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2020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才第一次发现,社会各个层面都有闪光点,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感动中国2020》观后感精选精彩3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有一种温暖,不需要语言就能传递,叫做感动;有一种力量,不求惊天动地却足以令人震撼,叫做感动,这,就是《感动中国》。
虽然早已经看过多遍《感动中国》,但是当我再次观看时,我的心还是久久不能平静,我忘不了的是张桂梅,她63岁,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
20_年,在云南儿童之家工作的张桂梅看到了很多农村贫困家庭的不幸,她希望创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彻底解决山区贫困问题。20_年,张桂梅成为党的_大代表,她向公众讲述了自己的梦想,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20_年,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成立,这是全国唯一一所免费女高,专门供贫困家庭的女孩读书。学校建校12年以来,已有1645名大山里的女孩从这里走进大学完成学业,在各行各业做贡献。
华坪女高佳绩频出之时,张桂梅的身体却每况愈下,患上了10余种疾病。张桂梅说:“当听到学生大学毕业后能为社会做贡献时,我觉得值了。她们过得比我好,比我幸福,就足够了,这是对我最大的安慰。”她的精神值得我们赞扬,她的师德值得我们学习。
看完《感动中国》后,我又一次泪盈满眶,我被那些默默奉献的人感动,我要向他们学习!
陈陆被追授 “中国消防忠诚卫士”称号
今年7月18日至21日,合肥市庐江县遭受百年不遇的洪灾,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党委书记、政治教导员陈陆所在的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作为主要救援力量,连续奋战96小时,出警411次,成功转移和救出群众2665人,
7月22日,合肥市庐江县石大圩突发漫堤溃口,陈陆多次乘坐橡皮艇往返搜救被困群众,其间所乘橡皮艇突遇激流卷入漩涡侧翻,不幸落水壮烈牺牲。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应急管理部联合追授陈陆同志“中国消防忠诚卫士”称号,应急管理部批准陈陆同志为烈士、追记一等功,安徽省委追授陈陆同志“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会上,宣读了追授陈陆同志“中国消防忠诚卫士”称号的决定,为陈陆同志家属颁发了证书。
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庐城站副站长常青、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方锐、陈陆同志妻子王璇、庐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张晓明,深情讲述了一个个感人故事,诠释了陈陆同志的忠诚和奉献,展现了消防救援队伍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昂扬风貌。整场报告会朴实真切、感人至深,报告团成员几度哽咽,台下听众潸然泪下,现场多次响起掌声。
讲述英雄故事,传递正能量
常青是合肥市庐江县庐城消防救援站副站长,也与陈陆最后一次一起出发参与了当天的救援。陈陆的牺牲,让常青思绪万千,回忆起与陈陆一起共事的画面,陈陆对其的帮助,其实在常青的心里,早已认下了这个好大哥。“教导员,您战斗过的地方,我们将继续战斗您守护的家园,我们会全力守护。”
庐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张晓明几年前因工作与陈陆相识,然后熟悉。陈陆对待工作始终如一,认真负责,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主动作为,回应期待,给张晓明留下很深的印象。201_年消防改革转制后,有群众担忧服务能否跟上,座谈会上,陈陆的态度十分坚定“标准不会低,服务不会降!”陈陆抛出了掷地有声的话语,最后,陈陆用群众的满意度交出了最有说服力的答卷。
王璇是陈陆的妻子、安徽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的一名民警。陈陆牺牲后,王璇在遗体告别仪式上最后的敬礼曾经感动了许多人,但也有很多人不知道他们的故事。王璇已记不清陈陆爽约了多少次他们的家庭聚会,也记不清多少次推迟了他们的旅行计划,办好的海洋馆年卡,也仅仅是办卡的当天去过一次,以后就没用过,陈陆也永远用不到了。正因为曾经都是军人,他们彼此理解、相互扶持。王璇说,陈陆总喜欢把她当成“新兵”对待,就让我这个“新兵”,再给你敬个礼。”王璇转身对着陈陆的照片再次敬礼。
“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这世界有爱才永恒”,伴随着这熟悉的歌声,今天,我观看了《感动中国2016年度颁奖典礼》。获得这一殊荣的分别有:为中国航天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功勋科学家孙家栋、三进火海舍己救人英雄王锋、在大山深处教书育人36年的教师支月英、回国扎根农村建设的秦玥飞等十位人士。他们的事迹无一不感动着在场的人们,让我们的精神伴随着感动的泪水一次又一次接受着洗礼,使我们的心为之激荡,为之震撼。
最令我敬佩的则是红丝带学校的创办人郭小平。2004年,当时在临汾市第三人民医院担任院长的郭小平看到艾滋病区的几个孩子到了上学年龄却没法上学,便和同事一起办起了“爱心小课堂”。后来,在这里上学的艾滋病患儿越来越多。在社会各界的帮助和支持下,2006年9月1日,郭小平建立了国内唯一一所艾滋病患儿学校------“红丝带学校”,为这些失去亲人、曾受社会歧视的无辜儿童重新建起了一个家,让他们在这里接受治疗的同时也能安心接受与正常孩子一样的教育。
作为国内唯一一所艾滋病患儿学校的校长,十几年来,郭小平把全部的爱都放在这些一出生就遭遇不幸的孩子们身上。作为医院院长的他,即使工作再忙,也要抽空陪陪孩子们。后来,为了能全心全意地照顾孩子们,他竟然把工作也辞了。他办公室的门,始终敞开着,成了孩子们最喜欢去的地方。
这次录节目时,郭小平比节目组要求的时间提前了两天到达北京,因为他想带学生坤坤顺道做个体检。学校放假了,然而,学校里依旧有几个无家可归的孩子,坤坤就是其中之一。“过年这几天最让人操心的就是这几个不能回家的孩子,我们老师会轮流陪他们过年。年后,我最担心的就是今年要参加高考的孩子们!”郭小平说。红丝带学校共有33个孩子,其中有16个读高三,他们是学校最早的一批孩子,郭小平挺担心孩子们的成绩的。孩子们因为身体的原因上学时断时续,还有很多孩子8、9岁才开始上学,基础比较差,他怕孩子们考不上大学,因此,他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高三孩子们的备考上,还外聘老师为孩子们补课。此外,他还担心孩子们考上了大学却不能正常上学,因为这样,对孩子们的打击更大。
对于孩子的未来,他非常的担忧,他说:“大学将是这些孩子们生活的转折点,希望社会能少些歧视,宽容地对待他们,艾滋病并不可怕。”他最大的愿望就是,随着社会进步,艾滋病患儿终究会到正常的学校去上学。是啊,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艾滋病毒已经不像过去那么厉害了,而依然有一种“病毒”在我们身边肆虐,那就是“歧视”。那些艾滋病患儿是不幸的,但如果我们因此而孤立甚至于歧视他们,这可能就是我们整个社会的悲哀了。
因此,“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陈雨露高度地评价郭小平:“从医治人的身体,转向救助人的心灵,他投入了更多的智慧和勇气。”
当主持人敬一丹询问郭小平办学的艰难以及十几年和孩子一起生活的感悟时,郭小平回答:“刚开始办学校的时候,觉得自己承担了社会责任,甚至觉得自己挺伟大,现在对孩子们的感情越深,这种想法越淡了,他们就是我的孩子。现在我和孩子之间就是个‘情’字。”多么朴实的语言,一个“情”字,概括了他对这些艾滋病患儿的所有付出!
他的辛苦努力也得到了人们的肯定和赞扬。这次颁奖典礼,“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郭小平这样的颁奖词:“瘦弱的孩子需要关爱,这间病房改成的教室是温暖的避难所。你用十二年艰辛,呵护孩子,也融化人心。郭校长,你是风雨中张开羽翼的强者!”郭小平,用无私的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大爱无言”,这样的赞誉,他当之无愧!
看过《感动中国》之后,我的内心仿佛受到了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与眼泪背后,我收获的不仅仅是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内心中无法言喻的那份震撼与动容。在被这些英雄人物的事迹感动的同时,我想,我们的反应不应该仅仅只是流几滴被感动的眼泪吧?他们大多数都只是普通的人,然而不平凡的就在于他们去做了觉得自己应该去做而大多数人无法坚持或根本不愿做的事情。
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做出这些不平凡的壮举呢?我想,应该是爱吧,对祖国对民族的爱,对生活对美德的爱。正是这些充满真情的爱之明灯,让文明的天空更加明亮。
“爱心永驻,从你我做起”。让我们用榜样的力量,传递中华美德的正能量,也来做一名风雨中张开羽翼的强者,让无私的大爱之光温暖我们,也照亮我们中华民族的未来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