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领悟呢?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这里是编辑帮大家分享的《文化苦旅》读后感精彩3篇,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道士塔》这篇文章讲述的是一个历史悲剧,一个沉重的文化史实。它所揭示的。问题让人心痛,让人揪心,让人不禁为那个时代,也为我们的民族,发出一声声无能为力的叹息。这次的阅读却让我真实地接触了历史的阴暗面,那是一段可怕的、灾难的岁月,但愿它不再发生。
我看的是新版的《文化苦旅》,旧版的因某些原因成了众人连年恶语倾泻的对象,但即使如此它仍凭借深厚的文化内涵获得了许多荣誉,于是有了新版的《文化苦旅》。我不禁想到,如果哥伦布当时发表了日心说,是否能实现科学战胜神学的转变。但布鲁诺的下场告诉我,从个人生命角度看,哥伦布的选择无疑是正确的。
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世人皆知杭州之美,但很少人知道,杭州的这份动人是经过数代人的努力创造的。不管是多有才的白居易还是苏东坡,在杭州面前都首先是一个水利工程师。杭州长官钱镠,为了保存完整的杭州,忍下顽泼傲气,不与强权开战。由此观之,今人对环境保护的思想深度远不及古人。看到因为核污水排泄引起的争执,看到温带国家因极端天气晒熟海滩贝类,我想,我们也应学学古人,念念杭州宣言了。
“即使是巧合,也是一种伟大的巧合。”从余秋雨的这句话里,我看到了一种大气的、使人心折的,对历史和对文化的尊敬。在道士王圆箓对莫高窟进行破坏性的整改时,在斯坦因将融贯了三大文明的莫高窟文物带走时,余秋雨先生字里行间的惋惜和恳求令人动容。他这样说:“这里也难,那里也难,我左思右想,最后只能跪倒在沙漠里,大哭一场。”我想,文化的尊重和认同感是我们人区别于低等生物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数千年的人类进化里,我们人类逐渐建立起了一套套文明体系,将不同的人或物联系在一起。龙应台先生说过:“人本是散落的珠子,文化是柔韧的细丝,将珠子穿起来成为社会。”从青铜铁器到琉璃瓷瓦,从以叶蔽体到霓裳羽衣,中国的文化泉流从不间断。我们用数千年的时间去沉淀文化,同时也在用相同的时间去与文化共舞。通过余秋雨先生的手记,我读到了文化人的坚守与长情。他们的力量穿过时空奏响,那样铿锵有力,使我潸然泪下。
在袁隆平院士去世的那一天里,无数的人民自发地为他送别,无数的人民为他悼念。在那一刻,我突然想起“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希望”这一句话,我于是懵懂地明白,使中国成为这样一个文明古国的,不仅是有意识的传递,还要这个民族的胸膛有一把火,不绝地燃烧。同时我也看到,不是所有的人,胸腔里都有这样一把火焰。文中,作者也描述了蒋孝琬这样一个对于“背叛文化”几乎没有感受和心灵煎熬的人物。他生不知年月,死不知归处,却在敦煌石窟文物外运中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面对这落差,谁都只能叹声这是“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流血”。
书里,余秋雨先生有时用文化讲述故事,有时用故事引出文化。跟着他的墨迹,我仿佛也游历了大山大河。在喀什,我跟着一群考古学家为这昆仑第一城跪身;找苏东的旧路,用文字为这位可爱的诗人平冤;看见那座见证了太久历史的废井的冷眼;赞颂那位既能做出重大国事决策,又能演算欧几里得几何学,还能一天射猎三百一十八只野兔的康熙皇帝。每读一处,就收获一处。
纵使很多人认为这本《文化苦旅》比起旧版的来说主观性更强,但我读来也仍感惊叹。它向我展示了文化的神采奕奕与生命力。
我还是难以想象这些流放者是如何来到监狱一般的宁古塔的——面带什么样的表情?怀着什么样的心情?不得而知。或许他们对皇帝来说只是庞大机器上的小小零件,故障了便拆下一大块进行处理,再重新装上新的,连检查都省了。
就这样,许多零件丢失在了去垃圾场的路上。
这是多么冷酷无情啊!只可惜,他们再也回不到远处的大工厂了,只能让往事如浓烟一般飘散。
只不过,这群流放者就像一位位造物主,为蛮荒之地重新建立了秩序。这些被驱逐者像是来到了自己的“桃花源”,他们用自己的一切所知教导本地“土著”,每个人都致力于创造自己的“桃花源”。敌人不再是敌人,而是并肩作战的伙伴。
在宁古塔还上演了一出真人的“吴兆骞的救赎”。原本注定客死他乡的人,有了真正的朋友,也真正的回到了家。面对从天涯到海角的距离,真挚的友谊将二人连结在了一起,也为本地土著增添了一份情思。
对这些人来说,流放是失败的。因为这无疑将他们的大好前程扼杀在了幻梦之中。可这次流放又是有意义的,他们是余灰,将文明之火传播了下去。他们以白骨为柱,血肉为砖,智慧为漆,勤奋为瓦,在这里建造了真正的秩序之塔。他们是悬崖下的洞天、荆棘中的玫瑰、沙漠中的绿洲,在无尽的苦难中祈求一丝丝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