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学会放下作文800字优秀4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世人常说:“退一步海阔天空。”这便告诉我们,有时候往后退一步,放下所谓的执念,就可以领略更广阔的风景。
因为“放下”使紧闭的心门敞开,使束缚的思想解放。古往今来,多少曾抑郁不得志的文人一次次地放下心中郁结,追求心中所向,神之所往。李太白频遭贬谪,漂泊无依,却仍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鲁迅为了成全自己挽救民族的心愿,毅然选择弃医从文,尝试用文字唤醒中国人。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成全?
学会放下,放下自己的得与失,方能心无杂念,勇往直前。面对成功,我们不能被喜悦冲昏头脑,成为骄傲的奴隶。屠呦呦在获得诺贝尔医药学奖后,依然兢兢业业,潜心钻研,丝毫不因为这至高无上的荣誉而自满。面对失败,我们也不能让一时的困境牵制住前进的双脚,而是要放下痛苦,重头再来。穆罕默德•阿里曾是享誉世界的拳王,在一次比赛中却被一位名不见经传的选手以点数惨败。舆论界为之哗然,嘲讽、挖苦之声不绝于耳。就在人们以为阿里“拳王”的宝座就要拱手让人时,他重新振作,放下了曾经的自己,后来击败了四十场连胜的选手,再次夺回阔别已久的金腰带。
学会放下,不代表怯弱退缩,不思进取,反而是一种以退为进的胆识和境界。毋庸置疑,有很多成功人士是在无数次的失败中摸爬滚打着站起来的,因为他们不放过自己的任何错误,不放下自己的每一次失败经历。但这并不意味是取得成功的唯一途径。相反,像马云那样懂得灵活变通,另寻他路才是高人之法。“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当我们在看似无路的情况下,何不以退为进,重振旗鼓,再次出发去寻找那柳暗花明呢?
当然,作为炎黄子孙,我们也有许多是不能放下的。中国人十四年的抗战,十四年处于水深火热中,我们不能放下;知识分子的摧残和迫害,我们不能放下;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两弹一星”到现在种。种位居世界前列的科技成就,我们不能放下……
生命的齿轮是在不断的放下和拾起中转动着前进的。放下并不意味着摒弃退缩,忘记耻辱,它是一种思想的解放,心灵的超脱,是以退为进的智慧。
每一次的放下,都是成全。
蜡烛放下身体,收获了一生的光明;落叶放下躯体,收获新的春天;粉笔放下自己,收获求知的目光。
我们的老师正如蜡烛、落叶和粉笔一样,如它们一般的存在,用尽一生的精力,奉献青春,教导他们的学生。有人会质疑,如此默默无闻、呕心沥血地付出,到底能收获什么呢?答案是学生的敬重,是学生默默注视渴求知识和感激的目光,是桃李满园的成就感。
放下与收获不仅是教师职业的内在含义,也是我们成长路上应该懂得得的关键词。
追逐目标的路上会经历很多,有鼓舞、质疑、误解。鼓舞可以使人振奋人心,质疑与误解同时也可以引导我们,带给我们带给我们心灵的负重感。是选择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的“合群”,还是“众人皆罪我独醒”的清醒呢?这难道不就是放下与不放下的思考吗?
放不下的人害怕一个人的孤独,渴求和一群人的狂欢,实则内心孤独。放下的便是轻快而又孤独的前行。
曾看到作文这样一则寓言故事。有几只蛙掉入了井中,有的蛙望着高高的井口,认为自己一定爬不上去,于是放下求生的欲望,“收获”舒适直至死去。有的试图爬到井口,但经不住劳累与来自自己和同伴的负面影响的打击,最终放弃了。只有一只蛙埋头苦干,最后终于爬了出来,原来它是一只聋娃。
我认为,在成长的路上,“变聋”便是一种放下。当你鼓起勇气说出自己的想法,却遭到众人的嘲笑,一条只有自己笃定相信的路,只有你一个人形色匆匆的路人,不用在意他们的看法,因为你会在未来的路口等着曾经嘲笑你们的人。
没有人搭理的高中时光,每个人都在生命的长河里畅游,各有各的姿势。我们看不清未来的时候,会觉得自己在稀薄湿冷的空气中难以呼吸,找不到新鲜的氧气,有没有可以取暖的伴侣,一片混沌。与其像路上因为懒得前行舒适的死在路上的人一起“安乐死”,不如屏气,不管不顾地放下所有心里的包袱,狂奔到终点。
苏格拉底在逛过热闹的集市后,称最大的收获是发现这个世界上有太多他不需要的东西。的确,人在世间往往热衷于追求身外之物,被外在的浮华迷失了本心。那些懂得放下于自己生命并无关系的外物的人,必是一个智慧之人,恰如“菩提本无树”,人生在世,需懂得放下。
放下,需要有看破的智慧。外在的浮华虽能给人以享受,却也给人加上沉重的枷锁,若无看破的智慧,就谈不上放下。放下,不是消极避世,不是像名士刘伶一样用酒避祸,不是像洪迈一样为保全生命而舍弃忠义。苏东坡一生坎坷,数次遭贬,然而他始终有一颗淡泊明志的心,他吟唱“一蓑烟雨任平生”,在人生的风雨间淡然行走,他被贬黄州,却写下不朽诗篇。苏轼的放下,是放下了名利,放下了那些沉重的身外之物。于他,虽然人生缺少了一帆风顺的仕途,却有了写下不朽诗篇的机会,苏轼正是拥有一双看破的眼睛,懂得放下,才在一次次因难挫折中屹立不倒,我们需要有如他一般放下的智慧。
放下,需要有过人的勇气。那些给人以暂时愉悦的东西,往往不能轻易放下,名利、钱财是大多数人追逐的目标,一旦拥作文有,便是给自己的生命添上了束缚的锁链,只有勇于放下之人,才能还自己以自由之身。纪伯伦说:“惟有当追求自由本身不再是一种渴望的时候才能真正拥有自由。”人生亦是如此,勇于放下,放下那些看似重要实则无用的东西,心灵才能拥有更宽广的胸怀。南非总统曼德拉曾被关押狱中二十几年,但牢狱之灾反而使他学会放下,放下仇恨,当他当选总统之后,他极力呼吁和平,他用自己的诚恳获得了包括以前对他不公的白人在内的支持,正是因为曼德拉勇于放下仇恨,放下那心灵上的束缚,才成为一个代言和平的伟人,我们需要有如他一般放下的勇气。
放下是放下仇恨,放下名利,放下一切身外之物,让自己的心灵如湖水一般透明清澈。梭罗在《瓦尔登湖》中为人们介绍了他两年来自己劳作的田园,牧歌式生活,虽然缺少物质上的享受,但他获得了精神上的富足,懂得放下,敢于放下,是人生大智慧,是在经历过狂风暴雨后,仍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超然,愿我们都能有放下的智慧和勇气,还心灵一片自然的净土!
放下,不是逃避,不是无为,是精神上的净化,是净化后的有为。
“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固然是超然之境;但只有当“那过去的一切”都已成为你亲切的怀念时,才能有底气转身向前。
有一些人,身上背负了太多,过去的都已过去,但总也难放下。譬如昨夜的东风拂过小楼,月明中你还是不禁想起故国的温暖;当柳梢梅萼渐分明,你却再无赏景之兴,只好长叹人老建康城。
当国破家亡、避难流离,又怎能浑忘前事,潇洒出尘?“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放不下,似也令人心生敬佩。
但这些放不下,是因为身处国家之难,往者犹可追思,而来者却不敢期,也不想期。
如果放下,难道要李煜在失国之后再失去尊严,委身为奴?难道要易安在国难时抛却为国愁思,笑赏春景?难道要郑思肖改事蒙元,做一个“贰臣”?身处历史之洪流中,放不下的这些,也是必然,不必强求。
但在国运昌盛之年,就没有放不下的事了吗?怀才不遇的伤怀,壮志难酬的慨憾,报国无门的激愤,又有几人能真正放下?“世人作文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唐伯虎放下了吗?“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韩愈放下了吗?太难了。
人的一生,几回拼搏,冤屈而没,谁能轻易放下?
有人可以。“晨兴理荒秽”的陶渊明可以。因为他的心已归山,即使门前车马喧闹,也可以忽略,过自己清静的田园生活。尘网樊笼中,又有什么好待的呢?与飞鸟并归,才是人生的真意啊。
有人可以。“竹杖芒鞋轻胜马”的苏东坡可以。无论何时何地何种情景,他都能够掌控自己。
得志时,可以“轻射虎、看孙郎”,失意时可以“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酒试新茶”。是啊,诗酒要趁年华,何必将人生浪费在无谓的争斗中呢?“拣尽寒枝不肯栖”就只能在沙洲中寂寞又寒冷地终老,何必自苦,无愧于心即可。
放不下,是一种清高的气节;放得下,更是一种人生的自由。但无论是否放下,皆一人之境遇、一人之选择。
只要你跟随着自己的心,在无论什么样的境遇中都能自得其乐,随遇而安,便可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