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有着最高仪式感的节日,尤其是大年三十这一天,无论身在何方,都要回家过年。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家乡的春节习俗作文500字左右优秀4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人们常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说明春节就是人们一年到晚的盼头,在外游子的归宿,家里人们期盼的团聚,可见,春节就是个盛大的节日。
我的家乡在建阳的小山村里,大年三十每家每户都在贴对联挂灯笼,准备红红火火,辞旧迎新。大家都忙的不可开交,脸上都露出了喜悦。大家用了一大部分的积蓄购买了食物,小孩喜欢的糖果,客人们喜欢的菜肴,老人们喜欢的水果……备好这些东西,准备过新年。年夜饭,桌上有很多好吃的:比如说春卷、虾饼应有尽有。好吃的东西吃也吃不完。说到水饺,除了好吃还好玩,包水饺可要有点功夫。首先拿一张饺子皮,然后夹一些肉(把肉剁成肉沫,再加七七八八的食材)再用勺子把肉末舀到饺子皮上接着再把饺子皮两边吻合,一家子其乐融融地包饺子,吃年夜饭。
春节到了我们中国人就会放鞭炮,放鞭炮的来历是因为传说中有一怪物叫“夕”,“夕”最怕的就是光和红色,所以大年三十人们就要放鞭炮,不关灯。
最激动人心的就是压岁包啦,长辈都会给晚辈包一个红包里面有压岁钱和心意,压岁钱的来历是因以前有一种叫“崇”的怪物会伤害小孩,大人给小孩压岁钱就是保护小孩不被伤害。
大年初一,新的一年新的开始,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春柳深处农家好,白杨水边村舍新。”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副春联。这幅春联也象征着我的家乡的春节。
我的家乡在山东省的菏泽市。那里有“中国牡丹花之都”的美称。而我就在那里的一个小村子出生的。
说起那里的春节,那个是非常有意思的。
除夕那一天,我们的长辈,早早起来开始包饺子。而我们小孩子呢!就去跟着爷爷贴春联,用刷子向盛满浆糊的盆子沾一沾,再把刷子向墙上上下一刷,再把春联向上一贴,就好了。除了贴春联,我们还要在门上贴一些四字成语比如“抬头见喜、出门遇喜”等。
到了大年初一的早上。我们就去每一家拜喜,遇见长辈拜一拜。遇见平辈道一声:“新年好”过了一圈下来,我们小孩子的包里全是糖,花生,钱等等。
拜喜过完后,我们就拿着鞭炮,纸钱去拜庙。
到了庙之后,先把纸钱烧完,接着出去放鞭炮,外面都是震耳欲聋的响声,我和哥哥弟弟们躲在庙里不敢出去,生怕有鞭炮炸到自己。如果把菏泽市的所有鞭炮声加在一起,肯定能让地球震三震。
拜庙完了之后,就开始吃饺子了,我们那把做好的饺子给每一家送一碗。每家也会回敬我们一碗饺子,意思是:互相给福气,福福气气。
过完年之后的每一天又会有福气,窗外鞭炮依旧,窗内是温暖的海洋,大家在吃团圆饭,团团圆圆过年。我们那的春节有意思吧!你们那呢?
春节是团圆的节日,一到春节,在外挣钱的、读书的、远嫁外乡的人都会纷纷回到父母身边团聚。每逢这时候,都是我们最快乐的日子,礼物、压岁钱、久别的玩伴儿,都是我们最关心的。家乡的春节那种浓浓的乡土气息,更是让逐渐成年的我回味。
春节那天,节目很多。最早的节目,要数供“祖佬”了。农村人迷信,都想在最早供自家的“祖佬”,我们也被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早早叫醒,给“祖佬”叩头,祈求保佑我们平安,考试得高分。其实,这些都是假的,只不过是大人们让我们一起怀念≮≯死去的爷爷奶奶吧。
然后的节目便是“过年”了。一大家子人坐在一起,吃着丰盛的早餐,举杯互相祝福。而我们,更是该好好表现了,拿着杯子,“姑姑、叔叔、爷爷奶奶”甜甜地叫着,哄他们高兴了,下一个节目“发压岁钱”,“毛爷爷”则一个个飞来了!
贴春联、穿新衣服,更是我们喜欢的传统节目。选好春联后,大人们总是考我们,春联哪副在左、哪副在右,什么意思,谁家的春联最好?贴好春联,则是给我们换新衣服的时候了。洗完澡,穿上爸爸妈妈奖励我们学习进步的新衣服,嘴上不说,心里那个美啊,真是难以言表!然后小伙伴们一个个拿着鞭炮,比谁的鞭炮最响,当然更少不了比比谁的衣服漂亮!
春节的节目还有好多好多如:包饺子、看春晚、拜年等等,越过越怀念,正如爸爸妈妈们说的,春节,是为我们安排的。真的,比六一儿童节还热闹!
我爱家乡的春节!
我的家乡过春节的风俗就是吃上一碗热乎乎的饺子,那可是一件既开心又幸福的事。
饺子相传是东汉的医圣张仲景发明的,原名“娇耳”,建安初年,张仲景出任长沙太守,不久瘟疫流行,他的官做不下去了,便毅然辞去了太守的官职,告老还乡决心为百姓治病。
他在回家的路上遇上了许多百姓,发现他们耳朵都冻得雪白,他一到家就有许多登门求医者蜂拥而至,张仲景是心里老惦记着那些冻烂耳朵的乡亲们,于是他便搭起了医棚,盘上了一口大锅,专门舍药为穷人治病,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的药材放在锅里,熬到火候时,再把羊肉和药材捞出来切碎,用面包皮包成耳朵的样子,“娇耳”下锅煮熟,人们吃后顿时觉得两耳发热,从冬至起,张仲景天天舍药直到大年三十。乡亲们的耳朵都被他治好了,欢欢喜喜地过了个好年。
所以每到除夕的时候,妈妈总是要包饺子,她先把馅拌好,面和好。我们便开工了,妈妈先给我示范包了几个,妈妈包得可熟练了,不一会儿像扇贝一样的小饺子就一个个立了起来,我看妈妈包得那么熟练,觉得包饺子非常简单,于是我便跃跃欲试,但是我一包就难了,不是馅少就是破了皮儿,要不就是包了个立不起来的“懒饺子”,我又气又急,心想莫不是这饺子故意和我作对,不让我包好,妈妈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问我是不是觉得难了,要有耐心,我马上就领会了,馅不能太多,又不能太少……果然,这次包得比以前好看很多了。
这就是我家乡的习俗,虽然很平常,但是其乐融融,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