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做一个聪明的教师》有感(优秀9篇)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读《做一个聪明的教师》有感(优秀9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读《做一个聪明的教师》有感 篇1

这两天,我看了一本书《做一个聪明的教师》,感触颇深。“做一个聪明的教师”,每个人都想做这样的一位老师,但这句话看似简单,但要做到真的并不容易。

看着书中的一个个案例,觉得似曾相识,自己曾经也有这样的经历,但是自己的处理方式都有些简单专制。特别是对于那些调皮的孩子,我会缺乏足够的耐心,有时候不愿意听他们过多解释就把他们“制裁”了,真的像是“教书的警察”。

看了这些案例分析后,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在接手一个班后一定要尽快了解每个学生,在遇到问题时首先自己要心平气和,了解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在没有结果前不乱下定论,孩子的行为是需要时间来改正的,在处理班级问题时需要多一份理智。

通过阅读《做一个聪明的教师》这本书,让我知道如何更好的面对问题,那就是多问几个为什么。遇到问题,必须要保持平和的。心态,选择适当的时机,努力去解决好这个问题。

作为青年教师的我,需要学习的还很多。我一定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步,努力早日成为一名聪明的教师。

《做一个聪明的教师》读后感 篇2

冲着“案例”“教师思维方式”两个关键词,我借阅了王晓春老师编写的《做一个聪明的教师——教师思维方式案例点评》一书。以“案例讨论问题”的形式来承载教育思想,想来应该比枯燥乏味的理论书籍有趣味多了,而“教师思维方式”一词也隐隐的让我有些期待。这两年,面对学生群体的日趋个性化,工作在教学一线,担任着班主任的我有时真觉得自己的思维有点跟不上新生代的孩子了。

翻开目录,好多话题我们都很熟稔,好多做法我们都是奉行了多年。如今看来,不至于全然舍弃,却也实实在在有必要重新思考。教育的复杂性,诚然不是能听风就是雨的,教无定法,不是吗?

1、“迷信说教”

书中言:迷信说教,迷信嘴皮子功夫,迷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是教育界的流行思路。很多语言已经形成了套路,自动化了,教师只要一张口,那些东西就会沿着固定的河道奔腾而下,学生都快把这些说辞背下来了。

诚然,要说现在的学生,写保证书,写认错书时,多半思如泉涌,格式规范,随手拈来。作为中学教师,越来越觉得语言教育的无力感了。

结语:教育的关键是体验,亲身的体验。作为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设计教育情境上,而不把主要希望寄托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上。要知道,孩子主要是在行动中,而不是在言论中成长的。

2、“不妥协主义”

书中言:大批家长、教师的思维方式是针锋相对的和学生较劲,进攻到底,不带妥协的。攻不上去怎么办?宁可败退,也不主动撤退。失败了还不承认,也不接受教训,下次继续搞不妥协主义。但这种“冲冲冲”的办法往往只能用来对付胆小的、年龄小的孩子。万一孩子横竖不吃,你会看到家长和教师完全变了一副面孔,成了迁就主义者和逃跑主义者。他们会对孩子做很多无原则的让步,处处哄着孩子。从一个极端跳到了另一个极端。这是败退,不是撤退。

这两年,敢于“直言不讳”的学生日渐多了起来,“惟命是从”的学生少了。铃声响了,你想拖堂几分钟完成教学任务,会有学生当面抗议,提醒你下课铃已经响了。学生上课看课外书,你想没收,会有学生质问,我的书,你凭什么没收。面对做出这样抗争的孩子,硬顶根本不管用,可一味退让,也无疑不利于班级建设。

结语:教与学这一活动,是通过无数的冲突与妥协才得以实现的,它绝不是作为理想环境中的纯粹的过程展开的。教师要懂得妥协的艺术,做一个聪明的撤退者,知道分寸,知道撤退路线,而且知道何时反击。当然,妥协是有原则的,底线不能突破。

书中还有很多鲜活的案例和王老师鞭辟入里的分析,不做赘述。诚如王老师所说,他想以这样的方式来提醒每位教育者“解剖自己“,形成独立思考的思维习惯,而不是拿来主义。但愿自己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能做一个敢于反思自己教育思维的老师,而不是

《做一个聪明的教师》读后感 篇3

为了提高各位教师的业务水平,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形成书香一片的校园环境,学校搞了这次读书活动,我读了三本书,一本是《问题学生诊疗手册》,一本是《做一个聪明的教师》,这两本都是王晓春老师写的,还有一本是《教师怎样设计一堂好课》,这本我还没读完。《做一个聪明的教师》这本书写的特别好,我读的也比较细,读完之后我真的觉得豁然开朗,原来改变了思维方式,学会了教育方法,《·》你就会变得聪明,老师也就做得轻松了。

王晓春老师是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基础教育研究所退休的教师,主要的研究方向是:教师观念更新、语文教学改革、家庭教育等。著作有《今天怎样做教师》、《教育智慧从哪里来》、《家庭教育难题会诊》等等10余部,并应邀为学校、家长、作报告百余场。

王晓春老师真的是很有教育智慧,他在《做一个聪明的教师》这本书中,谈到了很多我们现阶段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观点独到,很有现实指导意义。他说,教师要变得聪明,主要要转变思维方式,不要“迷信。”我根据他的论述,作了如下规纳:

一、不要迷信管理,不要迷信“师严”

王老师说“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管住学生,而是为了帮助他学会自已管住自己。”那这里就涉及问题生的问题,昨天孙建清老师也讲到这个问题,王老师说我们怎样正确看待问题生的问题,是“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还是“火大无湿柴”?我觉得说得特别形象,这就让我们想到问题生和班风之间的问题,问题生和班风之间是互相影响的,这谁都知道,其实问题生基本班班有,对于我们班主任来说,就更关疼,那如何管住这些问题生呢?虽然我上班时间不长,但我的感受是,大浪淘沙,这个走了,那个又来了,总有那调皮捣蛋的,所以我们不能迷信管住,甚至认为管不住就是我们工作能力的问题,那王老师就说了,“对于整个班级而言,老师眼睛不要只盯着差生,先稳住大部分学生,大局不乱,再慢慢做差生的工作,也是先拣容易的做,不要首先强攻最难的学生,他们中的有些人,要真正成人,非要将来到社会上去碰钉子不可。”你看说的多好,你要明白了这个,你是不是就觉得轻松了,就不至于在于问题生的你来我往中把自己弄得筋疲力尽,甚至气坏了身体。

二、不要迷信“师爱”,要适当妥协

王老师说“大批的家长,教师甚至校长,他们的思维方式是针锋相对地和学生较劲、进攻到底,一带妥协的。这种办法只能用来对付胆小的孩子,年龄小的孩子,万一孩子横竖不吃、你就会看到家长和教师完全变了一副面孔,成了迁就主义者和逃跑主义者。他们会对孩子做很多无原则让步,处处哄着孩子,就差跪在地上哀求孩子改正错误了,所以我们必须学会用不同的方式对待不同的学生,这是教师专业技术的基本功。那么,如何掌握分寸呢?

1、心中一定要牢记:现在照顾,是为了以后不照顾,照顾是暂时的。

2、照顾要逐渐减少。要求降下来之后,要逐渐提高,教师不要等学生“得寸进尺”,你就先要“得寸进寸”。

3、向学生本人和全班同学说清楚,这是让步,不是常规,是临时措施,不是特权。还有,每个同学遇到特殊情况,都有权要求照顾,大家平等。

4、被照顾者犯了错误,也必须进行惩罚,可以先少罚几次,罚轻一点,但是不可不罚,而且要通知本人,不是以后永远这样照顾,请你珍惜机会。

5、对于优秀的学生,要偶尔艺术地冷落他们,事后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他们抵抗挫折的能力。

读《做一个聪明的教师》有感 篇4

我读完了《做一个聪明的教师》。这本书通过点评一个个教育案例,传达着王晓春老师的思想,传播着他的理念,我有机会拜读到他的书的真是受益匪浅,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甚至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原有的思维方式。我边读边思考,有很多句子印象深刻。

“要做一个聪明的老师。”——这是我读后感触最深的一点!王晓春老师的《做一个聪明的老师》给我们这些在教育一线苦苦摸索的教师们送来了一剂沁人心脾的良药。这句话看似简单。其实要做到不容易。有时候,我们老师常会好心办坏事,造成这种状况其实还是我们工作的不细致,想的不周全。鼓励孩子的方法有很多种,尤其是对行为偏差生上的鼓励老师更就应多想想办法,多从这些孩子的角度来思考,带着一些宽容的心态去应对这些孩子。不能用一把尺子去丈量所有的孩子。不妨多动动脑筋,想一些既有效又能让孩子、家长都能理解的好办法。

聪明的人其实就是善于思考的人,他们往往有良好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对于一个教师太重要了。由于教师应对的是学生,是孩子。老师在孩子们面前有年龄优势、经验优势、知识优势、权力优势,应对很多问题时省却了思考,所以,思维定势的影响了教师的创造性思维。所以,我们应先改变自己的思维,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改变积淀在头脑中的陈旧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努力使自己成为聪明的教师。

书中一个个案例解开了深藏在我心中的困惑。我曾因为学生的问题而烦恼,我也曾因为学生的调皮而头疼,然而这一切都是教育过程中务必面临的正常问题,不要让自己的烦恼扩大,让我们坦然去应对,因为学生的生命存在着差异,我们不是要所有的孩子都长得一样高、一样强壮、一样美丽,而是与学生的原有基础相比,让每个学生的生命有所发展,而老师就应引领着我们的孩子体会自我的发展,教会学生懂得生活,拥有健康的'心理和体魄,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拥有生活、求知的潜力。每一个学生的潜力是巨大的,而发展潜能的金钥匙就是自信心。学生在构成良好的品行过程中,尤其是后进生个性需要教师的鼓励和表扬。鼓励和表扬的力量大于批评和处分的力量。学生在校理解教师的表扬和赞扬中,他会自觉地放大自己的优点,对自己表现出强烈的自信,极力使自己变得优秀,一些不良的品行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消除。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赏识。“赏识”这个词,《现代汉语词典》给出的解释是:认识到别人的才能或作品的价值而予以重视或赞扬。这就告诉我们每一个教育者都务必首先认识到学生的才能,然后再予以重视和赞扬,要有针对性。也就是说并非“拉到篮里就是菜”,胡乱指着学生的某一言或某一行大加赞扬、夸奖之能事,而是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赏识。赏识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是教师的一门必修课。教师要通过不断的钻研、深入的学习,掌握赏识这一有效手段,并在适当的时机、适宜的场合发挥其最大的作用。我们尊重个体的发展,更想成为一个聪明并且能和孩子共同进步的好老师。

读《做一个聪明的教师》有感 篇5

“做一个聪明的教师”——我想每个人都想做这样的一位老师,但这句话看似简单。其实要做到并不容易。在这次书籍推荐中我看到了这一本书《做一个聪明的教师》,我的感触颇深。

这本书中没有高深的理论,而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生动的教学事例的剖析,从思维方式的角度切入,向我们阐述着作为一名老师应该如何来看待自己在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

“教师思考和叙述问题的时候,只喜欢朝一个方向走……”“多数老师很不习惯在矛盾中思考,很不习惯在事物的互相联系中思考,很不习惯刨根问底的思考,很不习惯在思考中反驳自己。”“教师普遍缺乏反思意识,很少有解剖自己的认知冲动,结果就是严重缺乏自知之明,不是盲目自信,就是盲目自卑。”诸如此类的话语在书中多处可见。

看着书中的一个个案例总觉得自己曾经也有这样的经历,但是自己的处理方式有时候几乎也是没有科学研究,缺乏人文关怀。对于那些喜欢惹事的孩子,我会缺乏耐心,有时候根本就不愿意听他们多解释就把他们“制裁”了,真的像是“教书的警察”。看了这些案例分析后,我觉得我们作为老师在接手一个班后要尽快了解每个学生,在遇到问题时首先自己要心平气和,了解清楚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在没有结果前不乱下定论,有的孩子的行为是需要时间来改正的,在处理班级问题时需要多一份理智。

看了这本书后,当我在碰到违纪学生,我都会动一番脑筋再作处理。有次,上体育活动课时,我要求学生分组活动,有一个学生跑过来告状,说有同学在扯校园绿化树的树叶。我跑过去一看,那几个学生还在用力的向上跳,再看地下,到处都是被扯下的树叶,我大声训斥:“过来,看看你们在干什么,损坏花草树木,到处乱扔垃圾!”要在平时,我一定会把他们课后留下来批评一顿。可现在我想到王老师在书中说到的一种思维误区便是“迷信师严”,我提醒自己要变得“聪明些”,于是要他们每人去捡三十片垃圾为清洁校园出点力。后来只要遇到犯事的学生,我就采取这样的方法。校园自然清洁多了,效果也不错。

李镇西老师说过:“做最好的老师!是一种平和的心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轻胜马’的闲适从容,也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荡气回肠。”多意味深长的描述啊!的确是,《做一个聪明的教师》,让我知道如何更好的面对问题,那就是多问几个为什么。遇到问题,必须要保持平和的心态,选择适当的时机,用普遍联系的观点探究现象背后的原因。虽然我不能说自己在这方面表现很出色,但起码我也在不断的努力,因为我明白聪明的教师是特别受学生欢迎的。

教育是一种行动的艺术,而不是靠嘴巴吃饭的职业,我们要做一个智慧型的、研究型的教师,要不断地读书学习,要时常重新认识自己,在工作中思考,在思考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读《做一个聪明的教师》有感 篇6

常言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勤父母,笨儿女;懒父母,巧儿女。”从这些话中,我们不难发现,孩子只有自己多动手、多做才会变得更加聪明能干。在阅读《给幼儿教师的建议》一书时,被其中一篇文章“做个‘懒’一点儿的老师”勾起了一些想法,记得曾经一位很有经验的同事也说过类似的话,而且还分享过她的成功收获,当时被她的这种“懒一点”的方法触动过。

的确,作为成人的我们不应当以自己的智慧代替儿童的智慧,试想我们不也曾经是在自己成长的实践锻炼中才获得现有的'智慧和经验。面对现在家长们急于什么都事先替孩子想好、帮孩子做好这样的现象,我们的孩子不会越来越退化才怪呢!看着家长们的包办代替,听着“现在的孩子能力越来越差了”的言语,真是觉得大人们自相矛盾啊!有些是非标准可以直接传导,可有些经验是不可以走捷径的,必须要孩子们自己亲自体验、锻炼。所以我们大人应当更多的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活动,不要做儿童的仆人,替他们盥洗、穿衣、喂饭。想想动物园喂养的狮子老虎为什么到不了野外生存,就是被照顾的太多,丧失了自己生存的本领。孩子也是一样的,虽然我们大人做这些事非常容易,可是剥夺孩子获得应有本领的机会那也是错误的。在孩子的成长、学习中,作为大人的我们也要学会放下自己的“聪明能干”,适当的“懒”一点儿,这也是教育过程中的一种智慧哦!

所以,我们尤其要学会耐心等待,不要急于干涉。对于进步慢的孩子更要有无止尽的耐心,对他的成功要表示热情和欢迎。当发现孩子的动作缓慢时,成人如果不是去帮助他实现他最重要的心理需要,而是代替孩子所要完成的一切活动,这样就将成为儿童主动发展的最强大障碍。

试着“懒”一点儿,放手让孩子去做,真的会有很多惊喜发生。我们班有一些孩子在许多方面就是特别依赖老师和阿姨,有的孩子吃饭吃的特别慢,最后老师和阿姨等不及,只好喂他们吃;有的孩子不会穿脱衣服,每次都等着阿姨帮忙。而往往这些时候都是老师和阿姨缺少耐心等待,看到孩子不会,就很快给予干涉帮助孩子,殊不知这样做反而剥夺了孩子自主尝试独立的机会,久而久之,让这些动作慢的和能力弱的孩子更加养成了依赖他人帮助的习惯,延误了他们走向独立的脚步。记得有一次,在儿童工作室出来时,大部分孩子纷纷自己穿上了鞋子,跟着老师排好了队,而有几个平时都由阿姨帮忙穿鞋的孩子,一屁股坐在垫子上,脚一伸就在那里等阿姨的帮助。我见此状,立刻制止了阿姨对她们的帮助,请她在旁边观察这几个不愿自己动手的孩子,鼓励他们自己动脑筋想办法把鞋子穿上。起初几个孩子都不知所措,但在无奈之下,他们只好自己穿,虽然用了不少时间,也使了九牛二虎之力,但最后他们还是自己穿上了,当他们穿好跟上来排队时,脸上如释重负,伴随着他们的是成功的喜悦。从这件事上也更让我体会到“放手让孩子去做”与“耐心等待”的意义。

给幼儿创造探索与动手体验的机会,幼儿获得的知识与经验才是自己的,是永久的,幼儿才能从其中发现规律性的东西,才有可能在学习中得到提高。让我们都试着做一个聪明的“懒”老师,那我们的孩子一定会变的更加聪明能干!

读《做一个聪明的教师》有感 篇7

王晓春在《做一个聪明的教师》一书中说:教育的本质不是管理,而是帮助和交流。的确,在现在的学校制度下,没有管理是不行的,问题在于,我们需要什么类型的管理,管多少,管在什么地方,哪里应该严,哪里应该宽,哪里必须管,哪里不必多管。

书中谈到,一个名副其实的教育者,最关注的应该是学生本身的发展,而管理者则不然,管理者最关心的是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教育者以人为本,管理者以任务为本,管理者只把人看成完成任务的工具。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管住学生,而是帮助学生学会自己管住自己。最可靠的办法不是使学生立刻让我满意,而是让学生自己确实有所成长。教育必须深入孩子的灵魂。

我们天天念叨“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常常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绳,从制度上在各方面对学生进行管理,可总不能如愿。就说放假前我的班级,那些孩子个个聪明,也不招人讨厌,我一直觉得他们的表现还是不错的,我也常常在自习课的时间悄悄的出现想抓他们一个“现形”,可多数情况下还是可以的,然而任课老师和我见到的恰恰相反。看来孩子们只要意识到我离开了就不自觉了。这样的现象在任何一个班级应该都是普遍存在的。,仔细想想,这可能与老师的严厉管教有关吧。其实出现问题了,我们不应是严厉的批评后就算了,我们应该和孩子们交流,了解孩子们的内心,帮助他们去自己管理自己。

作为老师,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更多地去做一名温情的教育者,而不是一名严厉的管理者。

《做一个聪明的教师》读后感 篇8

当我手捧《做一个聪明的教师》阅读的时候,我只有一个感觉,那就是“亲切”;当我在每次合上这本书反思我一年工作的时候,就会有当头一棒的感觉;当我在写这篇读后感的时候,我如同在黑暗中行驶的小舟朝着那点点光芒的方向前进……

如果将我们在学校学习的教育理论联系我们的实际工作,教学中往往将简单浅显的问题变得复杂,往往将现成的问题肢解细化,细嚼慢咽的灌输给学生,往往有“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渠沟”的感慨,让我们这些青年教师有点儿不知所措。王晓春老师的《做一个聪明的老师》给像我这样的新教师送来了一剂沁人心脾的良药。

王晓春老师认为“教育科学研究的内容不外乎两个方面:客观世界的研究(教育规律的认识、教育对象的认识等)和主观世界的研究(教师的自我认识)。”我们在这两个方面的研究都很薄弱,而第二个方面尤其薄弱。教师普遍缺乏反思意识,很少有“解剖自己”的认知冲动,结果就是严重缺乏自知之明,不是盲目自信,就是盲目自卑。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思想的芦苇。”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教师应该是个思考者。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做个有心人,去认真总结教育的得与失,要经常有解剖自己的认知冲动,要善于思考。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认识自己比了解学生更重要。

在初登讲台的一年里,很多老教师就会发现我老是和学生较劲,他们就会开玩笑的说我,像孩子一样老是和学生吵,说以后心态变了,连吵的劲都没有了。当时听到这些话,我会觉得和学生吵也是需要激情的,我甚至还洋洋自得的认为,我的激情要一直保持下去。就从来没有反思过自己,这样的激情是不是有作用,有多大的作用呢?难道在很多问题的处理上,靠着这样的激情和学生较劲,就能完全解决吗?

直到,我看了这本书,我开始反思我这一年的幼稚行为,我发现我的思维方式是单一的、主观的,甚至是狭隘的。总是以我的要求为准,学生做不到,我就在那干着急,结果是学生觉得我莫名其妙,我自己气的跳脚,旁观的人无奈的摇头。那么改变我的思维方式究竟有多难呢?

其实,只要我将“你怎么可以这样?”“你为什么不按我的要求做?”这样的话省去,换一种逻辑,换一种语气,事情处理的结果完全不一样。比如,以前在教学结束的时候,学生乱七八糟的就出机房了,有的椅子就这样散落在各个角落,装鞋套的袋子也满天飞,学生在机房里就把鞋套脱掉了,还有追逐打闹的,那个场面简直可以用混乱来形容。以前我总是在那大叫大喊的,收到的效果是微乎其微,学生根本不听我的,我的威信自然也降低了很多。

这学期开始,我要求学生听到我说“准备下课”的时候,就把椅子和书归位,在身边寻找垃圾抓在手里准备带出机房,然后那一小组表现好,就哪一小组先出门,在走廊上脱鞋套。这样一来,混乱的场面没有了,我也用不着在那拼命的指挥了。要求也深入学生心中,长此以往,我相信会成为一种习惯的。

“我是一个行者,步履轻盈,在教育的路上,我的脸上带着笑容,我的心中充满阳光,我的行囊中为教育准备了一切:澎湃的热情、宽容的胸襟、迷人的书香、思考的大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更应严格要求自己,学会反思和改变自己,向做一个智慧的教师这个方向而努力。

《做一个聪明的教师》读后感 篇9

冲着“案例”“教师思维方式”两个关键词,我借阅了王晓春老师编写的《做一个聪明的教师——教师思维方式案例点评》一书。以“案例讨论问题”的形式来承载教育思想,想来应该比枯燥乏味的理论书籍有趣味多了,而“教师思维方式”一词也隐隐的让我有些期待。这两年,面对学生群体的日趋个性化,工作在教学一线,担任着班主任的我有时真觉得自己的思维有点跟不上新生代的孩子了。

翻开目录,好多话题我们都很熟稔,好多做法我们都是奉行了多年。如今看来,不至于全然舍弃,却也实实在在有必要重新思考。教育的复杂性,诚然不是能听风就是雨的,教无定法,不是吗?

1、“迷信说教”

书中言:迷信说教,迷信嘴皮子功夫,迷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是教育界的流行思路。很多语言已经形成了套路,自动化了,教师只要一张口,那些东西就会沿着固定的河道奔腾而下,学生都快把这些说辞背下来了。

诚然,要说现在的学生,写保证书,写认错书时,多半思如泉涌,格式规范,随手拈来。作为中学教师,越来越觉得语言教育的无力感了。

结语:教育的关键是体验,亲身的体验。作为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设计教育情境上,而不把主要希望寄托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上。要知道,孩子主要是在行动中,而不是在言论中成长的。

2、“不妥协主义”

书中言:大批家长、教师的思维方式是针锋相对的和学生较劲,进攻到底,不带妥协的。攻不上去怎么办?宁可败退,也不主动撤退。失败了还不承认,也不接受教训,下次继续搞不妥协主义。但这种“冲冲冲”的办法往往只能用来对付胆小的、年龄小的孩子。万一孩子横竖不吃,你会看到家长和教师完全变了一副面孔,成了迁就主义者和逃跑主义者。他们会对孩子做很多无原则的让步,处处哄着孩子。从一个极端跳到了另一个极端。这是败退,不是撤退。

这两年,敢于“直言不讳”的学生日渐多了起来,“惟命是从”的学生少了。铃声响了,你想拖堂几分钟完成教学任务,会有学生当面抗议,提醒你下课铃已经响了。学生上课看课外书,你想没收,会有学生质问,我的书,你凭什么没收。面对做出这样抗争的孩子,硬顶根本不管用,可一味退让,也无疑不利于班级建设。

结语:教与学这一活动,是通过无数的冲突与妥协才得以实现的,它绝不是作为理想环境中的纯粹的过程展开的。教师要懂得妥协的艺术,做一个聪明的撤退者,知道分寸,知道撤退路线,而且知道何时反击。当然,妥协是有原则的,底线不能突破。

书中还有很多鲜活的案例和王老师鞭辟入里的分析,不做赘述。诚如王老师所说,他想以这样的方式来提醒每位教育者“解剖自己“,形成独立思考的思维习惯,而不是拿来主义。但愿自己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能做一个敢于反思自己教育思维的老师,而不是一味的复制他人思维方式的老师。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