伤心,但我会把它化为动力。俗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学习之风在俺家中盛行,“学习,学习,再学习”,是我的座右铭,它时时刻刻激励着我,给我以力量。
传承优良家风影响着家中的每一个人,学习之风是我们家的榜样,希望学习之风常驻我家,让学习之风伴我成长。
大家好!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风如雨点,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润下才能健康成长。孩子只有在优良家风的熏陶下,才能出类拔萃。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家风就像粮食一般,是每一个家必不可少的。
小时候,妈妈就告诉我:“咱们人穷志不穷!要养成勤俭宽容大度的良好习惯。”爸爸也告诉我:“做人要一身正气,诚实守信,学习要刻苦勤奋。”我把爸爸妈妈的这些话牢记在心。
妈妈经常给我上“政治课”。每次上学前,妈妈总爱叮嘱我:“到学校不要和同学吵架,有什么事儿,不要冲动,回到家告诉我,我去
找你的老师。”
妈妈还教育我要宽宏大量。
记得小学时,我常为一件芝麻大点的事和同学闹翻。妈妈听说后,天天给我上“政治课”:“我怎么教育你的?做人要宽宏大量,不要为一丁点儿的事和别人吵,不值得。你想,那样既伤了和气,又让人觉得你是一个小心眼儿。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你连这个小舟都撑不下,以后还怎么在社会上立足?牢记我的话,对你有好处的。”此后,我再也没和同学闹翻过。
爸爸爱给我讲老一辈服兵役的事,教导我要吃苦耐劳,还给我讲那些不守信用的人遭到报应的事,教导我要诚实守信。爸爸还说:“宁愿我们等别人,也不要别人等我们。”
有一次,我和同学约好早晨八点在新华书店里选书。可是我却睡过头了,后来,还是妈妈把我叫醒了。我匆匆忙忙地赶到新华书店,可惜同学已经走了,我垂头丧气地回到家,还没来得及歇着,就被爸爸叫了过去。“我怎么教育你的?无论和谁相约,都要守时,守信,你倒好,睡过头了,早就把这事忘到脑后了吧?”我低着头听爸爸的训斥,愧疚死了。自从那以后,我和别人相约从来没迟到过。我始终牢记爸爸的话:宁愿我们等别人,也不要别人等我们。
现在,我已经步入初中,成为一名中学生,早已养成了乐于助人,宽宏大量,诚实守信的好习惯,这些都和我们家的家风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我也非常乐于聆听爸爸妈妈的一言一语,因为那正是我们家的好家风!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稳定则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古往今来,有无数思想家从社会稳定、社会发展的高度来探讨、研究家庭问题。历朝历代,都存在着大量社会问题,而其中有不少都是由家庭问题引发的。因此,重视家庭问题、研究家庭问题,事关整个社会的发展稳定。
促进家庭稳定和幸福的因素有许多。其中,家训就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家训是中国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是中国家庭教育的方法之一。关于家训的说法很多,有人做过统计和专述,有包括家范、家戒、家教、家规、家法在内不下70种说法,然而其中被使用得最为广泛的还是“家训”。
家训文化的发展历程
中国的家训文化,可分为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衰败期、蜕变期,但不管是在哪一个时期,家训都离不开对子女的教育
中国的家训文化可谓源远流长。家训最早出现,是通过父母对子女的当面训诫来体现的。
据《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西周政权建立以后,遍封功臣,建立诸侯国。周武王之弟周公旦,受封于鲁国。由于周公旦要留在京城辅佐侄子周成王,不能就封,就让自己的儿子伯禽就封于鲁。伯禽临行之前,“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周公训子,就是父母对子女当面进行训教,这也是一段关于中国家训文化、最早又最可信的记载。
父母对子女面对面的训诫,用文雅的词来说,就是“庭训”。“庭训”典出《论语·季氏》,讲的是孔子当面训诫儿子孔鲤的故事。由此,“趋庭”、“鲤对”、“庭对”也成为中国家训文化的代名词。后来,中国的家训通过书信、训词和遗嘱等形式传递;再后来,家训又通过制定完整的家规、家约、家范来体现,形成了家庭内部所有成员的行为准则。
中国的家训文化从一开始就有着明确的指向。综合起来,它有这么几项基本功能——
一是训导教育子女成人成才。这是家训最基本的一个功能。前文说到周公戒子、孔子庭训,都体现了这一点。中国的家训文化,可分为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衰败期、蜕变期,但不管是在哪一个时期,家训都离不开对子女的教育。
二是实行家庭的自我控制。任何一个家庭都不是孤立的。它作为社会细胞、社会的基本单位,必须接受来自外在的社会控制。这种社会控制包括法律控制、行政控制、道德控制以及习俗控制。同时,为了维护家庭内部的稳定、调整和处理好家庭内部关系、将子女培养成人,使家庭得以承继和绵延,还必须要有家庭的内在控制及家庭的自我控制。这种自我控制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通过家训(包括家规、家约、家范等),以口头或书面的各种形式来体现,从而起到对子女、对全体家庭成员的教育、引导和约束作用。
三是确立良好的家风。家风是指一个家庭的传统风习,是人们在长期的家庭生活中逐渐形成和世代言传下来的生活作风、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的总和。家风的形成,是家庭长辈和主要成员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诲的结果,而家训和家风有着密切的联系。隋朝初年的颜之推在《颜氏家训·治家篇》中说过这样一段话:“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父慈而子逆,兄友而弟傲,夫义而妇陵,则天之凶民,乃刑戮之所摄,非训导之所移也。 ”在这里,作者强调了家风引导和家庭中长者、尊者的表率作用的重要性。在近现代,江南钱姓家族人才辈出,若星汉灿烂。这和其先祖制定的《钱氏家训》并代代相传、恪守不移、形成良好的家风是分不开的。
从司马父子到王氏兄弟
孝有大小之分,对父母能养能敬,是一种孝,但只是小孝;自身修行扬名,以彰显父母养育教诲之德,才是大孝。这是中国古代孝道思想的升华,对后世的孝道文化产生了极大影响
中国古代家训内容广泛,包括伦理道德的要求、文化知识的教育、谋生技能的传授、为人处世的告诫等,几乎涉及个人、家庭、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对孩子的伦理道德教育被放在第一位。而孝道是人类最基本的道德,因此,关于孝道的教育,成为中国家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代家训文化成果的重要体现。关于孝道,无论是思想家、帝王、官员以及民间的士绅读书人家庭,在他们的家训实践和家训著作中都有大量体现。
在古代帝王的家训中,对孝道很重视。三国时期魏武帝曹操,对儿子要求严格,尤其重视儿子的慈孝。他曾发表《诸儿令》,说“今寿春、汉中、长安,先欲使一儿各往督领之,欲择慈孝不违吾令,亦未知用谁也。儿虽小时见爱,而长大能善,必用之。吾非有二言也,不但不私臣吏,儿子亦不欲有所私。 ”
清朝入关以后的第二任皇帝康熙对家教一贯重视,后来雍正特将其父在世时对诸皇子的训诫编为《庭训格言》。全书共246条,包括读书、修身、为政、待人、敬老、尽孝等内容。该书有言,“凡人尽孝道,欲得父母之欢心者,不在衣食之奉养也。惟持善心,行合道理,以慰父母而得其欢心,其可谓真孝者矣。 ”该书又提出,“《孝经》一书,曲尽人子事亲之道,为万世人伦之极,诚所谓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推原孔子所以作经之意,盖深望夫后之儒者身体力行,以助宣教化而敦厚风俗。其旨甚远,其功甚宏,学者自当留心诵习,服膺弗失可也。”通过《庭训格言》可以看出,康熙认为“真孝”和行孝道不能停留在书本经义上,而是要“身体力行”、“服膺弗失”。这两点至今仍对孝道文化的传播和实践具有现实意义。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由于是非汉族统治中国,再加之有文字狱等统治手段,在历史的评价上,存在一些非议。但如果用历史的、理性的眼光来看,这三位皇帝并不比历史上任何一个皇帝差,他们开创并形成的康雍乾盛世对中国社会的促进和发展也是不可否认的。其中,康熙、雍正等对皇族家训的重视、对子女行孝尽孝的严格教育和要求所起到的作用都是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的。
在古代的名臣将相中,有两个家庭的家训和孝行是很出名且足以垂范后世的。一个是西汉的司马谈、司马迁父子,另一个是东汉末年的王祥、王览兄弟。
司马迁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的作者。他在西汉武帝时任太史令,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获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一个男子,身受腐刑,这是难以忍受的奇耻大辱。因此,司马迁几次想到去死。但他最终还是含垢忍辱地活了下来。为什么?据《汉书·司马迁传》记载,司马迁认为自己之“所以隐忍苟活,函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这里所说的司马迁的“私心”,正是他遗憾于自己一个最大的心愿尚未完成,那就是父亲司马谈留给他的遗训——必须完成《太史公书》。
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司马迁记录了他在父亲病榻前接受遗训的过程,“太史公(司马谈)执迁(司马迁)手而泣曰:‘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后世中衰,绝于予乎?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余不得从行,是命也夫,命也夫!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夫天下称诵周公,言其能论歌文武之德,宣周邵之风,达太王王季之思虑,爰及公刘,以尊后稷也。幽厉之后,王道缺,礼乐衰,孔子修旧起废,论《诗》、《书》,作《春秋》,则学者至今则之。自获麟以来,四百有余岁,而诸侯相兼,史记放绝。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 ’迁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司马谈在给儿子司马迁的遗训中,对孝道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即“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 ”这一遗训,对司马迁的日后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
王祥和王览,是同父异母兄弟。王祥(公元185—269年),西晋琅琊(今山东临沂)人,字休徵。汉末,他隐居庐江(治所在今安徽舒城)20余年;后任温县令,累迁大司农、司空、太尉;至晋代魏,官至太保。就是这样一个大官,却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大孝子。 “二十四孝”中的“卧冰求鲤”故事说的就是他。王览(公元206—278年),字玄通。《晋书·王祥传》称他“孝友恭恪,名亚于祥”。他对父母笃孝,对兄长恭敬,名声仅次于王祥。最难得的是,他自小就不忍心看到母亲虐待兄长,经常在母亲朱氏责骂加害兄长王祥时挺身而出护着兄长。王览出仕以后,先后任司徒西曹掾、清河太守、太中大夫。西晋武帝司马炎下诏表彰王览曰:“览少笃至行,服仁履义,贞素之操,长而弥固。 ”
王祥在孝道方面不仅自己身体力行,对子女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在他85岁高龄的时候,身染重病,乃“著遗令训子孙”道:“夫言行可覆,信之至也;推美引过,德之至也;扬名显亲,孝之至也;兄弟怡怡,宗族欣欣,悌之至也;临财莫过乎让。此五者,立身之本。”信、德、孝、悌、让,这就是中国古代家训中著名的“五德”。孝有大小之分,对父母能养能敬,是一种孝,但只是小孝;自身修行扬名,以彰显父母养育教诲之德,才是大孝。王祥家训中的“五德”,尤其“扬名显亲,德之至也”这一训令,显然是继承了汉代司马谈“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的思想,是中国古代孝道思想的又一次升华,对后世的孝道文化产生了极大影响。
至东晋南朝,琅琊王氏成为江南第一著名士族,涌现出很多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诸如东晋名相王导、大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等。王氏家族诗书传家,人才辈出,世系绵长,和王祥兄弟以孝悌为本,又以信、德、孝、悌、让“五德”戒子是分不开的。
辩证看待中国孝道文化
辩证地看待和批判地继承历史文化传统固然是不应被忽略的必要步骤,但如果凡此种种讨论最后只是得出一个类似“国人议论未定,孝道仍在滑坡”这样的结论,就颇令人堪忧了孝道文化是中国家训文化的一大亮点,它对于子女的教育、成才,对于家庭成员互尊互爱、和睦,对于优良门风的确立、传承,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它在经典著作及其流转中有哪些体现呢?
比如,中国儒家经典之一的《孝经》。其作者经学者专家长期反复考证,基本确立为孔子的嫡孙孔?所撰。孔?虽然受教于曾参,但他的孝道思想的形成,不能说不受到祖父孔子、父亲孔鲤的直接耳提面命的教育与影响。
又如,隋唐五代是中国古代家训文化的成熟时期。其标志就是出现了由颜之推撰写的中国第一部专门的、成本的、完整的家训著作《颜氏家训》。它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到了宋元明清,家训文化进入繁荣时期,先后出现了北宋司马光的《家范》、南宋袁采的《袁氏世范》等。这些专门的、成本的家训,内容涉及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总体而言,孝道都在这些家训著作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颜之推在《颜氏家训·教子》中说:“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 《颜氏家训·勉学》中有言,“孝为百行之首,犹须学以修饰之,况余事乎!”司马光在《家范》中则说,“父慈而教,子孝而箴,兄爱而友,弟敬而顺,夫和而义,妻柔而正,姑(指婆婆)慈而从,妇听而婉,礼之善物也”。袁采在《袁氏世范·睦亲》中提出,“为人父者,能以他人之不肖子喻己子,为人子者,能以他人之不贤父喻己父,则父慈而子愈孝,子孝而父益慈,无偏胜之患矣”。又说,“人之孝行,根于诚笃,虽繁文末节不至,亦可以动天地、感鬼神”。
在以上这些关于“孝道”的论述中,有一点很值得重视,那就是,他们都认为孝道是父母和子女双方的事情,而不是做子女的单方面地行孝。中国 “孝道”大都强调了父子间双向的良性互动,盖因有此双向互动,父慈才能子孝,子孝而父益慈。这里面讲究父母对子女的严格要求,强调父母长辈在孝道文化中必须以身作则,按父母的角色规范在家庭生活中为子女树立榜样,如前文所引《颜氏家训》中的“父母威严而有慈”所示,这句话将“威严”与“有慈”并立。换言之,其所讲的父母对孩子的威严和慈爱从来不是对立的,而是互为一体的。这样的家训,这样的孝道文化,有着积极的意义,是值得提倡的。
无可否认,在中国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无论是在统治阶层还是在民间,都出现过提倡孝道过头、使孝道文化呈现出其消极一面的情况。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在一定时期对中国孝道文化进行批判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正如对孝道文化的倡导有时会过头一样,我们对孝道文化的几次猛烈批判也早已被历史证明是过头了。过头到现在我们要“挽狂澜于既倒”,重建孝道文化在今日几乎已成相当艰难之事。如今,在父母膝下尽孝几成渴盼而不可及之事,以至于“常回家看看”到了要入法的地步。而用法律来约束本应归于伦理道德范畴的孝道究竟是否合适,是值得讨论的。
《诗经·大雅·既醉》有言,“威仪孔时,君子有孝子。孝子不匮,永锡尔类”。这是一句将孝子和家族的幸福美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祝愿之辞。但这只是一句祝愿吗?历史已一次又一次证明,在中国,孝道文化是检验和测量社会精神文明程度的试金石,孝悌也是社会和谐、家庭和睦的基础。只要人类存在一天,家庭和社会对孝道文化的提倡就不该须臾离开。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至今我们还在要不要继承中华民族的孝道文化这个问题上争论不休;还在衡量中国古代的孝道文化里,究竟是积极因素多一点,还是消极因素多一点。辩证地看待和批判地继承历史文化传统固然是不应被忽略的必要步骤,但如果凡此种种讨论最后只是得出一个类似“国人议论未定,孝道仍在滑坡”这样的结论,就颇令人堪忧了。在提倡和践行孝道文化这个问题上,我们千万不要再出现反复和折腾了。“孝子不匮,永锡尔类”,若果真如此,实属中华民族之大幸也!
从中华民族孝道文化的式微以及当下社会上存在的各种家庭伦理困境,我们不能不看到,中国历史上的家训文化对家庭建设是有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的。中国家训文化的起源虽然很古老,但中国家训这一形式及其所能承载、体现的功能并没有过时,也不会过时。它对我们今天的家庭建设依然可以具有重要的引导和教育作用。与时俱进地介绍并继承中国家训文化及其优良传统,该是新时期家庭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大家好!
那年,我降生在现在生活的家庭里,到如今已经12年了。生活中,父母常教育我要做一个孝敬老人、勤俭持家、会感恩、懂礼仪的孩子。父母的耳濡目染、日常的潜意默化,使得我家的家风在我身上逐渐凸显出来。
“百善孝为先”。孝是我家家风亘古的主题。孝顺父母,孝敬老人。我一直懂得要孝顺父母,是父母把自己生出来并养育长大,我们要尊重父母、孝敬父母、报答父母。不要让父母担心,更不能让父母伤心,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孩子。同样我的父母也很孝顺他们的父母。
“俭”是我家家风的第二个特点。我们家提倡不浪费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节俭从小事做起。记得有一次我们家的水龙头坏了,怎么也关不紧,妈妈就在水龙头下放一个桶,一天滴的水装了满满一大桶,妈妈就用这一桶水做饭洗菜。并且把洗菜的水留着冲厕所。节俭这两个字深深的刻在我的心里,从小我就懂得节约。比如纸写完正面还可以用反面来写,写完后还可以用来折纸飞机玩,这样不仅节省了纸张,还可以废物利用;废纸、易拉罐、矿泉水瓶收集起来拿到回收站卖后买学习用品。从小我就养成了节俭的习惯。
我们家也非常注重礼仪。我爷爷是教师,教书育人。非常重视对我爸礼仪方面的教育,以至于今天我也深受爸爸的影响。“您好”、“请”、“不好意思”、“打扰一下”、“谢谢”……这些文明用语,时常挂在我
嘴边。在公众场合不大声喧哗;吃饭时不狼吞虎咽;走路不疯逗打闹。见人打招呼,对人有礼貌。良好的礼仪,不仅提高自己的素养,也构建了良好的邻里关系,促进了社会的和谐。
家风是祖祖辈辈一代代传下来的,它教导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处世;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我们要让这良好的家风一直延续下去,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得到传承和发展。
传承家风家训演讲稿篇 3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每个幸福的家庭里肯定都有自己的家风和家规。我们家的家风和家规虽然很简单普通,但是这其中会让我受益匪浅。爸爸妈妈告诉我,从小就要做一个不能浪费的人;做人要善良、诚实;做事不能昧良心、伤天害理。
我很小的时候,妈妈就给我讲,农民伯伯种粮食很辛苦,我们不能随便浪费每一粒粮食。“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我一直都默默记在心里,我要做一个不浪费粮食、不浪费物资、不浪费任何一个有用有价值的东西的人。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墨子说的这句名言,是妈妈告诉我的。虽然我小的时候不明白,但是当我慢慢长大后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做人要讲诚信,有诚信即能交到朋友,朋友遍布天下,自己才能做事成功。一个人连诚信都不讲,满嘴是假话怎么能不成任何事情让人信任呢?
我现在是一个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了,已经懂得了很多道理,我也能辨别出很多事情的好坏和是非了。去年我在网上看到一条新闻是:
在四川达州的一个生活区中一位老奶奶自己摔倒骨折,叫喊三个小学生帮助她,把她扶起来,她却诬陷小学生,说是他们把她推倒的,让学生的家长赔钱。学生的家长在得知真实情况后,知道了孩子是被冤枉的事实,他们选择了报案,最后经过公安局的调查和判案后对敲诈的当事人进行了拘留和罚款。看完这则新闻后,我想起来我们家的家风:人不能做昧良心、伤天害理的事。如果一个社会到处都是昧良心伤天害理的事,那我们的国家就要灭亡了。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做无私奉献、有爱心的好心人。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美好更加强大。
我们的国家是由千千万万个幸福家庭组成的,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中的家规家风来管理的。只有我们每个人认真遵守好自己的家风和家规我们的深灰才能更加稳定、和谐、繁荣、强大。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那年,我降生在现在生活的家庭里,到如今已经12年了。生活中,父母常教育我要做一个孝敬老人、勤俭持家、会感恩、懂礼仪的孩子。父母的耳濡目染、日常的潜意默化,使得我家的家风在我身上逐渐凸显出来。
“百善孝为先”。孝是我家家风亘古的主题。孝顺父母,孝敬老人。我一直懂得要孝顺父母,是父母把自己生出来并养育长大,我们要尊重父母、孝敬父母、报答父母。不要让父母担心,更不能让父母伤心,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孩子。同样我的父母也很孝顺他们的父母。
“俭”是我家家风的第二个特点。我们家提倡不浪费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节俭从小事做起。记得有一次我们家的水龙头坏了,怎么也关不紧,妈妈就在水龙头下放一个桶,一天滴的水装了满满一大桶,妈妈就用这一桶水做饭洗菜。并且把洗菜的水留着冲厕所。节俭这两个字深深的刻在我的心里,从小我就懂得节约。比如纸写完正面还可以用反面来写,写完后还可以用来折纸飞机玩,这样不仅节省了纸张,还可以废物利用;废纸、易拉罐、矿泉水瓶收集起来拿到回收站卖后买学习用品。从小我就养成了节俭的习惯。
我们家也非常注重礼仪。我爷爷是教师,教书育人。非常重视对我爸礼仪方面的教育,以至于今天我也深受爸爸的影响。“您好”、“请”、“不好意思”、“打扰一下”、“谢谢”……这些文明用语,时常挂在我嘴边。在公众场合不大声喧哗;吃饭时不狼吞虎咽;走路不疯逗打闹。见人打招呼,对人有礼貌。良好的礼仪,不仅提高自己的素养,也构建了良好的邻里关系,促进了社会的和谐。
家风是祖祖辈辈一代代传下来的,它教导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处世;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我们要让这良好的家风一直延续下去,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得到传承和发展。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每个幸福的'家庭里肯定都有自己的家风和家规。我们家的家风和家规虽然很简单普通,但是这其中会让我受益匪浅。爸爸妈妈告诉我,从小就要做一个不能浪费的人;做人要善良、诚实;做事不能昧良心、伤天害理。
我很小的时候,妈妈就给我讲,农民伯伯种粮食很辛苦,我们不能随便浪费每一粒粮食。“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我一直都默默记在心里,我要做一个不浪费粮食、不浪费物资、不浪费任何一个有用有价值的东西的人。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墨子说的这句名言,是妈妈告诉我的。虽然我小的时候不明白,但是当我慢慢长大后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做人要讲诚信,有诚信即能交到朋友,朋友遍布天下,自己才能做事成功。一个人连诚信都不讲,满嘴是假话怎么能不成任何事情让人信任呢?
我现在是一个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了,已经懂得了很多道理,我也能辨别出很多事情的好坏和是非了。去年我在网上看到一条新闻是:
在四川达州的一个生活区中一位老奶奶自己摔倒骨折,叫喊三个小学生帮助她,把她扶起来,她却诬陷小学生,说是他们把她推倒的,让学生的家长赔钱。学生的家长在得知真实情况后,知道了孩子是被冤枉的事实,他们选择了报案,最后经过公安局的调查和判案后对敲诈的当事人进行了拘留和罚款。看完这则新闻后,我想起来我们家的家风:人不能做昧良心、伤天害理的事。如果一个社会到处都是昧良心伤天害理的事,那我们的国家就要灭亡了。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做无私奉献、有爱心的好心人。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美好更加强大。
我们的国家是由千千万万个幸福家庭组成的,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中的家规家风来管理的。只有我们每个人认真遵守好自己的家风和家规我们的深灰才能更加稳定、和谐、繁荣、强大。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主旋律,社会学家将其称为“家庭文化”,心理学家则称之为“精神风貌”,其内容是指一个家庭的所有成员共有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及言行表现的总和,也是家庭成员品格、文化素养、道德情操、人际关系的具体体现。
好的家风就是一所学校。因为家风虽是无形的、潜在的,但对孩子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它对孩子的成长既是一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又是孩子行为规范的“调节器”,更是陶冶孩子道德情操的天然“熔炉。”好的家风和不好的家风都会影响到后代。家风好,则人心正,父母慈,儿女孝,婆媳睦,妯娌和,子孙贤;家风不好,则父母恶,子不肖,孽孙生。美国的爱德华和珠克两个家庭,家风传至八代。爱德华是博学多才的哲学家,勤奋好学,为人严谨,为子女树立了良好的风范。他的子孙中有13位当过大学校长,100多位教授,80多位文学家,60多位是医生,还有1人当过副总统,1人当过大使,20多人当过议员。而珠克是远近闻名的酒鬼和赌徒,毕生玩世不恭,浑浑噩噩,无所事事。他的子孙有300多人当过乞丐和流浪者,400多人酗酒致残或夭亡,60多人犯过诈骗和盗窃罪,7个人是杀人犯,总之没有一个是有出息的。两个家庭的家风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后代,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世世代代相濡染,相延续,在社会的大舞台上向两极发展着。所以说,家风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子女的成才与否,而且不仅是一代。
家风通过日常生活影响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因此,家长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形成一种有利于孩子成长的良好家风。
首先要言教。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鲁迅先生也曾说过:“父母对于子女,应该健全地产生,尽力地教育,完全地解放。”翻开历史,在我国不知有多少脍炙人口、生动感人的名人家规、家训,感召来者,滋养后人,如周公的“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孔子的“不学礼,无以立”;诸葛亮的“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朱伯庐的“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以及周总理的10条家规等均是。
其次是身教。即自己以身作则,作出表率。把孩子培养成人格健全、对社会有益的有用之才,这是家长最重要的责任。古人云:父母亦师;身教重于言教。家长的言行举止、生活习惯等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子女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甚至左右着孩子一生的道德行为。著名翻译家傅雷教育孩子就不止于言教,更注重于身教。他在1962年给傅敏的信中说:“我和你妈妈给你的榜样总还是勤劳认真的,……我对青年人、对自己的要求,除了吃苦(肉体上,物质上的吃苦)以外,从不比党对党团员的要求低;这是你知道的。但愿我们大家都来提高自己,不仅是学识,而尤其是修养和品德!”
三是要构建和谐家风。良好家风的重要基础是团结、平等、和谐的家庭关系。家庭关系不正常,互相指责、埋怨、争斗,孩子感受到的是冷淡、冷酷、敌对情绪,心灵深处就会留下痛苦的伤痕。因此,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尊重和理解,和睦相处,互相关心,互相爱护。家长要理智,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感,不当着孩子面吵架;要发扬民主,主动倾听孩子的意见、平等协商;要开朗、乐观,和孩子一起玩,让家庭充满欢乐情趣。总之,要给孩子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让他们在和谐、温暖和相亲相爱的人际关系中健康成长。
家风如春雨,润物细无声。要形成好的家风,做父母的就得事事从自我做起,不断提高为人父母的素养,努力将自己的家庭变成人才的学校。
传承家风家训演讲稿一在这个物流纵横,世风日下的时代,家风俨然成了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面孔,每每提及,总有一种恍如隔世之感。一言以蔽之,家风之不传也久矣。
那么,家风究竟是什么?家风看到这两个字让我联想到的是种种严厉的家规!依我之见,家风是一些列在纸上的条条框框,是一把约束人做事情的戒尺!家风,顾名思义,是一个家庭的风气、习俗,是一个家庭代代相传的规矩,是每一个家庭成员都需遵循的祖训,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规则,它不需要列举,更不需要背诵,但是它需要我们的传承......
百善孝为先,我们一直在传递。12岁农家少年张俊,8岁那年爸爸因车祸身亡,妈妈离家出走,从此与年幼的弟弟和体弱多病的奶奶相依为命。奶奶,我来替爸爸养活你。每学期必须拿到一张奖状,回去让奶奶高兴;在学校坚决不能犯错误,免得奶奶伤心。这些是小张俊对奶奶的承诺,他希望奶奶快乐!在张俊的家里,熏黑的墙上画着一张评比表,上面写着张俊和弟弟张旭的名字,名字后面画的是五角星的图案。张俊说平时他和弟弟谁帮奶奶干一件事就在谁的后面画颗星,每月一评比,看谁得到星星多。这个少年在用真心演绎孝的家风,孝根植我们内心,我们一直在!
励志奋斗,我们一直在行动!你只闻到我的香水,却没看到我的汗水;你有你的规则,我有我的选择;你否定我的现在,我决定我的未来;你嘲笑我一无所有不配去爱,我可怜你总是等待;你可以轻视我们的年轻,我们会证明这是谁的时代。梦想,是注定孤独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质疑和嘲笑,但,那又怎样?哪怕遍体鳞伤,也要活得漂亮。这是陈欧的正能量,也是我们的率真和勇气!我们会带着社会的历练,奋斗终身。不离不弃,我们一直在!
诚实守信,我们一直在弘扬。不说谎话,不说大话,实事求是,是家里人从小对我的教诲。原来家风一直都在!
家风需要传承。历史上孟母三迁岳母刺字展现着良好的家风。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等教子良言、家风古训仍为世人尊崇。但如今多少富家子弟、官员子女啃老骄奢;多少人因为不想吃亏,争名誉地位甚至可能为争一个公交车座位而斗智斗勇多少人为了利益而制假售假如果有严格质朴的家风,这样的事情会不会减少一些?
如今的社会岁月改变了时代的面貌,却拭不去铭刻至今的家风。我们承载着祖先的基因,流淌着祖先的血液,享有着祖先的姓氏。祖先能成就的美德,我们是否可以将其延续下去?俗话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如果要齐家,就要我们传承良好的家风。
好家风,我们一直在;好家风,我传承!
尊敬的:
无论大家、小家都要有一定的家风家训,“国有国法,校有校规,家有家风”是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但家风家训是什么呢?今天我就谈一谈我家的家风家训吧。
我家的家训是尊敬老师、长辈,勤劳节俭,懂得持家,邻居之间和睦共处。自小受家庭和父母的影响,把勤劳、节俭的作风来规范自己的行动和价值观。我会努力去做,同时也会影响周围的人,让他们也做到。我现在还能主动向长辈们问好,同学之间搞好团结,有时和同学闹点小矛盾,是我的错一定主动向同学道歉,不是我的错也不追究,退一步海阔天空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完了,才能有娱乐时间。当天的事情当天做,不拖拉,每天运动,养成良好的习惯。一个好的家风家训能让我更加了解到了中国文化的进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长大为国家做出更大贡献。
我希望我家的家风家训能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家风家训是一种正能量,我们要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
谢谢大家!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
古老的中华文明世世代代薪火相传,从未间断。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中华文化之所以生命力如此顽强,就是因为组成它的千千万万个家庭有着良好的家训、家规、家风。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再到如今成就大业的人,都充分彰显了中华家庭的巨大魅力。今天,就让我向你们讲述一下我家的家训、家规、家风。
家训
我家的家训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自我小的时候,爸爸就教育我为人处世要与人为善。长大之后,才渐渐体会到小时候耳边繁琐的唠叨才是世上的至理名言。爷爷常说:人在做,天在看。任何人都不能因为恶小而为之,因为善小而不为,这是一个人良心的呼唤,是人心灵的道德底线。它无时无刻不在鼓励着我做一个正直的人。
家规
我家的家规是:诚实守信,这是我家一日生活的基本准则,同时,我也认为这是做一个正直人的根本。无信则不立,妈妈常说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位秀才,他坐舟渡过一条天河,船上有各种各样的背囊,里面有智慧、美貌、金钱、荣誉和诚信。忽然,一场暴风雨袭来,船漂泊不定,船夫告诉他必须把一个背囊扔下,他犹豫了一会儿,把诚信扔了下去,他保住了自己的性命,但他上岸后,身败名裂,一败涂地。
家风
家风没有一个确切的概念,它体现在长辈的言传身教中,爷爷常说人在做,天在看,爸爸常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妈妈常说人要诚信。久而久之,我家形成了一种昂扬向上的良好家风。
鸟儿之所以能在空中翱翔,就是因为它的那一双翅膀;鱼儿之所以能在水中畅游,就是因为它的那一对鱼鳍;马儿之所以能在陆地上奔跑,就是因为它的那一双矫健的双腿。而今天就让我们迎着良好的家庭氛围,向着美好的未来迈进。
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在这个家庭里面有着许多的家风与家训,下面我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家的家风与家训。
妈妈曾经说过不能给陌生人开门,我牢牢地把这件事记在了心中。
记得有一次,在爸爸妈妈不在家的时间里,一位陌生的叔叔来敲我家的门,说是爸爸的同事,要来家里取文件,我深信不疑,并拿起妈妈出门前给我留下手机,拨通了妈妈的电话号码,在电话里,我一直努力地形容着陌生叔叔的样子,但妈妈好像没有认出来是哪个人,就回答了我一句:“既然是你没有见过的叔叔,那先不要开,等妈妈回家再说吧。”我回答了一句:“嗯!”,就结束了通话。并面对隔着一道门的叔叔说:“叔叔,我不认识你,你还是等我妈妈回来的时候再来吧。”。叔叔听我这么说,转头默默地走了。事后,爸爸说他的同事小张要来我们家那文件,结果被依琳拦在了门外。爸爸边说边大笑着,这时,妈妈也笑起来,温柔地对我说:“依琳,这次你做的很对,因为这个叔叔虽然是爸爸的同事,但是毕竟你还没有认识,也锻炼了你遇事的解决能力。”我欣喜地说:“谢谢妈妈!”
爸爸说过在人生中一定要学会互帮互助。
那一个傍晚,我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看见远处一个小弟弟背着沉重的书包吃力地走着,也目睹了他被一个小石头绊倒在地上,我连忙上去把他扶起来,他也连声对我说着谢谢,我说:“不客气。”帮助人使我感到十分开心,我以后要常常帮助他人,让他人感受到温暖,也让我开心。
妈妈在我小的时候就教育我不能说谎。
那一个晚上,我一直小心翼翼,因为我在上学的时候考试考差了,妈妈终究发现了破绽,追问着我。我紧张地把试卷拿出来,并一直说:“这次全班同学都没有考好。”,我就这样一直隐瞒着,但是妈妈最后还是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令我惊讶的是,妈妈并没有骂我,只是说:“考试没考好没关系,但是最重要的是不能说谎,谁都有犯错的时候,但是,只有知错就改的人才是好孩子!”。我听了这话,十分内疚,对妈妈说:“妈妈对不起,我下次一定会实话实说,不会欺骗他人的。”妈妈听了这话欣慰地笑了。
这些就是我的家风与家训。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每个好的家庭都要有好的家风…在每个美好幸福的大家庭中,都会因为爸爸妈妈的陪伴而温暖,同时也伴随着家风的和谐气息。
一个好的家风可以让一个孩子很好的成长,而我就生活这样一个很好的家风中。在家中父母难免会因为一些磕磕碰碰而吵架,但他们从不会互相指责、斥骂,更多展现在我面前的是他们理性的一面。平时在家中妈妈也会常常唠叨在学校应该怎么尊重老师同学,更会讲一些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时间久了我脑海中也会时不时的出现这几句话,与其说她是生我养我的母亲,不如说她是我人生的.第一个导师。
每次饭桌上的话题都是最多的,我总是觉得每天的这个时候都是对一天的总结,当然饭桌上的礼仪是一定要遵循,妈妈常常对我警告的有这几点:
1、吃饭不要狼吞虎咽,嘴巴不能发出吧唧吧唧的声音。
2、吃饭时严禁边吃饭边大声说话。
3、不能翘腿。等等……
虽然还有很多条的规矩但是正是因为有这些束缚着我让我更好的成长。而我和妈妈之间也不仅仅只有这些法则。
“该学习的时候学习,该玩的时候玩!”母亲嘴中也总是挂着这句话。是的,该学习的时候学习:我和妈妈做了一个作息表,周一至周五毫无疑问的是学习,一直到周六下午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在加上课外的练习。该玩的时候玩:每个周日妈妈都会带我出去玩,虽然名义上是“玩”,但是每次出去都会遇上一些形形色色的人,这也算是让我“长了见识了”。
常常会听到旁边的人会被这么赞扬“这个孩子真有修养,看上去就很乖的样子。”我想之所以这个孩子会被人这么夸奖是因为她长期处于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中,一个人的修养是一时装不来的。就好比街上的一些小混混他们何尝不是处于一个不好的社会环境中,而且他们大多数家中都不会有一个良好的家风,才会导致他们这样,相反如果他们的家人更多一点关爱他们,家中也没有什么不好的风气,他们也不会迈出小混混的这一步。
所以我们要建构和谐家风,父母在家中要学会树立好榜样同样也要与孩子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在孩子面前更要学会抑制住自己不好的情感;孩子也要学会设身处地的去理解父母,尽量做最好的自己,展现在父母眼前。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每个幸福的家庭里肯定都有自己的家风和家训。我家的家风和家训可以概括为“孝、俭、勤”三个字,虽然简单普通,但是让我受益匪浅。
首先是孝,在我的眼里,父母都很孝顺,每天,爸爸妈妈都要给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打个伟德话,问问他们在做什么,身体怎么样,叮嘱他们要注意锻炼身体。只要有时间,他们就会回家看看老人,陪着聊天、散步、购物。爸爸妈妈的每一句话和每一个举动,都在影响着我,我也十分关心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是他们的开心果。
其次是节俭,小时候,爷爷就常讲:“节俭兴家,浪费可耻。”这个浅显的道理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影响着我的言行:我的铅笔总要用到抓不住为止;书包也是从一年级一直用到现在;至于穿的衣服大多是哥哥姐姐穿过的;过年的压岁钱我从不乱花。我养成了不攀比,不浪费的好习惯,这得益于我严格的家教。
“勤”就是勤奋。“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勤奋的重要性不难理解,在我家勤不仅仅体现在学习上,也体现在生活中。爸爸妈妈工作很努力,妈妈很少看伟德视,忙完家务,大多时候她总是看些有关伟德类的书籍,她总说要与时俱进,不断给自己充伟德。爸爸爱鼓捣他的伟德脑,妈妈不会操作时,爸爸轻点鼠标,就把问题解决了;很多时候,爸爸的同事在下班后还会向爸爸请教伟德脑问题。勤奋才能让人上进,在爸爸妈妈的影响下,我也爱读书,勤思考,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养成了好习惯。
我们的国家是由千千万万个幸福家庭组成的,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风家训。只有我们每个人认真遵守好自己的家风和家训我们的祖国才能更加稳定、和谐、繁荣、强大。
校有校规,家有家风”是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但一问道“家风是什么?你家有什么家风?”这些问题,很多人就会傻眼了。不用担心,今天我就想跟大家一起谈谈家风。
家风就是家规,是一家子的风气,这家风一旦败坏,这家人的思想品德也会跟着坏,这一家就再也难以培养优秀的后代了。这个坏名声会一下子在街坊邻居间传开,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没有人愿意和这家人交往,这时候再想改,就来不及了。可以说家风是非常重要的,虽然它只是一个无形的概念,却能让这家的子孙后代延续得更长,让他们走得更远!
家风也可以代表一个国家的风气,国家就是人民的家,这家风就更为重要了。它要靠人民地努力,遵纪守法,互帮互助,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不仅仅是物资上的丰富。在我看来,更重要的是它的风气,一个国家、一个朝代的风气决定了它的衰与胜,只有社会风气好的国家,才能国富民强,才真正算得上是一个强国。
我家的家风是“孝”,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父母一直告诫我:百善孝为先!家风是一条应该牢记的座右铭。有了它,我们才可以在社会上立足,才能让自己走得更远!铭记家风,为自己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踏出坚定的步伐,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家风又称为门风,家风其实就是在家庭里形成一个统一的道德标准。所以说,一个良好的家风可以帮助在家庭中的成员更好地学习一些人生的道理和做人的道理!
“学以增智,学以立身”,把勤于学习作为培育良好家风的常态任务。圣贤由学而成,才能由学而得。一个政党会因学习而强大,民族会因学习而富强,同样,家庭会因学习而不断进步和发展。高尚的人格,美好的操守,是一开始从家庭的熏陶、而后在学习和工作的实践中长期培育而成。古往今来许多有识之士,无不重视以文化人、以学治家,把个人的修身立业与培养良好学习家风联系在一起。从小就养成善学、爱学、勤学的习惯,才能不断陶冶道德情操、提升气质风范,也才能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古人说:“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党员干部不仅要做勤于学习的表率,还要激发家庭成员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通过学习立身立德、增智强能,这样也能使良好的学习家风薪火相传。
“为官发财,应当两道”,把甘于清贫作为培育良好家风的价值追求。是为子女留下万贯家产,还是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这是检验党员干部是否具有良好家风的重要标志。唐代诗人罗隐就有“国计已推肝胆许,家财不为子女谋”的名句留传后世。对政府官员也有着掷地有声的话语:“为官发财,应当两道,既然担任了公职,为公众服务,就要断掉发财的念想。”当官即不许发财,这是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是职业要求决定的,也是家庭教育必须遵循的。事实说明,家财越多越有可能滋生懒惰心理,扼杀创造精神,这对家庭对社会都是极为不利的。真正高明的父母,是把优良思想和品德操守留给子女,这样才能为家人赢得长久的荣誉和尊敬,为家庭带来长久的欢乐和安详。
“俭以养德,德由俭来”,把乐于节俭作为培育良好家风的行为准则。崇尚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古代,就有“勤于持家,俭以养德”之说。节俭,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是一种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唯有从小就接受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教育,才能真切懂得“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防止产生优越感,自觉克服骄娇气。节俭既是一种美德,也是个人健康成长的护身法宝。现实中,有的党员干部就是从追求奢侈生活开始,逐渐走上违纪违法道路的。要自觉远离奢侈欲的诱惑,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思想,不仅自己要以俭为荣,还要让子女过过穷日子、苦日子,使他们真正把节俭作为一种意识,嵌入灵魂深处,作为安身立命之本,成为生存智慧的理性选择。
“堂前教子,枕边教妻”,把严于管教作为培育良好家风的重要环节。家庭给人以归属感,成为人们内心情感最柔软的一部分。正因为此,家庭容易成为人性弱点的避风港,原则易在亲情面前变通,底线易在亲情面前突破。对家属子女管理不严,常常导致家庭不幸。党员干部要自觉把好作风贯穿于家庭生活之中,经常向家人宣传政策法规,帮助他们划清是非、美丑、荣辱的界限,对枕边风善而从,恶而弃;对子女的不正当要求,要坚决予以拒绝。同时,“身教重于言教”,要求子女家庭和睦,自己首先要感情专一;要求家人洁身自好,自己首先要远离低级趣味。只有这样,才能把家庭打造成一个追求进步的家庭,一个经得起风浪考验的家庭,一个和谐幸福的家庭。
希望家家户户都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家风,让家风帮助我们学会做人的道理,在社会中形成良好的风气!
家风如一杯酒,清香甘冽;家风如一壶茶,醇厚芬芳;家风如一朵花,馨香扑鼻;家风如一张画,连城之璧……有一句话说“明德守信,为立心之本;勤勉高书,为立身之本。”这句话语从我记事起就一直在我耳畔响起,它一直被我牢牢地烙印在我的心中。
诚信做人,勤奋好学,这句话一直是古往今来人人都须遵守的条例,我们家也不例外,将这句话视为不可违背的家规。
还记得有一次,我们正在发试卷,试卷一发下来,我一看心中一片欣喜,“100分!”可是好景不长,当我仔细查看一遍试卷以后,我发现,有一道1分的题我竟然空着,不知道是不是老师没看到,也给我这道空着的题打了个勾,因此我这个100分是不真实的,但是经过我的一番思想斗争以后,我决定把这张不真实的满分试卷交给父母,企图蒙混过关能讨要到奖励,回到家我有些紧张,我把试卷交给父母,当试卷递给父母的那一刹那我的心中仿佛有一块大石头悬了起来。过了一会儿,父母的脸上露出微笑,从背后抽出一本书,递给我:“孩子,你这次考很得不错,这本书就当作奖励送给你了”我接过书,心中一阵波涛,怎么也平静不下来。回到自己的房间,我坐下来,轻轻的翻开那本书,书中主人公的一举一动都让我的脸情不自禁地红了起来,他是那样诚实对自己的父母就算有天大的事也不隐瞒。我想了一会,几分钟后我的心头涌上一股力量,我知道——那是勇气。我向爸爸妈妈的房间走去准备去坦白自己的错误。我将那只有些抖的手放在门把手上一按,门开了我拿着那张“100”的试卷指着那道空着的题,有些害怕:“爸爸妈妈,我错了我不应该用这一张假的满分来骗取你们的奖励。”我缓缓地低下了沉重的头等待“狂风暴雨”的来临。过了几分钟也不见爸爸妈妈发脾气,我有些疑惑,抬起头一看爸爸妈妈正和往常一样用那双温柔的眼睛的注视着我:“孩子啊,我们其实早就知道了,就等着你来承认错误”我听了一脸的茫然“孩子,你这样做是不对的,做人讲究的就是诚信二字,你一定要记住并去遵守……”听了父母的话“诚信”二字就被我牢牢地记在了心里,从此以后我诚信做人,严格的遵守这条家规。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勤奋好学是小学生必须做到的准则之一,从我步入小学的那一刻起,父母就教育我一定要勤奋好学,做一个不怕辛苦,勤勉好学的人,就像高尔基先生的那句名言一样——“天才出自勤奋”。每天回家放下书包以后,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写家庭作业,接着就是看书或阅读刊报,勤奋好学这一个优良的品质,我一定会努力地去展现,严格地去遵守.去要求……
家风是一个家的风气,家规是一个家的规矩…从我小时候开始这些东西就一直陪伴着我们成长,将我打造成一个有文明、有礼貌的好学生,好孩子。
还记得富兰克林先生说的一句话吗——“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因此让我们把这诚信,勤奋这四字家规记住,让它成为我们一生的精神伴侣,让它在我们的成长路上跟我们一起前进吧……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向来重视家教。历史上见诸典籍的家训并非鲜见,为后人称颂的也很多。而“不成文”,也是我国家规家训的一大特点,成为日常生活行为规范的有机部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一些家风家训中的精华融入新的道德建设中,许多脍炙人口的家训,已经是“家家之训”,形成家家之风。
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总和,它首先体现的是道德的力量。注重家风建设是我国历史上众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从古至今,颜之推《颜氏家训》、诸葛亮《诫子书》、周怡《勉谕儿辈》、朱子《治家格言》、《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等都在民间广为流传,闪烁着良好家风的思想光芒。历史上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等,同样展现着良好的家风。“非淡澹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等教子中的古训至今为世人尊崇。好的家风不但对自己有利、对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响着大众的道德水平与社会的风气。
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原生家庭中。原生家庭家风好,这个人就会茁壮成长;原生家庭不重视家风建设,这个人在成长中就会走弯路。好的家风会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良好的道德氛围、健康的思想氛围、积极的情感氛围、认真的学习氛围、节俭的生活氛围等等。正是这种氛围,造就了一个个身心健康的人、有作为的人乃至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可以说,好家风打造了儿童成长的好摇篮。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婚姻家庭领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恋爱观上的拜金主义、婚姻中的草结草离、家教中的过分溺爱、孝亲中的漠视老人,甚至一些有名望和社会地位的人由于不重视家风建设致使自己尤其是子女走上了犯罪道路,教训是沉痛的。它从反面证实了家风建设的重要性。
在加快改革步伐、努力实现中国梦的新形势下重提家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家庭建设影响着社会建设,好的家风会带动好的社会风气。所以,好家风就是一种正能量。我们要从每个家庭做起,让家家有个好家风、家家培育文明人。如此坚持下去,社会的正风正气就会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就会进一步提高。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家风是每个家庭必不可少的部分,传承优良家风会使我们健康成长,让我们在社会中出类拔萃。我家的家风就是—勤俭节约。
妈妈从小就教育我:“孩子,你一定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因为地球上所有的东西都是有限的,需要人们用勤劳的双手去创造,更需要人类的节俭,不能浪费,要让我们的家园更美好。”
妈妈就是个非常勤俭节约的人,妈妈每天早出晚归辛苦的上班。有许多次的晚上,妈妈刚回到家,累得躺在床上一会就睡着了。我看着妈妈日渐变得粗糙的手和脸,心里非常难过。妈妈上班挣了钱,却不随意花,那一次,有人请妈妈去吃饭,她们一边聊一边吃,吃完饭,桌上还剩下许多饭菜,妈妈就准备打包带走,那人说:“用打包了。”妈妈却说:“剩下这么多的菜倒了多可惜。这些菜都是农民辛苦种出来的,我们一定要珍惜。”
跟妈妈一样,爷爷也是个很勤俭节约的人,爷爷从小就告诉我做人要勤俭。我也很听爷爷的话。我从小到大用的草稿纸都是先用铅笔写,用完了之后,再用钢笔在上面写,这样子很省本子。这是爷爷教我的方法。爷爷告诉我:“纸都是用树木做的,节约用纸就等于是保护树木,而且我们更应该多种植树木,树木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还能防止沙尘暴,保护我们的家园。”爷爷把我从小到大用过的废纸收集起来卖到造纸厂,卖的钱就会捐给希望工程。
爷爷不仅是个节约的人,还是个勤劳的人。
爷爷每天早出晚归地在外面干活,背也驼了,手上一道道筋骨很明显,我看着非常心疼,爷爷却说:“没事。”
在爷爷妈妈和一家人的影响下,我也变得很勤俭节约了。现在,我已成为一名初中生,早已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了。仔细想想,这些都和我们家的家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勤俭节约”,希望这样的传承优良家风永驻在我们家中。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感谢大家!
大家好!
家风是每个家庭必不可少的部分,传承优良家风会使我们健康成长,让我们在社会中出类拔萃。我家的家风就是—勤俭节约。
妈妈从小就教育我:“孩子,你一定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因为地球上所有的东西都是有限的,需要人们用勤劳的双手去创造,更需要人类的节俭,不能浪费,要让我们的家园更美好。”
妈妈就是个非常勤俭节约的人,妈妈每天早出晚归辛苦的上班。有许多次的晚上,妈妈刚回到家,累得躺在床上一会就睡着了。我看着妈妈日渐变得粗糙的手和脸,心里非常难过。妈妈上班挣了钱,却不随意花,那一次,有人请妈妈去吃饭,她们一边聊一边吃,吃完饭,桌上还剩下许多饭菜,妈妈就准备打包带走,那人说:“用打包了。”妈妈却说:“剩下这么多的菜倒了多可惜。这些菜都是农民辛苦种出来的,我们一定要珍惜。”
跟妈妈一样,爷爷也是个很勤俭节约的人,爷爷从小就告诉我做人要勤俭。我也很听爷爷的话。我从小到大用的草稿纸都是先用铅笔写,用完了之后,再用钢笔在上面写,这样子很省本子。这是爷爷教我的方法。爷爷告诉我:“纸都是用树木做的,节约用纸就等于是保护树木,而且我们更应该多种植树木,树木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还能防止沙尘暴,保护我们的家园。”爷爷把我从小到大用过的废纸收集起来卖到造纸厂,卖的钱就会捐给希望工程。
爷爷不仅是个节约的人,还是个勤劳的人。
爷爷每天早出晚归地在外面干活,背也驼了,手上一道道筋骨很明显,我看着非常心疼,爷爷却说:“没事。”
在爷爷妈妈和一家人的影响下,我也变得很勤俭节约了。现在,我已成为一名初中生,早已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了。仔细想想,这些都和我们家的家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勤俭节约”,希望这样的传承优良家风永驻在我们家中。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沙沙,沙沙”,钢笔在纸上正不停的摩擦。是谁在写字呢?大半夜的在干啥?我模模糊糊看见妈妈在那正看书学习。我很惊讶!妈妈爱学习的作风一直没降哇!
我的妈妈从小就爱学习,后因家庭困难而退学,现在她经常看电视,希望从电视上多认识一些字。比如说有时电视上播出《中国汉字拼写大赛》,妈妈总是聚精会神的观看。有时竟拉着我一块看,她希望我也从中获得一些知识。在我的家,学习之风蔚然成风。
爸爸也是个爱学习的人,有时在书中遇到不认识的字,爸爸会拿来字典查看。爸爸同时也不想让我们知道,似乎他怕我们嘲笑他没学问,当然这也只是属于我的猜想。我们全家就数姐姐识字最多,她十分爱学习,经常把字典拿来翻看,遇到了难一点的字,她不会放过,一定会把拉路虎打败。平时在家她会看一些古典名著,她看过一遍会把自己认为好的句子摘抄下来,作为写作的参考。对于姐姐的种种表现我真是佩服不已。
我在家当然也毫不逊色,每逢节假日只要有时间我就会请教姐姐。这样一个个拦路虎都被我打跑啦。有时我还会让姐姐提问我,回答错了我就会得到惩罚。我记得有次姐姐提问我,我一题也没有回答出来,姐姐的脸色就像晴转阴的天空一样。当时姐姐就把我狠狠训斥了一通,我虽然很伤心,但我会把它化为动力。俗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学习之风在俺家中盛行,“学习,学习,再学习”,是我的座右铭,它时时刻刻激励着我,给我以力量。传承优良家风影响着家中的每一个人,学习之风是我们家的榜样,希望学习之风常驻我家,让学习之风伴我成长。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每个好的家庭都要有好的家风…在每个美好幸福的大家庭中,都会因为爸爸妈妈的陪伴而温暖,同时也伴随着家风的和谐气息。
一个好的家风可以让一个孩子很好的.成长,而我就生活这样一个很好的家风中。在家中父母难免会因为一些磕磕碰碰而吵架,但他们从不会互相指责、斥骂,更多展现在我面前的是他们理性的一面。平时在家中妈妈也会常常唠叨在学校应该怎么尊重老师同学,更会讲一些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时间久了我脑海中也会时不时的出现这几句话,与其说她是生我养我的母亲,不如说她是我人生的第一个导师。每次饭桌上的话题都是最多的,我总是觉得每天的这个时候都是对一天的总结,当然饭桌上的礼仪是一定要遵循,妈妈常常对我警告的有这几点:
1、吃饭不要狼吞虎咽,嘴巴不能发出吧唧吧唧的声音。
2、吃饭时严禁边吃饭边大声说话。
3、不能翘腿。等等……
虽然还有很多条的规矩但是正是因为有这些束缚着我让我更好的成长。而我和妈妈之间也不仅仅只有这些法则。
“该学习的时候学习,该玩的时候玩!”母亲嘴中也总是挂着这句话。是的,该学习的时候学习:我和妈妈做了一个作息表,周一至周五毫无疑问的是学习,一直到周六下午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在加上课外的练习。该玩的时候玩:每个周日妈妈都会带我出去玩,虽然名义上是“玩”,但是每次出去都会遇上一些形形色色的人,这也算是让我“长了见识了”。常常会听到旁边的人会被这么赞扬“这个孩子真有修养,看上去就很乖的样子。”我想之所以这个孩子会被人这么夸奖是因为她长期处于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中,一个人的修养是一时装不来的。就好比街上的一些小混混他们何尝不是处于一个不好的社会环境中,而且他们大多数家中都不会有一个良好的家风,才会导致他们这样,相反如果他们的家人更多一点关爱他们,家中也没有什么不好的风气,他们也不会迈出小混混的这一步。
所以我们要建构和谐家风,父母在家中要学会树立好榜样同样也要与孩子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在孩子面前更要学会抑制住自己不好的情感;孩子也要学会设身处地的去理解父母,尽量做最好的自己,展现在父母眼前。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如果说起家风和家规的话,我们家的家风和家规很普通,但是很严格,违反一点都不行。如果违反了那么一点点的话,就会受到严厉的处罚。
我们家的家风是这几条:1艰苦朴素、2有理想、3有目标、4有奋斗、5百善孝为先。
我们家家规有这几条:1诚实守信、2自强自立、3勤俭节约、4尊老爱幼、5勤读书、读好书。这些数目也是有讲究的,家风有的条,家规也是有的条,这是希望我们做什么事都要“十全十美”,因为5加5等于10吗。
触犯家规是很严重的,有一次,我拿着问同学借来的漫画书回家看,结果被妈妈看见了以后,当场就被告掑了,我还赔了那个同学五元钱。这是因为我看得这本书并不是“好书”,而是一本有暴利图片的漫画“坏书”。
还有一次,我把家里的铅笔全都扔了,被下班回到家的妈妈在垃圾筒里发现了这些东西,于是妈妈问我:“垃圾筒里的铅笔是不是你扔的?”(其实妈妈已经知道是我扔的了)我说:“一半是我扔的,一半不是我扔的,”妈妈说:“那它还能长脚自己跑进垃圾筒里了吗”?妈妈严肃的批评了我一顿。一是因为我不诚实守信,二是因为我没有勤俭节约,所以罚我闭门思过了一个小时。
这就是我们家的家规、家风,如同法律一样不可触犯。
大家好!
一提到家风家训,我们小孩子的脑海里是一个模糊的印象,经过和爷爷奶奶一番讨论,我知道了我家的家风家训。
听爷爷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是我家的家训。听着爷爷的话,让我想到了爷爷平时吃饭剩下的饭菜永远都不倒掉,而是放到冰箱里隔天热热再吃。我就纳闷地问:“就这点东西还不倒掉,留着谁吃呀?”爷爷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每天每个中国人省下这一点粮食,那么一年下来就可以攒下一亿人一年的口粮。”
奶奶常说乐于助人是我们家的家风。乐于助人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快乐,记得有一次,我邻居家的阿姨出门走得急,不小心把家里的钥匙锁到屋里了,很是着急,爸爸知道后不顾身材胖,愣是从窗户里爬进去取出了钥匙,给邻居家的阿姨解了燃眉之急,从此邻居家又是送水果又是送饺子。在学校,我以爸爸为榜样,尽自己所能去帮助有困难的同学,我的朋友越来越多,相处得很和睦。
我家的家风家训使我受益匪浅,让我们把家风家训发扬光大吧。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家风是每个家庭必不可少的部分,传承优良家风会使我们健康成长,让我们在社会中出类拔萃。我家的家风就是—勤俭节约。
妈妈从小就教育我:“孩子,你一定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因为地球上所有的东西都是有限的,需要人们用勤劳的双手去创造,更需要人类的节俭,不能浪费,要让我们的家园更美好。”妈妈就是个非常勤俭节约的人,妈妈每天早出晚归辛苦的上班。有许多次的晚上,妈妈刚回到家,累得躺在床上一会就睡着了。我看着妈妈日渐变得粗糙的手和脸,心里非常难过。妈妈上班挣了钱,却不随意花,那一次,有人请妈妈去吃饭,她们一边聊一边吃,吃完饭,桌上还剩下许多饭菜,妈妈就准备打包带走,那人说:“用打包了。”妈妈却说:“剩下这么多的菜倒了多可惜。这些菜都是农民辛苦种出来的,我们一定要珍惜。”
跟妈妈一样,爷爷也是个很勤俭节约的人,爷爷从小就告诉我做人要勤俭。我也很听爷爷的话。我从小到大用的草稿纸都是先用铅笔写,用完了之后,再用钢笔在上面写,这样子很省本子。这是爷爷教我的方法。爷爷告诉我:“纸都是用树木做的,节约用纸就等于是保护树木,而且我们更应该多种植树木,树木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还能防止沙尘暴,保护我们的家园。”爷爷把我从小到大用过的废纸收集起来卖到造纸厂,卖的钱就会捐给希望工程。
爷爷不仅是个节约的人,还是个勤劳的人。爷爷每天早出晚归地在外面干活,背也驼了,手上一道道筋骨很明显,我看着非常心疼,爷爷却说:“没事。”在爷爷妈妈和一家人的影响下,我也变得很勤俭节约了。现在,我已成为一名初中生,早已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了。仔细想想,这些都和我们家的家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勤俭节约”,希望这样的传承优良家风永驻在我们家中。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家训家风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4月23日,由光明日报编辑部和浙江省临安市委、市政府共同举办的“钱氏家训与临安家风传承”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专家们围绕《钱氏家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钱氏家训》与临安好家风传承等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中国人历来重视对子女的家庭教育。孔子就曾当庭对儿子孔鲤耳提面命。中国古人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在家庭教育方面留下了丰厚的精神文化遗产。优秀家训正是古人留下的精神财富。钱氏一族,自古及今人才辈出。单就近现代而言,钱穆、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钱钟书、钱复、钱永健、钱文忠,各自在自己的领域内取得了非常卓越的成就。要么是国学大儒,要么是科学巨匠,这个家族出现的人才之多,足够让人艳羡。
在佩服钱氏人才辈出的同时,人们知其然还想知其所以然。这个家族为什么人才辈出呢,这与这个家族的家训《钱氏家训》大有关联。《钱氏家训》分为个人篇、家庭篇、社会篇和国家篇,从这四个层面阐述了为人处世的道理,今人读来依然能够感受到钱氏先人的睿智、聪慧。“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包含了知进退的人生智慧。
家训能够教会人们待人接物、为人处世,教会人们正确处理个人与家庭、社会、国家的关系。人生在世,每个人都是家庭、国家、社会的一员。每个人都应该把自己的发展与家庭、社会、国家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实现伟大中国梦,就需要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国家、民族的发展,归根结蒂要仰仗每位国民。美好的蓝图已经绘就,而要让美好的愿景照进现实,则需要每位国民自觉地为中国梦添砖加瓦。
《钱氏家训》,是中国著名家族的家训,对于每个家庭丰富家训内容、开展家风建设非常有参照意义。家风建设,与每个家庭息息相关。家风建设搞好了,勤俭持家,尊老爱幼,夫妇之间相互尊敬,家庭将会变得和睦,社会将会变得和谐,社会道德文明程度将会水涨船高。家风建设搞好了,能够帮助家中的孩子从一开始就把人生的扣子扣好,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会给孩子的一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优秀家训是家训中的佼佼者,是家风建设的源头活水。开展家风建设,不应该错过优秀家训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钱氏家训虽不能完全照搬照用,但如果能够从中吸取一些精华,结合自己家族的实际情况,无疑会对本家族的家训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家训搞好了,家风建设也就事半功倍了。站在优秀家训这一巨人的肩膀上,家风建设会有更大的胜算。
优秀家训,是家风建设的宝贵财富。全国各地还有不少优秀家训,都可以成为当下开展家风建设的生动教材。
愿各地都能从优秀家训中汲取营养,推动家风建设更上一层楼!
古老的中华文明世世代代薪火相传,从未间断。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中华文化之所以生命力如此顽强,就是因为组成它的千千万万个家庭有着良好的家训、家规、家风。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再到如今成就大业的人,都充分彰显了中华家庭的巨大魅力。今天,就让我向你们讲述一下我家的家训、家规、家风。
家训
我家的家训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自我小的时候,爸爸就教育我为人处世要与人为善。长大之后,才渐渐体会到小时候耳边繁琐的唠叨才是世上的至理名言。爷爷常说:“人在做,天在看。”任何人都不能因为恶小而为之,因为善小而不为,这是一个人良心的呼唤,是人心灵的道德底线。它无时无刻不在鼓励着我做一个正直的人。
家规
我家的家规是:“诚实守信”,这是我家一日生活的基本准则,同时,我也认为这是做一个正直人的根本。“无信则不立”,妈妈常说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位秀才,他坐舟渡过一条天河,船上有各种各样的背囊,里面有智慧、美貌、金钱、荣誉和诚信。忽然,一场暴风雨袭来,船漂泊不定,船夫告诉他必须把一个背囊扔下,他犹豫了一会儿,把诚信扔了下去,他保住了自己的性命,但他上岸后,身败名裂,一败涂地…….
家风
家风没有一个确切的概念,它体现在长辈的言传身教中,爷爷常说“人在做,天在看”,爸爸常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妈妈常说“人要诚信”…….久而久之,我家形成了一种昂扬向上的良好家风。
鸟儿之所以能在空中翱翔,就是因为它的那一双翅膀;鱼儿之所以能在水中畅游,就是因为它的那一对鱼鳍;马儿之所以能在陆地上奔跑,就是因为它的那一双矫健的双腿。而今天就让我们迎着良好的家庭氛围,向着美好的未来迈进。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自古,我国就有尊老爱幼的中华传统美德,自小从我们上学开始,老师先教会我们尊敬长辈、尊敬老师、孝敬父母,学会独立,长大以后更能真正体会理解它的含义。
家是温暖的港湾,只有在一个家庭平等、相互团结、相互谅解、懂得包容中,才会营造出完美的自我。课堂上,我们上了感恩教育课,课上,老师告诉了我们如何做人、懂得感恩、懂得回报、懂得付出,老师的演讲是我们深受感动,每一个同学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在那一刻起,我明白了什么是感恩。
“传承好家训,培育好家风”,“好家训要做到,好家风要创造”,刘奇葆曾说:“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孩子的心灵。家风就是一种由家庭所引起的风气,家庭不一样,风气不一样。一种好的家风,不是一两天养成的,而是靠教育。平常的积累所得。所谓的家风的好坏,不仅代表着一个人、一个家庭、一种责任。
家训就是人活着就要自立、自强,超越社会、超越自我、敢于担当,做事自己要做到问心无愧,做人要做到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无论做什么事,发生什么问题,都会有解决的办法,人一定要自信,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这样无论遇到什么事,都可以微笑着去面对,良好的解决问题。
每个人都想成功,都想出人头地,告诉你光想是没有用的,一定要用实际行动证明看。我一直端正自己的家风,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努力营造一个和谐、和睦、包容、理解享福美满的一个好的家风。让我们每一个人都端正自己的家风,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
大家好!
从小的时候一直到现在,我的床头总会贴着一张白纸,上面工工整整地写着数十条我家的家规。那都是妈妈的杰作,她总是喜欢约法三章,上面的家规也真是很足:什么坐姿要端正啊,什么要尊敬长辈啊,还有什么要好好学习啊,这都是妈妈的要求。我也很乐意接受并完成她的要求,不仅是因为我知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还因为我能从这些条条款款中让我看出了妈妈对我的爱,对我的希望。
我的爸爸却不像妈妈那样严肃,总是喜欢和我一起聊天,开玩笑。但我依稀记得从小的时候开始,爸爸总是会在我耳边很严肃地讲一句话,那就是——做人一定要诚实守信,那是一个基本的原则。爸爸也一直教导我,说:“诚实不仅是中华美德,在生活与以后的工作中更是重要。”爸爸不仅会跟我讲道理,更会为我讲许多许多关于诚信的故事。小的时候跟我讲《狼来了》的故事,长大了跟我讲《华盛顿砍桃树》的故事。这些故事令我十分深刻,也使我不论是上学还是在生活中都会铭记爸爸的训导,做一个讲诚信的孩子。爸爸也会以身作则,在单位里没有一个人不夸爸爸是个诚实的人。有一次,爸爸去出差,
在路上不小心撞坏了路标,当时并没有人看到,也没有摄像头,爸爸完全可以不用管它,但是爸爸却坚持一定要去警察局告诉警察,并赔偿费用。事后爸爸也告诉我:“犯了错一定要主动承认,承受你应有的惩罚。”爸爸的言行举止也使我深受启发,下定决心一定要学习爸爸的精神与品质。
在我的印象中,我的外婆是一个很慈祥,很善良的人。她总是会抱着我,为我轻轻地唱歌谣。她在阳台上养了许多花花草草,每天都会为它们浇水、施肥,细心地照料它们,也总会开心地和它们聊天,和它们表述自己的情感。偶尔在路上遇到那些受伤了的流浪动物,她总会把它们带回家,认真地为它们疗伤,陪它们玩耍,等到它们痊愈后,再放走它们。在外婆替花浇水,为小动物疗伤,播撒她的爱心时,温暖的阳光总会照在她那满是岁月痕迹的脸庞与满头的银丝上,外婆总是会笑得很灿烂。这个时候她也总会摸着我的头,慈祥的说:“乖孙孙啊,你一定要学会播撒你的爱心,不论是阳台上的花花草草,还是楼下的流浪猫,你都要用爱去照顾它们,去包围它们,用心去感受这个世界的美好。你知道吗?这个世界是缺不了爱的呀。”我也总会把外婆的话语牢记心中,用爱和温暖去感染身边的所有人。
我的家里教育我的话还有许多许多:爸爸要我诚实守信,妈妈教我认真学习、规规矩矩;外公让我坚强、永不放弃,外婆告诉我要内心充满爱。
家里每个人的教导与家训、家规我都记在心上,我家这种优良的家风也一直在传承下去,我也一定会在日后的生活中传承我家的家风,
遵守我家的家训与家规。让中华美德在我们的传承下永远不老!
家风是什么?2月14日至19日,记者随机对部分80后、90后和00后进行了采访。80后说,家风是“自己挣钱自己花”,家风是“挣钱、买房、娶媳妇、生孩子”;90后回答,家风就是“男朋友要听我的话”;00后说,家风就是“妈妈每件事都要唠叨很多遍”……从他们的回答之中不难看出,不同的年代、不同的社会环境、不同的家庭以及不同的个人对家风都有着不同的解读。
家风的含义是什么:家风,又称门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多年来形成的传统风气、风格和风尚,承载着一个家庭或家族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文化氛围、理念、价值观和人生观等等,这些就建构成了一个家庭或家族独特的特色。
就拿50后的我来说,个人认为:家风就是父母的“以身作则”。因为“以身作则”是一种无言、无声的教诲,是最为直观、直接的家庭教育方式。父母的“以身作则”带给子女的是认知模式和行为模式,这两种模式对儿女的做事和做人起到了作用。
1988年3月25日,清明节的前夕,父亲走了。十年前,母亲也离我而去。但我依然能够清楚的记得,父亲在病重之时,叫我们讨论“怎样做人”。其实,父母的“以身作则”就用自己的行为为子女做出了榜样。他们的待人处事,工作态度,严于利己,宽于待人就已经告诉我们,应该做个什么样的人了。
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后,中央组织部选派干部开赴东北筹建航校,父亲就是这些干部之中的一员。当时,老航校使用的飞机都是老旧破拼凑而成的飞机,飞行训练是要冒着生命危险的。在一次飞行训练的时候,飞机突然空中停车,机械出现了故障,飞行训练科长和父亲为了保住飞机在返回机场的时候,飞机撞物坠地。吉翔科长牺牲,父亲重伤,抢救了三天三夜保住了生命,落下残疾不再适合飞行,组织上安排他转作了后勤油料工作,并曾为空军的建设作出过自己的贡献。
父亲能够走上革命的道路,离不开一个人对他的帮助。他曾经讲过:抗日战争爆发后,厦门同学赵家欣作为星光报社的记者,准备去抗日前线采访,问父亲去不去。父亲决定一同前往,之后再奔赴延安参加抗日战争、消灭日本鬼子。但父亲的路费不足,他就去姑夫家借钱。姑父听了原委,对父亲说:“人各有志,”当即送给父亲部分路费和一块金表。可以说姑父送给父亲的路费,对他参加八路军起到了支持的作用。因此,新中国成立后,母亲会代替父亲给姑父家寄些钱或物品来做为报答。通过父母的“以身作则”,使我懂得了: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做人就要做有感恩之心的人。
父亲因为工作的需要,经常全国各地出差,一年也见不到父亲几面。母亲的工作是早出晚归,许多时候,孩子还没有起床,母亲就走出家门上班去了,我们已进入梦乡,母亲才下班回家。他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对子女说教,我们就是在父母“以身作则”的行为榜样上,学习到了做什么样的事,做个什么样的人。父母是经常帮助他人的人,如:上世纪60年代上映的电影“红鹰展翅”,父亲在这部影片中担任军事顾问,父亲把电影拍摄的钱,分给了他人。母亲也曾经把家里的布票、粮票和现金送给她工作单位中生活困难的同事。在这种父母“以身作则”的家庭环境中,我学会了帮助他人。如:中学一个同学把她母亲给的布票和钱丢失了,我就把家里平时积攒的零钱和布票交给同学让她买布,而避免其母亲对她的责备。我们学农时,一个同学因家庭生活困难,交不起饭费,我和另一个同学共同帮她交上了一个月的饭费,使她能够与同学们一起参加学农劳动。我从父母身上,学习到了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和助人为乐的好品质。
记得在我八岁左右的时候,一次从大院阅览室里拿回家了一小段橡皮筋。当晚被下班回家的父亲发现了,他严厉的对我说,这不是你的东西,不能够归自己所有,并叫我马上送回原处。那时,天已经黑了,我胆子小,又怕独自走夜路,磨磨蹭蹭的就不出家门。父亲却坚持让我把橡皮筋送回阅览室,我把不属于自己的东西送了回去。我在一篇回忆文章中看到:“父亲在油料部门工作时,他吸烟却从来不用打火机,打火机要烧汽油,他要避免个人使用公家的燃料,避嫌不必要的纷争”。父母在工作中也从不动用公家的一纸一物。这些事情,虽然过去了几十年。但,我依然记忆犹新。因为,它让我懂得了不是自己的东西就不能拿,要想获得,个人就要付出努力和辛苦。我转业后成为一名国企员工,也曾经手过经费的支出,个人却从没有动用过企业的资金。单位一度经济效益不好,导致发不出工资,直至破产。没有了经济收入,日子还要继续。这段时间,我给私企发过宣传彩页,做过保险业务员,在美容院为客人做足底按摩,也曾上门给一些人做面部美容护理和全身的保健按摩。退休后,又来到社区担任党务工作找些补差。做一个不吃嚼来之食,不喝盗泉之水的人。
清明节记录了春秋时期,晋太子和介子推主仆二人被迫流亡途中的故事,晋文公为了怀念介子推功成隐退的高风亮节精神,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清明节是缅怀先人的日子,在这个节日里,我借用父亲的同学赵佳欣老先生在20xx年前,刊登在福建日报上的悼文《鹭岛招魂》来怀念我的父亲、母亲。悼文最后写道:鹭江之水,滔滔东去,魂兮归来,长留故乡,夙愿已偿,叶落归根。赵老先生所写《鹭岛招魂》,源于两个人的友情,源于父亲的遗愿:“一丝不挂来人间,两袖清风去西天。生愧未尽汗马劳,死愿灰施故乡田。”母亲和兄弟回到故乡,将父亲的骨灰撒在了厦门的田地和大海之中,完成了父亲的遗愿。此时,我也感恩于父母不但给了我生命,又用他们的“以身作则”教会我做一个正直、诚实,热爱生活、热爱事业、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人。
以上是我的演讲,请指正。
大家好!
小时候,爷爷就教育我做人一定要诚实。
有一次,我和爷爷去卖菜,看见路边掉着一张一百元的人民币,我兴高采烈的跑过去捡了起来。这时,前面有一个人一边走着一边哭着。爷爷对我说:“兴许这钱是他丢的吧?”爷爷拉着我急忙走过去,爷爷问:“小姑娘,你找什么东西?”那个小姑娘哭着说:“我给妈妈买药,没想到把那一百元钱丢了。”爷爷就让我把那张钱拿出来,可是我却偏说没捡到,爷爷狠狠瞪了我一眼,然后从自己身上拿出一百元给了那个小姑娘。在回家的路上,我一直不理爷爷。爷爷看穿了我的心思,他语重心长的对我说:“钱虽然宝贵,可是不属于我们的钱,我们绝不应该要,何况这是人家的买药钱呢?做人一定要诚实。”
和爷爷一样,奶奶一直教育我要勤奋。
奶奶每天在上都起得很早,然后为我们准备早餐。待我们都走后,奶奶又开始扫地、洗衣服、擦桌子……奶奶就像一个皮球每天的转呀
转呀。在奶奶的影响下,我们家的每个人都很勤奋。
记忆最深的一次,老师布置了两项作业,一项常规作业,一项是写一篇作文。由于我平时善于积累好词,所以这次作文我得了很高分。这就是勤奋的结果。
记得奶奶经常对我说:“不要怕吃苦,因为只有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直到初中,我仍记着这句蕴含深刻哲理的话。
我一直在想:如果每个家庭都树立端正的家风,继承出色的传承优良家风家规和家训,那么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就会逐渐消褪,正能量就会得以传递,那咱们的社会风气将会更加纯洁,人民的生活将会更加的幸福美满,国家将会越来越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