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2023抗洪救灾精神的作文(优秀9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6月入汛以来,南方暴雨不断,多地洪涝灾害频发。造成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洪水无情人有情,灾情面前,总有一群人,为了他人的安危,逆流而上,冲向灾情最前线。
军民鱼水情:6月30日,云南昭通,民警嘶吼50分钟叫喊村民起床,预防山洪、7月6日,湖北武汉,消防员撑人梯营救被困群众、7月6日,安徽铜陵,民警游到校门口查看汛情,确认无学生后才离开、7月8日,安徽池州,连续奋战一夜,武警官兵们席地而睡、7月10日,江西鄱阳,消防员一路互送,转运年迈瘫痪老人、7月10日,湖北黄梅,上千名空降兵奋战一昼夜,封堵200米长决口。
江西吉安泰和县澄江镇黄岗村,持续降雨,导致洪水涌进民房,许多村民被困。消防员刘顺将一名小女孩,用救生衣包裹好,背在身上。救援过程中,小女孩趴在刘顺肩膀上,安心地睡着了。她一定十分相信消防员叔叔,所以才会安然入睡。
这场洪灾的降临,我们感受到了恐惧和悲伤,洪水的肆虐,显得我们是真的渺小又无助,但是我们的党委组织,一面积极转移、妥善安置受灾群众,一面组织武警军官们防汛抗洪,扛沙袋,清淤泥,搜寻被困人员等等。
更让人痛心的是,我们不断听到有年轻的战士在洪水中献出宝贵的生命的消息。但,即使前方有危险,我们也绝不能坐以待毙。
我是九江人,1998年虽然还未出生,但是总听老一辈的人讲那年的洪水,洪水被引退后,人们建了个广场,叫“98抗洪广场”。1998年众多战士跳进水里,组成人体木桩,用以阻挡洪水,惨烈而悲壮,许多战士因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因此百姓建立了这个广场纪念他们。
“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当下,党员干部和群众每天都在超负荷战斗,面对工作时间长、强度大、任务重,他们虽然很疲惫,但是从来不说苦、不喊累,依旧坚守一线、顽强作战。因为他们知道,洪水的身后是我们大家共同的家园。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我们没有退缩、勇敢面对,上下同心、团结共进,用实际行动与病魔抗争,取得了重大胜利。面对依旧严峻的防汛抗洪形势,我们更不会害怕,更不会置身事外,我们要全力投入这场前所未遇、非战不可、必将胜利的防汛攻坚战、人民战、持久战!向所有奋战在防汛救灾一线的人们致敬!
当前,多地发生洪涝地质灾害,防汛形势严峻。记者在抗洪一线看到这样一些身影,他们在转移群众、抢险救灾等危急关头冲锋在前,让党旗高高飘扬在防汛救灾第一线。
受强降雨影响,流经湖北恩施城区的清江河水漫过河堤,在胜利街一带,河水逼近沿街商铺的二楼,不少群众被困。情况危急,当地党员干部组成了抢险队伍,驾着皮划艇前往救人。
危急时刻,背着群众转移的人叫刘本云,是一名有着26年党龄的共产党员。甘做人梯,刘本云把困在二楼的居民一个一个接到皮划艇上,安全转移。
当天,刘本云和同事们驾着皮划艇往返五十余次,搜救被困群众近两百人。
最危险的任务党员先上,最艰难的任务党员先上。
江西余干县信瑞联圩发现3处泡泉,最大泡泉直径已有两米左右,时刻威胁着大堤的安全。险情就是命令,73集团军某旅立即派出了200百名官兵紧急处置。由于泡泉点在水下,官兵们成立了一支党员突击队,队长袁魏魏带领25位“95后”党员跳入齐肩的水中封堵管涌。
党员突击队中还有一位来自九江都昌的“95后”党员刘浪,水塘的另一面就是他的家乡。在此次洪灾中,他的家里也受了灾,家人已被当地党员干部转移到安全地带。
经过6个小时的连续奋战,信瑞联圩的险情被控制住,目前当地工作人员继续巡查。
在湖南岳阳1068公里的环洞庭湖堤坝和163公里的长江干堤上,1300多个防汛连,超过11万名党员日夜坚守,守护家园。大事难事见担当,危难时刻显本色。无数共产党员向险而行,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这几天,灾情、汛情、险情不断,多地开展应急抢险工作。再危险的地方总有最熟悉的身影,就在24日凌晨,江西修水6名救灾干部在察看汛情途中,不幸被洪水冲走,3人失联,目前已找到1名干部遗体,其余仍在全力搜救中。
对3名抗洪英雄的牵挂追寻,成为当地在暴雨洪水之外另一个更为沉重的话题。据统计,特大暴雨造成修水县公路塌方、桥梁受损、房屋倒塌、农田淹埋,先后有7个乡镇道路中断、9个乡镇通讯和供电中断,全县受灾人口29。5万人,造成经济损失达7。85亿元。正是在这样的“千疮百孔”面前,才愈加凸显这几位救灾干部生命的“重若千钧”。
“时刻为民,官位不在大小;日夜为公,职务莫问高低。保周边之平安,功高劳苦;治一方之水土,任重道远。”救灾干部失联后,当地有民众用这样的言语来表达内心的感慨。午夜凌晨,是大多数人的入眠时分;日夜值守,离不开这群干部的枕戈达旦。心中有群众,才能做到胸中有浩然之气;眼里有百姓,才能在灾难面前舍生忘死。
灾难面前,我们总是能看到一种超越生命的力量。98年洪水肆虐,李向群带兵顽强拼搏,4次晕倒在大堤上,被送进医院救醒后,拔掉输液针管上堤战斗,终因劳累过度,用“生命谱写了壮丽的人生凯歌”;08年汶川地震,武文斌不知疲倦、夜以继日,“舍不了自己的命,就救不了群众的命”,最终筋疲力尽、昏厥过去,再也不曾醒来……衡量生命的尺度从来都不是年月,而是一个人纵横一生的思想和行为。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的生命之火早已超越时间。
无论是口耳相传的革命烈士,还是眼见为实的救灾干部,哪有什么“战无不胜”“百毒不侵”,其实,他们都是和我们一样食人间烟火的普通人。只不过,因为心中有信仰、肩上有责任,所以在紧要关头总能迸发出异于常人的壮举。这种信仰,是对群众的心心念念,是对事业的无比坚定;这种责任,是共产党员的理所应当,是干部群众的应有之义。
“非其义,君子不轻其生;得其所,君子不爱其死。”总书记曾经指出,危难之时,各级领导干部要挺身而出、身先士卒、靠前指挥、全力以赴,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真正成为群众的主心骨;关键时刻,共产党员要豁得出来、冲得上去,不畏艰险、勇挑重担,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真正成为带领群众前进的先进分子。如果说,刻不容缓的灾情,所宣泄的是大自然的无情冷漠,那么心系灾区争分夺秒的干部群众,书写的就是大爱无疆的人间真情、彪炳的是舍我其谁的不朽担当。
紧张的搜救工作还在进行,抗洪救灾的险情还在弥漫,但无数人依然渴望出现生命的奇迹。“快点回来,回到爱你的土地。”如此深情的告白,是对洪水中“最可爱的人”的肯定,也是对更多这样干部的呼唤。
昨天夜里,。一场大雨突然袭来,不仅使我家门前的小河水位急剧上涨,也使得我们的教室“水漫金山”。今天早上,我一来到学校,就惊讶地发现位于三楼的“家”由于顶楼漏雨的缘故,外面的走廊上全是“洪水”,整个教室也一片狼藉。屋顶上、墙上的石灰有如“鹅毛大雪”飘飘扬扬,落在地上,落到了桌子上,也落进了同学们的课桌里。屋顶横梁上的水滴像断了线的珠子往下掉,雨水打到了地上,在教室里形成了溪流;雨水打到了桌子上,又从桌上的细缝渗了进来,流到了书上。再看我那可怜的桌子,简直是一张麻花脸——全是石灰。
看着这“悲惨”的情景,同学们没有怨天尤人,没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而是争先恐后地加入了这次“抗洪救灾”的战斗中。学习班委孙玥拿起了拖把,使劲地拖着教室里的水。班长黄子蕴边指挥着大家,边用笤帚把教室里的水往外扫。姜正海是二传手,他挥动笤帚将黄子蕴扫过来的水继续往外扫……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教室里的水越来越少。我被这一幕场景感动了,不由得也加入了这次“抗洪救灾”的队伍中,谁叫同学之间要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呢。
由于洪水都排到了走廊上,阴沟“储存”不下,下水管道又不知被什么堵死,走廊里到处都是恶臭发黑的脏水。大家不由皱起了眉头,正当我们一筹莫展的时候,刘晔挺身而出,说:“让我来吧。”说话间,刘晔卷起了袖子,把手伸进了又黑又臭的污水中,使劲地掏起了被堵塞的排水管道来。他掏了好久,尽管掏出了橡皮、玩具、塑料袋……可排水管道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看到此情此景,我真想对大家说:“不要乱扔垃圾,要保护我们周围的环境。”
大家忙得热火朝天,却没有一个叫苦叫累。走廊终于被我们清理得干干净净,明亮得像一面镜子,桌子也擦得一尘不染。此时,我们都成了花脸,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笑了。屋顶横梁上的水滴还在滴滴答答地往下落,但此时却像一串串动听的音符,流进了同学们的心田。
一场灾害就是一次考验,每经受一次考验都会积累一笔精神财富。
---题记
7 月 6 日我市发生特大暴雨,受持续强降雨及长江、鄱阳湖上游来水影响,长江、鄱阳湖水位迅速上涨。9日,团市委紧急下发倡议书号召全市广大团员青年积极投身防汛救灾工作,10日12时30分,九江市防指启动防汛Ⅰ级应急响应!
人们的房子、庄家在洪水中被破坏,一年或好几年的劳动成果就此被毁。看到受灾区的居民们脸上心痛却无奈的表情,让人不禁的为他们接下来的处境感到担忧。但是困难只是暂时的,总有方法可以克服它。
“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是习近平主席对我国军队的要求,而他们也不负主席之嘱咐,在洪涝灾害发生时第一时间赶到灾区,他们不惧危险、奋战一线。他们的脸虽然被汗水和雨水打湿,但他们的脸上还有笑容,那是保卫一方水土和人民时自豪的笑容。
面对洪涝灾害,成年人有成年人帮忙的方式,而我们作为学生,最主要的还是在后方保护好自己,如果有余力也可以尽自己所能来帮助灾区的人们。例如我校团委广泛动员九江三中广大团员青年,以捐款捐物、宣传宣讲等各种方式,尽己所能投身防汛工作,为打赢防汛抢险攻坚战贡献青春力量!
作为未成年我们,无法像高三学长学姐们那样参加守水坝的志愿者活动,所以我们守在家中为汛期捐物捐钱并发动身边的同学一起参与,为防洪工作尽一点自己的微薄之力。
一次灾难就是一次考验,考验我们的毅力,检验我们的凝聚力。当巨大灾难来临时,全国人民总能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渡难关。
1、超前决策,未雨绸缪。我镇是西部水乡低洼地区,十年洪水九年淹,抗洪工作十分重要,根据这一具体情况,近两年来,我镇对水利基础设施不断加大投入,投资近280万元,新建一座双泵排涝站,13座防洪闸,加固圩堤近40公里,提高防洪能力和标准,在雨季来临之前,花费近12万元,对全镇原有闸站进行全面的检修,保证了战时用得上,打得响。同时密切关注天气的变化,6月30日当天降雨,当天关闸,当天排涝,做到了及关及排。
2、加强领导,组织得力。今年的洪水来势猛,来速快,雨量大。我镇党委、政府迅速做出反应,连夜召开班子成员、机关干部、联系干部、各村支部书记、部门负责人会议,进行全面动员布署,动员所有的力量深入到抗洪一线,靠前指挥战斗,同时组织全镇的民兵成立抗洪抢险小分队,及时化解险情。
3、确保重点,注重实效。我镇的抗洪排涝工作始终围绕五个确保开展,注重具体效果,确保不因洪涝灾害而发生人员伤亡;确保企业的生产经营正常运行;确保各村(居)不造成大面积农作物受淹绝收;确保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不受大的影响;确保社会大局的稳定。
4、思想统一,作风扎实。面对洪灾,全镇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及时的统一思想,投入到抗洪一线,党政主要领导同志始终站在抗洪工作的最前列,化解各种矛盾,宣传情况,排除险情,广大党员干部顶风冒雨,日夜驻守在抗洪一线,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人在阵地在,与群众共进退,正是这种扎实的作风,凝聚了人心,增强了战斗力,让人民群众看到了希望,唤起了激情。
5、理清思路,狠抓关键。抗洪排涝的关键是抓排水,抓自救,稳定群众的情绪。我镇在重抓一级排水的同时,积极组织力量狠抓二级排水,匡自为战,确保了农作物不长时间经受水淹。同时,面对人民群众焦虑的情绪,加强宣传,加强疏导,耐心解释,及早及时做好思想工作,深入一线,深入基层,到受淹最重、困难最大、群众情绪最激烈的一线解决问题,防止了过激行为的发生,确保了社会大局的稳定。
1、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抗洪工作根本所在。我们党是人民的党,满足群众的需求是我们党和各级党员干部的根本责任,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强化党的宗旨意识,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证人民群众的财产不受损失,面对洪灾,容不得我们党员干部有不作为的行为,有半点闪失,否则群众不答应,组织也不答应。
2、切实重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抗洪工作防患于未然的长久之计。洪水无情如猛兽,只有将它挡在圩堤之外,闸门之外,百姓才能安居乐业。我镇之所以能在短期内取得抗洪工作的胜利,是与近年来的投入分不开的,但我镇目前依然还存在部分患工险段,存在排涝模数不足,存在低矮病危闸站,只有彻底改变这种现状,才能掌握抗洪工作的主动性,把损失降到最低。
3、切实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宣传群众,是抗洪救灾工作的群众基础。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只有组织好群众、发动好群众,才能降服凶猛的洪魔。在组织群众中,融洽党群干群关系;在发动群众中,减少灾害损失程度;在宣传群众中,赢得群众的理解支持,化解群众情绪。
4、切实加强科学决策,是抗洪救灾工作的科学之路。抗洪工作来不得半点的马虎与闪失,我镇的区域位置特点是地势低洼,地理位置落差悬殊,田块高低不一,这就需要早关闸,早排水,在抓好大圩排水的同时,重视抓好二级排涝,加大组织力度,提高自救的组织化程度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审时度势,加强决策,对抗洪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十分关键。
5、切实履行职责,体现先进性,是抗洪工作取得胜利的政治保证。抗洪的过程是一个战时的过程,战时是广大党员干部平时工作作风、意志品质、工作能力、决策能力的集中体现,是考验干部的过程,更是锻炼干部的过程,抗洪的过程,既能体现先进性,更能提高先进性。
抗洪工作取得阶段性的胜利之后,广大群众,特别是广大党员干部要雷厉风行、争分夺秒、再接再厉、连续作战,迅速投文章标题:乡镇抗洪救灾工作总结与思考。
7月1日下午,外面下着大雨,我正在整理书包准备明天上学。爸爸突然打来电话,告诉我,学校发来短信通知,因受台风影响,明天停课一天。我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马上打开电视,看我最喜欢的动画片《熊出没》。其间播放广告,我在选台的时候,看到了新闻。台风“菲特”会带来的持续强降雨,宁波会造成的严重灾情。我马上和奶奶一起,把放在阳台上的花盆全部搬到屋里来,关好所有窗户。再和奶奶一起到超市买了好多种鱼和蔬菜,当然还有好多零食。
随着台风“菲特”带来的持续特大暴雨,造成积水严重,交通拥堵,我们全家休息二天,一起看新闻。这次的严重灾害已造成宁波11个县(市、区)139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受灾人口达113万余人。余姚灾情成为宁波重中之重。截至8日晚,余姚全市21个乡镇、街道均受灾,145个行政村和社区被围,受灾人口83万人,房屋受损较严重的有25650间。城区大面积受淹,主城区城市交通瘫痪,城区全线停水、停电,商贸业损失严重,市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但在大灾面前,全市市民展现了团结一致、众志成城抗洪救灾的壮举。全市市民无私提供抗洪救灾的各种物资。各新闻媒体还充分报道抗洪救灾中的感人事迹:把婴儿放在洗澡盆里,全家三口相互依偎,涉水搬家;把物资送到灾民手里,有的灾民却说我们还行,物资给更需要的人;有一个小孩实在太饿了,但看到面包没有马上吃而是先连声说谢谢……
第二天,刚好爸爸的朋友去余姚送食品和水,我就把零用钱拿出来,买了一些食品和水,交给我爸爸的朋友,他载着我们全家的爱心出发了。我看着远去的车影,思绪万千。
雷在厚厚的云层隆隆地滚动着,好像被那密密层层的云紧紧地围住挣扎不出来,声音沉闷而迟钝。闪电在远处的天空里,在破棉絮似的黑云上,发出耀眼的白光。没过多久,一颗颗黄豆似的雨点“吧嗒吧嗒”落了下来,雨点变成了雨丝,千万条雨丝落下来。滂沱大雨开始在城中肆虐起来,雨柱漫天飞舞,像成千上万支利箭飞速射向我们,势不可挡,威力无穷。植物在挣扎,拼命抓住大地,做最后的努力;动物在雨中飞奔,逃离大雨的侵袭。雨像是无止尽的,不知疲倦地下着,在平地上汇成积水,迅速扩大;在屋檐间架起瀑布,飞流直下。在狂风暴雨的帘幕下,“金《·》蛇”狂舞。
终于,大坝被冲倒,房屋被冲毁,田地被冲散。这些似是大自然对人类的嘲笑以及报复,然而在洪水势不可挡的情况下,一群坚韧而无畏的人们站了出来。
一位位抗洪战士们拖着疲惫的步伐穿梭于警戒线之中,他们身穿一层又一层的厚重的红马甲,他们的脸庞早已被洪水冲的发白,他们全身上下显露出来那充满了自信与坚定的气势。
在坚守抗洪抢险的日子里,基本上没合眼,困了就在警车上躺躺,渴了喝上几口矿泉水,饿了找干粮充饥,但在抗洪抢险工作上他们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心日夜守护着人民财产安全。作为抗洪战士,他们用实际行动帮助受灾群众,他们心中装的是人民群众,想的是怎样使受灾群众尽快地重新走上正常的生活。拯救生命,一直是最强烈的呼声,到处都涌动着亲情、友情、爱情、同胞之情,到处都闪现着互助互爱、大仁大义、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光辉。一幕幕令人热泪盈眶的场景。
我知道,灾难终会过去,然而感动却永久存留。这个四月,凝望内心早已定格的画面,存着的仅有敬畏。我相信,所有的灾害,都会因他们的努力和不屈渐渐淡成生命中的一种点缀,因为,他们都有一颗热爱生活、战胜天灾的淳朴的心。
灾难可以将人打到,也可以激发出人的昂扬斗志和力量。王群英,渠北乡人民政府一名普通的民政干部,在特大洪水面前,不惧危险,忠于职守,忘我工作,展示了优秀共产党员的风采。她单薄瘦弱,却不知疲倦,她满身疲惫,却坚毅果敢。每一个和她并肩工作的同事,无不被她所折服,每一个认识她的村民,无不对她亲近佩服。如今,洪水已经过去,人们的生活又恢复了平静,回忆起7。18特大洪灾中的经历,她说得最多的是两个字——责任。
2010年7月18日深夜,夜黑如墨,大雨如注。渠北乡政府会议室灯火通明,每一个参会的人员脸上都凝结着严肃,百年一遇洪水即将来袭。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工作分配简短明确,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肩负的责任。王群英接到的任务是在天亮前通知云峰村沿河两岸村民紧急转移,负责云峰村5个社的抗洪抢险工作。没有任何疑问,她一脚踏进雨中。从社到社,五十六户人家,在手电筒暗弱的光线指引下,她用了仅仅两个小时就跑了个遍。当她走到最后一处三峡移民家时,一家人还在睡梦中,她三言两语说清楚了来意,一家顿时惊慌起来:他们压根也没有想到洪水会威胁到自己家,一点准备也没有。王群英和同事们赶紧协助他们把楼下的物品往外搬。走到猪圈前面,王群英看见一头肥滚滚的架子猪在四处乱窜,来不及多想,她找了根绳子,跳进猪圈,把绳子套在猪脖子上就往外拉。架子猪拼命挣扎,无数次把她绊倒在地。雨伞折断了,手电筒掉在了地上,好不容易把猪拖到对面的高坡上,她才发现自己披头散发,全身湿透,鞋也不知道掉到哪里去了。
19日晨7点,洪峰抵达渠城,云峰村沿河低洼处民房全部进水。王群英站在家屋檐下心急如焚,还有没有村民没有转移出来?翻开电话本,挨家挨户询问情况。当她听说村民魏礼书还在往楼上挑谷子的时候,再也站不住了。叫上一位同事,趟着淹到大腿的水往魏礼书家走。魏礼书是个残疾人,行动不便,在平时的工作中,王群英对他家的情况相当熟悉,她知道这场大水对魏礼书家意味着什么。迎着湍急的河水,她跌跌撞撞走进魏礼书家里,魏礼书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们七手八脚将剩下的几袋谷子抬到楼上,魏礼书才发现王群英还光着脚,鲜血从她磨破的脚趾处流到了地上,眼泪淌下了他的脸庞。他拉着王群英的手,激动得说不出话来,王群英笑着说:“这是我的任务,只要你们没有损失,我的任务就算完成了!”
村民受灾情况,是第一次洪峰后,王群英最迫切要掌握的。不顾魏礼书的劝阻,穿着湿淋淋的衣服,坐上找来的渔船,一户一户艰难划动。每一户村民家里水淹多深,物品有多少没有转移出来,他们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物资,她都做了详细的记载。等回到乡政府,她已经明确了那些早就储备着的物资应该怎样分发。她指挥几个年轻的同事把一件件大米、矿泉水、方便面分类,贴上标签。催着村社负责人前来领取。哪家没有储备水,要多发点矿泉水,哪家柴禾被浇透了,要多领两包火腿肠,她都一一地向负责人叮嘱。一直忙到天黑,所有的物资都分发到位,她才记起自己一天都还没有吃一口饭,喝一口水,额头烫得厉害。她告诫自己千万不能倒下,要尽快恢复体力。到卫生院测体温,医生吓了一跳,高烧38。5度!要求她呆在医院治病。可她哪里坐得住:下午的洪水又上涨了不少,得去看看那几户地势最低的村民。吃了几片退烧药,她又出发了。这一遍转下来,看到那些村民都安排妥当了,她才拖着极度疲倦的身子回到卫生院输液。整整三天,她都是这样,夜里输盐水,白天走在抢险第一线,眼睛里布满了血丝,脸颊肿得老高,两只长时间泡在水中的脚,连平时穿惯的鞋都穿不上了。
在人们的眼里,王群英是一个心直口快,风风火火的人,她做事干净利落,从不拖泥带水。她又体贴入微,耐心周到。洪水淹没了高岩头大桥,望石公路交通中断,许多车辆被困在渠北乡街道上,司机和乘客,无助地看着泛滥的洪水,又饥又渴。王群英看到这一情况,赶紧去招呼他们到乡政府避雨,买了方便面,烧水给他们泡上。她四处打电话联系渔船、快艇,送那些急着赶路的乘客过河。他们不知道王群英的名字,都亲切地称她“大姐”。
7月20日,洪水逐渐退去。王群英独自来到魏礼书家,帮着他打扫卫生,清除淤泥。污浊的泥浆溅到了头上、脸上,裹住了她的裤腿,她没有丝毫的厌恶。笨重的柜子、桌子,压在她瘦弱的肩头,她没有叫一声苦。她爽朗的笑声在屋子里回荡,鼓舞着魏礼书一家人战胜洪灾的信心。
洪水给渠北乡的户村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但是没有人抱怨,没有人责怪,因为他们看到了王群英她们始终走在他们前面。责任意味着奉献,意味着坚守。王群英是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在抗洪抢险的斗争中,她没有豪言壮语,甚至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她把所做的事情都看成是自己分内的责任,从履行责任中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力量,并把这种力量传递到了每一个和她并肩作战的人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