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课堂观后感优秀7篇

央视是中国中央电视台。中国中央电视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电视台、国家副部级事业单位,成立于1958年5月1日,本文是可爱的编辑为家人们找到的天宫课堂观后感优秀7篇,欢迎参考。

天宫课堂观后感 篇1

今天,朱老师带我们听了天宫课堂,让我们去感知宇宙的奥秘,体验探索的乐趣,我觉得非常奇妙。同时,我也学到了很多科学知识。

首先,我们先了解了一些科学知识,2013年王亚平首次授课,今年坐上神舟13号,要在神舟13 www.gaokaobaba.com 号上工作生活六个月,同时,王亚平也成为了中国第一位出舱女性。

然后,我们跟随着航天员,参观了我们的太空家园,了解到在空间站里还能吃到鲜苹果,看到跳动的新机细胞,唯一不同的是在空间站里不能像在地面上一样走路。接着,我们还观看了浮力消失实验和水膜实验。最让我感兴趣的是水膜实验,水就像变成固体了一样,注水后又变成了水球。

少年强则国强,作为少年的我们更应该认真学习,在未来努力将中国建设成为第一强国!

天宫课堂观后感 篇2

宇宙飘渺而永无止境,但人类人抱着探索之心去寻找它的奥秘。又一批新的冒险者开启了他们的旅行。他们是谁呢?当然是“感觉良好”三人组!

这“感觉良好”三人组是怎么来的呢?是这样的。“天宫二号”发射后,宇航员们第一次出舱。翟志刚出舱后说:“我已出舱,感觉良好!”王亚平过了一会儿说:“我一会儿出舱,感觉良好!”叶光富等了等说:“我下次出舱,感觉良好!”这三人不管有没有出舱,都“感觉良好”,幽默的语言令人发笑,又另有其义。它不仅指自己的感受,也报答了祖国美好的寄托。

宇航员们做了一些小实验,但我最感兴趣的是水膜注水变水球。在原来水膜的基础上,直接注入液体即可变成水球,这个因为,在微重力下,表面张力会比不失重时大。再把其中的散落各处的小气泡吸进针管,再把它注入球的中心,它中心便有了一个大气泡。如果从那里看宇航员便是一正一反两个相了。那是因为它被分割成了两个部分。这种情况在地球上极为少见,只有在失重情况下才能这样。这也是人们探索太空的意义所在—寻找在不同环境下有哪些不同点。

最后他们说了令人难以忘怀的寄语。我意识到自己是祖国的花朵,长大后是栋梁。国家的希望寄托在我们身上,我们要学习优秀的先辈,努力学习,不负重任。

天宫课堂观后感 篇3

今天,朱老师带看我们一起看了天宫课堂,看完我只有一个感受,那就是为祖国的强大而自豪。

首先,在11月的时候,我国的神舟十三号飞船成功升空,并且将翟志刚、王亚绿色作文网平、叶光富三名宇航员送入太空,进行六个月的太空生活。这让我感觉异常自豪。

然后,王亚平和叶光富顺利完成了出舱活动,并且王亚平还成为了我国第一位太空出舱的女性,为女性探索太空迈出了一大步,这也让我感到非常的自豪。

再然后,王亚平老师还给我们讲解了飞船的结构,和飞船上的一些设备,以及应当如何使用它们。还给我们讲了在太空中应该怎样锻炼身体,才能保证在太空中让身体机能良好。这让我对飞船有了许多的兴趣。

最后,王亚平老师给我们演示了水的表面张力,那么大的一个水球居然能粘在一个圆环上而不会掉下来或向上飘,还能往水球里注射空气使空气不从水中冒出来,还能往水球里放沸腾片,真是一场视觉圣宴。这也勾起了我对科学的乐趣。

少年强则国强,为了祖国以后的繁荣昌盛我们必须认真学习,争取为以后的祖国建设出一份力。

天宫课堂观后感 篇4

“天宫课堂”第一课定于12月9日下午15:40开始,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将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将进行全程现场直播。

本次太空授课活动将采取天地互动方式进行,在中国科技馆设置地面主课堂,在广西南宁、四川汶川、香港、澳门设置地面分课堂。届时3名航天员将在轨介绍展示中国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演示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物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现象,并与地面课堂进行实时交流,传播载人航天知识,激发广大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

此次太空授课活动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教育部、科技部、中国科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主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将进行全程现场直播。

授课活动将采取天地互动方式进行,在中国科技馆设置地面主课堂,在广西南宁、四川汶川、香港、澳门设置地面分课堂。届时3名航天员将在轨介绍展示中国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演示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物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现象,并与地面课堂进行实时交流,传播载人航天知识,激发广大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

八年前,在距地球三百公里外的天宫一号中,航天员王亚平为第一届“太空班”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太空授课活动。如今,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将迎来首次太空授课。首先,“课程表”全新升级!三名航天员将演示更多微重力条件下的`物理、化学现象。

2022天宫课堂观后感心得体会 篇5

中国,一个屹立于东方的古老国土;中国,一个地大物博、物多人多的美丽国度。如今,中国也是一个在航天事业上领先许多国家的大国了,我为我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感到自豪!

今天,我在学校开展的——《中国人的航天梦》展览中,得到了许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识、讯息,下面我给你讲讲吧!

首先,我国航天事业的元老——钱学森爷爷在1956年10月8日担任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的院长,在不断的研究中,终在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发射了“东方红”第一颗“人造卫星”,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又在1988年、1990年、1999年、2001年、2002年分别发射了“风云一号”、“长征二号”捆绑式火箭、“神州试验飞船”、“神舟三号试验飞船”、“神舟四号飞船”等。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叔叔乘坐神五完成了我国首次载人飞行,2005年10月—17日,费俊龙叔叔和聂海胜叔叔也圆满的完成了神六的飞行任务,实现了我们炎黄后代千年来的“飞天”之梦,同时标志着我们中国成为了继俄、美两国之后第三个能掌握载人飞天技术的国家,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中华民族日益强大,中国日益富强,我们国家前进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从原来的贫穷落后进步到如今的强大富裕,我们已不再是昔日的落后小国,如今放眼世界,也有了一席之地,我们的'祖国——中国——泱泱大国,我为你自豪!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2022天宫课堂观后感心得体会 篇6

中国的太空部门,是目前中国屈指可数的几个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有最重大战略意义的行业之一;中国太空事业的建设者们,以他们的奉献、创新和辉煌的成就,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真正的成功和中国知识分子的风采。中国的航天事业是中国国内各行业中投入和产出比率最高的行业之一,而且对中国的国家利益具有头等的战略重要性,难能可贵的是中国的航天部门多年来始终保持着中国革命的精神:以大局为重、艰苦奋斗、发愤图强、最终成为世界上独树一帜的一支重要航天力量。

中国航天工业志存高远,奋发图强和廉洁报国的行业风貌,应该成为全体中国人共同的精神财富,中国航天人的精神应该像过去的。大庆精神一样,成为中国现代的进程中所有行业的楷模。

中国航天事业所创造的这些有形和无形的财富,是我们这个民族不竭的物质和精神宝藏。

2022天宫课堂观后感及作文 篇7

今天下午,我们怀着兴奋而激动的心情观看了“天宫课堂”第二课。中国航天员再次进行授课,也是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活动。

以前我还是个懵懂的小孩子,只知道在电视上看见航天员高兴得又蹦又跳。今天可不一样,我己经是一名初一的学生,对这次别开生面的太空授课活动期盼已久。三名航天员演示了很多微重力条件下细胞学实验、人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神奇现象,并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叶光富航天员演示的在不借助外力的状态下采取何种方法顺利转身。在没有外力或外力矩的情况下,航天员自身的角动力是守恒的。叶老师在第一次尝试转身时,上半身向左转,下半身为保持角动力守恒就会向右转。后来,叶老师甩动胳膊产生了角动量,为保持角动量守恒他的身体就会相应地转动来平衡。

今后,“天宫课堂”还会带来更多的航天科普教育活动,我们期盼着,在我们的心中已经种下了追逐航天梦想的种子。八年时光匆匆而过,改变的是时间,不变的是人类对宇宙的向往和探索。中国航天,剑指苍穹!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