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日记11篇

很快一天又过去了,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想,何不趁现在赶紧写一篇日记。日记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生数学日记11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生数学日记 篇1

今天早上,我和爸爸到工地去看一位叔叔。叔叔正在操场上数木头,木头正好堆成一个梯形,看到我们来,叔叔说:“你们来的正好,快帮我数数木头吧!我都数晕了。”

我仔细看着,发现这木头堆有个规律,下面的一排总比上面的一排多一根!这一下好办了,把最上面的一排的根数加最下面的根数,再将所得的得数乘木头的总排数,最后除以2得到的便是木头的总根数,当我把得数说出来的时叔叔和爸爸都满意的笑了。

小学生数学日记 篇2

培根说:“数学是科学的大门钥匙,忽视数学必将伤害所有的知识,因为忽视数学的人是无法了解任何其他科学乃至世界上任何其他事物的。更为严重的是,忽视数学的人不能理解他自己的这一疏忽,最终将导致无法寻求任何补救的措施。”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我们一生都离不开数学,特别是作为一名小学生,在我们学习期间,数学和我们每天都在一起。

学好数学,就要多做数学习题。数学习题各种各样,我最爱做有趣的数学题,特别是有一定难度,需要认真思考才能解答的难题。每当遇到这种题,我反复读题、测算,经过仔细的计算得出正确答案后,我的心里非常高兴。

数学给予我们的不只是知识,还让我们学会了直观思维、简单的逻辑推理及精确计算、准确判断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数学充满了无穷的魅力和挑战,学习数学就是一个挖掘大脑潜力、让我们变得更聪明的过程。做数学习题,就好像在攻克一个又一个堡垒,让我变得更自信、更细致、更认真。

我爱数学,因此,我要更认真地学好数学,为今后的全面发展打下的坚实的基础。

小学生数学日记 篇3

有一天,我们在数学课上学习了怎样计算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老师说:“三角形和梯形的计算并不难,就是后面有一个除以二。”

晚上,我回到家做第二天的数学作业,看到有长方形等图形,我就看也不看的直接写答案,心想:“反正这些都是我学过的图形。” 当看到三角形梯形时,为了计算方便,我就把公式和除以二分开写。写着写着,我就心不在焉了。

第二天,数学老师评讲作业,我心想:“老师肯定把我放到的一堆上。”可老师发晚了一大堆作业本,却没有我的名字,老师说:“这里有一个同学,他写三角形和梯形的答案时,有的除以了二,有的却没除以二。”不用说,这肯定就是我的本子啦!后来妈妈看了我的数学作业说:“鸣非,你以后写三角形和梯形的时候,就把公式和除以二一起写,不要图方便。”我听了妈妈的话,就把公式和除以二一起写。

结果第三天,老师说:“熊鸣非同学写得真好,他的三角型和梯形都除以了二!”我听了,心里像吃了蜜糖一样甜。

“在计算图形面积的时候,不除以二的,就不除,要除以二的,就连同公式一起除。”这就是我计算图形面积的金钥匙。

小学生数学日记 篇4

你以前听说过“鸡兔同笼”问题吗?这个问题,是我国古代趣题之一。大约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中就记载了这个有趣的问题。书中是这样叙述的:“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这四句话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求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

你会解答这个问题吗?你想知道《孙子算经》中是如何解答这个问题的吗?

解答思路是这样的:假如砍去每只鸡、每只兔一半的脚,则每只鸡就变成了“独角鸡”,每只兔就变成了“双脚兔”。这样,(1)鸡和兔的脚的总数就由94只变成了47只;(2)如果笼子里有一只兔子,则脚的总数就比头的总数多1。因此,脚的总只数47与总头数35的差,就是兔子的只数,即47-35=12(只)。显然,鸡的只数就是35-12=23(只)了。

这一思路新颖而奇特,其“砍足法”也令古今中外数学家赞叹不已。这种思维方法叫化归法。化归法就是在解决问题时,先不对问题采取直接的分析,而是将题中的条件或问题进行变形,使之转化,直到最终把它归成某个已经解决的问题。

小学生数学日记 篇5

今天,我和妈妈去超市购物。一进门,琳琅满目的商品让我眼花缭乱。妈妈说:“让我们感受一下不同物品的重量吧!”妈妈拿出一包70克的妙脆角和一包40克的妙脆角,让我感受一下它们的重量。我发现如果不细心的话,还真感受不到两种物品相差30克呢。之后,妈妈又让我估计了一些东西的重量,我还像一个平衡秤一样,把两样东西放在左右手上,比较重量。我觉的最难估的是罐头,因为它的盒子很重,后来,我有了个小窍门:估完后,减去包装盒的重量,就能估准了。这时,妈妈说:“我要买3样零食,每样都一样重,共重150克,你知道它们各是几克?”我一听哈哈大笑,这么简单的问题,怎么能难倒我呢?150/3=50(克)。它们各重50克。买完东西,我们要去结账时,看见鞋区有个牌子:鞋子6折起。妈妈说:“如果一双鞋600元,打完折后,应付几元?”我想了想说:“360元。”妈妈说:“不错呀!儿子。”

我开心的笑了。

家长的话:让孩子实际感受一下物品的重量,同时也能加深理解课本的知识,寓教于乐,轻松学习。

小学生数学日记 篇6

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要用到数学。不信?今天发生的事就证明了这一点。

下午,妈妈给我二十元钱叫我到超市去买一瓶酱油和一瓶蜂蜜。到超市后,我首先挑选了一瓶“豆亨”牌酱油,需要4·40元。接着,我去买蜂蜜,钱够的只有两种,第一种有8·60元,还有一种只要8.40元。我想:“第一种的六角和酱油的四角可以凑成一元,比较好计算,而且,第一种比第二种贵两角,说明质量也是第一种好。”

于是,我拿起第一种蜂蜜和酱油,到收银台付了钱,拿着找回的7元钱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晚上,小伙伴们请我去滑冰,我爽快地答应了。我想:“今天我要带巧克力去,大家一起平均分了吃。”带几颗好呢?我想了想,就带十二颗。如果来二个,12÷2=6,可以平均分。如果来三个人,12÷3=4,可以平均分……照这样计算,来1、2、3、4、6、12个小朋友都能平均分。于是,我拿起十二颗巧克力出门滑冰去了。果然,来了三个人,我给每人分了四颗巧克力,正好分完。

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数学知识,粗心的小朋友可得不到它!

小学生数学日记 篇7

6月9日星期一晴转阴

下午放学时,班主任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道家庭作业,要求大家想办法测算一次性筷子的体积,并用数学日记的形式将测算过程记录下来。这道家庭作业,表面上是一次数学实践活动,实际可能寓意更深,因为一次性筷子的使用与环保有关。

一回到家,我就静静地坐在书桌前思考这个问题。一次性筷子的形状是一个不规则的立体图形,怎样才能测算出它的体积呢?我思来想去,一会儿抓耳挠腮,一会儿摇摇头......,终于,有了一点眉目。我可以将一次性筷子放入装满水的容器中,这样容器中的水就会溢出来,溢出水的多少不就是筷子的体积吗?可是筷子比水轻,会浮在水面上,又该怎么办呢?可不可以用石头或胶布之类的东西将筷子固定住呢?我想应该是可以的,但这些办法测定起来又都太麻烦了,要是有更简便的方法该多好啊!经过冥思苦想,我终于自豪的笑了。

6月10日星期二晴

今天中午,我去餐馆买了一份盒饭,并特意要了几双一次性筷子准备做实验。

一回到家,想到可以做实验了,心情真有点激动,但又夹杂着几丝恐慌,我可不想让第一个方案刚一出炉就遭到淘汰。为了验证实验方案是否正确,我专门测量了筷子的长度(20厘米)、厚度(0.35厘米)和两端的宽度(分别为1.6厘米、0.8厘米)。由于一次性筷子近似于梯形体,我便利用梯形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来计算筷子的体积,由计算结果可知,一次性筷子体积大约为8。4立方厘米。如果实验测得的结果和我所计算的结果近似的话,那么就说明我的实验是成功的,否则,我就得另想办法。刚准备动手实验,一看实验用具还不够,所以只好等到明天了。

6月11日星期三晴

盼望的时刻总算到了,一放学,一路小跑地回到家里,放下书包后,我就迫不及待地拿起爸爸从单位借来的烧杯。接满水后,小心翼翼地将烧杯放在盆子里,确保烧杯中的水不漏撒。接着,我用小刀在筷子上刻了一道痕迹,把筷子分成了两部分,这一道痕迹就是筷子两部分的分界线,我准备分两次来测量筷子的体积。

实验开始了,我紧张极了,心嘣嘣地跳,我拿筷子的手也不时发抖了,但我尽量克制住这种激动的情绪。我将筷子缓缓插入烧杯里,尽量不让筷子晃动,否则溢出来的水就太多了,测定结果就会不准确。当第一次将筷子的一部分插入烧杯中后,看到烧杯中的一些水溢到了盆里。烧杯再装满水后,又将筷子的另一部分插入其中。最后,我将两次溢到盆里的水倒入另一有刻度的烧杯中,这样就得到了筷子的体积。

结果,我失败了。实验测得的筷子体积只有3立方厘米,跟我计算的筷子体积相差甚远。起初,我还有些不相信,经过反复思考,我终于明白了失败的原因。原来是因为烧杯的口径太大了,即使烧杯没有装满水,人的视觉也会看成是装满的,加之筷子的体积又太小,且烧杯的刻度又过大,导致了实验结果的偏差。因此,我得改进改进实验方法才行。相信我会成功的,不是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吗?

6月12日星期四晴

自从第一次实验失败后,我就捉摸改进的方法,可是就是想不到一种简单可行的办法。这天中午,爸爸,妈妈有事没有做饭,于是我们决定到外面吃饭。

到餐馆点了菜后,妈妈为了不让我等烦,特地点了一杯果汁。果汁一上来,我就大口吸了几下,妈妈害怕我将果汁喝完,没有胃口吃饭,便叫我少喝果汁。菜还没有上,我觉得自己无所事事,便想到了吹泡泡,于是我就把果汁瓶里的吸管拿起来,对准水面吹了几口气,水面就起了几个泡泡,瞬间,我想到刚才我拿杯子里的吸管时,水面下降了一点,我突然有了办法,快乐极了,食欲大增,今天吃了好几碗米饭,还嫌不够。

6月13日星期五晴

今天中午,为了能把筷子体积测得更准确,我叫爸爸从化学室拿了一个细长的量筒,刻度单位更小,每个单位只有1立方厘米。此时,我似乎感觉到了胜利在向我招手,真可谓万事具备,只差动手实验了。

首先,我用铅笔在一次性筷子上划了一道分界线,将筷子平均分成两段,并用水浸泡,以免筷子在测定过程中洗水。随后,将筷子插入量筒中,并用滴管将水滴入量筒中,让量筒内的水涨到筷子的分界线上,记下量筒内的水位刻度(38毫升)后,将筷子从量筒内取出,再记下量筒内的水位刻度(34.5毫升),前后两次水位刻度之差就是这一部分筷子的体积,即3.5立方厘米。用同样的方法,我又测量了筷子另一部分的体积是5立方厘米,两次测定结果相加得到这双筷子的体积为8。5立方厘米。当我得到这个结果时,我兴奋地叫了,此时的我是多么自豪、多么骄傲啊!

接着,我又按每人一天使用3双计算出了我们学校(1500人)及全国(12亿)一年消耗的一次性筷子量,分别是13.96立方米和11169000立方米。结果使我大吃一惊,每年竟有这么多的木料做成一次性筷子被浪费了,真是太可惜!在此,我呼吁在校的同学,不!是全国人民,也不!应该是全世界的每个人都不要再使用一次性筷子了,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好我们的森林资源,使我们共有的地球环境更加美好,让地球上的每一个人呼吸到干净、清新的空气。

小学生数学日记 篇8

今年暑假数学作业中有一道题是要称二本书的重量。于是,我便去找奶奶要秤。奶奶说她没有秤。那可怎么办?我座在沙发上发呆,突然脑中灵光一闪,有人——俗语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想只有自己制作一把称了。

于是我找来空牛奶盒,把空牛奶盒的纸皮一块块相应地剪下来,拿来透明胶纸,把其中一块纸皮折成一个正的三角体,贴好放在台面上。另一块纸皮做天平的左右盘,平衡地放在三角体的顶上。然后在家里找来一些已标有重量的东西作砝码。如:妈妈新买回来的牙膏,唇膏等物品,有120克的,有40克的,有18克的,有3克的都有。

激动人心的称书活动开始了。我将书放在自制天平的左边,“物品砝码”便放在右边,重量放至两边平衡为好。然后把砝码重量相加的和就是我书的重量了。刚好159克。哈哈哈!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完成数学作业了。奶奶知道后对我赞不绝口。

原来,生活上处处都有“秤”呢!

小学生数学日记 篇9

今天,我一早就做完了作业,妈妈见了,便走过来,对我说:“紫妮,跟你玩个游戏吧!”“好呀!”我爽快地答应了。

妈妈拿来一块圆纸板,纸板中心用钉子固定一根可以转动的指针。纸板被平均分成24个格,格内分别写着1—24个数。“妈妈,游戏规则是什么?你快说呀!”我心急地说。“游戏规则很简单,就是:指针转到单数格或双数格,都要加上下一个数。假如加起来是单数就是我赢,假如加起来是双数就是你赢。”妈妈笑着说。

我见游戏规则这么简单,就一连玩了十多次,可是每一次都赢不了妈妈,妈妈笑了起来。“为什么总是单数呢?”我不解地问妈妈。妈妈说:“你自己想一想吧!”于是,我绞尽脑汁地想呀想,终于让我想起了老师曾经讲过的公式:奇数+偶数=奇数。这下我可明白了,假如指针转到单数格,那么加下一个数就必然是偶数;假如指针转到双数格,那么加下一个数就是奇数,所以,无论指针转到任何一格,加起来的数都是奇数。妈妈就是利用这个规律获胜的。

在数学的世界里,有着许多奇妙的.规律,只要咱们学好数学、善用数学,它,就是无处不在的!

小学生数学日记 篇10

有一次,我们一起去超市购买年货,购买鞋子的时候甲柜台满400减100;乙柜台八五折;丙柜台满八送二。同样的鞋子,同样的价格,我们要到哪一家去买鞋子呢?

这双鞋子的定价为400元,那么如果去甲柜台,这样一双鞋子需要实付300元;如果去乙柜台,这样一双鞋子需要实付340元;而如果去丙柜台,就一点儿优惠都没有了,因为我只需要一样东西,所以要买这双鞋子需要实付400元。由此可看出到甲柜台买这双鞋子最便宜。

接下来,我们打算去买窗花,窗花一张需要10元,由于我们家窗户多,所以我们决定买十张。同样的,甲柜台满400减100;乙柜台八五折;丙柜台满八送二;价格相等。

如果去甲柜台买,这些窗花需要实付100元,因为这些钱还没到400,所以相当于没有优惠。如果去乙店买,这些窗花需要实付85元;而如果去丙店买,这些窗花需要实付80元。由此可看出到丙柜买这些窗花最划算。

东西买完了,从这次采购中我发现每个柜台不同的优惠分别适应于不同的买法,比如说批发就适合于买几送几,满几百送几百。让我对数学有了更深的理解。

小学生数学日记 篇11

昨天晚上,天比较热,我拿出了一只西瓜准备切时,被爸爸拦住了。他给我出了一道题,题目是:把这个西瓜切成九份,并且要切出十块皮,看你这么切?这时,我想,这个吗,很简单。于是,我去拿来一把水果刀,在把西瓜放在桌子上,切了起来。我切了一个“米”字形的,一数,有九块倒够数,可是,只有九块呀!我不服气,又拿来一个西瓜,准备切时,被爸爸拦住了,他指着我说:“哎呀,你这样要浪费几个西瓜呀?还是我来切吧!”爸爸拿起水果刀,叫我看好。我在一旁仔细地看者,这时,我脑子里闪过一个问号,该这么切呢?等爸爸切完后,我数了数,也只有九块皮,但他切的是“井”字形呀。我望了望爸爸说:“爸爸,你切的还不是九块吗?”爸爸见我疑惑不解的样子,就说出了第十块皮的“藏身之地。”原来第十块皮藏在“井”字中间那个“口”的下面。到这时,我才恍来大悟。

这时,爸爸看着我因势利导:“生活中处处有数,只要你细心观察,就一定有所收获,就像这次切西瓜一样。”我听了点了点头。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