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读后感【8篇】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西方哲学史》读后感【8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篇1

爱因斯坦这样谈论哲学:如果把哲学理解为在最普遍和最广泛的形式中对知识的追求,那么,哲学显然就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可见哲学一门有广泛学科基础的学科。高中时关于哲学了解得不甚明白,大学时慢慢对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慢慢了解这门学科。

《西方哲学史》从古希腊哲学介绍到世界近代哲学,其中以哲学家为单位,详细的阐述了西方历史上主要的思想流派,我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理性之力”,无论是古希腊的苏格拉底还是近代的启蒙运动,都强调人类独立的理性的思考,这一点和我们中国的传统思想有着很本质的区别。

西方哲学中第一个值得我们学习就是他们的思考方法即“逻辑上推理”,那什么是“逻辑”呢?,西方哲学家认为“逻辑”指的是“一个事物和另一个事物有必然的联系,而当出现其中一个事物时,我们就可以推断出另一个事物,逻辑是人类创造出来的。”那西方哲学家又是如何运用“逻辑”的呢?比如诶利亚学派学者认为“存在和思维是一回事,因为凡是不可思议的,就是不存在,凡是不存在的,就不可思议”或恒常论者认为“没有什么能够产生于无,能够变成无,所以变化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在他们的结论中,都不存在空洞的理论,而是都有非常严谨的逻辑推理。

西方哲学中第二个值得我们学习的就是他们注重对人性的反思和思考,西方哲学家都普遍相信人类有感情和理性这两种独特东西,柏拉图认为“这个世界是理念的世界,宇宙是理念的逻辑体系,一切知识都是回忆,一切学问都是一种重新觉醒”强调人的“心之力”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唯心主义”。近代哲学家就对人的本性的研究更加深入的一步,霍布斯认为“人有自我保全的情感”洛克提出“人有三种激情:欲望、快乐、忧愁”,“人是以利己主义的快乐主义为归宿,快乐和痛苦是道德的大教师”,这些对人性的研究对后面启蒙运动中民主和自由有着深刻的影响。

哲学使人思维,读史使人智慧。从《西方哲学史》这本书中,学到了很多。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篇2

前段时间,通读了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此书名为哲学,但西方所谓哲学乃为科学之科学,统率一切之思想,因此将此书视为欧洲文明发展简史亦不为过。通读犹如囫囵吞枣,却也得出了些心得,现依据阅读时的随手旁批成文,不求全面,但求脉络清晰而以。本文相当枯燥,请选择性阅读。

按照欧洲历史学派对古代社会的划分观点,将近代之前的历史分为上古、中古,两者分界线是公元476年欧洲奴隶制社会的灭亡(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中古与近代的分界是十四、十五世纪文艺复兴的光辉照耀整个欧洲。也就是说分成这么几个阶段:史前——公元476年是上古时期,公元476年——公元1500年左右是中古时期,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中世纪,1500年之后又划分为近代、现代等。

对照中国历史年表,发现东、西两个当时几乎决裂的、独立发展的文明之间竟有如此巧合。(此处所说的西方文明,指的是正统欧洲文明及其派生。)

公元420年,晋朝灭亡,至此中国文化最高速发展的时代结束。

公元十四世纪,明王朝建立,中国在经过短暂的元代统治之后,传统学术界遭到毁灭性打击,继而进入中国文化史上最黑暗的时期。

上古时期,中国和欧洲的文明犹如人之青春期,均呈高速发展状态。

中国传统汉文化思想体系得到建立和确认,形成了以儒、道、墨、法为主,尤其以儒家为正统的思想体系,此种体系绵延至今,之后数千年,中国再没建立新的完整思想体系,只是对先秦思想体系得承袭、融和、分支和发展。史学上的极端观点认为,秦以后中国就再也没有思想家了,而晋以后连真正的知识分子都很难找到了。

西方社会将古希腊称为经典时代。那时期建立起来的哲学、科学体系被称为经典哲学、经典数学等。丢番图创建了代数学,欧几里德著有《几何原本》,阿基米德的穷举和趋近概念是微积分的原始思想。经典哲学以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结束了“前苏格拉底”时代哲学家单一以自然为研究对象的哲学体系,从此,哲学将人本身作为研究对象,并由此开始了伦理学、政治学、法学等重要社会学科的研究。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篇3

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时间显得很有限。读得不多,可能真正关键的理论也尚未读到,但是在看序言部分时,便已有了些许模糊的感受。它让我有想把这次漫长的阅读坚持下去的想法。

哲学于现在的我,还有太多的东西不能完全理解。它的问题甚至是没有具体的答案的,它也并不是要让人信服于某个唯一的答案的。在绪论中有这样一段话:

或者说,哪怕宇宙是坚定不移地趋向于死亡,它也还是值得加以追求的吗?究竟有没有智慧这样一种东西,还是看来仿佛是智慧的东西,仅仅是极精炼的愚蠢呢?对于这些问题,在实验室里是找不到答案的。各派神学都曾宣称能够做出极其确切的答案,但正是他们的这种确切性才使近代人满腹狐疑地去观察他们。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如果不是对于它们的解答的话,——就是哲学的业务了。

作者所提出的疑问,也正是我的疑问所在,或者说是我们的疑问所在。

我们现在所能认识到的一切,对于全部的世界,未知的、久远的、广阔无边的甚至是我们不能定义的世界而言,是微不足道的。我们所确定的对,为什么是对的,我们所公认的错,难道真的如我们心想的那般,一无是处?现代社会所公认的标准,人们共同遵守的规则,使社会能够比较稳定地运转起来,然而我们从何可知这一切的规则就是完全没有BUG的呢?规则只因为大家的公认,就可以被认为是对的。么?谁能肯定现在的规则会使人类社会持续发展下去,而不是积重难返呢?我们眼中的和已知的社会最高形态,就一定如同前人的书中描绘的那般美好么,新的问题会不会出现,而达到巅峰之后的社会又会不会逐渐走向衰亡?

有时候我不太敢去想心里的疑问,因为有很多东西我还想不明白,困惑和怀疑在得不到正确导向的时候,往往会有不理想的结果出现,倒不如暂存心底,日后再来寻求答案。

我并不认为我能通过这本书找到最终的答案,作者也一定不是这么希望的。但从一定程度上,它能让我清楚一些过去不清楚的事物的由来和发展,我们的世界是怎样到今天这个地步的。

同时我又觉着,有些事,即便它确实是一个问题,也没人能给出今天的我们为什么要沿袭着某种规则来完成这件事的原因,我们还是要把这些事继续做下去。

比如宇宙坚定不移地走向死亡。如果说宇宙是一个生命体的集合,它也会有衰老的一天,那么说宇宙会有死亡也是合理的。但是面对这样的结果,我们就应放弃对宇宙的追求么?可能到头来,在某些意义上,追求探索一个最终会毁灭的事物是没有意义的,但至少在眼下,我们凭借着我们这一点点精炼的愚蠢去探求宇宙,并没有什么不好。可能是人类的好奇心让我们无法一直等待到宇宙和我们自然相遇的那一天,所以在那天来临之前,即使是一直在大门外徘徊,人类还是会乐此不疲。

不能因为哲学而放弃一些已有的希望和基本的认知,尽管它们看起来都是那么令人怀疑。这样浅薄的想法,有着对未知的、难懂的世界的恐惧。我也没有信心能完全理解哲学,同时我也畏惧于在百思不得其解之后陷入迷茫和虚无,因为别人并没有这份迷茫和虚无。人们摒弃了对本源的困惑,而专注与日常的生活;哲人们拨得云开见月明,活得自然而明白。而思考着本源,又无法成为哲人的人,既不能专注地生活,也不能活得明白而自在。

虽然这本书还没有读多少,却有这么多想要说的事,即使有那么点废话连篇。希望,能够找到一点点的答案,虽然是凭我那极不精炼的愚蠢。(宋俊豪)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500字 篇4

哲学作为一个时代思想的荟萃,亦是人们在社会中探索实践的产物,往往能成为时代变革的先行者。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完成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始积累,同时也完成了新兴思想的酝酿。进步的资产阶级不满足于旧的封建体制,民族运动成为反抗教廷统治的力量。文艺复兴开启了新时代的大门,自此一批批哲学家以及他们颠覆传统、开辟世界的理论层出不穷。马基雅弗利的政治学说深刻了体制的利弊,甚至早于达尔文数百年阐述了进化论的学说。埃拉斯摩借对愚神的歌颂幻想至高的幸福,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成为共产主义者的蓝图。科学的兴盛推动了哲学视角的开阔创新,而哲学更为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正确指引。有人将哲学理解为科学之科学亦不无道理。近代科学的兴盛,离不开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莱布尼茨、牛顿等人的奠基作用,而这些时代的巨人们亦从各个方面诠释了科学与哲学的交汇进步。

哲学的产生与发展总是伴随着继承与演进革新。继承了赫拉克利特的神秘观,与毕达哥拉斯派纠缠不清。伏尔泰将斯宾诺莎的思想发扬光大,却任何时候都无从否定以绝对的情感排斥理性或以理性而避开感性。巴门尼德影响了两千年后的尼采,柏拉图或许还将影响三千年后的一代代。这或许就是罗素想以纪传体通史记叙下一门哲学作为一门学科,也作为一门精深的学问,一个永恒的主题的发展历程的原因吧。鉴于前人,让智者的光芒指引我们向前。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篇5

我认为《西方哲学史》是一部学术著作,但也是一部科普佳作。

我还记得在接触哲学之前,“哲学”这个概念似乎与我的生活相距甚远。通过高中政治课的学习,我发现“哲学是什么”这个问题有无数的答案,我最赞成“哲学是智慧之学,是一种看待这个世界的角度,是一种思维方式”。

通过阅读《西方哲学史》,我更加对此有所体会。古希腊著名哲人亚里士多德有许多论调在今人看来与事实不符,但在当时人们对这个世界认识有限的情况下,哲人们能积极去探索、辩论的浓厚学术风气却是令人欣慰的。况且亚里士多德犯下的错误并未影响其“哲学家”的名号,反而激励更多哲学家去思考。因而产生了分歧,一个新的思路产生了,一个新的“哲学体系”也就产生了。这也验证了我的想法。当然也验证了发展观中的“一切事物都是在发展的”这一观点。

在我看来,我们阅读《西方哲学史》的目的,不在于揪住前人的小辫子不放,嘲笑他们犯下的看似愚蠢的错误,而在于从先贤的曲折之路中拾取遗漏的养分。例如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就与今天的原子论非常相似。但最吸引我的还是在他之前的芝诺。

在漫威大片《复仇者联盟4》中,复仇者联盟的成员们进入量子领域从而实现时空穿越,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到,穿越的前提是钢铁侠的“莫比尤斯环”模型实验成功了。实际上莫比尤斯环本身是一个悖论。一个环本该有两个面,但莫比尤斯环永远只有一个面,从外面进去的物体又将回到外面,这也是有关“☆☆变化”的一个悖论。同样的,芝诺提出了“运动不可能”悖论。最有趣的是“飞矢不动”——一支射向靶子的箭在任何既定的瞬间都在一个确定的空间位置上——也就是说,它是静止的或者零运动的,但零的总和不可能产生运动。这涉及到物理学中的时间与空间观念,与今天令人费解的量子力学有着共性,似乎我们也处在一个“莫比尤斯环”中,古人未能解决的难题被历史长河洗刷沉底后,又被今人淘出思考,不禁令人感慨。

既然哲学教会我们思考,那亚里士多德肯定不仅有错误理论,一定也有正确的理论。原来,他在数学逻辑上有着突出贡献。他指出定义必须用先存在于所定义事项的某种东西来表述,实际上就是讲的是与定义有关的逻辑顺序,即先有事物本身再有定义。这种认识比19世纪的数学家们领先了千年。欧拉也曾说过“我决然不是先想到行列式的运算规则才提出行列式的”。

可见接触哲学以后,我们思考问题变得客观,因为一切事物本身存在着矛盾与统一,我们不能非黑即白,对与错只是每个人各自的理解与看法。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篇6

我读完这本书得感觉,正如培根所说的那句话,“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看不同的书能给人带来不同的东西,多方涉猎,才能让人博学多闻。”

从很多哲人深刻的思想以及每个人的自身看,哲学是世界上最深奥的东西,他与生活中的所有方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自成一派,深邃而令人思考,回味却无法触及真谛。哲学真的是世界最美妙的东西,但是但凡有所诚者,必是这个世界上最厉害的人物了,他们真的是人类思想的指引者。

作者波特兰·罗素,真的是如在195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给他的颁奖词所说的那样,“他是能够把一般性的哲学思想成功的介绍给人们,他这样做,是对哲学家始终保持兴趣的最成功的范例。”

这本书所散发出的美感,超出了我看其他任何书给我的感觉,虽然有的东西晦涩难懂,却也让我爱不释手。

希望大家也能涉猎广泛,多多读书。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篇7

生活中许多事物都存在一个维度的两个极端。罗素说,文明人之所以与野蛮人不同,主要的是在于审慎。

他为了将来的快乐,哪怕这种将来的快乐是相当遥远的,而愿意忍受目前的痛苦。作为一个小学老师,我对这句话感受颇深。我们说一个人,从自然人接受教育逐渐转变为社会人,其实也可以算是从“野蛮人”到“文明人”的过程。家长常常对年幼的孩子不爱学习而抱怨,可能会警告孩子,“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只能去扫大街”,但事实却让人悲伤,孩子就是不爱学习。“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背得滚瓜烂熟,实际行动却毫无改观。于是老师逼,家长逼,大家都患上了强迫症,哪怕孩子作业全做完、复习全复习好,只要他不在学习,大人就感到不爽。而且大多数时候,孩子的学习并不是为了自己的未来,或者我们常说的“读书是为了自己”,在观念上,本能地认为这是一种外界强加给他的痛苦,只是迫于无奈才去完成,并不是一种理性的“审慎”。于是,有的教育观念就认为,孩童时代就是应该玩耍,小学阶段就是不应该有回家作业。

那么这算不算是对“野蛮”的一种放纵呢?我们会发现,我们的教育总是在两个极端中受夹板气。口头上喊“减负”,操作上是“加压”,学习负担重了孩子受不了,没有回家作业了家长又不放心。从来没见教育部因为研究生考试压力大而要求大学生减负,因为他们已经足够“审慎”了。我觉得,正是因为小学生自身没有将人的一生视为整体的认识,而仅仅关注到当下的快乐,与社会、学校、家庭因为对学生未来的关注而对当下施加巨大压力,所以教育上才会有那么多冲突。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篇8

深夜推荐喜欢哲学的两套收藏书,罗素《西方哲学史》和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罗素《西方哲学史》按照逻辑的次序,从古希腊师徒三圣贤开始,浅显易懂陈述到欧洲文艺复兴的近现代哲学家思想流派。

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开创非理性主义先河,以学术论证的方式探讨认为生命意志存在的价值。

哲学可以影响到方方面面,从国家意志到个人生活,包括创造性科学、艺术、音乐、文学、意志力学、美学,甚至是战争;包括幸福、快乐和孤独!当然,哲学的思想光辉也是不着一物的来到人间,闪动着生命和真理的光辉。

文化有体系,思想有喜好。每个哲学家创造的知识体系架构也可以影响到个人,古希腊三贤是颠覆性的进步;近代叔本华是尼采和托马斯·曼的启发着,罗素是悲剧和误解性看待尼采的,以及后来尼采和瓦格勒闹掰,而叔本华和尼采却又鄙视和颠覆康德和黑格尔,中间这些却与他们所处的时代休戚相关,这中间也许就是:一个不怀偏见的人,就是哲学家的外行。

对我们的启发是什么呢?也许就是这个时代,用悖论的话说就是:这个傻戳戳的时代!

超越时代,也许是对我们最低的要求,也是最高的要求!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