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同上一堂航天精神思政大课个人观后感(精选12篇)

中国航天事业持续快速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进入空间能力大幅提升。本页是小编帮家人们收集的12篇同上一堂航天精神思政大课观后感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同上一堂航天精神思政大课心得体会 篇1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航天英雄们在日积月累的训练中凝聚筑梦力量,他们用实干去触碰梦想,用脚踏实地的奋斗去圆梦,奋斗的号角在心中吹响,奋斗的脚步从未停歇。几十年如—日的艰苦训练,让他们夯实了”硬功夫”,磨砺了”硬肩膀”,让他们对航天任务充满了信心和期待。我一定会学习航天英雄身上的实干精神,努力学习,在新征程中”飞而不止”,以踏实的脚步开拓属于自己的新未来!

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观后感 篇2

北京时间__年12月9日15时40分,“天宫课堂”__正式开讲,“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为全国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讲课者“神采”飞扬,听课者“梦想”飞扬,“天宫课堂”受到全国大中小学师生和广大收看者的高度赞扬。

“天宫课堂”,激发起中国人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美妙的声音伴着星光从太空传来,奇妙的画面拥着神秘从天宫走来。“天宫课堂”成功开讲,彰显了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的伟大成就,令每个中国人感到骄傲与自豪。目前世界上只有美俄等六家西方航天机构共同建设的国际空间站和中国自主建造的天宫系列空间站两个空间站在运行。而前者日益老化且超期服役,中国空间站则后来居上、全新起步,给全世界带来更多惊喜和赞叹。“天宫课堂”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引导更多人走入科学殿堂。我们感受到科技进步、国家富强所带来的美好和喜悦,最终将沉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从神舟十号到神舟十三号,从天宫一号到天和核心舱,见证了中国航天科技水平的进步与飞跃。这是科技硬实力的展示,也是技术能力成熟的标志。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正是一代代航天人瞄准核心技术领域持续攻关,才有了太空授课的惊喜与精彩。

“天宫课堂”,激发起中国人民科学精神和爱国热情。中国空间站作为国家太空实验室,也是重要的太空科普教育基地,对于激发社会大众特别是青少年弘扬科学精神、热爱航天事业具有特殊意义。授课期间,航天员通过视频通话形式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了实时互动交流。一个接一个的实验项目精彩纷呈,使所有受众人群开阔了眼界,极大地激发了广大青少年对未知世界的激情与兴趣,对于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起到了一个引领的作用,在一代人心中播下追逐航天梦想的种子。这次“天宫课堂”通过航天员在轨工作生活场景展示、太空细胞学研究实验展示、太空转身、浮力消失实验、水膜张力实验、水球光学实验、泡腾片实验,还有天地互动交流,让广大青少年感知到了宇宙的奥秘、体验到了探索的乐趣,增强了他们热爱祖国和人民、热爱中国航天事业的信心与力量,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公开课。

“天宫课堂”,为教育教学提供鲜活案例和创新借鉴。知物由学。“天宫课堂”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人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神奇现象,并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每一个实验都是神秘传奇,每一个解释都是美妙故事。科幻照进现实,浪漫抒写梦想。科学实验展示,让探索梦想飞扬;视频互动交流,让思维梦想飞扬;教室创新拓展,让教育梦想飞扬,天宫课堂本身就是一种教学创新。“太空课堂”虽然只有短短40分钟,但却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历史印记,对人生的影响深远持久。通过这堂课,孩子们看到的是人类对未知的求索、科学的力量与魅力,以及星辰大海的壮阔与浪漫。“双减”下如何让课堂教学质量“增”上来,“天宫课堂”开启了中国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曙光,必将迎来新一轮的课堂教学改革。我们的日常教学要努力提高质量,用新颖激励创新,用兴趣增殖志向,激励青年一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刻苦读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梦想无垠,步履不停。让我们站在新的时空坐标上开启新的航程,奔向更广阔的星辰大海,拥抱更加美好的未来。

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观后感 篇3

2021年11月23日,为褒奖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三人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建立的卓著功绩,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给聂海胜同志颁发“一级航天功勋奖章”,给刘伯明同志颁发“二级航天功勋奖章”,授予汤洪波同志“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颁发“三级航天功勋奖章”。并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以他们为榜样,学习他们身上的优良品格。作为新时代的“赶路人”,我们要“尝一尝”“航天功勋奖章”中的“特别”味道,并从中汲取奋勇前行的磅礴力量。

品尝“航天功勋奖章”中的“特别能吃苦”的味道。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十二号”、从“嫦娥五号”到“天问一号”,回首29载“跌跌撞撞”的航天路,既是一条荆棘遍布,杂草丛生的坎坷之路,又是一段刷新记录,创造历史的辉煌之路。航天人用“异于常人”的意志,“特别能吃苦”的品质,披荆斩棘,乘风破浪,打开了通往太空“神奇大门”。“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作为基层工作者,我们要品尝“航天功勋奖章”中“特别能吃苦”的味道,努力“啃咬”能吃苦、肯吃苦、愿吃苦的“精神骨头”,撸起袖子、挽起裤腿多到田间地头、街头巷尾中走一走、瞧一瞧,多听民声,善解民忧,以自己不怕苦不怕累的行动接受群众的“阅卷”,努力在基层这片“沃土”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品尝“航天功勋奖章”中的“特别能奉献”的味道。

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一代代航天人就是我们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平凡人,怀揣着一颗航天强国的初心,坚守着一个默默无闻的岗位,奉献着一份微薄之力,这就是“航天功勋奖章”的“精神内核”。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我们要竭尽全力地深挖“航天功勋奖章”的“精神富矿”,从中不断汲取爱岗敬业、积极奉献的“精神源泉”,自觉传承好、发扬好“三牛精神”。作为基层工作者,我们要心中常怀国之大者,把党和人民的利益“往前排”,个人荣辱得失“靠后放”,将自己的个人追求和人生价值进行“再萃取”“再结晶”“再升华”。如今,乡村振兴的号角已吹响,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要发扬好“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心怀民间疾苦,提升责任担当,要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来换群众的“幸福指数”。

品尝“航天功勋奖章”中的“特别能战斗”的味道。

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从第一次进入太空到第一次出舱走,从第一次中期驻留到第一次进驻中国空间站,伟大的航天事业终于“破茧成蝶”,实现了用“跟跑”到“领跑”的完美跨越,这得益于一代接着一代航天人的夜以继日、接续奋斗。作为基层工作者,我们要认真品尝“航天功勋奖章”中的“特别能战斗”的味道,努力“吮吸”艰苦奋斗、任劳任怨的“精神浓汤”。要坚持擦亮“实”字“招牌”,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以“钉钉子”精神一茬接着一茬干,以“愚公移山”精神将一张蓝图绘到底。同时,也要勇于当“热锅上的蚂蚁”、善于接“烫手的山芋”,苦干、实干、巧干,真正地从“理论家”变成“实干家”,在基层“演武场”上大显身手。

同上一堂航天精神思政大课观后感及心得 篇4

在观看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三位航天员出仓时都朝气蓬勃,笑容满面,虽然刚回地球,因为重力变化的原因行动困难,但仍能和现场工作人员和镜头挥手打招呼、比心,丝毫不显疲态,返回的过程非常顺利。三名航天员接受了简单的采访,言语中满是自豪之情,带动现场的工作人员们也是热情洋溢。上一批航天员在太空遨游工作了半年之久,下一批航天员已经准备出发,我国的航天事业蓬勃发展,一帆风顺,反映出了我们对于星辰大海的执着追求,和航天精神的代代相传。哈工大一直以来都和我国的航天事业紧密相连,尽管我们的专业不是从事航天行业的,但不妨碍我们关注并且热爱我国的航天事业。有人说,随着网络、元宇宙的日益发展,人类只会专注于自己的生活甚至是虚拟的世界。但是,正是有着我国这些要强的航天人的执着与坚守,一代代的不懈奋斗甚至牺牲精神,才能有一次次的“感觉良好”,和人类对星辰大海的矢志不渝的前进步伐。

关于同上一堂航天精神思政大课个人观后感 篇5

“ 太空出差三人组 ” 驻留 183 天后重返地球。航天员在太空为什么要锻炼身体?长达 6 个月的生活用水从哪儿来?这些问题都一一有了解答。同学们跟随王浚院士回望中国航天发展历程,了解一代代中国航天人向深空挺进的追梦故事,追寻他们向深空挺进的执着步履,感悟他们赴九天问苍穹的豪情壮志,感受直击心灵的精神力量。

“ 在观看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三位航天员出仓时都朝气蓬勃,笑容满面,虽然刚回地球,因为重力变化的原因行动困难,但他们仍然和现场工作人员和镜头挥手打招呼、比心,我觉得他们太厉害了! ” 三年级二班陈娇娇同学在观看后感叹道; “ 正是有着我国这些要强的航天人的执着与坚守,一代代的不写奋斗甚至牺牲精神,才能有一次次的‘感觉良好’和人类对星辰大海的矢志不渝的前进步伐! ” 学校教师李万建说道;校党支部书记、校长谢东才激动地表示: “ 回首来时路,艰辛而辉煌;展望未来景,任重而道远。这种强劲的力量产生的辐射是不可估量的,我们将继续以理想信念之力、实干拼搏之力、开拓创新之力,不断引领学生们打开一扇又一扇知识的大门,为他们开启更为广阔的星辰大海蓄力储能! ”

据悉,此次思政大课中,广兴小学全校 572 名学生参与了直播观看,这充分展现了本次航天精神思政大课 “ 引领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 的吸引力与影响力。展√★√望未来,相信广兴小学的少年们,踩上 “ 巨人 “ 的肩膀,踏出坚定的步伐,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

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优秀观后感 篇6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1年12月9日15:40,“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时隔8年之后,中国航天员再次进行太空授课。“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这是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活动。

在约60分钟的授课中,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生动介绍展示了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人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神奇现象,并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授课期间,航天员通过视频通话形式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了实时互动交流。

此次太空授课活动进行了全程现场直播,在中国科技馆设地面主课堂,在广西南宁、四川汶川、香港、澳门分设4个地面分课堂,共1420名中小学生代表参加现场活动。

授课活动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教育部、科技部、中国科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主办,中国科技馆及载人航天工程相关参研参试单位提供支持。后续,“天宫课堂”将持续开展太空授课活动,积极传播载人航天知识和文化,持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航天科普教育。

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观后感心得体会 篇7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悦”读让处于快节奏时代的我们逐渐慢下来,感受着沉潜书海的温暖而美好。今天,让我们一起以“静心、净心、镜心”的学习态度,共读航天事业的“无字之书”,体悟创新、教育、奉献的时代内蕴。这本书的主人公是三位兼具航天员和太空老师身份的“筑梦者”,“感觉良好”是这本“无字之书”高光时刻的见证,从两度出舱到太空跨年再到天宫课堂,王亚平、翟志刚、叶光富三人坚定理想信念、砥砺奋进之行,以术业专攻精神赋能太空研究纵深发展。广大党员干部应该静下心来沉潜书海,净化内心深入感受,以明镜视己之行,从“无字之书”汲取源泉活水,积极探寻专业实践的“创新信心”“奉献爱心”“教育真心”。

“静心”体悟“天工人巧日争新”之“创新信心”。

太空探索前,宇航员都要参与“魔鬼式”集训,精心挑选的成员都是身体素质绝佳、心理素质倍棒的“种子选手”。空间站有良好的生命支撑系统,而出舱活动就意味着把自己暴露在强辐射、陨石撞击、失重以及温差带来的严峻考验,对于航天员来说都是致命的。如果说,在处于失重状态的太空生活充满未知和挑战,那么完成出舱行走任务,尤其是对于“摘星星的妈妈”王亚平这类女性宇航员来说,更加艰险和困难,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勇气。此次神舟十三号宇航员两度完成出舱活动,彰显着探索与创新的决心和信心,广大党员干部应该赓续传承这种“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探索斗志,在常规履职的基础上,为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提出富有创新性的建议,用心构筑政府和群众沟通的“爱心桥”和“直通车”,以高效率、高质量、高品格赋能“十四五”新发展。

“净心”涵养“衣带渐宽终不悔”之“奉献爱心”。

2022年,神舟十三号宇航员首次在自主研发的太空站中“跨年”“过春节”,也正是王亚平、翟志刚、叶光富三位“太空老师”,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和执着顽强的行动将中国式浪漫转变为感动式现实。在这段时间里,三位宇航员踔厉奋发、锐意进取,先后开展了多项科学技术试验与应用项目,为中国探索和发展航天事业提供了关键密钥。此三位既是家中的“顶梁柱”,更是中国的“脊梁”,是中国纵深了解地球之外的太空奥秘的“助推剂”和“压舱石”,正是这份家国情怀的加持、小我与大我的抉择,才让他们得以心无旁骛、一心钻研、攻坚克难、双向奔赴,得以圆满完成“183天”的太空之旅。广大党员干部从三位航天员的奉献之行应该积极汲取发展力量、巩固为民本心,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主心骨”“桥头堡”“排头兵”的积极作用,为打好防疫之战、赋能经济发展、共建幸福家园赓续前行。

“镜心”审视“兴趣为师热爱行”之“教育真心”。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三位“太空教师”,以生动有趣的太空实验,在全国青少年的心中播下了探索太空奥秘的种子。“摘星星的妈妈”王亚平在执行神舟十号飞行任务时,通过卫星在神奇变幻的外太空为地球上的青少年带来网络直播授课活动,时隔8年,她再次在两位队友的帮助下,站在“最高的讲台”完成两次“天宫授课”活动:用水“造”桥、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每一个实验都凝聚着航天员的智慧,每一个实验都激发着青少年探索宇宙的好奇心和热情,每一个实验都是一把把开启探索太空奥秘的关键密钥。广大党员干部应该从“天宫课堂”中汲取源泉活水,用活、用好“线上”“线下”课堂,高频开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党建、文艺活动,凝聚向心合力、丰富精神生活,增进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当好人民的“生活教师”。

“立身以力学为先,力学以读书为本。”期待涌现出更多身心素质极佳、有理想、有信念的时代后浪,在快节奏的时代,以“精心·净心·镜心”沉潜阅读“刻写”着航天梦想的“无字之书”。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广大党员干部要积极从“无字之书”中汲取源泉活水,深刻体悟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十三号”伟大飞跃的深刻内蕴,逐梦九天,问鼎苍穹,为强国梦添砖加瓦、蓄力奋发、砥砺前行!

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优秀观后感 篇8

自古以来,人们对浩瀚的宇宙就充满着遐想,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渐渐将探索的脚步迈向太空。但质疑的声音也逐渐传来:探索外太空是否是劳民伤财呢?

时至今日,由于地球资源有限,世界上的航天强国纷纷将探索的脚步迈向外太空,而太空广阔无垠,拥有丰富的空间资源,如高真空、太阳能、月球、微小行星等。

此外,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gps导航系统便离不开航空事业的`发展。近年来,航天技术在开发航天器高位置和高速度资源以获取、传输和转发信息方面取得了明显成就,获得了巨大的利益,例如通信卫星、遥感卫星的广泛应用。

另一方面,随着军用航天器的迅速发展,各种军用卫星、载人航天器、弹道导弹与反弹道导弹等空间新式武器形成了一体化的太空战场军事系统,并将在联合战役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众所周知,没有稳固的国防,我们的幸福生活就难以保障。

没有今天的投入就不会有我们明天的。航天事业的进步会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航天科技的应用会对人类产生重大的影响,只有社会不断的进步,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才会越来越美好。

观看同上一堂航天精神思政大课有感 篇9

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我曾带领班级学生前往北京航天城参观学习,那次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对宇航事业的热爱和向往。是啊,中国航天事业经过了5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从古中国的“嫦娥奔月”的登月幻想起就开始孕育了现代航天技术的萌芽,1961年4月,“东方1号”飞船载着前苏联空军少校加加林进行了108分钟的太空飞行,首次实现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到2003年10月15日至16日中国第一次把航天员送上太空,这是继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40多年后,中国首次圆满成功发射载人航天飞船。使中国跻身于世界航天大国之列。

在这成功的背后,我们不得不感谢我们的广大航天人,正是他们的能吃苦耐劳,勇于奋进,团结一致的精神,使得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回顾中国的航天发展史,正是由于中国人民对航天事业不断的追求和向往,使得中国航天事业突飞猛进,从中国古代发射的“火箭”到近代发射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至现代发射的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更能体现中国人民对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与梦想,反映出“航天精神”始终存在于每一位为航天事业发展工作的人员,存在于每一位爱国的中国人。

正是由于“航天精神”的存在,让每一个人都投身于航天事业,不断追求技术和发展中国的航天事业,为国争光,为人类贡献,在人类史上写下光荣的一页。随着“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的成功发射,人们越来越关注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航天事业的发展,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它的航天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中国13亿人口的艰苦奋斗。“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相继成功发射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三个有能力自主完成载人航天飞行的国家,其成绩可喜可贺。

因此,作为一名中华儿女,我们深怀爱国之情的同时,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和学习当中去,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观后感感悟 篇10

“伟大事业都成于干实事。”我们国家的航天事业正是如此,没有一代代航天人的艰苦奋斗,没有他们对各种难关的探索与攻克,没有他们对航天事业的坚持不懈、不离不弃,怎么会有如今中国航天事业如此蓬勃的发展,我们又怎么会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

他们特别能战斗,要知道载人航天事业是一项极具挑战的任务,需要综合考虑的因素太多太多,而且需要经过多次的试验,才能得出可靠的结果。航天员更是要经过高强度的训练才能够更好地走入“战场“。他们特别能吃苦,早期的中国异常落后,只能依靠自己,环境也极其恶劣。但是他们并没有被这些苦难给吓倒,始终迎难而上。他们特别能攻关,要知道我们的航天之路是一条建立在完全独立自主基础上的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他们特别能奉献,多少航天人兢兢业业,默默无闻地为了中国的航天事业付出了自己的一生,多少航天人即使知道这是一项危险的任务却还是毅然决然地争先踏入太空。

载人航天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缩影,是这些航天人们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要紧紧抓住,以此激励着我们前行,朝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上笃定前行。

同上一堂航天精神思政大课心得体会 篇11

从前我只知道宇航员们很拉风,从神五到现在的天宫2号,每一位升天的“飞人”们在他们的身上,我们都不难发现这些航天精神。

身为21世纪的新生者,我们已经能够明显的感受到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曾经以万户为代表的人们的飞天梦,在今天已经变为了现实。在《航天思政课》,又让我对宇航员精神,对航天精神有了些更深的认知。光鲜瞩目的外表下,宇航员们需要经过层层选拔,各种的极限挑战,需要承受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所以我首先了解到的航天精神,便是坚持不懈,吃苦耐劳。

进入一个完全未知的新世界,甚至连最基本的生存条件都不具备的宇宙,这里没有任何人可以帮助你,一切的困难都需要个人一力承担。那么我从这里又了解到的航天精神,便是不畏艰难、有担当、有勇气。面对在太空中出现的种种不适,身体机能的急剧下降,宇航员们又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用灵活的大脑,聪明的才智,解决了这些棘手的问题。至此,我又看到了随机应变的航天精神。

作为新时代的少先队员,我们应该学习这种精神,宇航员们的坚持和魄力,为国家做贡献的决心让我对他们的仰慕又增加了几分,我要好好学习,努力成为像他们那样,有担当,有魄力,为国家做贡献的人。

同上一堂航天精神思政大课心得体会 篇12

随着中国航天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必将承载着中国的航天梦,凝聚着中国航天人的奋斗精神,一次次飞向太空,开启中国航天事业的“新长征”。仰望星空,征途漫漫,我们要学习老一辈航空航天人的强烈的责任感与奋勇拼搏的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作新时代先锋的精神动力,全面贯彻航天精神,实践爱党报国的实际行动。相信在未来,我们必将能创造更多的航天奇迹,实现新的更大的“航天梦”,在浩瀚宇宙中留下更为精彩的中国印记。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