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烟云》读后感(优秀5篇)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

《京华烟云》读后感 篇1

读《京华烟云》的心情与别的书完全不一样。紧张、愤怒、悲伤……林语堂的女儿说:“其中有佳话,有哲学,有历史演义,有风俗变迁,有深谈,有闲话,加入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一点不假,读者凭着这些可以全身心地融入其中。

在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要木兰与红玉。木兰被称之为妙想家一点也不夸张,她继承了姚思安的道家思想:逍遥,自由,追求理想却又不强求,善于在平淡的生活中获得乐趣。荪亚娶了她,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木兰是适合做老婆的,她是一个妙想家,有你想不到的妙点子;她可以与你去很多的风景名胜,和她聊天,永远不会气闷;她喜欢做菜,特别爱研究新奇的菜式,对于种花养草,琴棋书画也有兴趣;既能满足你对生活上的要求,也可以陪你品茗赏月,做风雅之事;有时候可能有些过于理想化,但木兰也懂得适时调整。对于书中的人物,我却更喜欢红玉。也许是因为出于同情,也有可能是怜香惜玉,总之,她的印象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她象一个有着许许多多烦恼的青春期少女,想减少自己的烦恼,却让自己的烦恼越来越多。阿非对宝芬的仰慕,使红玉对阿非产生误会。红玉爱阿非太深了,加上自己将阿非的话理解错误,精神崩溃,最终跳潭自杀。她的身体与林带玉相似,多病;也像她那样专情:整日担心自己喜欢的男子不再爱自己。

这部书不愧为现代版的《红楼梦》。书中的主角姚木兰有林黛玉的才智、薛宝钗的守德、史湘云的豪爽、王熙凤的精明强干、秦可卿的温和、元春的贤孝才德、迎春的忍让、探春的睿智……

林语堂先生也说过:“若为女儿生,必做木兰也。”这是对木兰的最高评价了。也有人这么说:红玉就是林黛玉,木兰就是史湘云,宝芬是宝琴,莫愁是宝钗……

全书就是《红楼梦》的影子。木兰,不可否认的,一个女性的完美形象,深入人心。但到底是什么,能深深打动读者的心。是她的美貌?她过人的才智?她的气魄?她的胆略?……这些其实都是微不足道的。当读者看到她的宽容的时候,对她也许会有一个新的认识。在木兰与曹丽华相见中,谁也想不到,木兰会对她丈夫的情人那么宽容。

宽容是一种很普通的美德,但要真正做到它,可以说是很难很难。宽容就是一门艺术,一门做人的艺术,宽容精神是一切事物中最伟大的行为。宽容待人,就是在心理上接纳别人,理解别人的处世方法,尊重别人的处世原则。我们在接受别人的长处之时,也要接受别人的短处、缺点与错误,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和平相处,社会才显得和谐。如果木兰不宽容曹丽华,那么事情可能会变得更糟。也许孙亚会抛下木兰与曹丽华结婚,这个结果也是木兰最不想要的。但宽容也并不是说一味地纵容。木兰的宽容是有尊严的,是大气的,不是一味地纵容,抑或故作姿态,千人千面,有气度的。这种宽容才是真实的。

《京华烟云》这一本书教我的不仅仅是这些,这本书也许只有中国人才能体会得到它的内涵。对联,甲骨文,道家经典,诗词歌赋……充满中国文化的气息。让我在翻开书,细细品尝林语堂的最负盛名的传世之作。

京华烟云读后感 篇2

刚开始看时,觉得故事结构和情节都和红楼梦有很多的相似之处,无非是几个家族系代人的恩怨情仇。但看到后半部分,却发现有大大的不同,也许是时代背景不同,在那个战乱纷纷,时局动乱的年代,发生的故事都让我有种颠沛流离的悲伤与感动。祖国在那个年代受到日本人的种种欺辱,让我很气愤,可是最气愤的是总有那么多的中国人,为了自己帮着日本人做着伤害国家的事。小说里,木兰的确的。一个美好的存在,智慧与善良,特别是她感情与婚姻出现危机时,她用她那宽容与智慧完美了的化解了这场危机,没有让任何人受到伤害,除了她自己。木兰在那时仿佛出现在我眼前,婀娜多姿,有种独特的风情与智慧,能掌握自己的爱情。是本值得一看的好书。

京华烟云读后感 篇3

弘一法师李叔同说:“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学术文艺。灵魂生活就是宗教”。我想或许是弘一法师在佛门生活的太久了,凌驾于尘世生活之上,尽管看的透彻,却未必细致。在一层楼与二层楼之间,在二层楼与三层楼之间的巨大空间里还生活着千姿百态的人。她们享受物质的富足,追求精妙的生活享受而不沉溺;她们热爱文艺的创造和赏玩,但不沉迷;她们是心灵的宗教徒,却循规蹈矩,合乎礼教。我不知道她们应该处于人生三层楼中的哪一层,也许都是又或者都不是。物质的人生太粗俗,精神的人生太单调,宗教的人生太清苦。但我想那样的人生才是精致的人生,也才是极致人生。既享受物质的精美,又拥有超然的精神境界,这样的人生岂不妙哉?试想陶潜先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若没有"为五斗米折腰"的困扰,那该是生活的极致了。木兰要比陶潜幸运多了,她的一生可谓极致。她一直都在追求着精致的生活,一直都是在热烈地追求生命的意义。从富家小姐到幽居山林的村妇,再到最后成为坚忍勇敢的普通农民。身为受过洋教育的富家小姐,她在传统道德和新观念之间,她保留了端庄、温婉、宽恕这些中国传统女性美德;同时又具有新女性的才华、开朗、热情、浪漫。她享受着父亲的财富,怡然地收集赏玩珍贵玉器,她也并没有因此摒弃作为一名普通女子裁衣刺绣的乐趣。父亲的话"正直自持,则外邪不能侵"一直是她人生的指南,她从中获得了人生的乐观和勇气。比起她同样富贵,却一生痛苦的嫂子素云,她的幸福也许正源于此。

隐居山林时,管家主事的她游刃有余人人信服,品味生活她又是个不折不扣的"妙想家",做“叫化鸡”,吃“西湖醋鱼”,栽盆花无一不露流出她的生活理想。即使己届中年,她也能把生活中之所有,充分发挥之,利用之,便自己的生活达到最美的境界。既便是面对丈夫沾花惹草这样敏感的家庭问题,她也能冷静应用智慧釜底抽薪,化一场家庭风暴于无声无息中。生活需要智慧更需要宽容,有人聪明却尖锐得让人无法接近,有人温和忍让得近乎懦弱,一声叹息将所有的委屈吞下。木兰无疑是聪慧的',她完美得协调了自我与他人,既不泯灭自我,又不挫伤他人。

最使我感动的是抗日战争爆发后,木兰一家迁居四川,途中她一共收养了四个孩子。在那样艰难,那样危难的时候,她豪不犹豫地承担起了中华民族子民的责任,她的宣言是那样的铿锵"中国人的血统是一定要传承下去的,不管是我们家的,或者别的人家的。”她一直以自己不是男儿身,不能如男儿般施展拳脚为家庭为国家出力为憾事,在此我想她的理想生活一定臻于完美了。也许之前你要说她的行为只不过是一位高雅贵妇的享受,那么在此我想每个人都该摒弃了这种固执的偏见。因为若不是真挚的怀抱着对生命本身的热爱,若不是怀抱着对生活的无比的热忱,我想任何一个沽名钓誉的伪君子早就撕下她伪善的面具,拂袖而去了。但她勇敢地留下来了,果断地擎起被遗落的婴孩。这是人生最大的智慧。

生女当如木兰也!才华横溢而不自矜,热情奔放却不轻浮,温柔娴静却富于男子般的坚忍勇敢。道德、伦理和谐地融为一体,永远追求着生活的意义。

浮生若梦,命途多舛。这是生活的本意。前一刻你还悠然地在院子的葡萄架下数繁星点点时,这一刻也许大风漫天,你便不得不仓促回屋。你安然接受天之不测风云,也应该坦然接受这样的事实:昨日你尚有万贯家财家奴成群,今天也许己是千金散尽孑然一身;今朝你位高权重门庭若市,明日也许一泻千里门可罗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铭记生活的本源。“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风卷云舒”,这才是精致的人生。

京华烟云读后感 篇4

《京华烟云》读后感我不知道林语堂先生写《京华烟云》这篇小说的初衷是什么,有人说是《红楼梦》的映射,但畅读全文却又觉得比起黛玉的内慧外秀,姚木兰这个有气魄有胆识的新时代女性有过之而无不及。

《红楼梦》讲述的是贾王薛史四个大家族的故事,《京华烟云》讲述的是姚曾牛三个家族的爱恨纠葛。但是《红楼梦》讲述的'是一个大家族由盛转衰的过程,水满则溢月盈则亏,《京华烟云》讲述的是在乱世,不同的家族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姚父为了不让甲骨文落入日本手中与甲骨文一同葬身火海,孔立夫选择抗战而牛家却选择当汉奸。

全 相反,她总能在适当的场合,说适当的话,做适当的事。不失自尊又给人留有余地,极有分寸。她用自己的智慧经营着她的婚姻和人生。而这种经历了大风大雨,万般磨砺的爱情也恰恰是最实在的。木兰,不可否认的,一个女性的完美形象,深入人心。但到底是什么,能深深打动我的心,是她的美貌?她过人的才智?她的气魄?她的胆略?这些其实都是微不足道的。其实很多文学作品中都往往将宽容和屈服联系在一起,这样的宽容是软弱的。

又往往将宽容和左右逢源混为一谈,这样的宽容是廉价的。木兰的宽容是有尊严的,是大气的,而不是一味地纵容,抑或故作姿态。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大美京城,繁华竟为过眼云烟,人生若梦,真正拥有的欢乐时光又有多少呢?

《京华烟云》的读后感 篇5

有栩栩如生的鲜明人物;有感天动地的凄美感情;有繁华如梦的京城往事;有美若天堂的苏杭韵味;有质朴诚挚的人间实感;有千年礼貌的精彩记录;有满目疮痍的中华大地;有战火纷飞的动乱年代。这就是《京华烟云》带给我们的一场文学盛宴;这就是《京华烟云》展示给我们的文学宝藏;这就是《京华烟云》送给我们的人生哲学。而林语堂先生就是有这种无与伦比的文学造诣;他就是有这种本事让你沉醉在他的。文学世界里流连忘返;他就是有这种天赋让你在他的作品中感受到哲学的魅力,懂得生活的真谛,了解感情的悲喜,感受民国的风情,体会爱国的精神,传承古老的礼貌。

林语堂先生曾在这本书的序言中写到“本书对现代中国人的生活,既非维护其完美,亦非揭发其罪恶。只是叙述当代中国男女如何成长,如何过活,如何爱,如何恨,如何争吵,如何宽恕,如何受难,如何享乐,如何养成某些生活习惯,如何构成某些思维方式,尤其是,在此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尘世生活里,如何适应其生活环境而已。”可是在我看来,牢牢的紧贴现实,才是这本书最大的亮�

而这本书中给我留下最深影响的莫过于“木兰”这个奇女子了。无傲气有傲骨,天资聪颖,“清烟竹韵,道法自然”说的就是木兰了。在她小小的身躯里,蕴含着巨大的勇气与骨气;积淀着醇厚的文化与底蕴;兼容着别样的善良与包容;融合着深厚的感情与才情。在她身上你能看到容颜之美,聪慧之美,贤德之美,豁达包容之美,难怪人说“若为女儿身,必做木兰也”呢!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