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的守护者》观后感【优秀7篇】

引导语:看完某一作品后,能够给我们不少启示,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观后感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观后感呢?下面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姐姐的守护者》观后感【优秀7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姐姐的守护者》观后感 篇1

世界上最感人的行为都来自爱,一切为了爱。

——题记

一个关乎生命和亲情的很感人的影片。起因是妹妹安娜将自己的妈妈起诉了,觉得自己的出生就是为了能使姐姐凯特活下去,她不想继续为姐姐捐献自己的肾脏,不然以后就得小心翼翼地活着,“谁愿意以后都小心翼翼的活着”,这就是她唯一的理由。

主题是什么?在我看来,是“守护”吧。是凯特挣扎着的生命中,“守护”着她的形形色色的人吧。妈妈,怀揣着强大也强行的母爱,把“让女儿多活一天”变成了生活的全部;妹妹,是为了救姐姐的命而被制造出来的,捐血,移植骨髓,只要姐姐需要;弟弟和爸爸,也已然失去了自己的生活,但他们都发自内心并认为生活就是该这样。

有时觉得病人凯特反而是那个最累的人,当大家都到她病床旁打算陪着走到最后的时候,他们抱的是什么样的心态呢,我相信每个人都是很真诚在陪伴的,可他们更多的也只是一个过场而已,一个和你没什么联系的亲人,思想的远比感情的大很多。还有人和凯特说你会好起来的,要相信。多么套路的话,甚至他们不知道她最希望的是什么,而凯特像一个看淡了的人似的,接受每个人的祝福,然后欢笑聊天。如果这时有个人只是静静的陪者,与她在意的聊聊天,或许那样的送别对即将死的人更好。

而她的妈妈,那个让人感觉最疼爱女儿的人,似乎走入了一个怪圈,甚至有时感觉女儿的活着都是为了不让她妈妈的希望破灭。可我却认为,人该知道什么时候放手,即使再痛,一味的紧抓不放很容易让人迷失,让人看不清真正要的东西,我想这就是影片中妈妈给我最大的感受。当然,这些说起来总是轻描淡写,没有经历过很多都没法体会。只是平静的接受自己该接受一切,也是需要很大勇气的。如今为对方好已经不能成为借口,更何况我们未必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

没有再出现奇迹,姐姐已经因为妹妹的出生,已经算是奇迹多活了很多年了。姐姐就在和妈妈敞开心扉聊的那晚,留下了关于全家的幸福的回忆,还有自己的甜蜜的爱情的回忆(一本相册),就在那晚停止了呼吸。

电影的结尾,安娜有一段发人深思的独白,抄录在这里,作为这篇观后感的结尾:

“I’ll never understand why Kate had to die and we all got to live。 There’s no reason for it ,I guess。 Death is just death。 Nobody understands it。

Once upon a time, I thought I was put on earth to save my sister。 And in the end ,I couldn’t do it。

I realize now ,that was’t the point。 The point was , I had a sister。 She was fantastic。

One day ,I’m sure I’ll see her again。

But until then ,our relationship continues。”

《姐姐的守护者》观后感 篇2

世界上最感人的行为都来自爱,一切为了爱。——题记

一个关乎生命和亲情的很感人的影片。起因是妹妹安娜将自己的妈妈起诉了,觉得自己的出生就是为了能使姐姐凯特活下去,她不想继续为姐姐捐献自己的肾脏,不然以后就得小心翼翼地活着,“谁愿意以后都小心翼翼的活着”,这就是她唯一的理由。

主题是什么?在我看来,是“守护”吧。是凯特挣扎着的生命中,“守护”着她的形形色色的人吧。妈妈,怀揣着强大也强行的母爱,把“让女儿多活一天”变成了生活的全部;妹妹,是为了救姐姐的命而被制造出来的,捐血,移植骨髓,只要姐姐需要;弟弟和爸爸,也已然失去了自己的生活,但他们都发自内心并认为生活就是该这样。

有时觉得病人凯特反而是那个最累的人,当大家都到她病床旁打算陪着走到最后的时候,他们抱的是什么样的心态呢,我相信每个人都是很真诚在陪伴的,可他们更多的也只是一个过场而已,一个和你没什么联系的亲人,思想的远比感情的大很多。还有人和凯特说你会好起来的,要相信。多么套路的话,甚至他们不知道她最希望的是什么,而凯特像一个看淡了的人似的,接受每个人的祝福,然后欢笑聊天。如果这时有个人只是静静的陪者,与她在意的聊聊天,或许那样的送别对即将死的人更好。

而她的妈妈,那个让人感觉最疼爱女儿的人,似乎走入了一个怪圈,甚至有时感觉女儿的活着都是为了不让她妈妈的希望破灭。可我却认为,人该知道什么时候放手,即使再痛,一味的紧抓不放很容易让人迷失,让人看不清真正要的东西,我想这就是影片中妈妈给我最大的感受。当然,这些说起来总是轻描淡写,没有经历过很多都没法体会。只是平静的接受自己该接受一切,也是需要很大勇气的。如今为对方好已经不能成为借口,更何况我们未必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

没有再出现奇迹,姐姐已经因为妹妹的出生,已经算是奇迹多活了很多年了。姐姐就在和妈妈敞开心扉聊的那晚,留下了关于全家的幸福的回忆,还有自己的甜蜜的爱情的回忆(一本相册),就在那晚停止了呼吸。

《姐姐的守护者》观后感 篇3

I never understand why kate have to die,we got to live.

当妹妹说出这句话事姐姐已经永远的离开这个世界,世界上的人命运总是不公平的,你是生病,你是健康的,这是上帝的选择。

影片中的姐姐是一个病小孩,我们看着她从最美的样子逐渐变成脆弱痛苦的病人。好不残忍。但是这就是命运,无法逆转。

母亲对她的执着,为了陪伴她而放弃工作,将家庭置之一旁只为爱她,只为求一个奇迹。固执的认为只要一直留在她身边她就会好起来。母亲这种偏执的爱却让姐姐更加痛苦,痛苦的是自己不想活着却不得不为了周围的人执着的活着。痛苦的是明知道自己好不起来还要牺牲最后的时光躺在充满刺鼻气味的病床上。痛苦的是遇到一个有着相同命运并喜欢自己的人却发现他消失在自己的世界。

姐姐知道自己总有一天也会消失,于是自暴自弃却不被母亲允许。看着生下来就是为了守护自己的妹妹,于是决定在生命的最后守护妹妹一次,她再也不要接受妹妹的给予,她最渴望只是解脱而已!

纵观影片,痛苦的不止姐姐一人,家庭中的每一个人都承受着压力。都在命运与爱的漩涡中纠缠,不论是母亲的疯狂,或是其他人的行为都是爱的表现。姐姐总会去向远方。大家总会悲痛。但是最终总会释然,最后的最后,妹妹会说:姐姐就是姐姐,没别的原因!

灵魂归于平静,生活也归于平静才是最好的选择。

《姐姐的守护者》观后感 篇4

昨夜观一让人潸然泪下影片名曰“姐姐的守护者”耽误了睡眠时间,今一整日显得萎靡不振。但即早些睡亦是睡不着。因周日晚生物钟总习惯晚睡。周一则习惯精神恍惚,呵欠连连。午休时老被外边嘈杂声所惊醒。心底只叹气兼无可奈何,亦让吾想起那句:“只许州官居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竟是如此贴切。

据闻要降温,上班时只觉外边狂风大作,风沙横行,刚出门沙尘就吹进眼。忒难受。揉眼并无效,待进巷子时才将其撵出,好不舒服。

再步行远些,处处犹见昨夜风肆虐时吹落的黄叶。瑟瑟黄叶仍在絮絮落地。在广州这样一四季并不太明显的城市,也只有这样的景象才能彰显冬日要来临之趋势。勾勒起我们心底的思念之情感念之意。

话说“姐姐的守护者”起初看时不以为然,既然妹妹anna要状告双亲从出生起便将其做为患白血病姐姐救命的良方。毫不夸张地说妹妹的出生就是为了姐姐。输血,干细胞,移植骨髓,现在甚至要捐肾。妹妹anna这次就是不愿捐肾给姐姐kate才去找律师。法院审讯过程中,为了病魔中的大女儿歇斯底里的妈妈,不屈不挠的律师,还有追求正义公正的法官。他们都表演得那般到位。演技当然可圈可点。同时品格也令人肃然起敬,只能说在真爱病魔面前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谁是谁非。

及至后来法庭上辩得难解难分之时,哥哥jessie再也忍不住,把真相说了出来。原来状告双亲是姐姐kate的主意,因为她不想再拖累家人,且她自己也想安静地离开这个世界。便上演了一场由小女儿状告父母亲的戏码。待认清故事的来龙去脉,分清条理之后对他们一家子的坚强勇敢和不离不弃所震撼。

亲情永远都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情感,是其他任何情感所不能替代和复制的。亲恩点滴记于心。时常自醒,对于双亲兄弟姐妹我们是否真正地无愧于心。

昨下午,外出小晃了回,待汇完款便经捷径归家,在一平地,惊喜地看到小朋友们在玩游戏。此游戏乃是真正意义上原汁原味,无害的,如跳绳,玩泥沙等。记忆瞬间流逝到了童年,每年这个时候应是跳绳和毽子风靡之时。放学后节假日玩得不亦乐乎。常乐不思归。要干活总找不到人,为此没少挨父母的骂。

现今小朋友总是玩电脑游戏的多,小小年纪便戴着深度近视眼镜。最常见的就是一胖胖的小男孩,戴着价格不菲的近视眼镜,理直气壮,亦有些神气地从你身边而过。他的妈妈/奶奶则紧紧亦步亦趋地跟在身后,生怕儿子/孙子会飞走。每每看到这便叹乎于溺爱过头。孩子总有一日得离开羽翼的保护。何不给他们于更多的空间。90后00后不久终归得撑起整个天,但现看来怕是心有余力而不足已。

《姐姐的守护者》观后感 篇5

爱其实都是自私的。

也许你要反驳我,母爱父爱就很无私啊?作为父母的他们对我们别无他求,只是希望我们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就好不是吗?客官,你说这话的时候会不会觉得脸红心跳,有如比诺曹害怕鼻子长长的恐惧感呢?

记得片山恭一在《在世界中心呼唤爱》一书中,用一个多少有点烂俗的故事向我们发问:

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空气、水和爱。然而空气被污染了、水被污染了、爱(除了母爱)被污染了。惟其被污染了,我们才渴望得到蔚蓝的天空、澄澈的清泉和圣洁的爱。文学反映现实,当下爱情小说折射被污染的爱情固然无可非议。可是事情还有另一个侧面——当被污染的爱情已经充斥我们周围的时候,我们难道还会兴致勃勃地观看文学这面镜子里折射的被污染的爱情么?还有那个必要吗?

当然,这话用在电影中也一样,你还渴望看看这掩藏在自私面具下的爱么?

我是先看了小说才找来看的电影,觉得结尾的修改很”大快人心“。请原谅我的大不敬,但是当一个女孩从出生开始就为了拯救她的姐姐,从脐带血到之后的细胞血液,再到最后的肾脏,她的存在似乎只是证明了父母对姐姐的爱。我不想说她妈妈其实很爱她,但这种爱多少是寄生在对姐姐的爱的前提上吧。

青春期的我很叛逆,我觉得我活着只是父母的某种延续。老妈渴望学医,那么要不我去学医要不我得嫁个大夫。老妈觉得我学小提琴好,那么即使我喜欢的是弹琴,仍然要去每周一次的提琴课锯木头。后来喜欢画图,老妈觉得没前途,让我以学业为大,十年的绘画学习就这么被”咔嚓“了,还好,画图没从我的人生中被彻底删节,也算老妈多少理性。

也许你发现了,抱怨大多来自对母亲的,这时候你还觉得母爱是最纯洁的么?这个时候,我倒喜欢上老爸,尽管在他的脑子中女儿是个不爱喝牛奶,不能吃辣,爱看幼稚动画的孩子,而其实我很爱喝牛奶,并且无辣不欢,喜欢动画并热衷手绘涂鸦,想以此为事业的人,但我不得不说,老爸对我的爱有时候更容易让我接受,因为我知道,我们是平等的。

卡!先不要这里指责我。并不是说老爸不贴心不关怀,父爱通常来的“深沉”。朱自清爸爸的一袋橘子让他即使老大老大了,仍能哭一鼻子。我老爸平时对我不闻不问,但他会在搬新家的时候整来一架钢琴,只为他知道女儿小时候最想要的。礼物就是钢琴,而那时家里没条件,只能用电子琴替代。生日时的苹果手机,争吵后的MP3播放机,上学初就购置的笔记本电脑,毕业前的牢骚和帮忙投简历……老爸的礼物不多,督促不多,但我会觉得每次都那么感动,感觉他是琼瑶阿姨附体,逼得你眼泪打转,一流就不止。

所以,看到电影中父亲对小女儿的做法表示谅解的时候,觉得很欣慰。其实父母对孩子都是爱,当然只是方式不同,不过这并不能说他们这种爱很无私。虽然不是恶意揣测,但是这种爱也是有附加值的。

就算老爸对我这般,但是当他跟同事诉说我种种不是,玩着家长们热衷的“孩子比拼大作战”的时候,我多少会寒心。因为我知道,他会因为我中考的失利,大半年不给我好脸色看;他会因为我大学不是名校而觉得在同事中低了一等;他也会为着我这当女儿的不乐意走路的时候挽着他,房间太乱,地板不擦这些事情跟我滞气。

牢骚就算再多,我其实心里明白,父母的爱我,尽管有时候这种爱来的很有压力。

对于爱,假大空的话很多。我知道爱永远存在,但是我不想用被污染的爱来做一种标签,我只是希望在人们大谈:“因为我爱你啊”的时候,多少想想这里面有多少爱自己的成分。每一份爱,其实都有一个附加值,只是你愿意不愿意承认的事儿。

《姐姐的守护者》观后感 篇6

起初我真的以为这是一部妹妹为自己争取部分身体使用权而将家人告上法庭的电影。

但是,你知道我要说不是,或者不全是……

太过感性的人会被细微的情感触动,影片在不紧不慢的节奏中进行着,插叙,不同角色的独白,情节的发展看似波澜不惊,却处处暗示着导演想要传达的情感。没有看过原著,单纯从影片的第一次观影来说我的感受。109分钟,和演员们一起度过,眼睛红肿。

说不出大道理,只是联想到很多逝去或是曾经离死亡很近的亲人和那些永远在你身边的家人。记得那年初一,像往常一样上课,教室门口出现满脸胡渣的老爸,和班主任一番交流后,让我收拾东西。车上得知要前往的目的地,得知老爸匆忙从杭州赶回来,得知很多人都同时赶往那个地方。从城南到城北,不远,车上爸爸放的音乐是梁祝。我们赶去像外公做最后的告别。到病房后,眼泪不由自主往下淌,妈妈哽咽的让我不要哭,和外公说说话,外公在呼吸机的帮助下艰难的说着些什么,他的一只眼睛已经因为癌症的转移看不见了,我看到他对我笑。外公的外形和以前很不一样,独自由于肿瘤变得巨大,他很艰难的对妈妈说话,妈妈一个劲的答应,舅舅在不远处呆呆的站着,外婆被带离了病房……

后来的一切,就像很小的时候在电影里看到的一样,医生开始最后的抢救,所有人都被要求呆在病房外……妈妈被人拽着,疯狂地向往病房里冲,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她那样的行为,她说她的爸爸没了。这是我第一次经历至亲的离去,当时很不能理解她的情绪,认为死亡是生命的轮回,是一种自然生理现象。直到后来,我才渐渐意识到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和经历。就像之后甚至如今的很多时候,每当谈起外公,妈妈总是会很内疚的说,是因为当时她的不果断,才造成了最先外公病情的耽搁。以致之后的所有,有关复发,转移到死亡的不幸。

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母亲的努力治疗,拯救女儿的出于本能和常理的行为很容易的让我联想到自己的妈妈,不论是父母对儿女还是儿女的反哺。对生命的渴求,是人的本能。可是,在面对生存希望渺茫的时候,在不幸身患绝症的时候,我们是要勇敢的和病魔作斗争,一次又一次的接受痛哭的手术,还是选择生命的终结?

片中所涉及的关于自我身体支配权的提出,也有她自己强有力的道理。且不论打这场官司的最最初衷,每一个生命来到世上,扁都拥有了自由的权利,这是相对于个体而言的。但是,在人所组成创造的社会里,我们不仅仅的独立的个人,我们有许许多多的情感纽带,血缘以及社会联系。我们都拥有一份或多或少的责任。就如同片中母亲的一味坚持。生命的平等,让每一个人都有珍惜生命的权利,也同样是因为生命的平等,妹妹也可以提出保护自己的健康(当然这不是片中妹妹的真正初衷)我不能理解,当某一天,这样的情况降落在自己身上是,你的选择会是什么?

或许,片中的父母,由于不幸患病的姐姐,忽略了其他的两个孩子,我理解他们的行为,理智在很多时候是控制不了行为的。即使是谢耳朵这样的怪中奇葩,也会妥协。很多家庭在遇到这样的情况是,都会有相当艰难的抉择,影片中的一家也不意外,开片父亲就说,这个家庭看似平静,却也充满着裂痕……

亦或许,终归,我们要尊重生命的自我选择。

题外话,终归是从内容角度来谈感受。想象着想电影手册所忠于追求的场面调度来讲,说不出什么,配乐很贴切,画面总是带有一种不真实的朦胧感,让我觉着纠结又美好……

《姐姐的守护者》观后感 篇7

有人说,在重大考验面前,才能判断是否真爱。不过,我觉得,如若可以,最好不要。若能拥有简单,平凡,细水长流,阳光明媚的爱,谁会愿意去体验暴风骤雨颠沛流离中颤抖的依偎?

《姐姐的守护者》是为数不多能让我感动的一本书。

这是个五口之家。凯特两岁时罹患白血病。为了给她治病,父母通过先进的基因技术孕育并生下了与她基因完美匹配的安娜。从第一管脐带血开始,十三年来,安娜不断向姐姐“供应”了白血球、干细胞、骨髓……后来,凯特的肾功能衰竭,父母要求妹妹捐献一个肾。但这回安娜不干了,她无法忍受自己一再被当成“药品”,还在哥哥的帮助下找到律师事务所,控告父母夺走了自己的身体使用权。

母亲不能谅解小女儿不肯再救姐姐一次;父亲则感觉愧对安娜,认为长期以来不重视小女儿的感受。儿子觉得自己无足轻重,成为问题少年。明明谁都没有错,可是这个家庭却变得支离破碎,全家陷入一个无法解脱的感情迷局。

还记得母亲在法庭上那动容的话:“我的人生仿佛一场火灾,一个女儿被困在火里,唯一能救她的机会,是派我的小女儿上场,因为只有她认识路。我在冒险吗?合法吗?合乎道德吗?我不知道。可是现在,我的小女儿将我告上了法庭……”可是光认识路有什么用,房屋在崩坍,弥漫着有毒气体!掌心掌背同样是肉,她的无奈,她的无所适从,她的惊慌失措,都是因为爱。两个女儿都是舍不得的啊。

但安娜也没有错啊,她已经13岁了,谁真正关心过她作为一个“器官供应站”所遭受的悲哀和痛苦?是那种连自己离开餐桌都没有人注意的冷漠激起了她的抗争。不禁为安娜的痛苦而揪心,她也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啊!不是凯特的替代品,凯特需要的她同样需要。她也需要关怀需要爱,不是在凯特需要的时候才被想起。

曾经觉得那个哥哥杰西应该是最幸福的,他不是凯特的替代品,应该可以享受自己的生活,但事实却不是这样。他一方面,他羡慕安娜能够为这个家出一份力;另一方面,他又羡慕凯特能吸引所有人的关注……

那个一直徘徊在生死边缘的凯特或许是最痛苦的。最早想放弃的人就是她自己,而一直坚持的则是她的母亲。她或许意识到这样的生活对妹妹是不公平的,或许觉得母亲的爱沉重得难以负担呢?安娜争得了身体的使用权,却永远地离开了——倾盆大雨中,被一辆疾驶的车碾平了身躯。凯特活了下来,妹妹最后还是成了她的守护神。“我想着她的肾脏在我的身体里运作,她的血液在我的血管里流淌。不管去哪里,我都带着她”,这是姐姐对妹妹永远的怀念。不错哦

或许,在凯特和安娜中间只能存活一个,作者选择了凯特,于是她构造了那场离奇的车祸。但安娜永远活在凯特的心中。她所带给我的感动不亚于任何人。

有人说,爱固然美好,但非常的爱,总不免带点同归于尽的残忍。

爱的尽头,或许是最深切的无奈。

都是在爱的名义下,对与错有谁能分清?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