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是人们每个人的心中所属,不论走的多远,家乡是总惦记着回去的地方。你知道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优秀作文要怎么写吗?下面是整理的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优秀作文优秀9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盼呀盼,新年终于到来了。欢乐的气充盈着我们家,整个家里的样子经过一番打扫焕然一新,我写的新对联贴在了门口。当然,来我们家拜年的人也络绎不绝,这也为我们家增添了不少喜庆气氛
不过,我发现一个问题:来我们家拜年的人吃剩的糖纸会四处乱扔,妈妈却不劝阻。我向妈妈提出了心里的疑惑,还自告奋勇地去拿扫把。妈妈却一把拉住:“我不要去扫这些糖纸,这个不能扫!”不能扫地?真是奇怪。我理直气地反问道:“妈,我们家‘扫房’时不是弄得平干净净吗?要是这么个脏样来待客怎么能行?”
妈妈语重长地说:“这个就是不能扫,至于为什么,你自己上网去查吧!”
于是,我真的去网上找到了答案:原里糖纸代表着财气,如果扫出门,就相当于把财气扫出了门,所以不能扫糖纸。
我还在网上找到了过年的多项禁忌,比如初一不能喝粥,因为这代表一年四季穷苦,是不吉利的;比如不能吃红薯,因为这代表着眼睛会出火毒;比如过年不能吃药,这个像象征着这一年会疾病缠身。还有一些言语上的禁忌,例如有船的家庭新年时不可以说“翻”这个字,因为这会让船翻掉……
原来,过年也有不少学问,只要你用心发现,就能发现它的乐趣所在。
清明祭拜
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有非常多,如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寒食节……我的家乡,人们对清明节特别重视,因为这天是追思先辈、缅怀先辈的日子。
清明节那一天,妈妈约好了亲戚们,一起去拜祭祖先。人到齐后,妈妈给每个人发了几片柚子叶。柚子叶的作用是避邪,让邪气远离。
我们一起来到墓地所在的山脚下,一起登山。小孩子们精力旺盛,我与堂哥堂姐堂妹堂弟一齐向上爬到了第一位。爬到特别陡的地方,我们手脚并用,双手扶着地,脚也往上蹬,费了老大力气。我们一直爬,终于爬到了安葬先人的位置,大家气喘吁吁。作文吧
大人们把东西放好,开始布置,有的割长长的青草,有的摆放供品,有的在坟墓上插上纸花……做好了准备工作,小孩和大人们一起点香。每个人拿三根香,排队祭拜。轮到我了,我鞠躬了三下,找了个合适的地方插下香。所有人拜完后,就要烧纸了。小孩和大人一起折纸钱,打开纸鞋、纸房子。烧纸的寓意让祖先有吃有用,什么也不缺,让祖先在天国过得幸福。我拿到要烧的纸,小心地点燃它。纸烧起来了,我很怕烧到手,心里想:没事的,很快就结束了。这几天都是这个样子,认真对待,是对清明节和祖先的尊重。
这就是我家乡的清明节。
过年,不仅有五花八门的活动,更有平时吃不到的美味。我最喜欢的,莫过于好吃的酱油肉了。在温州,过年时家家户户都会在阳台晒酱油肉,那场面想起来就让人流口水呢!
冬至的前几天,我们去外婆家做酱油肉。可是酱油肉怎么做呢?怎么做才好吃呢,外婆说,酱油肉一定要在冬至前后这几天晒,因为西风比较干燥,腌制酱油肉更容易晒干,不易坏。
外婆开始示范起来:先把五花肉去皮,切成大约5厘米左右厚度的长条,然后放入一些叫做“二锅头”的白酒和酱油腌半天,最后放入花椒,蒜,姜片……外婆说,酱油肉好不好吃,取决于酱油好不好,是否有腌入味。然后问我:“萌萌,你要试试吗?”我当然愿意。洗好手后,外婆指导我不停的搅拌,揉捏,给五花肉按摩,这样能让肉更快的入味。大约过了十分钟,肉的颜色明显变深了。接下来大概要晒3-5天,我们就能吃到美味的酱油肉啦!
冬至来临,“酱油肉来啦---”妈妈把热气腾腾的酱油肉端出来了。我好奇的看着酱油肉:肉已经完全染上酱油的红褐色了,里面的酱油似乎被蒸出来了,在碗底还不安分的吹出一股股热气。闻了一口,酱油的微甜和肉特别的鲜香融合到一起,形成一股特别的味道。轻咬一口,开始微微的鲜甜味充斥在嘴间,转眼间肉的鲜味就迫不及待的钻进喉咙……因为晒干了,肉质很有嚼劲,鲜味也很好的锁在里面,让人回味无穷……
吃着美味的酱油肉,我们听着妈妈讲起酱油肉的寓意:“你们看酱油肉的颜色是不是红褐色?因此过年吃酱油肉也寓意着新的一年红红火火。”原来如此呀!
我们的家乡风俗很多,想了解吗?来我的家乡——温州看看吧!
在我的家乡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每个节日都有传统的风俗习惯。
春节是最热闹的了,年三十的晚上,亲朋好友会团聚在一起,吃着美味的食物并且互相聊天,吃完晚饭,我们小孩便可以到外面尽情的玩耍,大家开心的不得了,放着美丽的烟花,‘轰’的一声,天空中展现出美丽的图案。大家开心地度过了着一个夜晚。
年初一早上,我吃好团子,就去我们村上拜年,每到一家,她们就热情的迎上来,放了一把糖在我的手上。接着,让我坐在沙发上吃东西,吃好以后,我要走了,她们立即塞一个红包给我。然后有去另一家,另一家的人泡了糖茶,茶叶茶……之后她们让我坐在椅子上、吃糖,喝茶……过了一会儿,又去了另一家,另一家的人也是热情好客的,接着,去了好多好多的人家,红包越来越多了。
年初二,家人带我去串亲戚,一到亲戚家,亲戚热情的迎上来,好泡了茶。真是太热情了。吃饭时,桌子上摆满了菜,我们喝这饮料,吃着菜,吃好菜,我们要走了,亲戚又拿了一大包东西给我们。
年初三,亲戚到我家来了,我奶奶忙这,忙那儿,真是累坏了。我们又度过了年初四……
我喜欢我的家乡。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方的风俗文化肯定也会不一样,我家乡有很多有趣的风俗,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我们家乡最有趣的风俗之一——龙灯会。
在我们兰溪,到了正月初十,是我们那边一年一度的龙灯会。龙灯是灯会的主灯,龙灯中最有代表性的数“桥灯”,一般均有百余桥,长者数百桥,甚至千桥。龙头下托以木板,上建支架,以竹箴扎于板架,成棘龙形状。灯内燃点蜡烛,色彩鲜艳夺目。灯桥下托木板,板上设有灯架,每板两枝。龙尾是最末一桥,呈龙尾巴形状,披以绸缎彩虹。
在那天夜里,街上都会挤满了众多的人前来观看。大家聚在一起,有说有笑的。一起等待着精彩的舞龙灯。远远望去,好像是一片黑色的海洋。我也在这片“海洋”中等待。终于,在远方有了一片红红的灯火在这热闹的人群中蠕动。我背在爸爸的背上,向远方眺望。“哈!是舞龙灯的队伍来了。”我非常得兴奋,十分期待龙灯在我身边“游”过的那一瞬间。很快,前面的人渐渐散开。只见一条体型硕大的龙,在我的面前游现。
在我们那里,谁也不能从龙灯那里跨过,因为龙灯是具有威严的,谁也不允许有人这样侮辱他。要是谁敢这样做,指不定是一份打。
很快,龙灯在我们的眼前慢慢移动,我们也一步一步的跟着龙灯。想在他身上沾点光……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龙灯会,是不是很有趣呢,如果有机会,一定要亲眼来看看,相信你一定会喜欢这个有趣的活动的!
指导老师胡安莲
说起春节,我们南方的春节与北方的春节大有不相同。在北方,人们过节通常在腊七腊八开始;而在南方,人们过节一般在十二月二十三日小年才开始。南方的年虽比北方略短,但却丰富多彩。
小年,一般是要吃糖的。在农村,爷爷奶奶们要在灶台边把“灶王爷”的嘴巴狠狠地涂抹上一层又一层的糖,听老人家说,给“灶王爷”涂糖,是为了让“灶王爷”在天上与玉皇大帝说些好话——保佑大家平安。吃糖后,就是要开始家家户户的“彩排”,也就是新年之前的准备。
到了除夕,这是令人激动的一刻,为了准备丰盛的年夜饭,爷爷和爸爸一大早起来就去农贸市场买进行大采购。他们来到大南农贸菜市场,这里有许多温州人喜欢吃的海鲜。只见爷爷一家一家地看,精挑细选、货比三家地买。在家里,妈妈准备好了十个红艳艳的碗,和我们平时用到的碗有点不一样,它高高的、圆乎乎的,每个碗外面都印着红色的喜庆的图案。妈妈说这个叫高脚碗,温州人过年家里摆年夜饭时,都会用这个碗来摆盘,表达了一个美好的祝愿——红红火火,步步高升。
终于等到了除夕晚上,大大的圆桌打开,铺上红红的桌布,摆上了红艳艳的高脚碗。碗里装着奶奶提前晒的酱油肉、酱油鸡、鱼饼、鳗鲞、花蛤、鱼胶冻、橘子、樱桃、荸荠、江蟹生,这些可是正宗的温州老味道,每道菜上还要放一片红萝卜,方言称作“红菜”,意为讨个好彩头。
吃完饭,除了三四岁小孩,其他人都要去守岁。在守岁时,爸爸和爷爷一起放烟花,我和小狗麦克一人一狗占一扇窗,我们如同姐妹,狗眼与人眼对视十秒,我哈哈大笑,小狗汪汪大叫。过了一会儿,双手贴在窗上,往窗外望去,爸爸把大爆竹一点点的铺满在地上,摆成一个正方形,拿起打火机,往线头上一点,顿时,正方形变成了一个迷你战场——噼里啪啦,把一年的不如意炸得荡然无存。即使在屋里,关拢了窗,闭紧了门,也能听到大人和小孩们夹杂在鞭炮中的欢笑声。轮到爷爷放花筒了,爷爷慈祥地微笑着,如同绽开了的蔷薇花,他慢慢地旋开花筒、点燃,花筒瞬间飞到空中——开花了!你看,那美丽的烟花带给了我们一片欢乐!
正月初一到初五,我们一家就串门去亲戚家拜年,跟朋友说些吉祥话:新年好!吉祥如意,幸福安康,开心每一天……
正月十五——元宵节。元宵节是传统节日中最受欢迎的节日之一。各地会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有的吃元宵,有的闹花灯,有的猜灯谜,还有的划龙灯……为了增添节日氛围,街头巷尾会高高挂起红灯笼。而我们村则把红旗高高地挂在半空中,把红灯笼挂在一种专门的钩子上,等漂亮的龙舟一来,底下人头攒动,有高声呼喊的,有大声应答的,有的边走边聊的,有的无意紧跟其后!
这时候,我们这些小孩子,在灯笼底下,唱起了自创歌:“灯笼,灯笼,红红的,往上挂!小孩,小孩在底下,玩呀玩!烟花、爆竹【】,噼里啪啦,哈哈哈!”
南方的春节,就是这么精彩!
我爱南方的春节!
我的家乡是首都北京,那是一座有着2000多万常住人口的超级城市,也是一座拥有三千多年历史的古都。北京既现代又古老,历史的年轮和文明的积淀赋予了大都会北京特有的年俗。
对于一个中国人而言,最重要的一个节日莫过于春节。春节又叫“过年”,在过去的传说中,“年”是一种给人们带来厄运的凶兽,每到除夕,“年”一来就要吞食牲畜,伤害人命。但是年兽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所以每年除夕家家都贴红对联,燃放鞭炮,户户灯火通明,守更待岁,这成就了中国人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我最喜欢过年了,因为过年的时候能放鞭炮、拜年、得红包,而北京过年还能逛庙会。
过年放鞭炮是我的最爱,每年的除夕夜我都会兴冲冲跟着爸爸和妈妈一起去放鞭炮。我会像一个小侦察兵一样快速扫视周围的环境,选择一片开阔、平整的地面,迫不及待的撕去炮皮,把鞭炮稳稳的放置在地上。手拿一截香柱又紧张又期待的小心翼翼地靠近鞭炮,爸爸会拿着手电帮我照着鞭炮的引线,这时候我会深吸一口气,慢慢地俯下身子,双眼紧盯引线,伸手将香柱头稳稳地靠向鞭炮,然后迅速的转身,大跨步的跑开,一下子就离了鞭炮几米开外。紧接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会响彻夜空,天空中也接二连三的绽放出一朵朵绚丽的花朵,胆小的妈妈会捂住耳朵,我们全家人一起沉浸在这五颜六色的夜晚,辞旧迎新的爆竹声将过年的喜庆气氛烘托到顶点。
在北京过年还有一项特殊的习俗,那就是逛庙会,北京最有名的莫过于地坛庙会啦。还没到地坛庙会的大门,迎面就能看到红红的灯笼,百盏千形、喜气洋洋。周围到处都是人,叔叔阿姨爷爷奶奶的脸上,欢声笑语都带着喜庆。路两旁早已被五花八门的小贩挤得水泄不通,不断传来小贩们的吆喝声和大家买卖之间的讨价还价声。仔细一瞧,还真是吃喝玩乐样样俱全。看,十里飘香的羊肉串摊位前挤满了众多食客,金黄色的热油、红彤彤的辣椒粉、黄橙橙的孜然面包裹着一串串羊肉串,在炭火上发出“呲呲”的响声,馋的人口水直下三千尺;闻,古朴幽香的不是一杯杯回味无穷的奶茶吗?时不时的吸引着人们驻足品尝,卖奶茶的蒙古族小姑娘脸上总是会露出温暖的笑容,好像奶茶也变得更加香甜啦;踩高跷、舞龙、秧歌作文……一出出民俗表演更是异彩纷呈。在北京的庙会里,年的味道更加浓郁。
我喜欢过年,但我更爱我的家乡——北京。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说起咱家乡是在素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的河南。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我的家乡在河南郑州,从我记事起,每到中秋节,妈妈都会亲手给家人做月饼,一早起来妈妈就开始做月饼,将提前煮好的红豆碎成泥,再把打成蓉的豆沙糖浆和油馅拌均匀,这样香甜可口、甜而不腻的豆沙馅就做好了,接下来将皮料与油酥料各分成小块,再将油酥包入皮中,用手掌揿扁成薄形开始包馅。妈妈先取豆沙馅置于揿薄的酥皮上,轻轻的包住,放入生坯模具内,压紧实,然后一推一个可爱香甜的月饼就成型了,我看那小巧的月饼模具特别精致,有富贵吉祥、花好月圆的字样,有富贵牡丹花的图案,上面的花朵栩栩如生。看完后,我也嚷嚷着要做一个,我拿起一个酥皮,手忙脚乱地往里塞豆沙馅,或许我太着急了,方法掌握的不对,做出的月饼四不像,像一团没揉开的面团,把妈妈逗乐了。做好的月饼放入预热的烤箱内,很快就烤好了,表面金黄油润,厨房里飘满了豆沙的香气,让人垂涎欲滴。
到了傍晚,大家早早地吃过晚饭,来到平台,全家欢聚在一起赏月,聊天吃月饼,十五的月亮可真圆啊,就像一轮金黄、明亮的大圆盘,把皎洁的月光毫不吝啬的洒向大地,我们欣赏着这美丽的月亮,妈妈给我们端来了月饼,就像天上的月亮,金黄金黄,我们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的津津有味,一家人其乐融融。
听爸爸说中秋节象征家庭团圆幸福,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现在每年的八月十五,在外面忙碌的人,无论身在何处,都会千里迢迢赶回家,跟家人团聚,感受家的温暖、温馨。
这就是我的家乡中秋节的风俗习惯,让人难以忘怀,我爱我家乡的中秋节,也爱我的家乡!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描述出了春节万象更新的一派景色。
春节的来历说法众多,其中最为普遍认同的一种说法是,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作为我国最为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春节,习俗自是数不胜数的。例如:置办年货,贴春联,吃年夜饭,守岁,放鞭炮,看春晚,拜年……
在家乡的清晨,街上鞭炮的“噼噼啪啪声”响彻云霄,将熟睡的孩童们从美梦中拉了出来。
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眼前的春联、灯笼,增加了节日的味道。
大人们凌晨四五点便起来忙活了,因为他们得为一家人团聚准备好丰盛的年夜饭。无忧无虑的孩童们则与伙伴分享自己新年快乐的源泉之——各式各样的鞭炮。有仙女棒,冲天炮,擦炮,甩炮,魔术弹等等。
过年使我们小孩儿最欣喜的莫过于能收到压岁钱了。压岁钱一般是长辈给孩子们,妈妈从小叮嘱我要懂规矩,收下红包时,必须双手接过,并向长辈道谢。
在我们家,过年时收到的压岁钱都是交予父母保管的。从书上我还得知了关于压岁钱的小故事呢,让我来跟你们一起分享吧!
以前每年大年三十的夜里,会有一个名叫作“祟”的小妖出来伤害小孩子。它会趁夜里偷偷潜入人们的家中,摸一下熟睡的小孩子,从而导致小孩子生病、发高烧。当时的人们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会让小孩子用红纸包八枚铜钱玩,将“祟”吓跑
因此,人们又将这八枚铜钱叫做“压祟钱”。后来又因“岁”与“祟”谐音,又被称为了“压岁钱”。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欢乐而又喜庆的节日,家乡的习俗与春节的快乐如一首美妙的乐曲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