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罗庚的小故事(优秀9篇)

华罗庚是1910年11月12日出生于江苏金坛县一个小商人的家庭。他天资聪慧,自幼热爱数字。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华罗庚的小故事(优秀9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华罗庚的小故事 篇1

华罗庚有一次,他跟邻居家的孩子一起出城去玩,他们走着走着;忽然看见路旁有座荒坟,坟旁有许多石人、石马。这立刻引起了华罗庚的好奇心,他非常想去看个究竟。于是他就对邻居家的孩子说:

“那边可能有好玩的,我们过去看看好吗?”

邻居家的孩子回答道:“好吧,但只能呆一会儿,我有点害怕。”

胆大的华罗庚笑着说:“不用怕,世间是没有鬼的。”说完,他首先向荒坟跑去。

两个孩子来到坟前,仔细端详着那些石人、石马,用手摸摸这儿,摸摸那儿,觉得非常有趣。爱动脑筋的华罗庚突然问邻居家的孩子:“这些石人、石马各有多重?”

邻居家的孩子迷惑地望着他说:“我怎么能知道呢?你怎么会问出这样的傻问题,难怪人家都叫你‘罗呆子’。”

华罗庚很不甘心地说道:“能否想出一种办法来计算一下呢?”

邻居家的孩子听到这话大笑起来,说道:“等你将来当了数学家再考虑这个问题吧!不过你要是能当上数学家,恐怕就要日出西山了。”

华罗庚不顾邻家孩子的嘲笑,坚定地说:“以后我一定能想出办法来的。”

当然,计算出这些石人、石马的重量,对于后来果真成为数学家的华罗庚来讲,根本不在话下。

金坛县城东青龙山上有座庙,每年都要在那里举行庙会。少年华罗庚是个喜爱凑热闹的人,凡是有热闹的地方都少不了他。有一年华罗庚也同大人们一起赶庙会,一个热闹场面吸引了他,只见一匹高头大马从青龙山向城里走来,马上坐着头插羽毛、身穿花袍的“菩萨”。每到之处,路上的老百姓纳头便拜,非常虔诚。拜后,他们向“菩萨”身前的小罐里投入钱,就可以问神问卦,求医求子了。

华罗庚感到好笑,他自己却不跪不拜“菩萨”。站在旁边的大人见后很生气,训斥道:

“孩子,你为什么不拜,这菩萨可灵了。”

“菩萨真有那么灵吗?”华罗庚问道。

一个人说道:“那当然,看你小小年纪千万不要冒犯了神灵,否则,你就会倒楣的。”

“菩萨真的'万能吗?”这个问题在华罗庚心中盘旋着。他不相信一尊泥菩萨真能救苦救难。

庙会散了,看热闹的老百姓都回家了。而华罗庚却远远地跟踪着“菩萨”。看到“菩萨”进了青龙山庙里,小华罗庚急忙跑过去,趴在门缝向里面看。只见“菩萨”能动了,他从马上下来,脱去身上的花衣服,又顺手抹去脸上的妆束。门外的华庚惊呆了,原来百姓们顶礼膜拜的“菩萨”竟是一村民装扮的。

华罗庚终于解开了心中的疑团,他将“菩萨”骗人的事告诉了村子里的每个人,人们终于恍然大悟了。从此,人们都对这个孩子刮目相看,再也无人喊他“罗呆子”了。

华罗庚的小故事 篇2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因此,笔者在数学课堂上,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的美,体验学习数学的无穷乐趣,从而达到人人爱学数学、人人会学数学的课堂境界。

创设问题情境――在“疑”中学习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在教学时要精心设计问题,学生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迅速进入紧张的思维状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如,笔者在教二年级上册“探索规律―图形的旋转”一课时,先给学生讲了一个小熊买饼的故事,接着提出问题,学生被故事吸引,自然乐于开动脑筋解决问题,如此寓教于乐的形式十分受同学欢迎。

创设歌谣情境――在“唱”中学习

数学的`教学内容是比较枯燥的,没有生动形象的语言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笔者把语文中的“诵读古诗文、吟唱新童谣”引进到了数学课堂中。歌谣节奏感强,朗朗上口,学生手、口、脑并用,比单纯记忆字形当然更有效,而且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数学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紧密相联。此外,笔者还和学生一起背诵“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等诗句,让语文与数学有机整合,让学生感受到数字的神奇,大大增强了数感。

创设游戏情境―在“玩”中学习

好玩是儿童的天性。充满乐趣的数学课堂,学与玩应该是辩证统一的:学中玩,玩中学。学完10以内的加减法,笔者组织学生玩“母鸡下蛋”的游戏。两人一组,每人各执一白色棋子(鸡蛋),并选择三个数,如甲方1、4、7,乙方2、5、8或3、6、9。嘴里说着“母鸡下蛋”,同时伸出手指,再根据双方的手指数做加减法,若得数是1、4、7,甲方就向前走一步,反之则乙方走。谁最先走到目的地(母鸡窝),也就是“母鸡下了一个蛋”,谁就赢。单调乏味的计算演变成趣味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轻松而又愉快。

创设故事情境――在“悟”中学习

学生爱听故事。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品味感悟,知晓其中的道理。笔者经常根据教材内容,有选择地向学生介绍一些形象生动的数学典故、趣闻轶事和中外数学家探索数学思维王国的奥妙的故事。如讲完有余数除法时,笔者给学生讲华罗庚的故事。华罗庚出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一个小商人家庭,从小喜欢数学,而且非常聪明。可惜因为家庭经济困难,他不得不退学去当店员,一边工作,一边自学。18岁时,他又染上伤寒病,与死神搏斗半年,虽然活了下来,但却留下终身残疾――右腿瘸了。但他没有被困难吓倒,终于靠着顽强自学,成为国内外有名的数学家。讲完故事,笔者满怀激情地说:“同学们,只要你们认真学习,像华罗庚那样不怕困难,也许有那么一天,你们当中也会有人成为他那样的大数学家。”华罗庚、陈景润、高斯等中外名家的故事,启迪了学生的心灵,使他们精神大振,更加积极主动投入到数学学习中了。

创设活动情境――在“做”中学习

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学做合一”的观点,在美国也流行“木匠教学法”,让学生找找、量量、拼拼……因为“你做了你才能学会”。“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如“七巧板”一课,笔者自始至终让学生沉浸在拼拼摆摆的乐趣中,这样的活动课,不仅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认识七巧板的神奇,也为日后学习用图形转换来推导周长、面积公式打下了烙印。

创设生活情境――在“用”中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学以致用才达到了学的真正目的。如教学“元角分的认识”,笔者把教室布置成“小小超市”,学生自扮售货员和小顾客,拿着学具“人民币”去购买自己喜欢的玩具、食品或需要的学习用具,买时要认真计算。这样可以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创设成功情境――在“说”中学习

谁不渴望成功?“成功”是学生积极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引领他们勇往直前的路石。每个学生受到成功的鼓励,都会心情愉悦;相反,经常遭受到挫折、失败,就会对学习产生恐惧感,导致厌学。因此,笔者在教学中总是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他们不同成功的享受,得到精神与心理上的满足,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爱学、愿学。

华罗庚的小故事 篇3

华罗庚特别爱动脑,对于一些别人看来司空见惯的事,往往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提出一些似乎希奇的问题。

有一次,他同别人一块去城郊玩耍,见一座荒坟旁有石人石马,就问比他大的同伴:“这些石人石马有多重?”同伴回答说:“这怎么能知道呢。”华罗庚却不甘心,沉思片刻,说:“以后总会有方法知道的。”

华罗庚的小故事 篇4

金坛县城东青龙山上有座庙,每年都要在那里举行庙会。少年华罗庚是个喜爱凑热闹的人,凡是有热闹的地方都少不了他。有一年华罗庚也同大人们一起赶庙会,一个热闹场面吸引了他,只见一匹高头大马从青龙山向城里走来,马上坐着头插羽毛、身穿花袍的“菩萨”。每到之处,路上的老百姓纳头便拜,非常虔诚。拜后,他们向“菩萨”身前的小罐里投入钱,就可以问神问卦,求医求子了。

华罗庚感到好笑,他自己却不跪不拜“菩萨”。站在旁边的大人见后很生气,训斥道: “孩子,你为什么不拜,这菩萨可灵了。”

“菩萨真有那么灵吗?”华罗庚问道。

一个人说道:“那当然,看你小小年纪千万不要冒犯了神灵,否则,你就会倒楣的。”

“菩萨真的万能吗?”这个问题在华罗庚心中盘旋着。他不相信一尊泥菩萨真能救苦救难。 庙会散了,看热闹的老百姓都回家了。而华罗庚却远远地跟踪着“菩萨”。看到“菩萨”进了青龙山庙里,小华罗庚急忙跑过去,趴在门缝向里面看。只见 “菩萨”能动了,他从马上下来,脱去身上的花衣服,又顺手抹去脸上的妆束。门外的华庚惊呆了,原来百姓们顶礼膜拜的“菩萨”竟是一村民装扮的。

华罗庚终于解开了心中的。疑团,他将“菩萨”骗人的事告诉了村子里的每个人,人们终于恍然大悟了。从此,人们都对这个孩子刮目相看,再也无人喊他“罗呆子”了。正是华罗庚这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

华罗庚的小故事 篇5

华罗庚上完初中一年级后,因家境贫困而失学了,只好替父母站柜台,但他仍然坚持自学数学。

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他的《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论文,被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发现,邀请他来清华大学;华罗庚被聘为大学教师,这在清华大学的历史上是破天荒的事情。

华罗庚的小故事 篇6

华罗庚1931年去清华大学工作后,每年寒暑假都会回乡,总要登门看望他的老师韩大受、王维克、李月波等以及他的同学、朋友。

特别令人难忘的是1946年夏,华罗庚刚从苏联访问回国,又即将赴美访问。这一去尚不知何日归来,他特地回乡一行。这时,他的恩师韩大受与李月波也在金坛,他立即登门请安。当时金坛各界特别举行了欢迎韩大受与华罗庚大会。会前有人专程前来邀请华罗庚参加大会并讲话,华罗庚第一句话就说:“韩大受先生、李月波先生都在金坛,理当请他们两位讲话,否则哪有我说话的余地!”进入会场时,华罗庚坚持要两位老师走在前面,还用了一句数学语言:“百分之百应该是老师走在前面。”华罗庚搀扶着他的老师们进入会场,并安排他们坐在中间,自己坐在侧位。那天连窗子上都挤满了人,大家都要看看家乡出的这位数学天才。当有人称赞他是一个数学天才。他连忙站起来摇摇手说:“我不是什么天才,我是慢慢学出来的,在座的老师都知道。”

华罗庚对他的母校与家乡怀有深深的感情。他常说:“我的最高学历就是金坛初中毕业。”这句话包含着多少对母校与老师的怀念与感谢呀!

华罗庚非常感谢他的老师王维克,1961年,在南京的一次数学工作者座谈会上,华罗庚亲热的指着王维克的女儿王振亚说:“她父亲王维克先生还是我数学成绩的第一个赏识这哩!我这位中学老师,他不仅书学好而且在物理学、天文学方面造诣也很深,并且是一个有成就的翻译家,他还是法国巴黎大学居里夫人的第一个中国学生哩!”1950年,他在一次出差归来时,见到王维克给他的信,不顾劳累,立即回答,写道:“归后见书函盈尺,但不能不先覆吾师……”

正是这种尊师重教的'优良品质和对数学坚韧不拔的追求与迷恋,才使他有了今天的伟大成就。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数学界的巨星,为伟大的民族增光添彩。

华罗庚的小故事 篇7

华罗庚不仅对数学肯动脑筋,对语文也很用心。

有一次,老师把自己收藏的文学大师胡适的书分给学生,让每人看完后写一篇读后感。华罗庚分得的'是《尝试集》,书中流露出作者提倡的得意,认为自己是一次成功的尝试,于是在扉页上写了一首《序诗》:“尝试成功自古无,放翁这话未必是。我今为下一转语,自古成功在尝试。

华罗庚的小故事 篇8

一次老师在教学生做某种类型的数学习题,大概是已知一个图形,设为长方形,要从中挖去一些已知图形,如长方形、三角形和菱形、梯形等,求剩下图形的面积。老师教的方法是先算出要挖去的各已知图形的面积,然后再把他们加起来,最后用已知长方形的面积减去它,即得剩下图形的面积。华罗庚没有采用老师的方法,而是用了更简洁的方法,引起了老师的不满。老师在发还习题本时,先发还习题做得好的。学生的习题本,然后再发有些错误的学生的习题本,最后发华罗庚的习题本,并说:"你是怎么做的,最后答数倒是凑对了!" 华罗庚回答说:"我的做法是有道理的。"然后就把自己是怎么考虑的,一一讲述给大家听。由于他的解题方法既简单又清楚,老师与同学们听了都很信服。

可一年后,华罗庚还是因为交不起杂费和食宿费而辍学了。

华罗庚的小故事 篇9

1910年11月12日,华罗庚生于江苏省金坛县。

他家境贫穷,决心努力学习。上中学时,在一次数学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道著名的难题:“有一个数,3个3个地数,还余2;5个5个地数,还余3;7个7个地数,还余2,请问这个得数是多少?”大家正在思考时,华罗庚站起来说:“23”他的回答使老师惊喜不已,并得到老师的表扬。从此,他喜欢上了数学。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