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狗的使命》电影观后感【优秀8篇】

看完一部经典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体会呢?何不写一篇观后感记录下呢?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一条狗的使命》电影观后感【优秀8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一条狗的使命观后感 篇1

最近一部电影《一条狗的使命》上映了,我和同事莎莎去电影院看了这场电影。可能是因为之前看过几部类似题材的电影,比如《人狗奇缘》、《忠犬八公》,相比之下,这场电影给我的感觉还是比较平静的,没有什么巨大的波澜和冲突,而是用许多朴素但有趣的生活细节娓娓叙述贝利在漫长狗生中寻找目标的过程。你会有很强的代入感,因为这些细节,就来自每一个普通养狗之家的日常。我认为最后一幕是很感人的。

第一生中,贝利遇到疼他爱他呵护他的主人伊森,贝利也决定以后就养这个男孩了;贝利去世后,第二生,变成了一只战功赫赫的警犬,后不幸中枪;第三生,贝利变成一只小狗,陪伴主人结婚育子并且有自己喜欢的对象,直到自己生命结束;第四生,被一女子收养,最后因男主人不喜欢他,将他丢弃了。庆幸的是,正因如此,它最后找到了前世的前世的前世的主人伊森。最后还帮助单身几十年的伊森找到了伊森年轻时喜欢的姑娘汉娜,而此时两人虽已不再年轻,但最后在贝利的帮助下终成眷属。而且,贝利想办法让伊森知道,他虽然改变了模样,但他就是曾经的贝利,几番轮回,最后又回到了他的身边。

片尾结束语,贝利的独白:“终于知道,活着的意义,首先是开心,然后就竭尽全力去帮助别人,舔你爱的人,对过去的事不要苦瓜脸,对未来也不要愁眉苦脸,只要活在当下,活在当下,就是一只狗的使命。”这句话讲的很好,不仅是狗,人也一样,开心也是一天,不开心也有一天,活在当下最重要,尽力做好自己的事,尽力珍惜眼前的人!

我一直都很喜欢小狗,但也很畏惧他。主要是因为在农村的家里,很多狗是看门用的,并不是大家所说的泰迪、萨摩或者一些很优良品种狗狗,所以我见到的狗,还是比较野蛮的,总担心不小心被它咬一口。所以直到现在,不管是何种体型的狗狗,远观时我都很喜欢,近处时便不自觉退缩。其实我知道,他们并没有恶意,却也总担心,它们的一个不小心,伤到我。晚上出来遛弯,不少人散步都会带上狗狗,亦或者牵着它,遛狗,亦或者狗狗带路,一起跑步。看完这场电影后,我又见到狗狗,内心竟没有了一丝恐惧,微笑的看着,在内心给他加上一些独白,就像电影中,贝利一样,有配音,拟人化。这电影作用对我最神奇的地方就在此,我竟不再畏惧了。

家中也养过狗,印象最深刻,感情最深厚的,就是沙皮,我给他起名“皮特”。叫他的时候,一般都是“沙皮”或者“皮特”。高三上晚自习,放学回家都是近十点左右,隔老远就听出了我的脚步声,然后发出很低的一种声音。有时候也通过他发出声音知道我爸开车回来了,他的声音释放的信号,只有我们懂。这声音只对我们家人才有。记得有一次他惹我生气了(但忘记是什么事情了),我拿着一根细棍打他了,事后又很心疼,一直跟沙皮说,对不起、对不起……他眼神里也后充满了委屈,但我想应该原谅我了。还有一次,他的眼睛肿了,肿得很厉害,看了以后,非常的心疼,当时的感受就是自己的亲人生病了一般,迫切希望他赶快好起来。再后来。沙皮被送人了。原因竟然是,这只狗见到人不叫,没有尽到一只看门狗的职责。据说,送人后,他自己跑回来过。不过后来还是又被送回去了,后来再也没见。至于最后,他的结局,我只是听说,不提也罢,难免伤心。不知道他的今生在何处,希望他安好吧!

养狗,是要对他负责任的,他是你的朋友,亦如你的孩子一般。现忙于工作,我就暂不考虑养小狗了,不过这个念头还是满强烈的。心想,等有了孩子,在合适的时间,让他养一只小狗吧,同时也期望他变成一个更有爱心的人。

《一条狗的使命》观后感 篇2

它一次又一次轮回转世,流连人世间,最后终于重新回到第一任主人的身边,在一次次的旅程中探寻陪伴和忠诚两个词对于狗狗一生的意义。

它是狗老大,是小狗贝利,它用生命和轮回诠释了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这部上映不久的影片是电影《一条狗的使命》的续集。这一世,小狗贝利延续使命,在主人伊森的嘱托下,经过无数次的生命轮回,陪伴并守护在伊森的孙女CJ身边。

它将对CJ的爱与陪伴,当作最重要的使命和意义,最终帮助CJ收获幸福,重新回到主人伊森身边。

电影全程以贝利一只狗的视角叙述外面的世界。在贝利眼中,人类世界的很多事情都是奇怪且难以理解的。

电影以独白的方式将小狗贝利的想法一一道出,幼稚可笑的看法常常让人忍俊不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影片的幽默感,使得电影成为一部催人泪下的温情喜剧。

不同于上一部,贝利历经四世轮回才终于和伊森重逢。此次,贝利接过伊森的嘱托,每一世都执着地寻找CJ,陪伴着CJ度过了不同的人生阶段。

对CJ来说,贝利早已不仅仅是宠物,更是家人一样的存在,陪着她一起成长,教会她如何爱人,最重要的是,贝利帮她走出了孤单。而贝利给予的这份爱和温暖,不仅治愈了CJ,更治愈了电影屏幕前的我们,是今年最治愈的电影。

虽然整部电影的基调是温情的

但它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人类社会的残忍

CJ被前男友欺负却遭到母亲的言语伤害

母亲嗜酒如命的放荡生活给幼年的CJ造成了心理阴影

当一只流浪狗无人领养

等着它的就只有安乐死冰冷的针头

电影展示了很多社会的阴暗面,但小狗贝利始终在CJ身旁陪伴,不离不弃,它用温情化解一切矛盾和坎坷,用行动实现最长情的告白。

我们不得不承认,电影的剧情存在夸张的成分,一只狗不可能一次次轮回仍存在记忆,并且拥有如此人性化的思想。但是这并不影响这部电影对于温情主题的诠释:狗狗与人类相互陪伴,相互给予爱和温暖。虽然这个社会存在着阴暗的一面,但爱和陪伴始终可以化解一切痛苦与悲伤。

影片真情流露,故事情节完整,衔接自然,主人公的情感贯穿整个过程。影片中人与动物的交流恰到好处,对狗狗眼神的描写细致入微,心理活动展示得出神入化,使观看者不自觉地融入其中。

除却这部电影,近些年来,还有很多动物题材的电影,如《一条狗的回家路》、《流浪猫鲍勃》和《忠爱无言》等,这些大部分都改编自人与动物之间的真实事件。动物题材电影受到影迷们的热烈欢迎,不仅展现出人与动物间的友好关系,也从侧面反映出陪伴的重要性。不仅人类需要陪伴,动物同样也需要。

如果你也是一位爱动物的小伙伴,不妨看一看这部充满爱的电影。希望每只狗狗都被温柔以待,希望每段陪伴都能充满温暖和爱。

《一条狗的使命》观后感 篇3

看着评分在9分以上,买票的时候座位已几乎全满,我没养过动物,不知道一条狗的故事为何这么吸引人,好奇心的驱使下毫不犹豫的买了三张《一条狗的使命》的影票。

整个影片近两个小时,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就是讲述一条狗经历几次生命的轮回,投胎转世再生为狗,被不同的人领养过不同的生活的故事。最后被丢弃,却意外寻找到第一次生命中领养它的主人,而这时的主人已经是位头发花白的老人了。为了让主人知道自己是他曾经的爱犬,费尽心思,让主人知道它的存在,最后年老的伊森终于认出了贝利。

此时,很多人已是泪光闪闪。

我和女儿也是泪眼婆娑。

第二天又补看了曾经错过的《忠犬八公》,看得更是鼻塞喉胀,快要泪崩了。

我在想,同样关于狗的影片,评分都是这么高,吸引大家的到底是什么?

影片虽然温暖感人,但,我看到了孤独,我真的看到了孤独,看到了依恋。

居然有点不太敢写孤独,平时很少有人谈起孤独。从一双依恋寻求的眼神中,有时候总能看到一个孤独的灵魂。可没有一个人会告诉别人我很孤独,纵然万分寂寞也独自承受生怕让人看穿,久而久之就成了抑郁。即使是夫妻之间,我想也没有多少人会告诉对方,我很孤独,我很寂寞,更不会看到人们在朋友圈发这样的字眼。为什么?大概都觉得这样的话语代表着消极,落寞,失败,不受欢迎。

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时候是复杂善变的,动物的世界有时比人简单得多吧?要不然就不会有忠于主人的关于狗的感人故事了。

看看大家的泪光和评分,不分情侣、家人、大小年龄,都能被感动。而被感动的点在哪里?这是不是恰恰说明其实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块别人触摸不到的地方?那个寂寞孤独的区域除了自己,也许需要像狗一样简单忠诚的动物情感来慰藉吧。

每个人都有一点黑暗的角落需要特别的光去照亮。

之前看有人饲养动物,对狗或者猫的感情甚至超过对人的情感,不能够理解。看了这两部电影之后真的有想养条狗的冲动,也理解了爱养动物的朋友们。

孤独寂寞是人生的常态吧?纵然是有身边的繁华和热闹,可最终都还是要学着分开分别。

不管是一群的狂欢还是一群人的孤单,不管是一个人的旅行还是一个人吃饭,这块儿区域一直都在。

陪着我们直到生命的尽头。

原谅我写得这么的不美好,我也有些心酸楚楚的,可当你看到生命的长河尽头,所有的所有都要说分手时,真的有点痛,并要学着去接受

不过,也不必太过悲伤,在短暂的生命中还是让我们学着怎样优雅转身吧!

趁此你我还在,热爱生活,苦中作乐,活的多姿多彩一些吧。

夜深了!

请原谅我写的有些悲伤!

谢谢你来!

祝好梦!

一条狗的使命观后感 篇4

三八妇女节那天,为了紧跟时代好男人的步伐,我破例订了两张电影票,准备带老婆和小孩去看一场电影。我在网络上搜寻了一下,今晚正在上映《一条狗的使命》这部电影,看了影片的大致介绍,觉得挺合适,对于大人可以从哲学的角度去思考生命的意义,对于3岁多的小孩来说则是一部动物片,老少皆宜。

《一条狗的使命》这部影片根据W·布鲁斯·卡梅伦同名小说《在轮回中找你》改编,讲述了一条狗贝利(Bailey)经历多次重生,在一次次生命的轮回中寻找不同的使命,最后又回到了最初主人身边的故事。这部影片的高明之处就在于通过一条狗的视角去观察它的主人和生活,Bailey用它五十年轮回的生命去体会和思考生命的意义,教会人类如何去笑,去感受和理解爱,在一次次的生离死别中,理解了生命的意义在于陪伴命中注定的那个人走完一生。

狗的第一世是一只金毛,它出现在流浪狗收容站里,它在一次转运过程中被工作人员锁在了车里,金毛在车里被高温烘烤着几乎要渴死,幸运的是小朋友伊森和他的母亲从旁边经过,发现了垂死挣扎的金毛,母亲于是砸车窗拯救了这条小狗,小狗被小主人伊森带回了家并被取名为“贝利(Bailey)”。小主人伊森一开始有一个温馨的家,一家三口住在农场的独栋别墅里,母亲很爱伊森,父亲是一家公司的业务员,一家三口与Bailey其乐融融地生活在一起,Bailey与伊森一起追逐、一起游戏、一起玩橄榄球,成为形影不离的好朋友。Bailey同时也感受着伊森的快乐、忧伤、惆怅的心情,甚至能够嗅出伊森在青春期与女朋友汉娜在一起时迸发出的荷尔蒙味道。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伊森的长大,家庭发生了一系列的变故,首先是父亲业务下滑、士气低落,整天沉迷于酒精之中,后来发展到打骂妻子。终于有一天,伊森为了保护自己的母亲,把日渐沉沦的父亲赶出了家庭。最为悲惨的是,伊森的高中同学为了报复在众人面前挨揍所受的羞辱,在一个夜晚纵火烧了伊森的家,Bailey首先发现了声响,跑到外面看见有人放火,马上跑到楼上唤醒了熟睡的伊森,伊森为了挽救母亲和Bailey,最后才从窗户跳下,虽然保住了生命,但脚被掉下的窗户砸到和烧伤,落下了腿脚不便的残疾。伊森为此失去了一所好大学的机会,同时为了不耽误女朋友汉娜的大好前程,下狠心拒绝了汉娜的感情,后来伊森由于不能打橄榄球改上了一所农业大学,正好可以继承爷爷的农场。

故事的结局就是伊森去上了农业大学,而Bailey百无聊赖地呆在农场里,因为Bailey觉得它生命的意义就是跟心爱的人伊森在一起,离开了心爱的人,生活的意义也许就是无意义地活着。终于有一天,Bailey由于肾脏衰竭濒临死亡,伊森从学校飞奔回来看望Bailey,为了减少它的痛苦而同意了兽医的安乐死,Bailey的这一生就结束了。

狗的第二世是一只警犬,它和主人(一名芝加哥警局的警察)一起生活,这名警察独自一人生活,平时比较严肃,不苟言笑,家里摆了一张与妻子的合影,常常处于孤独的笼罩之中。而这只警犬为了排遣主人的孤独感,在主人睡觉的时候陪在床边用渴望的眼神看着主人,希望能够看到主人的笑容。一开始这名警察挺烦它的,驱赶它不要打扰自己休息。但有一天,警察主人良心发现,从心里接受了警犬的陪伴,并把这只警犬当作亲人一般陪伴自己左右。日子就这样的过着,它陪着主人一起训练、一起出勤、一起射击,训练有素,非常勇敢。不幸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在主人一次解救人质的过程中,警犬跳下湖水把被劫持的女孩救上了岸。同时它返身回去帮助主人搜寻劫犯,当劫犯正准备开枪向主人射击的时候,这只警犬勇敢地扑向歹徒,挽救了主人的生命,但自己却中枪身亡,狗的第二世就这样结束了。在这一世中它对生命的理解是:“生命很短暂,快乐最重要,为什么每天都要板着一张苦瓜脸,何不快乐地生活呢?”

狗的第三世是一只威尔士柯基犬,一开始被一位非洲裔美国黑人女孩收养,它陪伴着女孩上大学、结婚、生子的整个过程,一生看似被主人奉为爱物,过得养尊处优、安安稳稳,但实质上它从没有体会过生命的波澜。当这只柯基犬孤独地坐在镜头前瞬间从小狗跨越到老态,最后幽怨地闭眼老去,它的一生就这样平淡地结束了。这只柯基犬一生的生存状态也许是中国传统观念里很多人的人生追求:有一个安定的生活,一生平平安安、波澜不惊,直到终老。但人生只有一回,如果这辈子不活出自己的天性、不去好好地去折腾一回,实现自己那么一点点的理想,那这一生是否会有点遗憾呢?

狗的第四世是一只圣伯纳犬,被一对贫困夫妇从市场买回家,女主人还比较喜欢它,但男主人却厌恶它,不让小狗进屋,一直被一根链条栓在小院角落里,无论刮风还是雨雪,长久以来小狗从来没有放弃、没有埋怨、没有悲观,不管条件多恶劣,它都认真地活着。当男主人开车把它抛弃在公路上时,虽然觉得男主人不太地道,认为难道让自己这么远走回去吗?但这只圣伯纳犬用积极的心态转念一想,回去过那样的日子也没有什么意义,还不如重新去寻找自己想要的生活。这只圣伯纳犬乐观地把人生的困境逆转成了新的生机,这就是那只永远活在当下,永远务实的狗。对于作为人类的我们,何尝不需要这种永远活在当下,时刻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呢?

就在这只圣伯纳犬到处闲逛的时候,它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凭嗅觉认出了它在第一世主人伊森的女朋友汉娜,汉娜现在已经是一位老人了,自己的丈夫已经过世,女儿也已经结婚生子,她正在帮女儿照顾外孙。

在这个时候故事出现了峰回路转,当这只圣伯纳犬偶然间重新走到一片麦田和农场的时候,它也嗅出了熟悉的味道,看到了熟悉的场景、熟悉的麦田、熟悉的老马以及熟悉的木质别墅,原来它回到了第一世主人伊森的农场了。伊森当年狠心离开女朋友后,终身未娶,现在也是一位老人了,目前孤独地生活在这栋别墅里。

这只圣伯纳犬一眼看出了这是自己第一世的主人伊森,但伊森现在无法认出它了,伊森给它喂了一顿饱饭后让它回去,但这只狗哪肯离开,希望留下来陪伴老伊森。老伊森没办法就把它送到了流浪狗收容所,希望给它找到一个好的收养家庭。就在老伊森送走这只狗不久,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孤独,于是又把这只圣伯纳犬领回了家。为了让老伊森意识到自己是曾经的Bailey,它使出了浑身解数,比如转圈咬自己的尾巴、从仓库里叼出前世陪主人玩的橄榄球,Bailey终于在陪同老伊森玩橄榄球的过程中,让老伊森发觉并认出了它是曾经的Bailey,老伊森重新给Bailey打制了一个项圈,写上Bailey和自己的名字以及家庭住址。

这时的老伊森依然不快乐,依然很孤独,Bailey了解自己主人的心思,于是Bailey不辞辛劳,跑了很远的路把汉娜引到了老伊森的农场。影片的结尾,当然是一个好的收尾,有情人终成眷属,老伊森和汉娜结婚,步入了迟来的婚姻殿堂,过着幸福的晚年生活。

最后再来点一下题,这条狗的使命是什么?是快乐,不要纠缠于不开心的事,不沉溺于忧伤,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别人,让所爱的人得到幸福,好好活在当下,不要为无端的未来过多地忧虑。这哪是一只狗的使命,简直是一位智者对人们的谆谆告诫,值得每一个活在当下的人去深思,让我们这一生过得更有意义。

《一条狗的使命》观后感 篇5

闲来无事的早上最适合看一部电影,透过导演展示的世界来思考我们自己的人生。

说实话,《一条狗的使命》类似题材的电影也很多,都是来表现人与动物之间的情谊。但是《一条狗的使命》却能从中出彩,是因为它另辟蹊径——以动物的视角来叙事。

比利,那条金毛,第一眼看去没什么特别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进,我却看到了它在伊森的训练下表现出的聪慧,同时还有他们相互陪伴的温情。如果你以为这部电影讲述的故事就是这样,狗和人类相互陪伴,一直到老。那样,这个电影应该不会有8.8这么高的评分。

人生中,一直都是分分合合,聚聚散散,在《一条狗的使命》中也不例外。

狗的命运啊,很短,这是一直围绕着主人的一生。比利,它尽管可以带着记忆重新再来,但是在每一世都会有一个不同的名字。当然,其中再也没有人会和伊森一样,叫它比利比利比利。

在这部电影中,让我印象最深的不是最后仍在一起的比利和伊森,而是华夫和养它的女主人。

不知道为什么当我看到女主人迫于现实将华夫扔掉的时候我反而松了一口气。动物真的是无感的吗?我不知道,但是我却明白它就算是伤心难过,我们也不会清楚。反之,亦然。所以,可能是因为其他故事都很美满,那么只有这个带点悲伤色彩的经历才让我记忆深刻。当然,也可能是导演为了后来比利找到伊森埋下伏笔。这样想倒是给人了一些安慰。

看完整部电影,确实让我有所感动。感动于人与动物之间也可以相互取暖,相依相偎;感动于人与动物的心灵相通,可以是一对无言的挚友;

感动于这个世界上不只人与人之间有无私的爱,人和动物之间的情谊可能更重。

也许,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总会有爱在默默蔓延。

《一条狗的使命》观后感 篇6

今天吃过中午饭后,尹诗涵和我约好一起去电影院看电影。我好开心呀!到了电影院,等了一小会儿,电影快开始时,我们俩就进去了。

这部电影好感人啊!讲的是一个小男孩名叫伊森,他看到一辆卖狗的车里面有一只小金毛,快被渴死了!伊森心一软,就想把它救出来。可是他拉了拉车门,因为车门锁着拉不开!最后伊森的妈妈用石头把玻璃给砸开了。伊森赶紧把小金毛抱了出来!然后就把它带回了家。

伊森给小金毛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叫贝利,还给贝利上了狗金牌,这样贝利就不会被抓了。后来贝利在伊森的照顾下,长成了一条可爱的大金毛。

《一条狗的使命》观后感 篇7

《忠犬八公的故事》这部电影很有名,它在打分网站上拥有9.2的高分,在全世界最受欢迎的电影排名中,位居第13位。其实,霍尔斯道姆最著名的作品,不止《忠犬八公的故事》一部,他曾凭借电影《狗脸的岁月》和《苹果酒屋的法则》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提名。拥有这样的背景,使得他的2017年新作《一条狗的使命》颇为引人关注。

一同看这部电影的朋友,收养了一条一只腿残疾的吉娃娃,她蒙混过关躲过了检票员的眼睛,带那只玲珑的吉娃娃进了影院,整个观影过程中,这只吉娃娃一会儿盯着银幕,一会儿盯着影厅里不断被银幕光芒闪烁着的观众背影。整个观影过程里,愣是一声没吭。这么乖的狗还是第一次见到,让从不愿意养狗的我立刻就喜欢上了它。而它的主人看完电影之后,鼻子都哭红了。

爱狗人士看与狗相关的电影,肯定是不客观的,受强烈的感情因素驱使,爱狗人士比一般观众更容易被情绪带动,走进故事里,被一切的细节触动。但即便不爱狗,也很难不被《一条狗的使命》打动,因为它不仅仅是一部动物电影,更是讲述变与不变、爱与忠诚、祝福与守候的电影,这些关键词,都是人类普世价值观中最为朴素的组成部分,一条狗在电影故事中,所起到的只是激发作用,它帮助人们麻木的心灵迅速地苏醒,去感受,去感动,然后产生爱的冲动。

《一条狗的使命》使用了重生元素,一条名字叫贝利的狗,在人世间死亡了四次又复活了四次,狗的名字在变,狗的品种也在变,唯一没变的是他那颗忠诚的灵魂。影片最为感动人的一幕发生在结尾时刻,当小主人已成白发苍苍的老人,贝利想方设法让主人意识到了它就是几十年的那个贝利,用理性的思维看,这不真实,但并不影响这种设定的震撼性。人们往往愿意在虚构中,去寻找在现实里得不到的东西,这不叫自我欺骗,而是为每一颗苦难的灵魂寻找避难所。

如果注意观察的话,会发现故事里贝利历经的四个主人,他们的生活境遇都很糟糕,要么摔折脚骨失去上大学的机会与女友分手,要么是一个经常失眠的孤独的警察,要么是一个身材肥胖失去生活自信的家庭主妇,还有那个被男朋友逼迫着抛弃贝利的女人……最后的贝利前半生很惨,被拴在院子里数年,但如果它那些同样命运充充满各种悲剧的主人一样,最终都能够迎来救赎的机会。被抛弃的贝利,换另一个视角看,也获得了狗狗最为在意的自由,也正是因为有这自由的存在,它才可以重新撮合第一任主人与他的女友在老年时重温旧梦。

我猜霍尔斯道姆有意地使用了故事的阴郁底色,只有如此才能够充分映衬出一条狗的使命价值,在故事里狗狗扮演的是拯救者的角色,贝利几乎以“一狗之力”,为整个悲剧故事注满了温度。观众在观看影片的时候,心灵与眼睛会牢牢地被贝利吸引,没有心思去关注人类角色的命运,但看完影片后静下心来思考,会觉得这部影片有着鲜明的寓言色彩——在人类坠入越来越深、越来越孤独的情感深渊的时候,像一只狗狗那样的单纯、热情、盲目,或才是帮助人们重新找回对生活与命运的热爱的唯一方式。

拍电影时最难拍的是孩子,比孩子还难拍的是动物,但电影人多年来对动物电影的热爱始终不减,拍摄出了一部又一部好看又感人的作品,如果电影按类型来打分的话,动物电影在整体打分方面,相较于其他类型电影一定会有很高的优势。霍尔斯道姆在《一条狗的使命》中,再次展现了他对动物演员出色的调教功力,四条狗的外形区别很大,但在性格方面却是贯穿始终的,尤其是在对贝利的灵魂塑造上,观众完全意识不到狗狗的外形变化,那是因为大家已经深深被贝利的灵魂所吸引,电影也因此具备了灵性与灵魂。

动物电影会一直拍下去,这类故事无论怎么变化,其实关于动物的定位以及创作者对于动物的表达都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最重要地是,电影人如何发现人在不同时代的变化,并敏感地将之寻找出来,用动物当作一面镜子,来映照人类的不安与恐惧。我们喜欢一部电影,往往不是被片中的故事打动,而是因为电影里的动物,恰好填补了我们内心因为受伤而长久空洞的那一部分。

一条狗的使命观后感 篇8

周五晚,结束一周紧张学习的女儿软磨硬泡,让我陪她看电影。我们约定每人写一篇观后感,然后成交。当晚电影片名是《一条狗的使命》。

虽然之前朋友圈里有朋友晒过这一部电影,我看过之后,也都是默默点赞,不作评论。因为在我的记忆中,有关于狗狗的不愉快的回忆。

小时候每到农忙时,父母在田间忙碌,那时候没有电话,奶奶烧好午饭后,常常让我和妹妹去叫父母回来吃饭,田地离家有一段距离。必经之路上有一户人家常年在家门口散养着一条大黄狗,旁边放着它的食盆。主人却很少出现在门口,每次我和妹妹经过时,我们俩也学着奶奶的样子,合上小手祈祷那条大狗睡着了或者和它伙伴玩耍去了。只要它在,总是要追着我们穷凶极恶的狂吠几声,吓得我和妹妹大哭大叫求助,直到我们的哭声引起主人对它的几声呵斥,它才怏怏而回。儿时对狗的惧怕,让我成年后一直对狗狗不敢靠近,甚至是谈狗色变。

电影从一开始就充满了悬念,让整个影院的人聚精会神。没有丝毫异动,大家都沉浸在曲折而又精彩的情节之中了,我身在其中,心,为之而触动。影片讲述了贝利(一条狗)和它的主人伊森的故事,贝利经历了几次轮回,最终与伊森相遇,并通过自己的方法,最终让伊森认出它就是他的“狗老大”。当他们紧紧相拥在一起时,我悄悄擦干了流出的眼泪。感动于他们在彼此经历了那么多的劫难,又一次重逢。感动于最终他们有了幸福的归依。伊森和贝利都是独立的个体,正因为有了彼此的陪伴,他们的生活才更精彩。

伊森成就了贝利的快乐与寄托,贝利成就了伊森的幸福与温暖。在伊森的童年,是贝利陪着他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贝利,是伊森一生中最为温暖而忠实的朋友。这部电影也让我对“汪星人”,这个人类最忠实的朋友改变了固有的看法。

昨晚梦中我也与一条狗狗相遇。梦中异常清晰,醒来后,梦境模糊不清。

早晨六点半孩子在甜甜的睡梦中。我不忍惊扰她。升入初中以来,每晚上床时间改在了二十三点。周末,就让她多睡一会吧!我轻轻锁上门,去小区楼下小广场锻炼。

广场旁边有一片小竹林。现在竹子长得郁郁葱葱,青翠欲滴。几只小鸟在树林里快乐的唱歌。旁边两只麻雀凑在一棵桂花树枝头小声诉说着心事。玉兰花树下洁白的花瓣飘落一地,点缀在绿绿的草地上,像一块绿底白花的手帕。昨夜的小雨,让刚刚修剪好的红叶石楠枝头冒出来许多调皮的小脑袋。

一会儿,楼道里走出来,一个高高瘦瘦的戴着黑框眼镜的男孩,那个就是每晚和我们一起挑灯夜读的高中生,然后现实版的“贝利”与“伊森”上演了!黑点点和背着书包的男孩追逐、嬉戏、奔跑……,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消失在绿色葱葱的道路上,我有一些感触,每个人生命中总有一段最艰难的路需要一个人走,但别忘了,你并不孤单,你的生命里,肯定有一个“贝利”在等着你,感谢生命中每一次美好的遇见。

我买好菜,带好早点回家,安排女儿早饭。快速记录下这样一个美好的早晨。今早收获的是满满的温暖。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