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卡拉马佐夫兄弟读后感精彩9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阿历克赛。费多罗维奇。卡拉马佐夫是我县地主费多尔。巴夫洛维奇。卡拉马佐夫的第三个儿子……”第一次看到《卡拉马佐夫兄弟》正文第一句就打消了阅读后文的勇气,俄罗斯人的名字很长,犹如他们举世无双的疆域跨度。
上面译音的排列顺序分别对应名、父称和姓。之所以下定决心看《卡拉马佐夫兄弟》,是因为弗洛伊德。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对《卡拉马佐夫兄弟》的宗教大-法官一章推崇备至,所以当时对弗洛伊德推崇备至的我直接翻阅了这短短的一章。后来才知道狂人尼采曾说过:“惟有陀思妥耶夫斯基才使我学到一点心理学。” 《宗教大-法官》是书中伊凡写的一个诗剧,讲述十六世纪西班牙的塞维利亚一位年近九旬的红衣主教和耶稣之间的思想冲突。宗教大-法官用烧死一切异教徒的办法在人间建成只信仰基-督的天国。正当他的理想即将实现之际,耶稣再次降临人间。塞维利亚那些最为疾苦的民众立刻认出了他,他走向人群,为他们祝福;他显示神迹,让盲人复明,让死者复活。然而这引发了宗教大-法官的愤怒。他虽然曾经是基-督最坚定的信仰者,忍饥挨饿,在光秃秃的旷野之中苦熬了数十年,靠吃蝗虫和草根为生,为了自由和对自由的爱,他做出过悲壮的牺牲;但现在,他已不再是旷野中的先知了,而是尘世中的权威。他的权威如此巨大,以至于只需伸一下手指,那些驯顺的民众便让开了道,然后他命令卫兵把基-督投入大牢。晚上,宗教大-法官只身一人来到监狱。他早已认出了基督,他来到基督面前,是要把他淤积在胸近百年的话当着基-督的面全说出来。他首先向基督进行讨伐:“你有权哪怕是向我们显示你所由来的那个世界里的一个秘密么……
不,你没有权利,因为你不应在你以前说过的话上再加添什么,你也不应夺去人们的自由,这自由当初你在地上的时候曾经那么坚决地维护过。不管你新宣示些什么,因为他们将作为奇迹出现,因此必然会侵犯人们信仰的自由,而他们的信仰自由,还在一千五百年以前,你就曾看得比一切都更为珍贵。你不是在那时候常说‘我要使你们成为自由的’么?但是你现在看到这些‘自由’的人们了”。宗教大-法官把那些在广场上放火焚烧异教徒、恭顺地俯伏在他脚下人的人称之为“自由”的人,并且宣称现在的“自由”已经是永恒的自由,比基-督的完美多了,基-督再现完全是拖后腿。“我们曾为此花了极高的代价……但是我们终于以你的名义完成了这件事。十五个世纪以来我们为了这自由而艰苦奋斗,现在已经完成了,完成得很彻底。你不相信完成得很彻底么……现在,正是现在,这些人比任何时候都更相信,他们完全自由,而实际上他们自己把他们的自由交给我们,驯顺地把它放在我们的脚前。但这是我们完成的工作,不知道你所希望的是这个,是这样的自由么?”然后用《马太福音》对基-督进行了一系列尖刻的拷问和质疑。
从公众正义对自由的剥夺到自由之恶,从人性卑劣到偶像崇拜,从神的无能到专制的万能……
陀思妥耶夫斯基实在是个鬼才,一部书上下两部一千六百余页,俄罗斯的精神在卡拉马佐夫兄弟,在一个案子中飘荡,他飘着,我抓不住。
米佳和阿廖沙是传统俄罗斯人,几乎是狄奥尼索斯和阿波罗的显象了,上帝是什么呢?是良心。但是,如果承认上帝不存在,如果承认现代科学细胞学说能量守恒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已经给予了人类不受惩罚的全部自由,如果认为专制,安排的明明白白的宗教大法官,传话筒代替了发声器官,人就自由了吗?写出《宗教大法官》的伊凡,处在传统与现实,或是说,理论与幽微脆弱又明朗坚固,蓬勃生春的心灵之间的夹缝中的,骄傲的伊凡,真的自由了吗?
伊凡是社会转型期的俄罗斯青年,良知和智慧在他脑中碰撞却使他痛苦,当人类生活的目的纯粹是为了获得人世间的幸福和快乐,当人凭着自己的意志和科学成为泰坦,成为人神,当旧有的道德秩序崩塌,会有新的秩序立即建立起来吗?人会骄傲而安详的迎接死神吗?会将爱定义为满足生命的瞬间而不求回报的爱他的同类吗?
不知道,不知道,人不是泰坦,即使上青天揽日月,即使下九洋捉鱼鳖,人的工具如何变,灵魂的拷问没有变,痛苦或安详的来源没有变,心还是那颗心呀,卑如蚁而美如神。
陀思妥耶夫斯基以无限的爱心刻画出被上帝抛弃的人,在上帝创造的人被上帝抛弃这种绝对凄惨的自相矛盾中,他发现了人本身的尊贵。这句话不是我说的,是村上春树说的,我不知道他指的尊贵是什么?我读到的是无处不在,不可被抛弃也不会行使抛弃之名实的良心。
终于读完了,今天读了四百多页。
读陀氏的作品,最痛苦的是对他的人物激情疯癫的理解,实在狂乱。上半本昏昏欲睡,下半本到米卡的部分渐入佳境,非常好看。竟然哭泣了。这本书适合有阅历的人读,年轻没有沉重失败过的心灵太鄙浅,不足以读懂这样沉重悲悯的作品。当人们失去一切信仰信念,只靠摇摇欲坠的道德本性来节制人性的恶,人性就变得复杂可怕了,在当代,更是这种情况!这种深刻的探求人性的力度,在我看的作品里没有一本超过卡拉马佐夫兄弟。唉,人,世界,竟然无言了!
艺术手法方面更像刑侦影视剧,逻辑清楚,细密,纳博科夫说的已经很好:陀氏是优秀的戏剧家!当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伟大程度远远超过纳博科夫的论断,纳博科夫当然判断失误了!
巴尔扎克作品的精致利己主义,当然还有一点良心,但未免有时被人性的恶的不可拯救而迷失,只有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里看到了人性的圣洁和邪恶的二重奏,并且圣洁盖过了绝望。无疑,这样的超越是沾满眼泪和血迹的。人,充满了毁灭的欲望!
“你是说惋惜上帝么?化学,弟弟,化学!那是没有办法的,教士大人,请你稍为靠边挪一挪,化学来了!拉基金不爱上帝,完全不爱!这是他们大家最要害的心病!但是他们隐瞒着不说,他们撒谎,他们装假。我问:‘怎么样,你会把这种想法带进评论界去么?’他说,‘自然不会让我这么公开说的。’说着笑了。我问他:‘不过这样一来,既没有上帝,也没有来生,人将会变成什么样呢?那么说,现在不是什么都可以容许,什么都可以做了么?’他说:‘你还不知道么?’他又笑。
去了先锋书店,瞥到几句黑塞的《荒原狼》,在《荒原狼》豆瓣评论处看到一句“先看陀老再看黑塞”,翻开这著作。当时看《人类群星闪耀时》说到陀老那时,只标记了“自从死神灼热的一吻,便须为了磨难而热爱生存和呼吸”,当时更喜欢列夫托尔斯泰。
今读此书,想要把每句都标注,又感叹如此我要做什么呢。反反复复,一字一句,扣问深处,一响,一响,但却说不清,究竟有无回响。圣经,宗教,世界灭绝的物种文化一个皆一个,但宗教思想将源远流长。因为我们没法仅抱着身体行走,活下来是有想活下来的念头,同此理,思想需要画一个束缚,无边的自由怕只神魔可驭。所以心理学的第一个建议:信教。
“活着即是天堂。”恰好又莫名几字正当概括我最近心境。被我伤害的,自有淋在我身的罚;伤害我的,我真心愿你心中无愧。
“一粒麦子落在地里如若不死,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会结出许多子粒来。”第一次看到这句话,不懂;第二次在故事里看,却突然懂了。
多是圣经的话,因一友赠,有圣经,但甚少翻看,前些日又激起看的兴趣,读到一段觉残忍,又搁置。然此书,却一直放在床头,床头书。
我生来家庭信佛,我便信佛,天下宗教在我眼里本是一家,我敬重你的。然史上相残相杀也不少。年少不怎么信佛,因为不用,如今信佛,不是因为我信佛在,而是我要佛在我心中。
你想要什么,便去追求什么,这是欲望;你的心什么都可以不要,不受所有诱惑控制,方是自由。
大多自觉命苦之人皆由自己所造。
阿廖沙在书中人人喜欢,看到最后我也喜欢上了他,当觉奇妙。
离这本书所在的当时时间似乎很远,然而又几乎在当下,想到地图上两个点,往远看便重在了一起,近处看才得区分。如今与当时,依然如此。
思想崩塌了,一堆人倒下了,但站起来的,愈来愈多。
伊万,我们不能以想法判定人有罪,若是如此,皆是罪人。
很庆幸在还算年轻的时候遇到陀思妥耶夫斯基。
本科的时候读《悲惨世界》,第一次感受到经典文学的力量,无论是人物塑造还是矛盾冲突都远超年少时读过的流行作品。也因此后来偶尔读古龙,读村上,甚至读某些名著,总觉得不够味道。要么是人物单薄,要么是情节单薄,读时一时爽,读完总感到少些韵味。
后来又慢慢读了几部大部头,作品各有所长,也大都底蕴深厚,但是再没有过初识雨果时的惊艳,大抵是因为后来读的作品与《悲惨世界》不相上下。
直到近段时间遇见陀思妥耶夫斯基。
第一次深受吸引是众人到佐西马长老的修室去,虔诚的宗教徒、将信将疑的宗教徒、无神论者,另外加上一位老卡拉马佐夫共处一室谈论宗教,戏剧张力太大了。同样的张力也出现在格露辛卡到卡特琳娜处的做戏与调笑,体面与轻浮的冲突,体面与气急败坏的融合,读的时候真的感到太妙了。我相信这种张力是陀翁的有意为之,而这种张力也一定只能出自对世事人心有广博视野和细微洞察的作者。
第二次深感震撼是陀翁借伊万的宗教大法官之口谈对宗教对耶稣的看法,陀翁在这里把上帝从宗教制度中分离了出来。伊万说自己信上帝,但不接受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我想这或许也是陀翁的自白。很难想象这句话出自一个上帝的虔诚信仰者之口时带了多少挣扎、痛苦和愤懑。此外,作为一个无神论者,在与陀翁的对话中,我开始能够诚挚地肯定宗教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对某些人群的积极作用,甚至宗教的传教形式或许都值得科学工作者的小范围借鉴。
第三次震撼来源于长老死后阿廖沙心灵的蜕变与成长。佐西马长老之死、尸体腐臭的闹剧、格露辛卡的自白、拉基津卑鄙的筹谋……围绕阿廖沙的矛盾冲突在阿廖沙卷的最后部分达到了一个高潮,而在该卷的最后一节,处于狂暴漩涡中心的年轻心灵在至悲至痛之间,在困顿怨怼之后,终于回到长老的灵柩前,于心灵痛苦的求索之后,最终容纳了一切,悲痛迷惘替代以平和喜悦。陀翁笔下年轻的阿廖沙,让同样刚刚开始人生之旅的我第一次见识到心灵所能够具有的宽宏力量。
人的好奇心大概分为两类,向外了解世界和向内认识人心。于我而言认识人心的作品又分为两类,一类用于寻找共鸣巩固自己的人生观,另一类用于寻找突破拓展自己的人生观。陀翁的作品属于第二类。
关于人性和道德的箴言,最好的哲学书。
这是一本关于人性和道德的箴言,最好的哲学书。他对于人性共通的幽暗和微妙之处刻画地如此的细致入微,对于生命宇宙的永恒问题的探讨也是相当深奥晦涩,对于道德的呼吁更是荡气回肠。我不确定自己读过一次后理解透彻的部分有多少,忽略的或者会错意的又有多少,所以不敢随意解读,只记录下一些用于反躬自省的思想碎片:
1、我们每个人都有罪,都要忏悔和自我救赎。
2、关于信仰。书中不止一次强调信仰不是源于证据而是意愿。例如:“信与不信哪能强加于人呢?何况在信仰问题上任何证据都于事无补,特别是物证。多马之所以会信,并非因为看到了死而复生的基督,而是因为他原先就愿意相信。”希伯来书说,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可证实的事,只能作确认看,不是信。
3、书中有大量冗长跳跃的对白,有人质疑这些段落的存在价值,认为删除这些部分非但不影响故事展开,反而可以使节奏更明快。但是这本书最大的价值我认为并不是完整的剧情线,而是每一个人物的刻画,每一次人性的挣扎,他的精华恰恰就在那些无用的地方,在于书中人物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每一次冷笑……你生活中刻意或者不经意间忽视的每一个心理活动和动机都是它想要挖掘和强调的。每个人都是伪君子,伪的自己都信了,谁不曾为自己的阴暗角落开脱?
4、我最爱的是书中人物的心理侧写,那么赤裸那么微妙,当心理状态完全呈现出来时反而不受强烈而直接的因果关系约束,潜意识像梦魇一样虚幻朦胧错位颠倒荒诞,每个人都能从中认领到自己的道德和罪恶,真让人不寒而栗,不禁感叹陀老又敢写又会写。
5、关于人性。大量的文学和艺术作品表达的核心都直指人性,使得人们对于人性的话题全然不陌生。但是我认为在对人性的理解足够深刻的同时,又能对人性充满谦恭和悲悯的创作者其实屈指可数。很多人通过无限放大人性深不见底的幽暗来创造噱头或者制造出廉价的共情,这种对于人性的粗糙刻画已经趋于脸谱化甚至妖魔化,却忽视了人心中褶皱和易碎的部分。那些一闪而过的善或者恶通常都不易察觉也难以预测,然而恰恰是这些变幻莫测构成了人性中最幽深也最璀璨的部分。而这些也是陀翁的作品中表达最多的部分。
6、在《错案》一章中,公诉人的整段演说都逻辑清晰,并且有着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尽管在拥有上帝视角的我们看来大错特错。这不禁让我思考一个问题,事情的发展是一成不变的、可预测的吗?假如重新来一遍,伊万有没有可能在父亲的头伸出窗外时挥棒下去?或许事情会按照公诉人论述的方向重新演绎,或许在多维的世界里有那样一个事实存在着。毕竟在人性的褶皱中善与恶往往是一念之差。倘若如此,这场文学审判的意义就不仅仅是对于伊万是否杀人这个既定事实的审判,而是对每一个人心底的罪恶的审判。
7、《尾声》是伊柳沙的葬礼。经书友提醒:十二位小朋友可能寓意着受耶稣差遣的十二使徒。他们象征着信仰、善良、正义、美好和纯洁。我很赞同这种说法,尾声的确透露出了有别于前文的温暖和美好,孩子们的一尘不染是陀翁对人类的祝福,他寄希望于下一代、下下一代,希望罪恶不在他们身上生长。
“关于你们的教育问题人们经常向你们谈起,而某一段从童年时代保留下来的美好而神圣的回忆或许正是最好的教育。如果能带着很多这样的回忆走向生活,这个人便可终生得救。即便只有一段美好的回忆留在我们心中,有朝一日它也会有助于我们得救。”
“我亲爱的小朋友们,我们大家都应该宽容和勇敢,像伊柳沙那样;我们大家都应该勇敢、慷慨和聪明,像郭立亚那样(他长大后还会聪明得多);我们大家也应该谦逊、聪明和可爱,像卡尔塔硕夫那样。其实,我为什么只说他们俩?!诸位,从今以后你们对我来说都是可亲可爱的,我要把你们人人都包容在我的心中,我请求你们也把我包容在你们心中!那么,把我们在这种美好、善良的感情中连结起来的那个人,我们从此将永远记住、准备终生回忆的那个人是谁?当然是伊柳沙,那个善良的男孩,可爱的男孩,我们心目中永远珍贵的男孩!我们决不会忘记他,我们将在心中对他保留美好的怀念和永恒的记忆,从现在一直到永远!”
这让我想起了麦田里的守望者,无论你有信仰与否,都要守望纯真守望善良守望道德。“我们首先将是善良的,这一点最要紧,然后是正直的,然后——我们将彼此永不相忘。”
8、陀翁是多么的可爱可敬,他最后竟像一位慈父一样,略带说教略显严肃的,努力教化和警示着后人。多么荣幸,也许你不曾拥有一位可爱可亲可敬的父亲,但是你还有这些思想上的巨人,他们是精神上的慈父,终会化作浩瀚宇宙中的点点星光,照亮你成长的路。
陀思妥耶夫斯基,俄国作家,是人类灵魂的伟大审问者,他把小说中的男男女女,放在万难忍受的境遇里,来试炼他们,不但剥去表面的`洁白,拷问出藏在底下的罪恶,而且还有拷问出藏在那罪恶之下的真正洁白来。而且还不肯爽快地处死,竭力要放他们活得长久。
《卡拉马佐夫兄弟》讲述了19世纪中期矛盾重重、危机四伏的俄国社会。沙皇专制残暴的统治和资本主义给人们精神上带来了沉重负担。描绘了生活在这个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悲怜、矛盾、困苦和走投无路,揭示了在这种病态社会里人性的堕落与毁灭以及人的精神的分裂,展示了专制统治与资本主义制度笼罩下的俄国社会的黑暗污浊。创作主题大致可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被欺凌与被侮辱者,竭力展示隐藏在贫民窟阴暗角落里,“人物”的不幸与悲苦;二是自我分裂的人,揭示多重人格;三是人性的复归。作者通过刻画苦难、爱恨、生死、宗教、人性,意在发掘一种隐藏在光明之下的悲苦与不幸。
陀老的这本书打五颗星根本不够,我想把整片星空的星星全打给它。
怎么来写这本书的读后感。去年就开始阅读,直到今年,一会儿在kindle上阅读,一会儿拿起手机看,被很多事儿打断也被其他书吸引过,断断续续地阅读所以感受也是凌乱的。今天一口气把后边全部给看完了,真的是情绪波动,中途特别想哭,因为文字仿佛透过纸面,撬开我的脑袋,直抵我的内心深处。
说说人物吧,老头就撇过,就谈这三个儿子。
老大卡嘉是我非常欣赏的,有自己的原则,虽然是个混,但不妨碍他活得明白。对于爱情很执着,对于自己也看得透透的,坏是坏,心眼却是好的,根本还是根善苗,但有点太苦了,没娘疼爹不爱的,命运老是和他开玩笑,在想要改邪归正浪子回头的时候,咔嚓一下人生毁了,害,可怜惹人爱。
老二伊万,搞不明白,也不想你搞明白,别人有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想法太多,暗戳戳的,思想吧,不抛锚的时候说点话还中听,说多了我也不明不白地看了,没留下多少强烈的感受,但是最后再来看,本人也还是挺好的,毕竟是卡拉马佐夫的代表人物,走得极端,两段都有接近,走过来走过去,矛盾。
老幺是陀老个人最偏爱的,塑造得太好了,好到我对他就只有敬仰,好到我觉得全文就他一人是小说人物,好到不真实,伊万卡嘉老卡拉马佐夫还有卡列琳娜格露莘卡等等这些人物都非常真实,就阿廖沙一人让我觉得这肯定是个小说人物,但不可否认我是爱他的,因为他是爱世人的。
看完有点胸闷,我想我会去购买纸质版的,放在我床头,时不时看看,很多地方我不理解的,或许以后经历多了,或许看的书多了,或许某个时刻我就懂了。
再次向陀思妥耶夫斯基致敬。
其实我是一直有点畏惧读这部小说的,一是因为陀氏的那种俄罗斯风格很晦涩,很久之前读过《罪与罚》的折磨感印象犹在,另一个是读过内容简介之后总觉得自己能力不够,难以理解和思考这个弑父的故事引发的深刻主题。
这次开卷纯属偶然,是在网上看见有话题讨论谁是俄罗斯最伟大的作家。有人回答说道陀思妥耶夫斯基不光是在俄罗斯,纵观世界文学史,能胜过他的也没几个。这话说的颇有点华山论剑兵器谱的意思,我忽然想起这部书还在书架上落着灰等着跟我重逢呢,一下子生出点豪侠之气,深夜扼腕之余,一咬牙一跺脚,两个月起早贪黑对自己下狠手,终于读完了。然后,就觉得不写点文字,真对不起这两个月对自己的折磨。
我还记得挺清楚,这部书是当年在毕业生摆的地摊上买的,最古老的人民文学版本,边缘都有些磨损破旧,纸张也略微发黄。这种硬壳本垫在哪儿都方便,功能性较强。以我推断,卖书的那位师兄应该也没看过,因为侧面看来书页还是非常紧密。当时的我在师兄看来估计也跟他当初买书时一样,正处于附庸风雅症的爆发阶段,选修过欧美文学史之后一时踌躇满志,要把经典著作一网打尽,读不读的至少要买几本。虽然当时我对陀大师的理解几乎仅限于《空中监狱》里约翰库萨克的那句台词“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只要看它的罪犯就知道了”。
于是,好像十块还是八块的就拿下了,既为减轻师兄打包的重量略尽了绵薄之力,也满足了自己的小小虚荣,双赢。后来理所当然的,书就在买的前几天翻开过几页,然后就压箱底了。但我与师兄不同的是毕业时没摆地摊,而是把没看过的书都封箱寄回了家。
屈指一算,十七年过去了。我搬了无数次家,这部书也就游历了无数的纸箱和书架,一直没见过主人的天日,以致灰尘仆仆。今日读完,真是惭愧又欣慰呀。
书归正传,陀氏的书不好读,我上学时读过《罪与罚》,现在想来,除了记得故事简介和圣彼得堡的白夜之外,几乎没有别的了。但那种神经质的印象就此种下了,觉得俄罗斯人民普遍有神经病,还不怎么睡觉。还有就是里面的人名能把读者折磨致死。
而《卡拉马佐夫兄弟》作为陀氏的晚年大成之作,在弑父的惊世骇俗主线故事之中更是集中了大量的道德诘问和哲学思辨。读这种书,有时候真是力气活,就是看能不能抵挡或者忍受作者的思维之剑,陀氏这样的还往往数剑齐发仿佛置身剑阵,让你喘不过气来,评论家称为“复调”。所以,年轻时不读是好事,就跟读《罪与罚》时的我一样,虽然年轻力壮,但思维脆弱,读后两眼发黑。
人到中年之后,对世界和生活终于有了一点经验,再读这种书才算是时候。
其实想想当年是读过一段本书节选的,就是“宗教大法官”那章,即使以当时幼稚有限的视野看来,也被极大的震撼了。当然理解很浅薄,也还有很多困惑。比如对其中上帝的三个故事的理解,陀氏认为那解释了世界上的一切问题的根源。我就很不明白。
这次全文阅读,有了更多的感受,但也不敢说理解了全部。陀氏的特点是并不负责给出问题的正确答案,他只是展示问题,剖析问题,往往用极精准的思维把问题分析的极为透彻,让你觉得无懈可击,但却无法回答。也许他也认为思考的过程比答案更有意义。
本书的核心是道德和上帝的问题。在我们这个宗教感弱的世俗国家,可能很难想象东正教徒对上帝的信仰和敬畏,也就没法深入感受到失去主宰后的虚无之感。但关于道德和理性的争斗,却是每个人都会经历和可以思考的。伊凡所谓“什么都可以做”,这是个人主义和理性主义的极端,个人即上帝,也是尼采“上帝死了”的呼应。不同于哲学家们晦涩的思辨,文学家可以把问题展现在具体的事件上拷问人们的良心抉择,还可以同时审视不同选择的人们的结果。
本书就是如此多线并行的让不同的人分别做出回答。理论家伊凡最后如尼采一般脑膜炎发作疯了,病症或许是巧合,但与他终日思索想要建立个人主义的绝对威权不无关系。实践者斯麦尔佳科夫则自杀身亡,他目不识丁,没有建构高深理论的能力,但却能够借由愤世嫉俗的仇恨感去付诸实践,而仅有仇恨并不能克服他的道德律,伊凡的理论客观上帮助了他,读书笔记但实践后的折磨仍然是他无法承受的。而口是心非的米卡则在法庭上被判有罪,他是语言上的巨人,把杀人挂在嘴边,但他内心知道自己是无论如何不会去做的,他只是个情绪不稳定的青年人。卡拉马佐夫兄弟们选择了不同的道路,但都没逃脱惩罚的命运。只有笃信上帝的阿辽沙始终能够获得心中的安宁,得益于他的某种天生性格上的因素,当然更得益于他的导师佐马西长老的引导。
作为戏中戏的宗教大法官章节多年后读来仍然最为震撼人心,今天再读耶稣经历的三个故事,我可以解读出物质、奇迹和权势与人类自由的纠缠。纵观历史,自由的枷锁或者说自由所可交换的几乎无外乎这三种。陀氏所谓解释一切世界根源问题,想来就是在这个意义上的说的了。比起当年我的粗浅理解偶像崇拜被权势所利用,已不可同日而语了。可以说仅凭这个章节,这部书就永远不会过时,因为这终极问题永远存在,必将纠缠无数爱思考的人类。另外伊凡与魔鬼的几次交谈也极为复杂深刻。
即使仅从小说的角度来看,这部书其实也非常精彩。只是在已经习惯快餐的这个时代来看,这书的节奏非常缓慢,读长篇小说最重要的入戏感就比较难获得。可读进去之后会发现许多细节描写非常之丰富,足够描绘一幅完整的俄罗斯风俗画。陀氏要是知道现在我们都是听读书会主讲人直接说干货一本书几小时讲完,估计也会觉得这些细节太多余了。但正是这些细节以及细节支撑起来的一个个人物建立了十九世纪的俄罗斯人民群像:无耻到老毫无情感的父亲,跛脚自卑又对爱情充满幻想的小姑娘,自尊心强到不肯承认自己内心的未婚妻,经历坎坷反复无常又渴望真情的交际花,木讷善良认死理的老仆人,狡诈的乡下客店老板,身无分文只有傲慢的波兰军官,醉汉商人,年轻有为意志坚定的军官,还有在贫病与屈辱中悲惨死去的小男孩,心思细密胆大妄为又早早看透自己的早熟少年。看的过程中我不时有些喟叹,现在也许再也不会有这样的作家深情细致的描绘他的时代了。时代发展至今,小说既已不是主流,现实主义更加渐行渐远。
陀氏还有一项绝艺,就是对心理的描写,也是开了意识流的风气之先。很多看似不可思议互相矛盾的行为是如何在人的心理层面进行转变的,那种种变化的细微之处的阐述非常生动自然让人信服。比如法庭上双方律师的心理学讲解;未婚妻是如何忽然由竭力辩护突然倒戈指控的;隐藏杀人罪名数十年的官员如何忽然无法抑制的吐露给陌生人,道德律如何微妙的作用于人的心灵,即使他周围的的人们都无法相信,更无法理解。此外对少年心理的种种描写也非常细致,尤其是伊留沙和父亲的种种描写特别让我感动,那些话语真挚而纯粹,无人可以埋怨的悲惨生活让人更加哀伤。
这部书内容之丰富,一时间我想不到有能与之相比的。关于人性中的善恶,人的心理感情,人的选择理性,人的命运和疑惑等等,可谓辽阔广大。读的过程中,总有许多横生枝节的联想和感觉,读完之后,又颇有点消化不了的肿胀感,这里能够记下来的也是挂一漏万。
今天我们身处眼花缭乱的新时代,难免不时心旌摇动无所适从。如果能读读这部书,偶尔思索一下终极关怀,得悉世界仍然维系于宗教信仰物质权势理性自由等种种锚定之下,千百年来不曾改变,虽然略显乏味古老难解,但浮云过眼之后的心中清明应该不难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