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四要素【优秀9篇】》由精心整编,希望在【记叙文四要素】的写作上带给您相应的帮助与启发。
一、整体感知
理清记叙的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原因、经过和结果。一般来说,每篇记叙文都应具备这六要素,把这些要素交待清楚,内容才显得完整,眉目才清楚。
理清记叙的顺序。记叙的顺序有三种:顺叙、倒叙和插叙。倒叙往往出于作者表达的需要;或是为了突出中心;或是为了使内容集中,对比鲜明;或是为了结构的变化,使叙述有波澜;或是为了造成悬念,引人入胜。插叙,有两种:一是由于某种需要,暂时把叙述线索中断一下,有关的另一件事情的叙述;二是对有关事情的追溯和回忆,叙述完了,仍按原线索继续叙述。
理出记叙的线索。线索是文章的纲,抓住了这个纲,就能理顺文章的内容,掌握文章的结构,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作为叙述线索,可以有多种,如以时间发展为线索,以事件为线索,以某人为线索,以见闻为线索,以地点的转换为线索,以感情为线索等等。如2006年浙江温州市中考试题《不落别处》一文的第一题“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本文是以“奖券”为线索,只要通读全文,联系文题,理顺内容,此题不难作答。
二、分析综合
分析记叙文的表达方式。采用综合表达方法是记叙文的主要特点之一,即除了以记叙为主之外,还要运用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描写是指在叙述过程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以及环境进行描写,给人以鲜明、生动的印象;说明是记叙的一种补充,它要交代解释记叙文中需要加以说明的部分;议论是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直接发表作者的见解,起画龙点睛的作用;抒情是指在记叙的基础上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抒发作者难以抑制的感情。弄清这些特点,有助于提高阅读记叙文的能力。
分析记叙文常用表现手法。
①过渡。主要从两方面入手分析:第一,分析过渡的方法和规律。常见的过渡方法有用词语过渡、用句子过渡、用段过渡。第二,了解过渡的作用。人们常说,写文章要承上启下,这就离不开恰当的过渡。穿针引线,组织成篇,可以说是对过渡重要作用的恰当比喻。
②照应。阅读时要注意分析作者的照应技巧,做到四看:一看起段与题目的照应,二看开头与结尾照应,三看前设悬念,后有照应,层层推进,多处照应,四看相同或相近的语句、段复叠式照应。复叠式照应对突出文章中心,标明文章线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③悬念。悬念是写作中为加强表达效果,吸引、感染读者常用的手法之一。
把握关键词语的深刻含义。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一是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借助上下文去推测、判断词语的含义。二是试用同义或近义词语替换作比较,理解词语的含义。理解得对不对,还可通过朗读体味,通过工具书来查证。三是注意句中隐含的意思(即言外之意)。如沈阳市2006年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题《献你一束花》一文中第4题“选文第⑿段中‘奇异的力量’指什么?”此题考查对文中短语的理解,这类题结合上下文内容分析,不能简单地割裂地理解词语。
三、鉴赏评价
分析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可以从分析人物的直接描写入手,还可以从分析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入手。有些作品除了中心人物之外,还有其他人物,分析时我们既要抓住中心人物,又要分析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
分析写作技巧。分析记叙文的写作技巧,除了注意体裁的特点之外,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从文章的取材方面看,选择材料是文章写作过程中的重要步骤,有的文章,作者善于紧紧围绕中心选择材料。从文章结构布局方面看,分析文章的结构特点,要着眼于全文的整体构思,理清文章的思路、脉络,分析文章各部分的内在联系。
从文章的表达方式看,可以研究其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综合表达方式运用得怎样,人物的肖像描写、行动描写、对括描写、心理描写以及人物活动的环境描写,怎样为表现中心思想服务等。从文章的语言运用看,可先看遣词造句的准确性、形象性、鲜明性、生动性,成语典故的运用,句式的变换,修辞方法的运用等等。还有语言风格,有的朴实自然,有的清新流畅,有的含蓄蕴藉,有的通俗晓畅,有的幽默辛辣等等。
如河南省2005年中考试题《宝石项圈》中的第二题“从第六段第七段的甲、乙两处句子中任选一处,具体分析其在表达上的好处。”做这类题目要求答全两个方面:一是句子运用的手法,二是表达的内容。回答此类题,学生很可能只答一个方面,或仅说明使用的手法,或单纯说明句子的作用,使答案不全面,而不能得满分。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要求考生了解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对文中描写对象是歌颂赞美还是批判讽刺,是喜爱同情还是厌恶憎恨。
一、阅读有助于积累写作素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在写作文时最缺的就是写作素材,只能拼接生活片段,简单地概述事件,所写的作文看上去就像流水账。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的写作素材的确很“穷”,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学生的作文缺少经历叙述和阅读体验。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和行路就是说人要有经历和阅历,有了经历和阅历的人才能有好的写作素材,只有心中有好的写作素材,下笔为文时才能轻松自如。目前,在应试教育形式下,学生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行路”也就很难做到了,只有靠阅读来弥补自己的阅历不足,从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改变学生写作素材“穷”的现象。
在阅读中摘抄妙语、美段,并且做到边读书边思考,写出感受与心得,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其实读书重在积累,重在沉淀,这积累和沉淀就形成了写作的素材。写作素材是写好记叙文的基础。学生只有通过广泛的阅读才能获得写作素材的积累。只有真正做到厚积,然后才能薄发。学生在写记叙文时才能有事可写,有话可说。
二、阅读有助于模仿写作技法
古人云:文似看山不喜平。然而学生记叙文写作中最大的毛病就是“平”,叙述没有波澜像本流水账。优秀的记叙文应做到“尺水兴波”,然而这就需要一些写作方面的技巧。这些技巧从何而来,那就是阅读。学生应该通过阅读经典的短篇小说学习文章结构的构建和写作技法的灵活运用。
例如在记叙文的叙事上,尝试地运用倒叙、插叙、补叙等手法;在材料组合上,适当地运用虚实、抑扬、张弛等手法;在情节构建上,有意地运用伏笔、铺垫、烘托等手法;使文章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阅读积累的素材又可以和身边典型事例巧妙地结合并加以简单改造,做到把材料生活化,真实化,只有这样才能写出好的记叙文。
三、阅读有助于注入写作情感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如果记叙文写作中没有灌注真情实感,那么这篇记叙文也就是去了灵魂。然而,我们的学生所写的记叙文就是缺少真情实感,缺少了作文的“魂”。要想让我们学生的记叙文找回灵魂,我们必须从阅读中学习情感的注入。
比如说写亲情类的,学生的叙述简单直白,表达情感简直可以用“裸”来形容。口号式的表达让读者感觉到情感的干瘪与牵强,不能使读者感动。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经典的亲情类的文章,让学生从中学会情感的注入。
例如朱自清的《背影》,这篇散文描绘了父子车站送别的场景。全文用平实的文字描写了父亲为我买橘子的动作,在笨拙甚至有点滑稽的动作中,传达出父子之间的真情。全文并没有说父子之间的感情有多深厚,而那种真挚而灼热的感情通过一些细节描写不言而出,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四、阅读有助于锤炼写作语言
文情并茂一贯是记叙文写作的要求。文章不仅要有真情实感,还要有一定的文采。优美鲜活的语言可以增加文章的亮点,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优美鲜活的语言在学生的记叙文中并不常见,多数学生叙述直白,语言枯燥乏味,不能给读者美的享受。针对这种情况,学生应该阅读,阅读有助于锤炼写作语言,让自己的写作语言变得优美鲜活。阅读优美的散文和诗歌是锤炼语言的有效途径,学生从阅读中学会妙使修饰添色彩,巧用修辞出鲜活,镶嵌名句显积淀,交错句式现灵活。
例如巧用修辞出鲜活:
(1)夕阳逐渐收起它如火似血般的余晖,晚风裹挟着桂花浓郁的香气,不停的塞进我的鼻孔,在这花香中,我醉了。(学生作文)
[关键词]诗歌;抒情;叙事;纪录片
文学和电影属于两种不同的表意媒介,但文学叙事与电影叙事却相互联系。文学作为一切艺术的起源,文学作为上层艺术引领电影艺术走向成功,诗歌从古代开始就具有记录事件的功能,电影最初的叙事就是模仿文学作品而来。贾樟柯被誉为“阐释中国的电影诗人”,他的电影《二十四城记》中使诗歌和电影产生直接联系。这部半纪录半虚构的电影,将人物分章节叙事,并将不同类型的诗歌作为每章节的引言,从而起到叙事“陌生化”的效果。
一、文学文本与影像文本的审美区别
文学文本包括诗、小说、散文和剧本等形态,文学是一种语言的艺术品,是传达人生体验的特定语言系统。这里主要区分的是人在阅读文本时和观看影像时的心理差别。这种审美感觉的不同带来的心理差别也会不同。文学文本的审美在于通过想象将文字转换为脑海中的图景,这种自觉的想象能将人引领到内心宁静之地。
文学和影像两者基本的叙述元素是不同的,文学依靠文字、词汇、语言作为基本单位,而电影则依靠镜头来叙事抒情。两者叙述元素的差异导致了两者呈现的艺术形象的差异,这样又进一步导致读者或者观众接受心理的差异。因为语言的抽象性赋予了文学较为广阔的想象空间,而文学本身因为富有哲理性而存在着深刻的内涵。电影的审美优势则是给观众带来的感官冲击力远胜于文学。“由于电影的画面具有直观可视性,逼真活动的人物影像可以通过形体语言、行为动作的全人类性建立共同理解的前提,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书籍、报纸、杂志等印刷媒介对文字的依赖,以及广播对语言的依赖。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电影电视可以跨越语言文字不同引起的传播阻隔与交流困难。”[1]电影的直观可视性,对真实的再现也让电影不可避免地陷入尴尬之境,逼真性是电影独具的魅力,却又使观众混淆真实虚假、现实虚幻的要害。相对来说,文学则弥补了这一缺憾,并因为对现实的疏离在当下“读图时代”有唤回心灵的意义。
文学文本中的诗歌中常充满着象征寓意,而电影中也常常有富有象征性的镜头。电影象征性的镜头最初也是从文学中学习而来的。指在文字、声音、影像下所隐藏的不单单是浅表层面的含义更包括其下更为复杂深刻的内涵。这又是文学文本和电影文本的审美共通点。文学作为历史悠久、经久不衰的艺术样式有着电影不可取代的审美价值和深厚的群众基础。两种文本带来的不同审美感觉被导演运用在作品中也是近年来的新尝试。对于这种尝试我们应该是鼓励的。
二、文学叙事与电影叙事的联系
文学和电影是两种不同的表意媒介,但文学叙事和电影叙事却相互联系和影响。现在不断有世界名著和获奖小说被搬上银幕。在改编上,要将文学的时间性叙事特点转为电影中时空性的叙事特点。“叙事性是说和电影最坚固的中介,文学和视觉语言最具有相互渗透性的倾向。”[2]文学和电影是彼此互动的两种艺术。在此,本文所探讨的是文学文本中的诗歌文本对电影叙事以及审美的效果影响。
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它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感情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诗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在文学的活动中,重要的是感知的过程。诗歌以精炼的语言寄托人类复杂丰富的感情,又因为语言的凝练和文学对日常生活的陌生化处理提高了感知的难度。而“艺术所使用的手法是‘使事物变得陌生’和使形式复杂化的手法,因此不断增加的困难与感知的长度使得感知过程成为目的本身,并不得不得到延长”[3]。这样说来,感知过程的延长会起到引人思考和触动情感的作用。那么诗歌则刚好引导人进入显像之外的深层思考。这也是诗歌所有作用中最为本质和深远的作用,激发人做“形而上”的哲思。
电影以一种相反的叙事方法呈现出与诗歌完全不同的样貌,如果说诗歌从叙事角度的主观和叙事单线条来看,那么电影就是复杂丰富的叙事角度和时空构架。古今中外的优秀诗篇所承担的都是叙事抒情的功能。诗人有感而发,“感”从何来,从诗人所目睹的、所经历的事情上而来。所以诗歌作为文学文本最初的形态,它既可以表现在以诗人为主观视角的记录,如我国古代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众多诗篇直抒胸臆,又可表现在诗人以客观角度叙事,如西方史诗巨著《荷马史诗》叙述西方神话故事中的英雄们。电影最初的叙事手法就是借鉴于文学,文学起源于诗歌,所以诗歌和当代艺术电影相关。
有所不同的是,诗歌是抽象的艺术,而电影是具象到超越逼真的艺术。它们的联系是以对叙事的改编建立的。但直接将诗歌以文本形态搬上银幕,只有《二十四城记》实行得最为彻底。
三、《二十四城记》中诗的叙事效果
贾樟柯在拍摄此片时说过:“电影在近年来太过依赖动作,而我认为最好表述这些复杂个人经历的方式是语言……想拍一部回到语言、回到文字的电影。”[4]《二十四城记》中大量运用口述、访谈和诗歌来展现成发集团这个老牌军工企业五十年的历史。有别于其他主流叙事电影以画面起最主要的叙事功能,事件和情节起主要叙事功能,而文字语言只占次要位置对叙事的补充,这样的模式甚至被固定化了。《二十四城记》中则充分发挥了文字的话语系统的表意内涵。诗歌在《二十四城记》中出现在人物口述、访谈的开篇或者结束处,每段诗歌都和片段中的主人公或者事件有联系,它起着总结、启发和抒情的作用。其中诗歌对整部电影在概括片段内容、整个电影节奏和审美“陌生化”的叙事效果上起作用。
第一,关于内容。这部电影中引入了大量的诗歌节选,这些诗歌分别是欧阳江河的《玻璃工厂》、叶芝的《随时间而来的智慧》《泼了的牛奶》、曹雪芹的《红楼梦·葬花词》、万夏的《本质》。这些诗歌以黑屏字幕的形式出现在电影中。诗歌文本在本片中“很大程度扮演一个先知的角色,或者说一个价值评判者的角色”[4]。诗歌在电影中扮演一个隐形的、客观叙述者,它本身辅助电影中真实的叙述者以一种文本的形态讲述,如果说人物是显性叙述者,诗歌是隐性叙述者,那么在表意内涵上的一致使得诗歌文本和影像文本在叙事上相互联系、推动。
选取的诗歌文本片段与画面人物的语言在一起,或者呈现出一个时代的记忆,如欧阳江河《玻璃工厂》中的诗句在画面表现了工厂车间的画面后出现。“整个玻璃工厂是一只巨大的眼珠,劳动是其中最黑的部分”。整部电影以一种人文关怀基调,围绕着一个国营老厂的三代“厂花”展开,通过60年代、80年代及现代三代“厂花”的人生经历和情感历程,反映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城市的发展、生活环境的改变给最普通老百姓带来的影响。电影主角都是工人,电影引用的诗句将“劳动”比作眼睛最具有神采的瞳孔。诗歌和电影产生了互文,相互指涉、互相缠绕。电影中诗歌还对人物生活经历进行哲理概括,如陈建斌饰演的宋卫东讲述完自己年轻时的经历后出现叶芝《随时间而来的智慧》中的诗句:“秋叶繁多,根只有一条。”这句诗暗示了宋卫东年轻时的选择和故事,诗歌文本对人物的生活经历进行概括,牵引电影叙事的进行。除了以上两点,电影中诗歌还对人物情感进行评价、衬托,如陈冲饰演的“小花”讲述情感经历后出现的《红楼梦》中的《葬花词》:“怪侬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在此通过诗歌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感情和陈冲精彩的表演来共同提升审美品格。
第二,关于影片节奏。《二十四城记》从叙事上有别于主流电影,几乎没有任何相互联系的情节来刺激故事。有着众多的叙述者,但他们也分别只在自己的故事里完成叙事功能。共有九个人物进行讲述、访谈,但讲述的段落之间并无关联。单个人物的口述段落会被黑屏所打断,或者稍作停顿,或者被人物的介绍以及出现在屏幕上的诗歌文本打断,构成影片的空白与沉默。本片诗歌以黑屏字幕的形式出现在电影中,这不仅从电影这种视听艺术中直接展现诗歌的存在和表达,这样的黑屏也是电影对诗歌的另一种有意模仿,这种黑屏打断了电影原有的节奏,呈现出诗歌吟唱式的停顿。电影这样的安排,是直接利用了文学文本的抽象性,对传统叙事的隔断,打破连续画面的进行,是叙事手法的新尝试。
第三,关于“陌生化”叙事效果。借鉴俄国形式主义对审美艺术的探索,“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使人感觉到事物,而不仅仅认知事物。艺术的技巧就在于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受的难度和时值。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所以必须设法延长。”电影以蒙太奇艺术呈现给观众,通过声音、镜头和剪辑技巧书写电影语言。影像的播映无可避免地总是让人的思维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人们很难实现那种在阅读时的状态,即将文字转化为画面的思考过程,只有拥有这样的思考过程我们才能有自我意识地辨别和组合我们思维里认可了的内容。所以当诗歌存在于电影中就会造成影像连续性的中断,这种中断会给观众的心理带来一种不适应感,强迫观众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思考,这样扩大认知的难度和广度,影片所带来的艺术感染力则会强。那么在电影中加入诗歌就是使电影表现形式复杂化多样化的一种手法。
《二十四城记》通过几段人物访谈,完整地告诉了我们一个国营老厂的变迁,却无法纤毫毕尽地抒绪。也许我们能感受到时代变迁的历史感和沉重感,但那仅仅是感受而已,在具象的深化里,我们会局限在这浅层的感受里。所以当本片诗歌适时出现时,就让我们在最具想象力的空间里自我发挥,触发自我意识的觉醒,而不是受制于导演。
本片开创式地将诗歌文本直接应用于电影文本,利用文学文本本身的距离感间离电影与观众,起到了叙事“陌生化”效果。诗歌和电影这两套不同的语言系统缠绕在一起虽然还显得有些缝隙,但这种尝试仍是值得鼓励的。
四、结语
《二十四城记》是诗歌在电影中存在得最为彻底的影片,是叙事效果上的一次重大改变。诗歌带来的感觉是一种遥远的陌生的美感,而电影带来的则是一种逼真的感同身受的美感。本片诗歌观照人物自身经历,又使得这种叙事上的尝试成为可能。将两个不同表意媒介、不同话语系统融合,以及在审美对峙下,必然产生“陌生化”的叙事效果。影片诗歌和人物叙事上的联系与剥离,给观众带来与主流电影不同的审美感受,在视觉文化浸润的时代,有换回心灵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风铸。全球化与中国影视的命运[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
[2] 徐永红。从《赎罪》看电影叙事与文学叙事的关系[J].时代文学,2010(09).
[3] 张冰。陌生化诗学——俄国形式主义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论文摘要: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听、说、读、写、译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五项基本技能,这五项基本的语言技能,既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也是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要提高初中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就必须从听说入手,并通过朗诵、阅读、翻译等途径,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技能,因此,本文主要以一次记叙文写作训练为例,谈谈如何进行英语作文课的讲解及指导的方法。
一、初中英语记叙文写作内容分析
要上好一堂英语写作课,就必须有的放矢地让学生知道写作的内容、写作的要求,因此,对记叙文写作内容的分析是势在必行的。记叙文是初中英语写作过程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文体,所谓记叙文,就是以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为主的一类文体形式,一般来说,记叙文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以写人物为主的,围绕人物来组织材料的文章,这类型文章可以以人物为中心叙述一件事情或者几件事情;二是以事件为中心的记叙文,即围绕事件来组织材料,一般可以以事件为中心去写一个人的活动过程或几个人的活动过程;三是以写景状物为主的记叙文,这类型的文章主要以“物”为中心,来记叙一件事情。在英语写作训练中,要写好记叙文,需要掌握以下几点:1.要写清楚记叙文的“四要素”,即人物、时间、地点、事件。2.写作时要明确中心,突出重点。3.记叙文要按照一定的叙述顺序进行,一般可以按照故事或者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叙述。4.英文的叙事有时态之分,因此,记叙文一般为记叙过去发生的事情,所以,通常用一般过去时进行叙述,但是也要按照具体要求、具体情况而定。
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要注意人物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等,并要围绕这个“人”的某一性格特点或者品质特点进行描写,这样才能有所突出的进行记叙。
以写事为主的记叙文,就要注意交待事情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物、原因、结果),应该注意描写先后顺序以及记事的相对完整,注意把握好事情的开始、发展、高潮及结局;以写景为主的记叙文,应该注意景物的主要特征,景物描写的层次,以及人与物的情感交融;以状物为主的记叙文,通常是借物喻人,主要是通过状物来表达作者的自我感受。
在写作过程中,对主题要审准,审清,经过细致观察后,按一定顺序和层次进行切题的叙述,大部分叙述文依据某事的发生、发展过程和经过进行叙述。对人、地和物的描写要注意由表及里的描写,如对人物,应客观上描写其外貌,在此基础上,突出其才能、特点、外表及内心是描绘其特长及心理素质方面的内容。对事物的描写,可由近到远,或由远到近,也可按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方向进行。
二、初中英语记叙文写作指导方法
以下将以“My Best Friend”为题目,分析如何进行写作指导。
首先,采用温故而知新的方法,先复习七年级上册《Good friends》一课的重要词汇及短语,并利用多媒体展示于同学们面前,如:gentleman-gentlemen, enemy—enemies, behave, honest, I agreed with…; Will you please not do sth.?/Will you please do sth.?…(并让学生跟着进行朗读,加深印象。)
然后再引入写作话题,我们已经学习了《Good friends》一课,刚才也复习了文章的重点词汇及短语,相信大家对“friends”的概念已经不再陌生,那么,今天我们要进行的写作训练,就是围绕着“My Best Friend”为题目,进行的写作训练。请大家先拟好提纲,然后,我们一起讨论一下你们自己最好的朋友——他/她是一个怎样的人,写作的要求为:
介绍一下你选择朋友的标准,并描述你一位最好的朋友,运用你学过的一些形容词的比较级,60词左右。
接着让同学纷纷进行发言,先作口头语言的交流练习,有同学开始发言:I like to have friends who are different from me, because we can learn from each other. 又有同学接着说:My best friend is Li Hai. He is taller than I, and I am heavier than he. 还有同学接着说:My best friend is more outgoing than I. We both like sports and we like playing basketball, so we often play basketball after school.
经过这样的口头练习,学生就能掌握作文的基本脉络及内容,在进行写作训练时,则会下笔如有神了。
三、结束语
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听与读的技能属于语言信息的输入过程,是语言的接受技能,而说与写则是语言信息的输出过程,是语言的生成技能。非常明显,语言的输出是建立在输入基础之上的,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与写作能力,就必须加强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与阅读能力,只有达到了足够的语言输入量,才能有效地围绕所理解和吸收的口头及书面信息开展说和写,以达到提高学生整体英语运用水平的目的。因此,教师应建立在听与读的基础上写作教学,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
参考文献:
1.赵永青 从语篇思维模式看英文写作教学,《现代外语》2005.2
中学记叙文写作教学普遍存在着“高耗低效”现状。不少中学生几乎不会叙事,在他们的叙事作文中,几乎没有像样的叙事文,要么是不懂叙事技巧,单纯直白地记生活流水帐,要么是叙事枯燥乏味,缺乏细节或渲染,要么语言颠三倒四,缺乏流畅性。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状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作文叙事理论的缺失。
中学作文的叙事理论基本停留在记叙文的相关知识上,比如记叙的六要素、记叙顺序、记叙人称、记叙详略等等,这些记叙文知识虽与叙事学知识有对应的地方,但是比较粗浅,也缺乏系统性。叙事学的视角理论、叙述者理论、时间理论、情节理论、人物理论以及叙事语法等知识,比记叙文的知识更丰富、更系统,也更具有操作性。本文将从叙事学理论出发,以人物和情节为主要切入点,试图架通叙事学与中学叙事作文教学之间的桥梁,并期望通过这项探索寻求符合中学学情的、具有理论指导意义的记叙文写作教学途径,最终促进学生以记叙文写作能力为主的叙事能力的综合发展。
一、叙事情节的安排
情节是指按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叙事学中的情节观虽然是基于小说而言的,但因其在“事件”这一角度上与记叙文存在交集,所以相关理论可以移植到记叙文写作教学中。亚里士多德认为“情节是行动的摹仿,所谓情节,指事件的安排。”他把情节界定为对“事件的安排”,这种安排其实是对故事结构本身的建构。基于这种认识,记叙文写作中情节的主要任务就是构建完整的事件。在中学记叙文写作教学中,借助叙事学情节观的相关内容,能够加深学生对“情节”的理解,从而掌握处理情节的方法和技巧。
(一)结构的完整性
传统记叙文写作教学中,最基本的就是强调记叙文“六要素”,即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结果,强调的是情节的完整性。而叙事学情节观中关于结构的完整性的论述,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他认为,有机完整性原则是情节的第一要义,强调情节“任何一部分一经挪动或删减,就会使整体松动脱节。要是某一部分可有可无,并不引起显著的差异,那就不是整体中的有机部分”。因此必须强调记叙文各部分之间的有机结合,特别是学生在叙述过程中的“赘余”,会极大破坏故事情节的完整性。在平时训练中要重点解决学生作文中与情节结构脱节的内容的删减,增强文章情节的整体性。
(二)布局的合理性
在传统的记叙文写作教学中,记叙文布局的合理性主要侧重于叙事内容的详略,即该详处用墨如泼,该略处惜墨如金。亚里士多德所说的“美要倚靠体积与安排”阐述的就是这个道理。但叙事学中情节布局的合理性更侧重于各情节要素之间的组织规律,这种组织规律在布局上主要体现为各情节组成部分的承续原则,主要表现为时间顺序的原则和因果关系的原则。从时间原则来说,任何事件都是在时间的延续中发生和发展的。我们经常说事件是一种变化过程,这无()疑是以时间为基础的,因为所有事件都可以无一例外地在时间的轴线上表现出来。因果关系原则是一切事件发生、发展、变化的普遍原则和基本规律。先有生,后有死;先有离别,后有重逢。在故事的发展过程中,前一个事件是后一个事件发生的前提和基础,后一个事件则是对前一个事件的继承和发展。由此环环相扣,从而推动情节的发展。在写作中,时间原则和因果原则可以结合使用,共同促进情节的合理发展。在记叙文写作教学中,可通过让学生了解情节安排的原则,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情节的能力,在平时训练时可以让学生尝试围绕一个中心编故事或给出一段情节让学生续写。
(三)安排的艺术性
谈到情节安排的艺术性,首先要让学生认识何为“艺术性”。要解决这一认知层面上的问题,必须了解叙事学上的两个基本概念的区别,即“故事”和“话语”(情节)。按照结构主义叙事学的观点,“故事”是指作品叙述的、按实际时间、因果关系排列的事件;“情节”则指对这些素材在艺术处理或形式上的加工。这两个概念的区分实质上是“对故事内容和表现故事内容之方式的区分”,也就是说,“情节”是相对于素材的文本表达,作为素材的“故事”是一定的,而作为文本表达的“情节”却是千变万化的。通过这一认识,加深了学生对“情节”的了解,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记叙文写作不是对生活原原本本的“再现”,而应该是对生活素材的艺术加工。在中学记叙文写作教学中,可以重点训练学生对同一素材的不同处理方式,通过不同方法的比较,理解对素材的不同艺术处理而造成的不同审美效果的差异,进而提高学生对素材的创造性表达的能力。
二、人物形象的塑造
记叙文是以写人、叙事为主的文章,即便是叙事也离不开人物,可以说人物是记叙文中最为重要的元素之一。而在叙事学理论中,先后产生了许多种人物观,比较典型的有两种,一是“功能型”人物观,主要人物视为从属于情节的媒介或执行者,将人物放在次要的位置上,其作用仅在于推动情节的发展。二是“心理型”人物观,这种人物观认为作品中的人物是具有心理可信性或心理实质(逼真)的人,人物往往以独特的形式表现出来,具有真实的内心活动和鲜明的性格特点。在这两种人物观中,与记叙文写作中人物塑造的价值取向比较接近的是“心理型”人物观。也就是说,记叙文写作中的人物更多关注的是人物的形象、性格和心理的丰富性。叙事学理论关于人物的塑造,更多关注的是叙述形式,因此学生通过对不同人物塑造方式的认识和掌握,可以在刻画人物形象时有章可循,游刃有余。就人物塑造的基本方式来说,主要有直接形容和间接表现两种方式。
(一)直接形容
直接形容是一种将人物的基本特征直接且明确地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方式。它通常采用一些特定的形容词、抽象名词、喻词对人物加以直接界定,采用直接形容的方式刻画人物具有清晰明确,一目了然的特点。在文章开头做这样的描述,不仅人物的基本性格特征得以直接展现,而且使读者能够对人物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也能为人物在以后的情节中的种种行为寻找到根源。这种直接形容的方式在传统的叙述作品中比较常见,如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常常在小故事的开头对人物做一些基本的描绘,如“宁采臣,浙人。性慷爽,廉隅自重。”(《聂小倩》)作为一种叙事成规,这种方式具有不容置疑的客观性、权威性和静止性,在运用中对它的采用必须是谨慎而有限的,最好与其他方式结合起来,以免产生某种不均衡的效果。在记叙文中,它往往被用在开头或结尾,作为文章引起下文的“引线”或在文章结尾起总结强调作用的结论。
(二)间接表现
与直接形容相对,指的是不以直接指示的方式来表明人物的性格特点,而是采用各种手法来展示并以具体的表现反映出这些特点。间接表现的方式能使人物更加丰满和立体,具有开放性和可塑性,更加注重读者的个性化和能动作用,突出读者参与文本创造的能力,在现代的叙事作品中更为常见,地位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受到作家的重视和读者的青睐。间接表现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比较常见的方式有行动、语言、外貌以及对环境的描绘。
拿鲁迅的《孔乙己》来说,行动上,最典型的就是“排”和“摸”两个动作,虽然都是付钱,但表现出的意义却不尽相同,“排”字不仅显示出他穷酸的本相,而且也有向别人卖弄他一文不少的意味,而“摸”则说明他已到了穷困潦倒的地步;语言上,孔乙己则是满口的之乎者也,如“多乎哉?不多也!”“窃书不能算偷”等,一方面显示出他显摆学问,炫耀他读书人的身份,另一方面则深刻地揭示了他迂腐不堪的本质;外貌上,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这一句:“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站着喝酒”表明孔乙己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和短衣帮一样低下,“穿长衫”则又说明他仍然自命清高,不愿与短衣帮为伍,这种矛盾的表面行为下有着深刻的意义:孔乙己受封建思想的荼毒已根深蒂固;环境方面,咸亨酒店的人包括短衣帮对他的取笑和嘲讽,真实地反映出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冷漠和麻木。总之,作者综合运用了间接表现的四种方式,将一个心地善良,执着于功名不可得,走投无路以致沦落为社会最底层的读书人的形象展示在人们面前,使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对孔乙己这一形象保持着难以忘怀的印象。
直接形容和间接表现这两种人物刻画方式各有特色和优势,不同的作者可能会侧重使用其中某一种方式,但是就叙事作品总体来说,两者是缺一不可的。通过两者在叙事作品中的相互交融和相互组合,能够使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表现得更加完整和生动。在记叙文写作教学中,可将上述塑造人物的方法特别是间接表现的方法,逐一进行单项训练,然后,在篇章训练中再加以综合运用,这样学生的刻画人物能力可以得到显著提高。
三、结语
将叙事学相关理论纳入中学记叙文作文教学体系,是中学记叙文写作教学的全新尝试,也是将中学记叙文写作教学纳入科学化、系统化的必由之路。本文以记叙文写作实践中学生必备的知识与能力为立足点,借鉴叙事学中的相关理论,从情节和人物两个角度出发,对中学记叙文训练体系的建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期望能将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为中学生叙事能力的提高提供相应的帮助。
参考文献:
[1]谭君强。叙事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范红彩。高中作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方文学,2012,(4).
2.议论文三要素:A论点 B论据 C论证
3.比喻三要素:A本体 B喻体 C喻词
4.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when 何地where 何人who 何因why 何过how 何果what
5.律诗四条件:A八句四联(首颔颈尾) B偶尾同韵 C中联对偶 D平声合调
6.五种表达方式:A叙述 B议论 C抒情 D说明 E描写
7.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A举例子 B列数字 C打比方(喻) D作比较 E分类别F下定义
8.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A总分总结构 B总分结构 C分总结构
9.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A按时间顺序 B按空间顺序 C按逻辑顺序
10.两种基本议论文结构:
A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B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11.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A举例法 B对比法 C 喻证法 D E归谬法F
12.八种主要修辞方法:A比喻 B拟人 C排比 D夸张 E反问 F设问 G反复 H对偶(简记为:喻拟排夸,二反设对)
13.四种人物描写方法:A外貌描写 B语言描写 C动作描写 D心理描写(简记为:外语动心)
14.七种短语类型: A并列短语 B偏正短语 C 主谓短语 D动宾短语
E动补短语 F介宾短语 G的字短语(按功能划分为七种)
A名词性短语 B动词性短语 C形容词性短语(按词性分三种)
15.六种句子成分:A主语 B谓语 C宾语 D补语 E定语 F状语
16.十二词类(性):A名动形 B数量代 C副介连 D助叹拟
17.三种记叙方法(顺序):A顺叙 B倒叙 C插叙
18.三种省略号作用:A表引文内容省略 B表列举事项省略 C表说话中断延长
记叙文一般有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第一要素是时间,年,月,日,时写清楚。
第二要素是地点,要写环境和发生事情的地点。
第三要素是人物,写事情里的人物。
第四要素是起因,为何发生这件事。
第五要素是经过,来龙去脉写清楚;
第六要素是结果,交代好结局。
大家千万要记住,文章要具体,主题才突出。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环境等或正面,侧面、细节)、议论、抒情、说明、神态等。
从文体的角度看,以记叙文写作为突破口,不失为突破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瓶颈的关键。选择记叙文是因为记叙文是学生接触最早、训练最多、根基最稳、写法最活的文体。但由于记叙文易写难工,学生往往有“想说爱你不容易”的感叹,老师也有“伤心总是难免的”之感触。因而,要想写好记叙文,必须重新审视典型态叙事的理念,努力克服类型化叙事症候。
一、典型态叙事理念
从小学起,语文教师就强调记叙文有六大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一方面,学生对上述记叙文的这些要素早已烂熟于心;另一方面,以发展的眼光衡量,学生记叙文写作水平并没有太大提升。看来,熟知所谓的要素不是万能的,重要的是用写作实践来巩固和运用这些要素。对于高中生而言,写出来的记叙性文章应该是复杂一点的,这就涉及到如何熟练掌握并艺术地处理场景、人物、事件诸要素及其内在关联。
1.描摹典型场景
场景是记叙文的外衣。典型场景有两个必备的特征,一是能将宏观关照与细节描摹相结合,二是场景为叙事服务,为人物塑造和事件发展作铺垫。在叙事性文章中,典型场景的价值不能独立显现。换句话说,没有与人物与事件毫无关联的场景。场景可以为人物性格塑造氛围和特殊背景,可以为事件的发生发展提供铺垫、推波助澜,因而它是记叙文写作必不可少的辅料。
2.刻画典型人物
人物是记叙文的血肉。对于人物而言,典型有两层意思,一是刻画人物要做到个性丰满,二是人物最好是圆形的,做到艺术的真实。个性丰满是指人物的个性品质要突出,限于篇幅,中学生所刻画的人物往往只能做到集中突出一个方面的个性品质。所谓圆形,是指人物个性品质不是贴标签式的假大空,而是有血有肉、真实可感的,真实意味着性格的复杂,能给人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
3.塑造典型事件
事件是记叙文的筋骨。判断所选取的事件是否典型的标准有两个,一是是否与刻画的主人公有直接关联,二是事件的思想和情感价值取向是否和主题直接关联。为了突出典型事件的功能和作用,记叙事件时还应注意有铺垫、有详略、有波澜。同时,记叙手法上应追求多变,灵活运用倒叙、插叙、补叙、平叙,使叙事灵动多变、摇曳生姿。只有典型事件才能更集中地刻画典型人物的典型性格,中学生记叙文写作更应注重选择典型事件,做到短小精悍。
二、类型化叙事症候
长期以来,中学生写作的记叙文都是“非典型”的,笔者称之为类型化叙事。类型化叙事颠覆了典型化叙事理念,进而使得中学生写作的文体意识进一步淡化,“文体不限”的人性化要求被曲解,“四不像”的作品越来越泛滥。类型化叙事的基本症状有场景游离化、人物扁平化、事件纲目化。
1.场景游离化
场景游离化有三种倾向。一是泛诗化,借景抒情。有的同学在描绘场景时,用描写、抒情和议论相结合的手法,看上去很美,可借助场景的目的就是为了凭空抒情,而不是为主要人物营造活动的环境。二是非目的性,为了写景而写景。有的同学不知道什么时候描写场景,只是习惯在文章开头或某一事件的开始前来一段无关痛痒的景物描写,甚至近乎白描,没有任何目的,只是为了写景来凑齐字数。三是空穴来风,与事件现场剥离。有的同学也知道要把场景描写融入到事件的描绘中,可是所描写的场景与事件现场不是正相关的,既起不到烘托渲染的作用,也达不到推动事件发展的功效,成了游离态的因子。
2.人物扁平化
人物扁平化有三种倾向。一是外貌脸谱化。有的同学知道描写人物离不开外貌描写,于是就专门去描写外貌,又流于模式和俗套,看上去就像京剧的几种脸谱,不能揭示人物的性格、命运和心理。二是性格符号化。限于篇幅,千字左右的文章是很难把人物性格刻画得生动具体入木三分的,于是有的同学为了面面俱到,试图立体刻画人物性格,结果是弄巧成拙,把人物性格符号化了。三是心理主观化。人物要紧贴事件去写,心理活动必不可少,心理活动本是人物的主观想法,但这种想法必须与人物的个性相吻合,具有“客观性”,少数同学在心理刻画时“以自己之心度人物之腹”,流于主观随意。
3.事件纲目化
事件纲目化有三种倾向。一是流水账,缺乏灵动。有的同学养成了顺叙的习惯,写一件事时,就把事情经过从头到尾无一遗漏地记录下来;写多件事时,无主次详略,如流水般一一道来,直到写足字数为止。二是抒情化,感情泛滥。记叙文并不完全排斥抒情,适当的抒情可以升华主旨,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有的同学习惯在文章开头来一段抒情,甚至大量运用排比式语段,气势恢宏的抒情,难免会适得其反。三是模式化,落入俗套。由于缺乏生活的积淀,加之作文指导类图书的泛滥,中学生写作素材十分狭隘,套作化倾向十分严重。且不说高考严厉打击套作现象,单就写作能力培养而言,也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三、矫正策略
鉴于中学生记叙文写作的类型化倾向愈来愈明显,探究针对性的矫正策略就成了当务之急。众所周知,写作能力可以细分为五种:素材驾驭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结构协调能力、言语统摄能力、修改升格能力。具体到记叙文,这五种能力的提高还是要从生活体验的夯实,细节的打磨,场景、人物、事件等要素的达成等方面综合考虑。
凡是入选中学课本的经典作品,无一例外是四要素俱全的作品。优秀作品中的四要素,其实都是非常讲究的。为便于解说,我们称之为“四特要素”。
那么,什么是“四特要素”呢?可将其总结概括为这样一句话:记叙文的写作,也就是讲述在一个“特殊时间”,“特定场景”里,“特别人物”所做的或发生的与之相关的“特异事件”。
以下简单举例说明:
一、“特别时间”
作家杨绛的作品中鲜有底层人物的作品,可是,她却写了《老王》一文,而且,从字里行间对于老王的死,透露出深深的愧疚。这绝不是作者的无病,而是老王死的时间太特殊了――就在最后一次去我家送香油和鸡蛋的第二天!老王在这样一个特定的时间死亡,让作者反思自己为人处事的方式方法。尤其是,社会上又有多少人像她一样未曾意识到自己的思想问题呢?作者为此特意作文,作品给予了我们深深的思考。
二、“特定场景”
亦即“地点”。同样的故事、事件,如果发生的背景地点不同,它意义的深浅层次、社会影响力肯定是不同的。朱自清的《背影》一文,写作者眼见的父亲的背影,透露出非同寻常的感人力量。其原因就是因为事件发生在祖母去世的特殊时间,更是因为橘子的店摊位置在月台的“那边”,给父亲背影的显现设置了一个特定场景――父亲必须去爬月台买橘子,才可以出现特写的“背影”――它浓缩了父亲对子女的全部的爱和真诚。
三、“特殊人物”
送书,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事件,同学朋友生日时,人们会想到送书,长辈体现出对于未成年的孩子的关爱也会想到送书。而鲁迅先生在枯燥的童年读书时代,一个不识字的“下人”,即“长妈妈”,居然能出人意料地给我买来《山海经》,这怎能不让人钦佩?!而且,事实证明,这套阿长送的书,对鲁迅先生影响深远――鲁迅先生据此还写出了一本书《故事新编》。
四、“特异事件”
造房子,对于中国农民来说,历朝历代都是人生中的大事件,更是农村人对“生而为人”的人生意义的一种特定考量。那么,“父亲”要造一间有新台阶的新屋,就算作是一件“特异”事件了。“父亲”为此付出的辛劳和意义就自然不同寻常。
原来,记叙写作有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看似固定了什么,其实什么也没有固定!而是,为了写作的需要,将它们“特殊化”而已。
作家余华说:“在我所有糟糕和不糟糕的故事里边,时间、地点、人物等因素,充其量是出于讲述的需要。”“所以,时间、地点、人物只是构建文章情节的粘合剂,可以尽量放大其存在的时空,时空一大,人物也就自然的缤纷起来了,文章情节出现的可能性也就更大、更自由、更不拘一格、更有个性。我们可以这样启发学生:根据不同的文题,时间不一定是现在,可以是过去,还可以是未来;地点不一定是学校、家里,可以是工厂、街上、餐馆,甚至是美国洛杉矶,是两万年后的火星;还可以这样启发学生:人物不一定是同学、老师或家长,可以是街道王大妈,幼儿园的小点点,某公司的经理,古代的一位文人,只是有一条千万别忘记了,你在讲故事,要让人想听。”(《在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中》崔学峰)
那么,怎样才能用好“四特要素”呢?结合初中现用人教版教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来看看如何让作文中的时间“特别”不一般。在《秋天的怀念》文章中,作者写到的时间其实反复了三次:第一次,每当我脾气“暴怒无常”后恢复了平静时,母亲“总是这么说”:“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第二次,是母亲去世前的一回,母亲说道:“北海的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可是,“她出去了,就再也没有回来。”第三次,是文章的结尾处,文章写道:“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三次时间的交代,分别写在文章的开头、中间和结尾之处,贯穿了全文,使文章内容充分展开,其对母亲的怀念之情溢于言表。
第二,为了达到“场景特定”,可以怎样设定呢?大家一定会记得鲁迅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吧。写童年生活的文章很多,可供选写的材料也很多,作者却独辟蹊径,通过两个不同的生活场景来组织材料,形成对比,既反映了鲁迅真实的童年生活以及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又激发了读者的思考――童年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呢?当然鲁迅先生自己在《风筝》中已经做出了回答。
呼呼的寒风,鹅毛般的大雪,简陋的公交车站,呼啸的汽车,构成了一幅寒冷的马路场景,为故事的展开做了铺垫,很具有感染力。
第三,文中人物如何变得特殊呢?我们还是来举例说明。同学关系是我们现在每天面对的问题。现实生活中的我们,既没有古人的“义结金兰”,又不可以谈情说爱,那么,怎样的同学关系才能够变得“特殊”呢?我们看看张之路的《羚羊木雕》就明白了:用上一段插叙,我们是可以“同穿一条裤子”的好伙伴呀,老师都夸“我们是合二为一”。有这样的同学关系,却不能互换礼物么?到底是友情重要,还是金钱重要呢?这人生的一课是何其深远!羚羊木雕只是一个“达意”的手段――线索而已。
第四,如何让普通事情“特异”化呢?《散步》将普通的一件事情进行加工,出现两个不一般的“现象”:“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走小路”,因为母亲老了,不方便;“走大路”没有意思。通过第一个现象表现孩子的童趣;而通过第二个现象制造了一个家庭矛盾,从而使人物在解决矛盾中变得丰满了,文章一下子就变得充实起来了。
在事件要素中,我们知道,事件一般有起因、经过和结果,而叙事时应当要将过程讲述清楚。那么,怎样把事件的经过讲清楚,并使之特别不同呢?进行细节描写,因为,细节是反映文章主题的关键。且看《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的咽气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