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班 高悦涵
纸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物品之一,轻轻的,薄薄的,一阵风吹过都会随风飞舞。更不用费多大的力气,就能把它撕得粉身碎骨。我在纳闷,这么一张薄纸到底能不能支撑起比它重的书本呢?它到底会有多少承重力量呢?让我来做个小实验看看吧!
首先我准备了四张不同的颜色的A4纸、记号笔和双面胶。接着,折成不同的立体图形。我把第一张纸仅对折;第二张纸用双面胶粘住头尾后折成四棱柱;第三张和第四张用同样的方法折成八棱柱和圆柱形。最后在这四个图形上标记好序号。折叠完成,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做实验啦!让四个“选手”比拼一番。
我把1号对折纸立在桌面上,随手把一本书放了上去,结果刚放上书,一秒都不到,纸瞬间就塌了。我还在想,是不是我放的位置不对,没有放在中心点,又试了几回,结果还是一样,1号还真是弱不禁风啊!0本,失败淘汰出局,靠边站吧!2号四棱柱出场,我小心翼翼地在上面放了一本书,生怕放一本也会倒下,你可别让我失望啊!太好了!没倒!心里一阵暗喜,继续放,两本、三本,结果放到第四本的时候光荣倒下了。3号八棱柱选手表现更胜一筹,承重5本。轮到最后一个“选手”出场了,对于这个胖嘟嘟的“选手”,我还有点不看好,我估计跟3号八棱柱不分上下吧!我一本本把书放上去,心里开始默默地数数1、2、3……,一直数到10,纸还没有塌,稳稳地站立着。我激动极了!心脏都要跳出来了,我的手开始发抖,屏住呼吸,轻轻地又放上去一本,没倒!哇!简直太神奇了!我兴奋不已地又放了一本,还是不倒,直到放第13本书时,才慢吞吞地倒下了。四号“选手”最终以承重12本书的成绩勇夺冠军!
通过这次实验,我明白了一个原理。1号三角形折纸只有一个角,且不是封闭图形,它的受力点只在那个角上,所以承重能力最弱。四棱柱有四个角,它的受力点分布在这四个角上。八棱柱有八个角,受力点比四棱柱要多,所以它的承重力也比四棱柱强一点。而圆柱体呢?它没有角,受力点就均匀地分布在每个点上,力度很平均,所以也是它们中间最厉害的。
生活中,我们还可以找到很多应用圆柱形的建筑,比如:意大利的标志性建筑比萨斜塔,北京的天坛,还有人民大会堂的圆柱等等,这些都是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只要我们留心观察,仔细探究,就会发现许多有趣好玩的事情。
302班 潘一诺
喜欢做实验的我,从百度上搜索到了“沉浮问题”。我想:不就是有的东西放在水里会沉下去,有的会浮在上面吗?话不多说,开始做实验吧!
实验需要准备的材料有:一小块土豆、几粒小石子、50克左右玉米粒、塑料盆、食盐和一杯水。首先,我把土豆、小石子和玉米粒放进塑料盆内;接着,我把一大杯水倒进塑料盆,使水位接近盆口,倒的时候注意要小心翼翼的,否则水会撒出来!倒完水后我发现土豆、小石子和玉米粒它们都沉了下去,静静地躺在了盆底;这时,我用勺子将准备好的食盐放入盆内,用筷子顺时针搅拌,使倒入的食盐充分溶解。这样反复做几次,不经意间我发现原本沉在盆底的土豆和部分玉米粒竟然浮了起来,随着盐越加越多,土豆和部分玉米粒竟然完全漂浮在水面,但小石块依然纹丝不动,安安静静地躺在盆底。
这神奇的现象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呢?原来,经过充分搅拌后的食盐会把水的密度加大,使水的浮力上升,让质量相对较轻的土豆和部分干瘪的玉米粒上浮,而小石粒的重量远远大于同体积水的浮力,所以浮不上来,只能乖乖地躺在盆底了。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其中的奥秘了吗?那么,赶快动手去试一试吧!
301班 何思源
寒假里的一天,舒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数学小实验。这个实验的名字是“三根筷子能撑起什么”。看完实验要求后,我兴冲冲地跑进厨房,挑选出实验器材:三根筷子、三个碗、一杯水、一大桶油。
看着那三根细细的筷子,我不禁心里想:“它们最多只能撑起一小杯水,无论如何都撑不起那一大桶油。”
带着满脑子的问号,开始了我的实验。首先,我把三个碗呈三角形放置,碗与碗的距离大于筷子的长度;接着,我将三根筷子两两交叉,摆放在碗上,此时三根筷子中间部分呈三角形;然后,我小心翼翼地将一杯水放在筷子中间,杯子稳稳当当地立在三角架上;最后,我和爸爸密切配合,把那杯水换成了一大桶油,筷子虽然有点被压弯曲了,但还是稳稳当当地支撑住了。我不禁张大了嘴巴,心里满是惊讶:“太神奇了,三根筷子居然能托住一大桶油”。
经过这次奇妙的体验,我喜欢上了做实验,也体会到了科学的力量。
302班 沈歆
今天,我教大家做一个有趣的小实验——神奇的筷子。
首先,我们准备好实验所需要的器材:一个又细又高的杯子、一根筷子和适量的大米。接着,我们把米装满杯子,同时用力按压大米,排出杯子中的空气。然后,插入筷子,越深越好,并继续按压大米,尤其是筷子周边的大米。最后,手握筷子轻轻一提,整个装满米的杯子就被轻松提起来了。实验成功啦!
通过查找资料,我知道一根筷子之所以能够提起一杯很重的大米,是因为摩擦力的原因。杯子越高,米装得越满,筷子插入得越深,摩擦力就越大。
为了验证这个原理,我通过改变实验条件,再次进行求证。
第一次,我将杯子换成了矮矮的大肚杯,装满米后按照原来的方法进行操作,结果一提筷子,它就迅速从大米里出来了,杯子却纹丝不动。这说明杯子的深浅会影响实验的结果,更深的杯子,接触面积大,摩擦力也就越大。
第二次,我用绿豆替换了大米,装满又细又长的杯子,又用同样的方法操作了一遍。结果一提筷子,实验还是失败了。这次的实验说明,筷子能将一杯米提起来,不仅与摩擦力的原理有关,还和大气压强的原理有关。绿豆表面太过光滑,加上空隙无法填补,而米粒更容易被压得紧实,接触面粗糙,面积也大,因此实验可以成功。
小小的实验,大大的道理,科学的世界真神奇!你也来试一试吧!
301班 励逸晨
听说书上有个小实验叫自制电话听着就蛮有趣,我也想做做看。
我在家里四处寻找着实验需要的工具与材料:两个纸杯、一根牙签、一把剪刀和一条又长又柔的棉线。总算不负有心人啊,材料都齐全了!
实验开始了。我先用一把剪刀在两个纸杯下扎一个比牙签粗一些的小洞;接着再用那把剪刀将牙签平均的一分为二;然后两个人把两段牙签中间绑在棉线的两头;最后,将两段牙签横卡在两个纸杯。这样,一部无需用电的“自制电话”的制作过程就告一段落了。
但这还没完,必须要检查后才行。瞧,我和爷爷正在检查呢!爷爷和我把“电话”拉直,爷爷对准一头说话,我在另一头收听。哇,非常清楚。看来,我们的“电话”成功了。
后来我才知道它的原理。一个人对着纸杯说话时使纸杯开始震动,用棉线转动到另一头使空气震动,然后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真是个神奇的实验啊!
302班 郑曼媞
今天我大显身手,做了一个小实验,名叫“静电魔力吸管”首先,我们要准备塑料吸管2根,饮料瓶1个,其他纸吸管无效,因为没有吸附作用。
实验开始了,我先将一根吸管用力的在毛衣上来回摩擦,如果天气干燥效果更明显,没有毛衣,头发也可以。然后,两手捏住吸管两端,小心翼翼地放在瓶盖上,你会发现吸管会跟着手一起舞动,手控制着吸管旋转,乐趣也!同样把另一根吸管也在毛衣上来回摩擦,我屏住呼吸,等待奇迹的到来,我把另一根吸管靠近瓶盖上的那一根吸管,此时此刻,奇迹发生了,两根吸管你追我赶,不亦乐乎!
我查阅资料发现用毛皮摩擦过的木棒,能够吸取碎草、纸屑等轻细物体,这是一种静电效应,能产生静电效应的物体带有电荷,叫做带电体!我想到静电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比如干燥的冬季,当我脱毛衣的时候,我会听到噼里啪啦的声响,我会看到闪闪亮亮的光,当我用梳子梳头时,我的头发就像刺猬一样竖立起来。静电给我们带来了不少便利,但也会引起一些麻烦,在易燃易爆的场合,静电会引起火灾非常危险。静电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所以我们要巧用静电!
302班 顾衎睿
今天,妈妈和我要做一个“魔法变色”的小实验。我心想:世界上真有这种能变色的魔法吗?这也太神奇了吧!半信半疑的我思考了一会儿,在妈妈的指导下做起了小实验。
做这个实验,我们要先准备实验材料。我准备了一袋变色花、三个量杯、一袋小苏打、一袋柠檬酸、一个搅拌棒、一些开水和清水。准备好材料,就开始正式做实验了。
首先,我往其中一个量杯中放入少量变色花,妈妈往量杯里加入了80毫升开水。我拿着搅拌棒搅拌了一会儿,让每一朵变色花都充分浸泡在水中,然后静置1-2分钟。2分钟里,我发现量杯中的水的颜色慢慢地发生了变化,从原先透明无色,变成了蓝色。妈妈帮我取出了非常烫的变色花,得到了蓝色变色花溶液。接着,我取出另外两个量杯,分别在里面倒入小苏打和柠檬酸,各倒入60毫升的清水,搅拌均匀,得到了两个量杯无色透明的小苏打水和柠檬酸水。最后,我把变色花溶液分别倒入小苏打水和柠檬酸水里,神奇的一幕发生了:两个量杯里的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两杯水从无色变成了淡蓝色和紫色。咦?这是怎么回事呀?难道这真的是魔法?我赶紧上网去查了资料,原来呀,试验用的变色花含有花青素,花青素是天然的酸碱指示剂,遇到酸性物质变红,遇到碱性物质则变蓝或绿。“原来是这样。”我恍然大悟。
培根曾经说过:“知识就是力量。”我以后一定要学习更多知识,掌握更多的力量。
302班 姜峥宇
今天我做了个实验,实验的名字可非比寻常,它叫“火山爆发”,听起来是不是很厉害的样子?你们是不是对这个实验充满了好奇?那么请听我细细道来。
实验材料有:泡腾片、红色色素、食用油、玻璃瓶、漏斗、搅拌棒和清水。首先在玻璃瓶中加入1/5的清水。滴数滴红色色素,用搅拌棒将水搅拌均匀,这时清水就变成透明均匀的红色液体了。然后利用漏斗,在玻璃瓶中继续加入3/5的食用油,不要加的太满。一开始油和水混合在一起,看起来有点浑浊,但过不了几秒钟,淡黄色的食用油就浮在红水之上了,而且界限分明。这是因为水和油是不相容的,而油又轻于水。最后,可是见证奇迹的时刻了,将泡腾片放入瓶中,只见泡腾片在油层中并没有什么反应,当它缓缓落入水中时,周围就有大量的气泡产生,气泡夹杂着红色的水,冲破水层,在油层中形成一个个的红色水珠升了上来,水珠由于重力作用,回归于水层中。一开始,红色的水珠汹涌而出,这磅礴的现象犹如火山爆发般壮丽,随着泡腾片的消耗殆尽,玻璃瓶中的奇异现象又趋于平静,像是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当然,你如果想再一次欣赏这美丽的景象,可以再往里投入一片泡腾片。
那为什么放入泡腾片后“火山”就“爆发”了呢?原来是因为泡腾片遇水后能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当积聚到足够的气体时,水珠就会伴随着气体冲出油水层,进而制造出酷似于火山爆发的景象。
做实验真好,既能观察到有趣的奇特的实验现象,又能了解不少是科学知识。
302班 柯欣妤
酷爱科学小实验的我,从视频中又学到一个有趣的新实验。
实验材料有一个杯子、一些水、一张磁卡和一些硬币。
实验开始了,我先将杯子装半杯水,再把磁卡搁在水杯的上端,又把一枚硬币放在磁卡的左侧,结果磁卡像跷跷板一样把硬币弹飞了,这可怎么办呢?
我暗暗捏了把汗。然后把杯子用水装满,做到这一步时,我暗想:磁卡是不是还会把硬币弹飞?难道真的能让硬币不掉落吗?
于是我把杯子里的水装满,然后把磁卡放在上面,结果,磁卡竟然被吸住了,拿都拿不掉。
接下来,我试着把硬币再次放到卡的左侧,神奇的事情发生了,硬币没有掉下来!我就大着胆子继续往磁作文卡上放硬币,两枚、三枚、四枚、五枚……都没有掉下来!实验成功了!
可是——为什么会这样呢?我向妈妈求解。
妈妈说,硬币不是有了魔法,也不是长了“翅膀”,而是有了“张力”,我们可以把水分子想像成团结的“小娃娃”,它们紧紧地抱在一起,相互之间就像我们人一样手拉着手,这样每个手臂都像一张网,让它们之间绷得紧紧的,每个水分子之间就都吸引在一起了。当水面产生张力的时候,这股无形的力量撑住了磁卡,只要张力没有被破坏,硬币也不会掉落。
原来,生活里有这么多神奇的科学,等待我们去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