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个文明古国,论起风俗习俗,可谓“一地一样”花样繁多,单新年风俗,就五花八门。但亘古不变的是那份喜庆和热闹。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家乡的风俗的作文,方便大家学习,快来看看吧!这次为您整理了家乡的风俗500字六年级作文优秀5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北方有句俗语:舒服不过躺着,好吃不过饺子。北方人都爱吃饺子,我也不例外。
在北方生活过一段时间,我也学会了包饺子。首先把一大团白花花的面团搓成又细又长的一条,然后均匀地分成一小块一小块,再用擀面杖擀成一块块薄薄的小面饼,最后在面饼上放上鲜肉陷,让它穿上一层洁白的外衣。饺子总算包好了,接下来就是煮饺子,先把锅里的水烧开,然后把包好的饺子一个一个的逐个放进锅里,让它在热水里泡一个舒服的热水澡,看着饺子在锅里一浮一沉,瘦瘦的身子在锅里渐渐胖了起来,好不有趣。
饺子煮好了,打开锅,只见一团热气扑面而来,让你的脸被整个水汽包围。我坐在桌子边,一股饺子的香气扑鼻而来。还没等饺子端上桌,大家已经把一盘饺子都夹光了。我张开嘴,一口咬下去,一种香而不腻,滑而不涩的感觉顿时在嘴中弥漫开来,让你吃完一个,又忍不住想吃下一个,直到腹中再也装不下任何东西。我坐在椅子上,一边欣赏盘中的一个个饺子,白白的,圆圆的,胖乎乎的,好像一个个小娃娃,坐在盘中对着我微笑。饺子的皮是那样薄,半透明的样子,仿佛可以看到里面的肉陷,让人盯着,口水好像都要流出来似的。等吃完饺子,大家谁也不想动,好像还在回味饺子那鲜美的味道。
“春节无饺不成席”,我终于理解了北方这句俗语的意义。
清明节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传统节日。
作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清明节属于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个文化传统节日,凝聚着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华文明的祭祀文化,抒发人们尊祖敬宗、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清明节最重要的习俗为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春秋二祭,古已有之。
到了清明节,扫墓的人们都会去先人的墓前鸣放鞭炮。听家人说放鞭炮,是为了叫醒在坟墓中的魂灵,让他们从睡梦中起来收好后辈们供奉的钱材。而现在随着绿色扫墓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大家也开始提倡在墓前放几束花,磕几个头,以敬哀思就可以了。
每年四月五日起床后,我们一家就会搭上爸爸的汽车,启程前往白沙,给死去的亲人扫墓。
我们手提祭品,心情沉重地往山上走着。亲人墓前的草已长得很高了,外公把墓前的草清理干净后,我们便将火点起来,把纸钱一张一张的分开后,一点一点地放进火里,烧给在坟墓中居住着的亲人的灵魂,再虔诚地插上香,在坟墓前磕几个头许下自己的心愿后,最后将花束摆放在坟前,我们才会离开了。
清明扫墓,既是为了纪念死去的亲人,怀念他们的音容笑貌;又是一种信仰,在列主列宗之前许下愿,鼓励让自己在新的一年多多努力。我想,这就是清明扫墓经久不衰的缘由吧。
我们家乡的除夕,有很多风俗:吃年夜饭、守岁、做红团……而我最喜欢的就是做红团了。
今年除夕,奶奶也是一如既往的做红团。只见奶奶先把米和绿豆分开煮熟,再加上一点白糖并搅拌均匀。接着奶奶又把糯米粉磨碎,再加上一点红食素,这样才能使红团变红。奶奶还告诉我红团的寓意:“吃红团可以在新的一年里红红火火。”然后奶奶又熟练地把红团分成大小一样的小球,再用小圆棍把小球搓平。成为一个个红团皮。奶奶把刚才煮好的绿豆馅放在红团皮里面,并包紧,然后把剥好的红团皮放进一个木雕成的红团印章里,轻轻压实,用手一敲,里面还刻了一个“福”字呢!奶奶把包好的红团垫上昨日摘好的粽叶。放在蒸笼上蒸,过了半个小时,红团熟了,每个红包都散发着诱人的香味,红彤彤的看上去十分美味。
看着奶奶做,我也忍不住想尝试一下。我照着奶奶的样子,先用勺子挖上一团馅,然后再放在红团皮上,再把红团皮包紧,但是一开始我不是包的馅太多,就是太少,做的红团大小不一,这时奶奶告诉我:“红团的馅差不多三勺就可以了。馅太多就会露馅,线太少,红团皮又显得太多了,不好吃。”我照着奶奶的秘诀去做,个个红团饱满均匀,十分美味。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你们家乡的风俗又有哪些呢?
曲阜的元宵节
史晓霖
在众多节日里,我最喜欢元宵节。曲阜的元宵节十分热闹,在放着花炮的夜晚吃元宵赏花灯,多么欢乐啊!
早晨八点,妈妈就起来去买做花灯的材料,十点十分准时开始做花灯,寓意“十全十美”。用小刀把萝卜芯切掉,里面插一根蜡烛,用刀小心翼翼地刻出一道道花纹,一朵漂亮的萝卜灯就做好了。我记得邻居家的王奶奶会做面灯,当时,我还小,想跟着学,但是面灯没做好,却弄得满脸都是面粉,王奶奶做花灯技术娴熟,用手在面团上一捏,一只猪耳朵就出现了,左边一捏,右边一揪,不一会儿,一只奔跑的小猪就做好了,在太阳下晒一会儿,等面团固定,插入一根蜡烛,一个小猪形的面灯就诞生了。看得我心里直痒痒,软磨硬泡,拿了好几盏灯呢。元宵节吃元宵。这是从古流传至今的习俗。香香甜甜的炸元宵,外酥里嫩,现在的元宵口味繁多,有豆沙的,草莓的,哈密瓜味的,真是应有尽有。我最爱吃豆沙味的,一口咬下去,浓香从嘴巴滑入胃里,美极了。
元宵节最具有特色的习俗就是赏灯。每当这一天,我们都要成群结队去看灯展,各式各样的灯挂在街上,每一盏灯都各具特色,有的是纱灯,淡淡的灯光照在白纱上,上面的图案隐隐约约,带有几分朦胧之美,像害羞的小仙女;有的是玻璃灯,耀眼的灯光照亮了夜空,像江湖中的侠客,威风凛凛。花灯种类繁多,看得我目不暇接。
元宵节寓意新的一年平平安安,吉祥如意,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出自《元日》,是关于春节的诗句,今天我就来说说我们北方过春节,有哪些风俗吧。
首先过春节有贴春联,放烟花,剪窗花,守岁等习俗。过年家里热闹热闹的,就停不下来了,我来简要说说一两个习俗是怎么来的吧。
守岁,顾名思义,守着岁数,意思就是说呀,在大年三十这晚,晚辈只要在灯下不睡觉守的时间长,自己父母就越长寿。
我再来讲讲,为什么要贴春联,剪窗花,这里还有一个传说呢!听我娓娓道来。
从前有一个怪兽,它的名字叫做“年”,人们都十分害怕它,因为每年一到春节,它就要出来吃人,村上有一户人家发现了年的弱点,那就是怕红色的东西和有响声的玩意儿,于是人们就每年都贴红红的春联和放烟花,“年”就再也没有伤害过人们了,不仅如此,春节时还有赏灯的习俗,今年的时候我来到了忻州古城里,哇,各色各样的灯绚丽无比,看得我是眼花缭乱,还有各种电子机关,变幻无穷,有的花灯上面印着《四大名著》上的张飞,关羽,刘备等人物
最令我为之惊叹的是狮子灯,它那笑眯眯的眼睛,头上杂乱的鬃毛,闻风丧胆的脸庞,还有那百里泛青的牙齿,十分威武。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它的竟然还会与人们聊天,游戏,互动。
北方的春节可真热闹啊,人山人海。我们要把北方春节的习俗发扬光大,争取让每个人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