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前目的地》,写几句。澳大利亚拍摄的电影,这部电影的评分是7.9分。这部电影的构思是我近年来看到最好,主题也超出想象。影片贯穿时空穿越这个看起来是有点老套。但是该片的特点是,出现在电影中的,两次出现的那句话“咬着自己尾巴的蛇。”这部电影的结构几乎完美无缺,就如电影多次所说的,咬着自己尾巴的蛇、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等等一样,就好像整个宇宙一样,是个完美之圆。也就是电影里面所说的,时间的循环,这个所谓循环,或许是一个时间奇点,最终什么都浓缩到一起,什么都由此展开。也许更恰当更简单的说,是一个莫比乌斯圈。经过几次穿越,结果形成一种循环,这与佛教的圆融的时空观是比较接近的。
这个电影最超出一般人想象的,是里面的主角通过几次时间穿越,原来都是一个人。这也是我没想到的。拙著《秋叶集》中有一句“所有的人都是一个”。一部电影当然不可能拍出所有的人,只可能拍几个主角,任何一部电影都是不可能拍出所有的人都是一个,这么庞大的宇宙生命全局的主题的。但这部电影的几个主角原来是同一个人这个主题,而且男女主角竟然也是同一个人,自己的后代与自己竟然也是同一个人,这里面蕴含的比较微妙的含义,确实是值得再三思考的宇宙生命的真相。电影的主题构思确实接近了佛教所说的众生同体、同体大悲,宇宙生命的圆满圆融轮回、以及所谓的清净大海众菩萨这个法界实相。电影的几个主角原来是同一个人,以及电影多次说的:生命的孤独,面对真实的自己,另一个我,和生命的意义,也值得观众思考。
一般人对于佛教所说的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是不太理解的。这个“唯我”,与“无我”异曲同工,是佛教最深刻的观点,是佛教的三法印之一。佛经言:“天上天下,唯我为尊。”表示三界之中,唯佛独尊,当救度天上天下,为天人尊,断生死苦,使一切众生得大安乐,故有此语。另,此语也可以理解为:这里的“我”也可指众生皆有的佛性,从生命的本质看,每一个生命内在核心皆有佛性,这样具有佛性的每一个我、唯一的我是最尊无上的。因此,只要觉悟到自己的真实佛性,每个人都能见性成佛、唯我独尊。
我多次说过,当代的很多科幻魔幻大片,不仅贯穿现代物理学的观点,也处处渗透佛教的观点,这几乎是近年来西方大片的潮流。这部电影也不例外。所以,爱因斯坦所说的,佛教是与现代科技最接近的宗教,是最适应现代文明的宗教,这话不是没根据的。现代物理学包括相对论时空观和量子力学的时空观都与佛教的观点比较接近,这是很多东西方学者都论述过的。这也不是没有理由的。当然我这里所说的电影中体现佛教的观点,只是从文化学,从一种文化观念上的阐述和解读而言。
此电影再三提出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活着的意义何在。按照佛教,生命的意义就是游戏三昧、慈悲普度、智慧觉悟、神通自在,当然,这是佛菩萨的境界,是觉悟了的智慧生命的最高境界。另外,佛教所说的苦,空,无我,无常,觅身心了不可得,以及佛教所谓觅男女相不可得,非男非女,亦男亦女,无男无女。在电影的主题中也可以折射出来。
电影中所谓的读心术,其实是因为时间穿越的原因,换言之,也就是自己对自己前世记忆的原因,也就是佛教所谓他心通和宿命通的结合吧。这部电影说的也是时间局招募特工,现代西方电影流行将一些特工的身份特异功能化乃至神化,也就是一些特工其实是时空穿越者、特异功能者乃至外星人,这个我以前在对《源代码》等电影中也解读过。
至于电影里面的特工,杀害的一百多人,挽救了三千多人,又杀害了一万多人,等等,一与多,这种数学的增减多少,本身并没有多少意义,但是,这也许也能折射出很多社会政治现象背后(恐怖活动、谋杀乃至战争等等)不为人所知的深刻的宇宙生命奥秘吧!至于具体到一个人,作为一个正面特工的话,其任务或者说其生命的根本的意义,应该在于慈悲,利他。反之,一个反面特工,则更多的是利己,缺少对生命的敬畏和仁爱。而这部电影,既然男女夫妻母女正反主角,不管是主角简,还是爆炸犯,最终都是同一个人,那么,这就是从宇宙生命的唯一性圆融性这个根本上说,善与恶,在究竟的意义上,都与真正的我无关,就是奥义书上说的:善行恶行,两皆洒落!也就是《六祖坛经》中慧能所云:“不思善,不思恶,正恁么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我是谁?”这是永恒的对宇宙生命的追问,是自古至今无数哲学家宗教家思考的问题!佛教禅宗也经常以此作为参禅的切入点。由惠能的这句话,我们再去看看电影中几次出现的一句话:“现在你知道他是谁了,而且你仔细想过以后你会明白你是谁”,电影给出一个答案:原来都是自己!
如果你喜欢科幻片,看完《前目的地》,最先想到的一定是“外祖母悖论”。“外祖母悖论”一直是穿越题材电影无法回避的一个逻辑漏洞,其实诺兰的《星际穿越》也没能补好这个漏洞,只是大家已经被诺兰精彩的叙事方式,和相对新鲜的科学概念征服,不大在意这个漏洞而已。
我们先说下什么是“外祖母悖论”——如果一个人真的“返回过去”,并且在其外祖母怀他母亲之前就杀死了自己的外祖母,那么这个跨时间旅行者本人还会不会存在呢?这个问题很明显,如果没有他的外祖母就没有他的母亲,如果没有他的母亲也就没有他,如果没有他,他怎么“返回过去”并在其外祖母怀他母亲之前就杀死她?这就是“外祖母悖论”。
诺兰没解决这个问题很正常,当年詹姆斯·卡梅隆的《终结者》也一样没解决,还照样拍了三四部续集。因为穿越题材的科幻电影的重点常常不在于此,更多在于拓宽观众的思维,造成各种奇妙的规定情境,让我们感受那些想象中的情境和困境。
那我要说的是什么呢?其实,这个所有科幻穿越题材作品无法绕开的逻辑悖论,是被解决掉过的。
《前目的地》改编自罗伯特·A·海因莱因的短篇科幻小说《你们这些回魂尸》,而作者发表小说时是在1959年。作者用一个极其荒诞、孤寒的故事成功绕开了“外祖母悖论”。它的设定非常有趣。“外祖母悖论”的基础是我们人类是一代一代有序地传承下来的,每个人都必须有父母。该书作者创造了一个跳出人类传承结构的人。《你们这些回魂尸》的时空特工,他的父母全是自己!
也就是说,作者创造了一个没有外祖母的人类,父亲母亲全是自己的人类。这样一个人穿越在时空中,可以说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很多年前,我无意中看到这个短篇时,就觉得特别惊艳,现在依然能记得小说结尾处借主人公的口说道——“我知道我是从什么地方来的了——可是你们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你们这些回魂尸?”
回想一下“还魂尸”这一专有名词,是指一种处于生与死的临界状态之间的'活死人,即“会走路的死人”,与传说中的活僵尸极为相似。人类学家梅特罗在他的专著《海地的伏都教》中是这样描述还魂尸的:“他能行动, 能吃东西,能听从对他说话人的指令,他甚至还能讲话,但却没有记忆力,也不知道自己身处的环境。”
影片中的简、约翰还有代言人,在每次穿越后的时间点都是一具“孤独”的“还魂尸”。犹如约翰手上的那枚衔尾蛇戒指一般,首尾相连,循环往复,从无中来,到无中去。
有人将这归结为“宿命”。影片中的婴儿、简、约翰、特工、老洗衣工都是同一个人。人类也是如此,你、我、他、男人、女人、婴儿、孩子、青年、中年、老年、黑人、白人、黄种人……其实所有人都是“一个”。 这就像主人公一样,不知道自己的过去,更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因他的过去就是他的未来,而他的未来也是他的过去。
可这部影片又并不只是为了重述一个宿命论或试图挣脱宿命的故事,它其实源于更古老的人类之王的俄狄浦斯的讽刺:聪明的俄狄浦斯猜出了斯芬克斯的谜底,他认识了三条腿、两条腿和四条腿的人,但自己被诅咒的命运恰正由此开始。之后他杀父娶母、自刺双眼、子女骨肉相残、到老还流离失所……
这就是人。一个自以为认识了人,认识了自己的人,一个人类中最杰出者的命运。所以索福克勒斯称呼他为“僭主”而不是“王”,意即僭越自己限度的人。
再看看今时今日的电影世界,当《星际穿越》、《她》、《超体》、《环形使者》、《超验骇客》这些诸多讨论时间、空间、人类生存为主题的电影喷涌而出的时候,我们知道这是一个用想象力和科学实践力颠覆人类传统人生的时代。而这些影片中,和量子力学缠绕在一起的问题就是人类的感情,当客观和主观搅在一起的时候,究竟人类最后会怎样?
《星际穿越》说,人类最终会解决时间穿越的问题,度过遇到的危机;《她》和《超体》以及《超验骇客》说,人类会超脱肉身的束缚,以网络作为载体,成为进化后的高等级生物;《环形使者》说,人类会追溯命运,苦苦挣扎,却最终摆脱不了时间的宿命;而《前目的地》则说,人类最终会走向灭亡。
作为主观的独立人格来讲,在这种维度下的同一人格分裂之后是否还仍然拥有单一独立的人格这是个值得讨论的话题,让人惊悚的想法是,反向思维下,人类是不是源于同一个人,因为不同时间维度的个体结合起来组成我们复杂的社会。或者,最后人类这样的发展,会成为一人多维度的这样一个结果,然后走向灭亡?
如果说《星际穿越》成功向人类展示了多维空间的一角并且大胆地进行了想象,那么《前目的地》就详细描述了在五维空间生存的人类如何在不同的时间轴,相互交错、合作、相爱相杀的大胆想象。它证明了科幻概念尽可以天马行空,只要对细节精心经营,最起码能让人在那么一刻不得不信。
虽然这片子没有那么精致的技法和技术流,但却有着视觉的美感,穿越机器朴拙的数码盘,西装礼帽的冷战特工装束,颇有老电影的质感,上世纪60年代的宇航局内饰前卫又复古,有种架空了年代的乐趣。如果算上它本身赋予的延伸意义,其实也没什么烧脑的,所以大多数人在看到中间部分就可以猜测到结局,无论开放亦或封闭,终不出几种意料之外。
所以,文学青年看后,也许会这样说,“我子是我夫,我夫致我死。我子杀我夫,我夫盗我子。哀哉生民梦寐中,轮回不得悟斯旨。人生茫茫究何似?恰似螣蛇食其尾。螣蛇食尽死还生,方生方死无穷已。”
大部分人看后,应该会这样说,“寻常讲轮回,都说苦集灭道,无以逃脱。今有一人,雌雄同体,跳出三界因果,仍归五行轮回。生命不过是一场提线木偶的游戏,多么叫人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