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某一作品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观后感了。在写观后感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优秀9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自2002年开始,中央电视台启动了“感动中国2002年年度感动人物”的大型评选活动。这一活动以“感动中国、感动公众”为主题,以现实生活中的杰出事迹作为评判标准,专门评选为推进社会进步、推进时展、做出杰出贡献、取得重大成就并引起社会公众关注的科学人物;在各行各业身处平凡工作岗位,做出了不平凡事迹的爱岗敬业人物;用一个人的力量为社会的正义和公平、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进行奋斗从而做出了杰出贡献的人物;个人的不朽经历和不凡的行为代表了社会发展的方向、体现了时代价值的人物;个人在生活、家庭、集体和社会中表现优秀、行为特别感人,体现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优良传统美德的人物。该节目自2002年启动后,年年举办至今,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反响十分强烈。
一、“感动中国”栏目的社会价值
“感动中国”栏目的播出,不仅起到了鼓励和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的作用,其对于引领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也具有深远意义。在社会各方面都得到了极高的评价。有人说,“感动中国”是一个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平台,在这里,你能感受到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尚、不朽的思想、普世的价值观,它是中华民族精华的所在,是中华民族忠孝的代表。在这些优秀事迹中,我们可以清晰看见那些身形瘦小却撑起一片蓝天的人,那些家贫如洗却还是一心助人的人,他们坚韧的性格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常让我们热泪盈眶。他们的大爱、无私、真善美、象征着中华民族引领时代的灵魂。
有人说:“感动中国”是播种机,一颗一颗的播种着道德的种子,在社会发展不平衡的阶段,汇聚着道德的力量,共同构筑伟大的大国之魂!
二、对“感动中国”栏目的理性反思
根据“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该栏目有好处也有不足之处,“感动中国”栏目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感动中国人物仅表现为中小学生作文中的素材,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对于青少年来说只是一个偶像,一个远不可及的作文素材,很难成为自身学习的榜样。其次,“感动中国”栏目的影响触发了作秀的盛行,自2002年播出以来,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关注,掀起了一股学习感动人物事迹的风潮,各大媒体开始不断的报道助人为乐、舍己为人、拾金不昧等新闻,旨在弘扬社会道德风尚的同时增加收视率,于是各地好人好事在屏幕上不断上演。第三,“感动中国”仅仅局限于内心的感动,然而,关掉电视,当我们面对自己的父母,身边的小事,那些需要我们伸出援助之手的人们时,我们会忘了当时的感动,或者说是不敢记起那份感动,听多了那些碰瓷、讹人的事例,让我们无以乐观。
三、对“感动中国”栏目的价值观评价
首先,“感动中国”栏目的积极影响是不可否认的,它唤起我们心灵深处的真、善、美。作为走在时代前沿的大学生,他们内心深处的真知应该被唤起,并能以这份真知为指引,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
孟祥斌纵身一跃的豪壮,让他永远定格在了那寒冷刺骨的冬季,他用一次辉煌的陨落挽救了另一个同样的生命,这样的结局,我们只能用道德的观点去解释,他永远的沉睡在了冰冷的河水里,却给人们带来了生命的启示。60年前,有一对夫妇,赤手搭建起了第一张手术台后便再没有离开,始终坚守在手术台上为民众治病,手中持刀,取走病痛,无私奉献,他们就是胡忠、谢晓君夫妇,信守誓言,永不放弃,这又是何等的精神境界!“感动中国”栏目评选出我国优良品质的体现,为社会树立了标杆,为整顿社会风气和提高国民素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其次,“感动中国”栏目对我们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和有益启示,它对于一些人一些事进行了标榜,这些人和事的确令我们感动,值得我们去学习,这一种导向作用不容忽视。可换个角度来看,中国这么大,人口那么多,令人感动值得大家学习的人和事也很多,可是有的被发现了,成了感动中国的人物,而有很多人做着更为感动的事迹却没有被发现,他们仍然过着不好的、不为人知的甚至不被人理解的心酸日子。
当这些人一次又一次的看到荧幕上的感动人物的光鲜形象却始终没有自己的身影时该做何感想,可是明明自己付出的比他们还多,这种情况下那些在默默做着“感动中国”事迹的人们是否会继续做着感动中国这些事呢?“感动中国”所传递的精神品质应该成为每个人心中熊熊燃烧的火焰,不是做给别人看的形式,而是自己思想上的觉悟和行动上的证明。
第三,“感动中国”中的优秀事迹体现了民族精神,是弘扬我国优良品质的典范,对每一个人都有着很强的教育意义,帮助我们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当然,其消极影响也要给予重视。道德性的东西不应被赋予过多的荣誉色彩,民族精神应该被传承和宣扬,可如果太过,它的意义就不再单纯,太多的荣誉刺激会让人误以为道德=荣誉,在这样一种错误意识的指导下道德社会最终也将变成荣誉社会,一旦失去了这种荣誉道德是否也将荡然无存呢?也就是说每当道德的行为出现的时候我们都予以荣誉的刺激,久而久之在人的潜意识里就会把荣誉和道德联系起来认为有了道德就一定会得到荣誉,但是当有一天社会不再赋予有道德人以荣誉,那么这种道德行为也将逐渐消失。因此,“感动中国”栏目承担的责任和扮演的角色就更为重要,在看到积极影响时也不可忽视消极影响,只有趋利避害才能让社会和谐向上发展。
鉴于此,笔者认为对“感动中国”栏目的认识理应如此:大众应对“感动中国”栏目的认识更客观,认真理解感动中国的精神内涵,切莫忽视以人为代表背后的精神实质;媒体应认清自己的作用,端正做报道的态度,扭正报道的方向,不报道作秀、虚假的感动,对于感动人物的宣传不神圣化、主观化;教育机构应加强对“感动中国”栏目所传达精神内涵的教育和传播,用科学的教育方式,将感动背后的的精神和品质正确的传承和发扬。
感动中国2021十大人物已经揭晓,评选这些感动中国人物意义颇深。
一、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感动中国人物的评选标准有许多,但主要是包括乐于助人、无私奉献或者是艰苦奋斗等等事迹,感动中国人物身上都有着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身上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及崇高品格,无论是乐于助人的无私奉献精神、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还是舍己救人的大无畏精神,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几年年以来的宝贵结晶,是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能久经未衰、朝气蓬勃的不竭动力,是我们的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和文化财产,需要我们这一代人传承和弘扬下去,感动中国人物他们都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了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通过宣传他们,这些传统美德得以发扬光大,得以熠熠生辉。
二、给广大人民群众起到榜样作用,有利于营造一个和谐繁荣的社会
通过评选感动中国人物,让其他人了解和熟悉感动中国人物的感人事例,给其他人起到一个榜样作用,为广大人民群众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让他们以感动中国人物为荣,积极地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从而有利于在社会中形成一个温馨和谐、幸福美满的氛围,有利于整个社会的繁荣进步。
三、号召更多的人积极响应,加入其中
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是能让每一个普通公民的心灵受到触动,虽然我们这个世界还存在着太多的不足和不如意,但我们身边永远不缺乏那些积极向上、英勇无私的好人,只要我们每个人愿意积极响应,努力去做到为别人着想,在别人处于困难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那么“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想社会也能成为现实。
2月18日,在央视播放的“感动中国”的颁奖盛典上,我们的杜富国同志——伤情牵动国人心的排雷战士,在边境的扫雷活动中,面对复杂雷场中的不明爆炸物,他没有退后,而是勇敢的向前迈进脚步,导致严重负伤,并把自己的双眼和双手奉献在这次的边境扫雷活动中,杜富国同志面对危险,舍己救人,用实际行动书写了新时代革命军人的使命担当。
平凡的军人拥有一颗不平凡的心。在此之前,杜富国先后进行扫雷1000多次,拆除雷2400枚,每一次的扫雷活动无疑是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但之前的每次扫雷活动都安全渡过,最后一次扫雷活动却让他永远的失去双眼和双手,再也无法拥抱自己的父母和妻子,再也无法看见那一片由雷区变为绿油油的庄稼地。
他不仅是一名军人,还有另一个身份——共产党员。在入伍之前,杜富国还不是一名共产党员,但加入扫雷大队一年后,他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因为他看见出任务时,在前面的战友都是共产党员,他们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安全留给身后的战友,他把前面的战友当成自己的榜样。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无数像杜富国这样优秀的共产党员为党和国家的事业牺牲小家,牺牲自我,他们的肩上扛着党和国家赋予的责任,不能在危险面前退缩,要做铁骨铮铮的汉子。
国富则民强,民强则国盛,国盛则民安,民安则天下太平,杜富强以血肉之躯挡住危险,用鲜血证明这句话的重要性。他敢于担当,无私奉献,用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共产。
每年的春节过后,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都会牵绕着我,牵动着无数人的心,让我感动好久,情不自禁地泪流满面。那思绪牵绕着我又回到了今年的颁奖台上……
我静静地坐在电视机前,手拿着笔认真记下他们的名字,有牵动国人心的排雷战士杜富国,勇斗歹徒的退伍军人吕保民,勤俭节约、分毫积攒,千万捐赠家乡的八旬老人马旭……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我们河南人担起乡村未来的八零后教师张玉滚。
张玉滚师范毕业后,放弃在城市工作的机会,回到家乡,从一名每月拿三十元钱的民办教师干起,一干就是十七年。学校地处偏僻,路全是山路,山路曲曲折折,处处布满泥泞荆棘,他靠一根扁担把学生的课本,文具挑进了大山,挑进了学校。看着电视上张玉滚挑着重重的课本,在山路上艰难地行走,我的眼睛湿润了,他挑的不仅仅是课本,是大山里孩子们的希望啊!
由于常年操劳,八零后的他脸上布满皱纹,比同龄人老了好几岁。最后听着白岩松为他念颁奖词,它是这样写的:扁担窄窄,挑起山乡的未来;板凳宽宽,稳住孩子们的心。
是啊,多好的颁奖词,张玉滚,我永远记住这个名字,你是我们河南人的骄傲,你虽普通但最伟大,你展现人性最高尚的精神境界,你的精神会一直鼓舞着我们每一个国人,激励着我,努力,追梦!
这个星期,学校组织了我们观看"20_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看完之后,我已经无以言表。
在这十个人中,使我最感动的还是刘盛兰爷爷和姚厚芝阿姨。
刘盛兰爷爷73岁时,他的老伴去世了,于是刘盛兰爷爷成了一个孤寡老人。顿时我心里升起了怜悯之意。为了让自己老了,可以有个人在身边照顾他,刘盛兰爷爷开始了助学。1998年,刘盛兰爷爷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救助报道,所以73岁的他把他微薄的工资捐助了学生。而受捐助的学生也逐渐变多,最后"扩张"到了全国各地。
每天刘盛兰爷爷只吃了一点点粥,菜有时还是别人扔掉不要的,他17年几乎未尝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连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而我们却啃着鸡腿,吃着炒饭,每年有六七件新衣裳,还挑三拣四。和刘盛兰爷爷比起来,我们已经算得上是贵族。刘盛兰爷爷吃完饭,就骑着自行车走村串巷去了,直到捡回一大堆可买的破烂。刘盛兰爷爷一直没进养老院,这样能拿到每年4000元的生活补贴。这些钱他全部捐给了贫困学生。看着视频中刘盛兰爷爷用颤抖的手在床上数出了一张张钞票,只剩下几张零钱时,我热泪盈眶。这几十多年来,刘盛兰爷爷资助了100多个学生,资金总计7万多元。还记得那撼动心灵的颁奖词: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是他让我感受到了崇仁厚德!
姚厚芝阿姨,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结婚后和丈夫赴山东煤矿打工。随着两个孩子的出生,姚厚芝阿姨专心在家带孩子,丈夫在煤矿挖煤。可老天爷偏偏不如人意,20_年,姚厚芝阿姨查出癌症,面对高额的手术费,姚厚芝阿姨选择了"药疗",但病情丝毫没有好转。
20_年,姚厚芝阿姨从电视上得知,绣十字绣也能卖钱。第二天,她咬牙花2800元购回一幅6.5米长的十字绣《清明上河图》十字绣样。她的丈夫觉得她是在瞎折腾,可姚厚芝有自己的想法。
从此,姚厚芝过起了"两点一线两头黑"的生活,每天绣十字绣长达17个小时。20_年7月,经过3年零5个月的昼夜劳动,这幅共需127万针才能刺制而成的《清明上河图》终于落针。我很惊讶,是什么让这位平凡的人有这么大的能耐呢?过了一会儿,我便明白了:这幅十字绣,针针线线串联的都是浓浓的母爱呀!有收藏家上门出20万收购,姚厚芝阿姨拒绝了,她想将十字绣保存下来,如有一天自己不在人世了,把它卖出去,孩子们的大学学费就不愁了。
生活中,许多的人用那一点一滴的小事感动着我们,也感动着他人。生活中不缺乏感动,只不过是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之中,我们忘记了去发现这些让我们的内心能为之震撼的感动事迹。用心去看世界,去发现细节的感动吧!
在观看20_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中国女排颁奖的那一刻,时光仿佛又回到了北京时间20_年8月21日,里约热内卢小马拉卡纳球场,中国女排以3:1击败塞尔维亚队,又一次捧起奥运会冠军奖杯。中国女排在小组赛出师不利的情况下上演“绝地反击”东道主巴西,小组赛曾赢过我们的荷兰、塞尔维亚都没能挡住她们前进的脚步。对于向来有“女排情结”的中国人而言这个冠军重于千钧,五星红旗升起的那一刻,《义勇军进行曲》响起的那一刻,激动与幸福的泪水美于一切。
20_感动中国给予女排的颁奖词:“虽然它不是颁给个人,但是十一总会让我们想起一加一大于二,还有它代表着一个团队。绝地反击,上演惊天逆转。比的是实力,拼的是意志,搏的是勇气,奋勇拼搏,决不放弃。这是女排精神,是激励中国前行的力量!”
在中国女排再夺奥运冠军后,一段话在网络中盛行:“有人曾经问,女排精神是什么?”郎平说:“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是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中坚定。”
中国女排承载着国人太多的荣耀记忆,郎平说:“中国女排的精神一直都在,并不会因为输赢而改变,这就是女排精神的传承。”的确,在奥运赛场,让一个运动员变得伟大,让一支球队成为传奇,让一场比赛荡气回肠、成为人们日后津津乐道的经典回忆的,确实往往是某种超乎竞技的精神。女排姑娘拼命苦战为国争光的背后,是平时的艰苦奋斗,是赛场上永不磨灭的斗志,是多年来凝聚成的“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这在里约奥运上又一次被女排姑娘出色的表现诠释出来,这就是永不过时并赋予时代内涵的“女排精神”。
我相信,熠熠生辉的女排精神将激励中国运动员在竞技体育上不断创出佳绩,更将激励中国人上下同心共铸中国梦。向中国女排致敬,让顽强不息、奋斗不止的女排精神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激励我们努力学习、提高自己,成长为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
敦煌的女儿--樊锦诗
她用40多年的执著和坚守,谱写了一个文物工作者的平凡与伟大;她在敦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和管理等领域的开拓创新,让世界同行为之骄傲。“敦煌的女儿”
樊锦诗,甘愿用生命守护敦煌。
“党需要我们到什么地方,国家需要我们到什么地方,我们就到什么地方去。”1963年,樊锦诗从北京大学毕业,怀揣着保护祖国文化遗产梦想千里迢迢来到了戈壁大漠深处的敦煌莫高窟。敦煌夏季酷热、冬季严寒,工作、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作为一个身材娇小的江南女子,很多人怀疑樊锦诗的意志和能力,可性格倔强的她,顽强地坚持了下来,而且秉承了老一代敦煌人“打不走”的精神。如今73岁的她已满头华发,还在为敦煌文物事业殚精竭虑。敦煌莫高窟营造于公元4世纪至14世纪,作为人类的文化瑰宝,历经千百年来自然侵蚀和人为的破坏,文物本体和环境都十分脆弱。在敦煌40多年的工作当中,保护成了樊锦诗最重视的工作,所取得的成果也最为丰硕。
从壁画病害防治到崖体加固,从环境监测到风沙治理,在敦煌遗产保护的各个领域,樊锦诗和敦煌研究院的保护工作者一起,不断探索创新,攻克难题。正是在她的带领下,敦煌遗产保护翻开了新篇章,走上了科学保护之路。
“敦煌莫高窟保护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有明确的保护方向、保护目标、保护原则、保护措施,才能使它得到更妥善的保护。”樊锦诗清醒地认识到,面对如此灿烂的文化遗产,保护仅靠人和技术还不够,还要立法和制定保护规划。在她的倡导和推动下,《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和《敦煌莫高窟保护总体规划》近年来先后公布实施。
在敦煌工作的40多年中,樊锦诗先后担任敦煌文物研究所副所长、敦煌研究院副院长、敦煌研究院院长等职务。作为继常书鸿、段文杰之后敦煌研究院的第三任院长,樊锦诗深感肩上的重担,丝毫不敢懈怠。她带头参与科研,与国际上优秀的文物保护机构合作,不断将先进的保护理念和技术引入敦煌遗产保护。
在樊锦诗的推动下,敦煌研究院与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等多个国外科研机构展开了合作,一大批先进技术和理念运用到敦煌遗产保护当中,使敦煌文物的保存环境得到改善,安全系数得到提高,本体病害和损毁得到遏制,并为敦煌研究院培养了一大批技术人才。
敦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1979年对外开放以来,不断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可随着游客的逐年增多,狭小洞窟和脆弱的壁画开始不堪重负。如何保护与利用的矛盾,实现敦煌遗产永久保存,永续利用,成了樊锦诗日夜思考的问题。
“不能关起门来搞保护,人们应该享受这一珍贵而优秀的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是中国首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樊锦诗参加了申遗材料的准备工作,十分清楚世界文化遗产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在她的积极倡导和推动下,保护与利用的矛盾正在解决,一个全新的“数字敦煌”正向人们走来。
20__年底,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正式开工,这是莫高窟保护史上具有纪念意义的一天。樊锦诗不会忘记,一份她亲自参与事关敦煌文物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政协提案,终于作为莫高窟保护史上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的一项综合性保护工程开始实施。
在这一浩大的保护利用工程当中,除崖体加固、风沙治理、安全保卫等基础性工程外,
还要利用现代数字技术,完成敦煌莫高窟149个A级洞窟的文物影像拍摄、加工处理和数据库建设,建设敦煌莫高窟游客中心,通过数字电影等现代展示手段,给观众提供了解敦煌文化、艺术和价值的全新视角。
为了保护敦煌遗产,又能更好服务游客,在樊锦诗的带领下,敦煌研究院在全国的大型遗址中,还率先启动了参观预约制,并开展了游客承载量的研究。樊锦诗提出,要把敦煌莫高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遗址博物馆,不断增加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与服务功能。
在同行眼里,樊锦诗不光是一位出色的文物保护专家和遗产管理专家,还是一名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的敦煌学者。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樊锦诗的带领下,敦煌研究院全体科研人员在石窟考古、佛教美术、文献研究等很多领域都取得了新成果,敦煌研究院已经成为国际敦煌学研究的最大实体,“敦煌在中国,敦煌学研究在国外”的历史已经改变。
“国家的命运决定了莫高窟的命运,国家独立了,国家强大了,国家发展了,我们的文物也就得到更好地保护了。”樊锦诗已经把自己的生命与敦煌融为一体,把一切的成果和荣誉归功于国家和集体,在她的内心深处,心甘情愿,只想做一个“敦煌的女儿”。
一个个闪耀的名字,刻写了伟大时代的凡人善举;一串串感人的事迹,彰显着推进社会前进的精神力量。
9月5日,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组织开展的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举行了颁奖仪式。评选出的58位全国道德模范以平凡无私的举动,创造了不平凡的感人事迹,传递着人间温暖,传递着善行的力量。
在这些道德模范中有这样一位老人。她是浙江宁波的一位小学退休教师,在古稀之年放弃退休安逸生活,不远千里到贵州、湖南支教,在湖南溆浦和宁波两地架起了爱心桥梁,将长三角上万市民的爱心源源不断地搬运到溆浦的大山深处。在她的努力下,新建了29所希望小学,帮扶了400多名贫困学生,为学校捐款捐物3400多万元……
她就是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李惠利小学退休教师周秀芳。
周秀芳不仅助学,还是“扶贫带头人”。她牵头成立爱心基金,精准帮扶湖南溆浦、吉林延边等地产业脱贫。她在吉林和龙成立周秀芳爱心驿站,在湖南溆浦创设沪杭甬(鄞州区)研学实践基地……她用大爱情怀为山区点燃了希望之灯。
退休前,周秀芳是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深受学生爱戴。2003年退休后,她被一所私立学校返聘。虽然拿着丰厚的薪水,周秀芳的内心却依然不平静,只因她还有一个未实现的支教梦想。
周秀芳的支教梦源自年幼时的经历。在念小学时,周秀芳因家庭贫困差点辍学,班主任鲍老师为她垫付了三元五角的学费,让她得以继续学业,也在她心中照进一束光。正是因为这段经历,她希望有生之年能为和她有着相同经历的孩子做点什么。
2014年,66岁的周秀芳得知贵州省惠水县正在招募支教教师,她的内心又燃起了这把火。在家人的理解与支持下,周秀芳带着简单的行囊踏上了“高龄支教路”。2015年春节,从贵州回宁波过年的周秀芳听好友说湖南省溆浦县九溪江乡更需要支援,便决定去看看。而她这一看便不走了。
周秀芳说:“我永远不会忘记第一次到桐林小学的情景。”长途跋涉辗转来到九溪江乡桐林小学门口时,眼前的情形让她震惊了——一栋简陋的木房,16个孩子正在认真聆听一位60多岁的老教师讲课,这位老师也是桐林小学的老师。见此情景,原定要重返贵州的周秀芳决定留在湖南。
周秀芳开始了在溆浦的支教生涯,她把先进教育理念带进了乡村学校,用启发式的教学打开了孩子们的眼界。当地村民收入很低,很多家庭都是困难户,走访贫困学生时,她总会偷偷给学生家长塞点钱;看见孩子们穿着单薄,她张罗着给他们买校服;为让留守儿童可以和在外打工的父母视频通话,她又张罗着给学校买电脑;看到有孩子患眼疾,她自掏腰包联系医院给孩子做手术……周秀芳和儿子、儿媳长期结对资助16名贫困生,用于支教的钱超过了10万元,而她自己却常常一碗米饭、一碟泡菜对付一餐。
周秀芳退休工资每个月有7000多元,最困难的时候,她的工资卡里只剩下3.6元。“看到孩子们的笑脸,我就觉得自己很富有。”周秀芳说。
助学路上的困难还远不止这些,溆浦地处雪峰山北麓,层峦叠嶂,很多学校就建在半山腰。周秀芳患有风湿性关节炎,医生曾警告她,如果走路过多可能有坐轮椅的风险,但她坚持到每一户学生家庭了解情况。有一次,她来回走了8个多小时。还有一次家访途中,周秀芳身体不支摔倒。被救回后家人劝她放弃,她却说:“如果我倒下了,你们就把我埋在学校旁边的土地上。”
近日,网上一组排雷英雄的无手“军礼”照片震撼了广大网民的心。军礼无言,誓言铿锵。一句“让我来”,排雷英雄倒在了血泊中,救下战友,自身失去了双手和眼。一个严肃庄重的“军礼”展示出了排雷战士对党的忠诚,对排雷事业的不悔决心。
他们是一群走在“死亡”路上的英雄,每一步都小心翼翼,为的是帮人民群众排除安全隐患,还人民群众一篇安详宁静的热土。排雷发明者设计之初,考虑到敌人靠火力轰炸等外力作用引爆地雷,便在地雷材质上做了优化设计。导致在如今的排雷工作中即使在强火力作用下,地雷毁灭率也是极低的,这就需要排雷士兵匍匐身子,通过绊发、剪线、去除伪装物等一系列排雷流程进行排除。排雷完成后,战士们还要手拉手徒步验收雷场。
战士英雄大多数都处在20到30岁之间,正处朝气蓬勃,激情四溢的青春。在这场特殊的战斗,许多排雷战士献出年轻的生命。或跌入谷底,或顶高温挖掘,也从未一声怨言,轻言放弃。爆炸事故中,侥幸抵住死亡厄运喉咙的战士们,有的失去双腿胳膊,终身残疾。这对他们以及他们的家人来说,同样是一场巨大的伤害。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失去健康肢体的人,该如何面对未来的生活。排雷英雄的故事让无数群众热泪盈眶,“上半辈子,你守护我。下半辈子,我是你的‘眼’,我是你的‘手’。”排雷战士杜富国的妻子紧靠在杜国富身旁说。
这世界从来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负重前行。英雄事迹让我们千万群众落泪。他们是新时代革命军人的标兵,是祖国的骄傲。在他们身后,祖国大地一寸寸平安的土地不断伸延。他们的。故事,全中国都要铭记。我们应该向他们致敬,弘扬不畏艰难、不惧危险、不怕伤残、吃苦耐劳的排雷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