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明月几时有》观后感优秀3篇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增长不少见闻吧,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观后感吧。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观后感头疼,下面是整理的电影《明月几时有》观后感优秀3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电影《明月几时有》观后感 篇1

电影看完,我第一想到的是:伊拉克、阿富汗和叙利亚这些战争地区。我半开玩笑的跟好友说:“我如果是伊拉克或阿富汗人,我肯定会加入反美组织。”

在和平年代长大的我,对于战争的所有记忆,全部来自于新闻报道、各种影视剧作和爷爷奶奶辈给我的描述。现在,我能生活在祖国强大的时候,真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对于这个幸福的体味,我其实以前不是很深刻。不过,《明月几时有》让我感受到了这个幸福的对比。

在我的眼里,《明月几时有》更多的是对家庭的叙述。方姑的家,应该算中产阶级,有房可以租,而且本地的亲戚关系也可以相关照应。她的家却无奈的要纠结省下招待客人的两块饼干;晚餐时一有异动,就要吹灭煤油灯。春夏饰演的银行家女儿,父亲被胁迫在集中营,自己还要应酬各种日本军官。方姑表姐的婚礼,这个家庭中盛大的仪式,开始是媒婆资源的稀缺,后来更是遭到了战机轰炸的破坏。更底层的家庭就更不用诉说,街头无名的死尸,参加革命的孤儿。

不管你是在什么样的家庭。祖国若是沦陷,每个家庭的不幸都不可避免。方姑的母亲最让我记忆深刻。当她知道方姑投身革命的时候,原本我以为她会极力阻止方姑干革命。没想到她却说的是:“杀日本人的都是英雄好汉,但你看你这么瘦,怎么杀啊,你不要连累队友啊。”可悲的是,这一语成谶(chen)。

在电影中,方姑还有一段对她妈妈的评价:“其实我妈妈很自私的,又爱面子,但心地真的很好。她在知道我加入地下党时,好久都没睡好觉,我应该多安慰她的。”

一个爱护子女的母亲,一个救母无力的女儿。

这一切的灾难的源头,值得我铭记与反思。

电影《明月几时有》观后感 篇2

近日,片方发布一组人物关系海报,“香江女侠”方兰时而素衣坚定,时而精致家常,与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男人刘黑仔、李锦荣并肩而立,在战争中一起蜕变、成长,呈现战时非比寻常的情感与抉择。

《明月几时有》延续了许鞍华导演以往细腻描绘人物情感的风格,同时又不失热血,令看过的观众纷纷表示“好久没有这样感动过”,很多人在放映结束后仍依依不舍地留在座位上很久,直至看完片尾。

在最新曝光的海报中,虽身处战火硝烟之中,但方兰与李锦荣透过眼神流露的难舍难分一览无余,让人不禁为二人间的情感走向担忧;而在方兰与刘黑仔的海报中,方兰则用坚定代替踟蹰与不舍,虽与刘黑仔相向而立,但却不约而同望向天空,展示出共同的坚定信念和对未来的憧憬。

对于三人之间的纠葛,此前许鞍华接受采访时表示,希望通过影片展现战时的特殊情感,“那时候国难当头,很多人都要和爱人分开,这是很多人必然要经历的事情。”在片中,一度谈婚论嫁的李锦荣和方兰之间是有过爱情的,不过刘黑仔和方兰在“战友情”之外是否有其它情感,算是电影为观众留下的一个悬念。

作为香港回归20周年献礼之作,《明月几时有》以上世纪四十年代香港沦陷为背景,片中,小学教师、学生、村长、药店老板娘等人物来自各行各业,却都有着不计个人得失,坚定不移的抗争心志,令观者无不感动。

电影《明月几时有》观后感 篇3

我很少看这种题材的电影,所以散场时,与其说有多么大的感慨,不如说我其实有点懵——千言万语在心中,却又不知道如何表达。

几天后,当我弹这首曲子的时候,不知怎么的我就哭了——看来,这片子后劲儿很足,不是用眼睛看,而是要用心品。

我是冲着华哥塑造的李锦荣去看的,但我的收获不只是这个角色。这部影片里的每一个人都是普通人:方姑、方姑的母亲、刘黑仔、千金地下党、叫不出名的各位情报人员、游击队长、逃难的文人们、甚至是方姑的表姐、媒婆、饭店的老板这些可能就几句台词的人,在战争面前,每个人的人性中最真实的一面,体现的淋漓尽致:我不喜欢那种假大空的舍生取义,因为那不是人性。

拿李锦荣来说,他的本性是浪漫的、有才华的、有品位的。你看他登场的时候背景多好看:明媚的绿色,蜗牛吐着泡泡,肥大的兔子安逸的嚼着草——好生动好可爱,完全联想不到残酷的、压抑的战争。我不禁想,这样的人,如果换成在和平时代,他会拥有怎样的人生呢?李锦荣的魅力,在我看来,恰恰是他的本性,和他所在的现实产生冲突后,他的最终选择。

在观影中,李锦荣离开大佐房间后枪声响起,我的左前方传来一个很稚嫩的童声:“他是被打死了吗?”

只有小孩子才需要用眼睛来确认,对于大人来说,很多事是不需要表达那么直白的。我当时有点伤感,但又不是那么的伤感,因为在那种局势下,这就是李锦荣必然的人生之路——从一开始,我们就知道的。

我想,李锦荣自己也是很清醒的,在战争面前,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每个人都在顺势而为。所以,这部影片让我最感慨的,是人的`“命”、“运”和“势”。

大佐爱才,所以李锦荣能够在日本人手下做事,出入自由;大佐有戒心,所以李锦荣察言观色,谨慎小心。李锦荣在摸索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去平衡,去做他该做的事,这就是他的成长——毕竟他所在的地方,凶险异常。

在外人看来,他的行为就是“汉奸”,甚至他自己也表现出沉迷酒色、轻浮风流的模样,可是,眼神是不会骗人的。大佐是心思细腻的人,我不认为他当真察觉不到,因此,烤肉时的“七步诗”,只是他们俩日常相处中很正常的一次正面交锋——暗流涌动,如履薄冰。李锦荣并没有经历战场上的炮火,但他每日,都以他的方式在战斗。

当一个人知道了自己的天命,在对待生与死的问题上,他就是理性的。这并不是说他会变得麻木冷漠,相反,他会更懂得顾全大局,更懂得大爱,也更懂得珍惜每一个当下。观影中,可  能大家会为送接情报或者日本兵的突然出现而胆战心惊,事实上,李锦荣一直在最危险的地方,随时都可能瞬间毙命——他清楚自己眼前的祥和氛围,只是幻象。没有人是天生的英雄,时事造英雄,英雄亦适时。这部电影不是在讲谁的传奇,它讲的是普通人,讲的,就是你我。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