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和爸爸妈妈回老家过年了,老家坐落在陕西省的一个小镇上,那里民风淳朴,人杰地灵。周围的人们热情好客,一出家门,邻居互相看到了都会兴高采烈地打招呼,有的还会邀请我们一起分享他们做好的美食。一开始我会被这种突如其来的亲切弄得不知所措,等过了几天之后,我已完全融入其中,看到妈妈买来的巨好吃的柿饼,会自发地拿一些给邻居分享,也会和他们聊在宁波的生活趣事。邻居的小孩们还教我玩各种好玩的乡村游戏,比如抽陀螺、丢石子儿、打柿子耙、跳格子等等,常常玩得满头大汗,浑身脏兮兮的,被大人笑称像野猴子。我们每天乐此不疲,直到天黑了才在大人的催促声中依依不舍地道别,意犹未尽地回家睡觉。
小镇的夜静谧安宁,偶尔会传来几声狗叫声。爷爷家也养了一条大狗,名字非常接地气,叫大黄。刚回老家的第一天,大黄一看到我们就狂吠不止,显然是把我们当成闯入主人地盘的陌生人对待了。被爷爷训斥了几句后,它像是能听懂爷爷的话,再加上我时不时拿大骨头去讨好它,没两天就拿我当“自己人”啦,一看见我就不停地摇尾巴,哈哈。
小镇还有一个特色,就是每逢农历四和八,就会有集会。年关期间,很多小摊贩会在集市上摆满各种过年用的东西,比如香炉纸钱、糖果瓜子、春联福字、鲜果腊肉等等,还有现场边油炸边售卖的油糕,它是用面油做成的拳头大的球状物,炸熟后,外面酥皮,里面糖心,咬一口酥香流心,满口香甜。还有很多肉夹馍小摊,馍烤得黄澄澄热乎乎的,再从锅里捞出一块腊汁肉,肥瘦相间,剁成碎末,夹在馍里面,最后再浇一点腊汁儿进去,看得人口水横飞。还有好吃的甄糕、凉粉、饸络、凉皮、泡馍等陕西名小吃,我这个小吃货简直像是到了人间天堂,一路走一路品尝这醉人的烟火气,真希望这条街没有尽头。
老家的年味浓烈又温馨,让我沉醉其中,收获了很多感动!
年是门头上挂着的红灯笼;年是家家户户喜庆的春联;年是凌晨震耳欲聋的炮声;年是街头巷尾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年是一个个美丽的音符,深深地刻在我生命的旋律里。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是个喜气洋洋的节日,充满了期待,年终于到来了,妈妈在厨房里忙碌,爸爸一边帮妈妈打下手,一边招呼客人。
我们这儿从腊月二十三就忙起来了,我和爸爸去街上买芝麻糖和干草。爸爸告诉我说:“这天我们要祭灶王爷,老百姓买芝麻糖是为了粘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在天庭汇报时多说好话。传说他下界察看民情时会挨家挨户做标记,这些干草是让他的马吃的,想让马增加体力,兼程而回。”我们这儿还有这个习俗,太有趣了。
回到家,爸爸说:“在大年三十儿晚上门口要放把门棍,初一下午就能拿走。把门棍有很大作用,要账者一律不准登门,防止鬼怪进来,能把财,防止自家的财宝经过门口流失,这样能过一个安稳年。”这下我又增长了不少知识。
我们大年初一凌晨3点就起来了,这也是我们家乡的习俗,起的越早越好,抢运气,这是一年大吉大利,平平安安的开始。早早地吃过早饭我们就去拜年了,回到家后,我们的口袋里收获了好多糖果。
第二天早上,梦里的我迷迷糊糊地听到外边有很多人在说话,我意识到年还没有拜完,家里来客人了,揉揉惺忪的睡眼,麻利的穿好衣服,叠好被子,收拾好了就赶紧出去给他们打招呼。我们这儿呀,初一是本家拜年的日子,初二初三初四是亲戚拜年的日子。
当然,过年嘛,自然少不了富有迷信色彩的讲究。初五不许用菜刀,剪子,所以,前一天就把菜切好了,把剪子用线缠好,免得忘记;初五不准喝稀饭,因为我们这边稀饭叫“糊涂”,认为喝了“糊涂后代会出糊涂人”;初五之前是不能倒垃圾和污水,老一辈都说“垃圾”和“污水”都是财,把财倒了接下来的生活会很贫穷的。听到这儿,是不是觉得习俗可多了?不得不说“活到老学到老”。
随着鞭炮声越来越淡,兜里的压岁钱越来越多,我知道年就这样很快的过去了,我又长了一岁,年是什么?年是亲人团聚的时节,也是一个崭新的开始,就像春天来了,也带来了无尽的希望。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万门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北宋大诗人王安石对春节深情赞颂。
对于我来说,春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它标志着农历旧的一年结束,新的一年开始。还不到春节,也就是春节前夕,家人忙忙碌碌,杀鸡煮猪,一家人操劳着。
最好看的是“春节联欢晚会”。每当听到主持人说:“春天的钟声响,新年的脚步迈,祝新年的钟声,高呼你心中快乐的音符,幸运与平安,如春天的脚步紧紧相随!春华秋实,我永远与你同在!”每当我听到这样激动的声音,心潮也就随之浮荡起来,新的一年开始了!
奶奶和妈妈办年夜饭,有鸡、鸭、猪肉,各种各样,应有尽有!我与小伙伴玩耍结束后,还没有走进家门,一股清香,勾起人心田的香味从厨房迎面扑来,我的小馋嘴经不住香甜美食的勾引,我三步当做两步走就来到了房屋,一看,啊!真丰富,我对妈妈说:“妈妈,这是谁做的菜那么香?”妈妈说:“当然是你巧手的妈妈呀!”妈妈说话时带着几分幽默感。
我和弟弟都拿出自己的“收藏品”——鞭炮。哈哈!这就是我和弟弟的最爱。弟弟说:“哥哥,咱们玩‘震天雷’吧”!这几个字虽有杀伤力,但是专心为儿童设计的,故名“震天雷”。弟弟已经迫不及待了,就放了一个。爷爷从屋子里走出来,说叫我们吃饺子。没有想到,那个“震天雷”擦身而过,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吓了一大跳!爷爷生气地说:“这是谁,太危险了,万一把别人打倒了怎么办!”我只好告诉弟弟回去吃饺子了!我们却灰心丧气了。
爸爸和叔叔放了一个“喜迎大地”,真好看啊,随后又放了“花迎春”、“轰天雷”绚丽多彩、五颜六色,真好看!
第二天,我们一家一家地去拜访亲人,收了压岁钱,高高兴兴地吃糖,谈天说地,我们在拜年的路上玩耍、欢笑,我们人人都穿上新年的衣服,在家人面炫耀一番,我们大家都嘻嘻哈哈地笑!
转眼间,一天过去了,大家都非常疲倦,我们都尝到了全家人坐在一起其乐融融的温暖,尝到了美好生活的甜蜜!
我爱春节!更爱在欢乐中的美好生活和无所不有的温暖!
快要过年了。老人们都按照习俗操办一些年货。今天,我和妈妈去帮姥姥,姥爷做麻花。
做麻花主要就是搓和炸。姥爷让姥姥搓,自己去炸。可姥姥去不同意。原因是怕姥爷炸糊或是不熟。最后,姥爷同意了。于是,我,妈妈,姥爷三人负责搓麻花。姥姥自己负责炸麻花。姥姥给我们端来一盆面。姥爷把它们切成了一条一条,妈妈和姥爷开始搓麻花了。我看着她们搓出来麻花心里真是急啊。我边看边问姥爷怎么做。姥姥耐心地说:“把小块面搓成细长条,握住面两头,向相反方向搓。然后,提起两头面条会自然卷到一起,形成麻花拧劲状。”我边做边看姥爷做。姥爷也一次次耐心教我。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次实验。我终于成功学会了。我把搓好麻花小心放在手心里给姥爷看。姥爷乐呵呵表扬我:“哦,哦,真不错,有点传统麻花意思了。我外孙真聪明啊!”妈妈也复合“是啊,是啊,真不错啊!”终于学会了,我兴奋拿着自己搓小麻花坐在沙发上。开始漫不经心为自己小麻花编了首歌谣:“都说麻花儿香,香里带着甜,都说麻花甜,甜里透着香……”我歌声引来姥爷赞许声和笑声。
我忽然感觉姥姥一个人在厨房挺孤单。就拿着搓好麻花。去找姥姥了。看着姥姥熟练把麻花放油锅里,那小麻花在油锅里上下翻滚。一会就变成金黄色。我心里痒痒。就问姥姥能不能让我也炸上一根姥姥开始说不行。因为怕我被油烫,说要过年了。可姥姥哪能经起我软磨硬泡。最后,姥姥教我:“要贴着锅边慢慢放进去,一定不要往里用力扔。那样会溅起油花。”我按着姥姥方法。慢慢将一根麻花放进油里。我继续往里放。放了几根之后,姥姥叫我停下了。说不能放一子放太多。一会我放麻花就飘了起来。一会就变黄了。等它一出锅。我就拿出姥爷和妈妈尝尝。看着姥爷和妈妈都十分高兴。我也特别高兴。我看搓成长条面,真像长胡子。就将它贴在了鼻子下面。做成了白胡子。大家被我幼稚举动笑前仰后合。连平时沉默寡言姥爷,此时也荡漾着无尽笑容。最后,连我自己都被逗乐了。
这次帮姥姥炸麻花。我学会了好多东西。我决定去建意奶奶也炸麻花。因为,这麻花炸出了欢乐。炸出了知识。炸出了团圆。
绵长的水泥路已被冷艳的红光所淹没——那是鞭炮的残渣,像是一夜之间来了一场翻天覆地的暴风雪,淹没了来往的车辆、行人,也吞没了笑语欢声,天灰蒙蒙的,一些楼房前的灯笼射出清冷的光,偶尔从远处传来几声猫叫或赌博的人们的吆喝声,我静静地站在路旁,竟然有些怀疑现在是不是大年三十,一般莫名的感伤油然而上。
我依稀可以清楚地记得,过去的过年绝不是这般模样。那时,我在姥姥家,大年三十那天全村每户人家都敞开着大门,门口贴着红对联,门前的石阶也都洗得油光发亮。
孩子们个个都穿着花衣裳,脸和手都被冻得通红,个子小的拼命也跟着人队伍,一路上到处塞“二踢脚”(一种小型鞭炮),捣的人家鸡飞狗跳,但是在过年,这样的大日子里大人不会跟我们这些小鬼计较,这些“伎俩”成了我们嚣张的资本。
最开心的事莫过于发红包了,当父母把鼓鼓的红包递给我们的那一刻,我们都欢呼雀跃,立刻揣着红包溜出去,在伙伴面前炫耀一番。
过年时,一家人总要一起出门,去串亲戚,爸爸也可以放开喉咙喝个够,餐桌下的小狗狡猾地钻来钻去,争抢着骨头。偶尔,一朵绽放的烟花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也把新春的天
空点缀得更加绚烂多姿……
可现在,家家户户都立起冰冷的铁门,即使是家乡,也完全品不出当年的那种“年味”来,孩子们只能把窄窄的电视屏幕当成过年的唯一诠释,这对他们而言是多大的遗憾与不幸啊!难道这就是我们对绵延了几千年,也辉煌了几千年的民族节日的传承?难道这注定将成不可挽回的悲哀?
我立在死寂的路旁,擦燃一个“二踢脚”放在地上,愿它的呐喊能在我脑里荡起些许熟悉的波澜,可它却沉默了,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家乡的大年是有味的,它有着一种传承于冥冥的心灵深处,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底蕴的“味道”。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以及生活的变化,人们对过年的热度以从100度降到50度了,只有年幼的孩子们对年还恋恋不舍,年的味道越来越淡了,年的脚步越走越快了。
去年初二爸爸得病,到今年正好一年了,爸爸得病以后不能自理了,所以一年了爸爸从没到过我们几个女儿家,于是弟弟提议,今年过年一定到各家转转,由于离妹妹家近,所以初三那天下午我们先到了妹妹家,吃晚饭时间还早,于是家人们在一起玩打百分来,五个人玩一副牌,也就是三个人打两个人,爸爸的手不能拿牌,就坐在妈妈的身旁观看。
为了活跃气氛,妹夫手里没什么牌他也要80分,弟妹更不甘势弱,在80分的情况下还加5分,这样她的牌就不好打了,反正还得要一个朋友呢,于是谁当她的朋友谁就跟着“沾光”了,有的时候弟妹见自己的牌太差,趁人们不注意时,偷偷把牌扔到以出的牌里,就说别人的牌多了,这样她就把这把牌搅和乱了,然后在重来,一场牌下来,不是弟妹的声音压过妹夫,就是妈妈的声音超过弟妹,快七十的人了,也不甘落后,屋里笑声一片,本来几个孩子在另一屋玩,听见客厅这么热闹,谁也不玩了,都跑出来观看,五个人玩,五个人在后面观看,只有一个闲人在做饭,抽空还得出来看两眼。由于屋里的笑声老是往外飞,惹得邻居以为妹妹家电视开得声音大呢,跑过来一看,是我们家人在“战斗”,她也被我们的气氛感染了,只到不玩她才回家。
常常听人们说过年越来越没意思了,吃什么不香,看电视没好的,干什么都没劲,人们都不愿意过年,但是年味是自己找得,平时人们各有各的工作、生活,就算亲戚朋友也很难聚在一起,为什么不趁着过年的空闲时间,人们在一起玩一玩、聊一聊、坐一坐呢?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不愁吃、不缺穿,可人们的精神寂寞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少了,人与人之间的走动少了,人与人之间的亲情淡漠了,只有挣钱、花钱的脚步加快了,所以人们觉得过年没有味道了。
每过一年,人们就长一岁,每过一年,人们就成熟一年,每过一年,人们就老一年,时间的脚步不会为某人停留,所以在我们健康的时候,和家人、朋友聚在一起,高高兴兴过好每一天就足矣了。
转眼间,又过去了365天,我仿佛看到时光隧道中一个小姑娘慢慢的朝我走来,我问她叫什么,她说:“你好!我叫新年!”。
初三,爸爸与妈妈带我来到了紫阳湖公园游玩,一进大门,我就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孩子们穿着新衣服跑来跑去,处处充满了欢笑声;情侣们依偎在一起,谈情说爱;大人们陪着孩子玩摔炮,玩小鞭,玩娱乐设施,不亦乐乎。啊!多么美好!
接着我们来到了花鸟市场,在这里我感受到了浓厚的兔年气氛,大家都围着那一只只活泼可爱的小兔子,挑逗,戏弄着它们,给它们喂食,看着它们不断咂动着三瓣小嘴,我心中升起了一种喜悦与爱慕之情,于是我问爸爸妈妈可不可以买一只小兔,可爸爸说太臭了,我只好放弃了想法,闷闷不乐的走了。
走着走着我忽然发现一棵大树下围着一群人,便连忙拉着爸爸妈妈过去看看,走近一看,原来是一位爷爷手拿两个竹签在一口小锅里,搅上几下拿起,给身边的一个小伙子,爸爸跟我说那叫搅糖,我也想要一个,于是我就给了爷爷二块钱,只见爷爷灵巧的手拿着竹签,在锅里上下搅动几下递给我,瞧!那竹签上缠淡绕着一团淡黄透明的糖稀,闻起来有一股淡淡的糖香,我学着爸爸的样子,把糖稀垂下来,套成一个圈,拉长,在绕上去,不断重复,直到它慢慢的变白,最终变成雪白就可以吃了,我咬了一大口,我差点没甜的吐出来,那糖把我甜的觉得牙齿好像都可以吃!
往前走去就可以看见画画的地方了,走上前去,顿时觉得眼花缭乱,不知到画哪个好,最终我选择了一只小兔瓷娃娃,慢慢走过去,我看见大家都拿着小刷子认真的图画着,我找了个地方坐下,也开始画了起来,我觉得非常满意,我还在小兔的背后写下了心想事成这几个字,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心想事成。
来到湖边,往下看去,可以隐隐约约看见那清水里有一小群便体通黑的小鱼在水里摆着尾巴,有时一只小鱼轻轻跳出水面,激起浅浅的波纹,为紫阳湖增添了一丝小小的色彩。
紫阳湖这里有着许多味道:花的味道,草的味道,过年的味道,喜庆的味道;这里有着许多的欢笑:大人的欢笑,情侣的欢笑,小孩的欢笑;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年的味道。
又是一年除夕将至,我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
刚到老家,爷爷忙起来了。他带我去商店买了“福”字。经过爷爷一番叮嘱,我们开始认真贴“福”。爷爷说“福”字是带来吉祥幸福的,能祈祷在新一年过上幸福的日子,所以要用心贴,我们一听,干得不亦乐乎。我拿来一张金“福”字,往上贴时,爷爷说该把“福”字倒着贴,才能“福到”。我听了,恍然大悟,原来贴“福”字也讲究呢,怪不得我常常看到人家门上倒着贴“福”!
除夕这天,奶奶忙了起来。她把磨好的面粉﹑糯米粉倒入盆中,再加上红糖﹑白糖和其它配料,做成松糕的原料。爷爷早已在灶前把火烧得旺旺的,奶奶快速把木盆放上去了。一会功夫,热气腾腾的咖啡色的松糕出锅了。我看得眼花,来不及欢呼,奶奶又娴熟地撒上芝麻﹑红枣。在一旁的我早已馋了,赶紧切下一块尝了尝,嗯——又香又甜,又松又软,好地道的家乡民间口味!
中午,奶奶用红薯粉做了红薯饺,馅是萝卜﹑瘦肉﹑豆腐﹑乌贼干,剁成丁混合一起,再配上传统的调料。一段时间后,奶奶把一个个红薯饺放入蒸笼,过了一会,蒸笼周围散发出阵阵香气。出笼后,只见个个晶莹剔透的红薯饺冲我笑。我忍不住又先吃为快,夹一个放入口中大嚼起来,啊,入口香嫩,芳香四溢。奶奶累得满头大汗,但看到我吃得美滋滋的,慈祥地对我笑了笑说:“孙子,多吃点,这可是家乡的特产,在外面吃不到!”
每逢过年,我们家都会收到寿桃,这是50﹑60﹑70﹑80﹑90甚至100岁老人的子女把寿桃送遍整个村子,他们送来时脸上洋溢着笑容,能让人感受到真心的付出,由衷的祝福,分寿桃的寓意是“家家老人健康长寿”。今年是奶奶70大寿,爸爸和爷爷挨家挨户地送寿桃,增进了邻里之间的亲情友情,家乡过年的味儿就是也不一样越!
初八,祠堂里又开始唱戏了。祠堂里楼上楼下是人满为患,笑声不断传来。我看了一会就不看了,因为我看不懂,也许是我没耐心,只能看热闹。最后只剩下妈妈和奶奶看,走出祠堂,锣鼓声、二胡声还能传出来很远。整个祠堂则五彩缤纷,台上的戏子演得惟妙惟肖,赢得观众们的阵阵掌声……
初九,我们全家又踏上了回常州的旅途,可家乡热闹的情景像电影一样浮现在我眼前——老家的年味最浓!
每逢春节,大家都显得格外地忙碌,但脸上却写满了说也说不出来的喜悦,这不,下面就是我在春节将要来临时在重庆的各个地方观察到的。我终于感到春节的热闹、繁忙与喜悦。我终于又能闻到浓浓的年味了。
一。五金日杂店里。
快过年了,我们家举行了一次史无前例,前所未有的大扫除,清除了今年所有的“臭虫疙瘩”(包括去年、前年所有没打扫干净的陈年老垢)。要知道我们家的人个个都不太勤快。用老妈的话来说就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也甭怪老妈狠,我们确实也懒,一年了,都没正式打扫过房子。那次打扫为期三天,清除了近20袋垃圾。大扫除第二天的下午,爸爸发现我们家有五个灯泡和两个灯管坏了,因此,我奉父亲大人之命,五金店买五个25瓦的灯泡和2个灯管。一路上,我看到大街上,已是农历二十八了,街上好不热闹。这儿,是卖彩灯的;那儿,是卖烟花爆竹的。熙熙攘攘好不热闹。来到五金店,我看到那里的人都快排到门口了,那些人都是买灯泡呀、水龙头呀之内的,我想他们也是正在大扫除吧。嬉嬉!他们怎么也这么懒呀。哎呀,也怪不得他们,有谁不希望过年时自家干干净净的呀!
感受:过年了,大家都在清理“窝”里的臭虫疙瘩和陈年老垢使自己家更干净、更整洁呀!
二.超市里。
打扫完房间,我和老妈到沃尔玛去买年货。哎哟!沃尔玛里一片火红色,真可谓是人山人海、人头攒动。哈!好热闹呀!哟!商场里到处都挂满了金色的猪猪,都是毛绒玩具。我想,今年猪年,怎么非要挂金猪呀?喔!我想起来了,今年可是60年一遇的金猪年呀!再往前走几步,放眼一望,每个柜台都挤满了选购年货的人,热闹极了。我们买了一些糖果和零食后来到汤圆柜台只见汤圆柜台也挤满了人,售货员进进出出、忙忙碌碌。我们买了三大包龙凤汤圆,居然送了三罐醪糟,我想:够我们好提的。来到收银台,那儿密密麻麻,挤满了人,害得我们等了好一会儿。
感受:过年了,大家都到超市里去办年货了!
三.家里。
第一,不用说是家里干净了,然后是家里买了零食,小孩可要大饱口服了。另外家家户户门上都帖上了新“福”字,新春联,阳台上都挂上了彩灯、灯笼。
时间像飞箭,转眼间一个学期过去了,冬爷爷送走了秋姑娘,他轻轻呵了一口气,大地便披上了亮闪闪的银装,伴随着飞舞的雪花,我们已经闻到了浓浓的年味,我们也知道期盼已久的春节快到了。春节是孩子们的幸福时光。
春节可以舒舒服服的在家睡懒觉。每天睡到自然醒。平时早就被音乐吵醒了。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
离春节还有6天时间,我们全家人已经开始行动了。妈妈下班回来后,连忙写购物的单子,写完了以后。便开车去超市,我们去超市的路上,看见街真热闹。连树上都已经挂上了彩灯,看来我们还是晚了一步,连政府都比我们快。到了超市,哇!简直是人山人海!人群涌动!笑声不断!比往日的超市热闹好几倍。一楼是食品专区,一样样令人垂涎三尺的零食、甜点、蔬菜、水产品、水果都摆放在货架上。我兴奋得跑到水果区去拿我最喜欢吃的金灿灿的橙子,它好像在对我笑:“小姐姐,快把我买回家吧!我可是它们当中的大王。又香又甜。我毫不犹豫地把橙子放进我的购物车。妈妈看地目瞪口呆。哈!我对妈妈眨眨眼,吐吐舌头,谁叫妈妈今天答应一切由我做主呢。接着我们来到了蔬菜区和肉类区,那里的白菜又香又嫩,菠菜翠绿欲滴,红辣椒鲜艳无比,诱人的色彩促使你停下脚步,于是我又毫不留情地把这些蔬菜放进了购物车里。最后我们来到服装区,每一个地方的服装也可谓是姿态万千。又的英姿飒爽地站着,有的彬彬有礼地,这次我可只顾欣赏没买呀!因为我的新衣服妈妈已经给我买好了。购物完之后,我和妈妈每人拎着两大袋战利品,来到车上,把战利品放在了车上,兴冲冲地回家了。
啊!春节!啊!春节!一年365天,盼个啥?春节呗!为什么?
首先,春节少不了新衣服,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臭美是人的本性。还有春节联欢晚会!哈哈!
你是否和我一样盼春节呢?年味这么的浓,你闻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