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沈战役发生在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在东北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战略性决战,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辽沈战役纪念馆观后感优秀9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辽宁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介绍 -资料
辽沈战役纪念馆始建于1958年,新馆于1988年10月辽沈战役胜利40周年之际落成,坐落在辽宁省锦州市,
辽沈战役纪念馆占地51000平方米。馆区内绿树掩映,芳草萋萋,环境幽雅而肃穆。馆区南部,苍松翠柏簇拥着雄伟挺拔的辽沈战役纪念塔;馆区北部,茵茵绿地映衬着巍峨壮观的辽沈战役纪念馆。馆塔相互映照,构成一组气势恢弘的纪念性建筑群。
辽沈战役纪念馆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主题建筑面积8600平方米。馆内设有序幕厅、展览厅、电影厅、观众休息厅、贵宾接待室及各种机房、工作用房。整个建筑构思巧妙,布局严谨,结构坚固,造型庄重典雅。表现了高超的现代建筑艺术和浓郁的民族建筑风格。
辽沈战役纪念馆的。陈列辟有序幕厅、战史馆、支前馆、烈士馆和全景画馆。详尽的介绍了当年这一伟大战役的过程,其中展出了大量的珍贵史料和革命文物,是目前辽宁省最完善的纪念馆。
辽沈战役纪念馆是历史的结晶,人民的怀念。馆藏的珍贵文物和史料,将使其成为东北解放战争的研究中心。革命性纪念建筑与园林建筑溶为一体,将使其成为一个观光和瞻仰的胜地。
辽沈战役纪念馆是反映辽沈战役专题历史的纪念性博物馆,成立于1959年,原址设在锦州市大广济寺内。1978年,叶剑英同志题写馆名。新馆坐落在锦州市辽沈战役革命烈士陵园内北侧,占地1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于1988年10月建成开馆。馆前是辽沈战役革命烈士纪念塔,馆与塔处于同一个中轴线上,南北呼应,相得益彰。塔身镶嵌着朱德同志题写的“辽沈战役革命烈士永垂不朽”12个鎏金大字,
塔前是东北解放战争革命烈士纪念碑廊,东西两侧是张士毅、梁士英烈士墓和朱瑞将军雕像。革命纪念性建筑与现代园林艺术融为一体,构成一组完整的建筑群体。馆区松柏挺秀,绿草如茵,环境幽雅而肃穆。
馆内设有战史馆、支前馆、烈士馆和全景画馆。陈列内容全面反映了东北三年解放战争的历史,突出展示了辽沈战役的胜利进程,提示了战役胜利的诸多因素及伟大意义。《攻克锦州》全景画馆为国内首创,融合绘画、塑形、灯光、音响等多种艺术形式,真实、形象、生动地再现了辽沈战役的关键性战役——攻克锦州的宏大战争场景,创造一种身临其境的展示效果,成为中国博物馆和美术史上的开山之作。,为纪念辽沈战役胜利50周年,又完成了全景画馆灯光技术改造工程,增强了动态展示效果,使全景画更具迷人的魅力。此外还辟有专题展馆,举办有《神州奇石展》和《辽沈战役兵器展》。目前,正着手进行馆区开发,建设露天大型兵器陈列区——兵器园,使馆区逐步形成以军事主题为主的大型露天式博物馆。
辽沈战役纪念馆开馆来,接待国内外观众 700余万人次,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已成为全国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观光旅游胜地。朱F基、、程子华、洪学智、邹家华等党和 先后到馆参观视察。还先后被中宣部、团中央、国家教委等六部委和中共辽宁省委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辽宁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辽宁省国防教育基地”。
辽沈战役纪念馆最佳旅游季节
如果不怕冬天的寒冷,一年四季皆可来此参观。
“老百姓在传颂你啊,孔繁森,你有一颗善良的爱民心。微笑融冰雪,送碳进柴门,情同亲骨肉,爱比海洋深。都说是后羿射日救苍生,怎比那赶走贫困,造福大众的共产党人,你是公仆,身上凝聚着民族魂,你是大树,身后成长着大森林。孔繁森啊孔繁森,你是一团不灭的火,光焰照后人……”每次听到这首《公仆赞》,我都会被深深地感染。孔繁森,一个响亮的名字。
踏入聊城这片土地,总有一个名字在耳旁回荡:孔繁森。怡人的东昌湖畔,我似乎看见你的身影远远的走来。
(一)赤诚之心
和蔼慈祥的母亲,灭里善良的妻子,活泼可爱的孩子,这一切都成为你生命中的温暖,然而国家的需要使你放开了这牵绊你的缕缕情思。你顾大家舍小家,毅然决然地踏上了那片充满生存危机的土地,母亲的丝丝白发写满了对你的不舍之情,妻子红润的泪眼写满了对你的无限挂念,孩子稚嫩的双手写满了对你归途的期待。你抱着满腔惆怅离开了你生活的土地,带着更多的热情走进西藏。一颗赤诚之心在东方这片神圣的土地上放射着耀眼的光芒。
(二)博大之爱
你翻山越岭走进乡亲的家,也许那里很破旧,也许那里很简陋,也许那里很窄小,但你的到来为千家万户带来了希望与温暖。那一串串感人的镜头记录着你对贫穷落后的百姓们的关怀,叙写着你对国家无偿的付出。年幼的笑脸上写着对生活的渴望,然而失去父母的悲伤使他们变的孤独,是你把他们带进自己家,用自己节省下来的钱供养他们,生活是苦了点,但你的心中却蕴藏了更多的爱,你用你的爱温暖着千千万万个人。
(三)雪域之情
西藏,一片圣洁之地,你的眼睛就像那里的天空,蓝蓝的,不带一丝纷杂;你的心就像那里的阳光,暖暖的,不带一丝杂念。洁白的雪地上,有你无数的脚印,那里暗含着你无数次的奔波;黑色的土地上,有你滴洒的汗珠,那里书写着你不停的忙碌。你对家有着深深的思念,千万里路没有隔断你思乡的情思,然而藏族同胞的眼神里充满了对你需要,你只好把你无私的爱更多地献给了这片荒凉之地。条件虽然艰苦,但你没有向国家要丝毫的补助,照片里看着那顶破旧的羊毡帽我久久地充满了敬意之情。
你用你献血的钱资助着贫穷的孤儿,你用你无私的爱关怀着藏族同胞,你用你的情滋养着西藏这片黑土地。我知道你对家人充满了愧疚,我知道你用自己的行动证明着一名党员的力量,我知道你对无限的雪域充满着眷恋,我知道你对国家的任务义不容辞,你是一名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东昌湖畔,凉凉的秋风吹习了千年,孔繁森,你可看到了后人对你的祭拜,你可看到聊城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你可看到藏族同胞满腔的怀念,你可看到一批批党员正像你一样为中华民族顽强的拼搏着,你可看到一个强大的中国崛地而起!
日升月沉,日子在一天天轮回,早晨温暖的阳光里看见你浅浅的微笑,夜幕落日的余辉中看见你忙碌的身影,你走出了人群,却用你的精神笼罩着华夏土地,你远远的离开,却让人们感觉到党员的伟大与光荣,你走出了我们的视线,却久久地活在我们的心中:不会忘记你血洒西域的真挚之情,不会忘记你奔波忙碌的关切之情……
轻轻的你走了,正如你轻轻的来,你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就让我为你轻轻戴上一条哈达,表达对你永远的敬意吧!
今天,我和我的朋友有幸参观了辽沈战役纪念馆,在去辽沈战役纪念馆之前我了解到;“辽沈战役纪念馆成立于1959年。新馆于1988年落成,经改陈改造使之成为融教育、博览、旅游、休憩于一体的大型历史文化主题公园。园区占地18万平方米,整体环境扣军事主题,依山就势,通过强化中轴线台阶步道和各个广场的连接,对门、塔、馆等主体建筑赋予主题意义,形成纪念性功能的三个层次。这让我看到一个具有立体感的宏伟建筑。”展馆里位列着各位先烈的遗像和他们的事迹。无不让每一位参观者感受到现在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
胜利之门三个特型建筑独具视觉冲击力,寓胜利与和平之意,同时也是多功能展厅。纪念塔集朱德元帅题词和巨型浮雕、铜像于一体。
参观了纪念馆外,我们迈着沉重的脚步,走进了主体陈列馆建筑,建筑结构共分三层,设有序厅、战史馆、支前馆、英烈馆和全景画馆。陈列主题深刻,层次鲜明的展现了特点突出的那段历史,具有强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最后我们观看了《攻克锦州》全景图,它高超的绘画技法、逼真的地面塑型和声光,浑然天成,使我们身临其境,振聋发聩。就好像叫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锦州会战的生动景象。在巨大的场景中军事指挥和战场交锋的情景交替演示,惊心动魄、壮怀激烈。
东北野战军锦州前线指挥所旧址依据史料恢复了原貌,通过多种演示手段真实形象地再现了历史瞬间,体现了小村庄与大决战的内涵与震撼,拓展和延伸了战史陈列。
让我们一同感受往昔激情岁月,享受今朝和谐阳光!
二十一年前,我在锦州生活了三年,曾多次到《辽沈战役纪念馆》参观。那时,也可能是因为年龄小的缘故,每次参观不过是匆匆忙忙浏览一下,而从未在我心灵深处有过过多的停留,也从未让我思索过----究竟应该铭记什么、感悟什么?
二十一年后故地重游,竟有一些熟悉、有一些陌生。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几块烈士名录墙,看着那一组数据,我手捂胸口——撼动人心呀!一个战役,竟有六万多条鲜活的生命悄然逝去,他们用自己年轻的生命在中国的历史上书写下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永远让后人不能忘怀的篇章。
今天,我重又走进纪念馆,在党旗的指引下,胸前佩戴着火红的党徽,不自觉的挺起了胸膛,站直了腰身,迈着坚毅的步伐,走上纪念馆的台阶。在将要踏上台阶的瞬间我迟疑了,我即将走过的仿佛不是石制的阶梯,而是六万多革命先烈用身体堆积的通往和平的通道,我的脚步轻柔起来,因为我怕——怕惊扰了长眠于此的烈士们的英灵……
进入纪念馆,我眼里映衬着的是庄严、是肃穆。战史馆、支前馆、英烈馆、全景画馆,仿佛中,我通过了时光隧道,穿越了时空来到那硝烟弥漫的战场,炮声隆隆,可两手空空,他手里还握着枪,眼睛还怒视着前方。我想喊,可我的声音怎比得上战士们冲锋的呐喊。52个日夜,成就了一个决定性战役的胜利。52个日夜,在新中国的历史画卷上落下重重的一笔。
坐在回程的大巴上,我思绪飞舞。是什么让他们这样义无反顾,是什么让他们不计报酬、不讲条件?又是什么让他们这样慷慨赴死?!是信念,是一个共产党的信念,他们用鲜血和生命向党和人民交了一份写满忠诚的答卷,他们用鲜血和生命履行了入党誓词里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誓言。
经过这个火红的七月,我的心灵得到一次净化、一次升华,我终于为自己的心灵找到停歇的港湾。错过战火连天的岁月是一种遗憾,生活在和平年代是一种幸运。我的心不再飘摇,我不知道是否能够用生命履行入党誓词,但我深信,我是社会的一份子,公司一员工,家庭一成员,爱不能用多少衡量,爱是付出,爱是奉献!
参观铁人纪念馆观后感
当我们到达铁人纪念馆门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醒目的“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八个镏金大字。抬眼望去,铁人纪念馆沐浴着朝阳的霞光,巍然屹立在这片肥美的土地之上,门前是高高四十七级台阶,它代表着铁人四十七年艰辛的人生历程;整个纪念馆雄伟壮观,气势逼人,犹如一座巨大的丰碑在向人们昭示着无私无畏的铁人精神。
随着解说员声情并茂的解说,我们踏着铁人的足迹开始了意义深刻的参观。进入纪念馆的正门,铁人队伍向我们迎面走来,这是一组铁人带领的石油工人队伍所组成的雕塑,他们形成了排山倒海之势,组成了技压群雄的铁人队伍,他们是祖国石油战线上的一堵铜墙铁壁,是一面面不倒的红旗!
深入展馆,我们看到了铁人王进喜同志艰辛的童年生活。王进喜同志的父亲双目失明,年幼的他早早地担起了沉重的家庭重担,六岁赶车百里送羊毛,十岁给地主放牛如此的艰辛,让王进喜同志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而奋斗的壮丽人生,不畏艰险、排除万难的英雄形深入展馆,我们看到了铁人王进喜同志艰辛的童年生活。王进喜同志的父亲双目失明,年幼的他早早地担起了沉重的家庭重担,六岁赶车百里送羊毛,十岁给地主放牛,更加熠熠生辉。
参观过程中,让我感受最深刻的就是铁人那种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因为小的时候家里穷,没有过上学念书的经历,他就利用工作闲暇时间学习认字,他用自己的语言写日记,一步一步地提高。他在日
记本中这样写道:“我学会一个字,就搬掉一座山,我要翻山越岭去见毛主席!”多么朴实的语言,表达出自己一生的追求!正是这种执著的追求,才能有“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的创业精神;正是这种不懈的努力,才能有“要为油田负责一辈子”的勇气。
铁人纪念馆以翔实的史料生动地再现了大庆油田波澜壮阔的创业历程,突出反映了大庆油田会战的优良传统和以“铁人”为代表的老一辈石油人的感人事迹。是新时期更好地继承和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对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继承和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切实肩负起维护国家石油战略安全的神圣使命,全力以赴创建百年油田,搞好二次创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
初一四班 路琪
辽沈战役纪念馆观后感
辽沈战役纪念馆观后感前几日上午,我和全年组同学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去参观辽沈战役纪念馆。我们早早的来到了学校,不一会我们就出发了。经过一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辽沈战役纪念馆。只见“辽沈战役纪念馆”几个大字金光闪闪,令赞叹不已。走进里面,道路边松柏挺拔,意味着革命先烈的精神长青。经过一小段的路程,我们来到了纪念馆内,馆内分别为战史馆,支前馆、英烈管、还有全景图馆。
战史馆厉害陈列着革命家将领们的衣物被褥。他们的东西是那样的寒酸。在打仗时,他们一定吃不饱、穿不暖。我不由得想现在的生活,我每天都有美味佳肴、有漂亮的衣服,可我们还是挑三拣四,仔细想想真不应该。
支前馆里有打仗用的武器,英烈管有死去的革命将军的名字,我明白了我们美好的生活,是由战士们的热血换来的。
最后,我们来到了全景图馆,我们伴随着飞机的轰炸声,战士们的呐喊声,来看全景图馆,全景图馆展现了当时打仗的悲惨情景,虽然敌军强我弱,但是我方军队不畏惧强大的敌军,他们奋勇杀敌就连老百姓都上了战场。战士们为了祖国,不怕牺牲自己的`生命。看见当时的情景,我泪流满面。我不由得想起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是革命战士的热血和生命换来的。最后,我们离开了“辽沈战役纪念馆。”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坐在车上,我做了一个决定: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去建设我们的祖国。使祖国更繁荣更昌盛。
今天下午,老师带我们参观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虽然节假日已和父母游览了多次,但每次去都有不一样的感受。下了车,远远地望见一排铜雕像,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用简陋的竹席裹着尸骨未寒的孙子,雕像下还有一行字:
纵火,抢劫,强奸,活埋
三个月的小孙儿也被那恶魔杀了!
走进了纪念馆,一个强健有力的手的铜像伸向远方,一股敬畏之意肃然生起。远处,一个硕大的警钟悬挂着,背后一行粉白的字:
“悼念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30万同胞遇难74周年仪式暨南京国际和平日集会”。
走进了另一个馆场,光线暗了下来,一段侵华日军攻打南京的影像,投放在一个银屏上。再走下去,一个像镜子一样的屏幕上是一位位为遇难同胞的照片,旁边的墙壁上刻有遇难同胞的姓名。一路走下去,日军攻打南京,迫害中国同胞的行为被一一呈现。在市区引发两万多起强奸,轮奸的行为;两位日本军官比赛杀人;在中日公认的安全区内强奸妇女;杀中国人祭日本军马。。。。。。这些惨无人道的'事情,却被日军看为“游戏”。更可恨的是,他们还用中国人做毒气或细菌实验,让我们的同胞在痛苦中被折磨致死。坏人的路永远都走不长。似如禽兽般的日军在中国人的反抗和愤怒中于1945年被迫投降!之后,一些日本历史书中却掩盖了事实的真相,但一些良心发现的老兵后悔在中国的肮脏,残暴的行为,反省并记下了这些事,《东史郎日记》就是其中一部作品!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我们可以原谅,但不能忘记。我们要让全世界知道真相,铭记这场“人类浩劫”,反思,反思,再反思!
在进入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通道边,几个铜像已经先像我们揭示了中华民族被日寇侵略时的悲惨灾难。
一个被冻醒的小孩,饥饿的他趴在母亲那被凌辱后早已冰凉的尸体上,吮吸着的母亲的乳房,太小的他还不知道他那可怜的母亲已经被禽兽杀害;一位羸弱瘦小的少年,艰难的背起被日军炸死的奶奶的尸体,即使饥饿困苦恐惧已经令他的体力连他自己都不足以支撑,但仍然想要把奶奶带离这被恶魔笼罩的地方;一位骨瘦如柴的老人,手里托着才三个月却已经在恶魔的轰炸中离开了这个悲惨世界的孙子,眼中充满着痛苦悲切……
这样令人愤恨的惨状在日军侵华之时太多太多,大量当时的图片报纸及回忆录,真实的还原了当时那段民族泣血的悲惨历史,我已不忍心再继续看下去。耳边传来沉重而又悲怆的音乐,仿佛瞬时把我带入了当时的灾难现场,看着我国同胞如同竞技游戏般的被日本人杀害,我好想高喊:恶魔,住手!但却还是看着他们高扬着手中的屠刀残忍的杀害我的同胞,然后放肆而狂妄的笑。再多的愤恨,再多的呐喊终是成为一腔怒气堵在胸口,无声的化为泪水充满着我的眼眶。
一十二秒,每过一十二秒,在那黑暗而精密的空间里你就会听到一滴水滴落下的声音,那是一个生命消逝的声音,我从不知道,一十二秒竟然有着这样沉痛的特殊意义。那些日本战犯丑恶而又狰狞的嘴脸一个个出现。30万人,30万个鲜活的生命在那黑暗而罪恶的6个星期中从他们的手中毁灭。纪念馆的大墙上镌刻满了在那场灾难中牺牲的人的姓、名,有些甚至连姓名都不曾留下,我们以这种方式纪念着那些苦难的人们,同时也让今天的人们铭记着当时的耻辱。勿忘国耻!万人坑中那层层叠叠的森森白骨,无一不在揭示证实着日本那个血腥的民族在我们身上留下的伤痕和沉重苦难。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那道屈辱的伤口虽然已经结痂痊愈,但是留下那一道道疤痕仍在时刻的提醒着我们勿忘国耻,时刻鞭策着我们自强。眼因多流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我那多灾多难的祖国已经崛起,也定会在我们的自强奋进中发展的更加繁荣富强!
20XX年XX月XX日在团委的组织下,我来到了“九一八纪念馆”,使我这个没有机会去亲身经历这些事变的幸运儿,有机会去亲眼目睹革命先烈的不屈与侵略者的狰狞面孔。那些革命烈士,为了革命,不怕严刑拷打,不怕枪林弹雨,为了全国的解放,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的举动令我折服,也使我作为一名中国人感到骄傲。
步入纪念馆,高大的“残历碑”映入眼帘。用花岗岩筑成的“残历碑”是一本翻开的台历,时间凝聚在1931年9月18日。那日深夜,日本关东军自行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的一段铁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以此为借口突然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和沈阳城,从此开始了疯狂侵华战争。东三省上百万平方公里大好河山,在短短4个多月里全部沦丧,亿万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威胁。九·一八事变标志着日本军国主义开始全面侵华,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局部抗战揭开了波澜壮阔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整个纪念馆的设计,别有一番意义:从东北的沦陷到日本禽兽对中国人的屠杀和细菌试验,整个展道呈下坡设计,越走越阴暗;然后从东北抗联抗日,直至日本战犯被审判,展道呈上坡设计,越走越明亮。在馆内,我们见到了许多珍贵的图片资料及文物,还有一些场景的重现。一张张让人触目惊心的图片及一幕幕重现场景穿越时光隧道追溯历史,让人深思。印象中最震憾的是从抚顺万人坑运过来的一片二三十米见方的万人坑土壤,里面有几十具尸骨,其中有两具头骨被小日本的枪支打的枪眼历历在目,隐隐感觉到当时屠杀现场的悲壮和凄惨。还有一对尸骨,是一男一女紧紧相依,被日本鬼子残忍地活埋了,他们身上带的手铐脚缭虽然已经锈迹斑斑,但到现在,仍然带在他们身上,向后人诉说日本人的惨无人道。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反抗,不屈的中国人民共产党联合抗日,虽然共产党的武器没有日本先进,共产党员和革命人士也被抓住很多,不过共产党员曾说过一句话“竹签是用竹子做的,但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杨靖宇、赵一曼等等的抗日英雄,就是凭着这种意志、气魄,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历史再一次证明了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在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结尾,是关于原抚顺战犯管理所的展示。在原抚顺战犯管理所,本着人道主义的精神,中国人民将战争魔鬼改造成人。1956年6月21日,我国政府释放第一批335名战俘,悔恨的泪水显示了人性的'复归。
“那是为了将来,只有种下谅解、宽容的种子,人们才能好好相处。”这是一座由日本1450名战争遗孤自发捐建的铜质雕塑。雕塑的碑座上写着“感谢中国生父母碑”,雕塑中一对中国农民夫妇,领着一个日本男孩,母亲慈爱地俯视着孩子,孩子依恋地仰望着母亲。这是一幅流淌着中日两国血液的三口之家的真实写照———战争中的日本遗孤,受到了善良的中国农民的照料,后来大都成为两国友好的使者。
走出展厅,抬头仰望“九·一八历史纪念馆”感想颇深,内心的愤怒已经不能在控制,一直抑制的情绪,已经难以控制,想着日本鬼子当年对中国人民的种种暴行,东北三省3000万同胞身陷水深火热之中,八十万平方公里的锦绣河山沦丧在日军的铁蹄之下。想起如今部分日本人回避这段侵华历史,大家的心情沉重无比。在愤慨中,我们更加怀念先烈们,一个个先烈的名字涌上心头,我们感激那些奋起反抗的人,我们纪念那些为国捐躯的人,在这张序列中,每一个人的名字都不仅仅代表他自己,每一个的名字后面都立着很多人,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代表着中国亿万儿女。感动,二字在一次的在心中回荡,我相信只要我们中国人团结,便能够战胜一切,赢得世界的尊重。
九·一八不仅仅是国耻日,对于我们更应该是一个奋进的日子,我们应该正视自己的差距,学习他人的长处,努力发展自己,只有自己的实力强大了,祖国的实力强大了,我们才能保证不让我们的祖国再次遭受到像80年前的那场灾难一样的磨难,我们中国人才能扬眉吐气。
九·一八事变已经过去80年了,但那段血的历史不容忘却。九·一八事变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那就是“落后就要挨打”。今天我们纪念那场事变,就是要不忘国耻,奋发图强,坚定意志,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决不让悲剧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