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吧,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观后感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观后感呢?这次为您整理了《吴仁宝》观后感(优秀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0月26日我观看了电影《吴仁宝》,电影主要讲述华西村的领头人———村党委书记吴仁宝带领华西村民走上致富的道路。我的观后感是这样的:他不仅是一位“画饼充饥”的人,而且是一位把“画饼”变为“真饼”的人,始终走在时代的前端,创造了华西的辉煌。
从买大磨盘,“15年规划”平整田地起始,他就开始向华西村民“画饼”,并让助手画下来。什么困难都难不倒他,他们凭着自己的劳动和不怕吃苦的精神,提前5年完成了“15年规划”带领华西村民吃上了“真饼”———农业的丰收。到“顶风”开办小五金作坊时,他不满足于农业上的成功,开始向工业进军。让助手在长副纸上画下“画饼”,再向村民描述“画饼”。什么困难都压不倒、吓不倒他,带领华西村民吃上了“真饼”———实现了原始积累。最后到继续走集体化道路,建立村集体工厂。这次他把未来宏观的“画饼”刻在了墙面上,带领华西村民吃上了“真饼”———走上了致富的道路。什么都夸不倒他,他的语录:“家有黄金万两,一日不过三餐,住房独占鳌头,也只睡一个人的位置”。作为华西村的领头人,坚持不拿最高工资,不住最好的房子。他认为如果在做工作中已经实现了难不倒的目标,有了一些成绩,上级要夸奖,那也要夸不倒。否则,在夸奖面前开始沾沾自喜,这样离倒下去的日子就不远了。
要有一种坚定的信念,清醒的头脑,始终沿着自己经过实践证明的路线继续前进。吴仁宝认为,如何能够做到“三不倒”呢?那就是要做到实事求是,就是要有一种敢于为理想献身的精神,这位从全票当选到缺票落选都经历过的村支书,为了实践自己的社会主义理想的目标,不管什么时候,从来都是一如既往地工作着,奋斗着。人家问他,这是为什么?吴仁宝说:“因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共产党员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同时他说:“我们既要相信组织,又要相信群众,有了这样的基础,什么都难不倒我了。”时代的节点为华西人带来的是一次又一次的挑战和机遇,他们凭着自己的劳动和不怕吃苦的精神,在党员老书记吴仁宝的带领下,始终走在时代的前端,创造了华西的辉煌。
华西村人始终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不动摇。“个人富了不算富,集体富了才算富;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算富。”———宏伟而又壮观的“画饼”。华西富了,坚持做到不忘集体、不忘国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建设。
吴仁宝的“画饼”符合农民群众的思想,实际起到潜移默化、日久见功的作用。而作为一名国家工作人员,我想把这“画饼”的精神延续,更想将这“画饼”变成“真饼”,从平凡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践行,让成长的每一个脚步带着恪守敬业的无悔。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我会不断学习吴仁宝把“画饼”变成“真饼”的精神,把“难不倒,夸不倒,吓不倒”贯穿工作始终,始终把国家和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
作为一名江苏人,华西村的事迹及吴仁宝的名字可谓如雷贯耳;但对于一群“泥腿子”是如何创造出“一部华丽的史诗”,始终未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吴仁宝》这部拍摄精致、细节考究的电影,不仅让我补上了这一历史课,更让我仿佛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深刻感受到党和群众紧密结合、开天辟地创造新时代的豪情。其中,几点关于作为党员的自我要求、关于平时做事做人的准则等感受尤为深刻。
首先,要为群众着想,发挥党员的带头示范作用和克己奉公的精神。华西村的成功,得益于吴仁宝的敢为人先,也得益于全体华西人的共同努力,可见一切发展都和人民群众密不可分,而要团结群众,就必须首先为群众着想,一切以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在华西村发展的过程中,也曾出现过一些反对的声音,但正是因为吴仁宝的带头示范、克己奉公,才使得群众消除顾虑,团结一致。例如在买磨盘时,在开发荒地时,吴仁宝都“身先士卒”,最先拿出自家的米、带着党员为公家背石块建磨坊,因为他一切行动的出发点都是群体华西人的利益,才最终感动了人民群众,大家才会自发团结起来,在即将过年的飘雪天里仍热火朝天的开发荒地。而对照自身工作,作为一名基层党员,我们也要发挥这样的精神,在工作和生活中多为大局着想、为观众着想、为他人着想,促进集体凝聚力的形成,带动所处的部门形成更好的向心力。
第二,夯实能力、敢于担当,以实力树立威信。改革是一件充满风险的事情,但正如吴仁宝所说,他给华西人描述的蓝图,什么时候落空过?而这一切,都得益于他敏锐的观察力和过硬的实力。吴仁宝在华西村的发展过程中,有几次决定其实是与群众的想法“背道而驰”:例如电影开篇买磨盘时,以及华西村拒绝分田到户、乃至开办小五金厂、喷雾器厂时,对于当时的普通百姓来说都(★)是极大的冒险。但正是吴仁宝超人一步的决断力和敢于担当的精神给了华西人很大的信心,才使华西村把握住了每一次发展的机会,吴仁宝也逐步树立了自己的威信。类比而言,作为一名研发岗位的电视工作者,我们也需要这样扎实的业务能力、敏锐的观察力,从而作为创新力的支撑,让实力成为权威的最好注解。
第三,发挥无私奉献精神,打好群众基础。党员要有无私奉献精神,吴仁宝则用他的行为做了很好的示范,这也为他推进改革奠定了群众基础。例如在开辟荒地得不到群众支持时,是他背着老乡生病的孩子走了几十里路、并成功启动医院发电机,最终挽救了一个孩子的生命,从而得到了乡亲们的支持;他忍痛将自己的亲身儿子过继给丧子的乡邻,让另一个家庭重燃生活的希望。这样的行为早已超越了一个书记的行政职责,但也正是这些生活中的无私奉献,让老书记和人民群众真正成为一家人。群众基础也是开展工作的基础,注重大事上的无私,更注重生活中的细节,将成为我们这些基层党员不断进步和提高的动力。
吴仁宝的一生也不是一帆风顺,他也曾遭遇人生的多次挫折,也曾遭遇群众和领导的不理解,但他仍保持着实事求是、为群众着想的原则,保持着积极向上的态度,这也值得我们去学习。华西村创造的物质财富让我们惊叹,而这部电影所传达出的华西精神更为宝贵,而这才是具有可复制性、值得我们思考学习和珍藏的精神财富。
20xx年4月17日,学校党委组织观看了电影《郭明义》,我深有感触。他几十年如一日,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践行着雷锋精神,在自己平凡的人生中,创造了不平凡,并给人们带来无数次的感动。影片中有这样一个片段,让我印象尤为深刻:
当他为了一个患有白血病的孩子四处奔波找匹配的造血干细跑时遇到一个企业老板,老板质问到:“郭师傅,你觉得这些年对得起家里人吗?如果你对得起,你至少应该让他们过的好一点,你现在的生活不是不富裕而是很寒酸,可就是这样,你还到处捐款,到处献血,甚至把自己家里的电视机送给别人,弄得家徒四壁。郭师傅,你觉得你的家人会怎么看你?”郭明义是这样回答的:“我是一名党员,我要让别人看出来,要不然我要这个党员干什么?”
“我是一名党员”多么简单的一句话,但是其中蕴含的意味却耐人寻味。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们有没有以“我是一名党员”来严格要求自己,值得我们每个党员教师反思。参加工作三年多了,从最初的“叫苦不迭”的“迷途羔羊”,到现在逐渐适应这项工作,觉得自己在教师这条路上,成长了许多。但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仍然与“我是一名党员”的标准有一段距离。
首先是态度上,缺乏年轻人应有的朝气和热情。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缺乏迎难而上的勇气。其次在工作方法上,缺乏创新意识,满足于现状,提高少,重复多。最后在自我增值方面,业余时间被家庭琐事充斥,不懂得合理利用时间为自己充电。
我是一名的党员教师,就必须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积极学习,不断积累经验,时刻以“我是一名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勉励自己。
十八大以来,为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对群众路线工作的最新要求,立足新起点、开启新征程、迈出新步伐,全省上下大力推进创先争优,深入学习华西经验,充分发挥华西村等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近日,我有幸听读了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的报告,如获至宝,受益匪浅。
提到华西,夸赞之声不绝于耳,尤其是对大名鼎鼎的“老书记”吴仁宝。正是在其带领下,华西村由上世纪六十年代一穷二白的小村庄发展成为今日年产值超500亿元的天下第一富裕村,别墅成群,轿车统配,家庭最低储蓄超百万。走进华西,一个个地标映入眼帘:328米高的龙希大酒店,一座座塔楼和钟亭,各式仿古今中外的建筑和雕塑……华西,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是一部丰富的奋斗史书,更是中国农村集体经济的神话。
纵观华西的发展可知,多种因素促成了她的成功:如地域特殊性,地处苏南,经济基础好,人多地少,劳动力得以从土地中解放出来;积累了发展的第一桶金,六十年代末,为了致富,建立了小五金厂并在夹缝中生存壮大;实事求是,不跟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坚持发展乡镇集体经济;以市场为导向,抓住了改革开放的大好机遇,一路腾飞;有一个好的带头人和团结协调、开拓创新的领导班子等。华西村的发展经验中,我认为最珍贵、最值得借鉴之处在于始终坚持科学的发展精神和心怀造福于民的责任意识,即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发展思路,既紧跟中央精神,又牢牢把握村情;始终把百姓利益放在心上,把“个人富了不算富,集体富了才算富;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算富”作为不懈追求的理想抱负。
农民要富裕,单靠农业发展是不行的,华西在那个年代开了苏南发展工业的风气之先。从最初的不满足于种地到不满足于只搞小五金,到不满足于只是搞一般的生产。这是一个村集体的发展壮大之路,更像是一个企业的转型蜕变之路。厚积方能薄发。当改革开放的大潮袭来时,他们敏锐地抓住了机会并大胆开拓,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特色的科学体制和灵活机制作保障,做到“听中央的不走样、听国外的不走神、听老百姓的不走偏”,既紧跟中央政策,又不脱离村情,经济实力逐步增强。
一个好集体离不开好的带头人。带领华西建设发展50余年来,老书记每天工作超过12个小时,几十年如一日;当村里人都住进了新式别墅,他却仍然住在七十年代的老房子里。记得在一个访谈节目中吴书记说:华西的模式是可以复制的,关键一条,那个村的一套班子是不是真正为人民去考虑;认真工作、把自己的名利丢在脑后了,就可以复制华西的模式。这几句话听了让人尤为触动。是的,只要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定会走上富民之路。
华西经验被传诵了多年,仍历久弥新。深入学习这些经验,关键在于深刻领会并结合实际,忌浮光掠影,更忌照抄照搬。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牢牢把握科学发展、造福于民的根本方向,努力走出一条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路子。
透过电影《吴仁宝》更加深了我对华西村的认识。华西村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而应对挑战的根本法宝只有四个字:实事求是!作为基层干部,吴仁宝对实事求是的理解很朴素,叫做“吃透两头”、“两头一致”。吴仁宝的所谓“吃透两头”,指的是吃透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吃透本地工作实际。“两头一致”,则是一头与中央持续一致,一头与老百姓持续一致。因此,不管政治风云如何变幻、国家方针政策怎样调整,他与华西村都能够启动自己的“响应机制”,一次次抓住发展机遇,实现超前发展、科学发展。吴仁宝的人生经历深深吸引着众多的人,带领华西村民走出了一条具有普遍好处的农村发展和农民致富之路。
电影里还有个小插曲,一个父亲的不舍和无私深深地打动了我,他把他的小儿子阿四送给一位刚刚失去儿子的人家,嘱咐阿四为那户人家养老送终,阿四由起初的哭闹、不原意到最后的理解,他的懂事、理解也打动了在场所有的人。
电影的最后吴仁宝说他的成功有两条,一是实事求是,二是埋头苦干。作为党员,我们务必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务必以老百姓为本,吴仁宝说,人民幸福就是社会主义,全人类人民幸福就是共产主义。务必与时俱进,永不止步,永远不满足于自己现有的成绩成果,永远在追求更加完美的生活。务必实事求是,对现状有清醒的认识,对未来有清醒的规划,对上级政策有自己的理解,对下级宣传有自己的办法,这样才能够集合最大的力量办实事、办好事。
有幸观看了镇组织的党性教育片《吴仁宝》。以前只听说,华西村和吴仁宝,看完影片后,我不仅被华西村的突出发展所震撼,更被影片中主人翁吴仁宝实事求是、感人至深的“泥腿子”事迹所打动。深切的感受到,吴仁宝不仅在事业上有魄力,在为人上也有亲和力。他的事迹,他的的精神值得我们大学生村官,特别是共产党员学习。
学习吴仁宝,就是要学习他用心想事,做一个有想法,思路的“明白官”。从“捐粮食、买磨盘、盖磨坊”搞农副业生产,到动员全村计划用15年的时间整合全村800多亩地,到顶着不分田到户的压力搞工业,最后到建厂上大项目、搞“大华西村”的构想,吴仁宝总是用超一步的干事意识,用发展的眼光不断推动着华西村的发展,最终“造就”了天下第一村——华西村。
学习吴仁宝,就是要学习他激情干事,做个敢想敢做的“硬气官”。面对华西村众人对他的发展构想表示质疑时,吴仁宝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用敏锐的眼光和敏捷的思路,并以脚踏实地、抢在前、干在前的精气神,带领全村群众开展建设,一次又一次自己的构想、图画中的“美好”变成了全村老百姓能感受到的“幸福”,实现了华西村的大发展、大繁荣。
学习吴仁宝,就是要学习他清正廉洁,做一个“清白官”。对于华西村的富有是众人皆知的,全村的人基本都是千万富翁,我们在惊叹华西村的富有同时,更多是对华西村领路人——吴仁宝的敬佩。已经进入21世纪,吴仁宝住着的还是华西村现今仅存几栋的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老式房,而且室内装潢也很陈旧。这一切与华西村别的村民比起来的确是很寒酸。正如吴仁宝所说:“家有黄金数吨,一天也只能吃三顿。豪华房子独占鳌头,一人也只占一个床位”。物质享用有限,精神文明无限,让我们看到了吴仁宝“心底无私天地宽”的坦荡胸怀和崇高境界,也让我们对这位始终坚持为人民谋幸福的老书记由衷的敬佩。
学习吴仁宝,还要学习他对人民群众的至仁至爱。看完电影,我终于明白吴仁宝为什么受大家爱戴,原因还在于吴仁宝常怀忧民之心,始终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心坎上。面对村民家中病的奄奄一息的孩子,在交通工具极其缺乏的情况,吴仁宝带领群众背着孩子徒步走了100多公里,硬是把孩子从“鬼门关”前拉了回来;面对村中“老张”孩子突然逝世,为了让“老张”两口子有一男孩为他们养老送终,吴仁宝忍着对自己孩子的爱和愧疚,硬是将家中的“阿四”送给了“老张”。将心比心,在看到那些情节的时候很多观众的眼睛都湿润了。谁又能舍得将自己的孩子送给别人呢?吴仁宝此时的心是酸楚的,但是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吴仁宝化“小爱”为“大爱”,做了常人难以做到的事情。面对如此的村干部,我们除了尊敬和爱戴,还能说什么呢?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只有你把百姓放在心中,百姓才能把你放在心中;只有你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能把你当亲人。我们大学生村官与吴老书记有同样的工作环境,也许我们的意境需要升华,我们的干劲还需提升。
四十年前,华西村“半月无雨苗枯黄,一场大雨白茫茫”。在吴仁宝书记带领下,这里变成“既富了口袋又富了脑袋”,并有“天下第一村”美誉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华西村名扬天下,其领导者——老书记吴仁宝也赫赫有名。十月二十六日,淮安市水利局组织了全体干部职工观看了电影《吴仁宝》,回来的路上,脑海里不断闪现老书记本人以及电影中经过艺术化处理的老书记的形象闪,想了一路给自己一句忠告——适当的“比较”会让内心闪耀光明。
吴仁宝说:“一个共产党员就是为民利益的一面旗帜。无论任何时候,我坚信一点,共产党是要为大多数人民谋幸福的。共产党员就应该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见到荣誉就让,见到困难就上,只要明富,不要暗富;明的少拿,暗的不拿。我始终做到‘三不’:不拿全村最高工资、不拿全村最高奖金、不住全村最好的房子。”
吴书记这一段话,普通、朴素、平实、无华。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能够说得出,而且有许多人能够说得更漂亮,更动听,甚至倒背如流,甚至在台上信誓旦旦大说特说过。无足为奇。作为一把手的吴书记,始终做到“三不”,实在是了不起的。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现实生活中,我们又有几人能做到?我们不难见到,面对实际利益,我们耳闻目睹的一些基层一把手很少不得第一的:福利分房,一把手排名第一,优先挑选;分发奖金,一把手排名第一,数额最多;工资晋级,一把手排名第一,捷足先登(大多情况下,同等硬条件,官者在前,兵者在后);就是一个捐款公布名单,一把手也排在第一,不是捐款第一,而是书写其名字得排在第一,否则就有意见。也就是说,荣誉也得第一,不能拉后!吴仁宝书记的“三不”有几个一把手能够做到?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大家是有目共睹的。
孔子《论语·季氏》云:“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孔子的“九思”,强调的是君子行为特征,也是如何成为君子的重要途径。我们党员干部经常与群众打交道,肩负着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责任。“见得思义”,见到可以得到的东西时,要考虑是否合乎道义,自己是否应该得到。应当恪守法纪和道德的底线,不为金钱所困,不为名利所惑,不为美色所迷,不为权欲所制。吴仁宝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见到荣誉就让,见到困难就上”,“不拿全村最高工资、不拿全村最高奖金、不住全村最好的房子”,毫不含糊,毫不遮掩,观点明确,立场坚定,斩钉切铁,掷地有声,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干部的伟大胸怀。
我们共产党员干部要像吴仁宝书记那样,说真话、实话,办真事、实事,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而且做的比说的还好。要像吴仁宝书记那样,一要有为老百姓服务的长期行为,二要听取群众意见,三要经常找自己的不足,寻找差距,纠正不足。要像吴仁宝书记那样,“让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是我最大的幸福”,“有福民先享,有难官先当”,像吴仁宝书记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慎始、慎独、慎终,永远保持共产党员的纯洁性和先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