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经过了多年的语文学习,已经慢慢形成了写作的能力,但是还是有一部分学生的作文内容十分的空洞,文章内容没有阅读价值,无法激发人们的阅读欲望。这次为您整理了2021年浙江高考语文作文题(优秀10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以前还没有,越长大越是频繁地感到,一天到晚总是在忙忙忙,真正静下来反省一下,却发觉除了自己的手每天不知疲倦地忙碌着,心却一直处在半昏厥状态。
再忙碌也有感到踏实的时候。一切美好的记忆都与童年窗外的那棵杨树有关。三四岁的时候,第一次独自睡在黑漆漆的小屋里,是窗外夜雨打在叶上的叮咚伴我一夜好梦。
虽然搬家后再没见过它,但深深植入的记忆让我在每个下雨的夜晚都格外安稳。
也常常扪心自问:我是一棵树吗?却为什么越大越麻木?每当在体验着某种情感的时候,总是匆匆,仿佛生活只是一个过场梦。梦初醒时感慨万分,而时间也总会把那份不现实的快乐或悲伤逐渐磨去,只留下一片灰色的怅然。
我总是以太忙了,时间就是生命来欺骗抑或是安慰自己,却从不为自己的缓慢而没有时间停下作深刻反省。当我心猿意马,当我身在曹营心在汉时,为何不将这宝贵的时间和心情停顿整理,而强迫自己做一个来去匆匆却无所得的过客呢?
我想没有人乐意做生活的过客。
十分羡慕余秋雨在《夜雨诗意》中写道,夜雨中的想象是对窗而立,在雾气朦胧的窗上用手划,划着划着便划出心中思念的那个名字。可是如果真有机会,我又为自己悲哀:我居然没有一个可以划的名字。
那是因为我们太累了,不是肌肉酸痛,而是心力交瘁。匆匆使我们的心田早已大旱多年,寸草不生。我想也许大多数人已走了几十年的人生之路,却还从未停下脚步整理自己的衣衫,调匀呼吸来准备以更充沛的精力度过下一天。
谁是生命之源。
它早已超脱了生物的范畴,它也是心情变化的动力。
白天的雨大多只走形式式,不是毛毛就是瓢泼。但夜雨不同,它们通常安静沉稳或电闪雷鸣。在夜雨中作一番小小的休憩吧,停下你的脚步,也停下你忙碌的心。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念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念书,是为了让大家增加常识量,是为了让大家学到课本以外学不到的东西,扩充大家对其他常识的补充,而念书,也是有方法的,在此刻的书店里,琳琅满目,叫你看的眼花缭乱。各种各样的书,各式各样,叫你不知道到底去看那一种书了,其实也不难,你去选取图书时,先了解,你想读那一类的书,如历史,文学,童话……多看几本这类的书,感觉哪本书的资料更好,字体更适合,就去选取哪本。当然了,这只不过我的个人看法。
下方,大家要关注另一个在念书时要意注的问题,那就是,保护好自我的双眼。为何在学校,往往都是学习好的戴眼镜,学习不好的反而不带了呢,不是由于学习不好的就不看书了,由于他们的看书时间短。那有人就该说了,“虽然我近视了,但我的常识量比他多,还是我好。”但往往这种人反而是错的,常识量不够,可以慢慢补充,毕竟时间还非常长。但双眼近视了,那但永久也挽救不回了呀。而且假如你的双眼不好,你的一些理想就会灰飞烟灭。在看书时,在注意时间的把握,这本书即使再吸引你,你也要把握时间,虽然多多看书有好处,但没个度也是不可以的。还有就是看书时的。姿势了,此刻大部分人,都爱躺在床上看书,(也包括我)但大伙了解吗,躺在床上看书是非常毁双眼的。所以为了自我好,需要要把握好呀。
在念书中,大家一定会为书中搞笑的情节而哈哈大笑,也会为了一些凄凉,悲惨的情节,而默默流泪。在念书时,大家的表情是千变万化的。伴随社会的加速进步,大家对书的需要也是愈加高。而我对书却没什么需要,只须适合我的年龄段,只须我喜欢,还有就是只须书中的字体不要太小就好。书都是一样,无论是哪一类书,都可以为大家带来常识。文学类的,带领你走进诗歌、散文的王国。历史类,叫你感受到历史的精彩。就连漫画,也可让大家充满幽默细胞……书,都是好的,记住吧,念书只能让自我更上一层楼,让大家一齐翱翔在书的海洋中!
读书有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每个人都有自己读书学习的方法,我也不例外。
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教过的读书的方法有好多。比如泛读、速读、序列读、粗读、背读、想读……其实,哪种读书方法好,学习效果最佳,这要靠自己去摸索去尝试。
我的读书方法可以说是多种多样。简单的如细读、略读。细读,是指仔细读,认真理解。如果一字不漏地阅读故事,就会发现,原来,有些句段里面所写的内容是话里有话呢!略读,一般是在时间紧迫时使用。先将要读的内容浏览一遍,然后将重要的内容再读一遍,把自己认为无关紧要的内容放一边,这样读,整个故事的内容也就了解得差不多了,这就是老师说的整体把握。如果将来有时间,再次进行阅读,将原本认为不是很重要的内容,里面比较重要的地方再读一读,读到几乎完全理解为止。
我的读书方法不止上面所讲的,还有精读、通读、复读、写读、选读、跳读等等方法。
精读,与细读差不多,但精读却要复杂一些。这种方法一般在时间充足、精力沛时(假期)使用。将一本好书翻来覆去地读,将整篇故事内容理解得滚瓜烂熟,努力做到精益求精。
通读,是指将两篇或两篇以上的文章同时进行略读。一般是在时间不多时进行。经过通读,文章内容就能略知一二,过后再慢慢细读,这样读书,速度快,阅读效率大大提高。
复读,顾名思义,就是把内容反复读。反复读,你可能会觉得枯燥、乏味,但是孔子说:“温故而知新”,著名思想家、文学家福尔斯泰也说:“重读一本好书,犹如老友重逢。”所以,只有反复读,才能学到更多知识,学得扎实。
将书中的好词佳句或者十分重要的部分摘抄下来,就是写读。这样读书:一是方便积累知识;二是可以复习巩固知识。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所以,我认为写读是最有用最有效的读书方法。
选读,人人都会做,这与略读差不多。但这种读法一般是用于不想读太久,没有耐心读书的情况下。选读要选择自己认为最有用,最重要的地方读,只要读懂重要内容就可以了。这种读法不用反复进行。
跳读,是在读书过程中,如果遇到不理解的内容,可以先跳过去,读到后面时,再前后内容对照来理解。这样做,大体上能够将原来不懂的内容弄懂。
我在语文老师的指导下,在阅读兴趣的引领下,积极进行课外阅读,我从中学到了不少读书方法,增长了知识。读书,我不会认为是枯燥乏味的事,总是觉得每本书的故事内容都有意思,觉得每本书都是宝,不是草。其实,只要你去阅读,你也会发现,每本书都会放射自己的光芒,都会给你智慧的启迪、给你力量。
智者无为,庸人自缚。心若无异,万法一如。——《信心铭》(僧璨大法师)
我们惊叹太白清新飘逸的诗句,那是因为他熟悉中华的经典;我们欣赏朗朗(编者注:郎郎)悠扬婉转的琴声,那是因为他熟悉黑白的键盘;我们感叹哥白尼的发现,那是因为他熟悉浩瀚的宇宙。
真正的智者不是博而不精的涉猎,那样只会庸人自扰。当心无旁骛地对一个领域深入研究,达到无人能及的熟悉,在熟悉中,万物法度便清晰简单。
中国自古就有“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的训诫。当百遍的“咀嚼”之后,才会熟悉文中意旨;当百遍的“消化”之后,熟悉才会让其义自现。
西方哲学家也说过“知道的越多,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越多”。熟悉会让人明白很多道理,熟悉才会让人了解万物的法度。
当司马迁熟悉中华历史,才有了《史记》的不朽;当李时珍熟悉百草千方,才有了《本草纲目》的伟大;当纪晓岚熟悉经史子集,才有了《四库全书》的浩瀚。熟悉造就了华夏的辉煌,缔造了民族的昌盛,成就了伟人的不朽。
心无旁骛地研究,才有了无人能及的熟悉,才造就了千古流传的功绩。冷僻枯燥的文字没有阻止住他钻研的脚步,孤独凄凉的大漠没有停止住他探访的脚步,冷嘲热讽的眼光没有动摇他追寻的心灵。当对西域一种即将失传的文字达到无人能及的熟悉时,人们毫不吝惜地把“国学大师”的称号赠予了季羡林先生。
如果没有对文字的熟悉,他不会有巨大的成就;如果没有对汗牛充栋的经典的熟悉,他不会有深刻的认知,如果没有对华夏典籍的熟悉,他不会有真知灼见的眼光;如果没有……
没有那么多如果,熟悉成就了这位伟大的国学大师。而他熟悉的秘诀,就在于心无旁骛地钻研。心无异,行才正,思才深。
成功其实很简单,就是达到无人能及的熟悉。熟悉,一把通向成功的钥匙,一块登上成功的阶梯。
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七天七夜的心无异,才成就了佛祖的大彻大悟。僧璨大师对佛法的熟悉,才有了“智者无为,庸人自缚。心若无异,万法一如”的劝世良言。
熟悉,万法一如。
被细细的窗棂剪辑成四四方方的蔚蓝格子的,是天空,被短短的睫毛和长长的绿树枝丫分割成闪亮遥远的小碎片的,是天空。
天空投影在水的碧波中,于是有了梭罗坐在瓦尔登湖畔,垂钓水中一望无垠的夜空繁星。天空投影在人的明眸中,于是有了楚国的屈原仰望天空,吟诵奇丽诡谲的《天问》。哲人的天空,孕育了他们的灵魂。他们因此有了天空般辽阔的情思与胸襟。
星晨是天空的双眼,天空的脸颊上生满了无数只大大小小的双眼。太阳是一只炽热的双眼,让大家不敢直视它的烈焰金光,有如大家对炙手可热的权贵的向往与敬畏。月亮是一只温顺的双眼,不论阴晴圆缺,悄然看着从古到今的大家。“今月过去照古人”,静谧流淌的淡黄色光芒中,大家获得了安宁温和的一刻。至于数不尽的星辰,则好似昆虫的复眼中呈现的景象。《小王子》中写道,大家肉眼看到的星辰,或许在亿万年前已爆裂死亡,此刻它们的光芒到达我的瞳孔,是最神秘的意料之外。
云朵则是天空的粉妆。清晨的云被染成鲜嫩的粉红,如初生的婴儿的脸颊,血色柔和。黄昏的云被镀上金橙色,如斑斑锈迹,闪耀着孤独岁月逝去的光辉。有一个成语叫做“白云苍狗”,天空每天便上演着一部《白云苍狗》的电影,观众有稚嫩的孩童,有迟暮的老人,他们从变幻莫测的云朵中,或找到了童年时品尝的甜蜜的棉花糖,或找到了童话故事里云的国度。
孟浩然诗曰:“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天空的粉妆融化了,晶莹的雨水便落了下来。大家没办法亲吻辽远的天空,却能亲吻到天空的眼泪——雨。点点滴滴的雨,愁煞过词人李清照,愁煞过贺铸:梅子黄时雨。大家坚硬却裂缝百出的心,被雨润泽,然后从心灵的旱地上长出一株新绿,从心灵的尘埃上开出一朵洁白。这柔弱的植物吸饱了天空的泪,在风中摇曳成长,离天空近了一点,又近了一点……
凭借日晷上的投影,大家可以知晓天空在走向永恒。宇宙多大,银河多宽?此刻都已无关紧要。
大家何曾看清了天空?不过是在怀想中,做梦梦到永恒。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本好书,可以相伴终生,多读好书,是可以受益终生的。
书,有好有坏,有利有弊,老师主张同学们读好书,好念书,多念书。
读好书,是指要把一本书读好,读后要细细品味,多加考虑,更要勤摘抄好句好段。如此才能把一本书读好。另外,老师还让大家“读好书”,是想让大家多读名著,名家名作,从中吸取其精髓,从而做到“学以致用”。暑假里,我读了作家杨红缨写的一本《杨红缨童话系列》,里面有3个故事,1、个故事《亲爱的笨笨猪》中的笨笨猪虽然笨,但它诚实、善良,因此小动物们都想和它交朋友,想帮忙它;《流浪狗和流浪猫》中的流浪狗、流浪猫虽然在流浪,没固定的住所,也没稳定的三餐,但它们没被这种生活环境所吓倒,依旧勇敢、乐观地生活着;3、个故事《没尾巴的狼》中的狼被一个孩子陶陶所感化,由一只人见人怕,每人憎恨的狼变成了一只见义勇为、深受大伙喜欢的狼。这部分故事教育我从小就要做一个诚实、善良、勇敢、乐观的人,使我知道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读好书,可以明智,可以慧心;好念书,则是指:念书,是要感兴趣的,读一本好书,更是要有平和的心态,一个人念书时,假如静不下心来,那一定读得不知其所然,这本书也即使白读了,但,喜欢书,爱念书的人就不同了,只须一捧起书,便会完全沉尽其中,被作家的优美文笔所陶醉,被作家笔下的动人故事所感动,会为其悲,同其乐。兴趣是的老师,所以,想要读好书,更要爱念书。只有爱念书,才能真的从书中汲取精华和营养,从而使自我精神不断升华,文学素养不断提升。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在我还不识字时,母亲就常常给我讲《格林童话》和《安徒生童话》中的小故事,从那时起我就被书中的故事所吸引,对书充满了向往;当我背起书包上学时,我就开始看自我喜欢的书了;伴随年龄的增长,老师推荐大家看更多的好书。这让我能时常融入书中,领会书香的独到之处,更要紧的是让书成为了我成长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让书香时刻点缀着我的生活,使我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充满了浓浓的书香味!
我爱念书,更爱读好书!书会是我永远的朋友,它会随着我度过快乐而幸福的一生!
书籍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她对于这个世界是要紧的,对于我也是一样。我说不清对书的感觉,这种感觉非常微妙,好像是朋友,好像又是亲人,又仿佛是师生,难以琢磨。对待她,我与孙犁就有的志同道合了,“惟对于书,不可以忘情。我之于书,爱惜备至:污者净之,折者平之。阅前净手,阅后安置……”之一句话;生活里没书籍,就仿佛没阳光;智慧里没书籍,就仿佛鸟儿没翅膀。
我和书之间有些是一种师生情。每当我困惑、懵懂了,她填补了我的无知,充实了我的心灵,发展了我的见识,给予我生活的智慧。她用《钢铁是如何炼成的》中保尔不幸而有顽强的一生,告诉我,人要坚强;她用十八本《语文》把我引进中华民族五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海洋;她用一本泱泱万字的《上下五千年》为我讲述了中国这只雄师不为人知的过去。书,她是我的良师,给我带来智慧与见识。
我和书之间有些是一种友谊。每当我寂寞、无聊时,是书给我带来娱乐、轻松、解脱。每当沉浸在福尔摩斯的悬念侦探世界中,我的空洞一时间被满足,跟随她揭破一个又一个阴谋;每当我漫游在2月河描写的宫廷宦海中,看着康熙斗螯拜、清黄河、撤三藩,好像我也投身在着起伏翻滚的动荡宫廷,见证一个又一个气势辉煌的里程碑……书,她是我的益友,与我推荐那一份刺激与喜悦。
我和书之间有些是一种亲情。每当我难过、失落时,是她拂平我的伤痛。一本《经典笑话三千则》在我脸上画出灿烂、开怀的笑容。一本快意恩仇、行侠仗义的《天龙八部》让我忘却了烦恼,坠入了金庸的武侠世界中。书,她是我的至亲,抚慰我失落的心灵。
这就是我与书之间的情谊,我爱书。由于,她是进步的阶梯,是文明的载体,是历史的沉淀,是精神的粮食。她是最有耐心、最能忍耐和最让人愉快的朋友。她是一把钥匙,一把开启常识与智慧宝库的钥匙。朋友们,你与书是什么感情呢?是师生?是朋友?还是亲人?
生活如美人的脸,总是半遮半掩。没有人生来就对生活熟悉。我们在生活的小路上对事物总是由不熟悉继而变为熟悉。人们常说,熟能生巧,我们就应该只掌握熟悉的,放弃一切新的事物而止步不前?
答案是否定的,美好的生活应该是新鲜的,熟悉的事物只会让生活变得单调乏味。因此,让我们果断地放下熟悉的事,去挑战新的事物,去迎接新的自己。
以前的生活对于伊辛巴耶娃来说,可能再熟悉不过了。从小,这位俄罗斯女孩一心为了金牌,为了这梦想坚持不懈地去练体操,就在自己技艺很好的时候,一个残酷的现实等待着她接受——身高已不适合体操锻炼了。可她不放弃,从此改为撑杆跳运动员。时间一天天过去,原本对她很模拟声(编者注:陌生)的项目如今已是她的骄傲,一次又一次地刷新世界记录,让整个世界为之震撼!是她,是她放下熟悉的生活,挑战自己,终于取得成功。
又如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在他之前,美国总统一向都是白色人种的领地,黑人总统别说没有,就是想也不敢想。这对于世人也许是再熟悉不过的事情了吧。可是,这位年轻的黑人小伙子偏偏不会就此罢休。凭借自己的努力,终于从着名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学位,为将来竞选总统做了准备。生活总是爱喜欢挑战的人,他终于如愿,成为美国历史上目前唯一的一位黑人总统,为了打破这“熟悉”的社会现状,他终于成功了。
又如在早年时的孔子,一心从政,可是他却处处碰壁,终于没有成功。于是,孔子毅然地放弃从政的初衷,开始整理和收集古时名作佳篇,自己从中吸取知识。皇天不负有心人,因为孔子毅然放弃自己熟悉的从政之路,挑选了适合自己的文学大道。终于,孔子成为了一代宗师,成为了古今闻名的教育家、思想家,给中国乃至世界不小的影响。
没有人一生下来就对生活熟悉。渐渐地,我们所熟悉的事物越来越多。此时,不妨放下熟悉的事情,去挑战新的事物,让自己的人生不在熟悉而无味中度过,而描绘出自己不一样的多彩人生!
上帝为你关上了一扇门,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题记
海明威曾经说过,"只要你不计较得失,人生还有什么不能想法子克服?′在漫长的人生征途中,我们不断地得到与失去。只有正确看待得与失,才能迎来光明与希望。
得是彩虹,失是风雨,风雨过后才能见到彩虹。塞翁失去了马,却没有唉声叹气,不久之后,丢失的马不仅回来了,还带回了一匹新马。失去并不是永久性的,那也许是"得到′在和我们捉迷藏。当我们失去了一样东西时,不要焦虑,在前方隐隐闪烁的,正是"得到"的光芒。
得是蜜糖,失是蛀虫,蜜糖吃多了,嚣张的一定是蛀虫。塞翁得到了新马,并没有欣喜若狂,没过多久,塞翁的儿子就因骑那匹马摔断了腿。得到并不是无止境的,那也许是"失去′在积蓄力量。当我们尝到了甜头时,不要忘形,苦涩往往都隐藏在甜蜜之后。
于光远原来是学习物理的,对自然科学很有兴趣。然而内忧外患的不堪时局,破碎动荡的家国悲影却使他放弃了自己的兴趣,走上了革命道路。他急国家所急,忧国家所忧,强烈的爱国心,责任心让他在全新的领域绽放出华彩。对于得与失,我们应该一视同仁。我们不能从片面的角度看待事物,而应该用长远的目光发现事物的本质。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放弃了白天的喧嚣,我们才拥有了夜晚的宁静;放弃了春天的浪漫,我们才拥有了秋天的成熟。有时候,我们情愿为了一棵树而放弃整片森林,更多的时候我们因放弃了一朵花而拥有了整个花园。错过太阳时不要流泪,因为我们可以仰望灿烂的星空。
认清了人生的底色,应对得与失时就有了心理准备,在得到时就不会忘乎所以,在失去时就不会痛不欲生。从现在开始,让我们不再计较得失,用一颗平静的心去面对这个跌宕起伏的人生吧!
今年暑假里,我读了一本名叫《顺着一条土路寻找父亲》的书。
这本书的作者是现代作家铁马,原名曹滨,江西湖口人。这本书是一本散文集,记录了作者少年时期印象中的人和事,注重对事物的挖掘,也融入了一些小说和戏剧的元素,使他的散文与传统的散文相比更具特色。
在这本散文集中,有很明显的一类是写人物命运的,如:《细爷爷》、《半个叔叔》、《何会计》、《女理发师》、《楼下的女人》等等。从这些散文中,我了解了人物曲折的命运路线。他们都是很平凡的人物,是草根,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但就是从这些平凡的人物中,我读出了人性的光辉,而这却是不平凡的。在这些散文中,我感受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但更多的是人性的温暖。如在《甫枝》一文中,甫枝悲惨的命运被作者刻画的淋漓尽致,文章最后,作者写道:我不知道那暖暖的阳光里,有哪一缕是属于甫枝的。给读者以无限的想象。从这些散文中,我并没有感受到作者对命运的愤恨,作者注重描写人性的光芒。如《带着乡情上路》一文中,乡亲们那朴实无华的特点,在那送行的热情中可被发现。使读者麻木的心灵感受到一缕温暖的阳光。
在这本书中有许多记叙作者与父亲之间的文章,如《顺着一条土路寻找父亲》、《时光里的父亲》等。作者用平实的语言,刻画了父亲的慈爱、严格、苛刻、坚强。酷暑时节在田间劳作、拾起孙子掉落的饭粒、接兵车启动时眼里噙满了泪水……这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中国父亲的形象吗?让我感受到了一个朴实善良的父亲对后代们深深的爱。“这个深秋的早晨,我的父亲和母亲对儿子的思念和牵挂,被那浓重的尘埃和秋霜打湿!”这是《秋霜打湿的牵挂》的结尾。也让我感受到一对平凡的父母对儿子的不平凡的爱。
在每一篇散文中,铁马先生的语言质朴而易懂,平实而简洁。他写的都是日常生活中的事情,抒发的都是日常生活的情感。还有一些地方出现了家乡的方言,如:“钉钢”、“舍己”等,让我有一种亲切的感觉。在整本书中,作者的心痛、作者的无奈、作者的喜悦都被清晰的表现出来。作者也对生活的热爱,对生活的理解、对生活的感悟让我热泪盈眶。
铁马先生的这本散文集深深打动了我,他嘹亮的喊出了自己内心的声音,而我也领悟到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