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转折》的观后感【精选7篇】

该剧讲述了毛泽东等革命元勋在红军长征途中自通道转兵以后,指挥中央红军以东西驰骋、南北往返高度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最终粉碎数十倍国民党军围追堵截而使红军重出生天的故事。下面是美丽的小编帮助大家收集的《伟大的转折》的观后感【精选7篇】,欢迎借鉴。

《伟大的转折》的观后感 篇1

伟大的中国工农红军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缺少粮食、缺少医疗器具和药品、没有重武器和空军支持,一个外国人(李德)不顾中国的实际情况,乱做决定,导致红军经过湘江战役后,从起初的8万多人减少到3万多人,其中还包括伤病员在内。危机时刻,毛泽东主席带病与其他领导人一起,与“三人团”进行了讲道理、摆事实,最后力挽狂澜,带领红军转折到了贫穷落后的贵州,走上了一条切合中国革命实情的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征之路,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

中国有句俗话,叫一将无谋,累死三军。中国的事情必须要结合中国的实际来做决定。如果都相信外国月亮比中国的圆,那样会危害中国的发展。著名的国家领导人邓小平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改革开放、给政策办理特区发展经济等。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老百姓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

从我记事开始:街道上面跑的小车,老百姓根本就是望尘莫及,最多只能去坐长途公共汽车,每次买车票都要开后门;每个月的粮食都要搭杂粮;想吃月饼和糖都要票,穿的衣服都是穿大哥的;住房都是要靠单位按照职务进行分配。现在,再看看普通的老百姓家:自己修有大房子、银行有存款、小汽车比比皆是。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带一路等,把中国的经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对农村提出脱贫攻坚,不让一个人掉队,给老年人办理低保,两不愁三保障,让老百姓得到实惠,改善和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我们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要时刻牢记嘱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杨艰苦奋斗的精神,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在自己工作岗位上起到先锋模范作用,扎扎实实搞好电力服务工作。

《伟大的转折》的观后感 篇2

长征是中国近现代革命史中,最为波谲云诡、惊心动魄的影响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重要事件。其中,真正改变中国革命命运的诸多事件发生在贵州这片美丽的西南高原上。

影视作品《伟大的转折》生动地再现了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央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在遭受国民党大军层层围堵,历经湘江惨败后,被迫于1934年12月于转道贵州,直至1935年5月出贵州的100余天的长征历程。该作品以中央红军入黔出黔的波澜壮阔经历为背景,以“黎平会议”“猴场会议”“遵义会议”“苟坝会议”“鸡鸣三省会议”等为线索,以突破乌江、雄师刀坝、二进遵义、二攻娄山关、四渡赤水为重点内容,呈现伟大转折的艰辛历程,以及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伟大实践。

在《伟大的转折》一片中,真实的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遵义会议中的实事求是、修正错误、独立自主、坚定信念、务求必胜等精神内涵和历史价值;反映了我党坚持理想信念、勇于面对挫折、敢于纠正错误的革命精神。同时,作品也向全国观众展现了贵州壮阔奇丽的自然环境,淳朴敦厚的民风民俗,展现了贵州革命老区人民对党、对红军的高度支持和忘我奉献精神。另外,在作品中也真实的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极为成熟的斗争水平和军事上极为高深的战略、战术能力以及红军全体指战员高度的革命牺牲精神。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当年如此,长征精神流传至今仍然如此。今年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通过观看《伟大的转折》,再次重温了我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以赤诚初心和坚定信仰披荆斩棘、挑战极限、战胜强敌,创造奇迹的伟大壮举;同时也激励我们要心怀信仰,脚踏实地,不忘初心,走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长征之路,走向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宏图。

《伟大的转折》的观后感 篇3

9.18日,光谷机电党支部组织各党员去遵义学习,在入住酒店时我观看了为庆祝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电视剧《伟大的转折》,该剧是一部中国近代历史的革命历史剧,主要讲述的是毛泽东等革命元勋在红军长征的途中自通道转兵以后,指挥着中央红军以东西驰骋,南北往返高度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最终粉碎数十倍国民党军围追堵截而使红军重出生天的故事。其中讲述了1934年12月进入贵州到1935年5月出贵州,历经了被国民党大军层层围堵,在长征中遭受湘江惨败后的中央红军,被迫在通道转兵进入贵州,之后经历了黎平会议、猴场会议、突破乌江、遵义会议、土城战役、四渡赤水、扎西会议、遵义战役、等等历程。千难万险,艰苦卓绝,最后在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下,中央红军摆脱了敌军的追堵拦截,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军的计划。通过遵义会议,形成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央新的领导集团,通过夺取乌江、四渡赤水、攻打遵义等重大战斗战役的胜利,红军取得了战略上的主动,从而实现了伟大的转折、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关乎生死存亡的伟大转折。

看了三四集,有一点小小的感想。在当年那艰难的环境,险恶的时局中,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为首的革命家力挽狂澜,在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中国工农红军生死存亡之际,实现了伟大的转折,走上了正确的革命道路,开启了我党我军辉煌的历程!现在是建国七十周年之际,在电视屏幕上重现这一伟大的历史,让我们跟随电视剧情重走长征路,寻找革命先烈无私奉献投身革命的伟大初心,具有很大的意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70华诞之际,做为一名预备党员,必须要时刻牢记嘱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在自己交付的岗位上起到先锋模范作用,扎扎实实搞好交付工作。

《伟大的转折》的观后感 篇4

《伟大的转折》中红色干部团表现出色,警卫保卫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机关,乌江架桥保证军委及大部队过江,守卫遵义会议的安全,土城青杠坡战役关键时刻的冲锋,遵义娄山关、老鸦山战斗的冲锋,他们头戴钢盔,手持枪,在团长陈赓的带领下,发挥了“御林军”和尖兵的作用,出奇制胜,大展神威,振奋军心,威慑敌人,为伟大的转折、为长征的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

其一,警卫保卫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机关。长征中,红军干部团随中央和军委机关行动,归叶剑英直接指挥,其主要任务是警卫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机关,保卫中央领导同志的安全,并负责储备、培训和为部队输送干部,必要时参加一些战斗。(《宋任穷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94年版,第58页)。干部团上干队队长肖劲光在回忆中也指出,干部团直属军委纵队,是军委纵队一支最有战斗力的部队,担负着直接保卫军委首长和领导机关的光荣任务。行军时一般都走在纵队的最后面,上干队又常常走在全团的末尾。(《肖劲光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版,第70页)在广西龙胜县龙坪镇,敌人经常纵火,给红军增加困难,企图挑起苗、侗兄弟民族对红军的仇恨。每遇到放火,干部团的同志迅速拆掉一部分房子,隔断火路。“一发生火警,干部团马上就派了一个营到村子的对河警戒,同时把所有的路口都封锁起来。火熄灭后,马上进行搜索,发现了三个身穿红军衣服的可疑分子”。审讯结果为广西军阀派的奸细,召开群众大会,进行处决。(戴镜元:《长征回忆:从中央苏区到陕北革命根据地》,北京出版社1960年版,第27页)

其二,乌江天险架浮桥,打开进军遵义的通道。1935年1月,红军根据黎平会议决议北渡乌江,向黔北进军。在相关部队强攻对岸、消灭黔军江防部队的同时,干部团特科营工兵连奉命在乌江架设浮桥。陈赓、宋任穷亲率特科营工兵连夜急行军六十华里,赶到江界河渡口,砍竹、伐木、扎竹排。乌江为贵州第一大河,水深流急,几次架桥都被激流冲垮。干部团工兵教员谭希林和何涤宙架桥经验丰富,他们把石头装进竹篓,两个竹篓上下紧紧扣住,中间使用硬木做成十字,把其捆结实后沉入河底作为锚,以此固定浮桥。经过紧张的施工,干部团官兵迅速在乌江上架起一座浮桥,中央纵队和各军团迅速渡过乌江,向遵义进军。(参见《宋任穷回忆录》,第61页)。四渡赤水之后,中央红军南渡乌江,兵临贵阳。红军干部团走在后面,三营担任了在乌江架设浮桥的任务。两度架设拆毁浮桥,完成了中央军委交代的任务。上干队队长肖劲光谈到上干队教员何涤宙被调取进行架设乌江浮桥的技术指导工作。“何涤宙在国民党军队里曾任过工兵团团长,到红大任工兵教员。他在架桥等土木作业方面,在当时称得上是个专家。以后过金沙江、大渡河时,先头都曾把他请去,研究能否架桥”。(《肖劲光回忆录》,第72页)红军进驻遵义后,何涤宙所在的上干队在遵义休整12天,写下《遵义日记》,反咉了上干队在遵义城期间的宣传群众、联谊青年、生活消费等场景(《亲历长征:来自红军长征者的原始纪录》,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17-221页)。长征结束后,何洗涤宙入了党,抗战时期,何借口到大城市看病,到武汉后不辞而别,离开了革命队伍。

其三,为遵义会议保驾护航,保护老干部。遵义会议前,红军干部团随中央纵队进驻遵义城,担任了遵义城的警卫任务。遵义会议期间,干部团战士驻守在遵义会议会场周围,保证会议的安全召开。正如肖劲光回忆中写道:“几天以后,我们便随中央军委纵队进驻了遵义城。为保证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的顺利召开,各主力部队分别扼守着遵义城周围的交通要道和关卡隘口。我们和干部团其他各营留在城区担任警戒任务”(《肖劲光回忆录》,第72页)。遵义会议后,红军部队进行精简整编,中央把徐特立、董必武、谢觉哉、成仿吾、冯雪峰、李一岷等六位老同志安排到干部团行军,并安排他们担任上干队的政治教员。毛泽东把陈赓和宋任穷叫来交待任务说:“对董老、徐老你们一定要保护好,出了问题唯你们是问”,“大家对这几位老同志都十分尊敬、关心和爱戴。每次行军、宿营,我们都要认真检查,看看董、徐二老和其他几位同志到了没有,问问他们的身体状况如何等”(《宋任穷回忆录》,第59页)。

其四,四渡赤水战斗冲锋陷阵流血牺牲显威力。军委干部团在关键战斗时承担了军委预备队的作用,在四渡赤水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渡赤水的序幕土城青杠坡战役,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干部团参战,有力打击了敌人,军委干部团的参战。干部团参加土城青杠坡战斗的效果及过程正如该团政治委员宋任穷回忆中所说:“在我军猛烈攻击下,敌一部被击溃。但是敌居高临下,我们只能仰攻。陈赓同志令特科营重机枪进行掩护,我团学员端着步枪向上冲锋。敌人打过来,我们打过去,有时同敌人进行肉搏战,打得十分激烈和艰苦。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血的代价。干部团的同志们打得恨勇猛、顽强,眼看攻到了郭勋祺的指挥部附近,但又被敌增援部队的炮火压了下来。我团又发动了几次进攻,均未奏效”。(《宋任穷回忆录》,第63页)。毛泽东为此称赞“陈赓行,可以当军长”。但是干部团亦伤亡百余人。干部团政委宋任穷专门就此向毛泽东汇报,指出“干部团的学员都是班排以上干部,培养一个干部不容易,这样使用代价太大了”。毛泽东同志同意宋任穷的意见,非常惋惜地指出“对啊,对干部团的学员用是要用的,但这样用不行。以后要注意哩”(《宋任穷回忆录》,第65页)。二渡赤水后,中央红军回师黔北,连克桐梓、娄山关、遵义,取得了长征以来的重大胜利。干部团在这些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付出了牺牲,干部团参谋长钟伟剑在遵义老鸦山战斗中牺牲。在娄山关战斗中,干部团上干队接替三军团十三团扼守娄山关。干部团其他部队开赴遵义参加遵义城南制高点老鸦山的战斗,关于老鸦山战斗干部团的作战情形,宋任穷指出“在老鸦山战斗中,三军团十团张宗逊团长负伤,钟伟剑参谋长牺牲,只有黄克诚政委一个在指挥战斗。陈赓团长和我带着干部团刚进入阵地,便顶着打。我们迅速占领了有利地形,配合十团消灭了一部分敌人,敌残部撤退,我军夺取了老鸦山”(《宋任穷回忆录》,第63页)。三渡赤水期间,红军干部团的上干队占领仁怀县城和茅台镇,保卫了距离仁怀县不远的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并且在茅台镇赤水河上架设浮桥,为主力三渡赤水做好了准备。上干队政委莫文骅回忆,“我们入城后,一边肃清残敌,一边向群众做宣传工作”,“上干队学员和工兵连迅速赶往茅台镇,担负护桥任务”,“河上原有简易木桥,人马多不易通过,我们在此基础上架设浮桥,让三渡赤水的红军主力方便通过”(《莫文骅回忆录》,第265-266页)。

总之,《伟大的转折》中陈赓率领军委干部团在关键时刻的冲锋陷阵,给剧集增加了亮点,让观众心潮澎湃。历史中的军委干部团正如《伟大的转折》中所表现的那样,作为中央军委的特殊作战部队和预备队,智勇双全,屡立奇功,为长征的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也印证了长征这一伟大史诗的艰苦卓绝。

《伟大的转折》的观后感 篇5

8月26日,中共遵义市委、贵州广播电视等联合制作的电视剧《伟大的转变》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的黄金时段首次播出。根据学校的要求,上学期间看不到电视的我得到了恩赐,写完作业后兴奋地坐在电视前看了这部伟大的作品。

《伟大的转折》共38集,以红军长征为背景,呈现遵义会议、四渡赤水、突破乌江等场景。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优秀电视剧首次上映,以电视剧的形式再现当时红军2500里长征经过贵州各地,同时在贵州各族大众的支持和地下组织的支持下,克服了很多困难,最终走向了胜利的伟大转变。该剧的伟大不仅重现了历史,还让观众知道中国革命成功的困难,教育了我们珍惜美好的今天。改革开放是长期、艰巨、重大的事业,必须由世代继承。革命先烈们创造了历史,写了新中国的篇章,没有他们的付出就没有和平的新中国,没有改革开放的今天。中国在改革开放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

《伟大的转折》确立了以毛泽东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精准领导,本次会议救党、救红军、救革命,是党历史上生死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后,中国的未来逐渐看到曙光,最终取得了胜利。作为现代青少年感悟时代,追随时代珍惜韶华,按照党和人民的要求锻炼自己,提高自己,志向高远,德才并存,合理兼修,用于开拓,在热烈的青春中释放人生梦想,在奋斗的青春中实现事业作为中国的少年儿童,我们要记住使命,不要忘记初心。

《伟大的转折》的观后感 篇6

8月26日,由中共遵义市委、贵州广播电视台等联合出品的电视剧《伟大的转折》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黄金时段首播。应学校要求,上学期间不能看电视的我得到恩赐,写完作业激动地坐在电视机前观看这部伟大的作品。

《伟大的转折》共38集,以红军长征为背景,呈现了遵义会议、四渡赤水、突破乌江等场面。是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优秀电视剧首部展映剧目,以电视剧形式再现当年红军2500里长征历经贵州各地,同时在贵州各族群众的拥护和地下组织的支持下,克服重重困难,最终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这部剧的伟大不光是再现了历史,更是让观众了解到中国革命成功的不易,教育我们倍加珍惜美好的今天。改革开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繁重的事业,必须一代一代人接力干下去。革命先烈们创造了历史,谱写了新中国的篇章,没有他们的付出就没有和平的新中国,更没有改革开放的今天。中国在改革开放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伟大的转折》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之后中国的未来渐见曙光,最终取得胜利。作为当代青少年要在感悟时代、紧跟时代中珍惜韶华,自觉按照党和人民的要求锤炼自己、提高自己,做到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用于开拓,在火热的青春中放飞人生梦想,在拼搏的青春中成就事业华章。作为中国的少年儿童,我们更要牢记使命,不忘初心。

《伟大的转折》的观后感 篇7

黔北遵义,是一个神奇的地方。一个世纪前因巴拿马博览会上的那一缕婀娜的酒香,让她被世人知晓。她地理位置上属云贵高原,当地百姓常年奔走于境内崇山峻岭间,所以体格矫健,性情爽直。但真正让人们记住遵义的便是1935年的遵义会议!

以前只是从书中知道在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上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对党和军队的指挥权,加之四渡赤水后红军跳出敌人的包围圈,所以遵义被称为转折之城。现在看了《伟大的转折》之后,更加直观、详实地了解到:当年,红军面临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采用灵活机动的战术,为挽救整个中华民族,北上抗日,重出升天!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作为共和国70华诞献礼的电视剧《伟大的转折》正是要我们“以史为镜”!

以史为镜——要学习先烈们的长征精神。我们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意志,投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热潮中去。作为一名基层的党员教师,我们也要有“我将无我”的勇气,真正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让每一个孩子从懵懂无知走向全面发展。虽“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也该“上下求索”,力求孩子们学有收获,自己也将不负昭华!

以史为镜——要学习先辈们的奋斗精神。电影《王进喜》中,铁人王进喜曾说“国家贫血就要落后挨打!”“哪怕少活二十年,也要拿下大油田!”在他们忘我奋斗之下,终于在北大荒为共和国打出了石油!用时下流行的话说便是:哪有什么岁月安好,只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曾说“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像王进喜、保尔等众多优秀共产党人的事迹,都可以浓缩为两个字“奋斗”,所以今天的我们都要争做各行各业中最美的那个奋斗者!

以史为镜——要做一个守住初心的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80多年前遵义的那次挽救中华民族的会议,让世人铭记;80多年后的遵义再次因为两人守住初心吸引着世人的目光:他,是只为了完成让生于斯,长于斯的百姓,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能吃饱饭这个简单朴实的愿望,便栉风沐雨、披星戴月历经千辛万苦,最终修通“天渠”,让当地居民不再饿肚子的八十多岁的老支书黄大发。他,是用一句震耳发聩的“让我来,你退后”,在排雷场上把战友推向身后,用自己的满身伤痛换取当地百姓放心耕种的英雄战士杜富国。

他们都不曾忘记自己的初心。今天的我们更应该守住初心,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整个国家也必能聚沙成塔,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梦!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