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晚上我看了一部电影,他的名字叫《地球上的星星》。
它的资料是:在印度,有一个三年级的小学生。他经常考试不及格,作业乱七八糟,还翘课。他的父母十分无奈,在校长的提议下只好把他送到了寄宿学校。在寄宿学校,那里的教师更严厉。
他受着教师的吵骂和家长的漠不关心,还有同学们的排斥嘲笑。使他整天低着头,没有自信。有一天,学校来了一个美术教师,发现了他语言阅读障碍的毛病。教师开始帮忙他,一个学期后他赶上了其他同学,还凭着自我画画的长处赢得了大奖。
看完这部电影我感到十分感人,我认为有些同学在某些方面有障碍,我们不应当只顾着去排斥,而应当更好地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因为天生我才必有用,每个人都有自我的长处,要发展他们的长处才能是他茁壮成长。可是自我还是要尽自我最大的努力来改善这些问题。
其实整个影片最让我感动的是在画画比赛上校长宣布伊夏打败了尼克的时候,尼克从紧张到喜悦的心情都,他是真心希望伊夏能够得到冠军,倒不如说他希望那个小时候的自己也能够得到这样的嘉奖,他对伊夏的父母说的话,也正是他想对自己的父母说出口的话吧。虽然不知道他是怎样好起来的,是不是也遇到了看见他的人,但是因为曾经经历过这样的痛苦,所以,再看到这样的孩子,就会很心疼。
这让我想起来我生命中的“尼克”老师,在一次偶然的谈话中,我和老师聊起来最近的生活和内心的一些困惑,老师说了一句话,她说“你看起来是个坚强的女生,但其实,你也只是有一个坚强的外壳而已,我以前也是这样,所以现在看到这样的女孩子会很心疼”。当时,听到这句话,眼泪差点就掉下来了。以前也有人这么说,但是,她跟其他人都不一样,她说得很认真,她让我知道,她确实经历过跟我一样的事情,也让我相信,她是真的明白我此刻的感受。
伊夏的父母也在这件事中深刻地反省了自己,他们也开始明白,每个孩子都有他的不同之处,每个孩子都是地球上的一颗星星。
一个有阅读障碍的男孩,字母和数字在他眼里就像在跳迪斯科,因此他总是最后一名,大家都以为他品行极差,同学嘲笑他,老师责骂他,爸爸打骂他,只有妈妈关心、呵护他。就在他自信心即将崩溃的时候,一个特别的老师从天而降,改变了他的命运,发现了他对绘画的天赋。并主动要求替他做游戏,给他讲那些和他一样的名人的故事,用爱感化了他。使他恢复了信心与自信,成为一名优秀的孩子。
观看完《地球上的星星》这部印度电影,我感动和震撼不已!但又绝不是“感动”和“震撼”两词就足以表达内心的感受!阿米尔汗饰演的那位教师太伟大了!这世上能有几个像这位教师一样能够真正开启学生心灵窗户并让学生的潜力发挥到极致的呢?我认为剧中的这位印度小孩伊桑可算是一个“幸运的宠儿”,毕竟“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要不是遇到这位老师,恐怕伊桑这一生就这样完了,在遇到这位老师之前,他的童真、热情与天赋已被世俗无情地压制——对于校方与家长来说,分数与纪律远比前者重要。太喜欢天真烂漫的伊桑了,就连他家附近的两条大狗儿都和他像亲密的朋友一样。但是,当他的调皮、活泼和纯真被校方和家长无情地剥夺后,他的眼神充满着无助和惶恐,看到这的时候,不知道大家是否和我一样感到心疼。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缺点,伊桑也不例外。
他有丰富的想象力。无论是在刷牙时还是在考试时,他总是能有让人觉得很新奇的想象;他喜爱画画,总爱在自然世界里寻求一些灵感;他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观察动物的行为并加以模仿;他向往自由,羡慕鸟儿可以在自己喜爱的蓝天上自由自在的飞翔。
然而伊桑的老师只看到了他的那些所谓的缺点,他们也经常因为这些“缺点”而责骂他,几乎所有的老师都埋怨他。不仅老师不理解他,而且父母也十分地讨厌他。他们希望的是伊桑能像她们的大儿子一样学习成绩优异、活泼开朗。他们也错误地认为伊桑成绩不好是因。为他的学习态度有问题,学习不用心。他们认为伊桑所做的事都是淘气的行为。老师抱怨和父母的无可奈何使他被送到了一个远离父母的寄宿学校。
被送往寄宿学校对伊桑来说是一个十分严重的打击。在寄宿学校初期的每天晚上,他都会因为思念父母、思念家而伤心地痛哭流涕。他认为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在接受惩罚。在学校的这段时间,他几乎陷入了人生的低谷:几乎所有老师都骂他是低能,很懒惰,经常在校长面前报告伊桑的恶劣行径;几乎所有的学生因为他的某些缺陷而挖苦讽刺他;当时的数学数字和英语单词几乎把他逼疯。因此,在周末父母来看他时,他表现地极为冷淡;在学校里,他也出现了厌学轻生的情绪。
本来对于迟缓型、有学习障碍的儿童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关心和爱护他们。但父母和老师的这些行为使得伊桑的性格更加孤僻,甚至在他在学校的画画比赛中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时校长让他上去领奖他都表现的十分的怯懦。就像尼库姆布斯老师说的一样,他是个沉默、胆小、无助的小男孩。他的这种孤僻的性格给他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即使新来的美术老师尼库姆布斯的第一堂课上,老师扮小丑、吹笛、唱歌来吸引同学的注意力。在那一堂课上,除了他以外的其他所有学生都深深地被这位老师吸引了,他们在课堂上他很high地和老师老师唱歌跳舞。
新来的尼库姆布斯老师他的教学方法也很特别,他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发挥画出自己想要的画。同时老师也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来帮助每一个孩子:对于伊桑第一堂课上空无一物的白纸,老师也没有发火,只是耐心地问他的名字;老师还亲自到伊桑的家中了解情况,跟伊桑的父母说明他们儿子的情况。尼库姆布斯老师耐心地翻查伊桑的作业,并帮助他一步一步向前走。在老师的帮助下,他在画画方面的天赋得到充分的发挥。他也逐渐有了自理能力的同时,他的读写能力也逐渐地提高了。在尼库姆布斯和伊桑的努力下,伊桑终于找到了自信心。在学校的画画比赛上,尼库姆布斯和伊桑分别拿了第二、第一名的好成绩。而他在家庭里也得到了应有的关心和爱护。
电影的最后伊桑和自己的亲哥哥在校园里,高兴地玩耍嬉戏,这是一个有学习障碍的孩子最好的结局。
我想,每个孩子都是特别的,并非同样的教育方式都适合所有的孩子,永远不要将教育格式化!也永远不要将自己的期望强加给孩子!更多时候,与其责骂和惩罚孩子,不如多给他(她)们一些鼓励。另外,比起那些强调分数和强调纪律的世俗偏见来说,孩子们自身的健康(包括身体上的和心理上的)要重要得多!不要让世俗的观念摧残了可爱的孩子们!
《地球上的星星》是一部电影,主人公是一个九岁的小男孩,名叫伊桑。因为他在阅读方面有障碍,没有办法和正常的孩子那样阅读和书写,每次考试都是最后一名,总是被老师批评。但是他特别富有想象力和观察力,只是没有被发现而已。爸爸只好逼迫他转学并住校。
来到了新的学校,老师和同学还是不理解他,他很孤独,很自卑。不久学校换了一个能歌善舞的美术老师。美术老师任职不久就发现了伊桑的问题。他去家访时发现伊桑画画很有天赋,而且很富有想象力。于是美术老师每天都抽出几个小时来教他口才、写字、画画……后来,他的爸爸来到学校,看见自己的宝贝儿子伊桑正在阅读学校的通知,进步特别大。他爸爸激动得热泪盈眶。为了不打扰伊桑,他来无影,去无踪。
这部电影十分感人。后来,他和同学们一起参加了美术老师举行的绘画比赛,他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打败了美术老师,赢得了比赛的冠军!电影的最后一抱,让我终身难忘。
《地球上的星星》是一个很有内容且会带来许多思考的故事,它的架构很简单,一个很特别的小男孩,喜欢幻想,和一般的孩子不同,不喜欢学校的制度和念书,总是不按牌理出牌让他被视为坏学生,有很多的心情却不会表达,家人不去了解他,反而用强迫的方式,越是打压,他的反抗性就越强,造成的其实是反效果。
这样的小孩,并没有对错的认知,也不知道自己和其它人的不同为什么是错的,但从大人的角度来看,早就有了对错的价值观,心中都定义好了“应该要这样”,一定要孩子走上这条路,才叫做正常。或许强迫的方式终究可以改掉小男孩一些让大人头痛的习惯,却在不知不觉之间,抹煞了他更多的才华,甚至,他个性中美好的一面。
大人们总是用自己的方式来引导孩子,是否有真的想过这样的通材教育是否适合每一个人?有的孩子,需要的是不同的对待方式。一味把所有的不一致给打压下来,或许只是造成内心累积的愤怒而已,有一天,会以其它的方式爆发出来…
《地球上的星星》后来被拍成了电影。电影用两个半小时的时间,在描写一个孩子和外界的沟通,一步一脚印让观众看着天真可爱的孩子越来越黑暗,失去了他的生命力。有时候,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个知道如何进入他们内心,用他们能懂的方式,教导他们对错的人而已…可是这样的贵人,又有多少人能够碰到呢?
常常,连自己的父母,应该要最爱自己的人,都没有办法成为这个贵人,心有余而力不足,并不是在批判父母的不好,天下父母心,只是大家都用自己的方式在爱孩子,而不是用孩子需要的方式来爱孩子,这当中的差别若是很大,很有可能,就像 《地球上的星星》中的小男孩一样,慢慢的看不见阳光。
挺让人难过的一部电影。虽然片中的小男孩,并非会讨你的欢心,可是因为电影带着你从许多正常情况下你应该看不到的角度去看这个孩子变成这样子的原因,你也不会讨厌他的`。
《地球上的星星》教我们如何舍弃自己的主见,去看见一个人的美好,用正确的方式,去关心一个需要被关心的人,幸福不是不存在的,只是多数的人并不知道它不是来自强求。
以前的我,真的是不太爱看印度的电影,总是看不进去,例如大热的《摔跤吧!爸爸》总是看一点就看不进去。但是这一部电影却很吸引我。这一个特立独行的小男孩,刚开始看是一个特别顽皮的孩子,不爱写作业,不爱学习,好像是我们小时候想成为的样子,但是却不敢做。前面的历历场景看似搞笑,但其实全都是小男孩后面转变的一些小伏笔。
触动很深,小男孩刚开始时候总是很闹的,上课不听讲一直往窗外看,上课时候脑中也总是在开小差,天马行空的想象在不停的上演,例如3×9这一个简单的运算,但是他却计算不出来;上英语课时老师让打开书,但是他却没有办法接收到那个讯号,所以一直没有办法打开,读课文时,也没有办法直接读出来,但是这些情况都没有让老师们对他有了一点耐心,反而是讲他列为“智障”一类,他的父母却不相信,将他送到了一所私立寄宿学校,在这里伊桑开始慢慢变得不爱说话,变得有一丝的自闭,每天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对所有事情充满畏惧。
幸好,又出现他的老师尼克姆,用自己的事情鼓励他,让他变得越来越好。
这个电影也不由得让我们思考到我们现在的教育现状,我们作为一位教师在面对这样调皮的学生,我们是不是也是直接很生气,很粗暴的对待,还是耐心的帮助他变好呢?我想当然是慢慢帮助变好,但是这也需要我们自己慢慢变好,变成一个温暖的人,去温暖身边的人,去温暖自己的学生。
今天,伴随着笑和眼泪看完了《地球上的星星》这部影片,我被里面的剧情深深吸引,同时我也被震撼到了!原来不是孩子们不够优秀,而是缺少了发现孩子们真和美的眼睛。
刚开始,伊桑那灿烂的笑容感染了我,一个好奇心重的孩子,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蓝天、白云、小鸟……甚至一个水坑,都能引起他的兴趣,可是他的学习非常不好,学校的老师们都批评他,否定他,但是我们还是能从他的脸上看到灿烂的笑容。那时候我觉得至少伊桑还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在伊桑送到寄宿学校的时候,他一个什么都不怕那么乐观开朗的人却陷入了深深恐惧中,脸上灿烂的笑容也被哭泣、流泪、沉默代替了,我觉得那个时候的伊桑失去了家给他的安全感,他一直承受的就是否定,批评,甚至体罚,感觉他都到了崩溃的边缘,幸亏这位美术老师的出现拯救了伊桑。
这部影片深深的震撼了我,我觉得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应该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他们都有自己的步调,让每个孩子感觉自己在被需要,让孩子自信强大起来,孩子们就像地球上的星星,他们也渴望被爱,需要自由和阳光,让我们成为一个伯乐,去发现我们身边的千里马吧!
电影《地球上的星星》,英文名Every child is special讲述了一个关于儿童差异性的故事。内容过度煽情不讲,教育问题并非单纯靠一位老师的热情就能得到彻底改变,这是我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最大的感想。然而电影还是给了我许多感动与激励。
小男孩伊夏有阅读障碍症,然而在这个讲究统一讲究规矩的校园内,老师们在他的本子上打红叉,让他站到教室外,对他批评和责骂,他成了一个调皮捣蛋的坏孩子,甚至被家长强行带去了寄宿学校进行“改变”。他们可以给他安上“懒惰”“作怪”的毛病,却不愿承认孩子身上与其它人不同的方面。
原因是什么?原因是我们害怕差异,我们对差异没有正视的勇气与引导的耐性,差异便宣告了规矩的被破坏。以前看过一篇文章,叫做《当学大雁,别做海鸥》,如果在海鸥的脚上系上一根红丝带就等于为这只海鸥宣判了死刑。在教育上,海鸥行为其实并不少见。许多小学中学的班上,一些老师会将那些成绩差的学生安排在最前排一个人坐,久而久之,某些学生便产生了一种我就是差生,我就是可以无所顾忌任意捣蛋的心理。差异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反而往反面发展。
电影里伊夏进了寄宿学校,在英语、数学课堂上被批评,在美术课堂上被打手心,伊夏因为他的差异导致了学习上的滞后,却得不到老师与家长适当的耐心的鼓励和指导,他越来越消沉,放弃了画图,也丢失了快乐(影片里,我觉得最令人感动的场景就是伊夏逃课走上街头,就像电影插曲里唱的“这个只有短暂几天的童年永远不会再回来了,所以我的朋友啊别辜负了它”)。
直到美术老师尼克的出现。尼克老师的引导其实并不复杂,他只是多了份耐心与关爱,多了让学生们自由思考自由发挥的鼓励和宽容。他说:我们中间一直都有那样的人他们可以用不同的思维看世界,因为他们眼中的世界是另外一个样子他们的想法不一样,而且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理解他们他们被反对,但是他们中间出现了最后的赢家于是惊艳了世界。
差异并不可怕,有时候它甚至成就了天才。每个小孩都是不一样的,光芒各异的星星才汇成了美丽的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