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观后感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观后感头疼,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关于《流浪地球》观后感的作文(优秀10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还有姐姐一起去看了电影《流浪地球》。
在看电影之前,我和妈妈一起了解了整本书的内容,这是一部科幻小说,主要讲了许多年以后,太阳内部能量耗尽,即将巨大化,并会吞噬临近的几个星球,也包括地球。由于太阳已经没有能量,地球陷入了冰川期,人类只能移居到地下城。但地下城空间有限,并非有所有都有资格进入避难,需要抽签决定,那些没有抽中签的人只能留在地表等死。
后来,地球人只剩下30亿,为了全人类的未来,联合国召开会议,决定制造1万台超级发动机,以驱使地球脱离轨道离开太阳系,这就是著名的“流浪地球”计划。这个计划耗时2500年,历经100代人,共分为“刹车时代、前流浪时代、后流浪时代、新太阳时代”四个阶段,最后直到地球找到新家园。
了解了这些,再来看电影就好懂多了,电影只是演了地球在后流浪时代经过木星的一个片段。(以上内容是我查找的全书介绍)
这个电影里有让我感动的地方。
第一处是:刘启的爸爸刘培强在刘启四岁时离开了他,到太空空间站执行任务。本来今天是他离岗的时间,他就可以回到家父子团聚了。但是因为行星喷射器不足以脱离木星引力,地球如果被木星吸引就会被撕碎消失的。在这种情况下,刘培强决定把空间站的弹药点燃,给足地球动力,在与儿子告别之后,他消失在烟火中。我觉得他十分坚强、勇敢,为了人类的生存甘愿付出生命。
第二处是:在救援小队正在完成可能为零的任务时,他们请求支援,那些已经无望离开的来自世界各国的救援小队毫不犹豫地起来帮忙。他们不怕牺牲,不怕死,为了人类的家园,在绝望中用自己的力量寻找着希望。
除此,在这部电影中,我还感受到刘启的成长。
刘启对姥爷的称呼一直都是“老东西”,我认为这样很没礼貌,不尊重老人。可能他与姥爷的感情不好吧!但是当他看着姥爷掉下电梯,他十分伤心,大声地哭喊。面对爸爸,他一直就是恨的,等到最后爸爸为集体牺牲,与他最后告别,他十分眷恋,不让爸爸离开自己。还有,当刘启的车被征用时,他一心想回家,但到最后,他知道事情真相后,他主动地加入救援队,不顾自己的生死安危,一个人去装置火石。可见经历过这些,他由一个冲动、任性的少年成长为一个有责任、勇敢、有担当的人。
说起科幻电影,大家和我想到的肯定都是好莱坞的各种大片,比如漫威,DC,这些系列的电影。而今年,一部国产电影《流浪地球》,刷新了我对中国科幻电影的认识,让我振奋不已。
电影《流浪地球》根据刘慈欣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刘慈欣这个人可不简单,他可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杰出的科幻小说家。他的《三体》获第73届世界科幻大会颁发的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这可是全亚洲首次获奖。这部《流浪地球》的编剧也是他,恰好他也是我所崇拜的作家之一,所以我对这部电影期待满满。
电影讲的是若干年后,人类发现太阳正在迅速塌陷。100年后,就会由于引力过大,吞噬地球。人类想逃走,但又不想放弃自己的家园,所以制造出了1万台高达11000多米的推进器,准备将地球推离太阳系。因为在距离太阳系4.25光年外,人类所发现的。另一个可以生存的新家园。可在途中,因为受木星引力影响,推进的地球将会在短时间内撞上木星。人类在最后时刻,想尽办法挽救地球的故事。
我觉得这部电影是国内拍的比较好的科幻电影。首先内容振奋人心,符合现实,属于硬科幻类型。最令我感动的地方是在电影的最后:危急关头,各地救援队团结一心,为拯救地球放手一搏。面对未知的危险,他们选择了希望。这时,亲情成了他们的精神支柱。正是这股爱的力量使他们变得更加团结,所向披靡。
但有好就有坏。电影中还是有几个地方不够准确,事实上洲际导弹是可以点燃木星的,虽然射程没有那么远,可他仍然能靠着引力,飞向木星。不过,电影为了刻画人物,只能遵照刘培强中校的;利用领航员号的爆炸来引爆木星表面的气体,从而使爆炸的推力将地球推理木星引力。而在现实之中,这个反而是行不通的。因为按照他的办法,飞过去时间根本不够,飞的同时,地球的大气层早就被木星的引力完全摧毁。
尽管电影中有些漏洞,但我觉得这部电影值得一看。那句“冰总有一天会化成水的”让我体会到:只要有耐心,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到的。只要有爱,可以面对任何困难。
《流浪地球》是一部灾难片,如同《后天》,《2020》。未来的某一天,人们发现太阳在急速老化,快要炸了,地球唯一生存的办法就是逃离太阳系。人类建造了1万个行星发动机,遍布世界各地,把地球推离太阳系,前往4.2光年外的比邻星(也就是三体人的故乡)—这就是“流浪地球计划。完成这个计划需要经过2500年的时间,整整100代人。
我对电影很有选择性。较真的我今年春节就看了《流浪地球》,就像去年,我三刷了《红海行动》。《流浪地球》大火,并不是说这部电影真的拍的那么完美。这部影片,已经超越娱乐,超越了科学幻想是否合理的讨论,涉及到了价值观了。一部好的电影,会给大家带来思考。
影片体现的中国人特有的家国情怀。当有一天地球要灭亡,西方思维会告诉你,造一艘诺亚方舟让少数人逃跑,而《流浪地球》会告诉我们,要带着地球和全人类一起逃跑,哪怕是流浪。就算世界末日,警察,军人这些为人民负重前行的人,还在坚守着他们的岗位。吴京饰演的刘培强为了地球要离开自己的孩子17年,后来更是无私牺牲;李光洁饰演的王磊在所有人都放弃的时候还在坚持,他的家人早已遇难了,他不是为了自己在坚持。有细心的网友更是发现,最后救援队到达的顺序是汶川地震时各国到达的顺序,先后是日本,俄罗斯,韩国,新加坡;刚子为了救爷爷牺牲,一句“刚子没了”是在致敬天津爆炸牺牲的消防员杨钢。.。
这是一个社会的缩影,无数的小人物在为这个国家,为这个世界奉献着自己的青春甚至是生命,但从不被铭记。历史,从来都不是个人奋斗,而是通过一群人的共同努力,再加上一点运气。不是所有的主角都是贯穿全剧的英雄,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会有成功的结果,也不是所有失败的任务就彻底没戏了,更不是说拯救地球只是靠着个别英雄的一腔热血和激情就可以办得到。危险来临,我们是否会有勇气去拼一把?希望我们在面临险境,绝望,低谷的时候,都能像影片最后说的:不论人类历史(我们的人生)导向何处,我们决定,选择希望!
这个寒假,我大部分时间都在我的家乡度过。当我第一次从家乡回来的时候,我父亲笑着对我们说:“我们一起去看电影《流浪地球》吧!这个由吴静扮演。它一定很好看。”我们愉快地一直说好。
《流浪地球》打开。看到太阳即将被毁灭,人类不得不匆忙离开地球去寻找另一个生存空间,因此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一个巨大的推进器,但是这个推进器需要2500年才能到达一个新的家园。在此期间,人类建造了地下城市,这样那些中了彩票的人就可以住在里面。联合国已经在太空建立了一个空间站,并将这个项目命名为“漫游地球”。两位主角偷偷溜出去过春节,但在途中遭遇了一场灾难。
许多城市的发动机停止了运转。30多个小时后,地球将撞击木星,导致地球自行解体。他们的汽车被临时征用为救援队,com7—11救援队发起了一系列救援行动。当人们重新启动所有引擎时,联合国和空间站宣布他们将放弃人类,并宣布他们可以与家人团聚,并在七天内进行最后的告别。空间站将启动“点燃”计划,即寻找一个有3亿个精子的新家。
所有人都准备回家团聚,但两位主角和com7—11团队想出了拯救世界的方法。他们用一根火柴点燃了木星。木星的波动将解释地球的轨道。其中一个主角,韩多多,动员到世界各地,并要求救援队接近他们来帮助尽快。由于这么多人的努力和刘培强空间站的牺牲,地球被推离了木星,地球最终得救了。
看这部电影,我的心一直与英雄紧紧联系在一起,担心英雄的忧虑。万一地球真的毁灭了,我们该怎么办?当事情解决了,地球得救了,我悬而未决的心放下了,我觉得我回到了现实。虽然这部电影不是真的,但让我知道,我们必须为未来做好充分的准备,我们必须爱护地球,做一个只有善良而没有邪恶的人,即使它真的被抛弃了,但如果我们稍加努力,我们可能会成功,必须坚持。
第一次佩服刘慈欣,是看完了他的《三体》三部曲后。第二次,便是有幸观赏了这部《流浪地球》。现在总会有很多人批评国内的科幻片毫无技术可言,无法带给观众们极致的视觉享受和脑洞大开科幻情节。那么这部《流浪地球》几近完美契合这些人对科幻片的理想型。
素有“中国科幻之父”之称的刘慈欣,这一次把读者和观众们带到了太阳即将毁灭的前夕,人类为了生存,踏上了逃离太阳系的征程,这一计划称作“流浪地球”。这一次技术方面一改常态,开片短短几个镜头和几句台词便把观众带入到影片的背景中。整场下来,观众身临其境,意味无穷。
这部电影主要围绕了父爱和使命感两方面展开。影片中吴京扮演的宇航员刘培强与儿子刘启长期分离,儿子的叛逆,父亲的无奈,最后被相同的使命感召唤,齐心协力完成了拯救地球的任务,牺牲了小家,成就了大家。
令我最深有感触的画面,也是本片的高潮部分,刘启一行人面对联合国发下的“地球死亡通知”,在其他人全部选择放弃的时候,毅然决然去实施成功率为0%的方案。看到这,脑海里涌出一句话,什么是英雄?是那些流着泪,看清前方的磨难,继续走下去的人。正是他们这份不甘,用肉身挑战大数据和物理推算。将希望一点点掰了出来。最后用绝对的0%造就了不可能的100%。用电影中的一句台词来说:“无论最终结果将人类历史导向何处,我们决定,选择希望。”
这真的是一部非常震撼的影片,一部称作中国好莱坞的大片,各位小伙伴可以抽空去电影院体验一下刘慈欣的科幻世界。
昨日中午我和艳艳去看了电影流浪地球。这部影片围绕人类把地球推离太阳系的巨大工程,讲述了一对男女中学生号召众多工程师和军人在绝望中坚持寻找希望,并通过男中学生的父亲主动牺牲导航空间站,从而引爆木星上的氢气,避免了地球被木星引力捕获的尴尬情景,让地球重新驶向未知的未来栖息空间。
电影看完,只觉得意犹未尽,很想看到地球落入新空间后会如何。但另一个问题是,地球上的物质终有一天会完全耗散,地核会完全冷却,这些可能比太阳的氦闪更为急迫。
电影中人工智能的背叛,与20xx太空漫游如出一辙,原来所谓机器的背叛,都是人类底层初始逻辑的矛盾设置。理性的目的是什么?方向是什么?这值得人继续思考。
抽签决定地下城生存权和居住权,并且不得转让和赠与,这个环节设计很冷血很冷酷。是谁决定了这种大规模的生命剥夺呢?这种抽签很传统,但无疑是又一次造神运动。令人感到恐怖,令人窒息的背景设计。
地球上的其他生物又如何呢?
为何只在一万个推进器下面造地下城?
地球上的质量分布并不均匀,有喜马拉雅高山,也有马里亚纳海沟。但电影无疑把地球当成了圆球状的地球仪来看,这里没法推敲。
另外在没有公转时,地球上的一切地理参数如何变化呢?好奇啊。
大年初一的春节档电影《流浪地球》现如今票房已突破20亿,豆瓣上的影评从7.4分上升到7.9分,赶上这一波热潮我也去看这部电影。
影片讲述了人类为了拯救地球,阻止地球被木星吞噬所展开的全球救援行动。主人公刘启带着妹妹朵朵用换来的航空服到达地表,偷着姥爷的车卡启动运输机;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遇到地震随即被救援队征用运输火石前往杭州供发动机使用。
为了给火石提供能量,救援队员被冻死;为了让姥爷能多活几分钟,救援队员被下降的电梯压死;在联合国放弃拯救地球的方案时候,朵朵和刘启依旧在用自己的力量带动其他人一起拯救地球;在国际空间站要求中国航天员刘培强进行休眠的时候,为了儿子他没有那么做,反而在最后时刻选择牺牲自己用空间站剩余的30吨燃料撞向木星,使地球远离木星,人类得以拯救。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面临着地球消失的局面,大多数人选择与家人团聚,放弃韩朵朵一次次传递的希望和拯救方案,因为人们不相信还有挽救的可能;有人选择开抢结束自己的生命、有人想吃家乡的美食···处处充斥着绝望;但救援队依旧前往发动机总部动员自己的力量把火石推入发动机内,千钧一发时候来自全世界各地的人将火石闸门推动,并成功发射到木星。
个人的力量团结起来就是一个国家的希望,那些为了全人类做出贡献的人都值得被尊敬。
前几天我看了《流浪地球》这个电影,我很有感悟。
电影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太阳系中的太阳不断的在膨胀,它随时有可能把地球吞了,并发生大爆炸,所以人类准备团结一心,把地球推至遥远的恒星系。人类建造了100万个地下避难所,和50万台加速器。还有50万个地球转弯器在太空站。其他人一直在观察情况,当地球要撞上撞上木星时,太空站撤离了,这就是联合政府签的“火种计划”,当地球快要毁灭的时候,太空站上带有人类的文明、人类当时的种类,以及人类当时所需要的一些物品都保留在太空站之中。
在行进的过程中,需要燃料,这个时候,一个叫刘琪的人,想到他小时候他的爸爸告诉过他,木星是可以利用的,所以他就想办法用。就是让地球来冲击木星,还有五公里就能到达了,但加速器失败了,因为没有燃料。一个这个人发现了太空站有30万吨的燃料。所以他就行驶到太空站,找到喷火点,把太空站引爆,木星推动着地球绕跑得更远,不让太阳毁灭掉地球。人类得救了。
通过电影,我知道了做什么事都要持之以恒,要动脑子想一想。想完之后才能去做决定,要有信心。只有这样,你才可以把事情做得更好。
在现实中。我在学习上一遇到困难,遇到难题,要想办法去看看书,或问问老师,问问同学,问家长等等,只要肯坚持,就可以成功,我也可以在电脑上搜查资料,自己想办法解决。如果你做了一半儿就放弃了,那就是半途而废。一定要坚持,这样才能成功。比如有时候在做作业的时候,有人叫你去玩耍。但是你一定不能答应,应该先把作业做好。可以给他说我马上就要做完作业啦,等我做完作业再找你玩儿吧。完成作业之后再去找这个人去玩儿。
这就是我看了这个电影的感想。你们看了有什么想法吗,快分享给我吧。
宇宙浩瀚,人类的技术何先进,如何天马行空,都只是宇宙中的一点涟漪。而宇宙如何浩瀚也不能抹去人类存在过、奋斗过、爱过的痕迹。
这是一部带领全人类逃亡的史诗。
太阳膨胀,已渐渐成为人类和地球的威胁。联合政府不惜一切代价建造并发动了地球发动机,规划起了长达2500年的全球移民流浪计划。当运输火石、挽救地球任务级别高于一切时,一位位无名英雄为拯救迫在眉睫的危机死在了天灾之下。地球被木星巨大的引力吸引,在计算地球自救率几乎为零时,在得知人们运用哭泣、暴力发泄内心时,联合政府依然继续启动“火种计划”,用此来延续地球人类文明。不仅如此,地球人类也没有放弃希望,刘培强引爆木星,终将地球和人类推向浩瀚宇宙,流浪,现在刚刚开始。
扑面而来的人文感博大宽厚,和美国完全不同,没有那英雄主义的个人救国,只有全人类同心协力、愚公移山的精神。希望,是这个时代像钻石一样珍贵,虽然有放弃希望选择自杀的日本救援队队员。但是当全球广播发出后,几乎所有的人都安静了下来,几乎所有的人都调转车头。即使希望尽如游丝般渺茫,即使已经被人们宣布了死刑,还是会有人尝试在希望的微光下沐浴成长。人类永远都在磕碰抗争中生活。
至于未来会如何?或许会一路坦荡,出了鬼门关后,便可卧在群星闪耀的宇宙中,舒服地待到阳光又下一次洒满世界;或许会磕磕绊绊挺过一段又一段的艰难时光,甚至与地球一起消失,在宇宙中溅起一朵小小浪花,就悄悄离去……可是,“无论结果将人类历史导向何处,我们决定,选择希望。”人类团结勇敢而且有梦想,在宇宙中一定会好好的生活下去。
《流浪地球》承载着人类的梦想。将以人类的希望为桨,以人类的团结智慧为帆,在危机四伏的宇宙中,以渺小的身躯,但有巨大的能量,走出一条属于人类文明的辉煌之路。
《流浪地球》这部电影播出后,有些人看到了“希望”,有些人理解了“牺牲”,还有些人感受到了“格局”。
《流浪地球》这部影片最触动人心的应该是在巨大灾难降临时,释放出的人性那美好的一面——不畏牺牲,勇于奉献。处在和平国度,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不畏牺牲”可能距离比较遥远,在和平年代,它完全可以化作“努力拼搏,敬业奉献”这一优秀品质,存在于人们的生活、工作中。这不禁让我联想到了奋斗在一线城市的年轻人,远离家乡,只为寻求一份“希望”。最近我在抖音上关注了一个北漂女青年,她把自己在北京奋斗的点点滴滴记录在视频里,把北京的残酷以及美好都展现得很真实。我想这应该是大部分打拼在一线城市的年轻人的常态,每个人都在为了改变命运而不懈奋斗,为自己,为家人……正如影片最后的那一幕,为了拯救他人,刘培强独自驾驶空间站主控室向木星冲去。
从《战狼2》到《红海行动》,再到《流浪地球》,可以说中国的电影视野正在向更广阔的空间开拓。不同于单纯的爱国英雄主义,从电影的。标题——《流浪地球》就可以看出,这是一部关于人类命运题材的影片。当今时代,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面对世界经济的复杂形势和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虽然我们的地球短时间内不会像电影里讲述的那样遇上毁灭性的灾难,但是当今世界仍然面临着种类繁多且变化多端的问题。在平衡人口与资源,环境与发展的问题上,每个国家都应该脚踏实地,朝着可持续发展而共同努力。这部影片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当人类团结一致时,就没有实现不了的梦想。
《流浪地球》已经出发,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