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范文怎么写比较好?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下面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历年高考满分作文(精彩10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熄灯了,我躺在床上,用被子捂住自己的头,忍不住哭了。
“有些人啊,书么不读的,就知道看看电影,坐在这里干嘛也不知道的。”同桌对我说的话一次次的冲击我脆弱的耳膜,撞击我敏感的神经末梢,怎么拦,也拦不住。
“马师师成绩好,周哲元字写得好,楼素菡多才多艺……”白天,同桌将同学的优点一一道来,唯独我的优点空白。也许我真的一无是处,我努力的想寻找自己的优点,可是泪水一次又一次蒙住了我的双眼。我干脆放弃,就认定自己是个一无是处的笨蛋。可是连笨蛋都懂得诚实待人,我还真是连笨蛋也不如啊。我无奈的自嘲道。
寝室关门了,我受不了被窝里的闷热。于是走到阳台,背靠着墙,光脚坐下。瓷砖传来刺骨的冰冷,我却无动于衷。好像一直以来都是这样孤单一人,无人关心我的冷暖,无人在乎我的喜怒哀乐。也罢,这样渺小的我何德何能吸引别人的注意。不知道为什么,今夜的月亮格外的洁白明亮,那光芒也比平时耀眼的多。我羞愧的想埋下头,在月亮耀眼的光芒下,我什么也不是。而正当我打算埋下头的一瞬间,我望见了一颗星星,孤零零地在偌大的天空中散发着微弱的光芒,和明亮的月亮相比,它是那么不显眼。
“我可真像你啊,那么小,不吸引人,我的存在无足轻重。”我望着星星自言自语。星星努力的闪烁着,仿佛想向我说些什么,可是我却听不见一个字。
“不是这样的。”我听见有这样的声音飘过我的耳畔。我疑惑了,不是什么?突然间,我仿佛恍然大悟,星星即使渺小,也有天空的陪伴。我即使一无是处,也有朋友的陪伴。一路上,不论摔倒多少次,朋友总会扶起我;一路上,无论失败多少次,朋友总会安慰我;一路上,无论放弃多少次,朋友总会重新燃起我的斗志。一路上,我又朋友的陪伴。
我想,星星并不是为了与月亮比耀眼而出现在夜晚,而是因为有天空的陪伴。我也并不是为了与别人比优秀而学习,而是因为有了朋友的陪伴才努力做好自己。
人生是条曲折的路,是坎是坷朋友都陪我走过;人生是杯无色的酒,是苦是甜朋友都陪我喝过;人生是首激昂的歌,是高是低朋友都陪我一直唱着!
如果说人格是最高的学府,那么教养则是这所学府中最重要的一门学科。
林则徐曾经在《观操守》中说过:“观操守在利害时,观度量在喜怒时,观存养在纷华时。”对于教养,也莫不如此,教养的芬芳,于坦然的心境。
那一场乒乓球赛,刘国正遭遇波尔,第七局12:13,刘国正回球落在了地板上,上海体育馆的空气好像立刻凝固了:如果球出界,就意味着刘国正出局。就在这时,一个人伸手示意裁判:“球擦边了!”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波尔!13平,裁判举起右手。随着中国球迷两次排山倒海的欢呼,刘国正终于以15:13反败为胜,波尔输了比赛,却赢得了风度,全世界的人都看到了他身上胜于王者的光芒。其实,波尔又何尝不知道输赢的重要性,【】只是在胜负面前,他懂得坦然对待,荣辱不惊,波乐用他的坦然一笑身我们诠释了教养的定义,向我们展示了教养的芬芳。
曾经听过一个关于北大教授季羡林的真实的故事。有一个秋天,北大新学期开始了,一个外地来的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实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了路边。这时正好一个老人走了过来,年轻学子就拜托老人替自看一下包,而他则轻装去办理手续。老人爽快的答应了,近一个小时过去了,老人还在尽职尽责地看守,谢过老人,两人分别。
几日后,在北大的开学典礼上,年轻学子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座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包的老人。
有人说,智慧往往不是源于高智商,而是源于低姿态,低姿态,季老先生做到了,鲜花、荣誉、掌声、地位、名声,他都能够坦然视之,泰然处之。和蔼待人,平易近人,乐于助人,季老先生将教养的芬芳挥发到了极致。
纵观历史,我们会发现,有教养的人,往往都像波尔和季羡林一样,有一种坦然的心境,所以说,教养的芬芳源自坦然的心境。
我们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应深谙教养之道。对于形形色色的诱惑,我们要坦然,要镇定,那不仅关系到我们的教养,也关系到中华民族未来的涵养。
望天外云卷云舒,看庭前花开花落,只要我们都能做到坦然,教养的芬芳就会溢满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如果爱情还有,我是不是还有爱的勇气。在这段日子里,我一直这样的问自己,是不是真的爱你?还是自己在折磨自己。以前是朝夕相处还不够,我们现在为什么却如此的冷淡,难道就因为现在牵你的手的人是他,而不是我?我想是的。我不允许别人在我的眼前这样,你离开了我,也许我还会把你的影子留在我的心里,但现在,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或者我根本就不配在你的面前谈感情。这段感情一开始就是错误,只是我没有察觉,也没有在意,不属于我的东西我为什么去追求,为什么到头来失败总是我。我也曾问上天,上天是不是对我公平,它没有回答,我在心里对感情一直有着自己的看法和理想,我的爱情是浪漫的,是美满的,可我经历的呢?都是我受伤,遍体鳞伤。我也知道爱情不是游戏,我投入了我最真实的感情,没想到的是,我爱你,你却爱着他。在你们面前,我真的是没有可说的话,我是爱你的,这是实话。可是爱有用吗?爱情是什么,我在几年前就问我自己这样的问题,现在有结果吗?也许我爱上的真的只是爱情而已,爱上了爱情,才爱上了你,一开始就是错误。
知道爱你是错误,为什么还要去接触?
知道爱你是错误,为什么开始离开时,我还是执迷不悟。
知道爱你是错误,为什么爱你的心,心痛如刻骨?
知道爱你是错误,为什么我拿我的未来做了赌注?
知道爱你是错误,为什么我一开始不知道终究会结束?
知道爱你是错误。为什么一切让我变的那么糊涂?
知道爱你是错误,为什么到现在我还不认输?
这就是生命的安排,不到最后他不会给我结果,也许你的心里真的没有我?也许我们的相识就是一个糊涂的错误,你和他也许是最合适的,我相信你们会有很好的未来,也相信你们的明天会很好,可说真的,我现在真的很想你,天天在脑子里盘旋的就是你的影子,我无法忘记,也不可能忘记,你和他走了。留下的伤痛让我一个人来背,我不知道现在你是不是还记得我?也许早在认识他的时候就已经把我忘记,我不介意,也许我真的不如他。可是我们的梦呢?我们说好一起走进婚礼殿堂的梦呢?你还记得吗?难道你所说的话,一切都是玩笑?还是我们的感情就是在梦油?或者你从未把我对你的感情放在心上?我现在对你真的是爱与恨纠缠不修,但我还是没有办法让自己忘记。忘记那个曾经令心痛如刻骨的女孩子。那个人就是你,你离开后我写下了这样句子:
所有的山盟海誓都输给了现实,
所有的甜言蜜语都脱离了真实。
所有的爱与不爱都得到了证实。
所有的失望苦恼都给我了充实。
也许就是自我安慰吧,可我还能怎么做呢?写写让自己发泄的句子,看看美好的言情故事,让自己还去相信:
爱情还是美的,
我是需要有追求的,
我是可以胜天的,
到最后,才知道一切都是不可能的。
时间的流逝,淡涤旧迹,仅留下微漠的平淡与悲哀。濮水边,你翩然而去,仅留下楚使的瞠目与叹息。
或喜甜甘之味,或爱亦苦亦甜的刺激,谁人如你——庄子,淡泊一切,与道合而为一,只偏执著那淡淡的清白。
当一种美,美得让人无所适从,也只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当一种平淡,淡得让人无从品味,也只好叹之惜之,赞之赏之。
你甘于淡泊,乐于平淡,自得于平淡,只愿在梦中化蝶而逍遥,只愿随那盘旋而上的鹏者浮游于天地,不愿累于国事,不愿牵绊于尘世,你就如同那甘之如饴的淡淡而香的矿泉之水,给人以绝境逢生,给人以宁静致远,给人以超脱外物,我想要触及你的衣襟,却在指尖碰触到清而澈、凉而柔的泉水,原是这般滋味。
无奈我摆脱不了那甜的诱惑,忘却不了那或苦或甜的香醇,只好在我无路可走之时,望见你那平静如水的双眸,澄澈至极,悠悠远远,望断天涯路。
我以为你是孤独的,你却告诉我“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友谊,惠子的离去并未换来你的嗥啕此类,原来你早已看透了生死,望穿了红尘。何必赞美你的平淡,我早已词穷。
念往昔,繁华竞逐。你依旧逍遥游于世外,参透自然的无穷。世界不过是你的主观产物,你甚至了解了河鱼之乐,蝶舞之愉,螳螂之负,摇曳而去,穿梭于泥潭之中,何必在乎那权势之争,谁言非要承受那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氤氲之间,明月可掇,你在清风夜唳之中独自守望那明月,以至于在人们高枕无忧之时那皓白之月不会迷失——只因你这颗平淡的心相追逐。世人笑你疯癫,你淡漠的眼神却慑人无语,恍然大悟你淡淡的泉水般的哲理如此深邃,你却早已悠然飘远。
对你唯有惊鸿一瞥,却窥见了一种平淡致远的处世态度,淡罢,淡罢,绝不为万物所主宰,我独逍遥于濯浊之外,蝉蜕去拖累,只愿抱明月而长终。江边一蓑烟草,一片缟素。
教我如何追寻你的步伐,那美至无所适从的精髓;教我如何触及你的衣襟,那平淡而超然的态度。
这便是你吧,淡淡如泉水,你偏执的追逐,泉边那飘扬的一片缟素,是为你而起的缥缈之歌。
古人云“言为心声”“文如其人”,在历史的滚滚红尘中,这句话是无数文人志士的写照,他们超然于灯红酒绿的名利场,一如出生时的勇猛和无邪,向我们生动地展示了“作品即人品”,于世间之雨落风惊中静水流深。
作品恬淡,人品泰然。
杜牧走入江南,着一袭青衣飘过江南的烟雨楼台,享用一份心的静谧。心无旁骛,静如止水。其作品也因其寡欲而塑造出一个孤寂灵秀的诗魂。于是叹道:“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纳兰性德,厌恶官场的尔虞我诈,无心功名利禄,只盼寄情于诗词歌赋之中,于是写出“颜昨非,才华尚浅,因何福薄”“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知道是寻常”。纳兰公子的超然成就了一位以哀婉清丽的诗词行走于世间的男子,其作品也因其不慕媚俗的品格而愈发惹人钟爱。
作品博大,人品宽厚。
苏轼被贬杭州,他却以一颗宽厚之心容忍,对此不以为意,照样为百姓做实事。他疏通西湖、修筑“苏堤”,勤政爱民,体恤百姓。而他的作品“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正流露出他以淡然的态度处在被贬之地,却激起了对西湖美景的热爱。还有林则徐,被贬伊犁仍不改“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忠心,将他作品中的主张用实际行动展现给世人,使得伊犁从此多了一条造福世代的灵渠。
作品坚定,人品忠诚。
林清玄曾说:“人应站在传统上,内心才会深刻。”而他也始终坚守着一颗敬畏传统的心进行创造。面对都市病态的浮躁,林清玄先生坚守本心,让我们从他的作品中所阐述的佛教与禅道中,体会出无尽的哲理。巴尔扎克痛斥资本主义的丑陋,担起了重构人们失却的精神家园的任务。在《贝姨》中痛斥“有钱人从来不肯错过一个表现俗气的机会”。让观众不仅从他的作品中深刻的反省社会道德的缺失,而且也更加敬佩他坚定不移、敢为人先的人品。
世事如雪中观鹤,有清净,亦有混杂。这些作家,人品明亮,作品也不掺一丝杂质。如弘一大师一句“华枝春满,天心月圆”,天地间便盈满了纯净。作品即人品,不随波逐流,便可如一枝墨梅,静静地绽放于生命的绢帛之上。
有调查者说:“探究作为我国现行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常常出现在课堂、实验室或课外学习过程中。”但我经历的却是另类的课堂探究,这是应试教育下流于形式的课堂探究,姑且套用“中国式过马路”,称之为应试教育的“中国式”课堂探究,希望能引起学校领导、老师重视。
我来揭秘一堂探究性实验课,带你走进真实的“探究”课堂。高三学生面前,放着一道探究实验题,你以为老师会让你动手做实验、找数据、做分析、写结论吗?这是奢望,探究实验与你无缘:老师让你翻到某页,看课本上的某一段话的提示,然后开始讲解关于探究实验的解题方法,指出易错点。讲完后,老师让同学们“实践”――做题目。“啊咧,老师,不做实验吗?”“都高三了,哪还有时间做实验啊!你是小学生吗?会做题就够了。你不想考大学了?”
回想高一、高二,也就做过五次实验,物理两次,生物两次,化学一次。其中探究性实验做过两次,都是事先老师就在黑板上“做过的”实验,已经知道了实验结论和操作扣分点了。做这样的实验能探究什么?我无语。我只觉得这与刷题没什么区别,我们充其量不过是一个小小钢笔科学家,最大特长就是用笔做实验。
教室里的情况也不比实验室好。有一次,学校听说有外校老师来听课,赶紧派人到班上通知大家做好准备,并安排听课者到做了充分准备的班级听课。结果他们发现课堂教学效果特别好:同学踊跃发言,对老师提出的探究性问题,发表了各具特色的看法,我们的老师一次又一次地带头鼓掌。我们只知很热闹,像演戏一样,脑子里空空的,不知道探了个什么究。而听课老师评价说:“这是一堂与国际接轨的课。”其实他们心里也明白,这只是一堂精心导演的探究课,一件“皇帝的新衣”而已。
好一个“与国际接轨”的探究课。我不知道国外中小学探究课怎么上,但我知道这样的课是流于形式的探究课,是应试教育下“中国式”的探究课。我愿做《皇帝新衣》里的小孩,说一声,这堂貌似穿着“探究”华服的探究课,实在是赤裸裸的伪探究课。
小城依旧,青砖灰瓦,淙淙流水,静谧恬淡的如同一只温顺的猫。老人的店就在那静辟的一隅。耳畔是他那句坚定的话语“我要守住自己的风度。”
翻开泛黄的记忆,故事就从那个小店说起。
小城内,班车当当,吆喝声起伏。那个挂着破旧店牌,历经岁月的老店里住着一个箍桶匠,一直默默守护自己的风度。
走进老店,袭来一整木香,令人心荡神怡。地上的刨屑如一朵朵花儿一般,绚丽而美丽。老人手拿一块长木板,顺着纹路摩擦着,仿佛在于他的老伙伴对话。木筒沿身窄长,老人双手持着墨线,一只手有规律的轻轻抖动,无需用尺测量,这必十分精准。技艺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我静静的看着,被老人精巧的手艺给震撼到。“丫头,你来了。”老人一声亲切的问候打断我纷杂的思绪,我迈着小碎步走向木筒。“爷爷,你还在这儿呀。”老人扭过头看着我,面带微笑笑道:“我要守住自己的风度呀。”
小城本宁静,有一天却被高跟鞋和油纸伞用重金买下一个木桶后打破。仿佛一粒石子投入人们的心湖,荡起阵阵涟漪。
许多人搬到大城市,用色彩鲜艳的饰品装饰着店面。木筒质量也日趋下降,而老人依旧守着那木香弥漫的老店,在那深巷里守着风度。我至今才明白,老人守护的一种淡泊名利,注重品质的风度。店里的每一个木筒都仿佛不是商品,而是老人灵魂的艺术品。一刀一凿都是老人的风度。地上的刨花则是风度开出的花朵,散发着令人灵魂平静的木香
夕阳西下,老人总喜欢,坐在门口石墩子旁。望着远边的夕阳,抽着旱烟。淡淡的、不温不火。此时的小城也如同温顺的猫咪,眯着眼,在咿咿呀呀中伸着懒腰。晚霞的余晖为老人披上外衣。双鬓的白发此时此刻竟如此迷人,那象征着老人守护风度的标志与饱受沧桑岁月的痕迹。我再一次踏进老店。“丫头,你老来了。”依旧是老人亲切的问候。这次我笑靥如花回了句“您在守护自己的风度是吧。”老人微微一怔,随后莞尔一笑。嘴角那一抹弧度竟像风度开出的花朵。
小城依旧,静谧恬淡。老人仍在,风度花开。木香四溢,静静守护。
时间如海,记忆如沙滩,海水将一枚枚贝壳送到沙滩上,又收回到她那浩渺的胸怀。
时间如风,记忆如巨岩,风将巨岩刻划得千疮百孔,又用多情的手把那些痕迹抚平。
然而,总有几枚贝壳,在亘古的海滩上鸣响着历史的悲风,总有几笔划痕在诉说着记忆的不朽。
惶恐滩头,零丁洋里,涛声依旧,叹息不再。然而,时间只侵蚀了一个人的物质存在,却无法风化那煌煌诗句中的记忆,谁能忘记文天祥的辛苦遭逢,干戈寥落?谁又能忘记那个闷热的雨夜,矮小的地牢中挥笔走龙蛇的高大身躯?“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他正是借天地正气哺育自己,“睨柱吞嬴,回懿走旗”,用一颗丹心书写青史,翻开那惊天地泣鬼神的一页。每一个人都会从记忆深处被这个踏过七百六十年的生命所震撼,时间或许会淡褪了文字,磨损了书卷,却无法抹去那一片回忆。
翻开《史记》,看秦王一统天下,项王自刎乌江,廉颇负荆请罪,屈子怀石投江……一张张鲜活的面孔从眼前浮现,那些故事也仿佛是昨天刚刚发生,正如《世说新语》所言:“廉颇、蔺相如虽千载上死人,犹凛凛有生气。”这便是一部伟大史书的不朽。时间只能销毁一本又一本《史记》的版本,却永远风化不了那宏伟的气魄,机敏的谈吐,磊落的人格。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写道,自己最大的梦想就是这本书能传之后世,绽放其应有的光辉,而今,他的梦想已然实现。时间风化掉了那些卑俗的记忆,却让一位史官的不朽愈发凸显。
时间或许会让历史蒙上尘埃,但却不会风化那些鲜活的记忆。王选,一位柔弱女子,拂去那一层尘埃,只为还原历史真相,让记忆苏醒。奔走二十年,耗尽全部家当,她一如既往地搜集材料,寻访证人,因为她相信,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华,良知会让记忆永存,她与身后数十位白发苍苍的原告,构建出一段黑白分明的历史记忆,而在海的对面,眉毛都已发白的日本律师尾山宏也用他的努力为我们开启那段记忆。在滚滚时间之河中,王选和尾山宏共同为我们守护那段记忆,时间永不能将其风化。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没有人能阻止时间的脚步,然而,时间不会风化一切。漫步岁月,采撷几枚朴拙的贝壳,抚摸那巨岩上的斑斑伤痕,便是在回味那没有被时间风化的记忆。
当一个人读破万卷书,可以悠然吟出意韵深远的佳句时,我们便说他拥有了智慧;当一个人阅尽沧桑,可以淡泊而傲然地生活时,我们也说他拥有了智慧。智慧作为人内心的闪光,总是呈现出五光十色的缤纷光彩。
智慧可不是投机取巧的小聪明,它是因洞察世事而具有的眼力。卞和透过粗糙的石坯见到和氏璧,这就是火眼金睛的智慧。在人世间的纷繁复杂间一把抓住事物的本质,认清事理的真相,条分缕析,抽丝剥茧,让快刀斩开虬结的乱麻,这便是“世事洞明皆学问”的智慧。
智慧也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蛰居,而是艺高人胆大的能力。在一个从眼镜度数判断学历深浅的时代,智慧总被人误解为文凭的多寡,知识的乏与盈。智慧不是学校教育中书本的内容,它与知识或有关系,却并不等同。王熙凤身为刚出阁的少女,论学识必不如林黛玉渊博,却协理宁国府将事务治理得有条不紊。反观如今层出不穷的“专家”,知识有余,常识不足,实践能力低下。智慧的能力往往存在于社会交往与自我生活中,那些在生活中游刃有余、井井有条的人,想必都是些身怀智慧的人。
最高明的智慧,并不存在于史书中跌宕起伏的英雄人生,反而存在于藉藉无名的布衣百姓身上。智慧到了这种地步,已然接近自然和哲学。青山绿水中的简陋居室,渔樵江渚的朴实生活,摒除了逐鹿中原的刀光剑影,余下了清贫安逸的闲云野鹤。古代德士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是超凡脱俗、超然物外的智慧。如庄子所云:“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当一个人的心灵可以遁于世俗、融入宇宙时,这种糅合了静与慢的心态与生活,就是智慧。智慧至此脱掉了华贵的外衣,露出了亲和质朴自然的真实面貌。人人都向往这种境界,但大多数人都还未来得及拨开心头的迷雾。
“什么是智慧”的争辩绵延千年,智慧的内涵无限地拓宽。今人窥古人的书卷以收获智慧,成了一种时尚捷径。殊不知这样的体悟或许只是入门。智慧早已超越了文字,它事关心灵,事关生命,它瞄准的是一个圆足的灵魂。
“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到岛屿与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这句话形象地告诉我们,人生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这样那样的缺陷会时时阻碍我们到达成功的彼岸。我们只有不断地弥补缺陷、克服缺陷、超越缺陷,在逆境中崛起与奋斗,才能实现美好的人生。
一个人如果没有尝过饥渴的滋味,终究不能真切体会食物和水的甘甜。同样,如果没有真正经受过缺陷的困扰、挫折与失败的磨练,就不能真正体味到成功的喜悦。
人生犹如曲线,永远不会笔直地前进。古有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今天呢?今天也一样。
张海迪的名字在我们青年学生当中可谓尽人皆知。正是幼年便成残疾的缺陷,催使她怀着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去拼搏去进取,决不放弃,决不消沉。终于,她成为了一名作家,并取得了文学硕士学位。她的成功是她用无数个日日夜夜奋斗的泪与汗换来的,是她顽强地与命运抗争获得的。她的身体是有缺陷,但她的人生是丰硕的、充实的,她的精神是闪光的,完美的。
再回到现实中的我。面对过种种缺陷,经历过重重挫折,我已不再是狂妄不羁,而是变得沉默,变得更是成熟。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只要我对生活中的缺陷有正确的认识,只要我怀着一颗永不言弃的心,即使面临更多的失利和打击,我也会看到风雨后的阳光、失败后的胜利。
世界总会有缺陷,而正因为有了缺陷,才更有了美:维纳斯正是因为失去了双臂,才更加体现出美的象征;史铁生正是因为失去了双腿,才使他更加懂得人生的真谛,更加焕发出生命的光芒;春节联欢晚会上的《千手观音》的表演者,正是因为她们都是聋哑人,才更以一种精神的力量体现出艺术的美……喜欢寻找完美的我,终于相信:生命是一只被上帝咬过的苹果。
古今中外,大凡成绩卓越者,谁没有经历过挫折和磨难呢?而谁又不是缺陷的超越者呢?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面临生活的窘迫和资本主义的排斥,仍继续潜心研究革命理论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司马迁面临着灵与肉的双重摧残,毅然决然地朝着自己的理想前进,最终写成了千古名书《史记》;
我们应当明白:缺陷永远是前进与创造的动因。奔流正是遭遇暗礁才会绽放出美丽的浪花,而生命最美丽的姿态便是那浪尖上的奋力一跃。
让我们超越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