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江苏高考语文作文【7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车有各种类型,车来车往,车传递着真情,承载着时代的变迁,折射人世的变化,道出人生的哲理。请以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解析】当穆老师看到作文的第一瞬间,突然闪现的不是宝马、奥迪、奔驰,也不是婴儿车、自行车,摩托车,更是不是挖掘机、火车和高铁,而是2009年江西卷张炜的那篇散文《木车的激情》,文章结尾是这样写道:也许当我们现在人懂得一遍又一遍怀念木车的激情的时候,才会走向自己的觉悟。
《木车的激情》抒发了作者对“木车的激情”的崇敬之情,表达了作者对现代人心灵缺失现状的忧思与批评。
在《2017年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命题指导思想中,明确将“富有时代气息”,改为“弘扬传统文化”,可见江苏命题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与赏识。
诚然,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我们的车也在不停地变化着,也促进了人们出行的便捷,但是我们的人际关系呢?或许变得更加复杂,我们的气温呢?变得更加反复无常,我们对学识的挚爱呢?却少了一点“激情”,少的'就是“木车的激情”。
还是那句话,命题人通过车的不断变化,来让我们反思以“木车”为代表的“传统文明”与以“轿车”为代表的“现代文明”之间的关系,有利也有弊,需要我们辩证地去看待!
“车”只是一个象征,象征着社会的发展与变化,木车、手推车、马车象征着传统、质朴的农耕文明时代,而自行车、汽车、火车则象征着现代文明,就像穆老师之前预测的那样,势必会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背景下的一次大探讨。考生在作文时,只要能抓住典型的“车”去代表那个特有时代去行文即可。
今年继续考查“新材料作文”乃是意料之事,江苏自2004年开始独立命题之后,各届命题人还是比较谨慎与求稳的,1999年—2003年皆为“话题作文”,2004年,江苏接过自主命题大旗后,依旧持续2年“话题作文”。自2006年起,一直到2012年,连续7年考“命题作文”,足以见“稳”。从2013年起,全国刮起了“新材料作文”之风,在审题障碍上降低难度,给足考生空间“自由发挥”,更体现了高考的人性化。
佛家有智慧三境:一曰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二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三早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现在我认为,智慧还能分为三境:山,海,天。
第一境便是这山。山,屹立于大地之上,向来是高大、稳重的象征。一开始,人的智慧就如同一个土丘,随着时间流逝,经验累积,人的智慧也便如山一般逐渐升高。由一句不见经传的土丘升格为名山,最后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地步。但是,这一境的智慧也是如山一般死板,只是量上的累积,不能变通。就如同山永远无法比人高,无论山多私巍峨,如何顶天立地,山就是山,不能动,不能跳,只能被局限在土壤之上。
因此,第二境便是这移动的海,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经过不断学,融会贯通,智慧转变为辽阔的大海。水无常形,人的智慧在这一境,可以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而不被死板的思路所困。同时,大海何其宽广,就算是将地上的山全部填入,都无法将其填满。然而,人要到达一境界是何其困难。虽然人有时也会灵一闪,做出一些精妙绝伦的事,但那就如名山上的流水。只有真正的人才,才能将那流水归一,成就智慧第二境:海。
比海还宽广的只有天,所以第三境便是天,但天不仅只是比海宽广。天,首先它笼罩万物,无处不在。同时又无形无象,不可捉摸。在这一境界,人的智慧已趋于化境,大智惹愚。就如同气,看不见,摸不着,但确实在那。智慧到了这一境,便已不再是智,而是到了道的地步。道之道,非常道,有这种智慧的人,做事都有着各种深意,并很难为人所理解。人类历史上下几千年,有这种大智慧的人为数不多,如老子、释迦摩尼等。
智慧三境,智慧逐渐增加,但人却就得谦虚,山自认为可通天,海自认为围绕了一切,但只有天知道,智慧无穷。就如同大圆与小圆,大圆面积比小圆大,但其接触的未知也比小圆多。
因此,智慧虽可分为三境,但仍是无穷无尽的,就如同天外便是那星辰大海。所以,我们所要做的便是尽自己所能,向着下一境,向着那无尽的天空,星辰大海进发。
最新江苏高考作文范文三:智慧是一间寂寞空屋
夏雨初霁,于校内一棵不知名的老树上,拾提一只蝉蜕,很好的中药。
一颗露水滚落。就着千千万万露水的光芒,我看清了这只晶莹剔透的蝉蜕,这是一间寂寞的空屋,惹人怀想蝉那令人敬佩的、生命的智慧。
如同大自然一样,智慧也有其自身的景象。智慧即是一间寂寞空屋,不盘花簇锦亦不金碧辉煌,只如蝉蜕一般在灰色的雨幕中微微闪耀着一星光华,于漫漫长夜中点燃了一豆灯火。
寂寞空屋,耐得住寂寞亦拒绝悲凉。蝉之生命有限,于阴暗潮湿的地下蛰伏数载只为了一个夏天。数千个寂寞长夜它们无言熬过,待到一朝羽化,便成为盛夏最出色的歌者。这时,它们的生命已然垂垂老矣。人之老年,却免不自怜自哀,忧伤慨叹,哪里来的心情唱什么歌呢?可蝉偏不。“乌发如银”的时节偏要日日欢歌,这便是生命的大气度。
寂寞空屋,可有形可无形,是一个人此生生命存在的证据。人之智慧便在这空屋中岁岁积淀,蕴于血脉的最深处。项脊轩,旧南阁子也。这是归有光的寂寞空屋。室仅方丈,容不下金银珠宝亦容不下繁华如梦,容得下的仅是那一份割舍不断的回忆。“某所,而母立于兹……”归有光在这里读书成长,身后有母亲嘘寒问暖的身影。空屋虽寂寞,此心却温柔,体察父母亲情,就是我们最平实的智慧感悟。
寂寞空屋,给高蹈以平实,给浮华不定的心灵以脚踏实地的依靠。史铁生活到最狂妄的年纪上忽然残废了双腿。他的世界,从此不再有欢笑嬉闹。他走进地坛,走进百代帝王家遗落下的那一间寂寞空屋。他看见叶上阳光、花间蜂蝶,他听见这世界繁华落尽,生命一如往昔的答案。“死亡是一个必然来临的节日”,史铁生如是说。他的生命于此一间寂寞空屋中褪去了年少气盛,褪去了高蹈与不切实际的幻梦,他拥抱敞开的生命之门,成为智者。
人活于世,往往被各种各样的幻光所眩惑,心灵与智性迷失在追逐所谓天堂的路途中。其实,“天堂不是一处空间,不是一种物质性存在,而是道路,是精神的坦途。”我偏居一隅,独拥这一方智慧的寂寞空屋,我已在天堂。
今年的江苏卷作文,一改往年玄虚高蹈的风格,调整视角,将关注的目光投射到“地面”,关注起了人们生活中日日离不开的“衣食住行”中的“行”。从“车”这“一斑”,窥社会发展之“全豹”,很接地气,让学生有事可叙,有情可抒,有议可发。
虽说考场内每位考生来到这个世界仅有十几年时间,但他们可以清晰地回眸中国百姓借助自行车、摩托车、汽车出行的历史,看到我们的祖国以汽车、火车、高铁的速度前进的事实。是的,车的变迁,跟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祖国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
扣住“车”的变迁,可以叙述精彩的故事,讲述家庭、个人的“交通史”;可以抒发真挚的情怀,赞美科技的进步和国家的发展;可以发表真知灼见,探讨车与人、车与国以及车与科技、车与环境的关系。
但是,无论表现什么主题、选择什么文体,都应当记住:车,只是一种服务于人类、方便人们出行的工具,而不能成为炫富的物品、作恶的凶器和破坏人类生存环境的罪魁!
更多高考作文相关文章推荐:
1.全国卷III高考作文材料
2.20全国卷II高考作文材料
3.年全国卷I高考作文材料
4.2017年浙江高考作文材料
5.2017年江苏高考作文材料
6.2017年山东高考作文材料
7.2017年全国高考作文汇总
8.全国各省今年高考作文题目大全【2017最新】
9.2017年语文高考作文题汇总【全国各省】
10.2017年全国1卷、全国2卷、全国3卷高考作文题目【汇总】
有人说:如同生命注定死亡,我们的青春也终将褪色。然而我却说:“我们的青春永不褪色,哪怕是死亡降临的前一秒。”
青春不是生命的一个“阶段”,而是生命的一种“状态”。青春非指青春期,抑或是年轻漂亮的岁月,它是一种昂扬热烈的“生命状态”。它并不会随年龄的增长而衰退。如爱因斯坦,即使年老,却仍能和孩子们天真地打成一片,仍能做出那些让人捧腹大笑的奇怪表情。这样的他,有谁会说是一位暮气沉沉的老人,又有谁能说他的青春已经褪色?
有些人,认为青春只是生命的阶段,终将随着年龄增大而消逝,他们往往更容易在生活的打磨下提前失去青春,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小老儿”。
要保持青春的状态,我们需要拥有乐观开朗的心。生活如同航海,总会有暴风雨的出现。这些可怕的暴风雨,往往会吹落青春的风帆,使青春褪色。而一颗乐观开朗的心,便是最好最完美的雨伞,保护着你的青春。苏轼晚年多次被贬,但乐观豁达的他依旧不改青春昂扬的姿态,一手美食,一手诗书,口唱大江东去。由此可以看出,唯有保持乐观,我们的青春才不会被风雨侵蚀。
青春的不朽更需要我们学会“忘记”。生活中的挫折,他人的是非之语,都会在你的青春上留下一道道伤痕。所受的伤害多了,你的青春也会伤痕累累,最终只能无奈地倒下。而学会忘记,你的手中就有了一瓶“云南白药”,青春上的伤痕也会加速愈合。
青春,并不意味着我们只需要热血和激情,更须难得的一份沉稳。只凭热血和激情的青春,如同流星,虽然绚丽却无法持久;只有多一份沉稳,我们的青春才能如太阳一般,耀眼而且永恒。
当今社会,有多少人因挫折而过早地老成和圆滑,又有多少人因生活的重压而变得暮气沉沉?如若他们能以乐观为盾,以激情为戈,又怎会青春早逝呢?
我们的青春应是太阳,耀眼,永恒!
如今数码相机已经十分先进,人们能以极低的成本获得大量照片。然而,有人又重新拿起胶片相机,不顾一卷三十六幅的胶卷几十元的高昂成本,与暗房里费心劳神的冲洗过程。这是为什么呢?正是由于这种种麻烦逼着摄影师在按下每一次快门之前,都能够仔细深入地观察被摄物体,用心思考,因而每一张逐渐显影的照片背后都有一段值得慢慢回味的记忆。
这种回味在如今数码照片泛滥的时代已是非常稀罕了。人们用镜头代替眼睛,用照片代替记忆,以为自己这样便抓住了时光。
我也曾经这样天真地认为。我初涉摄影之时曾去过一次西藏旅游,带着自己的数码相机。蓝天,白云,碧水,雪山,面对这一切难以用人类语言形容的美景,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赶紧拍下来。于是,在西藏之旅的期间,我的眼睛几乎未从取景器小窗口上移开过,存储卡也被填得满满的,心想我已记录下这一切美景。然而,回家再次浏览这些相片时,却再找不回当时的那一份激动了。当时只顾着拍照,却忘了用心体会旅途的愉快,面对美景的新奇与感动,以及景观背后动人的故事传说……我这才意识到,有些东西是难以用相片记录下来的。
后来,有一次我带上相机出门“扫街”时,才真正领悟到拍照的真正目的。在老城区走街串巷,嗅到食物的诱人香味,原来是一家老字号肠粉店。走进店里,点一碟肠粉,看着老板在氤氲的烟气中忙活的身影,我忍不住举起相机按下快门。在老城区我又见到一家打制传统铜器的小店。循着“叮叮”声走过去,与老师傅打声招呼,好奇地看着打铜的过程。老师傅看着我专注的神情,露出灿烂笑容,于是我又按下快门。当我回家翻看这两张照片,我突然觉得自己仿佛又闻到肠粉的香味,又听到打铜的悦耳声音。
我这才明白,拍照只不过是给你一个观察体验的机会,而照片只不过是回忆的引子,真正的美好回忆在心中。
因此,拍照用胶片机还是数码相机又有何关系?照片的多与少又有何关系?只要用心体验,用心记录,定能写下一段永不褪色的记忆。
汪曾祺先生写过《葡萄月令》,似乎只要缀上“月令”一词,便可以附庸先生的风雅,也能智慧一回。昨天是芒种,蚕老麦黄一伏时。庄稼人是要有智慧的,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收获,得有讲究,乱不得。
惊蛰了。
“惊蛰”怎么看都是欣欣向荣的一个词。庄稼人要抽出时间“松土”,憋了一个冬天的黑土地,已经等不及了,急着出来透透气。春耕开始了(也有春分的说法)。
从清明到端午,庄稼人就一直忙。浸稻芽,做秧畦,收油菜,育蚕种,讲究的就是一个“次序”。这是历朝历代传下来的规矩,几千年耕作经验的积淀与升华。村中,要每家每户地仔细叮嘱。
“芒种”这个词真好听。
大约在六月份,草莓地里会莫名其妙地生出许多不知名的小虫子。这种发现,谈不上智慧,只是一种经验之谈。不要着急,也不必时不时去看。待到乌猪子过江了,躲的、藏的,虫们都会溜出来。用纸盒子小心翼翼地收好,放到远远的一处荒田里去。
踩死它?哪能呢!庄稼人讲求佛性,相信生死来去自然,打扰不得。奶奶年纪大了,却不忌惮生死。“七十二,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耕作了一辈子,奶奶竟有些看淡生死的大智慧了。
小孩自然没有这般境界。从桑叶腋间坠出的桑树果子,一大把一大把的,由青雪雪、黄澄澄、红扑扑、紫莹莹,变得晶莹透亮,乌紫乌紫的,像黑玉。桑叶伸伸展展,桑葚清清凉凉在底下荫着凉着偷乐。小孩真馋!一个孩子像猫一样攀上树,吊弯树枝,底下的小孩便忙着摘桑葚。吃到嘴唇发紫,被妈妈拖着去河边洗。小孩也不忘显摆自己的聪明。
夏至来了。
田里要浸水。不大会儿,蚯蚓摇头晃脑地爬上田埂。又不大会儿,你再回来看看,田埂就满了。这些蚯蚓也聪明得紧呢,这是一种本能。水汽泱泱。
庄稼人将脚探入水中,凉丝丝的。田里有些许零星青白色的碎瓷片,也不要紧,庄稼人脚底的老茧厚着呢。还有水蛙,我们这里称“蚂蝗”,不再多提。傍晚,晚霞像火红的枫林漫天舒卷。
这是怎样的景象!
大暑前三天后四天不能浇粪。
有人瞧不起庄稼人的愚钝,我却不这么想。______节气,吃桑葚的孩子,还有我的奶奶,都是有些智慧的,就连大自然里的一花一草,一虫一鸟,又何尝没有智慧?
真愿意做个庄稼人。
近年来,方兴未艾的海归潮中,越来越多的出国留学者选择回国,从这个现象中可以表明中国的民族凝聚力越来越强。
民族的凝聚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盛的标志,一个人的力量也许弱小,但是千千万万个人组合起来就足够强大了,甚至可以毁灭世界,当然这说的有点太不夸张了,不过这种力量的确是不容小看的,回望历史,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战胜侵略者,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激励着各民族儿女风雨同舟,自强不息,战胜内忧外患,共同创造了祖国的美好明天,如今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中,民族的凝聚力显得尤为重要,面对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不断加强,科技的迅速发展,经济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距离缩小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缩小了,外国的思想文化风俗习惯等随之在我国传播,许多传统的优秀文化因此被标上了利益的标签,被商家买卖许多人过上了西洋节,而自己家族的传统的节日却越来越少,过了什么时候起大街上随处可见的麦当劳肯德基,而我们自己的饺子面条越来越少了,这难道不是民族凝聚力的缺失的表现吗?越是复杂的时代里越要坚守我们自己的本心。
家与家组成一个国,国是家的国。海归潮不仅是对家的牵挂,也是对国的热爱的表现,无论身在何方,家始终是心灵深处最深的牵挂和眷恋,也许外国的环境比中国的好,工资也更加的丰厚,可是却得不到心灵的安慰,因为那些都是外在的“为什么要回来?因为我深深的爱着那片土地。”雏鸟有恋乡之情,人也不例外,小鸟从小生长的那片土地早在很久以前就已经在心里深深地扎下了根,可能把所有人都忘记了,那份情谊依然在心里。
出国留学是大多数学子都梦寐以求的,为什么,因为外国的教学严谨,学习环境又好,工作待遇更是好,这些都是众所周知的,也许大多数人会对这回归的行为抱有不解。国外那么好,为什么还要回来呢?因为我们始终深爱着我们的母亲,深爱着祖国大地,我们的心理始终是与祖**亲的血脉相连的。
海归潮,爱国潮,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海归潮的方兴未艾正映射着中国的发展,将会越来越强大。
一直很喜欢《项脊轩志》这篇课文,不是为了那句令很多人动容的“今已亭亭如盖矣”,而是南阁子典雅别致的环境:仅容一人居住的小房间却门窗俱全,院子里随意地种上兰、桂、竹,偶尔会有几只小鸟停留啄食,而到了十五月圆夜,桂花树的影子投在墙上,随着微风轻轻舞动。不用担心隔壁家的夫妻吵架让自己难以安寝,不用头疼晚饭后外出散步被浩浩荡荡的广场舞大军阻断去路……细细想来,自己也许向往的就是那一份难得的安静。
我们被抛入到一个声音爆炸的世界,消除声音符号似乎都是不被允许的:从读书起我们都会被鼓励要积极发言,工作后无论是在什么类型什么级别的岗位,“与人沟通”都是一项隐形却基本的要求——我们被要求张开嘴“说话”,要多说话;也被教了许许多多应当去说的话,却从未有人教我们如何“不说话”。
所以经常会有人语出伤人却浑然不自知,会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如入无人之境——没有体会过安静又如何会有适应维持安静的意识和能力?一个非常通俗易懂的例子,大多数人是没法适应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旅行的,倒真不是多一个人就能提升活动品质,只不过多一个人就多了一张嘴,可以打破那种尴尬的安静。久而久之,我们再难适应偶尔来临的安静,想方设法地逃离安静。可是安静真的有那么可怕么?
史铁生曾经不加掩饰地表达他对安静的向往:“想念地坛,主要是想念它的安静。坐在那园子里,坐在不管它的哪一个角落,任何地方,喧嚣都在远处。”我们会以为地坛是一个天然的隔音器,隔绝一切声音,里面一片死寂,不过我们很快就发现史铁生耳中的地坛“并非无声”:暮鸦吵闹着归来,雨燕盘桓吟唱,风过檐铃,雨落空林,蜂飞蝶舞草动虫鸣……自然的呼吸声此起彼伏地在他耳边回响,生命的脉搏就有力地走在他的心上,他可以放心地卸下包袱,用慢镜头回放脑中的记忆,抚摸生命的每一道痕迹。自然的力量永远神秘而不可忽视,他在地坛里想明白了为何上天会安排他残废了双腿,面对必然会降临的死亡应该如何生活,自己的母亲为何会早早离开自己……地坛的安静却给他注入了力量的源泉,所以我们才能在他的字里行间触摸到难以潜藏的韧劲——一个活到最狂妄的年纪却残废了双腿的人,他认真而努力地活着,还想着带给别人最恳切的期冀。
而这一切,就来自地坛那丰富的安静。
初读《红楼梦》时非常不喜欢宝钗,总觉得她是一个虚伪世故的女子。过了几年再拿来细细品读时,却发现曾经我忽视了她身上许多东西。贾母带着刘姥姥逛大观园时第一次对宝钗的蘅芜苑有了直接而细致的描绘——奇草仙藤,冷绝苍翠;屋子里则如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床幔也是极其素净的。就像前文薛姨妈提到宝钗“不爱花儿粉儿”的,她的居所、她的寝室,在她自己能够做主(因为大多数面对外人时,她所做的是一个别人所要求的她应该有的样子)的小小地界里,她安静而固执地坚持自己的追求,不再做那个大家所期望的小姐(也许其他年轻的未出嫁的贵族小姐,闺房里应该精致美丽,院子里则是各色花草),直到贾母带着众人游览大观园才为我们揭开神秘的面纱。比起许多刻意追求特立独行以标榜自己的与众不同之人,宝钗并未将自己与其他贵族小姐的不同作为自己的身份牌,却也没有像我们在书中大多数时候见到的那样顺从得像戴上了面具般没有自我,而在自己的一方天地里安安静静地保持本初的自我。而读者则有幸沾刘姥姥的光见识到了宝钗的另一面(又或者说是她心底里的自己),才明白那个一贯的安静下却也有着一股可爱可叹的固执和叛逆。
所以何须惧怕安静?只不过我们固守旧地,忘记或是拒绝寻求安静下的一个个跳动的音符。也许当我们学会正视安静,在缄口沉默时耳边却会传来纷繁的自然之音,告诉我们,安静,也可以很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