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工匠》观后感优秀7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对事迹都不陌生吧,事迹是为了表扬先进、弘扬正气、推动工作,对工作、学习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先进人物的优秀事迹如实记载和反映的书面材料。一般事迹是怎么起草的呢?下面是整理的《大国工匠》观后感优秀7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大国工匠观后感 篇1

中央电)○(视台的宣传片《大国工匠》讲述了八个工匠“8双劳动的手”所缔造的神话。他们能够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着职业技能的极致化,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制造”。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我们难道就没有工匠精神,还是说社会的浮躁,让我们忽视了这种精神的存在。

“大国工匠”的感人故事、生动实践表明,只有那些热爱本职、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精益求精的人,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才可望拓展人生价值。

这是一群这样的劳动者,他们的成功之路不是上名高中、进名大学,而是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他们成为国宝级的顶级技工,成为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

1、钳工胡双钱的手,工作30多年来,老胡创造了打磨过的零件百分之百合格的惊人纪录。在中国新一代大飞机C919的首架样机上,有很多老胡亲手打磨出来的“前无古人”的全新零部件。——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高级技师胡双钱

2、捞纸工周东红的手,经他手捞出晒成的宣纸,每张重量误差不超过1克。30年来,周东红始终保持着成品率100%的记录,他加工的纸也成为韩美林、刘大为等著名画家及国家画院的“御用画纸”。——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周东红

3、在工作时,管延安要进入完全封闭的海底沉管隧道中安装操作仪器。按照规定,接缝处间隙误差要小于一毫米,他却能做到零缝隙。只有初中文化的他,全凭自学成为这项工作的第一人。他所安装的沉管设备,已成功完成16次海底隧道对接。——港珠澳大桥钳工管延安

4、北京APEC会议上,我国送给外国领导人及夫人国礼之一——“和美”纯银丝巾果盘,是孟师傅在只有0.6毫米的银片上,经过上百万次的精雕细琢才打造出的“丝巾”。航天英雄、奥运优秀运动员、汶川地震纪念等奖章都是出自孟剑锋之手。——国家高级工艺美术技师孟剑锋

5、殷瓦焊是世界上最难的焊接技术,殷瓦板牛皮纸一样薄,一条LNG船上的手工焊缝长达13公里,一个针眼大小的漏点,都有可能带来致命后果。张冬伟的焊接技术不但质量百分百有保障,外观上也完美无缺。——沪东中华造船集团焊工张冬伟

6、他是CRH380A的首席研磨师,是中国第一位从事高铁列车转向架“定位臂”研磨的工人,被同行称为“鼻祖”。从事该工序的工人全国不超过10人。他研磨的转向架装上了644列高速动车组,奔驰8。8亿公里,相当于绕地球22000圈。——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宁允展

7、焊工高凤林35年专注火箭发动机焊接工作,被称为焊接火箭“心脏”的人。130多枚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在他焊接的发动机的推动下顺利飞入太空,其中就有送嫦娥卫星去月球的'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0.08毫米,是高凤林焊接生涯里挑战过的最薄记录。——航天科技集团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特种熔融焊接工高凤林

8、载人潜水器有十几万个零部件,其组装对精密度要求达到了“丝”级,在中国,能实现这个精密度的只有顾秋亮。成功把“蛟龙”送入海底后,他的新挑战是组装中国首个完全自主设计制造的4500米载人潜水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2研究所顾秋亮

“大国工匠”的感人故事、生动实践表明,只有那些热爱本职、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精益求精的人,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才可望拓展人生价值。

当前的我们缺失工匠精神,“我们要用大批的技术人才作为支撑,让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而在这个过程中,代表中国实力的制造工程,其顶级工艺技术确实十分精良,但对于更多的中国制造领域,我们仍然缺乏响当当的“中国名片”,其背后所折射的,又恰恰是基础制造业优质技术人才,大国工匠的缺失。

大国工匠年度人物事迹 篇2

抓进度 不断推进生产提速

他是“把哨的士兵”,牢牢把握生产节奏,守住任务节点。对于他来讲,庞大的系统工程丝丝紧扣,飞机上工作的每一分钟都是宝贵的,当下耽搁的每一分钟都可能影响下一项任务开展,带来计划的大调整。为了推动相关工作高效进行,他盯设计,盯工艺,盯工段,盯自己工段以外的班组,电话盯,微信盯,第一时间保障现场问题解决。不把问题说清楚、解决好就绝不罢休的工作风格也成为了他身上的标签,让人肃然起敬。正因为他身上的这一股劲,电子电气工段生产速率显著提高,同时带动c919大型客机全机电缆的上线速度、完成率、产品质量等的日益提升。“在解决问题上,我只有一个立场,那就是为了产品质量、型号发展”。成功的道路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但正是他的坚持,带动工段形成合力,促进型号研制架次条线解决关键问题,保障产品优化落实。

作表率 扛起责任有担当

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对大飞机事业的责任担当,源于他对“百年百架”目标的深刻认识。他深知,这一目标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留给大家的时间不多,因此更不能懈怠。作为工段长的周琦炜,在c919首架机首飞前夕,立下了“不完成首飞任务不刮胡子”誓言,展现出攻坚克难的壮志豪情;在c919大型客机104架机线缆敷设期间,整整30天他坚持驻扎现场,自始至终他都是一句话,“大家一起干,有问题找我,我都在”。他的以身作则,他的奋斗精神,使工段内团结一心,使大家为之感动,深受感染,没有一个人觉得苦,没有一个人觉得累,最终顺利完成104架机全机导通节点。

抓管理 确保工作协同高效

随着c919大型客机项目研制不断深入,为了确保完成生产节点,周琦炜对班组制定“军事化”管理,从班组出勤和上机工作时间进行调整,从班前会到中午用餐时间,从下午上机到下班,时刻按规定时间“走”,确保机上生产效率。他周一做好本周工作布置、周五做好本周工作总结,如班组成员遇到特殊情况,充分做好工作的协调安排,提高班组工作的连贯性。他与设计、工艺方紧密协作,推动多工位齐头并进,带领班组组员全力奋战,完成了数万个卡箍、超过十万个标准件以及线缆线束的敷设工作,保证线缆敷设万无一失。

对于梦想,他执着追求、坚持不懈;对于工作,他恪尽职守、不断创新;对于自己,他严格要求、不求名利;对于后来者,他悉心教导、倾囊相授。作为一名扎根一线13年、专注飞机电子电气装配技术的老员工,周琦炜用信心和恒心“两颗心”,扛起共产党员的责任与使命,充分挖掘并发挥组织协调能力,完成众多急、难、险、重任务,带领团队共同推动国产大飞机电子电气装配一架比一架好、一架比一架快。

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评选 篇3

胡双钱,一个专门加工大飞机零件的工人,是大飞机制造首席钳工技师。35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曾面对其他高薪资好工作的诱惑却无动于衷,几十年的职业生涯,加工过数十万个零件,零件的精密甚至达到一根头发丝的大小,而所有的的零件中没有一个是次品,他被称为航空"艺人"。日日夜夜全身心投入在自己的岗位,对家庭的照顾少之又少,也获得无数奖项,是对家人的安慰,年老的他依然想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多做十几二十年的贡献。

同样为航天事业献身的还有高凤林,与胡双钱不同的是,高凤林从事火箭方面的工作,他被誉为火箭"心脏"焊接人。0.13毫米的焊线误差,一次焊接工作就要数万次点焊,工作的艰辛有时候让他十分钟都不敢眨一次眼,连呼吸都很小心。高凤林,国家高级技师,每一个焊点都凝聚着中国人的梦想,这些梦想随意火箭飞向太空,探索宇宙。

捞纸大师周东红,三十多年置身于捞纸的过程中,是宣纸工艺高级技师,每做一张纸就有上百道工序,每一天数不清的纸张,每一天都是重复着捞纸的动作。所有的纸都被他捞出了质量,捞出名气。正因如此,国内许多著名书法家都点名用他做出的宣纸。从业多少年,敬业多少年,把每一件产品都做出最好的质量,同时也把自己的技艺练得深厚。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岗位,每一个岗位都会有那么一种精神:奉献自己,贡献他人,贡献社会,坚定不移的站在自己的岗位。

看了讲述这三人的节目后,我感触很深。这些人是多么伟大,多么敬业,为了集体的利益,牺牲小我,是一种无私的奉献精神,同时他们的细心与执着更值得我们去学习,传承无畏的精神。有一句话说得很对,"劳动最光荣",无论劳动者从事什么工作,他们都是光荣的,他们的工作都是神圣的。

大国工匠观后感 篇4

《大国工匠》纪录片选取了中国卫星、中国高铁、中国住建等世界领先的中国制造领域的代表性典型人物,呈现他们追求完美和极致、视技术为艺术、既专业又敬业的精神内核。

有一群劳动者他们的成功之路不是上名高中上名大学而是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靠着传承和自己的专注,他们成为国宝级的顶级技工成为一名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

他们的技艺精湛,有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丝漏点,有人能在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时的五十分之一。

高凤林是我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融融焊接特技技师,他们工作是给火箭焊心脏,高凤林高超的技艺,让很多企业试图用高薪请他甚至有人开出几倍工资加两套北京住房的诱人条件,这诱惑力还是巨大的谁能不动心,就连他妻子对他也说我动心了。但高凤林说,每每看到我们生产的发动机把卫星打到太空,成功的自豪感金钱能买到吗,民族的自豪感,让高凤林一直都坚守在这里。火箭的研制离不开众多的院士教授高工,但火箭从蓝图到实物靠的是一个个焊接点的积累,靠的是一位位普通工人的咫尺匠心。高凤林说不断的把握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的追求精致应该是我们人类努力的方向,也是我们工作人员,努力的方向。

钳工胡双钱的手,工作30多年来,老胡创造了打磨过的零件百分之百合格的惊人记录。

在工作时管延安要进入完全封闭的海底沉管隧道中,安装的操作仪器,按照规定接缝处间误差小于一毫米,他却能做到零毫米。只有初中文化的,全凭自学成为这项工作的第一人,他安装的城管设备已成功完成了16次海底隧道对接。

这些人的技艺之所以如此高超,关键在于他们的努力与坚持,他们的成功,同样告诉我们,付出就会有收获。

大国工匠作文 篇5

中国,像一头雄狮从梦中睡醒,站立起来,一件件国之重器展现在世界面前。

顾秋亮,钳工安装及科研实验工作四十多年,是一名安装经验丰富、技术水平高超的钳工师傅。在他的精心安装下,中国潜水艇“蛟龙号”来到了最深的海里“马里亚纳海沟”,创造了7062米的深潜纪录。

工匠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爱国。顾秋亮是用他的一颗赤诚之心为国家做出贡献,从他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细节都能体现出来对国家的热爱和忠诚。在工作中,他精益求精,追求完美。10厘米的一块方铁,要锉到0。5厘米,也就是5毫米。为了这个他锉了十五六块方铁,锉刀都用断了好几把。一遍一遍地动脑筋琢磨,一次一次地尝试,渐渐地,“顾两丝”的名号被叫响了。有一次,师傅安排他打磨一个丝锥,但是他干得并不用心,师傅轻轻一敲就断了,“干活随便,报废率高,像你这样的徒弟我带不了”。师傅的话像一把钢锤,把顾秋亮砸醒了。从此,对待工作兢兢业业,刻苦钻研,从不一点马虎,在平凡的岗位上干着平凡的工作,凡事交给他,总会保证高质量地完成。

也许大家并不知道,顾秋亮的手指上已经没有了纹路,这都是长年累月的工作造成的,但他没有后悔,仍然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一件事。当听到这,让我十分震惊,一个在我想来如此卑微的职业,他却能四十年如一日地坚持着。一个钳工把工作做到了极致,创造出了奇迹,这就是工匠精神;一个钳工有着坚持不懈、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态度,这就是工匠精神;一个钳工有着对工作的执着、锲而不舍,对国家的热爱,这就是工匠精神。

顾秋亮的精神深深打动着我,在他身上学到了众多的优秀品质。有一天,我也要成为他们那样的人……

大国工匠 篇6

中国,像一头雄狮从梦中睡醒,站立起来,一件件国之重器展现在世界面前。

顾秋亮,钳工安装及科研实验工作四十多年,是一名安装经验丰富、技术水平高超的钳工师傅。在他的精心安装下,中国潜水艇“蛟龙号”来到了最深的海里“马里亚纳海沟”,创造了7062米的深潜纪录。

工匠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爱国。顾秋亮是用他的一颗赤诚之心为国家做出贡献,从他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细节都能体现出来对国家的热爱和忠诚。在工作中,他精益求精,追求完美。10厘米的一块方铁,要锉到0。5厘米,也就是5毫米。为了这个他锉了十五六块方铁,锉刀都用断了好几把。一遍一遍地动脑筋琢磨,一次一次地尝试,渐渐地,“顾两丝”的名号被叫响了。有一次,师傅安排他打磨一个丝锥,但是他干得并不用心,师傅轻轻一敲就断了,“干活作文随便,报废率高,像你这样的徒弟我带不了”。师傅的话像一把钢锤,把顾秋亮砸醒了。从此,对待工作兢兢业业,刻苦钻研,从不一点马虎,在平凡的岗位上干着平凡的工作,凡事交给他,总会保证高质量地完成。

也许大家并不知道,顾秋亮的手指上已经没有了纹路,这都是长年累月的工作造成的,但他没有后悔,仍然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一件事。当听到这,让我十分震惊,一个在我想来如此卑微的职业,他却能四十年如一日地坚持着。一个钳工把工作做到了极致,创造出了奇迹,这就是工匠精神;一个钳工有着坚持不懈、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态度,这就是工匠精神;一个钳工有着对工作的执着、锲而不舍,对国家的热爱,这就是工匠精神。

顾秋亮的精神深深打动着我,在他身上学到了众多的优秀品质。有一天,我也要成为他们那样的人……

大国工匠观后感1000字 篇7

CRH380A型列车曾以世界第一的速度试跑京沪高铁,首家获得美国商标专利局颁发给中国高铁的自主知识产权认证,是中国向全世界推销高铁的一张国际名片。今天的《大国工匠》我们就来认识,打造这张名片的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高铁首席研磨师——宁允展。

486.1公里,这是380A在京沪高铁跑出的最高时速,它刷新了高铁列车试验运营速度的世界纪录。

如果把高铁列车比作一位长跑运动员,车轮是脚,转向架就是他的腿,而宁允展研磨的定位臂就是脚踝。

每片转向架的体重有1。1吨,定位臂落在四个车轮的节点上,每个接触面不足10平方厘米,当列车以时速300公里运行时,接触面承受的冲击力有二三十吨。缝隙大了,车轮可能会松脱;如果完全焊死,转向架就无法再打开,影响列车检修。

宁允展负责的这道工序,不只在中国,全世界所有高铁生产线上,都要靠手工研磨。留给手工的研磨空间只有0。05毫米左右。磨小了,转向架落不下去,磨大了,价值10几万元的主板就报废了。

宁允展这双魔术师般的手,传承了父亲的基因。他的父亲是村里的铁匠,宁允展小时候经常跟着父亲帮乡亲们打磨家具,也因此从小就喜欢上了学手艺。

初中毕业后,宁允展考上了铁路技校,成为第一位学习380A型列车转向架研磨技术的中国人,宁允展对技术的掌控和精准把握,让日本专家都竖起了大拇指。

宁允展成了高铁研磨的第一把手,很快还当上了班长。可是,没过多久,他却找到领导说不想当班长,还是让我干活吧。

宁允展的家,距离工厂有近半个小时的车程,他和妻子的交流基本都在每天上下班的路上,因为一到家,他又开始忙了。在这个三十多平米的小院里,大部分地盘都是宁允展的,这些磨具,是他自费在网上买的,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练手艺。一开始,妻子并不理解。

六岁的孩子有着自己的世界,宁允展说,他理解女儿的想法,就像当初,正是因为父亲尊重自己的选择,他才如愿考进了铁路技校。

380A准备冲高速的关键时刻,这一年,身患白血病七年的父亲第三次入院,宁允展虽然意识到,和父亲在一起的时间不多了,可是他不能天天陪在身边。得到父亲去世的消息,是在下班的路上。

随着380A冲刺高速成功,宁允展投入到了更高速度列车的生产,并在工作中不断地研发新项目,新工艺,先后获得5项国家级技术专利。

一心一意搞技术,不当班长不当官,宁允展似乎与当下很多人有着不同的追求。宁允展说,我不是完人,但我的产品一定是完美的。做到这一点,需要一辈子踏踏实实做手艺。如果每一件中国制造的背后,都有这样一位追求极致完美的工匠,中国制造就能够跨过“品质”这道门槛,跃升为“优质制造”,让更多的中国产品在全球市场释放更耀眼的光芒!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