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大讲坛演讲稿(推荐三篇)

教师大讲坛演讲稿(精选3篇)

教师大讲坛演讲稿 篇1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最是书香能致远》。记得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是啊,一本好书,是一杯咖啡,使我品味到生活的多姿多彩;像一汪清泉,让我知道喧闹的背后还有宁静;如一杯牛奶,使我解渴的同时也获得了丰富的营养。每本书都像知识海洋中的一朵浪花,这浪花虽小,可又奇光异彩,令人遐想飞扬,在阵阵书香中,我完成了一次次美的享受、生命的感悟和人格的提升。

遥想当年,初踏三尺讲台,是读书让我看到了一个崭新的天地。读《论语》,孔子教我“因材施教”、“诲人不倦”;读《孟子》,我知道了“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荀子让我懂得了“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理念;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内容丰富,高瞻远瞩;而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则更加前卫;特别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育人三部曲》更是“心灵的艺术”。

这些著作,让我的心灵更加透彻,因为对这些经验的汲取,使我更自信的走近我的学生,更自觉地去研究他们,去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寻找与学生交流、沟通的桥梁,从而把学生纯真的心灵开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再看今朝,教学路上,是读书给了我不断前行的动力。加德纳的《多元智能》,使我明白了因材施教的最终原因;朱永新的《新教育之梦》,在我面前仿佛呈现出一幅理想的教育蓝图,促使我以饱满的热情进行理性的思索;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更让我懂得了用教师的心灵赢得学生的心灵才是真正的教育。

虽然现在的我还很渺小,缺乏陶行知先生那种拼命的工作热情,更没有苏霍姆林斯基的那种敏锐的眼光。但我已尝到了因读书而教好书的甜头,生活也因为读书而变得更加充实。读书让我与书中的人物一起赏花、听雨、观海、望云,一同追寻大兴安岭茫茫的林海雪原,探索鄂尔多斯的千里戈壁,寻幽远古的黄河古道,漫步逶迤的长江堤岸。一起欣赏“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感受“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震撼,赞佩“待从头收拾旧山河”的豪迈,心颤“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阔。

在书中,我认识了宇宙的苍茫,看到了银河的流泻,倾听到了时代的脉搏;在那飘香的书页里,我感到了人生的紧迫,时间的宝贵。翻开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这位成功教师的话让我思绪万千:“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突然之间,我明白了为什么有的教师能在课堂上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让人觉得听课是一种享受,而有的教师尽管课前精心准备,教学环节可谓设计得天衣无缝,但在课堂上却往往显得捉襟见肘。

原来,这就是用一辈子来备课和用课前的几小时来备课的差别呀。那一刻,我告诫自己:一定要用一生来备每一节课。可是怎样才能做到呢?那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堂,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

于是,我沉醉于书香之中,我爱上了读书读书,让我尽情沐浴先贤智者思想的惠泽;读书,让我懂得教育是一个只有起点而没有终点的航程。沉醉书香,我知道了如何对待那些犯了错误的学生,如何运用书中的理念和方法我感谢这么多年书籍对我的滋养与磨练,它是我人生道路上一个不可多得的知己,它见证了我成长的脚步。

读书,我享受不尽的喜悦.打开心的门楣,我悄然漫步在书的世界中,其实天很蓝,阴云终要散;其实海不宽,此岸连彼岸;其实梦很浅,万物皆自然;其实泪也甜,当你如心愿。喜欢在月光洒下的窗台,泡一杯香茗,捧一本好书,如古人般惬意,此刻,只有书,只有我。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教师大讲坛演讲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

当一名教师倾其所有的精力、心力,他能为学生做些什么?如果你读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或许你就会有了答案。

假期中读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我感受到雷夫老师对孩子们的爱以及他对事业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他是如此投入的去教学,如果我们也能如此投入的去教学,或许我们的收获会和雷夫老师同样多。

说一说这本书给我印象深刻的章节,第一,雷夫老师提倡“没有害怕的教育”第一章中“给我一些真相”里面讲述的艾力克斯的故事,在我们的教育生活中大家都曾遇到,我们面对这样的学生是否也会大吼大叫,是否也会错失了一个绝佳的教育机会。

我想说是的,曾经的我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会忍不住的生气,我会对他们大吼大叫,我觉得我没法原谅他们,可是随着教学年龄的增长,我已不在那么冲动,我学会了宽容,现在的我会用耐心来解决问题,我尽量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尽量在不伤害学生的心理情况下去解决问题。

现在的我在尝试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信任,友善的师生关系。我在为成为一个学生喜爱的老师而努力。雷夫老师告诉我们不管是对自己的子女还是学生,一定不要把害怕当作教育的捷径。第56号教室之所以特别,就是因为它缺少了害怕。这一章还告诉我们如果你想让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因为孩子们是以“我们”为榜样的,这就是所谓的身教重于言教。

第二,在看完第五章《加加看》后,我感觉太惊喜了,因为从参加工作以来我就一直教数学,我一直认为数学就应该是严谨的,单调的,它不像语文,可以那么的充满色彩。

但看完这一章之后我发现我错了,原来数学也可以这样的生动有趣,数学也可以玩的这样开心。在这一章里雷夫老师和学生都喜欢玩Buzz,这是一个长达10分钟的数学练习,可以有各种变化。它是这样玩的,全班起立,老师随便选一个数字——假设是3好了,他们不可以把老师选的数字说出来,在游戏过程中只要出现了3,就要用Buzz这个词来代替。

接着全班开始数到100,学生要依序念出下一个数字,第一个学生说1,第二个学生说2,第三个学生说Buzz,下一个学生说4,下一个说数字的人是由老师来指定的,不是按照顺序,这么一来,玩游戏的时候每个人都要专心注意下一个数字,尤其到30几这个游戏就变得特别刺激,因为接下来的10个数字学生要很专心,这样在正确的时机说出40才可以过关。

如果答错的学生就要坐下,看最后谁是站着的。当看完这个游戏的玩法之后,我感觉原来数学也可以这样玩。我想应该多学学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让学生产生兴趣,愿意主动学习,我应该如何让学生在课上学会,不在课后花时间去重复的去学习这是我今后努力方向。

书,还在品读,收获,却很多很多,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用心去教书,雷夫老师的教学方式和管理形式,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我会结合实际,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教师大讲坛演讲稿 篇3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让书香浸润校园,让读书充盈人生》。萧伯纳说过: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相互交换,我们就各自有了两个思想。

寻求一加一的裂变,得出无数思想,便是我今天演讲的目的。“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没有书,世界将不会如此精彩,不读书,我们对一切将一无所知。

那么,我们永远不会知道朱罗纪那个恐龙称霸的世界;就不懂得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律;我们将永远用河泊发怒,解释着潮涨潮汐的自然现象,在抗击自然灾害的过程中,不知还要走多少弯路。无数圣贤之士的杰出思想,也将随着先人的消逝长埋于地下。

有人说: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生,是一个没有发展的学生;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一个平庸的家庭;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校,是一个乏味应试的学校;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一个人的人文素养的优劣、综合素质的高低、个人能力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在于书籍的陶冶和读书的多寡。

古人说:“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的意思就是说:长时间不读书就会缺乏文学气质,言谈举止都很缺乏修养,给人的感觉很差劲。这句话着重说明读书学习的重要性。对于一个教师来说,不读书的后果,就远不止“面目可憎”了。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袁振国先生针对读书之于教师意义,说过这样一句话:“读书可以提升人的品位、提升人的生活质量。无论怎样化妆和打扮都无法改变老去的事实,唯有读书能让人永远不老,能使生命之树常青。

可以说,读书是最好的美容剂。”这话还是非常有道理的。长期的读书积累,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全国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写下许许多多的心得,这里有她曾说过的一段话,非常有意思,豪爽幽默中,透露着读书带给她的欢欣。让我们一起来聆听:“就读书来说,我不敢称自己是个真正的读书人,但我爱读书。我不敢说自己是真正的知识分子,因为我底气不够。不过,我真的知道,读书太好了!人,要想有气质,要想真正地漂亮起来,一定要读书,读书是最好的“精神化妆”。你穿再贵的衣服,买再高档的化妆品,仅仅都是外在的修饰,经过岁月的打磨,还是会像电影《手机》里说的那样“产生审美疲劳”。一句话,要想保持内在的魅力,读书就是最高档的“身心保健品”。

一个人读书读多了,内心那个丰富呀!感觉社会、人生、周遭一切的时候,你的心境就不一样,看书看多了,我觉得人生怎么这么有意思、这么多姿多彩!跟着作者和主人公痛苦的时候,我哭过了,化作了一次沉甸甸的人生经历,有时还觉得:太好了,我刚才又排毒了。看书看多了,你觉得自己不止活过一回,而是和书中的男男女女一起,活了上百回、上千回,获得生命的厚度和审美的愉悦,人生多带劲儿啊!我常想:巩利和冰心都75岁的时候,谁漂亮?答案是不言而喻的。读书滋润了我的内心,精神世界变得丰富了,人就舒展了,神经也展开了。有的老师每天皱着眉头,有的老师脸上乌云密布,孩子怎么可能星光灿烂呢?

其实,精神的状态对生理有直接的影响。内心健康丰富的人,心灵就舒展,甚至眉毛、眼睛都可舒展开来,脸上也就写满了阳光,还不长疙瘩,因为毒都排出去了。”她还送给我们一条“知识折旧率”:一年不学习,自己知道;两年不学习,同事知道;三年不学习,学生知道。确实,不学习,不思考,不实践,就会落后,被时代淘汰。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林格特别看重读书、读书方法,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读书模式,他说:如果一辈子都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他的一辈子就很苍白、很寂寞。寂寞苍白,他的内心世界如何丰富?所以,教师首先应该成为一个阅读的倡导者。每天读书的老师,脸上流露出来的.是一种书卷气,那种书卷气对学生来说,就是最好的教育,这种老师都不用说话,你的存在就有价值。

所以,老师应该率先把读书的使命担当起来,可以理直气壮地讲,读书可以让一个人变成精神上的百万富翁。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认为,今天的学校教育面临着粗俗文化的包围,外部环境对教育有着太多的干扰,“面对这种干扰,我的态度是坚守抗争。”如何坚守、抗争?这位76岁高龄的特级教师的答案是“读书”:“选择了教师职业,就是选择了高尚,选择了教师就是把你的生命、你的智慧同青少年的成长捆绑在了一起。人是要有脊梁骨的,教师是要有师魂的,有了这种精神才会奋斗不息。奋斗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要提升自己,育人先育己,修身齐家,首先是修身。提升自己要有养料,要读书!”我认为,教师读书首先是为了应对职业上的挑战。当今时代,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知识更新日益加快。无论你的第一学历是中师、大专,还是本科,当你走上讲台时,你在师范院校里所学的知识已经过时。

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事业。如果教师满足于用过去的知识教现在的学生,希望他们适应未来的生活,这明显是不现实的。我们不要指望凭一张过时的旧船票登上今日的客船。从职业特点来看,教师最应该成为与时俱进的专业人才。教师怎样才能跟上飞速发展的时代的步伐?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把读书学习做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就谈到这样一件事:一个有三十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堂公开课,使听课的领导与同行入了迷,以至忘了记听课记录。

课后,一位邻校的老师问:“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课?可能不止一小时吧?”而这位历史教师回答说:“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一般地说,每节课我都准备一辈子。”这位教师的答案的内涵是什么?苏霍姆林斯基解读说:“这种准备空间是什么呢?这就是阅读。要终生以书籍为友,这是一天也不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的江河。”“优秀教师教学技艺的提高,正是由于这样经常性的阅读不断地补充了他们的知识海洋。”过去有一种流行的说法:要想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

其实,这种说法已经不合时宜。对教师而言,一桶水的量太少了,何况桶水易腐?教师应该是江河,而学生则是海洋。江河长流才能成就海洋之大。一支军队要保持在现代战争中的竞争实力,需要不断更新武器装备,而一支教师队伍要在新课改中决战决胜,也要更新知识。知识如何更新?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如果不及时更新,也会很快被时代所淘汰。

我建议把这个说法改为:要想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做源源不断的自来水。只有当教师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的知识只是他全部知识的冰山一角时,他在课堂上才能旁征博引左右逢源信手拈来游刃有余,他的课堂才显现出一种广博的美和深刻的美。这样的课堂才能给学生心灵的震撼,这样的教师才能让学生折服甚至崇拜。当学生发自内心地敬服、崇拜你时,你的教学质量想不高都是不可能的。读书是教我们处世为人的良师益友。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需要人与人的互相团结、共同合作。然而每个人性格不同,工作中难免出现不同思路,不同方式,不同风格,甚至各种磨擦。

当我们遇到这些烦恼时,一本好书能教我们理解与宽容。从广义上说,教师是文化人,文化人的别称也就是读书人,因此,每一位教师对读书都应该不陌生,都有自己丰富的经历和心得。教育是传承文化的事业,职业本身的特点也决定了教师离不开读书。踏上工作岗位以来,为了适应自己的工作,对读书我更是不敢怠慢。读书是我提高能力,作好工作的第一手段。多少个工作难题在读书后迎刃而解;多少个思想疑惑在读书中烟消云散。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