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黄金时代》精选观后感800字(精选五篇)

《黄金时代》是作家王小波创作的中篇小说,是作品系列之“时代三部曲”中的一部作品,该系列入选《亚洲周刊》“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观看《黄金时代》精选观后感800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观看《黄金时代》精选观后感800字1

王小波是个幸福的人,我觉得,尽管他自己可能不这么认为在他那个时代,大多是浑浑噩噩的人,被战乱、苛政和艰难困苦的生活消磨着心智,吸干了骨血。诚然,我们的时代也是如此,只不过换成了娱乐、阶层和信息茧房。

我时常觉得,我依然有着上一代的影子,越向着太阳,影子的痕迹越明显。这大概也印证了达尔文的进化论,那个年代过来的人大多明哲保身,刺头死的死残的残,学会了做绵羊的人得以活命,把这种行事方式贯彻了一生,温顺的基因便传了开来。

我也是这个时代的农民,不敢离开自己的工位,每日上班下班,重复地铁窗外的风景,与我的祖辈在耕作多年的田间踱步,期盼聊以糊口的收成一样并无二致。

我经常会不切实际的幻想,脑海中翻涌着酣畅淋漓的情节,而主角就是我自己,幻想以后的快意的生活和得体的工作,地铁上,被窝里,工作时,我被这些突发的美好幻象挟裹着,在某个时刻蓦然清醒过来,发现自己仍处在现实的枷锁之中,心中就莫名的失落,唐诗里的忧愁似乎与我的不同。守在乌托邦的门外,想透过氤氲看清里面的东西,目光却怎么也穿越不了迷离的雾气。

看过那些情节,了解自己所处的世界,才明白做出不一样的事情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决心。看过一句话:“他时常回忆起1995年第一次来中国。

从武汉到宜昌,再辗转巴东,在神农溪,9名纤夫拉着竹筏前进。他说:那些纤夫中可能就有另一个比尔·盖茨,但他出生在这,命运便锁在河岸”。读后感·这是大部分人的常态,也是悲哀,拼搏的种子在发芽前便被环境腐蚀糜烂,也更能显出不一样的想法的稀少和珍贵,我也是纤夫中的一个,不甘被缚在原地,王二便是我的启蒙老师。

我缺失的从来不是天马行空和梦人呓语,也不是越过舒适线的勇气,而是迈出几步后不被干扰的坚持,太多一蹴而就的想法在我身前累积成一堵高墙,我得想办法打破或者越过它。

不知道这次是不是夸下海口,三天热度,希望能坚持久一些,给我和她一个交代。

观看《黄金时代》精选观后感800字2

《黄金时代》这部电影其实就是主要讲述了萧红的一生。整部影片,给我印象非常深的,是几个句子。

“你我的相识就是最好的纪念。”人生中路过的人有那么多,别人都说你我相见一面就是上辈子修来的缘,所以你我的相识就是给彼此最好的纪念。“有各式各样的作者就应该有各式各样的小说。”有1万个人就有1万个哈姆雷特。每一个人都有每一个人的个性特点亮点我们不应该沉浸于他人的两点钟而是应该发现自己的亮点却将自己的亮点发扬光大站到属于自己的舞台上尽情享受短暂的人生美好。

“这不就是我的黄金时代吗?只不过是在笼子里。”这是萧红在电影里所说,不过也是现实中的黄金时代是指人生的巅峰。在笼子里是指被囚禁住了意外演绎软件。黄金时代我们就应该是站在自己的舞台上,将自己的亮点交给每个人,让每个人看到自己吗?可是在笼子里,又能怎样呢?人们都说什么是自由?我想自由是在道德规则之中最大限度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在笼子里也只不过有那一亩三分地,又能做些什么呢?与其被困在笼子里的黄金时代,还不如到一天光阴的大地里自己去拼搏拼搏出自己的黄金时代。

“我并不大度。”这是萧红在电影里所说的,只不过因为环境不同,所以我对这句话的理解也不同。我并不难。属于我的东西,我为什么要给别人属于我自己拼回来的东西?我又为什么要给别人属于我的幸运,我的机遇我又为何要拱手让人?对于自己的东西并不代表我看好你,我对你我好就可以给你,而是我的东西我可以给你,但并不是让你用到的法规来压榨我。

“不必问自己要什么,只要自己能做什么。”为什么要问别人可以给你什么好处,而不是你能给别人什么好处呢?自己的东西自己去拼搏,人家辛苦得来的,为什么又要给你,人家给你只不过是人家好心罢了。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只有自己自强自立,我们才能够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只要自己能做什么,自己先把自己管好做好自己一亩三分地里的事情再慢慢去影响身边的人这不就最好了嘛。

的确,这部电影告诉我了很多事实和现实。人生是残酷的,只有自己自强,把握好自己的东西,做最好的自己才能够闯出一片天地,而不是笼子里的金丝鸟。

观看《黄金时代》精选观后感800字3

《黄金时代》和《革命时期的爱情》都以6/70年代为背景。我对6/70年代了解不多,很少看相关书籍。偶尔在某些为民主摇旗呐喊的网络大V笔下窥见一星半点,从冷兵器升级到手枪甚至坦克,当然也死了不少人,有被批斗祸害死的也有武斗中被打死的。但这些都不曾发表在主流媒体上,也就是说电视上没见过,报纸上没见过,主要都在自媒体上流传。我不知可信度有多高,但感觉是真的。因为如果不是错的太过荒.唐连自己都羞于面对,怎么可能这么多年来都避而不谈?!所以当王小波用戏虐的口吻、荒诞的故事来影射6/70年代的事时,我并不觉得吃惊。只是王小波对“性”的偏爱让我有些厌烦。虽然王小波的描写很干净,毫无脏的感觉,但我还是觉得作者有些猥琐甚至变态。人如其文吗!比如,曹雪芹就应该有些悲观和多愁善感,普鲁斯特就应该有些神经质。否则为什么他们能写出那样的作品呢。这种鸿沟不是单凭智商、勤奋、体验生活就可以跨越的。就如同心胸宽广的人虽然可以理解心胸狭窄的人的斤斤计较,但绝对做不到感同身受。再比如我看《静默有时,倾诉有时》吧,这是一本读书笔记,作者读的那些书里面的主人公总是有些病态,回头一看他们的作者,也都活的挺“隔色”,然后我就想:一个总是看“隔色”作家写的“病态”人物的书的读者会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这么一想我就赶紧回头看看我看的那些书,还好还好,虽然不太深刻,但肤浅总比变态强多了。

《红拂夜奔》就比较奇葩了,王小波将王二的故事和李靖、红拂、虬髯公的故事穿插在一起,一会写八.九十年代的王二,写着写着就联想到了唐朝的风尘三侠,故事情节十分荒诞。虽然王小波不承认他在借这个故事讽刺当时的中国社会,但内容确实让人浮想联翩。王小波在书中说《红拂夜奔》受了卡夫卡《变形记》的影响。《变形记》是卡夫卡的遗作,写一个年轻人变成一只虫子的故事,书没写完作者就去世了。我读这本书的时候还在上大学。后来又看了魔幻现实主义大师加西亚马尔科斯的《百年孤独》,那会不明白什么是“魔幻现实主义”,现在其实也糊里糊涂的。但是《百年孤独》要比《变形记》更加荒诞。

观看《黄金时代》精选观后感800字4

年轻时常看一本《黄金时代》的杂志,以致后来别人说起“黄金时代”时,总认为指的那本杂志。

看2015年第34届香港金像奖颁奖晚会,才发现许鞍华导演,汤唯主演的关于民国女作家萧红传记《黄金时代》。

本人学识浅薄,开博上网后学到了不少东西,逛博时曾看到过博友写有关萧红的博文,可因不喜欢终究没感兴趣。

昨天逛博,又见一博友写了首关于萧红“我的黄金时代”诗文,于是在网上寻来汤唯演的《黄金时代》视频看看。

感谢汤唯!真的,若不是汤唯,我至今还不见识萧红,也不会对此人感兴趣,虽喜欢文学,但从未看过萧红作品。

认识汤唯,是从《色戒》开始,但这片我没看过,只是从此知道汤唯,看过她演的《晚秋》《北京遇上西雅图》。

后来又在微博中看到过她的一些在外用外文演讲的视频,感觉汤唯不仅演技好,文采和能力也不错,不愧为人才!

昨天午后闲来在网上看汤唯主演的《黄金时代》,汤唯,把那位民国女作家萧红,演绎得真是唯妙唯俏,棒极了!

在我的眼里和心中,感觉萧红就是汤唯演的那样,看到网上萧红的照片时,反倒觉得那不是萧红,汤唯演的才是。

汤唯演得那么好,可惜没能凭借《黄金时代》夺得第34届香港金像奖影后桂冠,片中她将燃着烟头按向手腕熄灭,将萧军离去,萧红痛苦表达的淋漓尽致,这就是汤唯,不知真实的萧红是否也这样?因为汤唯,我开始注意萧红。

说真的,我不喜欢这个不长寿的民国女作家,至于她的作品,以后有空有机会就看,但决不会刻意,更喜欢丁玲。

喜欢汤唯,喜欢汤唯演的萧红,在《黄金时代》影片末尾,我听到并看到了有关萧红的文字,我和祖父的园子。

呼兰河这小城里住着我的祖父。我出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

我家有一个大园子,这园子里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些蝴蝶极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的就跟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太阳在园子里是显得特别大。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谎花,就开一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个。只是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

从《黄金时代》中,我看到萧红是崇尚自由的,个性也很开放,她只想拥有一个安静的地方和爱,喜欢写作。

她的写作能力是无限广阔的,感情也很细腻,以致于太专注于作品创作而脱离现实生活,生活对她也太不公平了。从她的文字来看,很接近生活,作品文字描写什么的都很细致入微,直入人心,令人感动,这个还是值得学习的。

总之,《黄金时代》观后,见识了萧红,谢谢许鞍华导演导出此片,谢谢汤唯的表演,学无止境,我的黄金时代。

观看《黄金时代》精选观后感800字5

纵观萧红的一生,在这部电影里,刚开始竟有轻松之感,越看下去,心头就会一点一点地沉重起来,到后来竟有一种病态的美,既是那样的悲惨,也充满了波折的戏剧性。

萧红的父亲在她中学未毕业的时,就把它许配给了汪恩甲。可她受不了有恶习的汪恩甲,这个不求上进的瘾君子给不了她安全感和未来,相对比陆振舜,萧红越来越欣赏她的这位表哥,于是他离家出走,本以为可以从此和陆振舜获得幸福,没想到这一些都是骗局,陆振舜抛弃了她,回归了家人的怀抱。

“曾以为坚不可摧的爱情,在现实面前不堪一击,仿佛北平寒风一个随意的吹拂,便使其化轻易为齑粉。”萧红又找到了汪恩甲,两人开始同居。谁知骗语接二连三上门。有身孕的萧红与汪恩甲在旅馆欠下数额食宿费。此时汪恩甲一去了无音讯,留给萧红的,只是无尽的折磨与痛苦。

无奈萧红只好写信向文艺周刊发出求救信号。

她写过一首这样的诗歌:去年在北平/正是吃着青杏的时候/今年我的命运/比青杏还酸

“二萧”最终还是见面了,萧军很快发现这不是一个寻常女子。“出现在我面前的是我认识过的女性中最美丽的人,我必须不惜代价拯她。”

那时的他绝对想不到。正是他这所谓“大男子主义”,使相爱着的两人变得不再“合适。”

我想萧红一定是爱他的,东渡后的萧红仍对他念念不忘,那足足35封长信就是最好的见证,可萧军早已不爱她了“爱就爱,不爱便丢开。”萧红可以用连自己都觉得可笑的借口为他辩护,他却冷笑,在萧红病重时,端木不知去向,身边有骆宾基,但她却还深深思念着萧军。“我爱他,今天还爱……”

端木在娶她那一日。红豆赠君。“我只想过正常老百姓的生活,没有争吵,没有打闹,没有不忠,只有相互谅解,爱护,体贴”。可端木给不了她安全感,重庆被日军轰炸那一日,端木不在她身边,反到是骆宾基始终握着她的手“不要怕,我会一直在你身边的。”

萧红在病重时对骆宾基说“我早就该和端木分开了,我要回家乡去,你不要为我担心,我不会在这个时候死的,我还有《呼兰河传》第二部要写,我会好起来的。”然后,她冲着骆宾基说:“骆君,到那使你肯娶我吗?”骆宾基愣在那里不知道怎么回答,他深知那一天永远不会到来了,她之所以这么说,只是在和这个她挚爱的人世间,委婉的道别罢了……

萧红向文艺周刊发的求救信中有这样一句话:“我曾经有过少女梦想,美丽和青春,可如今这一切都毁灭了……也许人生除了冰冷和憎恶而外,还应该有温暖的爱……”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