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之路》是一部能够让我们真正深入的了解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的巨片。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复兴之路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这次为您整理了复兴之路观后感【精选3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关于《复兴之路》观后感范文
《复兴之路》给人的第一感受就是细致、深沉、雄浑、大气。
首先,《复兴之路》以夹叙夹议的叙述手法,简练、直白、概括性强并带有诗意的旁白娓娓道来,再加以中外学者观点鲜明的点评,让观者很容易理解并引起共鸣。
同时,《复兴之路》富有冲击力的画面,实地拍摄+电脑特效+影视剧画面节选,不仅真实地还原了一个多世纪前的世界面貌,很好地用视听效果配合了解说词,而且让观众大开眼界、增长知识。
此外,《复兴之路》还有别于以往政论片论点有余而论据不足的缺陷,而是积攒了大量有说服力的实例,并非常注意突出细节。比如,第一集《千年局变》一开篇,先是从福建马尾造船厂建厂140年讲起,很自然地带出:改变中国命运的第一、二次战争、中日甲午战争都是“从海上而来的危机”。
《复兴之路》不仅关注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发展的轨迹与最后的影响,还着大量笔墨在历史人物的命运之上。林则徐、魏源、康有为、孙中山……一个个在中国历史上振聋发聩的名字,正是他们的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交织,才串起了中华民族的整部历史。
关于《复兴之路》观后感范文
《复兴之路》这是一部能够让我们真正深入的了解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的巨片。看完后,我汹涌澎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中国历经风雨沧桑,历经时事变故;有过盛唐的自豪,也有过清末的伤感;体会到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也体会到圆明园被烧的耻辱……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饱经风雨沧桑的中华大地,终于在今天迎来了春暖花开的日子……
为了一个民族的梦想,我们从1840年的海面出发;为了一个不变的追求,我们在岁月深处写下光荣。全球视野下展现中国道路之抉择;全景历史中浓缩民族复兴之历程。
曾几何时,中华大地文学之盛,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唐诗宋词争相诵读;曾几何时,中华大地被誉为礼仪之邦,崇尚儒家思想的炎黄子孙重礼仪,讲诚信;曾几何时,中华军力之强,元朝铁骑进入欧洲,明朝宝船下达西洋……
然而,当国人还兀自沉浸在四大发明的光环之中是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还自以为中华地大物博,还坚信天圆地方时……在欧洲,许多西方国家却在悄然中慢慢发展壮大起来,并且很快的超越了东方文明。当其本国资源不能满足发展需求时,便把目光瞄向了资源丰富的东方亚洲国家。于是,英皇派出使者到当时还很强盛的大清朝,请求与其通商。然而,乾隆皇帝却以‘天朝物产丰盈’为由一口拒绝了。中国与世界给予的第一次机会失之交臂。
当中国的大门被打开时,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坚船利炮之下,中国的灾难降临了……在列强的武力威胁、打击之下,当时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丧国辱权的不平等条约,使本就落后的华夏大地的现状雪上加霜,沦为了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状态……
“国破家何在?”当中华大地面临生死存亡的抉择时,一批批的仁人志士挺身而出,前赴后继的为了解放中华的事业而奋斗。
中国的革命道路可谓是曲折而艰难,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同样遭遇了失败,就其原因是没有从太平天国运动汲取失败的教训,总结经验。因而重蹈了以前的覆辙。但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取得了胜利。他们积极的从前人那里总结经验,善于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善于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并能勇敢地从失败中站起来,继续奋勇前进!
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多次磨难。98洪水泛滥,非典入侵,世界的目光都在注视着中国。灾难中最高领导人出现在最前线,鼓舞我们要有战胜一切磨难的勇气和信心。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众志成城、万众一心,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品质和精神,足以让国人自豪,叫世界震惊。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没有让人民失望,没有让世界当成笑柄,抗击了洪水的肆虐,抵制了非典的横行。生活秩序又回归正常,从这里,我看到了不屈,学会了坚强。
如今中国正在变得强大而富有。在世界惊叹之余,我们更不能有片刻松懈。作为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要懂得居安思危,不要安于现状的享受,要充分发挥自己现在的创造精神。为了体现自己的价值,奠定民族自立的基石,为了中国在世界上的稳固的地位,我们一起开拓!
中国作为最璀璨耀眼之星在东方冉冉升起,光辉照耀世界的每个角落,我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将像登上珠穆朗玛峰一样踏上强国之巅!通过学习,我进一步认识到要辨明历史的正确走向,就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现在的生活是幸福的,是祖国赋予我们的,要想她永葆青春活力,就要不断的有新鲜血液输入,同时还要向外疏通,让世界认可。
我们的复兴之路还没有结束,我们还有很多的路要走,有很多的事要做,做为一名当代的大学生,我们肩上的担子是很重的。
泱泱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多少的沧桑岁月,才得来今朝幸福生活。
看完《复兴之路》,我们在震撼之余,最重要的是要继往开来,沿着前辈们在复兴之路上留下的足迹,更成功的走好复兴之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现阶段,作为大学生我们要加强和提高我们的思想政治水平,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复兴之路》提出了一个主题,那就是“复兴”。围绕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辛之路,该片不断地提问、求证、论述直至最后得出结论,从中可以看出该片制作者严谨的态度和由衷的责任,这正是电视精品诞生的根本所在。
关于《复兴之路》观后感范文
《复兴之路》的切入点是十分广阔的,它向我展现了中国从***战争到现今改革开放取得重大成果的近现代史的广阔画面。而它的切入点侧重于讲述在各个历史关键分化点上道路的选择问题,也就暗合了这部纪录片的主题“复兴”。能够说是一部想要为观众展现一幅历史大画卷的大型历史记录片,同时也期望观众能够从中获得对于国家复兴的些许感触。
可是,在看完整部历史记录片后,给我的感觉是一种失望,让我提不起一点精神。整部片子几乎就是对于高中中国近现代史教材的原文照搬,所具有的新意可谓是少之又少,我想我就算不看这部片子所能够写出的历史观点应当也不比此刻所能写出的要糟糕。我想整部片子令人感觉如此乏味,其原因主要有以下这些:
1、意识形态宣传的痕迹太过于明显。整部片子虽然着眼于整个中国的近代史范畴,可是对于除开中国共产党在复兴上的作为之外的部分太过于单薄。其实对于其他非中国共产党团体对于我国近代化进程所做的努力实在不小。这些东西其实也值得用更多的笔墨去书写。
2、史观过于陈旧。整个纪录片的史观基调依然停留在高中课改之前的中国近现代史水准上,对于晚晴志士们的评价依旧是在一个很陈旧的层面上进行的,这显然对于一个追求新的史观的大学生是不能理解的。
3、整个纪录片的涵盖范围过于庞大,没有很好地驾驭整个纪录片。拿《燃烧的黄龙旗》作为比较,《复兴之路》显得极为死板,没有一种将历史事件和人物形象还原的跃然纸上的感觉。这种缺陷也许就是因为它所涉及的范围太过于庞大而造成的。
尽管有这些许多令我不爽的情景的出现,我还是坚持将这系列的纪录片看完了,期望能够在里面找到一些对我的历史知识有提高的地方。看完之后,我也不怎样清楚这种新鲜知识对我的影响是怎样的,也许是潜移默化的吧。
以下是我对于中国复兴的过程的一些粗略的看法和见解:
1、中国在近代的落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维多利亚时期的维多利亚女王和同时期的慈禧太后对于种种现实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反应,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说明中国已经在经济、制度各个层面上落后于西方的先进社会。改革,或者说,社会变革已经是大势所趋。各个阶层都在做出各自的努力,太平天国、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辛亥革命,已经最终中国共产党的努力,这些努力,无论其最初动机如何,客观上确实都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以及中国从封建社会的摆脱。也许从反帝国主义这个层面上来说,他们或多或少存在所谓不够彻底的问题,可是既然是从近代化的角度来讲,那就不应当忽略。由于政治独立是经济发展乃至走向复兴的一个重大前提,所以,晚清志士们的努力最终失败是一种必然。
2、反过来说,中国共产党最终完成了政治独立的目标并开始进行经济建设也是一种历史选择,一种人民的选择的结果。所以,至少在当时,乃至当前,中国共产党都能够算作是一个有活力、卓有成效的政党,这些历史功绩和作为是永远无法从历史的功劳簿上抹杀。的确,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的新中国。
关键词:文艺复兴 音乐 人本主义
文艺复兴(约1300~1600)在历史上是个过渡,也是个充满激彩的、特定的历史时代。它存在于中世纪和巴罗克之间,形成了欧洲文化的又一个高峰(前一个高峰是古希腊的文化)。这个时期,欧洲的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社会文明都有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发展。在研究这段历史时,可以将其分为两段进行归纳,一是文学和造型艺术,二是音乐的文艺复兴。前者早在14世纪就已经懵懂,后者直到15世纪才萌芽,比前者晚了100多年。因为这个年代仍然包含在文艺复兴之内,所以,历史学家就把它叫做“音乐的文艺复兴”。
一、文艺复兴的时代背景
恩格斯曾高度评价“文艺复兴”在历史上的进步作用。他认为,文艺复兴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文艺复兴”本是“希腊和罗马古典文化的重生”。但是古希腊的音乐早已销声匿迹,所以欧洲音乐的文艺复兴,实际上就是长期以来的人性被神学思想所束缚的觉醒与进步。尽管意大利作曲家维森蒂诺(1511~1576)曾发明的一种6层键盘能够演奏部分古希腊音乐的古怪音阶,但是这一点远远代表不了音乐的文艺复兴的主要思想。
作为一种进步和觉醒,音乐的文艺复兴给世人留下了很多难以琢磨的问题和猜想。这不仅仅存在于它在历史和音乐史上的双重意义,更在于它本身就富有很多传奇或者神秘的色彩。如虽然有新音乐走向的积极因素,但很多情况下音乐复兴时期与中世纪音乐混淆不清。因此,荷兰历史学家胡伊津格说:“文艺复兴时期是转变与动摇、交替与混杂兼有的时期,从质的角度上看,它与中世纪没有明显的界限。”
二、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的总体特征
文艺复兴的思想其实就是人文主义。就这一点来说,它是与中世纪的宗教神学和经院哲学大相径庭的。这一时期的艺术家们,崇尚自由与平等,擅长音乐艺术的信马由缰与任意驰骋。他们憎恨宗教,在自由的诱惑下,他们走出宗教的殿堂,在画廊里绘画,在剧院里诠释戏剧,在音乐厅里演奏音乐作品。
每一个音乐思潮的出现都会有自己的主题与特征。音乐的文艺复兴当然也不例外。一是音乐家们越来越青睐世俗音乐,更加注重主观和内心的感受,有时候也会对大自然的秀美风景大肆渲染和夸张描绘。这一时期,创作了许多经典音乐作品。二是复调音乐作品如雨后春笋,其创作水平已经登峰造极,其实复调音乐在16世纪已经进入一个黄金时代。三是音乐理论水平相对较高,日渐成熟。像大小调的调性体系、和声的功能体系还正处于萌芽状态。四是很多乐器的独立性越发增强。特别是很多乐器都可以参加舞台的实践演出。像古提琴、短号、小号、琉特琴等乐器都已活跃在音乐舞台上,到了音乐的文艺复兴后期,小提琴和古钢琴的音乐作品,使得音乐艺术增添了更加耀眼的光芒。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出现了更为明朗的主调音乐的色彩,主调音乐的萌芽,使得直抒胸臆的音乐主题更趋明朗。
三、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对文艺复兴的影响
16世纪的时候,德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宗教改革,改革的核心内容则是新教的革新运动。这次轰轰烈烈的革新运动不仅触动了音乐的改革,也对中世纪的基督教给予了抨击,使得许多领域在当时都发生了前无古人的改变。
这场革新运动的领袖人物叫做马丁・路德(1483~1546),在当时是个闻名遐迩的音乐家,马丁・路德既会吹奏长笛,也会演奏琉特琴。他特别看重音乐的社会功能――发挥音乐在宗教仪式中对人们的影响力,并强调宗教音乐应该继承上帝之道,必须彻底摆脱徒有形式的天主教圣乐。1523~1526年,他先后完成了著名的《常规弥撒曲》和《德国弥撒曲》,这两首在当时脍炙人口的乐曲主要用于新教的礼拜仪式。马丁・路德用德语诗篇歌代替了拉丁语的进台经,同时还用德语的信经代替了拉丁语的信经。1524年,马丁・路德指挥唱诗班在圣诞节演唱了德语的弥撒曲,这在历史上可是前所未有的。也就是在这一天,恢复了全体会众一起演唱赞美诗的制度。经过改革后的新教赞美诗后来被称为众赞歌(chorale)。其歌词不再用拉丁文,而是改用自己民族的语言(德语),歌词也由散文式的经文和祷词改为有韵律的诗歌。
恩格斯曾给予马丁・路德高度的评价,他在《自然辩证法》旧序中指出,路德不仅扫除了教会的积弊,而且扫除了德国语言的积弊,他创造了近代的德国散文,制作了那成为16世纪《马赛曲》的充满着胜利感觉的赞美歌的词和曲。事实上,恩格斯所说的“16世纪《马赛曲》”,是马丁・路德于1529年作词的众赞歌《上主是我坚固保障》。值得特书一笔的是,这首作品的音乐已经不再是纷繁庞杂的复调织体,而是清晰明朗的和声体,并含有进步的主调因素。此时的歌词与旋律就显得层次分明,清楚可见了。
马丁・路德宗教革新运动导致的直接后果是欧洲北部和罗马天主教彻底决裂,从此分道扬镳,当然也连带影响了音乐的发展。从此以后,在德国的北部,由马丁・路德创作的以赞美诗为主题的合唱音乐,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路德教派庄重严谨的作风,同时也对后来的巴赫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的审美特征
任何一种音乐的产生都会打上时代的烙印,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莫不如此。所以,这一时期的音乐审美思想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历史的影响。当时的美学思想主要反映在欧洲15、16世纪一些音乐理论家的著作中。当时的艺术思潮与中世纪最根本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力图建立一种崭新的文化模式的努力中,人们追求表现现实生活中人的思想感情,认识自身,发展个性,追求人的解放与自由意识的表现,将人的思想从宗教的枷锁和封建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在这种以人为本的思想激励下,很多艺术家都潜心钻研自己钟爱的艺术,这就使得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大放异彩,光彩夺目。这一时期,在社会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是音乐的世俗性及音乐的娱乐性。这一时期的音乐家,在音乐审美的意识中进行了值得肯定的探索,特别是在音乐的创作、音乐的欣赏及评价活动中也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并产生了与以往不同的崭新的音乐审美意识和观念。
(一)追求对音乐情感的表现
音乐是表达人类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最美好、最动人的音乐只有从主观上能让人感受到愉悦、让人产生共鸣,才是真正好的音乐作品。文艺复兴时期,已经渐渐摒弃了关于中世纪以来的种种音乐本质的数和谐的深奥理论,音乐作品应该以表达人类的情感作为创作的目的,因为音乐本身就是表达人类情感的一种不可替代的特殊语言和符号。尽管后世对音乐美学的探讨与研究中出现了抛弃情感说,只注重感受音乐本身的美感,即:音乐的若干声部、旋律与和声之间的和谐、音乐作品的结构,等等。但是,作为表达人类情感形式的音乐,人文主义者在这一时期开始对音乐情感进行执着的、不懈的追求。在当时的人文主义的思想意识中,音乐除了诠释着人类的情感,还会深深影响着人的精神、个性甚至意识和行为。这种音乐的审美观念,对当时音乐创作的影响是深远的、多方面的,尤其是让音乐家们在音乐的题材上进行了丰富多样的创作。当时最能够反映文艺复兴特点的音乐体裁叫做“牧歌”,这种题材经常出现在意大利作曲家杰苏阿尔多(Gesualdo,1560~1613)的音乐作品中,“牧歌”的最大特点就是专注人的情感体验和惟妙惟肖的心理刻画。另一种类似的音乐作品叫做“康佐涅”(Conzone),它是多声部音乐衍生而来的,其特点是极富个性,表现手法丰富多彩,音乐作品结构完整,后来逐渐向近代奏鸣曲演变。当时,还有一些由世俗民间舞曲中形成的组合形式的音乐组曲,多种音乐体裁的出现,都与音乐家们提出的音乐应该表达情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追求对音乐存在方式的认识
文艺复兴时期,音乐应当注重情感的体验理论逐渐被人们普遍接受的同时,大家很少再去讨论和研究音乐的存在方式究竟是什么,或者说考虑其音乐审美意识的理论前提是什么,但是在这类理论的表述上,已经表现了某种关于音乐存在方式这一理论前提的看法。在当时的音乐审美意识中,无论是“理式的音乐”还是“宇宙的音乐”,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过去时。对于音乐,人们最主要的认知对象,就是和声、旋律、调式、节奏这类形态的存在。其音乐审美意识,也正是在这样一种认识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如果将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新的音乐美学观念视为西方近代音乐美学发展的开端,那么,这种开端的最重要特征,就是将音乐的认知对象,集中于音乐的形态,也就是今人一般讲的“音乐本身”,从而真正确立了一种堪称为“音”本体的音乐哲学美学观念。
五、现代音乐史学家对“音乐的文艺复兴”的基本看法
对于今天的音乐发展来说,音乐的文艺复兴早已成为历史。但是,今天的音乐史学家、音乐评论家及批评家们却对于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的基本发展存在着诸多的看法,但总体上来说,大家的意见基本是一致的。里斯(Reese)认为,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基本上可以说是在征服了中世纪之后取得的一连串的胜利;他认为文艺复兴是音乐文化空前统一的时期,整个欧洲16世纪的作曲都“使用同一种音乐语言”。
此外,还有一种不同的声音,它关注文艺复兴与中世纪之间的差异,特别强调音乐的文艺复兴应该作为一个历史阶段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洛温斯基就曾对这种观点发表过许多文章或著作。他认为,这一时期发生的巨大变化是空前的,不仅是彻底地冲破了中世纪经院哲学的羁绊,同时也充分表现了当时的音乐家们渴望“冲破所有束缚,达到音乐表现的自由境界”。
总之,文艺复兴时期,欧洲音乐的发展是进步的,并且始终洋溢着狂飙突进的氛围,音乐家们经过自己的努力,重新找到了自信,发现了自我,不仅在各自的专业领域里取得了累累硕果,还为欧洲音乐的文艺复兴作出了杰出贡献。在那段时间里,他们在追寻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时候,将所谓的从高高在上的位置,拉下马来,拉回到了原有的地平线。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
[2]刘雪枫。西方音乐史话。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
复兴之路观后感500字
观看复兴之路的历程,使我回顾了中华民族100多年来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翔实的史料、恢弘的气势、深沉的语言、珍贵的历史图片,为世人展示了一幅民族复兴之画卷。100多年来,民族复兴成为中国人民的执著追求。陕北延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抗战的圣地,民族复兴的领导者在这里运筹帷幄。
变革的时代留下了一串串清晰可见的脚印:抗击非典,践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领袖和民众共赴危难,赢得了人民的爱戴和拥护。突飞猛进的中国经济,完善社会主义市经济体制苦干问题的重要决议,无一不是民族复兴的基石,让我领会到了国富民安的道理,认识到年轻一代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民族复兴的重任。也让我们看到了祖国前进的艰辛历程,同时也看到了今天中国的强大。我们是祖国的希望,我们要继承先辈的优良传统,为报效祖国做出更多的努力。
看完《复兴之路》后两集,我有种说不出的感动和自豪!感动的,是那些为中国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和牺牲的人;自豪的,是为自己能够成为这个优秀民族的一份子!
经历了岁月的磨砺和洗涤,中国共产党领导着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共产主义这个最终目标而不断探索着、奋斗着、发展着、前进着……在这个历程中,我们一齐哀悼,一齐欢呼,一齐奋斗,一齐感动……不论遇到什么,历史事实都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将会不断发展、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