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佳节专题演讲稿文本推荐3篇

端午佳节专题演讲稿文本(精选3篇)

端午佳节专题演讲稿文本 篇1

作为党员,尤其是作为组工干部,必须带头开展好“两学一做”,自觉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中央和省市县委领导决策部署看齐,向先辈先进看齐。

学习党章党规,自觉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党章党规是每一个党员的行为准则,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时代背景下,一方面只有加强党章党规意识,才能将党章党规熟记于心,才能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听党指挥,服从党的领导。另一方面党章党规作为必修课,是党员干部的应尽义务和庄严责任。组工干部作为管干部的干部、管党员的党员,更要把党章党规作为基本行为标尺,学党章、学党规、将党章党规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进而自觉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推动组织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学习系列讲话,向中央和省市县委领导决策部署看齐。党的以来,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从理论上说,学习讲话对于推进理论创新,实现学以致用,具有突出的促进作用;从实践上说,学习讲话对于科学把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突出的指导作用。组工干部承担选干部、配班子、聚人才的重任,更要将讲话作为工作、学习的灵感源泉,善于运用讲话中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通过学习系列讲话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的决策部署。

向先辈先进看齐,作合格党员。俗话说:“一个榜样胜过书上二十条教诲”,由此可见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不仅可以将优秀品质人格化、具体化、形象化,更重要的是能感染人、鼓舞人、带动人。张思德、郭明义、杨善洲、吴仁宝、李林森、沈浩等同志,他们鞠躬尽瘁,为党、为国、为民,是广大党员学习的榜样。组工干部必须自觉对照先辈先进,反复检视自己、透视自己,从中查找自身不足,以这些先进典型为“尺”,看一看,量一量,找到自身的差距,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信条,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从严要求,时时处处作表率,时刻不忘党的宗旨,见贤思齐,明确努力方向,迎头赶上。

端午佳节专题演讲稿文本 篇2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

每年的这一天人们必不可少活动,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佩香囊,赛龙舟。今年的__月__日是农历的五月初五,也将迎来我国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那么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呢?据说,在两千多年前,楚国的大夫屈原情系百姓,心忧天下,当他得知楚国被秦军攻破后,就于五月五日,抱石投江自尽。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尸身,就有了后来赛龙舟的风俗。百姓们把用楝树叶包裹,外缠彩丝的饭团投入江中祭奠屈原,就成了我们现在吃的粽子习俗。于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月就被定为端午节。端午时节,千家品粽,万户悬囊,人们纷纷挂艾草、佩香囊、赛龙舟、办诗会,来纪念屈原,庆祝节日。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外来文化越来越多的渗入了我们的生活,这曾经最热闹的活动,渐渐被人们所淡忘,我们似乎不再眷顾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而将更多的目光转向了“圣诞节”“愚人节”这些西方节日。当我们还沉浸在西洋节日的欢声笑语中时,20__年,韩国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本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将其列入国家遗产名录。听了这些,我们又是什么样的心情,这不仅仅是一个传统节日的得失,不仅仅是少了几项庆祝的活动,更重要的是,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它留存着华夏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每一次传统节日,就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一次加强和洗礼。而如今,这个我们过了二千多年的传统佳节眼瞅着成为了他国的国家遗产,我们将是怎样的尴尬与无奈。

中国的传统节日异彩纷呈,文化内涵丰厚,它们留存着先民独特的文化记忆。对祖先创造的历史文化遗存,我们须怀感恩之心,敬畏之情。同学们,我们是中华民族的栋梁,中华文明需要大家共同传承,并且发扬光大。希望大家不要冷落了中国自己的传统节日,让华夏文明在神州大地彻彻底底的辉煌起来!

谢谢大家。

祝大家端午节快乐!

端午佳节专题演讲稿文本 篇3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大家都知道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那端午节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

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样的。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

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

谢谢大家!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