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的观后感500字五篇范文

今天,我观看了《焦点访谈》这个节目,一幅幅的画面,一件件的事情无不令人气愤,让人深思。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焦点访谈》的观后感500字五篇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焦点访谈》的观后感500字<一>

春节期间,不少家庭为了丰富业余生活,结伴外出旅行,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旅途中,本应该是快乐、开心的,但他们那些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却与那里的美景是那样的不协调。比如,在一座拥有几千年历史的文物雕像上,可以看到许多人都骑在上面,甚至可以算的上是“全家总动员”了。而在雕像的旁边,就竖立着一块很醒目的牌子,“爱护文物,请勿攀爬”。当记者问起游客时,游客匆匆忙忙的说一声“不好意思,没有看见”,就飞快的走了。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一名成年女游客竟然爬上树去照张“美照”。照完后,想要下来,男游客却没有托住她,结果两人一起摔在了地上,弄得好不尴尬。再看这一幅画面。“请勿吸烟”的牌子就竖在旁边,一旁却站着一位摆着架子抽烟的游客,并把抽完的烟头随手就扔到了地上。越看越让人气恼。再看看路边这位吃着苹果的女士,边吃边把果皮吐到地上,而她的旁边就是垃圾桶,她却连一步都懒得走。

同样,这样的“懒”人也有许多。明明厕所就近在咫尺,不负责任的家长却还是让孩子随地大小便,还强词夺理的说孩子憋不住了。这让环卫工人们都很无奈。再看这里,本来是供游客休息的停车场,游客下车却随手把吃剩的东西一扔而变成了“垃圾堆”。.据环卫工人说,每天停车场的垃圾他们都要扫十五麻袋,而且还需要别人的帮助,不然根本清理不完。这些行为不仅给环卫工人增加了负担,也让他们自己丢失了一份文明和素养,遗失了一份公德之心。看完这些画面,对我触动很大:这些不文明的行为与我们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和精神文明背道而驰。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些坏习惯的形成,与他们平时的行为是分不开的,是来自自身的每一个小细节。从现在起,就让我们与这些坏习惯告别吧!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在我们旅游的时候,不光要欣赏那里的美,还要留下自身的美。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不乱扔垃圾,随手捡起地上的垃圾,升华自己的美德,提高素质,做文明观光客。自觉遵守公共场合的秩序,爱护地球上的一草一木……共同维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焦点访谈》的观后感500字<二>

利欲熏心的时代里,一颗颗清透的心渐渐沉沦。谁管取得高分的手段,最终要的,是那“金榜题名”的璀璨光华……

众所周知,考试作弊一向乃“兵家大忌”——舞弊为考生们所不齿。但当电视屏幕中播放出有关考试舞弊的一系列事情时,我不禁目瞪口呆。

2017年1月13日的《焦点访谈》中就详细地记录了哈尔滨理工大学MBA考试所存在的作弊现象:跟随着记者的深入调查,作弊时的专用器材——一个肉色的形似耳机的接收器;播报试卷答案的电台;还有负责帮助考生作弊的培训机构清晰地暴露在镜头之下。然而更令我惊讶而心寒的,是培训机构的专业作弊人员对考生们忐忑不安的心作出的回答:“不用担心会被(派出所)逮着,我们又没放火杀人,抢劫银行,我就是不会,抄一下嘛!”听了这段话,我似乎明白了考生为什么愿意冒着风险在考试中作弊:也许是为了弥补自己对于考试成功的有心无力;也许是为了满足家长的望子成龙的急切。总之,他们的出发点不坏,但他们急功近利的手段是令人悲哀的。试想一下,如果考试作弊风靡中国的话,考试也将失去它原本的意义——在测试中不断地发掘学生知识掌握的薄弱处,从而不断强化牢固。因为到了那时,高端先进的作弊仪器会使全国上下的学生统统都是满分,每人都会“金榜题名”,曾经学生们梦寐以求的好成绩将唾手可得,谁还会稀罕呢?谁还会去寒窗苦读、奋发图强?谁还会去畅游知识的海洋,去攀登习题的高峰?那将是多么令人震惊而痛心的一副画面啊!

利欲熏心的时代里,一颗颗清透的心渐渐沉沦。希望通过这次《焦点访谈》的曝光,能够打消一些负责帮助作弊的培训机构和考生们的侥幸心理。好成绩毕竟是要自己奋斗得来才觉的欣喜若狂啊!

《焦点访谈》的观后感500字<三>

7月29日上午8点40分,洪水暴涨造成河南省陕县支建矿业有限公司东风井发生淹井事件,69名矿工被困井下。淹井事件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李毅中、国家煤矿安监局局长赵铁锤赶赴现场指导救援工作,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省长李成玉等领导在现场组织抢险,武警官兵和义马煤业集团全力以赴抢险。经过76个小时的全力抢救,被困的69名矿工在8月1日12点54分全部脱困。此次救援创造了煤矿救援历史上罕见的奇迹......

我们都知道,中国是一个产煤大国,是一个严重依赖煤炭能源的国家,同时也是矿难大国。据悉,中国煤炭产量占世界35%,但中国的矿难却占世界的80%。最让人痛心的乃是中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是美国的100倍、南非的30倍的数据。

这一组组惊人的数据,真是让我们触目惊心。矿难就像一个恶魔越来越疯狂的吞噬着矿工们鲜活的生命,一个个活生生的矿工幻化成为我们眼中这令人心酸的数字。

这次焦点访谈一直以“此次救援创造了煤矿救援历史上罕见的奇迹”为中心,可是这又有什么用呢?无数次的矿难,无数次的营救,根本问题解决不了,也许还会创下历史上罕见的奇迹!

政府在想尽各种办法预防矿难,政策越来越严厉,处罚越来越重,但是遗憾的是矿难始终没有平息,反而愈演愈烈。这不得不让我们重新思考矿难频发的最根本的原因,从而寻求一种最彻底的解决方法。

每一次矿难发生之后,我们都可以从电视、报道上看到要加强安全生产,保证矿工安全。然而安全生产,为什么总要用鲜血和生命去换?为什么安全生产总在矿难发生之后再予以重视?接二连三的煤矿事故,其原因是何等的相似,其预防和处理过程又是何等的相似,同样一个发生过矿难的矿山或地区,居然能再次以同样的原因重演同样的悲剧,且有过之而无不及。有些矿难本来是可以避免,却偏偏发生;有些措施本可以采取,却常常视而不见。这又说明了什么?这些所谓的“措施”也都只是表面现象,而实质的东西却往往不被重视。每次矿难之后,作出的检验报告犯出的错误都是那样的低级,环境的恶劣,都可以直接导致悲剧的再一次发生。

我们的眼泪已经流干,我们的神经已经麻痹,我们的呐喊显得那么无力,我们的矿工显得如此无助。难道我们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我们的同胞一个个走进矿井,仿佛走进无间的地狱,而出来的时候却是一具具冰冷而又血肉模糊的尸体?我们在疾呼,我们在呐喊,我们在愤慨,我们也在哀叹。

救救那些还在面临死亡的矿工吧,他们每一个人的背后都支撑着一个家庭,一份幸福。不要让你的一次“疏忽”而打破这份宁静......

《焦点访谈》的观后感500字<四>

今天下午,何老师给我们留了一个特殊的作业,就是让我们观看“焦点访谈”, 这不是十二年前的节目么,但何老师说,这个节目播放的新闻都是非常有价值的,所以推荐我们看。

晚上7点37分,我收看了1频道的焦点访谈节目,这次的新闻讲了10月黄金周的一些事情。

这几天,很多景区的人数超过了去年的40%,达到了一千两百万,数量十分惊人,我看到的图片上面挤满了人,有一张还是在西湖的一座桥上,人特别多,主持人还怀疑那座桥的质量怎么样。

还有一个消息:当人们听到了在高速上七座以上的可以免费通行的时候,都变得非常兴奋,可是糟糕的事情发生了:虽然七座以上的可以免费通行,但是过不了两天,高速上就堵得不行了,人们下了车,有踢毽子的、遛狗的、玩捉迷藏的,这就说明已经堵得已经不能通过了,还有一个司机说,他是晚上11点来的,现在已经12点多了,最后收费站把栏杆升了起来,让汽车一个一个的通行,这样相对来说还好点。

这件事让我懂得了应该文明出行,不能推推搡搡,要不然会发生安全隐患,就像故宫里的游客挤满了那么多人,有一个小朋友说因为人多她的姥姥给走丢了,所以我们应该养成文明道德的习惯,不让家人担心。

《焦点访谈》的观后感500字<五>

通过观看《焦点访谈》,以武汉市汉阳区水务局疏捞工金帮红,南京市公安局交管局车管所为代表的窗口单位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的先进事迹和经验做法的这期节目。触动很深,体会也很深刻。

央视中,区水务局排水队和先模代表金帮红同志带领班组成员踏着粪水,揭盖子,掏粪便,探出口,打扦子,忙得热火朝天,没有任何抱怨;有几处污水堵点,疏捞机具派不上用场,只能下到井中人工疏捞,连央视记者们也深深的为疏捞工们艰苦的工作环境所感染;南京车管所民警们服务群众,打造文明窗口,落实惠民措施,把权力公开把管理转化,服务周到和贴心,让群众亨受到了文明成果的过程。

金帮红同志强烈的社会责任任感,默默无闻的无私奉献精神和朴实无华的工作态度正是我们林业工作人员所需要和具备的,他弘扬了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有这样一种信仰,无论在哪个位置都能放出光彩,受到群众拥护。金帮红是平凡的,但他又是不平凡的。他让下水道畅通无阻,也让这种工作态度流淌到许多人的心中。

我们林业工作者更应该牢记党的宗旨,党员义务和权利,增强党的观念,发扬优良传统,金帮红的工作态度和南京车管所的工作举措都是值得学习借鉴的。我们要向金帮红和南京车管所学习,为安龙县生态建设工作,为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发展林业产业,为社会服务,创先争优,在工作上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务实的作风,继续努力,克服不足,扎实工作,大胆创新,努力推进我县林业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