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后,春雨连绵,此时的雨是最具灵性的。“小楼忽洒夜窗声,卧听潇潇还淅淅,湿了清明。”郑板桥的一个“湿”字,将清明前后多雨阴湿的天气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下文是小编为你精心编辑整理的关于清明小记的作文600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更多内容,请点击相关栏目查看,谢谢!
今天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也是一个缅怀和祭奠先祖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我自七岁起,便每年都在这个日子里跟着爸爸和哥哥一同下乡扫墓,曾留下过很多美好的回忆。今年这个清明节比以往更加难忘。
一到乡下,我就跟叔叔和哥哥们一起忙着准备祭祀用品,万事俱备后,便向目的地寻去。一路上,我们穿插在来来往往扫墓的人群中,漫步在犹如金色海洋的油菜花旁。
不一会,我们分别来到了各位先祖的墓前,逐一毕恭毕敬地献上祭品并进行虔诚叩拜,祝愿老祖宗们在另一个世界里过得安详又惬意!
路上,每遇花草树木,爸爸都停住脚步,认真细致地对我进行讲解,印象最深的就是爸爸讲到茶树和茶叶:芽和叶,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叶子是通过萌芽发育一片一片逐步长大而形成的。这场植物课填补了我很多知识空白,让我认识了梨树、樟树、枇杷、苦栋……期待在以后的生活中,我能有更多的机会,学到更多的新知识。
返回途中,面对川流不息的车流和人群,爸爸很有感慨,即兴咏出了一首七言绝句:“清明时刻路难闲,来往多为化纸钱。止步静观匆过客,几人敬老在床前?”并对我讲解了这首诗的意思。
是啊!我们在坚信清明节缅怀和祭奠先祖的传统形式有它的深远意义,应当发扬和传承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做好对长辈在生前的尽孝,尤其是长辈最需要晚辈们照顾和呵护的最后一段日子。
爸爸的这首诗,说出了社会上仍然存在的“在生不孝,死后悲伤”的个别现象,希望这种现象随着文明程度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不复存在。也期盼每个肩负着责任和义务的人都应当时刻想着:对父母和长辈在生前要如何尽到孝道,如何让他们安度晚年,如何让他们在留恋美好的骨肉亲情和对这个世界依依不舍中安详离去。
这个清明节我过得非常有意义,也特别难忘,但我又是带着既开心又沉重的心情度过的。
每当到了清明,天空也会随着人们的心情,下起杏花小雨。雨越下,人们的心情也越发悲伤。这时,我不禁想起了杜牧的那首清明诗。
清明下雨,这已在人们的脑海中成了一个概念。充满哀思的清明日,似乎有了春雨的身影,才更能使人感受到节日的氛围。雨不停地下,石级小路,被雨水冲得明净光滑。路旁的竹子,被春雨罩着,雾蒙蒙的,很难看到远方;山下的村子里,一片绿意,盛开的桃花,被藏在着四月的春雨中,显出一番诗情画意。这迷人的绿意,这朦胧的细雨,好似颜料滴在宣纸中,朝四周蔓延开来。我和家人看着这如诗如画般的风景,驱车在蜿蜒的山路中,开往要前去扫墓的老家。路上,有许多与我们同方向的车辆行驶在路上,但这其中,很少人是去游玩的。和我们一样,只想着早些到达目的地。经过两三个小时的奔波,终于看到了老家的标志性树木。下了车,大家从后备箱内拿出了几袋扫墓用的物品,大人到以前的街坊邻居家借来镰刀和锄头后,就往山上前去扫墓了。我独自一人扛着锄头,还拿着一包的祭品,轻快地走在队伍的前面。大家在路上边走边聊,没有那种浓烈的哀思,却有着对长辈的无限遗憾。走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看着远方迷人的景色,感受林间清新的空气,仿佛这次是来春游的。穿过一条条窄小的田埂,爬上陡坡,一座庄严的墓地赫然眼前。来到墓前,大人们挥动着手中的镰刀和锄头,除去那些烂叶杂草;我和妈妈把祭品摆好在坟头,点上蜡烛,拿着香火摆上几拜,依次寄托我们对祖辈的思念和祝福,并在心里默默地祝福他们也能幸福快乐地生活。想到这些,我不禁凄然泪下。这当中,大家都没怎么说话,默默地做着正在做的事情。我想,大家一定都在思念着已逝的亲们吧。墓旁响起“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扫墓也便在这爆竹声中结束了。
春雨依旧淅淅沥沥地下着,我的心情也随之忧伤了起来,在这朦胧的雨景中,我们踏着一路凄清往回家的路上走去……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今年的清明虽然没有纷纷扬扬的雨,但我们对逝去亲人的深深思念却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4月4日,我们一家人驱车来到白市驿龙居山墓园给爷爷扫墓。尽管我们去得还算早,但墓园里早已是人山人海。停车场里的车也是“坐”无虚席。我们费了许多时间才将车安置好。来到爷爷的幕前,我们用事先准备好的湿抹布将爷爷的墓擦干净。因为爸爸说了,所谓“扫墓”就是要打扫墓地。然后,我恭恭敬敬地把鲜花放在爷爷的墓碑前。我们一家人按照常规礼仪进行了祭拜。我望着爷爷墓碑上那张笑眯眯的照片,禁不住在心里滔滔不绝地对爷爷说起来:“爷爷,我们又来看您了,你在天堂过得还好吗?我又长高了,从三年级下期开始,我就自己上、下学了。一个人走在路上,我时常都会想起您带着病痛坚持接我的那些日子,想起您慈祥的笑容。爷爷,您放心吧,我在学校表现很好,一直都是中队长,上学期还获得了区里的“雷锋式好少年”称号。最近的一次数学测验我又得了100分。对了,我上学、放学也很注意安全……不过,还是有些让人不开心的事儿,我们班在刚刚结束的校运动会中惨败了,老师狠狠地批评了我们……”我是不是太唠叨了呢?没事,我爷爷最喜欢听我唠叨了,只要爷爷高兴,那就好!时间过得可真快,我们就要回家了,我依依不舍地告别了爷爷,离开了墓园。
清明节是一个传统的向远在天国的亲人表达哀思的节日。传统的风俗虽然有些迷信,但却饱含了生者对逝者思念、孝顺和亲情。我们中国是礼仪之邦,所以,我希望这个节日永远流传下去!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描写清明的诗。
每年的春分后的15天是清明节,也是中国民族的传统节日,又称“鬼节”。
在春秋战国时代,其中有一个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了封常,唯独忘了介子推。重耳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叫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尚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好几趟,介子推却不来。
重耳只好亲自去,可他的家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早已躲进了绵山,他便找人去绵山,还是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让介子推自己走出来。”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原来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柳树已经死了。祭扫后,重耳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节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在我们苏州江南,清明节时主要上坟、祭祖先,吃青团子。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均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团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
青团子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吃起来甜而不腻,肥而不腴。青团子还是江南一带人用来拜祭祖先的必备食品,正因为如此,每年春节后的两个月,青团子在江南一带的民间食俗中显得格外重要。
清明扫墓是我国的传统风俗,它表达了我们对先人的怀念,同时又是家人团聚,踏青赏春的绝好机会。
“淅沥沥,淅沥沥……”
第一场春雨来了,点缀着华尔兹舞步跳来了。春天踩踏着淡淡的节奏,伴随着潺潺绵绵的雨滴悄然降临并为我们捎来了一个特殊的节日——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人们自然而然的会平添几分忧伤,特别是在细雨霏霏的时节,我们更是难解忧。
可我们一家不舍得这么美好的春光,便一家去公园,寻找春的足迹。
春天的公园显得格外清爽。天湛蓝湛蓝的,像是一枚蓝宝石,刚刚被水洗过一般。周边的山是那样青,水是那样绿,如同步入“神话”的境界。小草也是刚刚苏醒过来的,总觉得刚刚渲染的绿似乎绿得出奇,青翠剔透,宛如翡翠一般。近出的小花一朵两朵,或浓或淡,或红或粉,仿佛是春姑娘不久前才涂上去的。那样的天笼罩着那样的山,那样的山围绕着那样的水,那样的水映衬着那样的花花草草。如诗如梦的境界,难道不像步入画一样的圣地吗?这里的一切都是那样诱人,一切都令人感到十分惬意!
这天,公园里似乎来了很多人,大概都因为天气好的原因吧,还不到中午,车位都过半了。
人们都脱下了厚厚的棉袄,奔向草地间,嗅着春地气息,与春撞个满怀。我们听到的是春,看到的是春,闻到的是春,触到的是春。一个个都神采奕奕,满面红光,嘴角边也都洋溢着春的微笑。
我躺绿色的草地上,头枕着美丽的红帆,伴随着舞动的丝丝春风,惬意无比!偶然仰望天空,几只风筝在空中自由飞翔。它们在与白云嬉戏,与小鸟比赛,自在快乐得令人羡慕不已。我也按捺不住了,要爸爸买了一只“凤凰”风筝便在空地上玩了起来。
开始,我的动作还不太熟练,刚刚展翅起飞没多久,便跌跌撞撞的“摔”下去了。经过几次的魔鬼训练,我终于会放风筝了!我用手持起线拐,把线放短些,有风时边放边跑,手中的线绳也不断的拉动。那只“凤凰”便抖起双翅,翩翩起舞。我仰望那缕缕白云,注视着那只在风中盘旋飞翔的“凤凰”,在蓝天之上自由飞翔。
哦,那是写给天空的信!
春天,我们已到公园。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