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惨世界影评(3篇)

悲惨世界影评 篇1

上周看完《悲惨世界》(人文社08年插图精华版,1400页的书有几个扎眼的错别字),心里难以平静,周日下午在书店里看到有1958年的上译版《悲惨世界》电影,就买了哈。回来花了两个晚上看完,除了中文配音有几段不知道为什么换成了法语之外,内容本身倒也没太大问题。不过,对于刚刚看完小说的人来说, 1958年的这个电影版本和雨果在我头脑里酿起的风暴相比,太太过单薄了。

首先一点,冉阿让的扮相,从苦役犯时代,到市长时代,再到割风时代,都是一个模子,甚至从成为马德兰到最后去世,连发型都没有变过。主人公的面部表情,总是很严肃。与此对应的是沙威这个演员的选择,选了一个胖乎乎的,一副老好人的样子,一点沙威的冷酷无情,不知人性为何物,都体现不出来啊。当然,这也跟整个剧本对沙威这个角色戏份的大大弱化有关。

雨果在原著中用了逾四成的内容来谈纯粹“故事发展”之外的问题,例如滑铁卢战役,巴黎流浪儿的素描,巴黎下水道的历史,女子修道院的历史,巴黎黑话的历史,街垒的历史,等等。尽管如此,由于时间跨度太长,与主线息息相关的重点人物很多,电影在这方面大刀阔斧的删减大大削弱了原著的细部结构。举几个例子来说,比如德纳第夫妇,原著在描写他们对待小珂赛特的时候,完全是一副虐待狂的模样,到了电影中,珂赛特夜里去森林打泉水,不但有独轮车可以放水桶,晚上也有类似马圈的地方睡觉,而不是书中描写的楼梯底下。还有,马德兰两次越狱,也被压缩成一次。书中扣人心弦的一节,沙威在巴黎城内追捕冉阿让和珂赛特,到了电影,就提前到了德纳第酒馆。还有更大的简化,就是女子修道院,冉阿让冒着暴露身份危险救下的割风在电影里完全成了路人甲,而不是书中描写的那么惊心动魄。老割风在冒险将冉阿让装入棺材,运出修道院,又因为失策,差点将他活埋,那种对义人知恩图报的感情在电影中直接被忽略了。另外,对马伯夫老人,也就是在街垒战中牺牲的第一个公民,对他的背景生活完全没有交代,原著则花了大量篇幅介绍这位神甫,植物学家,如何在复辟时代和1830年后一步步被社会逼上绝路的,只有在看到这些之后,才能理解马伯夫,这位参加过1789年革命的老人,毅然加入到巷战中,擎起红旗牺牲的意义。那个全书最让我喜欢的角色,小伽弗洛什,电影里对他的描述也太粗线条了一点,感觉就像是德纳第的一个淘气儿子,无知的参加巷战,为了捡子弹给战士们,不顾枪林弹雨死在战地中央。书中对伽佛洛什的描写是动人至深的,特别是他那种乐观的精神,对于恶的父亲,他救过命,对于无依无靠的幼弟,他提供过住处。小兄弟三人缩在大象肚子里的剧情在电影里完全不见了。还有很多角色在电影中完全成了路人甲乙丙丁,连脸谱都谈不上,ABC社的领袖们,英勇牺牲的安灼拉,公白飞,博须埃,都没有几句台词,马吕斯的那个耄耋外公,也成了毫无深度的老色鬼,小丑角色,他满脑子的18世纪思想,对外孙深厚的爱,电影中完全体现不出来一丝一毫。

说一千道一万,1958年的版本不好啊不好,没看过原著的千万不要先看这个版本,会对原著的结构和人物形象留下浅薄的第一印象。看过原著,可以拿这个版本做些参考。毕竟演员的功力深厚,上译老人的配音也很好,看至结尾时,我依旧像看书时那样热泪盈眶。

悲惨世界影评 篇2

近一年以来让我印象深刻的影片无疑是那部音乐剧《悲惨世界》。当然,在新远落座之时我并不知道这是一部音乐剧,因为决定选择这部电影是我们的临时决定,之前也未做功课。但是,开篇的《Look Down》的合唱就深深地打动了我,近乎熟悉的旋律拉开了一场宏伟故事的幕布。一面在回忆当年那个版本的黑白电影,一面在回忆小说的情节。这部小说相信大数人耳熟能详,相信无须我再花笔墨介绍情节。这部影片的精彩之处在于把音乐剧化身于电影拍摄,而且,他成功了。

在这部影片中,冉·阿让、芳汀、珂赛特,马利尤斯,把我们带回了大革命前的法国。在这里,革命已经萌芽,人民即将觉醒,受煎熬的等待着黎明,被伤害的寻找希望。感谢休。杰克曼、罗素。克劳、安妮。 海瑟薇等人的精彩表演,他们还原了这部著作。感谢伟大的维克多。 雨果,创造了这部文学史中的珍宝。我犹记得当时看这部电影时,我克制着自己,不要流泪,无论是安妮。海瑟薇那段独白《I Dreamed a Dream》,还是之后革命失败的那段《Empty Chairs At Empty Tables》,虽然坐在我身边的。朋友已经泪流面满。当最后的一幕出现,众人高唱《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的时候,感觉到压抑的心脏才得到缓解。革命终究要来临,这悲惨的世界终将有终结的时候,小珂赛特们将不再重复那悲惨命运。

悲惨世界影评 篇3

我对好莱坞的歌舞片有所印象,《音乐之声》应该算是我接触的第一部此类作品。美妙的歌声与奥地利优美的风景,给我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携奥斯卡三项奖而来的电影《悲惨世界》,又给我观看歌舞片的记录中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影片的故事背景发生在1815至1932年,先后横跨27年。《悲惨世界》围绕主人公冉阿让假释出狱后成功融入上流社会并实现自我救赎升华高尚人格的过程,融入18世纪法国的政治、历史、文化、世态等社会生态,电影油画般的布景,借鉴音乐剧的优美唱腔,工整的电影情节,使观众很快摆脱因唱歌等对白形式引起的不适。相比原著和音乐剧,将故事和视觉化的电影版简化了人物,情节清晰,为保留经典唱段,而故事情节完整性有所欠缺,如未看过原著,会对人物性格变化的理解有所影响。

看完《悲惨世界》先得说冉阿让和沙威两人,最早出场的也是他们。休?杰克曼演的冉阿让基本算称职,他的演唱中规中矩,没有惊艳之处,也并非不能入耳。再看罗素?克洛演的沙威,就不尽如人意了,他表现出了一个尽忠职守、忠于法律的侦查员,刻画了一个严格遵守法律,却陷入忠义两难全的困境的公务员形象,以自杀的形式宣告当时罔顾百姓苦难的国家制度的死亡。()遗憾的是,他无论表演还是唱腔都差点温度,即便在投河自尽前那番独白,都显得很平淡,可以这么说,他的表演没有沸点,就像吃了一碗没热透的冷饭。

一定要先提安妮海瑟薇饰演的芳汀,尽管只是女配角,表现可圈可点,充分证明了那句著名表演艺术家李默然曾说过的:对于表演这个职业来说,永远只有小演员,而没有小角色”正确性。芳汀是一名年轻女工,与男友热恋,生育后,却被男友恶意抛弃。她在工厂从事女工养家糊口,将女儿寄托在酒馆老板家,希望受到照顾,然而女儿没有儿童期并未受到一丝照顾,而被当女佣。在工厂上班时,收到酒馆老板索要费用的私信,却被工厂女工发现,嫉妒芳汀美貌的女工联合起来羞辱排挤她,最后被联合工头无情赶出工厂,一文钱都没付就被扫地出门。芳汀走投无路,变卖了首饰、牙齿、头发甚至肉体,不幸沦为一名***。在堕落后,她伤心欲绝,一曲《I Dreamed A Dream》如泣如诉,表情与声音完美融合,让我仿佛置身于芳汀的身畔,听她诉说。对于一个非职业音乐剧表演者来说,这样的,也是她仅仅出场20多分钟就能夺得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的原因。

片中出场不多,但给人留下完美印象的,则是萨曼莎?巴克斯饰演的艾潘妮,她可以说是全片表现最好的演员,无论歌唱还是表演,都拥有极其感染人的魅力。《on my own》这段在剧中极具表现力的唱段,被这位1990年出生的英国女演员唱到感天动地,那一刻,我也不禁在黑暗的影院中潸然泪下,被她塑造的角色所表现出来的高贵人格所感动。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