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工作会议演说词(通用4篇)
20xx年,在全社会就业矛盾突出、高校毕业生人数继续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持续增大的情况下,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方针、政策以及一系列文件、会议精神,在上级主管部门和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全校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两年实现稳步增长,校招生与就业处还被评为“广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一、我校20xx届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1、基本就业情况。我校20xx届本科毕业生总人数为3748人。截止至20xx年12月10日止,本科就业率为97.65%,师范类毕业生就业率为97.69%,非师范类就业率为97.57%;专科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97.96%。就业率达到100%的本科专业共有22个。
2、毕业生就业的总体流向:普教职教系统就业20xx人,占52.54%;企业单位就业1291人,占35.27%;党政及事业单位就业235人,占6.42%;升学深造人数为128人,占3.50%;高校就业72人,占1.97%;部队就业人数为10人。
3、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向:粤西地区就业1728人,占48.91%;珠三角地区就业1630人,占44.32%;粤北、粤东、外省地区就业分别为82人(2.32%)、65人(1.84%)、155人(2.63%)。
二、我校20xx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要措施
1、坚持推行就业工作领导体制,努力营造就业工作良好氛围学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高度重视,将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20xx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成功举行,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各学院、处室党政“一把手”、学生工作全体干部共同出席了会议,学校领导与二级学院一把手签订就业责任书,并对20xx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作出了全面的部署,毕业生就业工作得到全体师生员工有力支持。学校在逐年加大编制、经费、队伍方面保障的同时,建立了校院两级就业工作领导体制,学校层面校长负总责,学院层面院长或书记负总责,全面落实教育部提出的“一把手”工程。通过学校和学院的联动,将各学院院长、专业系主任、专业导师、专业教师纳入学生就业工作体系,分别承担不同的责任。通过这些措施,“领导主抓、处室统筹、院系为主、全员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实效性得到了不断的增强,就业工作“全校动员、全员参与、全力以赴”的良好氛围正在逐步形成。
2、坚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增强毕业生就业适应性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影响出口逐渐成为各二级学院的共识,各学院进一步加大了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力度,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如:人文学院在人才培养中践行博雅教育理念,并不断拓展与国外(境外)教育机构的交流合作,毕业生境内、境外就业市场并进;外语院通过推行“3+1”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实践体验学习模式、开展校企合作办学等大力增强毕业生的市场适应性;美术学院积极构建、实践常规教学和专业竞赛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有效增强了毕业生的动手能力;信息学院实施“2+2”人才培养模式及“双师型”培养体制,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拓宽就业面;化学院采取科学配置课程资源和特色化建设和隐性课程开发,有效提高了毕业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等。
3、坚持不断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毕业生就业服务水平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意义重大,国内众多知名大学在就业指导方面的纷纷加大了投入。学校在资源紧缺、条件有限的情况下,通过组织就业指导教师开展集体备课、听课、评课,课件竞赛,校外培训学习等活动提高就业指导教师的业务水平;积极推进就业“两课”教学改革与创新,组织骨干教师参加校外高层次的就业指导课程培训,探索新形势下的我校大学生职业发展与毕业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不断提高就业“两课”教学质量。在就业指导过程中注重加强毕业生就业技能的实训,积极推动创业教育,增强毕业生创业意识。联合校内各单位共同推出“就业实训月”系列活动,共举办近50场/次高水平的就业指导与实训活动,积极落实省厅“企业精英进校园”的要求,为学生就业指导和职业技能实训搭建了优质的平台:如招生与就业处的公务员考试培训、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校园模拟招聘大赛等,商学院的“总裁讲坛”、“百度经理人”活动,数科院的“课堂教学十星比赛”“数学建模竞赛”活动,信息学院的“it科技节”以及系列就业指导讲座等。加强就业服务网络平台建设,保障就业信息发布渠道的畅通,同时依托网络开展政策宣传、就业指导等服务。招生与就业处联合各二级学院召开“双困”毕业生就业座谈会、毕业班班干代表座谈会及毕业班党员代表议会等,帮助“双困”毕业生解决心理上和求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同时,精心挑选合适的就业岗位,对“双困”毕业生给予优先推荐。
4、坚持就业研究与就业宣传相结合,有效引领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针对毕业生甚至就业指导教师对就业市场及国家各级就业政策的不了解和不熟悉,学校进一步加大了对当年度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分析研究,如开拓就业市场的队伍回来后都会将有关就业市场信息汇总招生与就业处,并及时整理分析后通报给各单位;在20xx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招生与就业处作了20xx年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汇报,结合我校近年毕业生就业的总体情况作出了全面客观的分析,使各单位对我校的毕业生就业状况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对各部门工作针对性的开展提供科学详实的依据。在20xx年我校学生工作研讨会上,共有11位教师提交了8篇就业工作论文,其中二等奖一篇、三等奖两篇、优秀奖四篇。在大量进行就业研究的基础上,学校还通过印发资料、网络宣传、张贴海报、悬挂横幅等方式大力宣传国家有关就业政策,积极开展“到基层去,到艰苦地方去”的主题教育活动,帮助毕业生树立敢于吃苦,勇于挑战自我,为建设小康社会建功立业的思想,积极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20xx年,我校共有305名毕业生响应广东省“三支一扶”专项计划号召,志愿到贫困地区去建功立业。
5、坚持加强对外联系与对内整合,固拓并进推进就业市场建设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工作方法,并通过进一步改革创新机制,充分调动各二级学院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建设。
一是精心设计、编印毕业生推介资料,及时通过网上网下各渠道向700多家教育及企业单位寄发宣传资料;
二是充分利用校地合作以及就业见习、实习等工作,抓住机会积极推介和邀请企事业单位来校招聘;
三是联合校内各单位,分别分批组队奔赴省内十几个地区走访校友及企事业单位,积极推介我校毕业生,并诚请各类型用人单位到我校召开中小型招聘会;四是发动全校教职工通过电话、网络、信函等途径广泛搜集就业信息,如向历届校友寄发《致校友一封信》,积极发动校友帮助师弟妹查找就业信息等。统计自20xx年9月至20xx年7月1日截止,我校在“湛江师范学院就业网”共发布864家各类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提供岗位27972个。其中,校内举办招聘的单位有182家,总共提供了5431个岗位;校外招聘的单位有682家,提供了22541个岗位。
三、工作展望
1、加大保障力度,建构全员参与就业工作长效机制。与目前国内及省内同类院校的就业工作保障情况相比、与学生就业工作的需要相比,我校就业工作的保障力度仍有待进一步加强。除了努力按国家及省厅有关文件要求认真落实“三到位”外,也要逐步建立学生就业工作的考核评价制度,就业与招生、培养联动机制等。要增强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的实效性,真正落实“三个适度挂钩”要求,不断推动全员参与就业工作长效机制的建设和完善。
2、强化市场导向,增强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的适配度。通过就业市场调研反馈及相关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当前我校毕业生竞争力仍需进一步提高。学校要全面研判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转型需要,建立和完善就业与招生、培养联动机制、全员参与就业工作机制,以推动各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配合学校的转型升格,各专业教学也要结合社会需求和专业特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力气培养适销对路的应用型人才;同时要全面加强实习、就业基地的建设,适当延长及科学安排专业见习、实践活动的时间,充分利用顶岗实习等活动,强化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结合专业特点,以各种竞赛为载体,建设优质的学生实践活动平台,推动学生专业学习的同时,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3、增强指导实效,树立科学就业观实现充分就业。人才培养质量除外部的客观条件影响外,学生主体的意识影响更为主要。从就业工作中的众多个案来看,职业目标不明确,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是导致学生学习动机不强,职业素质不高,就业竞争力不强的主要因素。很多学生就业主体意识淡薄,存在不少陈旧的就业观念,“等、靠、要”思想依然严重,甚至对自己的就业不闻不问。就业指导水平不高、效果不好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就业指导课程开发、就业指导活动品牌的打造都仍需加大力度。因此,要全员参与、共同努力,在加大经费投入、建立就业激励机制等保障情况下不断加强对大学生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的教育、有效帮助大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了解就业环境,把握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确立正确的就业目标,更新就业观念,努力提高职业素养,以实现充分就业。
4、创新市场开拓,岗位数量增加与质量提高并重。尽管我校每年为毕业生提供的就业岗位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在不断提升,但与毕业生的就业意愿相比,我校就业市场的开拓力度仍需加大。学校要在目前粗线条的市场开发基础上,针对各专业的就业状况,调动全校教职工的积极性,增加各具体专业岗位就业信息量的供给。专业教师与社会相关行业的联系非常密切,而且对本专业学生的情况也比较了解,要充分调动广大专业教师、专家教授等的积极性,为毕业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岗位。另外,在各行各业的历届校友也是我校就业市场的一笔宝贵财富,也要利用各种方式争取获得他们的支持,要做到想尽千方百计、走遍千山万水、道尽千言万语,为我校毕业生充分就业提供坚实的保障。
5、创新服务平台,拓展就业指导及就业信息发布渠道。当前就业工作信息化的迅猛发展趋势,强烈要求我校就业工作也要与时俱进,实现与社会同步。招聘场馆的多媒体设备、学校信息发布户外电子屏幕、就业信息移动网络发布平台等的增设亟待解决,以为我校就业工作走上健康发展的快车道、实现“幸福湛师”添砖加瓦。
×××学校就业工作遵循“从行业需求出发、从社会需要出发”办学方略,认真贯彻落实“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理念,学校党政领导班子高度重视,严格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在职能部门和各院系的通力合作下,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本年度的就业工作任务,使得学校的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达,考研率达,就业率、考研率均位居地区学校前列。现将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学校本年度毕业生构成情况。(分学历、分专业、分性别进行图表统计)总体上看,学校的毕业生就业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毕业生就业期望值有所下降,能够认清当前社会形势,就业观念较以前有所转变,去基层、相对偏远地区工作的学生较前几年增多,学生主动签约到煤矿企业以及偏远中小城市就业。
2、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比例逐年升高,×××学校往届考研毕业生主动为应届考研的学生搜集复习资料,联系导师,形成一届带一届的良好氛围。
3、毕业生就业区域性广,毕业生就业分布在华东、华北、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19个省市自治区。
二、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各部门的积极配合与协助
一是组织机构健全。学校党委书记亲自挂帅,成立了由主管行政领导和主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校就业指导中心、各系主任、毕业班辅导员、班主任组成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小组。
二是分工明细,责任到人,制定奖惩措施。主管领导、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各系主任、辅导员、班主任层层签订责任状,同时根据不同时期学生的就业情况及思想变化,组织召开就业工作推进会议,开展就业动员会。
三是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学校从办学定位、服务面向和办学资源出发,根据地方或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确定出了符合市场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
目标,并充分调动一切教育教学手段,对课程体系、专业方向、工程实践等各个环节进行了整体优化设计。
三、调查摸底,系统分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毕业生就业工作必须深入学生中,认真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进行情感交流,然后再有针对性的、逐人的做思想工作,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是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就业意向。每届毕业生在毕业学年开学时,学校都会制定一份调查问卷,全面细致地了解学生对就业的期望值,包括就业区域、薪酬标准、个人的基本能力素质等。根据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学校要求各系由毕业班辅导员、班主任老师牵头以班会、团活、个别交流等形式,深入到学生中,与学生进行思想“碰撞”,对每名毕业生的情况进行认真分析。由于学生的思想呈现动态变化的,因此我们每隔一段时间就进行一次调查摸底,保证工作有的放矢。
二是积极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通过调查问卷、个别交流等形式发现大多数同学的想法是工作后工资待遇要高、工作强度不能太大,而且环境还得好,可见很多学生对将来就业的期望值很高,但是没有考虑到自身素质条件与希望不匹配,造成理想和现实有很大的差距,导致很多学生存在“只是抬头看,不能弯腰干”的思想。因此,加强对毕业生的教育引导,转变毕业生的陈旧就业观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先进就业理念就显得尤为重要。我校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在查阅并搜集大量资料后,依托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班会、团活等载体,指导学生从实际出发,客观剖析自己,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四、狠抓实效,加大力度,加强就业指导的针对性
在就业指导方面,我校有着多年来形成的良好传统,就业辅导讲座从不间断,效果显著。针对今年毕业生多的实际情况,由学校主要领导担纲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提出,要在加大就业指导课力度的同时,狠抓实效,提高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只要学生需要,我们就要对他们进行个别指导,决不让一个学生盲目面对就业。在工作方法上,学校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也提出“集中团体辅导,个人谈话”的具体思路。学校在就业工作之初,何书记就安排了多次就业辅导讲座。
首先培养毕业生具备合格大学毕业生的标准。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培训引导:第一是要求学生在学好本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要拿到如外语、计算机等级证书以及其他相关资格证书或获奖证书;第二是引导学生树立爱岗敬业和开拓进取精神。
其次通过心理测试让学生认清自己。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志向、知识、能力、特长、兴趣、爱好等与聘用单位有没有共同之处,自己比较适合的那类单位有没有聘用大学毕业生的计划、指标。若要能够比较准确地找到双方的共同点,那么,至少应有两个条件:一要认清自己,个人离自己最近,然而最难以认清自己;二要下番功夫,认真搜集、分析和利用聘用信息。同时,眼界还要放宽些,不宜局限在某个行业或某些单位,以增加成功机率。
第三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求职技能,尽管求职技能多种多样,错综复杂,但对大学生而言,最常见和最主要的技能就是“两会”:一会写自荐书信,写出的自荐书信能扬长避短,重点突出,简明扼要,措辞巧妙、精辟,能引起阅读者的重视等;二会说话,面对聘用单位的人员说话时,能够心不慌,脸不红,知道哪些该说、详说,哪些该回避、简谈,说话当中能给人以诚实、谦虚、稳重和成熟之感等。
第四提升学生的抗干扰能力。干扰大学毕业生正常求职的因素,目前很多,如不正之风,设骗欺诈,信息泛滥等等。因此,大学生成功求职,还应具备抗干扰能力。抗干扰能力当中,最重要的有两项:
一是能够较准确地鉴别信息的真伪,防止受骗上当;
二是能够捕捉最佳决策时机,防止因脚踏两只、三只船等丧失最佳机遇。
五、增强服务意识,努力为毕业生排忧解难
为了更好地为毕业生服务,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是建立校内网络交流平台。随时将一些就业信息发布出去,让学生第一时间获取就业信息,同时,利用这个交流平台,把平时不愿意表露思想的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他们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
二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拓宽就业渠道。派原主抓就业辅导员高明星同志远赴长三角、环渤海等地进行就业调研,了解就业市场,经济发展趋势,并借此机会在部分地区建立校友会,以便于日后毕业生找工作他们能够提供帮助。
三是遵循“请进来,带出去”的思想。学校在邀请用人单位来校招聘的同时,由校领导带队积极前往用人单位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就业信息。
四是不但要做好“售前”服务,同时还要做好“售后”服务。学校党政领导要求,在校是我们的学生,要为他们服务,毕业后仍然是我们学生、校友,也要为他们服务好。往届毕业生毕业后,很多学生涉及到改派、办理户口、组织关系等事宜时,每每找到我们,无论是谁肯定会及时的放弃手中的工作,为他们做以耐心的解答,逢年过节学校都会给往届毕业生发送祝福信息,建立长期联系,通过他们了解就业信息。
六、全校教职员工齐动员,共同帮助学生就业
就业工作开始之后,就是学校每周教职工例会最重要的议题之一,毕业班辅导员编写了学校就业工作进程表,及时将情况报知学校领导与专业教师。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在全校各级会议强调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动员全体教职员工,想办法帮助学生就业。校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奖励措施,这些措施充分调动了专业教师帮助学生联系就业单位的积极性。很多教师都通过个人关系联系用人单位,而且这样的用人信息通常是非常有实用性的,一般能够确保学生通过初试。
七、就业工作坚持长线管理,工作方针保持连贯
可以说,我们现在就业工作中所坚持的方针政策,以及使用的办法,虽有创新,但是其基础还是来源于学校有关部门一贯坚持的工作方针和工作作风。学校领导对于就业工作一贯的重视,特别是在就业工作中坚持求真务实,坚持注重实效,坚持一切为了学生,对我们的就业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长期的指导意义。招生就业处坚持长远的目光,制定了连贯的就业工作的计划和方针,贯穿于多年以来的就业工作中。学校相对稳定的就业工作的政策和方针,对学校开展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我们在工作中也力图长线管理,对于学生,从低年级开始就向他们介绍就业工作,使他们能够在进入毕业年级后迅速进入状态。对于用人单位,我们坚持无论今年是否有用人计划,都要常年与他们联络感情,经常通过Email等形式与他们保持联系。这些长期的行动相对于短期的行为来讲,更能够得到就业市场和用人单位的支持和认可,保证了我校就业工作的长期稳定,将经济波动、行业调整等短期不利因素的影响降到最低。
同志们:
一、统一思想,履行职能,切实增强做好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民富之源。要站在全局的高度,站在实现团的职能的高度,充分认识共青团做好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工作是围绕党政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举措,是履行团的职能的必然要求。青年就业难、创业难问题越来越受到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金山书记指出,就业已成为影响和牵动全局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成为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全力解决的一个工作重点。省委、省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全省各级团组织要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带着强烈的责任,倾注深厚的感情,做好促进青年就业创业这项工作,尽最大努力为党政分忧、为青年解难,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做出积极贡献。
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工作是全团工作重点,必然是我省团的工作重点,是我们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团的xx届二中全会明确提出,全团要举起促进青年就业创业的旗帜,把促进青年就业创业作为服务青年的重中之重。团中央相继出台了一些硬举措,仅在“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这项工作上,团中央就要求,今年的目标是建立5000个以上比较规范的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各地还要分别建立一批省级、市级见习基地,时间很紧迫,任务很重。各级团组织要把思想统一到团中央和团省委的有关部署上来,顾大局,严要求,积极争取党政有关部门支持,切实开展好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工作。
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工作是保障青年合法权益、发展青年社会认同、促进青年健康成长的迫切要求,是有效凝聚青少年的首要工作。当前,我国已经呈现出“新增就业压力大、转移就业压力大、再就业压力大、总量规模压力大”的就业特点。就业问题已经是青年的首要问题,是当代青年在社会中安身立命的必要基础,是他们应该享受的基本人生权利,是他们获得社会认同、发展稳定地位身份的有效手段。共青团作为党的青年群众组织,必须高举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大旗,把促进青年创业就业当作服务青年工作的首要任务,积极承担责任,切实履行义务,从而保障青年合法权益,发展青年社会认同,促进青年健康成长,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二、正视困难,端正态度,切实增强做好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困难很多,唯有正视困难,不回避,不动摇,不懈怠,持之以恒,切实增强做好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要正视困难,困难就是突破口。从20xx年起,共青团开始在全省开展青年创业行动,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如开展青年创业小额贷款项目、SYB、GYB培训,再如,马鞍山的青年创业小额贷款,芜湖的中国(芜湖)青少年文体产品博览交易会等,取得了一定成效,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与党和政府的要求、青年实际需要相比,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就业创业培训数量不多、规模不大,不能针对社会需要和青年需求及时调整培训课程,造成培训对接难;再如,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缺少政府支持的专题工作项目,无法满足青年在、培训和法律援助等方面的需求。这些客观问题,我们必须承认,正视面对。但这些困难正是我们工作的动力,工作的突破口,更是工作的增长点。
要端正态度,态度决定成效。客观问题的存在,绝不能成为主观问题的必然理由。如不掌握政策。这就是主观上的问题。做好服务青年就业创业工作,政策性很强,涉及税收政策、财政政策、信贷政策、就业援助政策等。不掌握、不吃透政策,这个问题全省各级团组织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再如,工作缺乏主动性,等、靠、要思想严重。有的确有实际困难,有的则是工作态度问题。面对困难,是迎难而上,还是畏难不前,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我们一定要正视困难,更要端正态度,敢于创新突破,凝心聚力抓好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工作。
要坚定信心,信心就是力量。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工作面临着这么多困难,当然主要是客观性困难,有些客观性困难短期内我们还不能有实质的突破,比如说,成立创业基金,面临着融资、操作等实际的困难。面对这些短期内还不能有效克服的困难,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坚定信心、积极应对。陆昊书记指出,这种信心来自四个方面:一是团的事业在党的事业格局中的重要位置;二是党对我们的工作要求非常明确,对我们的工作方向充分肯定;三是全团蕴藏着巨大的创造活力;四是广大团干部对团的事业非常热爱,有着强烈的敬业精神和工作激情。
尊敬的各位评委、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今天我演讲的内容是大学生的就业创业。相信在座的每一位大学生们和我一样,不管梦想是多么的伟大。但毕业后的首要任务一定是找一份能养活自己的工作,如果可能的话,这份工作最好是自己喜欢的,与所学专业关系紧密的,以后的发展空间是广阔的。
但我们又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那就是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迈进,高校毕业生的数量急剧增加,据调查,每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就有六百多万。
尽管近年来我国经济一直快速增长,产业结构升级速度加快,以此来不断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岗位,但是由于毕业生供给增速超过经济增速,高校毕业生的人才供给量远超过市场需要量。
因此,我们怎样才能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赢得机会,大学生怎样对待找工作的问题,企业又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等等这一系列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说,随着就业压力的日益严峻。我们发现一些毕业生缺乏必要的自信,就业时“饥不择食”,而另一些依然抱着“天之骄子”的心态,就业时“好高骛远”,脱离社会需要。这两种倾向都将导致就业成功率的下降。
我个人认为,作为一个大学生,如果想要在就业大潮中拔得头筹,或者找到一个自己称心如意的工作,就要从大学的开始来制定计划。根据自己的专业设置自己所需要学习的内容,以减少专业不对口的情况。另外,做一个有竞争力的大学生,就要会人所不会,人优我更优。脚踏实地与仰望天空,奋力去拼搏又要认准自己的定位。
就业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要与百万人争夺那极少的位置。如同生物书中的内容,生态位越相似,竞争越激烈。面对大自然的法则,我们能做的是选择成为竞争力强大的狮子,或者是适应性强不挑剔的鬣狗,做就业大战中的存活者。
同时,面对严峻的就业情况,很多人就会选择另一种道路——创业。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响应国家号召,以创业推进就业,走上了自主创业的征程。但是,如果想要创业,首先就要摆正自己的态度,选择创业是为了逃避问题,还是自己真心喜爱,本人亦具备这种能力呢。
前美国总统罗斯福说过:当时间的主人,命运的主宰,灵魂的舵手。而创业就解释了这个定义。
创业可谓是一条艰难且漫长的道路。对于一个创业者而言,失败可能意味着你即将成功,而成功意味着你将面临更大的挑战。穷人缺什么?表面缺资金,本质缺雄心,脑子缺观念,机会缺了解,改变缺行动,事业缺魄力。下面我想仅以个人拙见来重点谈论一下每个人在创业之初必须面对的三个问题。第一,有没有资金;第二,有没有经验;第三,有没有团队。
资金是创业者面对的首要问题。就业肯定会为你带来稳定的收入,那样的话的确不用像创业者担心中午盒饭。然后对于创业者的经验。包括你的决策能力,选择能力,执行能力以及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创业就是要“冒天下之大不韪,敢为天下人先”。要学会借用别人的经验,摸索着前进,在黑暗中探索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光明。最后是团队,团队成员的互相理解也不可或缺。我所理解的优秀的创业团队并不是那些最优秀的人集中在一起,而是最合适的人凑在一起。
作为一名大学生,读书得到的不仅是一张文凭,更多的应该是知识和技能的增长。所以要是你真的准备好了,那就策马扬帆,适时起航。人生难得几回搏,此时不搏待何时。
不管是就业还是创业,最重要的是看清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适合自己的是什么。有目标,更重要的却是为目标的奋斗,相信大家都应该从现在起就开始制定自己的计划了。切莫,等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