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关于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种意识心得发言稿(精选8篇)
从心理学角度讲,要增强一种意识,必须要反复刺激强化,然后这种意识才会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的思维之中。最近中央提出要增强政治、大局、核心、看齐等四种意识,我想要增强每一位党员的这些意识,也同样在于反复刺激和强化。
对于党员来说,刺激和强化显得被动,主动来讲,就是要求党员自身真学真知真做,在不断的学习实践中,强化四种意识。
摆正心态,真学才能真知。四种意识从字面来讲,基本都能大致了解其基本含义。但很多同志可能停留于这种大致了解,不求甚解,结果关键时刻变成了一知半解。每年,很多领导干部在开组织生活会自我对照检查,查找问题时常常提到理论学习不够,导致对自身要求不严,最终导致一系列问题的发生。虽然对照检查时有寻找理由之嫌,但是多少能够反映领导同志对真学、真知上抓得不严,学得不精,知的不多。所以,要想增强四种意识,首先要增强学习意识,真学才能真知,真知才能在真做时多一份自信和坚定。
知行合一,真做践行真知。有人曾感慨:懂得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此言一出,便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但是细想一下,就会发现没有过好一生的关键在于知道的道理没能指导实践,简言之就是知行没能合一。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知道要有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也深知这些意识的重要意义。这些意识不是什么艰深的难题,不是难以攀登的高峰。关键在于在实践中,我们的这些真知能否指导我们的实践,能否将这些真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能否在考验我们政治意识的时候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能否在需要我们从大局出发考虑问题时不去计较一己私利,能否在日常工作中时时维护党中央核心意识,能否向中央看齐不断提升自我。
真学真知真做,讲起来简单,做起来不易。四种意识的增强,在大处着眼,但要落实于细处,落实于我们日常的真学真知真做中。
曾经深刻地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他还多次强调,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对于共产党人而言,这个理想信念就是共产主义信仰。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会看到一些党员、干部不信马列、信鬼神,不问“苍生”问“大师”,内心空虚,痴迷于看相算命、热衷参与各种迷信活动。
不仅如此,有的党员干部办公室桌椅摆放讲究风水、朝向;有的则摆放各种神兽、“转运石”等装饰物;更有甚者,一些地名只因“不吉利”而被迫修改、部分党员干部中出现这种信仰迷茫、精神迷失的现象说到底就是理想信念出了问题、共产主义信仰不坚定。而这种现象的出现正是因为在一些人看来,共产主义是虚无缥缈的、不可实现的,既然是虚幻的,那么为何要为此而奋斗呢?特别是由于历史的原因,甚至有的人认为被共产主义口号骗了几十年。正是这种错误的认识,导致部分党员干部共产主义信仰缺失,甚至沦落到违法乱纪、腐化堕落的地步。
当今世界,各国不平等现象越来越严重,贫富分化越来越大,而由贫富分化所带来的社会动荡、社会骚乱甚至有的国家陷入战火等现象层出不穷;经济危机、金融危机仍然如肿瘤般
伴随着资本主义国家而无法祛除,每次危机爆发又带来民众失业、企业破产甚至社会动荡,人民永远生活在动荡不安之中,此外,拜金主义、消费主义、功利主义、金钱拜物教盛行,人情冷漠、人际关系虚伪化、人的心理病态化现象突出,人类的异化越来越严重。
所以选择共产主义信仰,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一种为了人类幸福奋斗的精神和胸怀,也是一种体现人的尊严的行为。
把准政治方向。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即政治方向,就是实现共产主义。我们现在做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情,但不能忘记初衷,不能忘了最高奋斗目标。讲理想、讲党性,要大张旗鼓讲、理直气壮讲、坚持不懈讲,不能躲躲闪闪、含糊其辞。现在,确有一些党员、干部,党的意识淡漠了,理想信念不敢讲,党性原则不敢讲,或者讲得越来越少了。指出:必须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并为这种理想信念矢志不渝奋斗,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都不动摇或背离理想信念。在重大问题和关键问题上,共产党员要勇于担当,敢于亮剑,表明立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不愿意甚至不敢坚持理想信念、党性原则,岂非咄咄怪事?如果在这个根本问题上没有明确观点和立场,那就是政治上不合格,就没有做党员、干部最起码的资格。
站稳政治立场。党章明确规定,共产党员要“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反对阳奉阴违的两面派行为和一切阴谋诡计”。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对党绝对忠诚是根本。忠于党、忠于人民,是共产党员最基本的政治素养、最起码的政治品格和最根本的政治要求。从目前党内现状看,在重大原则问题和大是大非面前立场摇摆、态度暧昧者大有人在。一些党员、干部口头上拥护中央,暗地里对中央决定说三道四,甚至公开发表同中央精神相违背的言论,阳奉阴违、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有的对中央决定不是坚决执行,而是态度模棱两可、行动拖沓懈怠,处处为自己留“余地”;一些领导干部对中央的决策部署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不是认真研究落实,而是一门心思找“对策”,等等。面对复杂形势、艰巨任务和严峻考验,党员、干部对党忠诚、与党同心,站稳立场、保持定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保持政治清醒。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多元思想文化、多种话语体系、多个舆论场相互交流交融交锋,主流意识形态与多样化社会思潮长期共存、相互激荡趋势日益显著。西方国家加紧实施“西化”“分化”图谋,不断变换花样输出“颜色革命”,企图动摇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动摇人们的理想信念;敌对势力挖空心思散布各种有害信息,歪曲事实、颠倒黑白、混淆是非,企图抹黑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颠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境内外一些别有用心的组织和个人,不断变换手法,制造思想混乱,与我争夺人心,企图侵蚀我们党执政的群众基础,破坏我们团结稳定的大好局面。对此,党员、干部头脑要特别清醒、眼睛要特别明亮、立场要特别坚定,以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让党的旗帜高高飘扬。
中共中央政治局1月29日召开会议,审议《中央政治局会听取和研究全国人大会、国务院、全国政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工作汇报和中央书记处工作报告的综合情况报告》。会议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加强党的领导关键是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只有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保持高度一致,才能使我们党更加团结统一、坚强有力,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20xx年1月30日人民网—人民日报)
20xx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备受关注的全国“两会”也即将召开。“两会”上所作的相关工作报告,将为“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全面定调。而不论是什么调子,都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特别要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和优势所在。当然,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是放在嘴上说说而已的,正如中央政治局会议所强调的,必须让全党全社会切实增强“四种意识”,并始终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政治意识是根本。政治意识主要是指政治思想、政治观点,以及对于政治现象的态度和评价。要求领导干部增强政治意识,就是要求领导干部在瞬息万变、错综复杂的形势下,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具有正确的政治思想、坚定的政治立场、敏锐的政治观察力、鉴别力。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党内少数同志,包括某些领导干部政治立场不坚定,对于党内和社会上出现的一些现象,缺乏敏锐的政治观察力、鉴别力,存在似是而非或曲解误读的情况,甚至妄议中央,公开发表有损党的形象和集中统一的言论。这是为党章党规党纪所坚决不允许的。各级各地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无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头脑糊涂,特别是在一些大是大非问题上,必须有着清醒的认识和判断,切实增强政治坚定性、政治敏感性、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执行力,始终维护党的集中统一。
大局意识是关键。什么是大局?大局就是整个局面和整个形势以及由此带来的长远利益的走势。大局意识,就是善于从全局高度、用长远眼光观察形势,分析问题,善于围绕党和国家的大事认识和把握大局,自觉地在顾全大局的前提下做好本职工作。党的集中统一是最大的大局。强调指出:“必须牢固树立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自觉从大局看问题,把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定位、摆布,做到正确认识大局、自觉服从大局、坚决维护大局。”然而,反观时下,少数党员干部包括某些领导干部,看问题、想问题、解决问题,不能站在全局、大局的高度,而是凭借个人喜好或只听个别人的“指挥”,不能自觉地与党中央保持步调一致。更有甚者,过分强调个人利益,损害集体和国家利益,成为党内的蛀虫。各级各地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正确认识大局,全面把握大局,自觉服从大局,坚决维护大局,始终将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最前面,正确处理局部与全局、个人与整体、当前与长远的利益关系,始终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形势的分析判断和总体部署上来。
核心意识是保证。团结就是力量,核心才是保证。综观世界历史,无论是西方国家还是东方国家,国家崛起过程中都有一个规律性前提:政治慢慢地权威化并形成治理或领导核心。中国近现代的发展实践表明,正是有了中国共产党这样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华民族的复兴伟业才一步一步向前,不断迈向辉煌。中国的领导核心,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理解。从宏观层面来说,是指中国共产党;从中观层面来说,是指中央政治局及其会;从微观层面来说,是指党的,是中央领导集体“一班人”的班长,既是领路人,又是带头人。当前中国正处在加速转型期,矛盾复杂,利益多元,要求全党上下始终确立“核心意识”,对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地生根,具有极其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大到国家治理,小到单位管理,都必须突出并注重发挥党组织和领导班子的核心地位与作用,要正确处理好党内民主集中制与行政首长负责制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好领导核心的权威树立与群众广泛参与之间的关系,在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基础上维护党的集中统一,进而形成全党的行动,完成社会的转型、民族的复兴和国家的崛起。
看齐意识是基础。看齐,是党作为一个政治组织在政治上的根本要求,是大是大非问题,不是小节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含糊不清,就是政治上的糊涂,就很难说是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看齐意识的重要性就在于,它是党在整体上保持自身团结统一和步调一致的必要条件。但是,党内少数同志,不能正确认识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纲领、任务、目标等方面的变化和差异,导致在执行和落实上有偏差,甚至有的过分强调自我,对于来自中央的精神和要求,搞选择性执行、打折扣落实,更为严重的是,少数领导干部忘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忘记了自己入党时对组织的庄严承诺,在金钱、名利、地位等外在利益诱惑下完全蜕化变质,要与中央保持一致、执行中央决定在他们那里也就根本谈不上了。故此,必须始终在全党强调看齐意识,切实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建设,为全党政治上保持高度一致提供制度保证。要高度警惕那些党内的蛀虫,及时把那些不可能看齐的党内腐败变质分子清除出去,以党在组织上的纯洁性来保证政治上的团结统一。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一些官员腐败变质,说到底,是思想上出现了问题。当然,增强“四种意识”必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真正转变为全党的自觉行动,不断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落地见效。而思想问题,往往又具有变化性和反复性。今天强调了,不代表明天还能记住,这就要求各级各地党组织及其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形成长效机制,养成常态作为,始终拧紧思想总开关,不让思想和意识跑偏、滑坡,并在实践中不断锤炼“三严三实”作风,不断提高党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执行力。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这是在庆祝建党90周年讲话中,回顾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总结得出的一个基本结论。展望未来,要取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最终胜利,“关键还在党”。历史和现实已经证明,中国的事情,离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什么都办不成。但前提是,中国共产党必须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党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当前,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面对全党,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宗旨意识、廉政意识,”着力化解 “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四大危险”。 唯有如此,我党才能经得起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才能把中国今后的事情办得更好。
一、增强全党的忧患意识,着力化解精神懈怠的危险。
“忧患意识”就是人们在社会发展转折、关键时期的一种清醒的防范、预见意识,它源于人们自觉的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表现出坚强意志和奋发精神。全党的“忧患意识”,是指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种精神自觉,也是政党组织对改造世界的一种强烈的危机感、责任感。它要求每一个共产党人超越自我,把自身的利害、荣辱、成败看得最轻,将国家、社会和人民的前途命运视为最重,并对国家、社会、人民可能遭遇到的困境和危难,抱有警惕并由此激发奋斗图强、战胜困境的决心和勇气。忧患意识是个人和政党极其重要的精神动力。
“精神懈怠”对个人来讲,是指失去理想、缺乏动力之后的消极表现。对共产党人来讲,一旦患上“精神懈怠”这个毛病,必然导致其思想滑坡、信仰缺失、信念迷茫、理想淡化、精神衰退。工作上松松垮垮、学习上混混噩噩,精神上恍恍惚惚,生活中流连于灯红酒绿、沉迷于吃喝玩乐,失去了追求事业的雄心壮志等。共产党人的精神懈怠,不仅危害自己,更重要的影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危害到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反观当前一些党员干部的精神状态,“平平安安占位子,忙忙碌碌装样子,疲疲沓沓混日子”,患得患失不敢改革,畏首畏尾不愿改革,淡忘了艰苦奋斗精神,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不仅在群众中造成很坏影响,更重要的是贻误地方科学发展的良机。鉴于此,把精神懈怠放到我党面临的“四大危险”之首。
“精神懈怠”是我党面临的最大危险之一。化解此类危险,必须进一步增强全党的忧患意识。因为:忧患意识是精神懈怠的克星。现如今,大凡患上精神懈怠毛病的人,是安乐于我们过去取得的成就,躺在以往的功劳簿上骄傲自满导致的。殊不知,今后我们要实现全面小康、扩大改革开放、取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胜利,最终完成共产党人所担负的历史使命,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风险、这样和那样的挑战,如果一着不慎就会导致满盘皆输。只有增强忧患意识,才能激发共产党人奋发向上精神,自觉、主动克服精神懈怠,在取得的成就面前保持清醒头脑,在面临的各种困难、风险以及挑战面前,保持旺盛的斗志。忧患意识是共产党人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常言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失去忧患意识,就不可能有进步、有发展。过去30多年我们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和进步,就在于全党、全国人民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时刻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共产党人要不断增强忧患意识,才能永久激发积极向上的动力,确立不断创新、勇做先锋、敢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锐意进取,不断在民族复兴、社会进步的伟大征程上取得新的成就。优患意识是共产党人的坚定理想信念精神支柱。现实中,一些党员的精神懈怠,就是缺乏忧患意识,从而造成理想、信念的动摇,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失去奋斗目标所导致的。只有增强忧患意识、胸怀忧患意识,才能使共产党人认清我们的基本国情、社会的主要矛盾以及我们所处的国际地位,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真正成为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工作中更加务实地采取各种措施、提出各种对策,确保各项政策的科学、有效、快速落实,保证经济继续社会沿着企稳向好的方向发展,与广大人民群众一起同甘苦、共命运、共度时艰。
二、增强全党的责任意识,着力化解能力不足的危险。
“责任意识”就是我们常说的责任心、事业心和使命感,是对自己承担的责任所持有的态度和关注的程度。它与人的信仰和追求紧密相联,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和思想品德。具备责任意识的人,不仅能够清楚明白什么是责任,而且能够自觉、认真履行这些责任,并深知这些责任“不可推卸”。共产党人的责任意识,反映出共产党人的思想品德和精神面貌。其往往同奉献、牺牲联系在一起,与顾全大局、忍辱负重、任劳任怨等优良品德联系在一起。“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候站得出来,危险时刻豁得出去”,是共产党人责任意识的生动体现。
“能力不足”主要表现为一些党员干部能力、素质难以适应科学发展的要求。面对改革开放带来的种种变化,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种种冲击,思想文化激荡带来的价值观复杂、多变等新情况、新问题,一些党员干部能力欠佳,无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不会合理协调各个阶层利益,不能科学判断和应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能力不足给我党事业将会造成很大的危害。一定范围民生问题长期得不到合理解决,一些地方群体性事件突出,一些领域“仇富、仇官”思想的蔓延等等,暴漏出一些党员干部的执政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等方面的明显不足,严重影响到社会稳定和改革开放顺利推进,影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向前发展。
“能力不足”也是我们共产党人面临的一大危险。化解此类危险,根本在于增强共产党人的责任意识。首先,责任意识,是提高能力的先导。有了责任意识,共产党人才能够真正把心思用在干事创业上,把精力用在抓工作上。面对工作中出现的“能力危机”,才能通过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向国外学习,全方位提高自己的执政能力、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领导改革开放的能力,从而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向前发展。其次,责任意识,是提升能力的保障。能力的提升是一个能动的过程,更是一个艰辛的过程,是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的。如果共产党人责任意识不强,就不会直面困难,主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积极化解各种复杂矛盾,也就不会为解决这些问题,积极主动的增强能力、提升能力,扎扎实实地推动工作。提升能力必须有责任意识的保障,才不至于落空。第三,责任意识,是提升能力不断的源泉。能力的提升更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一个人当下的能力能够解决目前的问题,面对社会的进步,问题的增多与复杂,即使能力再强的人,也会出现“本领恐慌”、能力滞后的现象。共产党人一旦增强了责任意识,所有这些都能克服。因为增强了责任意识,共产党人就会积极、主动的提升自己的能力,在对未来形势的发展做出准确、科学判断的而基础上,提前做好知识储存,打好能力不断增长的基础。
三、增强全党的宗旨意识,着力化解脱离群众的危险。
“宗旨意识”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马克思主义政党之所以确立这种意识,因为它符合唯物史观强调的“人民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政党的根本宗旨,因为她懂得人民是我们党的生命之根、力量之源、胜利之本。只有在思想上把人民当做主人,现实中依靠人民、尊重人民、服务人民、感恩人民,党群关系才能密切,才能避免脱离群众的危险。正由于我们党始终确立了这种意识,中国共产党才得以生存、发展和不断的壮大,成为拥有8000多万党员的世界大党。我们党才获得广大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稳固了自己执政的基础。90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90年来我们党领到人民,完成的三大历史任务启示我们,离开人民群众的支持,任何任务的实现等可能成为一句空话。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面对我们党长期执政,尤其是在我们党执政60多年来取得令世人瞩目的骄人成就面前,经济大幅度的增长、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以及长期的和平发展,就很容易造成一些党员干部滋长骄傲自满的情绪,出现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现象,忘记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愿意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漠视群众疾苦,甚至侵犯群众的利益。造成一些地方党群干群关系的恶化,严重增加了脱离群众的危险。
有效化解脱离群众的危险,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宗旨意识、增强宗旨意识,自觉地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视群众为衣食父母,把人民看做真正的英雄才行。只有增强宗旨意识,共产党人才能把人民放到心中最高位置,不断密切党群干群干系,消除脱离群众的思想动机。宗旨意识增强了,党员干部才能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走群众路线,虚心接受群众监督。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政治上代表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就会自觉地把群众看得很重,离开群众什么都做不成;把自己看得很轻,失去群众,自己将一事无成。从思想深处消除脱离群众的动机。只有增强宗旨意识,共产党人才能始终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真正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取利益,消除脱离群众的具体行为。宗旨意识增强了,党员干部才能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为了群众,赢得人民群众真诚的信赖,在实际工作中消除脱离群众的具体行为。才能始终把实现人民的利益放到高于一切的位置,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实现好、发展好和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
真正做到亲民、为民、富民、安民。真正落实“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着眼于人民”的精神,把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人民拥护不拥护、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判断自己是非、决定取舍的最高衡量标准,唯有如此,才能消除脱离群众的具体行为。只有增强宗旨意识,共产党人才能真正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不断建立密切联系群众的体制机制。使我们的党员干部经常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拓宽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期盼愿望,深入了解人民群众的忧虑疾苦,努力使我们的决策部署、发展思路、工作重点吸收群众的建议,符合人民的意愿,适应时代的要求。
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真诚听群众呼声,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真心解决群众困难,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具体、深入地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通过密切联系群众体制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实现在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实现良性互动,形成干事兴业的强大合力。
四、增强全党的廉政意识,着力化解消极腐败的危险。
“廉政意识”简言之就是廉洁从政的意识。它是现代社会、现代政治中掌握公共权力的公务人员必须具备的一种意识。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讲,廉政意识就是用来指导公务活动人民群众利益至上的观念,是公仆身份的自我认识。廉政意识的最大特点就是天下为公,任何私利不能出现公共权力的履行过程当中,不仅确保政治的“廉价”,更要确保政治的廉洁。中国共产党不论在革命时期,还是在执政时期都把廉政意识作为共产党人应当具备的一种政治品格,把它作为预防腐败和建立清明政治的一个思想先导。
“消极腐败”是我党某前面临的一大危险。相对于那些明显触犯法律规范的贪污贿赂型的“积极腐败”而言,消极腐败危害更深。因为积极腐败一直引起我党重视,针对这方面腐败,我党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不断加强反腐力度。而对于诸如过度的“三公消费”,以及由于官僚主义、违反民主科学决策原则而导致的各种各样的决策失误,修建大而不当的政绩工程、豪华办公楼,以及其他各种作风不正、形式主义、奢侈浪费、腐化堕落等“消极腐败”的行为,我们长期以来虽给予关注,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造成一定范围、一定领域内出现“部门利益压倒一切”,官僚主义作风严重,铺张浪费风气盛行,选人用人上“任人唯亲”和宗派主义等不良行为和现象,其危害与积极腐败相比并不逊色。某种程度来讲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大,因为它不仅不被人们重视,甚至还被许多人当作追逐的目标和向往的对象。
不论是积极腐败还是消极腐败,导致它们产生的原因很多,但最关键的就是廉政意识的缺失。党同各种腐败现象是水火不相容的。彻底化解各种腐败的危险,需要我们党继续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但首要的还是要通过教育,增强全党的廉政意识,把它作为预防腐败的基础工作做实做好。廉政意识的不断增强,能够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化解腐败产生的思想危险。廉政意识的增强,需要通过开展各种行之有效的廉政教育来实施,只有针对现实的腐败行为进行科学的批判,扬善弃恶,陶冶情操,才能在领导干部的主观世界里,树立起廉政意识,并在工作当中,不断增强廉政意识,始终绷紧勤政廉政这根弦,才能做到从思想深处不愿腐败,化解掉腐败产生的思想危险。廉政意识的不断增强,能够促使领导干部模范地遵守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化解腐败产生的行为危险。
把党纪国法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廉洁从政、勤政为民,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坚决抵御各种落后思想和腐朽文化的侵蚀,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生活作风,永葆共产党人先进性。用自身的模范行动为党和人民努力工作,化解掉腐败产生的行为危险。廉政意识不断增强,能够促使各级领导干部以改革创新精神,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从体制机制上化解腐败产生的危险。面对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必须增强全党做好反腐倡廉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把反腐倡廉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理念思路、措施手段、方式方法的科学化,不断探索反腐倡廉建设的制度机制,从根本上减少和杜绝腐败现象的产生,从制度上化解掉腐败产生、蔓延的危险。
在福建调研时强调,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党组织的日常工作,是各级党委的主体责任。要运用好监督执纪的“四种形态”。批评和自我批评要经常开展,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党纪轻处分和组织处理要成为大多数;对严重违纪的重处分、作出重大职务调整应当是少数。作为基层党委、纪委要切实增强四种意识,自觉把“四种形态”贯彻到监督执纪问责各项工作中,真正把纪律挺在前面,充分体现出我们党“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政策。
一是注重思想认识的提高。基层党委、纪委要坚持以学习《准则》和《条例》为主线,结合“两学一做”活动,积极开展廉政主题教育、反面警示教育和廉政法规教育,提高党员干部对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视,切实绷紧纪律这根弦;进一步增强“两个责任”意识,层层向下压实责任,使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遵守中央“八项规定”,严防“四风”反弹形成常态。自觉将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为广大党员干部作好表率。
二是注重问题线索的摸排。基层党委落实好主体责任,注重问题发现。定期召开会议,分析查找本级、下级班子成员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问题;对照“责任清单”、风险防控点深入查找问题。纪委要担好监督责任,进一步畅通群众投诉渠道,通过设置举报电话、意见箱、公布举报网站、发放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摸排干部作风问题线索。
三是加快问题线索的处置。建立作风问题线索识别、受理、查处的快速反应机制,对发现的线索,看到的苗头,不能听之任之,视而不见。要强化监督执纪,抓早抓小。对尚未违纪但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党员干部及时提醒,对有违纪行为但尚未违法的党员干部及时处理,对严重违规违纪的党员干部严肃处理,并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学习,使咬耳朵、扯袖子、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从而避免我们的党员干部从小错演变成大错,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从人民公仆变成阶下囚。
学习贯彻在会见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我认为最关键的是要认清自身肩负的重要使命,立足县情实际,找准努力方向,强化四种意识,做好四个表率。
强化政治意识,做立场坚定的表率
对党忠诚,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是从政执政的生命线,是做好工作的根本点。一是坚定信念。只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对党忠诚才能有牢靠的基础。作为领导干部,要自觉加强思想改造,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把牢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增强政治敏锐性,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思想上同调,目标上同向,行动上同步。二是坚守纪律。自觉把严明纪律的要求贯穿到党的建设各项工作之中,把严明纪律的要求体现到加强党员干部的日常教育监督管理之中,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廉洁纪律、组织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三是坚持法治。依法治国的根基在基层。作为领导干部,必须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自觉把法律知识转化为规范和指导工作的实际能力,转化为为群众谋利益的具体能力。严格按照法定职责、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开展工作,善于运用法治思维谋划县域治理,用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发展。
强化担当意识,做加快发展的表率
领导干部必须做到担当担责担难。一是敢于担当。就黄梅而言,敢于担当就是要突破常规,敢于决策,抢抓长江中游城市群、大别山革命老区建设和“十三五”规划编制机遇,在更高的战略定位上谋划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二是勇于担当。当前黄梅正处于改革发展的攻坚期、关键期,矛盾多发、利益多元,要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咬定发展不放松,坚决克服懒政、庸政、怠政,勇于负重担当、勇于直面难题,形成谋发展、抓发展、促发展的的浓厚氛围和强大气场。三是善于担当。担当不是简单地拍脑袋、拍胸脯,说大话、说空话,而是要有着眼大局的视野,要有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领导干部,应该善于担当,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把心思和精力用在想大事、谋发展上。
强化宗旨意识,做执政为民的表率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作为领导干部,更要做到心中有民、执政为民。一是以民为师。把调查研究作为基本功,经常深入基层,尤其是要经常到艰苦的地方去,到困难多的地方去,到群众家中去,体察群众情绪,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疾苦。虚心向群众学习,善于集中和接纳群众的聪明才智,将群众的好观念、好意见、好做法提升到理性的高度。二是以民为本。任何时候都要坚持以民为本,民生为重,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推进跨越发展中为民谋福祉,不断提高人民幸福指数,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三是为民办事。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主要精力用于干大事、办实事上,不搞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关心群众生活,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着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心系群众、热爱群众、服务群众。
强化自律意识,做勤政廉洁的表率
自觉守住党纪国法、思想道德两条底线,做到心有所戒、言有所畏、行有所止。一是提高修养。加强道德修养,提升思想境界,时时处处树形象、重品行、做表率,以德服人,以德养廉。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自觉抵制私心杂念,做清醒者,当明白人。二是正确用权。必须坚持正确的权力观,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处理好公和私、情和法、利和法的关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三是严于律己。始终保持工作定力、思想定力,做人守本分,做事讲公道,做到心有所律,行有所禁。在欲望上克制自己,在权力上管住自己,在小事小节上把握自己,争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
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通知指出,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面向全体党员深化党内教育的重要实践,是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
在新形势下,作为一名组工干部,践行“两学一做”,我们就必须牢牢树立“四种意识”。
政治意识。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就是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做到对党绝对忠诚。组工干部政治意识强不强体现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坚定不坚定,能不能严守政治纪律,能不能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我们知道,对党忠诚、政治坚定, 是组工干部的首要政治原则,也是必须具备的政治品质。在xx届中纪委第五次全体会议上就强调,要加强纪律建设,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就要求组工干部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态度鲜明,政治坚定,坚决维护中央权威,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大局意识。开展“两学一做” 学习教育活动,主体是全体党员。因此,作为组工干部更要有大局观念。大局意识是广大党员对党的性质、宗旨、历史使命,以及党的纲领和任务的自觉认识,是党员政治觉悟和党性的集中体现,没有大局意识就没有党的团结和统一,就不可能形成凝聚力和战斗力。因此,组工干部要守土有责,忠实履行职责,无论何时何地必须牢记党员身份,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决不能放纵自己,做到学思践悟,知行合一,自觉抵制腐朽思想,增强党性意识,切实做到理论自觉和行动自觉。
核心意识。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也在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我们党服务于民的核心要义。因此,组工干部要有核心意识,努力践行“两学一做”。习曾强调,党员干部要必须心系群众、为民造福。作为组工干部,我们必须站稳群众立场、强化宗旨意识;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切实增强公仆意识,始终坚持“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导向;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拥护不拥护”作为检验工作的标准,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坚持“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清醒认识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看齐意识。有责任,才会有坚守;有责任,才能积极进取;我们组工干部要强化责任意识。心中有责、敢于担当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价值最求。曾强调,“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担当即是责任,组工干部只有学会承担责任,才能勇于面对挑战,才能在国家与群众身处困难之时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每一位组工干部都要牢记责任、恪尽职守,敢于担当、善于担当,肩负起党和人民赋于的光荣使命。
我们要在风险面前要敢于作为、敢担责任、冲锋在前,能够豁得出去、顶得上去,保持好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本色,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