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纱影评
面纱影评(一)
这个片子已经看了很久了。回国期间又看了一遍。回来又看了一遍。一直没有写什么,因为这个片子从始至终都给人一种缓慢平静不事声张的感觉,看了喜欢,也并没有要奔走相告的迫切心情。国内当时上档和黄金甲冲突,还掀起一阵子小范围的保卫面纱的媒体运动。未果,倒是爱德华·诺顿影展在上海悄悄举行,已届不惑的诺顿(!时间过得真快,初见他在Primal Fear里面还嫩得能掐出水)并不似自己扮演的角色那般张狂,斯文地出席宣传,赞同行,赞剧组,赞中国,在DVD花絮里面感谢观众。然后就像这部电影一样,很快消失在媒体关注的热点之外。
这个戏他准备了六年,他同时也是制作人,他亲自邀请Naomi Watts出演Kitty这个角色,虽然Nicole Kidman曾经也在考虑范围之内。他研究原著小说的背景,也为故事发生地-二十年代的南方中国小镇-做足准备,包括当时的政治环境,人文环境等等。小说原作者毛姆如果泉下有知,也应该感到欣慰吧。毛姆的小说很尖刻,但同时也很细腻。《面纱》并不是毛姆最著名的小说,不过他显然擅长写这种在大灾难中个人救赎的故事,而且他的故事结尾往往也并不温情和给人以鼓舞,反而是酸楚和冷酷让人印象更为深刻,这和他的个人经历有关,也多少反映在《面纱》里面沃特这个人物身上。
这一切都做得举重若轻,这不是倾城之恋,也不是霍乱时期的爱情,我说过这个片子的格局其实并不大,在瘟疫和生死面前,爱情只能是慰藉,结局也并不一定圆满。
Kitty的迅速结婚和白流苏很有几分相像,只不过她到最后也并没有真正爱上Walter。Walter对Kitty的一见钟情可以说是有同等悲剧性的,他并不知道她想要什么,自己又能给什么,也不知道如何去爱。但是他并不是一个软弱无力的人,相反,他决定带Kitty到霍乱疫区,其实是相当冷酷的。特别是当时他已经知道Kitty红杏出墙,Walter并没有找墙外的Charlie摊牌,甚至他经过两人云雨的房间,都只是轻轻走过而没有推门捉奸(后来Kitty问他为什么,他说:It didn't worth it,又说maybe I'm too proud to fight)。他是一个木讷的人,是一个细菌学家,他有他自己的方式。Walter和Kitty谈话那场戏格外好看,Walter的愤怒和痛苦都掩盖在平静无情的语调之下,他甚至同意让Kitty去见Charlie,并且答应如果Charlie同意离婚娶Kitty,他就放了她。他敢这么说,是因为他知道Charlie绝然不会为了Kitty离婚,这个世界比Kitty想的复杂得多。他冷眼看她去接受心碎的现实,溃败绝望难堪地回来跟他一起到中国南方的疫区。Walter大获全胜,两个人伤痕累累地上路。
在桂林的戏有趣很多,也越发细腻。人物慢慢出现,然后慢慢各自揭开面纱,从陌生到熟悉。包括卫兵,医生,居民,嬷嬷,佣人。我记得Walter第一次在黄秋生带领下去看水源,路边一个居民用中文骂他“英国人滚回去”,Walter不解地回头看,在前面带路的黄秋生脸上一个不易察觉的偷笑。还有在井边Walter急着跟老黄解释井水受霍乱菌污染不能再喝,老黄不怎么搭理他,Walter更急,问:can you speak English?老黄翻白眼慢条斯理地:Yeah Dr. Fane, I received my military training in Moscaw, if you don't like English we can speak Russian。诺顿赞黄秋生是好演员,老黄的确好样的。哈哈。
在疫区Walter忙于医疗研究工作,Kitty整日无所事事,内心苦不堪言,当地认识唯一的英国朋友也只能是一起喝喝酒。两个人经过冷战,停战,厌倦,疫情严重的小镇不似上海,这里没有舞会,没有玩伴,没有安逸的生活,甚至连音乐唱片都没有,只有骚乱,并不友好的居民,病菌,死亡,和乏味至极的日子。这也是毛姆的冷酷之处吧,一个绝佳的互相惩罚的环境,又如同炼狱,让人迫切渴求新的慰藉,或者重新审视周围的人和事。Kitty一个偶然的机会去见了孤儿院的嬷嬷,后来开始在孤儿院帮忙,很多修女都因为霍乱陆续死去,Kitty在那里看到一架钢琴,某天她带着孩子们弹琴,Walter从门口经过,停住,想起自己在伦敦初见她时的那晚。两人后来每晚偶然也会坐在一起交谈,也可以平静地说起过去,说起对于爱情各自相差太多的期望值,和各自作下的愚蠢的事。
他们又在一起,可是也不能说这就是一段成功修复的感情,用Kitty的话来说,更像是义务(Duty),然而孤儿院的嬷嬷说:When love and duty are one, grace is upon you。
重头去爱并不一定引致完美结局,不久之后Kitty发现怀孕,却不能确定孩子是Charlie的还是Walter的,过往总是回来纠缠,但是当下两人心情平静,Walter说,It doesn't matter right now。某天Walter到孤儿院,Kitty正和孩子们午睡,阳光正柔和地照在她的身上,他俯身吻上她的额头然后离开。数日后Walter不幸感染上霍乱,Kitty陪在他濒死时的床边,他说forgive me,她说there's nothing to be forgiven,她最后说I'm sorry。其实,是否原谅已经不重要,歉意也来的太晚。
影片最后演五年之后的伦敦,某天Kitty带个小孩在去买花,那里也是Walter向她第一次求婚的地方。出门她们再遇到Charlie,Kitty已经心如止水。When love and duty are one, grace is upon you。
那孩子我看长得还是像Walter。
片子拍得非常耐心,音乐非常出色,摄影也是。《梦之浮桥》歌声里,是Kitty和Walter共度唯一也是最后的一段心灵宁静的时光,他们从未拥有过炽热的爱情,在任何时候。诺顿说电影比原著有更大的自由度,毛姆的冷酷在影片结尾转变成了遗憾与忧伤,同时也有平静的温暖。这个片子本身,可能也需要一点耐心来观赏吧。
喜欢片中每一个人的表演,尤其是Naomi Watts,可笑的是Naomi Watts是生在英国长在英国的,14岁才移居澳洲,居然也被指英国口音不纯正。好像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英国口音纯正不纯正的标准,也不管是否符合事实。英国人口音有轻有重,也分地方,很多人一听见比较重的英国口音,就说是串味的澳洲音或者故意伪造的(比如说Peyton英音不正的),殊不知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你以为你都知道?You have no idea。诺顿的英音倒是时有小漏洞。诺顿此次的演出全都在细节上,这和他以往惯常的大反差表演大有不同。或者不张狂的诺顿让人不习惯,但是,说到底,看戏看到什么,全在于心能看到什么。
补:写下这些,也是因为在某处看到我很喜欢的一个blogger,在没有看完全片的情况下就把这片子批得体无完肤,如果我只看过半部(而且是后半部)电影,我是绝对不敢妄加批评的,至少,要完整看过才有资格作评说吧,也可能,别人和我的标准不同。这片子如果缺少了在伦敦和上海的那些戏,那故事的意思就几乎没有了。而人物到了疫区的种种表现,也就失去了逻辑上和情绪上的支持连贯。再加上不知道小说原来的脉络,则完全是无法理解,甚至曲解为Kitty求丈夫回心转意的戏码,殊不知满拧了。
诺顿说自己并没有野心成为伟大的演员,但是他拍这部电影让我心生敬意。六年的准备,一部并不十分著名的小说,一个已经慢慢被淡忘的作家。耶鲁历史系毕业的诺顿,把小说细细筛过,拍出这样一部优美的电影。当然,这并不是一部可称荡气回肠的,史诗般的,划时代的电影,或者可以把它看作一个电影人完成自己的心愿,同时给观众重新讲述一个令人叹息,微笑,会意的故事。这片子辗转到华纳独立电影直至完成,也是一群人用心的结果。用心拍的电影才会好看,对此,我以用心去看,作为回报和致敬。
面纱影评(二)
《面纱》是部不错的电影,可惜由于宣传不到位,没有引起多大反响,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这部影片在国内公映过。在同事的强烈推荐下,终于看完了这部影片,看过之后有一种奇异的感觉一时难以用语言表达出来。是什么呢?最先回现在眼前的是影片中那画卷一般美丽沉静的桂林山水。十年之前去过桂林,至今记忆犹新,因此对这样的画面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电影中的漓江弥漫着陈旧的色调,犹如晒黄的老照片,看上一眼就会勾起对陈年沧桑的无限回忆。
我想整部电影带给我的感觉就如这锈色覆盖下的江水,虽然波澜不惊却带给人无尽的回味。
波澜不惊是指影片没有通过刻意夸大矛盾来推动剧情,一切都顺其自然,制作细腻而不铺张。
首先男主角的一见钟情显得那样笨拙,甚至在女主角赏花的时候还大谈细菌,没有丝毫浪漫情调可言,接下来的求婚更见不到爱情电影中常现的手捧转运金珠跪拜在石榴裙下的情景。而女主角同意结婚是因为迫于家庭压力只是想嫁而不是相爱。就是这样一对被中国式包办婚姻拴绑在一起的国际主义战士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婚后不久,妻子发现刻板寡言专心于工作的丈夫并不是她心目中的如意郎君,很快她就陷入难以打发的无聊日子中,这时候一个道德败坏的第三者闪亮登场,及时向她伸出援助之手抚慰她寂寞的芳心心,一场“红杏出墙”的婚外恋如期而至。戴绿帽的丈夫也在他们偷情的直播现场如期而至,影片的第一个高潮“戏点”也如期而至。这段戏对于导演和演员来说都应该是一个发挥才能的机会,有很多种极易出彩的设计,比如怒发冲冠捉奸在床;抑或是响彻云霄的耳光大战,可是以上热闹场面却没有如期而止,导演选择了压抑克制来处理这段内容——男主角碍于面子没有揭穿他们,只是悄然离去,又采用很不“爷们儿”的处理方式,胁迫不贞的妻子一起走向霍乱蔓延的小镇,使这对貌合神离的夫妻走上“徇情”之路。
在这个风景如画却死气沉沉的小镇里,夫妻俩先后投入到“抗霍救灾”之中,通过并肩战斗,彼此有了新的认识,相互间多了更多的理解和宽容,从前的怨气逐渐消解,爱情之火重新燃烧,在拯救难民的同时也拯救了他们的婚姻,塑造了一对中为西用的“先结婚后恋爱”的爱情典范。
照理这个思想转变的过程应该是另外一个“戏点”,可编导依然处理得内敛含蓄,放弃了通常导演喜欢的炫技。妻子瞒着丈夫的一次微服私访了解到工作狂的丈夫原来从事的是拯救民众的高尚职业;妻子为孤儿弹琴时丈夫在门外不经意的一瞥发现了妻子并不是享受安逸没有爱心的人;两人心心相融也仅仅是通过秀美的漓江上共乘竹筏时短暂的相偎一带而过,没有丝毫过火造作之处。就像丈夫为村民们架造的水车,涓涓细流,水到渠成。
这段爱情故事本该完美善终。这时候全片最大的戏点出现了,丈夫染上霍乱,生命即将枯竭,“生离死别”是任何一个搞电影的人都不会放过的高潮大戏。参见琼瑶剧中歇斯底里大发作及韩剧中涕泪纵横。
但是本片导演似乎有意将隐忍淡调进行到底。
在丈夫的病床前两人双手相握,最后一次交流的关键词只是“请原谅”和“对不起”,只言片语便已完成了相互间心灵上的救赎。
丈夫的死没有出现当地百姓感恩大送葬的壮观场面,只是依照规矩就地掩埋,妻子脸上挂着一丝淡淡的哀伤,站在坟坑边看着泥土洒落在丈夫的遗体上,露在泥土外漆黑的脚趾跟普通的霍乱死者没什么两样。
“在清澈的泉水边我漫步,泉水如此美丽,我依水而浴。我爱你已久,永不能忘记……”
这首舒缓哀愁的民谣悄然响起,妻子攥着丈夫的遗物低声啜泣终于忍不住泪如泉涌。看到这里,内心深处不由涌起一股莫名的酸楚,我忽然意识到我已经不知不觉地被这个平静伤感的故事打动了。
说到这里我还要拿韩剧相比,韩剧中绝症漫天飞到处充斥着夸张刻意的生离死别,也的确赚取了广大女性不少的眼泪。但这种眼泪是廉价的,只能刺激感官,剧情也会随着眼泪流淌干净,不会流下多少痕迹。《面纱》看过之后你也许不会落泪,只是有几分伤感而已,但它会在你内心停留很长时间,让人思考和回味,留下深刻的烙印。《面纱》让我想起另外两部类似风格的韩国经典电影《八月照相馆》和《春逝》,我喜欢这样淡定安静的电影。
影片的结尾,多年以后,妻子领着一个男孩在街头偶遇从前的情人,那个孩子虽然跟“第三者”有几分貌似却姓了她丈夫的姓,我想这孩子是谁的已经不重要了,她真正想保留的是对已故丈夫那份刻骨铭心的爱。
面纱影评(三)
爱德华诺顿说他为这部电影整整准备了六年。开始的激情渐渐演变为隽永的细水,纵横交错于每条曲流小径,像雾气般蒸腾于如画的桂林山水间。
如果你问我更喜欢哪一个版本,书抑或电影?我会很矛盾,然后告诉你如果男主角不是诺顿,那么书吧。
书的重心全压在女主角凯蒂身上,简而言之,这就是一个关于女人心灵救赎的过程。充斥着爱情和背叛,夹杂着矛盾和挣扎,一个养尊处优的女人在经历了这场变故后,看清了人性的伪善和生命的残忍,最终将生活的面纱渐渐揭开,从而走上一条背离原先轨迹的道路。而电影则将故事的`重心拨离了原先的轨迹,将其拍成了一个关于爱情的故事,最大的改动是原著中的凯蒂并没有爱上***,甚至当沃尔特死后她仍没有抵住唐森的诱惑,而在电影中她真正成长为一个坚强的女性,她深深爱上了丈夫并对他抱以尊敬,她彻底看透了像唐森这样的上层阶级独有的虚伪和做作,所以当时过境迁她再次和唐森在大街上相遇时,面对他依旧迷人的微笑,她始终倔强的昂着头,从心底里蔑视他。这样的拨离也许更容易吸引观众,也更通俗。一个女人心灵的成熟放大于荧幕也许过于艺术。但不可否认的是毛姆对于女主人公的心理描写堪称经典,一步步的沉溺,沦陷,到后来的理解,后悔,醒悟循序渐进,层层深入。但电影很难用镜头捕捉这些抽象的情绪,除非表演者的演技天衣无缝并运用无数个长镜头,这样做显然过于冒险,所以电影相对于原著的改动是可以理解的。
他们的关系有时候更像是主人与客人。他遇到她总是止步脱帽,彬彬有礼;她要下车他总不忘伸手搀扶;进她房间之前总先敲过房门,得到应允。也许一开始她对他的贴心还并不厌恶但时间一久,她宁愿他随意些,距离也就在这种生疏感中越拉越远,直到那天他去她的房间找她才意识到妻子早和唐森走在了一起,门把的转动应和着心跳,他终究没有冲进去。
其实这段感情从一开始就是不健康不平衡的,自始至终付出的只有沃尔特,凯蒂从没有试着爱上沃尔特,正因为这种不平衡他们的婚姻也注定走向毁灭。为了报复妻子他把她带去了霍乱正肆虐的梅谭府,客厅里那场摊牌火花四溅。是的,也许她并不值得他娶,她和所有女孩一样,愚蠢,势力,轻佻,庸俗,虚荣,头脑空虚,而他也实在不适合她,冷漠,自制,清高,除了打桥牌他们根本没有可以继续的娱乐和话题,她对水利工程,细菌研究完全不懂,而这却是他的全部。但是她又能怎么样呢?唐森告诉她,他不可能离婚,她只剩一条路可以走——梅谭府。
其实故事发生在哪里并不重要,关键是有一个地方可以让他们在困境中发现彼此从前未曾看到的闪光点。到了梅谭府,沃尔特在治愈霍乱中倾尽全力,任何事情都亲历亲为;而妻子也渐渐发现自己除了想办法回去之外还有更重要,更值得去做的事,她加入到帮助修女的队伍中。也正是这种慢慢的接触和适应,让她看到了沃尔特的另一面,他喜欢孩子,常常在修道院一待就几个小时,他被修女们当作英雄般尊敬着以至于她们对她都谦谦有礼,他的工作不再是她想的那么没有意义而是实实在在的在拯救别人的生命。而他也发现她其实也有一颗善良的心,所以当他看到她为孤儿们弹奏钢琴时,回忆霎时回到了他第一次见到她的情景,她从楼梯上缓缓走下,高贵优雅,这一刻他再一次爱上了她。
她后来开玩笑说他们以前太傻了,总是在彼此身上找欠缺的部分,而忽略了其他的。只是这样的理解和温暖并没有持续多久,沃尔特最终因为感染上霍乱而死去,临终前他恳求凯蒂的原谅,凯蒂告诉他其实他并没有错,该道歉的该被原谅的应该是她自己。凯蒂曾经说过,女人不会因为男人品行良好而爱上他。但我仍然相信她最终还是爱上沃尔特了,并且以后她也不会再像爱他一样爱上其他人。
爱德华诺顿的表演对于《面纱》绝对是关键,这句话也许在看完电影后并没有特别强烈的感觉到,但一但看过毛姆的原著你便会发现,即使是那些错过的没有摄入镜头的文字,配以诺顿的形象,也就明朗了,他和他是那样的严丝密缝。同样的低调,同样的执拗,同样的喜欢挂一丝自嘲的微笑在嘴角,同样的包含深情。他们贴合的像一个人。
诺顿演的如此不留痕迹。纳奥米沃兹显然跟上了诺顿的节奏,一直觉得同为澳洲女星她比凯特布兰切特,妮可基德曼更矜持内敛,但《21克》中的撕心裂肺显然有点让人惊愕,而且肃然起敬,这次扮演凯蒂,她始终没有和诺顿碰撞出激情四射的火花,这不是贬低而是褒扬,正是这种距离感使我们在她身上看到了一个女人对生活看法的转变,她和他婚姻不是出于爱,她随他来梅谭府也不是因为爱,甚至当她看着他死去流下的眼泪也不仅仅因为爱。她从他身上明白了很多,看透了很过,所以当她再次遇到唐森时,她敢直视他的眼睛告诉他,孩子的名字叫沃尔特,尽管儿子的真正父亲正是唐森,但她希望她的儿子可以像沃尔特一样正直,勇敢,坚强,可以像他父亲一样为霍乱献出生命,可以像他父亲一样真心爱一个女人并为她付出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