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师的电影观后感【优秀3篇】

认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吧。现在你是否对观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钢琴师的电影观后感【优秀3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钢琴师观后感 篇1

不经意间,最近接触的都是战争题材的作品。

印象最深刻的是战争前斯皮尔曼在波兰电台录制钢琴曲的平静画面,与战争的残酷,让人胆战心惊的轰炸声、枪声炮声形成的鲜明对比。战争让斯皮尔曼一家颠沛流离,最终除了他都被纳粹迫害,这样的一家人影射了无数经历二战的犹太家庭。战争带来的灾难,戕害无辜,践踏艺术。

影片是根据斯皮尔曼的个人传记改变,平静的讲述了战争中受尽的磨难屈辱,依靠求生的本能和坚强的意志,在友人的帮助下,得以在二战中幸存下来。在我看来,《钢琴家》这部影片并不需要高潮,影片中的一幕一幕已经足以震撼人心。

在靠近德区的居民公寓里,斯皮尔曼见到了久违的钢琴,连年的逃亡,性情本就忧郁寡言的斯皮尔曼,此时好似碰到一个可以诉说心中万千的知己,难以抑制心中的激动和与家人分离的悲伤,他幻想着弹奏了一曲。

回到犹太人集中营的阁楼里避难,硝烟四起,经历枪林弹雨饱受战争摧残的公寓,已是一片废墟,只剩断壁残垣。此时,遇到了德国军官,不知名的上校,在得知他是钢琴家后,让他弹奏一曲。上校并没有枪杀他,而是私下救助于他,为他送去果酱面包,也不忘配上一把面包切刀,这让斯皮尔曼心存感激。战争结束之后,斯皮尔曼与好友去营救被苏军俘虏的他,无果。如果没有战争,这位德国军官应该和自己的妻子和三个孩子,过着幸福的生活吧。

《钢琴家》电影观后感700字 篇2

前几天闲来无事,便在某奇搜腾电影,翻看翻看着,便发现了《钢琴家》这样一部电影。

第一印象便是这朴实无华的片名,《钢琴家》,便不是说是一个钢琴家或者是一个关于钢琴的故事喽?怀揣这这样的好奇,我观看了这部影片。

142分钟的影片却让看后的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可讲的地方太多了,以至于让人不知从何说起……

那就简单说一些吧。

影片的开头是美好的,钢琴家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有了自己心仪的女子,但突如其来的禁犹太令,让原本美好的人生被改写,所有的犹太人被迫搬迁到人为划分的犹太区,受尽侮辱,历尽险恶。犹太人仿佛牲畜一样被军官蔑视羞辱,也被世人所嫌弃。犹太人们被困在围墙中,他们失去了新鲜的面包,更失去了生而为人的自由。 而有些犹太人,不仅失去了自由,更失去了一个民族的节操,他们打骂同是犹太人的。别人而来显得自己高人一等,但殊不知在别人眼里,他们是那低声下气的狗,是比那些失去了自由的人还可怜的人。

这部影片中最让人印象尤为深刻的一幕,德国军官发现了藏身的男主,却没有杀了他,而是听着他的钢琴演奏陷入深深地回忆中,更甚于之后主动帮助男主给之于食物衣物。这位德国军官本性并不是坏的,而是由于战争的残酷而不得不去战斗杀戮,他不想死,所以在感受到钢琴家的求生欲后而引起共鸣。虽然最后他的确是死了,但这不是人性中美好的一面么?

战争,对于这个世界的危害是极大的,而对于一个家庭,对于个人,最痛苦的便是失去家人失去以前拥有的所有,而这些情况,在战争是最为常见的,活下来真的很不容易。影片极其深刻的以一个平常艺术家的亲身经历刻画出了战争的残酷,也表现出了一个人对生的渴望,让我们在跌宕起伏的剧情中厌恶战争而对生活抱以希望。总之,这是一部值得去看值得深思的影片。

钢琴师观后感 篇3

现场掌声雷动,呐喊声阵阵……抑扬顿挫的钢琴音响起,镜头由远及近,我们简直不敢相信,这是无臂钢琴师刘伟现场用双脚弹奏的美妙的钢琴音乐符。

不错,他,刘伟,无臂刘伟,正是用这样的事实感动了无数人。

难以想象,一个四肢健全的人,要有这样的成就,也不知道要付出多少艰辛,而他,失去双臂后却用双脚能弹出如此悠扬的音乐,背后又付出了多少超常的努力,超量的血汗。

的确,命运对刘伟是残酷的,但是他不向命运低头,身残志不残,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看了这个视频,联想到自己,我很惭愧,我生活在这样一个幸福的家庭,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甚至连一个汉字也不能写好,这是自己缺乏持之以恒、勤学苦练的缘故。这个视频给我的教育意义非常深刻,以后,我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认认真真、善始善终,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

正如刘伟在视频里唱的“努力不会徒劳……就算我多么渺小,我也能做得到。”我会把这句话作为座右铭,无论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中,努力践行。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