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观后感吧。观后感你想好怎么写了吗?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金陵十三钗》观后感(精彩9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南京大屠杀,这是一段中国历史上最悲惨最深重的耻辱,是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痕。以至于张艺谋2011年导演的《金陵十三钗》我2019年才观看。很早之前就听朋友们说起过这个电影,无一例外都是好评,但是只要我想起是南京大屠杀这一题材时就心生胆怯,不敢观看。今天是下定了很大的决心去观看的,毕竟事情已经发生无法逃避,不如主动面对。《金陵十三钗》这部影片把我带进了那段嵌入我们灵魂,深入我们骨髓的惨痛历史中:南京大屠杀,整整六个星期,南京就沦为了地狱,30万同胞惨死在敌人的刀枪下,无数的妇女惨遭蹂躏,到处是死尸,到处是鲜血,山河失色,日月无光。在这场毫无人性的杀戮中,每个人的命运都和整个国家的命运连在了一起,这里面有像花骨朵般还未绽放的十三四岁的教会学校的女学生,有秦淮河边倚栏卖笑出卖肉体的***,有一个教堂的小打杂,有一个开始还只是想赚点钱捞点油水的美国殡葬师。当死亡向他们逼近时,当一群花朵般纯洁娇艳的少女即将遭受到日本鬼子禽兽般的蹂躏时,相信每一个身处其间的有一点点做人的良知的人都会挺身而出,在残酷的战争面前,他们每个人都完成着自己的心灵救赎,那个二流子殡葬师成为拯救女孩们最关键的人物,那些秦淮河边卖笑的***们和那位教堂小打杂顶替了女孩们慷慨赴死。
影片对这些生活在人群最底层的***们的刻画非常成功,***们刚进入教堂时霸占了地窖,***们袒胸露乳,浓妆艳抹,话语粗俗,一片活色生香的场面与之后***们打算顶替女孩们去赴死亡之约,她们洗去铅华,剪掉头发形成鲜明的对比,“商女犹知亡国恨”,当屏幕上出现了***们脱掉艳丽的旗袍,剪去妖艳的头发,换上学生们的服装时,我相信所有的观众也随着她们进行了一场心灵的洗礼,她们看起来是那样的纯洁,那样的高尚,就像小说中写到的:人生来是有贵贱之分的,女人尤其如此,如果一个国家的灾难都不能使这些女人庄重起来,她们也只能是比粪土还贱的命了。这群可敬可佩的***们,用她们的生命洗涤了身上的污垢,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展现出人性的光辉,那一刻她们像天使般纯洁,像圣母般高尚。影片中还有一个人物的塑造,我觉得非常成功,那就是佟大为饰演的军人李教官的形象,他是整个沉重压抑的背景下最亮丽的色彩,他是中华民族冲破黑暗走向光明的一线曙光,他是中国人不屈不挠,誓死卫国的精神的代表,中国正是因为有着无数这样的不愿做亡国奴的中国人,才使中国从那个噩梦中惊醒,奋起反抗,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最终把日本鬼子赶出了中国的土地。
这大概是我看到的,第一部,也是最后一部不敢看第二遍的电影了吧。我已经无法用文明的语言来描述日军的禽兽之行了,纵然说上一万句骂人的话,也无法安抚饱受摧残的先人的伤痛。但是身为中华儿女,不敢不尽绵薄之力,我将与我后代子孙共同铭记这段历史,刻于骨,融于血。
看完《金陵十三钗》,我很难不被这十三钗触动,我甚至会忘记了她们的职业——***。她们第一次来到教堂的时候,眉目艳丽,穿着旗袍披着貂皮,嬉笑怒骂,走起路来腰肢一扭一扭,满是风尘女子的味道。一来就占领了地下室,在里面肆无忌惮地打牌,换衣服,衣衫不整地和外国人调情。
“她们把秦淮河的脂粉味带进了教堂。”
一群让人生厌的女人。
没人会想到就是这样一群女人,会为了一根琴弦而用生命犯险,没人会想到,就是这样一群女人,愿意用命去护着一群抗拒她们的孩子。人性——这是我在她们身上最为触动的一点,也是贯穿了整部电影的一点。我不想谈诸如大背景下小人物的纠结这种宏大的主题,我只想说一说电影里的这群人体现出来的人性和感情。
张艺谋在电影里,用了很多反转的手法来塑造人物,将这份人性和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表现得那么动人。
电影里的每一个人都是活生生的人,她们不是完美无缺的,她们都有缺点。那个来教堂收殓教父的外国人约翰,贪财,好色,怕事儿,应对男孩的免费修车请求不为所动。这样的一个人,在日军闯进教堂时想到的第一件事情是躲起来,把那群无力的女学生丢在外面。但就是这样一个贪生怕死的人,用还在颤抖的手撑起了教堂的红十字旗,大声控诉日军的罪过和教堂的不可侵犯,将那群女学生护在身后。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同伴告知自我仅有唯一一个机会离开南京时说“我不能抛下那群学生”。当然还有那群女人,我还记得她们因为怕死把全身是伤的军人赶出教堂时的气愤,所以我能更清楚得感受到看到她们代替女学生赴死时的难过。
这样先抑后扬的手法,让这份人性更加动人。电影中的每一个正面人物,身上或多或少都有这个特征,都有着一份生命的鲜活。
《金陵十三钗》的故事发生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电影背景便免不了战争的血腥和惨痛。电影的开场就是女学生在战争的狼藉中逃命,身后是狰狞的日军。导演在电影开头就不遗余力地渲染了战争的残酷和日军的残忍。其中中国军人排成队,用身体挡住坦克,让爆破手尽力接近坦克的画面狠狠地刺痛了我。落后的祖国啊,付出那么多条生命才炸掉了一辆坦克,而敌人后面还有很多辆坦克。张艺谋是细节处理的高手,他让紧接补上的那辆坦克只在镜头里出现一小部分,但已经足够刺痛人心。
那十几个女人的出现让我们短暂地忘了这份残酷,将欢笑和生机带进了教堂。敌人是野蛮的,军人是冷酷的,女学生是惊恐而苍白的,仅有这十几个女人是鲜活的,笑嘻嘻的。她们来的时候是笑的,包括最终决定代替女学生赴死的时候也是笑嘻嘻的,爽朗甚至有点泼辣地叫喊要改一改自古以来“婊子无情”“商女不知亡国恨”的骂名。她们在笑,约翰教父在强装地笑,女学生因为逃过一劫在笑,她们都在笑,笑得让我们差一点就相信了这次赴宴不是必死,那些女人还有机会回来,直到小蚊子上车前突然爆发的哭喊,我们才突然醒悟。
导演一向没把主角刻画成完美无缺的英雄,人性的第一个字是人。他用小蚊子的哭告诉观众,这些女人都是普普通通的人,会怕死,但即使这样她们仍然选择赴死。最终她们离开教堂时,镜头从空中往下俯拍——十三钗们穿过地上大大的红十字架一个个走出去,红十字架是救赎、生命的体现,这样的镜头让这一次离别充满杯具和讽刺色彩。
电影结束了,人们的思考却没有结束。
在我的印象里,自宋朝以后,秦淮河就被赋予了一种优雅、放荡的女性气质。李师师是宋朝的名妓,宋徽宗挖了地道与她幽会。有皇帝老儿带头,民间顿时风行起歌妓文化,一时刻,秦淮河畔,莺歌燕舞,胭脂留香,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市井贩夫,那里便是他们心慕的圣地。这些歌妓,不仅仅仅卖身,她们各自身怀绝技,琴棋书画,吹拉弹唱,使得这一块烟火之地成了一个文化的风向标,造成了秦淮河的繁荣景象。在之后的千年中,虽然政权屡屡更替,但丝毫没有影响到秦淮河的歌妓文化,那里照样笙歌缭绕,夜以继日。但之后的政权毕竟没有宋朝的开化,宋朝的歌妓是圣洁的,氛围是浪漫的,而之后歌妓逐渐沦为了社会底层,这个身份也变得肮脏起来。虽然如此,秦淮河的歌妓仍然保留了一些好的传统,她们在这一行业中,不仅仅仅只是带给肉体上的服务,更为众多寻花问柳之人带给一种精神上的奢靡和满足。因此,她们才称之为歌妓,而不单是一般称谓上的。要我说,歌妓作为一个文化群体,她能够是一种行业,但不是,做的只是一种交易。交易越简单、越直接、越赤裸裸,就越显得肮脏。
恕我斗胆直言,我觉得歌妓文化是没有必要做过多诋毁的。歌妓代表了女性的一种气质,使女性的内涵变得更丰富。如果没有构成这一种文化,女性气质中表现出的放荡就绝不优雅;性虽然让人满足,但绝不会让人懂得浪漫;美女确实很美,美得让男生流口水,但绝不会让人感受到心旌荡漾这种完美。我当时在阅读《姑妄言》这种的开篇时,就突然意识到:男生寻花问柳把佳人拥在怀时,他满足的不是性爱,而是一种对女性气质的占有和享受。女性气质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美学,一般人驻足远观去欣赏它,体会它,只有嫖客才千方百计想要占有它。而歌妓,确实能把这种气质表现得淋漓尽致。
我一向对女性充满了好奇和神秘,当然性爱只是很少一部分,更多的是对女性气质蕴含的美。因此在电影《金陵十三钗》公映后,我怀着极大的冲动进电影院观看了这部影片。影片就写了这么一群歌妓,她们的美摄人心魂,举手投足间让人意荡神游,但她们不是纯粹的性工作者,不只是为金钱而麻木不仁,她们同样有母性,有爱。
看完这部影片着实让人难受,这类战争题材的电影也确实太多了,但歌妓在这部影片中是一个最大的亮点。如果没有她们,我一般是不愿看这类电影的,这不表示我不知国耻,而是发自内心地害怕、恐惧,残酷的历史我有使命不去忘记,但细节我不愿意深究,这无疑是一场恶梦。我看这部电影,就是冲着这些歌妓去的,我知道有她们充实女性气质,这部电影能让我们发现战争中的另一个侧面。战争是灰色的,是惨烈的,虽然她们的存在并不能扭转这种杯具,但她们在这种环境下仍然青春,仍然美丽,仍然满怀向往,仍然充满活力,甚至,她们能以自己的方式有所担当。这就是女性气质,只有她们这个群体才能体现出来。我假设,如果这部影片中没有她们,那么观众只能看到血泪和仇恨。满眼的血泪和仇恨,那么我们怎样看到光明和期望?
我很喜爱张艺谋导演的这部影片,这是中国电影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这么伟大的作品,从美学好处上说,注定是世界的,它成功地再现和塑造了一种女性气质。
走出电影院,我立刻想起多年前一部同样伟大的电影作品——《辛德勒的名单》,我试着把两部影片相比较,发现两者诸多相似,诸多亮点。同样是描述二战时的作品,欧洲人以此表现了民族的大义和悲歌,中国人也理应有这么一部作品与之辉映,毕竟,中华大地是二战的主战场之一,中国人民为这场战争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所幸,《金陵十三钗》满足了这个世界性要求。
最后我还是要强调一句:看《金陵十三钗》,我看到的是一种女性气质。无论在什么历史背景下,无论在什么环境中,女性独有的气质就像一面镜子,总是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光线越刺眼,反射就越强烈。这是一种美,我看到的就是这样一种美。
1937年12月13日。
南京。
火光满天,枪炮轰鸣,血流成河。
三十万人,躺在血泊中,生命永远定格。
这惨痛的记忆,永远也无法让我们苦难深重的民族忘却。
隔着历史的风云,越过岁月的尘埃,导演们一次次在银幕上重现这一幕,《南京 南京》让所有观众泪奔;雕塑家们用血泪雕成凝固的历史,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前树立的一尊尊雕像记录着民族的苦难;作家们压抑着悲痛将残酷的战争浓缩为文字,字里行间流淌着回忆的苦痛……而小说《金陵十三钗》,被改编为电影,一次次震撼着我们的灵魂!
书中以一个十四岁少女的视角来写,她的见闻、她的感受、她的恐惧……,真实地再现了日本侵略者灭绝人性的暴行,让我们再次感受遭受异族侵略和杀戮时的无助。
令人唯一欣慰的是,在这冰冷的枪声中还有一丝余存的人性善意的温情:明知庇护伤兵可能会给教堂带来灭顶之灾,英格曼神父还是收留了无助的他们;五个死里逃生的战士,为了保护教堂里的人不受连累,甘愿挺身受死;……特别是文章最后,那十三个秦淮河上卖笑的女子、被自视为纯洁的女学生瞧不起、认为她们无耻下流的十三个女子,却在生死关头毅然决然地选择替女学生进入虎口受难……这滴着血的温情,一次次进入我的心灵,让我的心紧紧地揪在一起,为我们的民族、为我们的国家、为我们的同胞所遭受的苦头而悲愤!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十三四岁的豆蔻年华,无忧无虑,像我们,在爸爸妈妈的呵护下成长,不会有生命危险,更不会被任何肮脏的东西玷污……可是,战争这个魔鬼却会破坏这美好的一切,让人性泯灭、兽性大发。他不仅断送女孩无忧无虑的生活,而且会将她们送到人间地狱甚至是死亡。那个十五岁的少女安妮,最大的愿望是做一名记者和作家,却因为希特勒发动的一场邪恶的战争,于花季之龄死于纳粹集中营。《安妮日记》中的“我希望我死后,仍能继续活着”让所有读过的人心酸。而《金陵十三钗》中的金陵女子学院的女孩被心怀叵测的日本鬼子在圣诞之夜要求去为他们唱赞美歌,手无寸铁的她们面临的是被蹂躏被残杀的命运!在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时,有一面关于外国人保护中国难民的纪念墙,其中一段文字印证了十三钗的命运:每天晚上,日本人都会来到金陵女子学院,带走20多位十几岁的女孩,而这些被带走的女孩,很少被送回来……
掩上书卷,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公祭日的讲话又一次如黄钟大吕般在耳边响起:“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只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是的,这段历史永远不能被忘记!同样十四五岁的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是多么幸运!但我们更要努力学习,让我们的国家更强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为了祖国美好的明天,我们该启程了……
无法忘却的记忆
——读《金陵十三钗》有感
1937年12月13日。
南京。
火光满天,枪炮轰鸣,血流成河。
三十万人,躺在血泊中,生命永远定格。
这惨痛的记忆,永远也无法让我们苦难深重的民族忘却。
隔着历史的风云,越过岁月的尘埃,导演们一次次在银幕上重现这一幕,《南京南京》让所有观众泪奔;雕塑家们用血泪雕成凝固的历史,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前树立的一尊尊雕像记录着民族的苦难;作家们压抑着悲痛将残酷的战争浓缩为文字,字里行间流淌着回忆的苦痛……而小说《金陵十三钗》,被改编为电影,一次次震撼着我们的灵魂!
书中以一个十四岁少女的视角来写,她的见闻、她的感受、她的恐惧……,真实地再现了日本侵略者灭绝人性的暴行,让我们再次感受遭受异族侵略和杀戮时的无助。
令人唯一欣慰的是,在这冰冷的枪声中还有一丝余存的人性善意的温情:明知庇护伤兵可能会给教堂带来灭顶之灾,英格曼神父还是收留了无助的他们;五个死里逃生的战士,为了保护教堂里的人不受连累,甘愿挺身受死;……异常是文章最终,那十三个秦淮河上卖笑的女子、被自视为纯洁的女学生瞧不起、认为她们无耻下流的十三个女子,却在生死关头毅然决然地选择替女学生进入虎口受难……这滴着血的温情,一次次进入我的心灵,让我的心紧紧地揪在一齐,为我们的民族、为我们的国家、为我们的同胞所遭受的苦头而悲愤!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十三四岁的豆蔻年华,无忧无虑,像我们,在爸爸妈妈的呵护下成长,不会有生命危险,更不会被任何肮脏的东西玷污……可是,战争这个魔鬼却会破坏这完美的一切,让人性泯灭、兽性大发。他不仅仅断送女孩无忧无虑的生活,并且会将她们送到人间地狱甚至是死亡。那个十五岁的少女安妮,最大的愿望是做一名记者和作家,却因为希特勒发动的一场邪恶的战争,于花季之龄死于纳粹集中营。《安妮日记》中的“我期望我死后,仍能继续活着”让所有读过的人心酸。而《金陵十三钗》中的金陵女子学院的女孩被心怀叵测的日本鬼子在圣诞之夜要求去为他们唱赞美歌,手无寸铁的她们面临的是被蹂躏被残杀的命运!在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时,有一面关于外国人保护中国难民的纪念墙,其中一段文字印证了十三钗的命运:每一天晚上,日本人都会来到金陵女子学院,带走20多位十几岁的女孩,而这些被带走的女孩,很少被送回来……
掩上书卷,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公祭日的讲话又一次如黄钟大吕般在耳边响起:“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仅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维护和平,仅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期望的。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是的,这段历史永远不能被忘记!同样十四五岁的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是多么幸运!但我们更要努力学习,让我们的国家更强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为了祖国完美的明天,我们该启程了……
#485225电影金陵十三钗的观后感2
最初严歌苓的《金陵十三钗》吸引到我是因为它的名字,让我联想到了曹雪芹先生笔下的“金陵十二钗”,十二个鲜活的如花女子。而相隔数百年之后,同在金陵,这个六朝古都,又孕育出十三位可歌可泣的人物——金陵十三钗。
《金陵十三钗》主要讲述的是1937年南京沦陷以后,日军进行血腥屠城,所到之处血流成河,哀鸿遍野。此时南京的一个教堂临时成为了避难之所,一个美国殓葬师、一群教会女学生、几个军人和伤兵还有14个沦落风尘的秦淮女子都来到了那里,共同应对一场生死浩劫。最终日军还是闯入了那里,发现了女学生,中国军人殊死抵抗,以生命的代价救下了这些女学生。然而日军再一次要求强征女学生前往庆功会表演节目。女大学生们不堪受日军凌辱,决定团体自杀。却被以玉墨为首的***们和假扮神父的约翰救下。这12个平风尘女子,身披唱诗袍,怀揣利剪,代替教堂里的女学生,去赴一场悲壮的生死之约。
想想国军战士们如何用身体来抵挡坦克,我就心惊肉跳。想想豆蔻死的惨景,真的很揪心。那种惨,好像不是能够想象的,不敢想象那些画面,那种仇日情绪一下子就在我心里翻腾。很多读者看到那里,大声嘲笑她们的傻,竟然会为了琵琶弦、耳环和猫而跑出去冒险,而对于没有多少寄托的秦淮***而言,即便是琵琶弦、耳环和猫,都值得她们冒死追寻。这就是她们的精神寄托,无关世间安稳和动乱,毕竟她们是遭人嘲笑戏弄的边缘人啊。和平年代,她们也是边缘人,战争年代,同样没有逃脱边缘。从良家女子变为***起,她们就学会了在自我的世界里求生存。
同是13岁的豆蔻年华,教堂里的女学生们依然过着天真浪漫的生活,而玉墨就被迫从一个好女孩变成一个“坏女人”,一朵含苞待放的花儿在春天到来之前就遭受了残忍的摧残,她本该天真无邪的生活彻底被那些逼良为娼的人们所改变了。在这些岁月里,她们的天真浪漫早已消耗殆尽,受过摧残的她们更懂得保护年幼的女孩,所以她们挺身而出了。恰恰是这样一些边缘女性,她们在关键时刻,用生命包容了这个世界的丑陋。她们的英勇可歌可泣、可叹可悲。她们的伟大更显得日军的卑鄙,对她们的敬佩更激发我们队日军的憎恨。
那曲《秦淮景》,她们是第一次穿着学生服唱的,而在书娟的回忆里,却是穿着艳丽旗袍的十三钗。歌声仿佛把我们带回到了秦淮河岸,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地窖里留下了她们最终的光彩,很凄美,很苍凉。吴语总柔软,却唱了一曲的刚烈。
在古诗《泊秦淮》里有一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其实不然,商女亦知亡国恨!
#485226电影金陵十三钗的观后感3
看完《金陵十三钗》,我很难不被这十三钗触动,我甚至会忘记了她们的职业——***。她们第一次来到教堂的时候,眉目艳丽,穿着旗袍披着貂皮,嬉笑怒骂,走起路来腰肢一扭一扭,满是风尘女子的味道。一来就占领了地下室,在里面肆无忌惮地打牌,换衣服,衣衫不整地和外国人调情。
“她们把秦淮河的脂粉味带进了教堂。”
一群让人生厌的女人。
没人会想到就是这样一群女人,会为了一根琴弦而用生命犯险,没人会想到,就是这样一群女人,愿意用命去护着一群抗拒她们的孩子。人性——这是我在她们身上最为触动的一点,也是贯穿了整部电影的一点。我不想谈诸如大背景下小人物的纠结这种宏大的主题,我只想说一说电影里的这群人体现出来的人性和感情。
张艺谋在电影里,用了很多反转的手法来塑造人物,将这份人性和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表现得那么动人。
电影里的每一个人都是活生生的人,她们不是完美无缺的,她们都有缺点。那个来教堂收殓教父的外国人约翰,贪财,好色,怕事儿,应对男孩的免费修车请求不为所动。这样的一个人,在日军闯进教堂时想到的第一件事情是躲起来,把那群无力的女学生丢在外面。但就是这样一个贪生怕死的人,用还在颤抖的手撑起了教堂的红十字旗,大声控诉日军的罪过和教堂的不可侵犯,将那群女学生护在身后。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同伴告知自我仅有唯一一个机会离开南京时说“我不能抛下那群学生”。当然还有那群女人,我还记得她们因为怕死把全身是伤的军人赶出教堂时的气愤,所以我能更清楚得感受到看到她们代替女学生赴死时的难过。
这样先抑后扬的手法,让这份人性更加动人。电影中的每一个正面人物,身上或多或少都有这个特征,都有着一份生命的鲜活。
《金陵十三钗》的故事发生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电影背景便免不了战争的血腥和惨痛。电影的开场就是女学生在战争的狼藉中逃命,身后是狰狞的日军。导演在电影开头就不遗余力地渲染了战争的残酷和日军的残忍。其中中国军人排成队,用身体挡住坦克,让爆破手尽力接近坦克的画面狠狠地刺痛了我。落后的祖国啊,付出那么多条生命才炸掉了一辆坦克,而敌人后面还有很多辆坦克。张艺谋是细节处理的高手,他让紧接补上的那辆坦克只在镜头里出现一小部分,但已经足够刺痛人心。
那十几个女人的出现让我们短暂地忘了这份残酷,将欢笑和生机带进了教堂。敌人是野蛮的,军人是冷酷的,女学生是惊恐而苍白的,仅有这十几个女人是鲜活的,笑嘻嘻的。她们来的时候是笑的,包括最终决定代替女学生赴死的时候也是笑嘻嘻的,爽朗甚至有点泼辣地叫喊要改一改自古以来“婊子无情”“商女不知亡国恨”的骂名。她们在笑,约翰教父在强装地笑,女学生因为逃过一劫在笑,她们都在笑,笑得让我们差一点就相信了这次赴宴不是必死,那些女人还有机会回来,直到小蚊子上车前突然爆发的哭喊,我们才突然醒悟。
导演一向没把主角刻画成完美无缺的英雄,人性的第一个字是人。他用小蚊子的哭告诉观众,这些女人都是普普通通的人,会怕死,但即使这样她们仍然选择赴死。最终她们离开教堂时,镜头从空中往下俯拍——十三钗们穿过地上大大的红十字架一个个走出去,红十字架是救赎、生命的体现,这样的镜头让这一次离别充满杯具和讽刺色彩。
电影结束了,人们的思考却没有结束。
#485227电影金陵十三钗的观后感4
观后对片中多个镜头历历在目,心境分外沉痛。战争是不分国家、不分地域、不分种族的,战争是残酷的,在我们抱怨当年日军暴行的时候,事实上在之前的纳粹二战中,早已上演过。不管是在欧洲大陆上的犹太人杯具,还是在亚洲大陆上中国的陨落,历史只是一次次在上演人类的贪婪与野心,欲望与自私。片中的细节不管是不是真实的,我们都相信在战乱的年代,国人是团结的,中华儿女是齐心的。即便政府早已不复存在,“国”在当时必须是凝聚众人的基础,信念的所在!大到现任政府、小到如俾草民,一句话在我心中久久不能泯灭——落后就要挨打!
对于没有多少寄托的秦淮***而言,即便是琵琶弦、耳环和猫,都值得她们冒死追寻。这就是她们的精神寄托,无关世间安稳和动乱。和平年代,她们也是边缘人,战争年代,同样没有逃脱边缘。从良家女子变为***起,她们就学会了在自我的世界里求生存。
电影比小说更充实饱满,色彩的运用体现了张艺谋独特的美学,教堂彩色的玻璃在电影中其实起到了很重要的视觉效果,玉墨的旗袍件件精心。更重要的是,电影情节很紧凑,一环扣一环,不像小说天马行空。
作为电影来说,无论是情节人物设置,还是画面拍摄手法,大到战争场面,小到地窖里的十四钗生活,都看得到张导的用心良苦。
全片几乎一半英文一半南京话,注意了一下,贝尔的英文对话都尽量简洁,句式简单,玉墨的英语则用了许多很漂亮的句式和词汇,显得她很有教养,毕竟是在教会学校呆过6年,是班上英文最好的。从这一点上说,十三钗具备了国际大片的基本素养。
学会尊重下层人民,这是礼貌人的基本素养。因为每一天装扮得光鲜亮丽,人模人样的,未必背地里做的勾当就比***台面上的钱色交易更正当。“***是妇女最古老的职业。”和那些被包养的女人相比,起码她们是靠自我谋生。这些人之所以比我们过的不堪,更多的不是因为她们自身的原因,而是被社会放逐了。
搞艺术的,请不要用常人的世俗心态来揣度他们。不是所有导演都冲着金钱和利益而去,不是拍了个电影就是为了拿奥斯卡。他们想做的,无非就是拍一个好电影。一个首先是自我喜欢的电影,然后是能赢得观众喜欢的电影,最终才是评委喜欢的电影。
真正的艺术家,不为别人而创作。他的创作,是内心的需要,是艺术的呼唤。好片不怕被泼脏水,好导演根本就不在乎无道德的诋毁。
#485228电影金陵十三钗的观后感5
看完金陵十三钗,我的心被震撼到了。我感觉自我就生活在那个硝烟弥漫的南京。我为眼前的人的痛而痛;我为日本军卑鄙、下流的行为而愤怒;我为放弃离开已沦陷的南京的勇敢战士们而感动。我为秦淮河的女人的品质而流泪。此刻,电影里的画面还在我脑海里轮回。
故事发生在1937的南京。那时的南京已经成为了所有人的噩梦,那里被日本军害的满目苍夷,已经是一片黑暗,统统笼罩在战火之中。血肉模糊的尸体纵横在南京的大街小巷上,尖叫声、枪声随处可闻。在这战火之中有十二个女学生和一个孤儿陈乔治在匆忙的向教堂奔去,她们的脸上有着常人无法体会到的痛苦,有着难以倾诉的苦楚。她们失去了美丽的家园,失去了最亲最亲的家人。与此同时,一群秦淮河的***也到教堂去避难。那些日本军到处搜捕女学生,对女学生如牲畜般的蹂躏。更可恶的是,日本人竟然还要这些女学生在他们的庆功大典上唱歌,为他们助兴。就在这火烧眉毛之时。那些***挺身而出,代替了那十三个女学生。在南京的教堂,那个为了送葬教父的送葬者,为了肩上的一份职责,为了保护那些教堂的女孩子们,能安全离开那个可怕的南京,不惜自我冒着生命危险,修好了卡车,把她们带出了南京!
影片的最终没有交代那些女人最终如何。但我相信大家猜也猜得出她们如何,仅有死。
***的身份很低,大家都说他们无情,但她们做的的事情却有情有义。可又有几个人有这种情义呢?在南京危在旦夕之时,正是这种身份卑微的人,献出了力量。
在看影片时,我一次又一次的流泪,我真想嚎啕大哭,我的心是那么的沉重,脆弱。一个个场景像一把尖刀一痕一痕刮在我的心上。望着那日本军残害中国人的场面,想起那三十万触目惊心的数字,想起那一堆堆的尸体,我就想哭。我真为那些日本军队的军官和士兵一向受的思想教育而感到深深地悲哀。我还为中国的腐败而哭,如果那时的中国强大,日本人敢来欺负我们吗?只要强大了,我们谁也不怕。一个国家想要在世界立足,只能取决于自我的国家,看你坚不坚强,强不强大。此刻我们的国家强大了,可是我们不能忘记中国历史上的屈辱。
我们今日的幸福是勇敢的战士们用鲜血换来的,在我们享受幸福生活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那些为革命流过鲜血的革命烈士们……
最初严歌苓的《金陵十三钗》吸引到我是因为它的名字,让我联想到了曹雪芹先生笔下的“金陵十二钗”,十二个鲜活的如花女子。而相隔数百年之后,同在金陵,这个六朝古都,又孕育出十三位可歌可泣的人物——金陵十三钗。
《金陵十三钗》主要讲述的是1937年南京沦陷以后,日军进行血腥屠城,所到之处血流成河,哀鸿遍野。此时南京的一个教堂临时成为了避难之所,一个美国殓葬师、一群教会女学生、几个军人和伤兵还有14个沦落风尘的秦淮女子都来到了那里,共同应对一场生死浩劫。最终日军还是闯入了那里,发现了女学生,中国军人殊死抵抗,以生命的代价救下了这些女学生。然而日军再一次要求强征女学生前往庆功会表演节目。女大学生们不堪受日军凌辱,决定团体自杀。却被以玉墨为首的***们和假扮神父的约翰救下。这12个平风尘女子,身披唱诗袍,怀揣利剪,代替教堂里的女学生,去赴一场悲壮的生死之约。
想想国军战士们如何用身体来抵挡坦克,我就心惊肉跳。想想豆蔻死的惨景,真的很揪心。那种惨,好像不是能够想象的,不敢想象那些画面,那种仇日情绪一下子就在我心里翻腾。很多读者看到那里,大声嘲笑她们的傻,竟然会为了琵琶弦、耳环和猫而跑出去冒险,而对于没有多少寄托的秦淮***而言,即便是琵琶弦、耳环和猫,都值得她们冒死追寻。这就是她们的精神寄托,无关世间安稳和动乱,毕竟她们是遭人嘲笑戏弄的边缘人啊。和平年代,她们也是边缘人,战争年代,同样没有逃脱边缘。从良家女子变为***起,她们就学会了在自我的世界里求生存。
同是13岁的豆蔻年华,教堂里的女学生们依然过着天真浪漫的生活,而玉墨就被迫从一个好女孩变成一个“坏女人”,一朵含苞待放的花儿在春天到来之前就遭受了残忍的摧残,她本该天真无邪的生活彻底被那些逼良为娼的人们所改变了。在这些岁月里,她们的天真浪漫早已消耗殆尽,受过摧残的她们更懂得保护年幼的女孩,所以她们挺身而出了。恰恰是这样一些边缘女性,她们在关键时刻,用生命包容了这个世界的丑陋。她们的英勇可歌可泣、可叹可悲。她们的伟大更显得日军的卑鄙,对她们的敬佩更激发我们队日军的憎恨。
那曲《秦淮景》,她们是第一次穿着学生服唱的,而在书娟的回忆里,却是穿着艳丽旗袍的十三钗。歌声仿佛把我们带回到了秦淮河岸,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地窖里留下了她们最终的光彩,很凄美,很苍凉。吴语总柔软,却唱了一曲的刚烈。
在古诗《泊秦淮》里有一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其实不然,商女亦知亡国恨!
观后对片中多个镜头历历在目,心境分外沉痛。战争是不分国家、不分地域、不分种族的,战争是残酷的,在我们抱怨当年日军暴行的时候,事实上在之前的纳粹二战中,早已上演过。不管是在欧洲大陆上的犹太人杯具,还是在亚洲大陆上中国的陨落,历史只是一次次在上演人类的贪婪与野心,欲望与自私。片中的细节不管是不是真实的,我们都相信在战乱的年代,国人是团结的,中华儿女是齐心的。即便政府早已不复存在,“国”在当时必须是凝聚众人的基础,信念的所在!大到现任政府、小到如俾草民,一句话在我心中久久不能泯灭——落后就要挨打!
对于没有多少寄托的秦淮***而言,即便是琵琶弦、耳环和猫,都值得她们冒死追寻。这就是她们的精神寄托,无关世间安稳和动乱。和平年代,她们也是边缘人,战争年代,同样没有逃脱边缘。从良家女子变为***起,她们就学会了在自我的世界里求生存。
电影比小说更充实饱满,色彩的运用体现了张艺谋独特的美学,教堂彩色的玻璃在电影中其实起到了很重要的视觉效果,玉墨的旗袍件件精心。更重要的是,电影情节很紧凑,一环扣一环,不像小说天马行空。
作为电影来说,无论是情节人物设置,还是画面拍摄手法,大到战争场面,小到地窖里的十四钗生活,都看得到张导的用心良苦。
全片几乎一半英文一半南京话,注意了一下,贝尔的英文对话都尽量简洁,句式简单,玉墨的英语则用了许多很漂亮的句式和词汇,显得她很有教养,毕竟是在教会学校呆过6年,是班上英文最好的。从这一点上说,十三钗具备了国际大片的基本素养。
学会尊重下层人民,这是礼貌人的基本素养。因为每一天装扮得光鲜亮丽,人模人样的,未必背地里做的勾当就比***台面上的钱色交易更正当。“***是妇女最古老的职业。”和那些被包养的女人相比,起码她们是靠自我谋生。这些人之所以比我们过的不堪,更多的不是因为她们自身的原因,而是被社会放逐了。
搞艺术的,请不要用常人的世俗心态来揣度他们。不是所有导演都冲着金钱和利益而去,不是拍了个电影就是为了拿奥斯卡。他们想做的,无非就是拍一个好电影。一个首先是自我喜欢的电影,然后是能赢得观众喜欢的电影,最终才是评委喜欢的电影。
真正的艺术家,不为别人而创作。他的创作,是内心的需要,是艺术的呼唤。好片不怕被泼脏水,好导演根本就不在乎无道德的诋毁。
如若有一天,你去到南京——一个在古时唤做金陵、有过无数兴衰往事的地方,你未闻得秦淮河畔的吴侬软调温柔心扉;未赏得琵琶拨尽黄昏月动人心弦;更未遇得翠禧楼金陵十三钗环佩叮当艳琳琅……那一定是1937年12月13日后,烟灰漫卷的南京城。
那里埋葬了一群女子,出身风尘最终也归于风尘;那里埋藏着一段故事,听之潸然,思之哀叹。
战火连绵的1937,日军入侵南京屠杀百姓,残害生灵,烧杀掠抢,肆意妄为。六朝古都化为废墟一片,陷在青灰烟雾中,再看不清原本模样。长长的街道,向前是残垣断壁,往后是尸横遍野,目光所及皆是荒凉与心魂惊颤。残暴的日军满城寻觅,找寻漏网的、活着的中国人。南京,南京,陷落的南京。
废墟中顽强屹立的圣保罗教堂,圣歌不再轻声吟哦,礼拜声不再虔诚动听,寸寸砖瓦早被浓烟熏黑,不再圣洁,教堂外是殊死抵抗的军人将士、是与侵略者同归于尽的伤兵、是以队友身躯为盾英勇赴死的爆破手;教堂内是一群正逢青春年华的教会女学生、一个为护学生假冒神父的美国人,以及14位躲避战火的风尘女子。故事在圣保罗教堂徐徐铺陈开来,又在圣保罗教堂缓缓落下帷幕,只是这一幕戏,必将深深烙在每个人的心头,清晰着,也滚烫着。当同胞的鲜血染透了风情万种的秦淮河,当南京的失落城墙在风中呜咽,当冰冷的枪炮与暴虐的人性狠狠戳着每个国人的脊梁骨,当侵略者要在这片陷落的土地开庆功宴……他们命令——教会女学生们,让如花般年华的女孩子在他们的庆功宴上歌唱。他们的龌龊之念,昭然若揭。这是何等的侮辱!羞辱!“他们侵我家国,占我故土,不能再让他们侵犯我们的躯体!”女学生们欲保贞洁攀上了教堂高高的塔楼,她们站在呼啸的风中,一抬眼,不再是那座古韵凌波十里欢,风摇画舫雨含烟的南京城,此刻的南京,灰天伴着白雾,混沌中,她们看不到丝毫的光。
14位秦淮歌女从高耸塔楼救下她们。14个眉眼生媚的风尘女子卸了红妆,剪短头发,披上缝补修改过的唱诗袍——那更像是甲胄加身的战袍,巧笑嫣然着说,别害怕,姐姐们替你们去,去赴一场悲壮的死亡之约。她们一生倥偬,半世伶俜,那烟柳画桥、风帘翠幕的秦淮河畔,曾是她们难得的家。商女亦知亡国恨。教堂的彩色大玻璃,有斑斓的光在上面流转,当被血浸透的琵琶弦轻轻拨动出第一段旋律,当《秦淮景》被弹出第一尾音,有群美丽而坚强的女子从幻境中款款而来。“我有一段情呀,唱给诸公听呀……”秦淮的繁华,金陵的古韵,就都在那朱唇的一开一合,眉眼的一颦一笑,还有琵琶的一拨一弄中细细描摹。那是她们最后一次为故园歌唱,哀而不伤,悲而不戚。她们是凛然的、不屈的,国难横空,她们亦是血骨铮铮的中国人。爱与恨,不会有人比她们更清楚,琵琶弦上说相思,相思实则谓乡思。
“震撼”与“沉重”,是剧终后立刻浮于我脑海的关键词。影片中有一句刻进人记忆深处的话:不愿当亡国奴的人,唯有拿命去拼。面对国破山河风飘絮,无论何时何地,无论男女老幼,中国人的民族气节是永不倒的。曾记否,有那样一群人恍若不知疼痛不知死生,火焰覆盖肉身,枪炮击穿灵魂,为了革命理想前进,;曾记否,有那样一群人铁骨铮铮顶天立地,死守国门,忠魂永垂。那光波轮转的彩色玻璃映照的是前途之光——是成千上万的国人弃之生死不顾,用寸寸血骨筑起的国之出路。生逢盛世,满目硝烟的战场似乎离我们远了又远,可曾经外族铁骑踏足的山河疮痍回想起仍历历在目。那是段不能忘怀的残酷历史,那是我们迄今依旧要引以为鉴的苦难往事。而今的中国,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终日乾乾,与时偕行。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流淌着不屈不挠的血液,传承着忠贞不屈的傲骨;中华儿女,自古以来就怀揣着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勇气,存留着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意识。中国共产党,从血雨腥风中崛起,千磨万击还坚劲;在风雨如晦的时代挣扎,尽管前路巨浪滔天、荆棘密布,我们坚强而无畏的党永怀青衿之志,履践致远;尽管前路暗流涌动、诡谲难测,我们伟大而执着的党始终坚持韬光逐薮,含章未曜。历史是一面镜子,鉴古知今,学史明智。往事如烟,终将弥散在时间长河中,新时代已启新篇,新征程必将砥砺,党旗依旧美如画,我们依然在路上。
“我有一段情呀,唱给诸公听呀……瞻园里,堂阔宇深呀;白鹭洲水涟涟,世外桃源呀”。今朝的南京城,千里莺啼绿映红,几多楼台烟雨中;今朝的秦淮河畔,两岸霓虹画影裁,依旧有人将琵琶轻轻弹,将那《秦淮景》轻轻唱。
建党百年,漫舟漾波,盛景好年华。
无法忘却的记忆
——读《金陵十三钗》有感
1937年12月13日。
南京。
火光满天,枪炮轰鸣,血流成河。
三十万人,躺在血泊中,生命永远定格。
这惨痛的记忆,永远也无法让我们苦难深重的民族忘却。
隔着历史的风云,越过岁月的尘埃,导演们一次次在银幕上重现这一幕,《南京南京》让所有观众泪奔;雕塑家们用血泪雕成凝固的历史,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前树立的一尊尊雕像记录着民族的苦难;作家们压抑着悲痛将残酷的战争浓缩为文字,字里行间流淌着回忆的苦痛……而小说《金陵十三钗》,被改编为电影,一次次震撼着我们的灵魂!
书中以一个十四岁少女的视角来写,她的见闻、她的感受、她的恐惧……,真实地再现了日本侵略者灭绝人性的暴行,让我们再次感受遭受异族侵略和杀戮时的无助。
令人唯一欣慰的是,在这冰冷的枪声中还有一丝余存的人性善意的温情:明知庇护伤兵可能会给教堂带来灭顶之灾,英格曼神父还是收留了无助的他们;五个死里逃生的战士,为了保护教堂里的人不受连累,甘愿挺身受死;……异常是文章最终,那十三个秦淮河上卖笑的女子、被自视为纯洁的女学生瞧不起、认为她们无耻下流的十三个女子,却在生死关头毅然决然地选择替女学生进入虎口受难……这滴着血的温情,一次次进入我的心灵,让我的心紧紧地揪在一齐,为我们的民族、为我们的国家、为我们的同胞所遭受的苦头而悲愤!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十三四岁的豆蔻年华,无忧无虑,像我们,在爸爸妈妈的呵护下成长,不会有生命危险,更不会被任何肮脏的东西玷污……可是,战争这个魔鬼却会破坏这完美的一切,让人性泯灭、兽性大发。他不仅仅断送女孩无忧无虑的生活,并且会将她们送到人间地狱甚至是死亡。那个十五岁的少女安妮,最大的愿望是做一名记者和作家,却因为希特勒发动的一场邪恶的战争,于花季之龄死于纳粹集中营。《安妮日记》中的“我期望我死后,仍能继续活着”让所有读过的人心酸。而《金陵十三钗》中的金陵女子学院的女孩被心怀叵测的日本鬼子在圣诞之夜要求去为他们唱赞美歌,手无寸铁的她们面临的是被蹂躏被残杀的命运!在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时,有一面关于外国人保护中国难民的纪念墙,其中一段文字印证了十三钗的命运:每一天晚上,日本人都会来到金陵女子学院,带走20多位十几岁的女孩,而这些被带走的女孩,很少被送回来……
掩上书卷,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公祭日的讲话又一次如黄钟大吕般在耳边响起:“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仅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维护和平,仅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期望的。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是的,这段历史永远不能被忘记!同样十四五岁的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是多么幸运!但我们更要努力学习,让我们的国家更强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为了祖国完美的明天,我们该启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