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之敌影评(精彩3篇)

公众之敌影评 篇1

《综艺》杂志认为,这部伪犯罪题材的电影会令女影迷狂热。个人为其找到的原因大抵是——由约翰尼·德普饰演的片中超级劫匪约翰·迪林格,是个极富魅力的男人,而且“坏”得很明星范儿,还很绅士,泡妞都泡得自信且痴情,一个用大衣裹住“my girl”的举动,一句“我喜欢棒球、电影、名牌衣服、跑车,还有……你”的直白,牢牢抓住了玛丽昂·歌丽亚饰演的比莉·弗雷凯特的心,也抓住了很多女性观众的心。至于那句临死都念念不忘的话,更让很多MM心有戚戚焉。

虽然本人也是女性观众,但性格偏中性,而且早过了看痴恋的年纪,所以更愿意看片中的枪战和对峙,特别是其中利用颇具震撼性的枪声音效所带来的紧迫感和亲临感。为了看这部充斥着迈克尔·曼风格的枪战片,在看片前,本人特意接上了效果极佳的音响设备,让那枪声的音效质感表现的酣畅淋漓,十足的过瘾。

一提迈克尔·曼大爷,人们似乎必提14年前由德尼罗大叔和帕西诺大叔主演的《盗火线》,那部影片的确精彩,剑拔弩张的敌我对峙令人难忘。其实,曼大爷在拍《最后一个莫西干人》,甚至之前更早期的作品时,其中的动作枪战镜头就shock到不少人。在《公众之敌(Public Enemies)》里,曼大爷颇有掌法地为观众来了个上世纪30年代的“枪械展”,彼时各类枪械中的精英,林林总总,不论匪用还是警用,均在片中各显神通,且十分拉风。

不过,个人认为,最拉风不是火力威猛的汤姆逊冲锋枪,而是影片伊始不久,贝尔手里的那支半自动步枪。当然,该场戏的设置是为了凸显克里斯蒂安·贝尔饰演的FBI茂文·普维斯性格中冷静果敢的特点,罪犯“漂亮男孩”弗洛伊德都跑出“二里地”了,他还能冷静地瞄准并击中。顺便说一句,让查宁·塔图姆死得这么快,真有点浪费姿色。

曼大爷制造的枪战场面,总给人真实严谨有层次的感觉,没有所谓的暴力美学,也不刻意凸显血腥,那些相对清寂简约的画面也能将场面呈现的劲爆十足且充满质感。每个上膛、瞄准、点射和扫射,都在完整的画面中耐着性子地展现,却越发渗透出惊心动魄的味道来。每个火舌窜动、火线对峙、子弹入体的细致再现,都令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至于对暗夜于“小波希米亚”外树林中、公路上的户外枪战追逐战的华丽又扎实地呈现,更彰显出曼爷沉稳调度内功扎实的枪战大师风范。

相较于枪战场面的功力不凡,影片的'故事显得相对空泛,似乎想说的东西有很多,却没能说明白,经济大萧条的时代背景、FBI的初建期、法律的修订、劫匪们的观念……所有这些都造成了一个主旨模糊的印象,也就对“至死不渝的爱”这部分表达充沛。影片整体一如《纽约时报》所言,如果你熟悉迈克尔·曼,那么这部电影里所有的悬念都将显得毫无意义。

人物塑造方面也有空洞之嫌,虽然影片用了相当多的特写来刻画主要人物,但依旧有隔靴搔痒之感。演出略带邪气却又机敏刚猛的劫匪头子这个角色,对德普而言不算难,或许是对他杰克船长的“兰花指”记忆深刻,特意留意了他的手,有个镜头中他将手指抵在唇边思索,很具神韵。片尾部分,编、导对迪林格的死做足了铺垫,似乎想用盖博的电影来映射迪林格的结局,而德普最后那个似有察觉的回头,那一瞬间的表情似乎很对得起之前的大段铺垫。不过总体而言,许是剧本设置的缘故,总觉得对迪林格这个传奇劫匪头子的塑造有所缺失。

自从看了贝尔在《我不在那儿》中出演鲍勃大叔的神似劲儿,以及在《决斗犹马镇》中演绎憋屈农夫一角后,个人对他的演技十分看好,而在这部戏里,贝尔饰演的FBI警察被设定的形象单一性格单一,而且明显戏份被缩水,想象中的两型男飙戏没能达成。不过,贝尔没有浪费其中的两次面部特写,一次是他背对着对疑犯用刑的同事,一次是在最后的影院行动即将开始时。

歌丽亚和德普在片中最来电的戏,不是在床上(这部分戏很不好看),而是在暗夜的荒野,重逢后的迪林格向比莉描述未来的憧憬时。而德普表现出深爱的戏份,不是最后的遗言,而是看到他的女人被FBI抓走的时刻,至于歌丽亚所表现出的真爱部分,则体现在听到遗言的瞬间。

公众之敌影评 篇2

对于还没有看《公众之敌》的影迷来说,只要看下影片140分钟的片长就可以大致感觉到这部电影的水准。事实也确实再一次验证了这个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公式,《公众之敌》虽然达不到“佳作”的水准,但是却在接近150分钟的时长下做出了一个相对不错的表现。《公众之敌》在95年后迈克尔·曼小于150分钟片长的电影中是最长的一部作品,所以它也是这个范围中最好的一部作品,目前看来它在导演个人职业生涯中的遗憾仅次于《盗火线》与《惊爆内幕》,但是也带着极大的遗憾。

《公众之敌》其实说穿了就是一部30年代的古装版《盗火线》,就连迈克尔·曼自己也承认在拍摄的时候就考虑到了运用当年拍摄《盗火线》时的一些成功元素。在影片中也确实到处流露着《盗火线》的痕迹,两部作品都采用了双雄模式作为故事中正邪对抗的主要形式,两位男性主人公在影片中都只有两次正面的交锋,一个在咖啡馆与机场、一个在监狱和街道。导演一如既往地有意拖延两位实力派男星之间的正面对抗,试图以此来营造影片的悬念与渲染紧张的氛围,继而令整个故事的爆发凝聚到最后那一秒。

然而比起当年的帕西诺与德尼罗之间的双雄对峙,德普与贝尔却还是显得有些不够成熟,他们的本质特色并不适合迈克尔·曼的这种招牌手法。这中间主要还是由于克里斯蒂安·贝尔不像帕西诺那样具有十足的爆发力,《盗火线》中帕西诺与德尼罗一个张扬一个内敛,使影片的整体气氛始终保持着平衡;而《公众之敌》中德普是内敛中藏着张扬,贝尔更是内敛中带着冷酷,两个人的这种深沉内敛令影片自始至终笼罩在了一股压抑的气息之下,完全没有《盗火线》中那份酣畅的快感。外加故事本身对于FBI的线索表现地过少,对于贝尔这个本身就已经十分内敛的角色造成了更大的削弱,这就给讲究相互牵制的双雄模式带来了严重的破坏。

于是枪战戏成为了《公众之敌》唯一能与《盗火线》相媲美的东西了,毕竟枪战戏向来都是迈克尔·曼最拿手的绝活。在《公众之敌》中他一如既往地严格追求枪战的真实性,没有快速剪辑、没有子弹时间、有的只是对于枪战现场枪手自身视角与动作的完美记录,逼真的枪声以及在空间中真实的回响俨然就是《盗火线》片末警匪对战的翻版,影片中30年代劫匪的火力丝毫不输90年代的现代化装备,这全部都得力于迈克尔·曼一丝不苟追求真实的那份执着。然而在整体片长以及故事的制约下,影片中几段枪战戏的时长都有着一定的缩水,最激烈的酒馆夜战从打响第一枪算起包括中间断断续续地逃亡也仅仅持续了10分钟而已,这个高潮对于一部140分钟的作品来说确实显得有些太短了。

好在《公众之敌》并不是打完就结束的片子,作为一部历史传记片,迈克尔·曼把大量的时间都放在了对于约翰·迪林格这个人物的塑造上,这或许是由于迈克尔·曼对犯罪题材一贯的热爱所导致的。同时出于双雄模式以及历史背景的考虑,他又想努力地呈现联邦调查局在30年代刚刚正式成立时的一系列状况,在有限的时间里面要做如此繁多的塑造描绘,难度确实太高了,最终联保调查局的这条线索成为了影片超负荷状态下的一个牺牲品。迈克尔·曼没有明确地说清楚30年代打击重大恶性犯罪活动中联邦调查局所起到的真正作用以及自身所面临的一系列困境,调查局在《公众之敌》中的表现反而显得有些类似芝加哥的小警署。而约翰·迪林格的嚣张气焰瞬间主宰了整部电影。

对于一个职业罪犯而言,在他的生命中,不应该有任何不能在三十秒内抛弃的东西。这条行规是迈克尔·曼在《盗火线》中就已经定下的。对于这条规则的运用也是《公众之敌》有别于《盗火线》的区别之一,约翰·迪林格这个角色比起劫匪麦考利更多了一份人情味,他的爱情线索在《公众之敌》中同样占据了重要篇幅。然而在本已拥挤的影片容量中添加进一条爱情线令人着实感到有些多余,相信大多数影迷也都会对马丽昂·歌迪亚这个角色感到累赘、多余。她的出现只是为了让这个传奇人物在死后能有一个为他哭泣的爱人,在结束之前做一些情感上的渲染。因此,这条爱情线的爆发力远不及《盗火线》中麦考利的转身离去。更不如克里斯太太的守口如瓶。

或许是《盗火线》在迈克尔·曼电影生涯中的地位实在太高了,亦或是《惊爆内幕》的故事性实在太强了,迈克尔·曼在《公众之敌》有限的时长内只能算发挥了自己的正常水准,用专业的枪战场面以及凝重的夜景再一次呈现着自己的一贯风格。当在监狱中德普与贝尔第一次正面相遇,然而两个人物间却没有丝毫惺惺相惜的感觉时,影片中的双雄模式就已经彻底失败了,他们不像《盗火线》中的帕西诺与德尼罗,演绎着两个世界上最像的男人。就这样,整部《公众之敌》就此成为了迈克尔·曼电影关键词的全面罗列,它不会成为经典,但也不至于太过难看。

公众之敌影评 篇3

在迈克尔·曼的电影中,总能见到那特有雄心勃勃,颇有詹姆斯·卡梅隆那番“我是世界之王”的霸气。从《盗火线》到《惊爆内幕》再到这部《公众之敌》,尽管我们已经习惯于他的豪气和雄心,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我们依然能在观影过程中感受到这种激动人心。当年《纽约时报》这样评价这部电影:“非常热闹和气氛紧张的一部电影,但如果你熟悉迈克尔·曼,那么这部电影里所有的悬念都将显得毫无意义。”这个观点与我们不谋而合!

这是一部传记片,根据真实故事改编,就像我们讨论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无论如何,在一个特定年代总有一位英雄横空飞世,而片中John Dillinger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其变幻莫测的作案手法,迫使美国法律的关于跨州作案的重新修订,更在于尽管他是一名国家的公敌,却成为了人民的朋友,一个现代版的罗宾汉。所以迈克尔·曼设计了一个极富民意的结局,从微小的侧面进一步升华了这位国家公敌的形象,甚至让所有观影者的我们,产生了一种恻隐戚戚之心!

不过,坦率的说,本片中德普和贝尔的表现并没有达到一个我们影迷理想中的高度,或者说没有发挥出他们各自最高的水准,但是在富有张力和个性的电影故事,在一个激流涌动的乱世背景,似乎这些讨论并没有那么重要!不过片中玛丽昂·歌迪亚的戏份虽然不多。但其表现却我们印象深刻!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