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是集祈福攘灾、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我的春节作文700字高三范文,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着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一些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他们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们的天性和责任,人们所仰慕的捉鬼天师钟馗,即是此种奇形怪相。所以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由于我国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
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搔扰了。其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
人们说,有海水的地方就有中华儿女,而有中华儿女的地方,就有春节。放眼中华大地,举目五洲四海,每逢春节,礼花绽放,龙舞翻飞,欢声笑语荡漾,春节热闹了中国,春节也正走向世界。
春节不仅是中国人的春节,也是世界的春节。
春节首先是个亲人的节日、家庭的节日,而人特别是中国人最看重家庭和亲情。中国有句老话:“大年三十吃饺子,没有外人”,意思是说一年忙到头的人们,四处漂流的人们,过春节时一般都要回家,父子两代,祖孙三代,甚至四世同堂,敬杯酒,鞠个躬,父慈子孝,母良妻贤,人们在鞭炮声中,在锣鼓声中,在欢笑声中,享受着人间温暖。这种温暖同金钱无关,同权力无关,同势利无关,是骨肉情,阖家欢。同时,春节还是加深人与人之间感情、沟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节日,是团结的节日。不但在亲人之间,即使在互不相识“外人”之间,包括在有些隔阂、有些矛盾的人们之间,春节见面时也会客气一点,会有笑容和宽容。有点理解和关心,一句“恭喜发财”,一句“新春愉快”,谁听了谁高兴。总之,春节是使人和陆相处、欢乐愉快的盛大节日。
春节是集中展现传统文化的节日。过春节,是对和平、友谊和亲情的检阅和激励,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祝福和祈祷。春节文化是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东方文化,受人喜爱,深入人心。如今,春节不但深入中国人心,还深入了外国人心。重家庭、重亲情,中国人、外国人都一样。在一些有中国人的国家和地区,外国人也同中国人一起过春节。除了原来的几千万华侨华人和留学人员,今天还有更多的中国人在走出国门,也有更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人的进进出出,势必促进文化的进进出出,有“西学东渐”,也有“东学西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东西方互相吸收文化的精华,取长补短,凡是健康的、文明的就是世界欢迎的。文化交流使世界更文明,生活更多彩。
春节的魅力是中国的魅力、东方的魅力,也是世界文明的魅力。中国的春节,是对世界文明的一种贡献,是送给全人类的一份厚礼。
寒冬腊月,银装素裹,万物枯萎,一片荒凉;新春佳节,红红火火,张灯结彩,合家欢乐。
在这新年之际,一家人围坐一团,吃着可口的饭菜,看着精彩的春晚,脸上荡漾着微微的笑,那笑脸是那样甜美,仿佛能笑出一个春天。窄小而又温馨的小屋中洋溢着欢快的笑声,陈旧而又美丽的老屋里充满着喜悦的气氛。相信此时即使狂风暴雪袭来,身处绝对零度,受尽寒冷的折磨,而那热闹非凡的画面也能融化所有冰雪,温暖一切寒冷,让整个冬天都沸腾起来!
窗外是寒冷刺骨的坚冰,窗里是热热闹闹的一家人。春节就是这么神奇,最寒冷的季节中最寒冷的一天却是一年中最喜庆的一天。
吃完热气腾腾、鲜香味美、皮薄馅大的饺子,喝一杯或浓或淡的香茶,推开房门,去外面放鞭炮。各式各样的烟花出现,腾空,绽放,最后在漆黑的夜空中留下一道道美丽的残影,令人神往。那烟花能与星星媲美,能与月亮争宠,能和春花争奇斗艳。幽暗的夜空因这些烟花变得亮堂堂的,恍如白天,但它确实是黑夜,一朵朵烟花在空中盛开后马上消失,它们是美丽的,也是短暂的,我拿出照相机,按下快门,将这转瞬即逝的美定格为永恒,珍藏到永远。放完烟火,看完春晚,人们躺在床上,带着对明天的期盼,带着岁月的祝福,带着甜甜的微笑,进入美妙的梦乡……
冬日的夜是漫长的,仿佛没有终点。人们总是耐不住欣喜一次次从梦中醒来,认为“明天”来临,却发现“明天”早着到呢,于是不得不感叹夜的漫漫无际,“明天”的遥遥无期。
熬了一晚上,大年初一终于到了。还是黑灯瞎火的五更天,人们早已出了家门,组成人数或多或少的队伍去拜年,给亲人们送上最诚挚的祝福,送上最真切的爱……
春节就是这样,即使在寒冬腊月,人们也能热血沸腾,即使千里冰封,人们也会热泪盈眶。春节总是少不了温馨与感动,少不了传统与新意,少不了情,少不了爱。春节不仅是一个普通的节日,让人们在这样的节日里开开心心地笑一会。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就连过春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爷爷追求吃饱
爷爷过春节特兴奋,因为只有春节时才可以吃顿丰盛的晚餐,运气好的话,还可以吃上几个苹果,那种香甜的感觉直到现在还在爷爷记忆中回味无穷……吃年夜饭时,全家人都狼吞虎咽,似乎所有的菜只要带点肉,都比以前更加可口,荤菜一会儿就一扫而光了。这是一年中吃的最饱的、最丰盛的一顿!
那时候,不是所有人都能穿上新衣服的,俗话说:“新老大,旧老二,补补洗洗是老三”在爷爷家里,只有爷爷能穿到新衣服。其他人就只能自己穿自己洗干净的旧衣服春节了。吃过饭,按规矩就该长辈发压岁钱了,大多数孩子可望而不可求,有5角钱就够奢侈了。
老爸追求吃好
到了老爸这代,生活条件改善了很多,饭桌上的美味佳肴增多了,有时餐桌上还会“冒”出一瓶“洋河”酒,让人眼睛为之一亮!甲鱼、虾、海鲜渐渐走近了春节的餐桌上。
老爸在年夜饭餐桌上吃到了的美味佳肴,大鱼大肉反而被冷落到一旁。无论是老大还是老二都可以穿上梦寐以求的新衣服了。压岁钱不再是遥不可及,五元、十元都是小意思啦!吃完饭,老爸一家人就坐在电视机前看“春节联欢晚会”。“春节联欢晚会”见证了老爸过春节的开心、快乐!
我追求文化
“芝麻开花——节节高”,21世纪的我过春节玩出新花样了,饮食更注重绿色文化了。餐桌上吃得最多的是绿色无污染的野菜,毕竟健康是第一么!买衣服不是春节的唯一,平时只要有需要都可以买,压岁早已涨到几百了。老爸说,压岁钱的四分之一我可以自己保管,这样可以锻炼我的理财能力。吃完饭,我就来到空地上,放起“满天星”烟花,这种烟花真是名副其实,就像满天的星星一样。天空中不时绽放出五彩缤纷的烟花,增加了春节的喜庆氛围,就连空气中弥漫的火药味似乎都融入了“年味”!
我们的祖国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相信以后,我们的春节一定越过越好!
传统的春节开始于农历正月初一,是中国人最隆重的节庆佳日,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
在过年时,人们要举行各种各样的仪式,燃鞭炮、贴春联、挂年画、耍龙灯、舞狮子、拜年贺喜、贴福字、扫房等。
虽然我在南充读书,但是我每次过春节都是在重庆过。重庆是一座美丽、繁华的城市,每当过春节,更能展现它的那五彩缤纷的身影。
大街上,人群像潮水一样涌动,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小孩子的脸笑得像红彤彤的大苹果,叔叔阿姨的脸笑成了一朵朵鲜花,爷爷奶奶的眼睛笑得眯成了弯弯的月亮。
商场里,人们都在忙着抢购年货,有的买服装,有的买食品,有的买贺礼,有的买鞭炮,还有的买对联、福字……
在家家户户的大门上都贴着“福”字,只不过这“福”字都倒过来贴了,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是人们为了讨一个好“口彩”,来来往往的行人看见了,都会情不自禁地念叨“福倒了”,由于“倒”与“到”是谐音,所以听上去就是“福到了”。
除了贴“福”字,人们还有帖春联的习俗。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春联贴于门上,这样不仅可以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还可以辟邪。
新年的夜晚比平常更加美丽,大树身上穿着用彩灯做的“衣裳”,就像一位位少女穿上了美丽的彩裙,房子上、桥上都挂满了彩灯,把城市打扮得更加美丽,街心花园里,住着许多用彩灯做的小动物,它们个个眉开眼笑,好像在为人们祝福。许多人在这里留影,希望把这美丽的景色永久保存。
年三十深夜十二点的钟声敲响了,这预示着新的一年来到了,人们纷纷走出家门,点燃烟花爆竹,美丽的烟花在空中炸开了,像一朵朵五彩缤纷的鲜花在空中绽放,那劈劈啪啪的鞭炮声像是在给人们祝福新年万事如意。
奥运会马上就要在中国北京举办,我真希望2023年春节快快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