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2观后感2000字优秀4篇

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增长不少见闻吧,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观后感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观后感呢?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流浪地球2观后感2000字优秀4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流浪地球2观后感2100字 篇1

昨晚去看了《流浪地球2》,八点的场,一个人。买票的时候,看着手机屏幕上一个个偶数“已买”,让我陷入了短暂的沉思:买?还是不买?买了周围要都是情侣,就我一个光棍多尴尬,那自己真的就是去“流浪”了。正在自己犹豫之际,座位图上突然冒出来一个孤零零“已买”,我立刻抢下那个空位旁边的空位,让那一排又成了一个完整的偶数排列。

到了电影院,我才发现是自己多想了,来看电影的大多是孩子带着父母,父母带着孩子,情侣没有想象中那么多,在没有坐满的影院里,也就寥寥几对。坐在我右手边的是三十岁左右的儿子带着五六十岁的母亲,左手边的是一个年轻的爸爸,自己和媳妇没有回老家,有一个一岁多的孩子要照顾,上午媳妇过来看了,自己在家照顾孩子,晚上轮到自己过来看,媳妇在家照顾孩子。还有一群活蹦乱跳的孩子在前排后排莺歌燕舞,看到他们的时候我内心泛起阵阵不祥预感,害怕电影开始的时候他们还“活蹦乱跳”,不过后来电影开始后证明我的担忧是多余的。“好,正片开始了”,我喊了一声,提醒一下还在低头私语的观众们。

开篇,沙溢和吴京走在破旧的城市里,祭奠在地球内战中死去的沙溢的“哥哥”,末日氛围拉满,结束后,沙溢和吴京坐上战机返回基地的过程中,着实惊艳,国内其他空战片子应该好好借鉴一下,战机飞过的视觉冲击力,和周围建筑的压迫感瞬间扑面而来,这一点上可以看出导演的审美确实在线。而后的太空电梯给人的机械感和科技感,让人眼前一亮,特别是快速上升时画面的不断切换,心情就像坐过山车急速下坠时的感觉,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爽”,但这里也有一个问题,就是我看了这么多吴京拍过的电影、电视剧,感觉他演纯动作片挺好,感情戏特别是说话比较多感情戏,总感觉很生硬(个人观点)。

紧接着就是数字生命一派要毁掉太空电梯的场景,当机库里无人机出来的时候,我真的是头皮发麻,这个头、这威力——符合逻辑,同时也反映了科技发展的双面性,这一段有空战,感觉时间有点短,可能与想要突出量子计算机快速夺回控制权有关,不过这段的精彩还是必须点赞的,把当时的的紧张状态突出出来,同时指挥室里负责人的紧张状态和下边沙溢一群人的云淡风轻产生鲜明对比,难道是为了突出他们身经百战,敏锐发现各种不对?这里他们没有反映出无人机突然自己攻击自己人的惊愕,只有迅速投入战斗的机敏,看到这里,我想把它拓展一下,这一段就可以拍一部电影了,最终战场就是抢夺太空电梯空中制权,哈哈。而这部电影给我的另一个惊艳就是:你以为的努力可能真的是白费力气,你以为的惊艳后面还有惊艳在等着你。太空基地被毁,掉落下来的时候我心里一阵心疼,想想我现在的心情肯定是不适合生活在末世阶段,什么都心疼、不舍得怎么了得,当时其实有个疑惑,太空基地被毁那太空电梯的绳索是不是应该也掉下来,那得是四条多长的线呀。

有武戏,那肯定也要有文戏。这部电影惊艳的另一部分就是文戏处理的也很到位。要推动一项事情的前进那必须要有个统一的思想作为前提,在联合政府的最终决策下,准备实施逐月和移山计划,但有个实施的前提,就是行星发动机的正常运行,从这里开始剧情就没有开头那么令人炫目的视觉特效了,更多的是人物感情和实施“流浪地球”的前期工作准备,这里的剧情个人感觉推进比较慢,应该也是一部分人说想睡觉的一个原因,我是比较喜欢这部电影的但在看这一段时也玩了好多次手机,另一个原因也许是时长太长了,按道理普通电影这个时候已经要开始高潮并且趋向结束了,这里才刚刚开始,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这里这样安排片子就显的更加的立体,主线人物也更加鲜明(但还是希望能缩减一点)。

再往后看,如果看过大刘其他作品的话,你会发现,大刘对人类渺小有着深刻认识。在人类刚刚宣布“移山计划”改为“流浪地球”计划后不久,“逐月计划”就因行星发动机过载爆炸而宣告失败,并在一定时间内月球要撞上地球,为了避免灾难的发生,要实施一系列举措,这一连串的事情发生,顿时让人感到人类真的太渺小了,自然界一个随便的变数对于人类而言可能都是灭顶之灾,所以一定要爱护好家园,如果它没了,你所奋斗的一切还有什么意义?就像就像老马在淹死之前把密码器交给德华说:没有人类的文明毫无意义。这句话当时直击我的内心,片中无论是先遣队还是后补队,置自己的生死于不顾,完成任务的目的都是为了给子孙后代一条“生路”,因为一切的`璀璨和美好都要有人去继承去欣赏才有意义。还有一段就是在实施炸毁月球计划时李雪健老师说的:人类研究先进的技术,都只是为了对付自己人。还有就是他举例说一万七千年前发现的人类断后又愈合的人类腿骨。这一段,其实就是突出我们自己的价值观:我们是命运共同体,要合作共赢。

最后的场景,一趟只有单程票的旅程——引爆核弹。看的内心很复杂,特别是核弹引爆的那一瞬间,白色的圆球覆盖整个屏幕,我不由自主的热泪盈眶,它让我想到了辛劳付出的父辈们,也让我再次思考活着的意义。人生真的很短很短,而我们享受的是人生的过程,也许它并不美好,但是对于平凡的普罗大众,平安的度过一生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写在最后。有人说看了想睡的,用一段一位影评人的话来说:如果你看了半小时或者1小时睡着了,说明这个类型的电影不适合你;如果你睡了3个小时,说明你是去睡觉的和电影本身没有关系。这是一部非常好的电影,有深度,有逻辑,有世界观,值得你为它花电影票。

流浪地球2观后感 篇2

一直以来,我都有惯性思维。优秀的电影电视剧续集经常是《狗尾续貂》。目的不过是使前部良好的“声誉”最大化,实现“收益”最大化。但是看了《流浪地球2》之后,我就不这么觉得了。

说实话,我觉得《流浪地球2》是部好电影。因为有欢笑、泪水和思考。与《流浪地球》相比,这一点就足够了。其实,票房和评分是很好的证明。所谓观众眼睛雪白,自然就知道哪个好看;观众双脚正直,哪个精彩比赛去哪个片场;观众的“屁股”很难拜托。因为,只有电影才能吸引他们,让“冷椅子”坐在“热长椅”上。

《流浪地球2》的电影有很多惊险的场景。空间站遭袭、无人机大战、“太空电梯”劫持、人类与“人工智能”的对决、核武装轰炸月球……每一幕都极具震撼力,可以说是一场视觉盛宴。但是,这些还是表面的,不仅是表面的,更有价值的是在深层次上唤起人们的思考。

例如,当地球面临毁灭的巨大灾难时,她还美丽吗?在电影中,刘培强的回答是“地球不美”。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又改变了这个想法。因为,他爱——爱遇到了美丽的——,地球上依然有美丽的东西。爱的力量也是无限大的。没有什么能阻止它。即使地球毁灭,人类毁灭,我也会屏住呼吸爱你。

公平从来都是奢侈品,尤其是灾难来临时。所以,电影里联合政府中国代表周喆直说:“不求公平,只讲责任。”用短短的数字揭示出来的,是对“人类大义”的深刻思考。随后,当部署在月球上的核武需要“手动”引爆时,中国航天员张鹏站了起来,强有力地说:“中国航天中队,出现了50岁以上的人!他们是去组成敢死队的。无处可去,无处可回,却毫不犹豫,义无反顾。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不讨公道、只讲责任”的大义。

电影中最震撼人心的。依然是亲情。刘培强爱家人胜过爱自己,图恒宇喜欢为死去的女仆“以身试法”,誓死奋战。为了给家人换一张进入地下城的门票,刘培强决定离开家人进入空间站。但把这张票交给妻子还是岳父,让他很为难……图恒宇对女儿的女仆只有两分钟的“数据生命”并不满意。所以,即使弄到了进入地下城的门票,他也坚决放弃,继续科学研究,让女儿的“数据生活”永远。当老马提示他,拥有永恒“数据生活”的女仆可能是天使,也可能是恶魔时。他选择了相信。所以,自己溺水的时候,让女儿记住了秘密钥匙。然后在最危机的关头,拯救了全人类。

纵观整部电影,被“灾难”和“拯救”关键词所包围。灾难是太阳系不再适合人类,地球必须流浪。另一方面,“拯救”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有人类自我拯救、英雄自警、舍生忘死、全球合作——、联合政府成立、人类最高端武器应用——、核武轰炸月球、“数据生命”积极参与、人工智能“逆向”拯救。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人工智能的“反向‘拯救’”。其冷静和睿智令人印象深刻。当人类是否“流浪”地球争论不休时,人工智能制造了一些灾难,从而迫使人类尽快做出理性选择。手段可能不委婉,但初衷很好。可以毫不费力地接受。但是,至少漏了一个信号。那就是,人工智能有了自我意识后,不听从人类的“号令”而进行自我判断。

如果这样的人工智能具备自我重复能力,获得庞大的资源,拥有超强的力量……,我很担心,人类的初心能一直不被改造吗?我觉得不一定。人类对此不太乐观。不能有伤害别人的心,不能有防人之心。人类必须保持冷静,确保在与人工智能的游戏中始终保持冠军。否则,人类有可能失去控制自己命运的权利。

当然,整个电影也不是完全完美的。例如,地球真的需要流浪吗?在太阳系流浪,真的是最佳选择吗?完全没有改造太阳的方法吗?地球

上现有的“人造太阳”技术,不能进行应急处理吗?如果在停止自转的情况下,用数以万计的发动机让地球逃离太阳系,地球会像鸡蛋一样黄散吗?而且,在地球流浪之前,真的必须抛弃月亮吗?把它改造成“小太阳”,照亮地球的流浪之路不行吗?

确实,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这些也不是电影能解决的问题。电影归根到底只是一种艺术形式,是一种视觉盛宴,而不是科学研究。更多的问题,需要留给科学来解决。电影的其他一些不足,也基本上是白色的缺陷,缺陷不会掩盖瑜。总之,《流浪地球2》达到了科幻电影的新水平。值得一看。

流浪地球2观后感2200字 篇3

“让生命如剧烈的烟火,璀璨熄灭前也将点亮,孩童的双眸。”

——题记

大年初五,我和我的家人一起去看了《流浪地球2》。这部电影分为三条主线,一条暗线同时展开叙述。虽然三个小时看起来很漫长,但我看完后却还是意犹未尽。太空电梯、数字生命等科技技术让我徜徉在科幻的浩瀚星海中;紧凑的情节,大事件的“倒计时”也让我在这三个小时中始终紧绷神经;电影中感人的情节,更是让我热泪盈眶。

除了对于技术和情节的震撼,这部电影也给我、给看过电影的人们留下了许多思考。

一条主线,由科学家图恒宇对于想让在车祸中丧生的女儿丫丫通过数字生命技术拥有一个完整的人生的执念展开。这种执念,在当时禁止数字生命的背景下看似是“违法”的,但正是这种强大的执念,才使得图恒宇不断地研究“数字生命”,让550系列更迭换代,最后更是因为马兆临死前的一句“没有人类的文明毫无意义”,让图恒宇给丫丫传递了那串长长的密钥,从而使人类避免了灭绝。正是因为图恒宇对丫丫的深沉的父爱,他才变得那样偏执;正是因为他的偏执,人类才有了生的机会。这让我感受到,父爱是一股强大的力量。

一条主线,讲述了航天员刘培强从起初刚开始训练到入驻“领航员”空间站的历程,这段历程中,他获得了爱情,他实现了从小到大的梦想,他却也失去了太多太多的人。他失去了妻子韩朵朵,失去了师父张鹏,这必然给他带来了莫大的痛苦,但这也使他明白,在这场灾难中,只有宇航员,科学家等人们在前方努力,才会让那些普通人活下去,把人类文明传承下去。于是,之后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那个曾经年轻的身影,那个曾经幸福地为一家人拍下合照的身影,带着他对唯一的家人——儿子刘启的爱,撞向了庞大的木星,没有一丝退缩……

最后一条主线,由联合政府中的外交官,中方代表周喆直和他的助手郝晓晞对于“流浪地球”计划的坚持,寄托给全人类的希望,展开了叙述。其中最让我深思的,是面临月球危机时,周喆直的那段关于“股骨”的演讲。“……15000年后的今天,又一根断裂的股骨摆在了我们的面前,我们是否还会和15000年前,做出相同的选择?”声音看起来苍老,但在我耳中,它却震天动地。面临灭顶之作 文 吧灾,人类的命运就像那根断裂的股骨,岌岌可危。幸亏,人类及时地团结了起来,使这根骨头暂时被接合。同时,这段讲话,也展现出来中国外交官的坚定精神,在这条主线、这部电影的结尾,这种精神也通过郝晓晞继承了周喆直的位置后与她的助手的对话,得到了传承。我也相信,在这漫长的2500年间,“外交官精神”会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帮助维持着这根暂时接合的股骨,直到计划的成功。

不过,在这部着重刻画人物群像的电影中,最让我感动的还是张鹏等一众负责手动引爆核弹的航天员们。在月球危机到来时,张鹏拦下了一个年轻的宇航员,喊出了那句铿锵的话:“中国航天部队,五十岁以上的,出列!”这句话,带动了其他国家的航天员们,全球五十岁以上的航天员们纷纷出列,他们坚挺的身影,好像是一座座丰碑。在他们启程去月球时,他们知道,他们手中有一张无形的“单程票”,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当张鹏手持核弹引爆器,站在月球上,望着远方渺小的地球时,他感叹道:“地球,还挺美好的。”这时,在他眼中,地球不只是一个供人类居住的地方,更是他的家园,他心灵的寄居之所,即使地球已经面目全非,没有了当年的繁华,但那仍然是他的家。最后一分钟,他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因为面临死亡,他恐惧了,但他也释然了,因为他知道,为地球奉献到了他生命的最后一刻,值得。于是,他带着对航天事业的热爱,带着对地球的热爱,带着对未来的希望,平静地、满足地走向了死亡。核爆的那一刻,没有声音,一片寂静。他、“地球之光”、那些航天英雄们,直到牺牲,都是悄无声息的。“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我想,他们一定做到了这句话。在我眼中,那些宇航员们,是父母,是子女,是国家栋梁,默默为国家付出,一生立过的功数不胜数,而这次有去无回的任务,他们付出了自己的生命,缔造了他们人生中最壮烈的一功。多年以后,诺夫的徒弟马卡洛夫和张鹏的徒弟刘培强,他们相继牺牲在了浩瀚的宇宙中……他们为了人类文明能够长久延续而燃烧自己,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郝晓晞在联合政府中经历种种历练,最后接过了周喆直的衣钵,这是一种职业的传承;

图恒宇在临死前最后一刻将密钥传递给了因数字生命有着超强记忆的丫丫,使得人类得以活下来,这是一种生命的传承;

张鹏在与徒弟刘培强生离死别时像之前一样点了三下刘培强的头盔,他的死给刘培强上了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节课,无形中,这是一种精神的传承。

影片中有名的英雄们与无名的英雄们,他们死得壮烈、死得绚烂、死得伟大,他们的名字将会被永远记住。他们正如那些秉笔直书的鲁迅先生们,那些奋不顾身堵枪口的黄继光们,还有许多在幕后默默奉献的***研究者们,一生都在为国家与世界付出,只为后代们有一个美好而光明的未来。这种精神就像一束星火,正因为宇航员们、科学家们的努力与牺牲,这束星火才在后来代代传递,沸腾在每一个地球人的血液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有了这束星火,人类才不会亡于自己手中!

这部电影,不仅是中国科幻的一座“里程碑”,还抛给了全世界的人们一个问题:当人类命运的股骨濒临或已经断裂时,我们是继续可悲地互相争斗?亦或是秉持着那些科学家、宇航员们的精神,像电影中的英雄们一样,勇敢地、团结地作出应对?人类的命运、地球上生灵的命运、地球的命运,都把握在人类自己手中……

流浪地球2观后感 篇4

看完了流浪地球2。没看过大刘原著,只能基于首遍观影印象,说下极端个人主观体验。

细节精致、场面宏大、各种高科技设备机械等制作狂霸拽酷炫,贯穿始终,堪称视觉的极致盛宴。这种画面的冲击震撼确实无法在手机屏幕上感受到,仅此,就值得去影院朵颐饕餮。对于恐高恐黑的我,尤为舒适的当属宇宙图景的绘制。之前在科技馆所看的宇宙科学片,真实图景浩瀚深邃,个个星球之外弥漫无边黑暗,即便我们置身的地球都成为无限渺小的存在,个人不过如一粒灰尘,瞬息飘灭的强烈虚无感急速膨胀为无法克制的巨大恐慌。球2里涉及到的太空都是作为背景,画面主体是人类的文明,比如太空电梯、飞船等,或者是人类的家园一一地球。观影过程中不会出现置身太空之中的失重感和虚无感。个人始终有依存、有归属,占据半个画面的蓝色星球,如此美丽、美好且令人温暖。对家园的高度依恋也许是中国科幻作家设定带着地球一起去宇宙流浪的情感根源吧?

观影的过程却有点痛苦。除了三小时的超长观看导致的疲累,还有许多的困难:急速对话充斥着密集陌生的科技术语和数据,应接不暇;人物的动作、表情、行为、话语如同10倍速快进,消化不良;太空、地面、水下、地球上各城市等等,多样化场景转换频繁,区分困难。我这个衰老的低配置的cpu大脑完全来不及进行巨量巨类信息的理解、处理,绝大部分时间都处于一种这是在哪、发生了什么事、他们在干什么的茫然无知状态,无法同步剧情、无法共鸣情感。视觉审美的`兴奋感维持了我半个小时的专注力后,再也无法阻止场域与视阈的剥离。就象一个差生,拼命笔直支撑着身体、努力专心倾听老师的讲解、奋笔疾书地记笔记,还是搞不懂在讲什么,终于精疲力尽、大脑当机,忍不住困倦烦躁、小动作不断。导演的表达与观众的理解脱节,就如同老师的授课与学生的学习脱节,问题出在谁身上呢?

因为对情节的不明白,导致对故事发展(事件因果关系)的难以理解。比如,故事开始时,太空电梯及其基地遭到了谁的武装攻击?是数字生命派对真实人类派行动的破坏吗?为啥最后又发展为刘德华的数字生命拯救了人类地球?史前人类断骨愈合的故事能够类比当下人类面临共同毁灭亟需团结的境况吗?李雪健是什么身份可以对其他各国科学家发号司令?其方式简单粗暴,对下属“你不需要准备,一字不落念稿子就可以了”,在确知执行任务的人全部阵亡后仍要求科学家们“我的人会完成任务,你发射就可以了”,最后当然成功了,但依赖的是刘德华转变为数字生命的境遇偶然。这究竟在讲述科学还是在讲述玄学?是领导人物的决策疯狂还是我的大脑疯了。我的大脑一直在抽筋……

剧情不解进而造成无法形成对人设的清晰认知。吴京一见钟情的浪漫不是俗套的见色起意?虽然,后续铺展了两人舍命互助对敌、结婚生子至女方去世的感情线。突然,又设置个在可照顾幼子的岳父和必死的妻子之间进行抉择的“两难冲突,可是,当时的局面和后续的道路只能选择岳父啊。决择引发的情绪炸裂对吴京形象的构建不是多余的吗?决择的必然唯一性也让球1里的少年刘启的人物印象不只是一个叛逆中二,更像一个不懂感恩父亲付出以自我感受为中心的巨婴。还有,为啥李雪健饰演的领导时而深情演说说服、时而讲故事循循善诱、转而又严肃刻板命令?好分裂的人格啊!为啥刘德华饰演的父亲前不顾系统过载可能致使月球发射失败带来地球毁灭也要执意上传女儿的生命资料、后又舍身完成系统开启任务拯救地球?成功结果能弥补风险过程的过失从而让观众认可角色的行为吗?黑人小哥两次强调自己没有编制只是合同工所以没有医疗保险,事关全人类生死的任务你录用个生死场合还要纠结医疗保险的合同工?!在此对照,之前录取领航员的资格审查环节设置的两难抉择吴京悲情被冲刷得有点搞笑了吧。

最后的最后,剧终前终于暴露了前面人类遭遇的所有攻击、破坏、困难都是MOSS制造的。这也让我明白球1里为何MOSS会擅自作出放弃地球的决策。但是!整个故事讲述的不是人类应对太阳系毁灭的灾难?应对的对象,是一个摄像头,一个系统,一个机器?!

那么,整个故事的主角是谁(真实人类?吴京?刘德华?领导们?)?主线是什么?主旨是什么?

以上只是一个被剧情搞疯了的差生的疑问,不是质问。求科幻爱好者们和大刘作品研读专家们耐心解惑,别歧视暴凌我这个差生。

个人对故事发展的设想。如果人类走向数字生命的命运,如果机器系统控制了一切,故事也可以发展为黑客帝国那样:主角世界是数字世界,不断自我修正bug完成系统升级,而真实人类沦为苟且于地底黑暗角落的配角。

如果真实人类仍然是主体,接下来的流浪故事该如何更好地表达复杂人性的冲突?如何更好地讲清楚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人们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冲撞?如何更好地呈现主角们(真实人类或者球1里的少年吴启)的人物成长?

看了球2也明白了球1里面的一些场景。比如,地表为何成为冰冻世界,MOSS为何叛变人类,刘启为何长成为叛逆中二少年(虽然仍然不能接受)。

结尾好像有两首主题曲,伴奏着一屏又一屏密密麻麻的展列参与各项工作的人员和机构的字幕,让人深感这部科幻大制作的认真、努力、用心和不易,由衷升起对导演郭帆的敬意,热切期待下一部科幻宏篇巨制的诞生。最后一首歌挺好听的。可惜只剩我这一个习惯等待字幕滚动直到白屏的观众。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